《氯气》教学设计31

合集下载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氯是比较典型的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通过对氯气等内容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习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使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进一步巩固。

二、学情分析该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盐酸、氯化钠等。

对生活中见到的氯气、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等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该阶段的学生对物质反应的理论等知识有一定基础。

同时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反应的理论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基于此,学生应该可以依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知氯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科学探究等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通过观察能辨识氯气的形态及相关化学反应等宏观现象2. 能根据氯原子的微观结构预测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并推断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1.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氯气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2.能依据氯气及其化学变化的信息结构模型,建立探究一般非金属物质的思维框架。

(三)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1.能尊重事实和证据,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2.能够总结实验现象并从中推断出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3.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认识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漂白粉失效原理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练习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氯气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初中化学氯气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氯气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氯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2.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氯气的检验方法;3.学习氯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学习氯气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守则意识;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和理解实验结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团队精神。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氯气对人类环境和生命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2.通过探索氯气在民生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向往科学技术,关注科学创新。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氯气的制备方法。

2.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氯气的检验方法。

4.氯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5.氯气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的影响。

三、具体设计1.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季游泳池水会变清澈?(2)讲授氯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际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氯气的制备方法。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介绍氢氯酸的性质,让学生理解结论,通过实验制备氯气。

实验操作步骤:将5g 氯化钙置于小烧杯中,再加入10mL浓盐酸,然后扣上反应瓶,把另一端的导管插入烧杯中,另一端通至水中,缓缓加热氯化钙和盐酸,在反应瓶内即会发生气体的产生,收集气体。

(3)授读本课重点内容1.氯气的物理性质,如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

2.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氯气的化学反应、氯气氧化性、氯气还原性。

(4)讲授氯气的检验方法氯气的检验方法有红磷检验法、劳斯酸检验法、液态硫黄酸检验法。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方法,现场演示劳斯酸检验法。

劳斯酸检验法操作步骤:① 取一点容器,里面放少量氯气。

② 在另一个含有劳斯酸的容器中加一滴氯苯酚试液。

③ 两种物质混合后,如果出现浓密的白色烟雾,则说明氯气存在。

(5)氯气的应用实践教师介绍氯气的应用实践,如:消毒杀菌、制造有机化合物、漂白剂、工业氯化、防腐剂、木材处理等。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5篇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5篇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高中高一化学教案范文:氯气精选5篇(一)教案内容:氯气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氯气的制备和应用。

2. 氯气的毒性和危害。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氯化钠、浓硫酸、漏液瓶、氯气收集装置等。

2. 教学资料:氯气的物化性质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开展讨论: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氯气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点燃肉眼可见的物质。

2. 讲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如氯气可以通过氯化钠和浓硫酸的反应制备。

3. 讲解氯气的应用,如氯气可以用于消毒、漂白剂制备和有机合成等方面。

三、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演示制备氯气的实验过程并收集氯气。

四、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并进行报告。

五、问题解答(10分钟)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可开展有关氯气的实验,如氯气的鉴别实验、氯气的危害实验等,加深学生对氯气的认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氯气在消毒和净化水源中的作用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能准确描述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二、教材分析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三、学法分析本节内容多、实验多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基础差别大,不易过多拓宽氯气化学性质的知识。

应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强化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1)、本章应预见学生判断溶液颜色有困难:可以准备几瓶Cl2、Br2、I2的水溶液、酒精溶液、四氯化碳溶液,贴上标签、注明颜色让学生观察。

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

卤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

(2)、教学过程1、展示:氯气、空气、氯水、水四瓶溶液,让学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实物氯气归纳出氯气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演示氯气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氯气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归纳其反应现象:小结: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的毒性与氯气活泼的化学性质有关。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易液化。

强调:氯气是有毒的。

闻氯气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氯气是有毒的,那么毒性机理是什么呢?只有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防毒的方法与途径,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氯气的教案

氯气的教案

氯气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氯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对氯气的讨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氯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引出氯气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氯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教学设计涵盖了氯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并熟悉氯气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对氯气的性质和制法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尚不够扎实,本教学设计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通过实验演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氯气的性质和制法,加深理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氯气的各种用途和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氯气的发现史和生活中的氯气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氯气的学习。

(2)讲解氯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实验室制备氯气: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

(4)氯气的用途: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各种用途。

(5)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和理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为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解决方法为解决以上难点,本教学设计将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具准备与教学环境布置1.教具准备:实验演示装置、多媒体设备、教学PPT等。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氯气教学设计《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授课形式从“授〞转移到“导〞上。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在认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已经用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的根底上,本节进一步对研究物质的根本方法和程序进行整合。

本节设计是本着“低起点、密台阶、高落点〞的根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较低的思维起点,利用问题的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教材分析】《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单元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又适于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认识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同时体会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方法,并且通过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学习了解了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氯离子的检验,溴水中溴单质的提取等知识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方法有了简单了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任务型学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和碱的反响〕,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分类、比拟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适时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体会如何科学使用化学物质为人类效劳。

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和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氯气与水的反响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织,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氯气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氯气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检验方法及其危害性。

2. 能力目标:(1) 具备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氯气危害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氯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氯气的化学式、分子式和分子量。

(2)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氯气的常见用途和应用领域。

2. 氯气的制备方法:(1) 氯化钠与过氧化锰的反应制备方法。

(2) 氯化铁与盐酸的反应制备方法。

3. 氯气的检验方法:(1) 使用苯酚红溶液检验氯气。

(2) 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氯气。

4. 氯气的危害性:(1) 氯气对人体的伤害。

(2) 氯气对环境的损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氯气的作用和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法: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氯气的制备和检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有关知识的测试: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合作学习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对氯气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学习,学生将培养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案设计《氯气》

教案设计《氯气》

《氯气》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鲁科版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以氯气性质为载体介绍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鲁科版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以氯气制备为载体介绍了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但学生缺乏对氯气制备、性质验证及尾气处理综合实验探究的系统认知,依据2020年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复习课的要求,我设计了以《氯气》为题的实验复习课。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氯气制备、氯气性质。

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不足:1.缺乏对氯气制备、性质验证及尾气处理综合实验探究的系统认知,2.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三、学习目标1.通过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微型化实验创新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2.通过构建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创新实验模型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3.通过84消毒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创新实验模型难点: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微型化实验创新五、教学资源:设备:NB化学实验平台、讯飞智能教学系统。

实验仪器:注射器、真空抽血管、输液软管、具支试管、止水夹、直型玻璃管、橡胶管等。

实验药品:浓盐酸、MnO2、KClO3湿润石蕊试纸、干燥石蕊试纸、FeSO4溶液、KSCN溶液、Na2SO3溶液、BaCl2溶液、淀粉KI溶液、硅胶。

六、教学设计思路一中心:化学核心素养三学段: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实验创新、微型化改进、模型构建具体如下:1.整节课的设计思路:2.课堂教学流程图: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图。

要求:完成后拍照上传。

选择其中一份较为完整的价类二维图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完善根据价类二维图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原理。

【提示】完成学案上的相应填空。

3.实验装置问题1、如何改进原装置检验氯气性质?绘制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学生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绘制好的价类二维图。

回忆氯气制备基本装置环节二氯气制备和性质验证创新实验微型化问题3、怎样实现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引导】根据已有实验装置,根据提供的微型化仪器,进行微型化装置组装。

人教版高中化学氯气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氯气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氯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掌握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与水反应的实验。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引发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2. 活动二:实验探究实验材料:氯气气瓶、水、试管、烧杯、试剂瓶、PH试纸等。

实验步骤:(1)将氯气气瓶连接到试剂瓶中,缓慢通氯气。

(2)将通入氯气的试剂瓶放入水中,观察试剂瓶内气体与水接触后的现象。

(3)取少量试剂瓶内的气体用PH试纸测定PH值。

实验现象:氯气与水接触后产生白色烟雾,PH值下降。

3. 活动三:实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 H2O → 2HCl。

4. 活动四: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氯气的主要用途,如制备盐酸、漂白、杀菌等。

5. 活动五: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的摩尔数。

6. 活动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氯气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特性及与水反应的过程,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氯气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3)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两面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和碱的反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2)氯水成分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氯气泄漏事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然后提问:“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为什么它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氯气。

2、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提醒学生注意闻气体的方法)。

然后介绍氯气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钠、铁、铜等金属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总结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2)与非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的广义概念。

(3)与水的反应提出问题:“氯气能溶于水,那么它与水是否会发生反应呢?”然后进行氯水的光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氯水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介绍次氯酸的性质。

(4)与碱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写出化学方程式,介绍氯气尾气处理的方法,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曹志钢湖北十堰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组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成分,氯气与强碱的反应。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学生起点能力分析(1)知识准备:知道氢气、钠、铁能在氯气里燃烧;(2)技能准备: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态度:好奇心强,但探究意识淡薄,易将科学神化;4.教学目标的制定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②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以及碱的反应③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②通过观看相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③经历氯气漂白实验演示,对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教案:《氯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氯的化学性质和制氯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测试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烧杯、气体容器、水箱、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布、砂布、塑料布、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

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
卤素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氯。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氯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二)化学性质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高考图书馆(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氯气》教学设计范文【教师活动】(引入)有关氯气的新闻报道:化学史话及化学实录【学生活动】阅读新闻内容听老师讲解内容【教师活动】提问:通过此报道你知道这是哪一种化学物质呢?它具有哪些性质?【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总结【教师活动】板书学生口述内容:氯气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2体积氯气;氯气有毒。

-34.6度-101度易液化:氯气液氯固态氯【教师活动】过渡: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一些氯气的性质。

我们能否试着分析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呢?演示图片。

【学生活动】分析: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教师活动】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最外层电子为7个,极易从外界获得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导出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习。

播放视屏1:钠与氯气的反应【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写出反应式【教师活动】板书:钠与氯气的反应提问引导分析并归纳: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反应式:点燃2Na+Cl2====2NaCl播放视屏2:氯气与铁反应【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写出反应式【教师活动】板书:氯气与铁反应提问引导分析并归纳:现象:燃烧,集气瓶里充满棕褐色的烟反应式:点燃2Fe+3Cl2 ====2FeCl3播放视屏3:氯气与铜反应【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活动】板书:氯气与铜反应提问引导分析并归纳:现象: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反应式:点燃Cu+Cl2 ====CuCl2当我们往瓶子里加少量水后,又有什么现象呢?【学生活动】氯化铜溶解在水里,成为蓝绿色的氯化铜溶液【教师活动】播放视屏4:氯气跟磷的反应【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活动】板书:氯气跟磷的反应提问引导分析并归纳:现象:继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化学方程式: P+3Cl2 ====2PCl3(无色液体)2P+5Cl2 ====2PCl5(白色固体)【教师活动】总结: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呢?【学生活动】看笔记,思考回忆着【教师活动】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堂课的内容:1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2体积氯气;氯气有毒。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氯气教学设计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因此在进行相应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氯气实验进行展开,介绍如何安全、科学地进行氯气实验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危险性;2.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3.熟悉氯气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及其机理;4.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课程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氯气实验的视频,介绍氯气的性质,重申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在实验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2.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化学教材或网络查询,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包括电解氯化钠和氢氯酸的方法。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制备方法的化学原理。

3.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戴上安全护具。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情况,随时指导学生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实验反应机理的解释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实验反应的机理以及反应产物的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的实际意义。

5.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并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结果的科学性。

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根据学生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评分。

四、教学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向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申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还要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本教学设计的实验内容虽然简单,但却涉及到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认识和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掌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实验安全的保障不可忽视。

氯气 教学设计

氯气  教学设计

【有关"氯气" 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 氯气前言本节课重点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4.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教案内容:内容1:知识讲解【引言】在初中化学里已学过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它们最外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

溴、碘、砹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跟氟、氯相似,在最外层部有7个电子。

氟、氯、溴、碘、砹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成为一族,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这章重点学习氯,在认识氯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综合、概括,进一步认识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递变规律。

一、氯气的性质【讲述】氯气是双原子分子(Cl2),两个氯原子核之间距离的一半叫原子半径(0.99×10-10m)。

物理性质【演示】展示一瓶氯气,瓶后衬一张白纸,能清晰地观察到黄绿色的氯气,并告诉闻氯气的方法【讲述】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在压强1.013×105Pa,-34.6℃时变成液态氯,在-101℃变成固态氯,氯气有毒(简要地讲一讲氯气中毒的现象,但要说明,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是没有危险的,以防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化学性质【板演】氯的核电荷数为17,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述】氯原子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

化学反应时,容易结合1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所以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

1.氯气跟金属的反应【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观察。

现象:剧烈燃烧。

生成白色晶体物质。

【提问】钠是活泼的金属,不大活泼的金属能在氯气里燃烧吗?【演示】铜丝灼热后在氯气中燃烧,观察。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

在瓶里倒入少量水,振荡,成为绿色的溶液。

2.氯气跟非金属的反应【板演】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吗?【演示】点燃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观察。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

氯气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理解氯气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术。

3.了解氯气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案、实验器材和实验化学品。

2.学生:学习笔记、实验指导书、安全眼镜、实验器材和实验化学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常见用途,指出其在消毒和漂白、制造氢氯酸、制造塑料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展开讨论。

理论讲解:2.教师利用PPT或黑板,给学生讲解氯气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包括其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等)和化学性质(与很多元素反应、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等)。

制备实验:3.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加热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得到氯气的氯化反应。

教师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穿戴实验服,佩戴安全眼镜等。

4.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

分发实验指导书,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操作:5.学生首先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到干净的试管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学生应注意,将试管倾斜放置在架子上进行加热,以避免试管破裂。

6.当试管中的混合物开始发生气体释放时,学生需小心地将气体通过导管引入带有水的试管中,同时注意观察水的变化。

7.学生应观察到氯气通过水后,水变绿,同时伴有明显的氯气刺激性气味,有轻微的白烟产生。

讨论总结:8.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氯气的制备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复习和总结所学的氯气知识。

拓展活动:9.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漂白剂、消毒剂、塑料的制造等,并可以分享有关氯气的实际案例。

安全提醒:10.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氯气的直接接触和吸入,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环境。

作业布置:11.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氯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观察结果和感想等内容。

评估反馈:1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对于氯气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评分。

化学《氯气》教学方案设计

化学《氯气》教学方案设计

化学《氯气》教学方案设计化学《氯气》教学方案设计【目的要求】: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氯气的性质,并从原子结构上认识氯气的化学活性.2.了解氯气的用途.3.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重、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理解原理---比较归类---串成知识线条【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做完所有实验,讲完氯气与水的反应,余下为第二节时。

【教学过程】:l 引入: 由氯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引出氟、溴、碘、砹具有相似的电子层结构和化学性质,成为一个自然族,称为卤族.l 演示实验: 观察一瓶氯气,闻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到入水振荡.l学生回答: 氯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介绍毒性)(2)密度: 比空气大(3)水溶性:可溶(体积比 1:2)(4)熔、沸点:-101 C;-34.6 C(与氧气-218 C;-183 C和氢气-259 C;-252 C比较)l 演示实验: 钠和铜分别在氯气中燃烧l 学生回答: 实验现象l 教师讲解: 反应原理(注意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装置、操作及有关拓展内容l 演示实验: 1.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和混合光照爆炸.2.红磷在氯气中燃烧.l 学生回答: 实验现象(回忆对比氢气和氧气的反应)l 教师讲解: 反应原理及有关拓展内容l 教师讲解: 1.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2.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和用途.l 演示实验: 次氯酸使色布褪色l 思考讨论: 1.氯水与液氯是否为同一物质?有何区别?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在成分上有何区别?3.实验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第二节时)l 复习引入: 复习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入与碱的反应.l 教师讲解: 1.氯气与碱反应的原理及拓展;2.漂XX的制取与应用等.l 小结: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性质活泼的原因.l 学生自学: 氯气的用途l 教师讲解: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药品,结合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的装置,启发思考选择装置,根据性质选择集气和尾气处理装置.l 思考讨论: 1.反应物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行吗?2.为何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3.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应包括哪四大部分?4.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会含有少量HCl气体和H2O,为什么?如何除去?应先除什么后除什么?为什么?l 教师讲解: 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板书设计】:一. 一.氯气的性质1. 1.物理性质(1)色、味、态: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密度: 比空气大(3)水溶性: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常压,-34.6 C(4)易液化: 氯气液氯2. 2.化学性质(1) (1) 与金属的反应点燃点燃2Na + Cl2 ===2NaCl (白烟) Cu + Cl2 ===CuCl2 (棕黄色烟)点燃推广: 2Al + 3Cl2 ===2AlCl3 (白烟)点燃2Fe + 3Cl2 ===2FeCl3 (棕褐色烟,注意:不生成FeCl2)l CuCl2溶液的颜色随溶液浓度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2)氯离的检验;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1)知识准备:知道氢气、钠、铁能在氧里燃烧;
(2)技能准备: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态度:好奇心强,但探究意识淡薄,易将科学神化;
4、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③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
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
②通过观看相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③经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的来选择。

本节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教学,就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而要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最终使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人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学史料,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辅以启发讨论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使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迁移性能。

三、教学设计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按照新课程标准,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却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科学史料进行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新课程注意“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为了使化学史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的发展和本质,本人从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出发,结合科学探究的特点,依据化学史料进行“氯气”的课堂教学设计,利图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程序分析
1、引言:通过舍勒发现并命名的化学元素约占总量的1/4的成就和发现氯气却没能给氯气命名的遗憾形成对比,引起思维上的冲突,“为什么会这样呢?”此时学生被迅速吸引到该
节课的教学情景中,从而体会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创设情景,使学生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导入新课:“像这样由于受流行观点的束缚而不能发现事物真像的事情,在科学史上时有发生。

我们知道氢气,金属钠和铁都能在氧气里燃烧,那么氢气,金属钠、铁以及不活泼的铜能不能在氯气里燃烧?”由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展开新课的学习。

讲述人类对燃烧本质认识的三个阶段,得出“科学史就是人类不断消除谬论,发现真实世界的探索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如果能够多一些质疑,少一些盲从,那么人类对燃烧的认识从燃素说到氧化说就不会是漫长的七十年,舍勒也可能由于正确认识氯气而有更多重要的发现。

”再次重申质疑的可贵。

设计意图: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探究氯气的性质:
过渡“那么曾经让舍勒百思不得其解的氯气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让我们走近氯气,关注液氯泄漏事件。

情景: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从发生到人畜中毒情况)
录像大约有3分钟,放完后大家将有半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然后请你说出有关氯气的信息。

学生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难点的突破: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化学知识的体验。

探究程度的把握对探究信心、兴趣的影响至关重要。

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启发讨论产物中的氯元素的形式是氯离子、氯化氢,而产物次氯酸则直接给出,明确探究任务:检验氯离子,测定氯水的酸碱性。

氯气与水反应产物是两种酸,然而氯水使PH试纸先变红后裉色,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维冲突。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

在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中,完全放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

4、应用练习:预防中素
引入:假如你在液氯泄漏事故现场,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同时完成知识的梳理。

5、课后学生活动:
(1)上网进一步了解人类对燃烧本质认识的历程,谈一谈你个人的感受
(2)上网进一步了解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件,谈一谈你个人的想法及建议
(3)了解国际上使用化学物质进行自来水消毒的情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