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环境(教案1).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第一章:大气环境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与作用讨论:分组讨论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分享讨论成果第二章:大气污染及其危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分析: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讨论:探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分享讨论成果第三章:空气质量指数与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空气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与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和应用讲解:详细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分析: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第四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和执行情况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法律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分析: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讨论:探讨如何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分享讨论成果第五章: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大气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讨论:探讨如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第六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常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如净化技术、脱硫技术、脱硝技术等新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如催化技术、纳米技术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法: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讨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享讨论成果第七章: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公众参与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效果与评价提高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讨论:分享参与环保活动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第八章: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如《巴黎协定》等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机构和机制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讨论:探讨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九章: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9.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大气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如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探讨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讨论:分享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的思考和观点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使学生对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充满信心和责任感10.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挑战和机遇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讨论: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理解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

大气环境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大气环境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大气环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掌握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2. 大气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特点;3.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4.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4. 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大气环境的变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5分钟)介绍大气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气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特点,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

3. 实验观察(20分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如烟雾的生成和扩散。

4. 分组讨论(15分钟)按照小组形式,让学生自由讨论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5. 实地考察(30分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大气环境的变化,如空气质量的监测。

6. 总结归纳(10分钟)由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出个人观点和感想,并与同学进行分享。

五、教学评价1. 文字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气环境的短文,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3. 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鼓励;4. 实地考察记录:对学生观察和记录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案例;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器材;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七、教学反思1. 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合理利用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合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提高教学效果;4. 培养环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3-大气环境(教案1)

2.3-大气环境(教案1)

2.3-大气环境(教案1)第三节大气环境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教学过程:[引入]“南太平洋上空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太平洋上形成一次台风。

”这说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介质,即现在我们即将学习的大气环境。

[读图2-23]提问:1、根据你的认识,地球大气环境含有哪些物质?2、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小结]大气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从地面到高层可以粗略分为3层,大气中含有各种气体分子、固体颗粒和水汽。

由于地球引力的关系,大部分的气体和固体杂质和水汽集中在大气下层,即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过渡]大气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

[读44页表格]讨论: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大气,被大气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2、除了吸收可削弱一部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还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二)、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过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热量到哪里去了?(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后升温,于是也能对外辐射,称地面辐射。

地面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因此,地面辐射的波长也要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结合44页表格及图2-24,或者制作课件]讨论:1、地面对外辐射之后,热量又传递到哪里?2、大气如何留住一部分地面辐射?提问: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热量,也具有了温度,因此大气也能进行辐射。

结合图2-24(或者课件),大气的热量又将如何传递?[小结]大气射向地面的那一部分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请问晴天和阴天,哪种天气状况下大气逆辐射会强一些呢?答案是阴天,因为此时大气中吸收长波辐射的水汽含量较大。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也是同样的道理。

[活动]45页思考题。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看过雪景?为什么我们汕头没下过雪而哈尔滨年年都能把冰雕雪景作为旅游资源?(温度差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为什么会产生温度差异?[引导学生分析图2-26][小结]因此,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相等的,体现在温度上就是产生温度差异。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气候》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气候》教案.doc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2.3 大气环境-气候(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地区和形成原因。

2、会根据气候资料描述气候特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五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初步具备了学习气候类型及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
【重点和难点】
1、气候的成因
2、气候特征的描述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气候类型,之前我们学过的气压带、风带为气候的形成作铺垫,大家一起来回忆下,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结合导学案及视频讲解以下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气候特征:
域,南美
赤道低压、信
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俄罗斯
°大陆西岸
南北半球极地附二、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三、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结论
1
温带。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气环境——认识大气层及其重要性教案目标:1. 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2. 理解大气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 掌握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及其功能;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大气层的相关知识资料;2. 世界地图或地球仪;3. 大气层的模型或图表;4. 计算机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外部形态。

2. 提问:你有没有想过地球的外部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构成地球外部的因素?知识讲解:3. 向学生介绍大气层的概念,并解释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性。

4. 使用大气层的模型或图表,详细讲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5. 解释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并探讨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气体成分进行深入研究。

7. 每个小组使用计算机或投影仪展示他们所选择的气体成分的重要性和影响。

8.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总结与评价:9. 回顾大气层的重要性和气体成分的功能。

10.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11.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拓展活动:12. 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气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1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或参与环保活动,加强实践与体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小组展示和个人行动计划,评估他们对大气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教学延伸:1. 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引入与大气环境相关的内容,如地理、生物、化学等。

2.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理解大气层中不同气体成分的功能。

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气环境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2.3大气环境—热力环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开始阶段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所以对该节知识理解有难度。

教材分析:《大气环境》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旨在借用或绘制原理示意图,如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并养成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绘制热力环流图,训练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问题。

提高对实际生活中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四、教学难点高低压的判断,等压面的绘制五、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合作探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P=ρgh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那什么因素会影响密度呢?海拔-海拔越高,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比如我们现在在的四楼就比一楼气压低一些。

那还有什么会影响密度呢?温度-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PPT 展示书本A B 问:哪里的重量大些——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小!所以在喜马拉雅山上煮饭得用高压锅来增加压力。

)那高低压如何比较呢?不同海拔高度的无需比较,海拔高的气压低。

高压、低压:同一高度上(水平方向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注意:高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空气只受重力的作用,则形成的等压面是水平的。

并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所示a=b>A=B,那假设A地热B地冷,A与B地还会不会相同呢?四、(探究活动二、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原理)师:大家都非常的棒,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到底有没有学明白了。

2.3大气环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2.3大气环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引导
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而人们也习惯称它为大气的“温 室效应“。
我们都知道,随着工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提咼,人们对能源的消 耗也越来越多。而矿物燃料的燃烧、 森林的破坏等,使得大气中的CO浓度增高,从而加强了温室效应, 使得全球的平均温度也升高了。因 此,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 保护我们的家园,从生活小事做起, 做一个低碳环保公民!!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
r \
•- 二〕
教学课题:
时间:2015年11月27日地点:毕节一中(新校区)
学科:高一地理(湘教版)上课教师:彭良庆
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图标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过程与方法:
1、应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让学生可以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图表,让学生分析并阐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用和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弓1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界中常见的地理 现象,并进行解释。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生能够在活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结合学案探究 以下几个问题
培养学会读 图识图,从已 有图文中获 取信息的能 力
板书
一、大气垂直分层
1、… 2、…3、…
记录笔记,填 充学案
提升动手能 力
承上启下
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外面被厚 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太阳光要到达 地球,那么它的路径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的能量会 发生变化吗?
减少
显示身手
结合学案要求,把下列词语标注在 下图中适当位置。太阳辐射,地面 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暖大 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3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教学

2.3 大气环境--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教学

2.3 大气环境教案信阳市五高时信军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及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别。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5、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Flash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教学过程:解决步骤:1、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播放Flash课件中插入的台风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如下问题:大气为什么会运动?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是怎样运动的?从而导入新的课题。

(板书课题:大气运动)2、知识准备:(1)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演示:在空地上烧废纸,让学生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反之小。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第一部分:引言作为地球上的生物,我们都离不开大气环境的支持和保护。

大气环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提供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还维持了地球的温度平衡,为各种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条件。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问题。

因此,我们有责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培养他们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大气环境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 了解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4. 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大气环境的组成和功能a. 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b. 大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c. 大气的功能:提供氧气、维持温度平衡、屏蔽紫外线等。

2.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a. 主要污染源: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燃煤排放等;b. 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危害:导致雾霾、损害呼吸器官等;c. 硫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导致酸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等。

3.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a. 温室气体的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等;b. 化学物质的释放:氯氟烃等;c.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增加紫外线辐射、导致白内障、皮肤癌等。

4. 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a. 温室气体的增加:二氧化碳、甲烷等;b. 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a. 讲解环保知识: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b. 组织环保活动:如清理环境、种植树木等;c. 培养环保习惯:如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 案例法:引用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现状和严重性;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环境考察,让他们亲自感受和观察;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彼此交流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

大气环境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三节大气环境(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B.熟记并掌握大气层的特点C.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影响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A.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图表的观察总结的能力。

B.黑板上画图重点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

C.用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对比点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利用大气环境发展生产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的垂直分成和特点。

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教具: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难点:1.大气的垂直分成和特点。

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四、课时课型。

45分钟新课。

五、教学过程师:上课,有谁知道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你能推算出今天的昼夜温差是多大吗?今天老师看到了一则新闻,是这样说的,月球上,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C;夜晚温度可低到-183°C,你们算算月球上的日温差是多少?你们发现什么?(月球温差大约地球)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地球上有大气师:对,这是两幅在宇宙空间拍摄的卫星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外围有蔚蓝色的大气圈,正是由于地球上大气的存在,才使得生命免受太阳辐射的危害,保证了生命的生存和发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的大气。

要了解大气环境,我们首先要简单地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这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做下笔记师:我们来看看大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干洁空气就是指不含水汽和杂质的空气,其中干洁空气又分为氮气、氧气、臭氧和二氧化碳;其中氮气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占到干洁空气的78%,氧气占21%,其余气体包括臭氧、二氧化碳等只占1%;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氮气是维持生物体活动的基本成分,比如植物必需的三元素是氮磷钾,所以种植作物需要施氮肥;氧气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需要氧气维持生物的呼吸;臭氧主要是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的保护伞,因为紫外线的辐射会造成人类皮肤的癌变;二氧化碳现在我们经常提到,因为温室效应,全球海平面上升,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有保温作用;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当空气中含有水汽、杂质比较多的时候,空气遇冷就容易成云致雨。

大学大气环境的教案

大学大气环境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环境的组成、性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大气环境的组成及性质。

2. 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气环境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气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层内的各种气体、水汽、尘埃、微生物等组成的混合物。

它对我们的生活、气候、生态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1. 大气环境的组成及性质(1)介绍大气环境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2)讲解大气环境的性质:透明、稳定、可再生、污染等。

2.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1)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秸秆焚烧等。

(2)讲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气候等的影响。

3.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燃油等污染源。

(2)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管,推广新能源汽车。

(3)加强工业废气处理,提高废气排放标准。

(4)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空气质量。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大气环境的组成、性质、污染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强调环保意识,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大气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境的组成、性质、污染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案例分析1. 介绍一个大气污染事件,如雾霾、酸雨等。

2. 分析事件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学生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改善大气环境贡献力量。

三、课堂讨论1. 讨论: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 讨论:如何加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四、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2.3 大气环境(二) 教学案

2.3 大气环境(二) 教学案

2.3 大气环境(二)教学案----d1f2ea09-6ea0-11ec-bfd1-7cb59b590d7d2.3大气环境(二)教学案2.3大气环境(二)教学计划课型:新授课编号:015时间:2021/11/6主备人:张保华高一地理组第11周第1课时总第10课时备课组长:张风丽段长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2.了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4.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5.了解水平压力梯度力与风向风速的关系。

6.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说明其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7.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8.使用简单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2.利用简单的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使用说明]1.自学教材第36页到第42页,找出本课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将其标记出来。

2.本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或由老师答疑解惑。

【学习时间】1课时【自主学习】5.温室效应和大气保温有什么区别?[答:]不同,主要是在链接上。

温室效应包括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大气层加热地面,地面辐射加热大气层,而大气层产生的反向辐射将热量返回地面。

大气的保温功能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大气拦截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热量保留在对流层;其次,大气以反向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回地面,以补偿地面辐射所损失的热量。

这种效应在夜间尤为重要,可以延缓地温的下降趋势,减少昼夜温差。

[跟踪培训]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② 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很小④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分析】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很小,温度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上台画图并描述。
类比实验中水流的垂直运动,说明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上升气流空气份子得到补充而增加,于是形成高压; 反之,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下沉气流空气份子减少而气压降低。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讨论]先向学生解释等压面等压线的概念,然后看图 2-29 提问:上图的等压面 原本是水平的,中图最上面的等压面已经发生弯曲,这说明什么问题?(同 一高度上各点气压发生变化)。画图列出同一高度上 3 点,讨论这三点的 气压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入新课】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各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是不均匀的,这必将引起全球范围的大气运 动,即大气环流。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具体讲解】从最简单的假设开始,分三步讨论,渐渐接近全球大气环流的实际 情况。
假设一:地球表面均匀,且不自转、公转 讨论一: 1、地球气温的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 2、在冷热地区大气如何作垂直运动? 3、同一水平面上,从赤道到两极高空、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 【活动】一个学生上台,借助地球仪把本组讨论的结果演示出来,老师在旁边协 助。 【课件】老师归纳小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 假设二: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但不公转 讨论二: 1、在自转的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有何运动变化规律? 2、高空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其方向最终和等压线的关系 如何? 3、近地面风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4、赤道高空大气水平方向如何运动? 【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每组负责一个问题,最后整合得出结论。 讨论三: 1、赤道高空向高纬地区流动的大气在南北纬 30°附近偏转成西风,不 能继续向高纬移动,低纬气流又源源不断补充,此时南北纬 30°高空的 气流如何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二)、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 [过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热量到哪里去了?(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后升
温,于是也能对外辐射,称地面辐射。地面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因此, 地面辐射的波长也要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结合 44 页表格及图 2-24,或者制作课件] 讨论:1、地面对外辐射之后,热量又传递到哪里?
第三节 大气环境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 教学过程: [引入]“南太平洋上空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太平洋上形成一次台
风。”这说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介质,即现在我 们即将学习的大气环境。 [读图 2-23]提问: 1、根据你的认识,地球大气环境含有哪些物质? 2、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小结]大气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从地面到高层可以粗略分为 3 层,大气中含有 各种气体分子、固体颗粒和水汽。由于地球引力的关系,大部分的气体和 固体杂质和水汽集中在大气下层,即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 教学过程: 【复习】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课件辅助)
(讲解)A、B 两地受热不均,A 地得到更多热量,B 地温度相对较低,A、 B 两地上空的大气将如何运动?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
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获得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就形 成了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 不均。
学生自己探究完成。 [进行活动 1、2]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思考物理题,要求受力分析]某点受 2 力作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即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 3 力呢?画出物体运动方向。 [活动]要求学生从额头处凭想象截取一大面积水平面,由于温度差异,此水平面 各点有气压差异。请学生把课本倒转平抬至额头,假设书本的情况就是实际情况。 4 人一组,集体看书后讨论气流将如何流动。(教师组织活动,不断提示学生, 去伪存真,集体建构出气流的运动模式)。 完成活动 3、4
2、南北纬 30°附近近地面形成什么样的气压? 【课件】老师演示,学生思考。
讨论四: 1、南北纬 30°的下沉气流和极地的下沉气流形成原因相同吗?气流在 南北纬 30°下沉后如何运动? 2、南北纬 30°和极地流出的气流性质(冷暖、比重)有何差别? 3、这两股气流相遇后如何运动? 4、相遇点的近地面会形成什么气压? 【活动】学生讨论,然后采取抢答的形式给出答案。 【课堂练习】学生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派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在旁协助。 假设三: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公转 讨论五: 1、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热量在全球的分布有何影响? 2、热量分布的变化对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有何影响? 【课件】老师引导,由学生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结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直射点 的移动而移动。顺带提出该结论影响特殊气候类型以及南亚季风夏季风 的形成。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由简单到复杂,从假想到逐步接近实际情况,逐渐讨 论、学习了全球大气环流的知识。现在大家了解了三圈环流的情形、全 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由于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比如海陆分 布差异就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 课进行学习。 【作业】思考探究活动。
[板书]2、下垫面因素
[自由阅读 46 页最后一段以及阅读材料] 进行探究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实验装置]酒精灯,大透明杯 [实验]观察水流流动方向,请学生描述,并说明原因。 [引入图 2-26 和 2-27],由于纬度和下垫面因素,全球各地会产生“温度差异”。 [活动]我们学校温度比周围田野高,气流将如何运动?要求画示意图,请一位学
2、大气如何留住一部分地面辐射? 提问: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热量,也具有了温度,因此大气也能进行辐射。结
合图 2-24(或者课件),大气的热量又将如何传递? [小结]大气射向地面的那一部分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请问晴天和阴天,哪
种天气状况下大气逆辐射会强一些呢?答案是阴天,因为此时大气中吸收 长波辐射的水汽含量较大。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也是同样的道理。 [活动]45 页思考题。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看过雪景?为什么我们汕头没下过雪而哈尔滨年年都能把 冰雕雪景作为旅游资源?(温度差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为什么会产 生温度差异? [引导学生分析图 2-26] [小结]因此,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相等的,体现在温度上就 是产生温度差异。 [板书]1、纬度因素 [过渡]是不是同一纬度上的任何地区就不存在温度差异? 要求学生查找地图,在北纬 23.5 度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举例:把鸡蛋 埋进沙漠中间的沙堆中,几分钟之后鸡蛋熟了。提问:我们的家乡也在北纬 23.5 度上,为什么我们在土里埋鸡蛋,鸡蛋就不会被煮熟? [小结]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 [读图 2-27]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过渡]大气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 [读 44 页表格] 讨论: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大气,被大气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
2、除了吸收可削弱一部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还 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