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选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0102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二)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掌握)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2)弧弹性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例1·单选题】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单一弹性D.需求完全有弹性[答疑编号288301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例2·单选题】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D.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答疑编号28830102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例3·单选题】(2007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答疑编号28830102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 [答疑编号28830102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例5·单选题】( )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强化讲义(1)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掌握需求的含义注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二)掌握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三)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掌握需求规律: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注意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二、市场供给(一)掌握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二)供给曲线掌握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注意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二)掌握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定义: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掌握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熟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2)弧弹性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2)需求单一弹性。
Ed=1(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14.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重要性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二)需求交叉弹性1.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第二节市场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一节无差异曲线第二节预算约束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一节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第三节经济发展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一节价格总水平第二节就业和失业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第二节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第四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1第十二章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第三节中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第四节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税收第三节税负转嫁第四节国债第十四章政府预算第一节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第二节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第四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第五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与类型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十六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第三节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第四节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三节货币均衡第四节通货膨胀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中央银行第二节货币政策第十九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第二节金融市场第二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风险第二节金融危机第三节金融监管理论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第五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第二十一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一节汇率制度第二节国际储备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第四节人民币跨境使用2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一节统计学第二节变量和数据第三节数据的来源第四节统计调查第二十三章描述统计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值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第三节分布形态的测度第四节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二十四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基本概念第二节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第三节估计量和样本量第二十五章回归分析第一节回归模型第二节最小二乘法第三节模型的检验和预测第二十六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类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四节平滑预测法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目标第三节会计要素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七节会计法规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第一节会计确认第二节会计计量第三节会计记录第四节会计报告第二十九章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第三十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3第三十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和核算特点第二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二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第二节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第三十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物权概述第二节所有权第三节用益物权第四节担保物权第三十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一节合同概述第二节合同的效力第三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第四节合同的担保和保全第五节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第六节违约责任第三十五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第二节公司的设立于公司法基本制度第三节公司治理结构第四节公司的股份(权)转让和股份公司的股份发行第五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第三十六章其他法律制度第一节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四节反垄断法律制度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4。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重点汇总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重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二章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
(原28章)基本未变
第三十章
新增章节
第三十一章
新增章节
第三十二章
(原29章)具体内容的表述基本都变了
第三十三章
(原30章) 新增小节“合同概述”
其他内容具体介绍上都变了
第三十四章
(原31章) 框架不变,具体表述上都变了
第三十五章
(原2章)
删除知识点“着作权法”;新增知识点“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其他内容具体表述上都变了。
5个/10分
15%
第六部分 经济法
11个/11分
6个/12分
16.4%
合计
70个/70分
35个/70分
100%
在2007~2010年的试题中,经济学一枝独秀,其他五部分内容基本平分秋色的局面。因为经济基础考试中,更应该侧重通用知识——经济学的知识。
(五)命题规律
经济师的考试,不仅注重考核考生对教材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而且注重考核对其知识的应用。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要熟悉教材的内容,而且要注意:
二、删除知识点: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三、变化知识点: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十六章
(原15章)基本未变
第十七章
(原16章)知识点“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总结架构”内容发生变化。
新增知识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十八章
(原17章)基本未变
第十九章
(原18章)新增知识点“2010年巴塞尔协议”
(五)树立信心。认真复习+多做练习+网络辅导+信心=顺利通过考试。
欢迎下载交流谢谢!
三、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
(一)试卷题型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题量分布为单选题70题,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试卷总题量为105题,考试满分是140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3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考试内容: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个人企业个人企业也称为业主制企业,在个人企业中,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2.合伙制企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
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种企业中,( )属于法人企业。
A.个人企业B.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E.合作制企业[答案]CD【例题2·多选题】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
A.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D.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答案]ABCD(二)企业形成的理论考试内容: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
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之经济学笔记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之经济学笔记经济学笔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阶段。
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基础: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占优势,有量的优势质的提高,国有全民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对经济发展控制力上。
3.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4.市场经济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1)经济活动纳入市场,市场机制推动流动优化配置。
2)企业是市场主体。
3)政府不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政策调节。
4)受法律约束。
5.市场运行存在条件1)成熟主体 2)完善体系 3)健全机制 4)规范规则 5)间接调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坚持公有制主体,转化机制,建立微观经济主体。
2)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3)转换管理职能,以间接为主。
4)建立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发展,保稳定。
二.1.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和所有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公有、混合三种。
私有制:(个体和私人资本主义)。
个体: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体生产经营,产品与收入归个人,不同社会存在,不占主体,在我国从属公有制。
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雇佣关系。
公有制:(全民和集体)。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1301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一)政府预算的含义(掌握)政府预算: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例1·单选题】(2009年)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
A.政府预算B.信贷计划C.税收计划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答疑编号2883130101]『正确答案』A【例2·单选题】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
A.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B.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C.是重大的政治行为D.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答疑编号2883130102]『正确答案』B【例3·单选题】(2008年)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环节是( )。
A.信贷计划B.政府预算C.国民经济发展计划D.年度投资计划[答疑编号2883130103]『正确答案』B【例4·单选题】(2010年)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
A.中国B.英国C.美国D.日本[答疑编号2883130104]『正确答案』B(二)政府预算的职能(熟悉)1.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3.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政府预算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预算调整须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掌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接受的预算原则主要有: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例1·多选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有( )。
A.完整性B.专用性C.公开性D.可靠性E.灵活性[答疑编号2883130105]『正确答案』ACD【例2·单选题】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 )。
A.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B.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C.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 日D.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答疑编号2883130106]『正确答案』A(四)政府预算的分类(熟悉)A.绩效预算B.单式预算C.投入预算D.复式预算E.规划项目预算[答疑编号2883130107]『正确答案』BD【例2·单选题】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统计指数一、指数的概念和分类统计指数常常被称为经济指数。
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的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指数的类型【例题1·单选题】(2004、2007年)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 )。
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总量指标D.几何平均数[答疑编号2883260101]『正确答案』B【例题2·单选题】(2009年)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答疑编号2883260102]『正确答案』B【例题3·多选题】下面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商品销售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产品成本指数D.产品产量指数E.零售价格指数[答疑编号2883260103]『正确答案』BCE二、加权综合指数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
较常用的是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两种形式。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用基期变量值加权的拉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204页)质量指数:数量指数:掌握结果的含义。
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指数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用报告期变量加权的帕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205页质量指数:数量指数:掌握结果的含义。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成本等质量指数,而帕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少。
【例题1·单选题】拉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
A.报告期B.基期与报告期水平的平均数C.与基期与报告期无关的水平D.基期[答疑编号2883260104]『正确答案』D【例题2·单选题】某地区按l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1~2000年工业总产值指数,反映的是()A.产值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价格的变动D.产量指数×价格指数[答疑编号2883260105]『正确答案』B三、指数体系(一)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总量指数: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2011经济师考试
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变化分析2011年经济师考试教材已经出版发行,网校在第一时间对各科目考试教材变化情况做出说明。
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辅导教材较往年有了较大修改,教材虽然仍包含了经济学、财政学、货币与金融、统计学、会计学、法律六大部分,但主体内容由原来的三十二章拓展为三十五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各部分具体变化情况:经济学:共9章,基本没有变化。
财政学:共6章,新增1章,把原来的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拓展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货币与金融:共5章,章节没有变化,具体内容有修订。
统计学:共6章,新增了第22章“统计调查”,删减了原来的第25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会计学:共4章,变化较大,删减了原来的“财务报告分析”,新增了“会计循环”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两章内容。
法律:共5章,新增了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另外,各小结具体内容也有修订。
另一个重要变化:新版辅导教材取消了每章后面所附的习题。
教材最后附有一套模拟试题。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历年考试考点分布均匀,考生应全面熟悉教材各章节。
教材结构分值比例经济学20.8%财政16.4%货币与金融16.4%统计15%会计15%法律16.4%合计16.4%1第一章商品流通理论第一节商品流通概述一、商品流通功能商品流通的功能主要有3个(重点):◇实现功能(对生产来说):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
生产商的产品堆积在仓库中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补偿劳动耗费,满足生产要求,进行再生产。
◇中介功能(对双方来说):衔接;再生产的延续性。
◇调节功能(更进一步):不仅仅是作为中介具备衔接的功能,更能调节社会生产。
(1)调节社会生产(2)调节社会资源配置(3)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4)调节生产力布局(5)调节并优化各种比例关系二、商品流通运行过程(三流)●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重点)现代流通经济运行过程一般都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分立与一体化。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复习重点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复习重点27、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不仅存在失灵的可能,而且存在着功能上的缺陷,市场功能缺陷表现在: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并可能引起两极分化,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的调节带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使微观主体的经济为短期化,其所追求的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经常不一致。
28、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税收和补贴政策;合并相关企业;明晰产权。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被限定在如下一些方面:调节收入分配和进行资源再配置;制定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资源流向。
30、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31、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
32、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节器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33、为了减少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方法以刺激出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会导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或出现通货膨胀。
34、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5、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基本作用:利用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增进本国的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高开放度,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6、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2011年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2011年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由中国经济师考试网汇编整理!!!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一、商品流通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流通运行过程和功能、商品流通渠道以及流通产业的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内容(一)商品流通概述商品流通及其作用: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的过程、商品流通的作用;商品流通运行要素:商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商品流通运行载体: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二)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渠道概述: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商品流通渠道成员选择、商品流通渠道选择;商品流通渠道结构:商品流通渠道的层级结构、商品流通渠道系统;商品流通渠道行为:渠道依赖、渠道权力、渠道冲突。
(三)流通产业流通产业界定:产业与产业分类、流通产业的概念;流通产业组织: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
二、商品流通业态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流通业态相关理论,以及运用流通业态的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流通业态的内涵与类型流通业态的内涵:流通业态的概念、影响流通业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流通业态的类型与特征:流通业态的类型、流通业态的特征;流通业态选择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商圈、店铺规模、营业时间、从业人员、服务方式、客户关系、加工能力、商品品种、商品陈列。
(二)批发业态批发的职能与类型:批发的职能、批发的类型;批发商的功能与分类:批发商的功能、批发商的分类;批发市场功能拓展。
(三)零售业态零售商的功能与分类:零售商的功能、零售商的分类;几种常见的零售业态: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店、购物中心、折扣商店、步行商业街、无店铺销售;零售商圈分析与店铺选址:零售商圈分析、店铺选址。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噢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给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伯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消费者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三、生产和成本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主要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1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知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四、市场结构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1、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2、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3、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4、统计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5、会计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6、法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 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 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社会经济制度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考试内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基市原理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货币形成的过程、职能、特征及其流通规律,馀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三、资市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和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考试内容(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金融寡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部分复习要点 2011年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部分必看知识点
1.市场需求
2.市场供给
3.均衡价格
4.弹性
5.无差异曲线
6.预算约束
7.消费者均衡曲线
8.需求曲线
9.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10.生产函数
11.生产曲线
12.成本函数
13.成本曲线
14.市场结构类型
15.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16.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17.市场失灵的含义
18.市场失灵的原因
19.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20.国民收入核算
21.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22.消费、储存和投资
23.经济增长
24.价格总水平
25.就业和失业
26.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7.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28.国际贸易
29.国际资本流动。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重点
前言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考核内容: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一)需求的含义1、需求: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支付能力)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例题1: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答案】:B【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
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2:2010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成本E.预期答案:ABCE(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例题3: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A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B需求曲线的位移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供给曲线的位移答案:B第二节市场供给考核内容: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3、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经济师考试大纲: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往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基本性质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各种收益概论的含义及其公式。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价格岐视的含义及其条件。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失灵的含义资源配置和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实现岶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市场失灵的含义。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市场失灵的基本因素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针对市场失灵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科斯定理的含义。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和方法、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指标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消费理论,储蓄的含义和储蓄函数,投资的含义和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和公式。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考试内容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决定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经济波动的含义和类型;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
二、价格总水平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价格指数的类型,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价格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三、就业和失业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失业率的类型,失业的一般分类,失业的经济效应,我国现阶段失业形成的特点和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和手段的运用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原则。
二、复观经卉调控的手段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
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现代国际贸易,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方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原因,国资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政府对资本流动的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公共财政基本职能的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基本的财政活动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财政的基本含义,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基本含义,主要领域和手段。
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含义,主要手段。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基本含义,主要手段。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分类的内容:否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否掌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原则和主要方法的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财政支出实践活动作出分析、评价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分类。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规模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砰则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分类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税收的概念和原则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及税负转嫁主要方式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国债功能和国债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财政实践活动中的财政收入、税负转嫁和国债的有关活动作出分析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税收的基本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原则。
三、税负转嫁税收转嫁的方式,影响税负转嫁的因亲。
四、国债国债的基本含义,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功能,国债的制度。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政府预算的多重含义,是奇掌握政府预算的主要职能;是否掌握政府预算的分类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否掌握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健全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对相关的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活动动作出分析、评价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政府预算的基本含义,政府预算的职能,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顶算的分类。
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财政管理理体制的基本含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草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目标、工具、类型的内容,是否理解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积极成效,理解应对金融危机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财政政策的功能,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歧政策的类型。
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包括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通货膨胀,并能够分析有关货币和宏观经济的问题和现象。
考试内容一、贷币需求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货币需求的理论,货币需求的测度。
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三、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的芙系。
四、通货膨胀通货嘭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冶理。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中央银行的产生、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独立性,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日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并能够理解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央银行的职责、业务活动的特征,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架构。
二、贷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岔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丁具、直接信用控制、问按信用指导的含义,各种货币政策中介日标。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金融市场的定义与作用,并能够对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出解释。
考试内容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商业银行的定义、性质、组织形式和功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进展和主要内容。
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运行的机理,金融市场效率的定义,金融市场7个子市场的定义和有关内容,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
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据有关金融监管的知识,包括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并能够分析有关金融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