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及发展演变
语气词 古代汉语
“矣”在描写句中 • “国危矣!” 国危矣! •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描写句带上“ 描写句带上“矣”,就不单纯描写事物状 态了, 态了,而是把这种状态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 “甚矣,汝之不惠!” 描写句带有“矣”,往往有感叹的意味,特 别是谓语前置时,感叹语气更明显。
3、句首、句中语气词 “惟(维、唯)” • 基本语气:肯定的确切的语气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喜鹊筑巢在树上, 布谷飞来就居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4.句中语气词“也” • 基本语气:表示停顿舒缓的语气 •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練習題: 練習題:
• 1.古代漢語語氣詞可以分爲哪幾種類型?舉 例説明。 • 2.句尾語氣語詞連用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 3.什麽是詞綴?古代漢語常用的詞綴有哪些? 各有什麽意義?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語氣詞,並分析牠們的作用。 1.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封建論) 2.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同上) 3.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 4.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齊桓公伐楚) 5.素標緗帙,啓鑰爛然。(傳是樓記) 6.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論積貯疏) 7.天之棄商久矣!(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8.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逍遥遊)
C.例1是特指问。“也”还是帮助判断,句子 . 是特指问。 还是帮助判断, 是特指问 的疑问性质由代词“ 表示。 的疑问性质由代词“谁”表示。 • 这是谁啊? 这是谁啊? 是选择问句。 例2是选择问句。“也”还是加强判断语气 是选择问句 • 不知是臣子的力量还是君王的力量? 不知是臣子的力量还是君王的力量? 体会把“也”字换成“邪”。
汉语史纲要第2版PPT第二编 第十一章 语气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十一章
汇报人姓名
第一节 上古汉语语气词
系统
• 上古,用于陈述语气的语气词主要有 “也”和 “矣”。二者在使用中存在着明显的分 工: “也”表示一种状况,“矣”表示一种过程。前者的着眼点不在时间,后者的着眼 点在时间。凡没有发生的事用 “也”,已经完成或过去的事用 “矣”。
• “也”用于判断句,表达肯定 (包括判断、确认、解释等)的语气。“矣”用于叙述句 ,表达说话人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 综上观之,“那”是一个多功能语气词。其表现是:第一,用于是非问和反诘问的 “那 ”, 与 “呢”无关;第二,用于承前问、特指问、选择问的 “那”,与 “呢”的承 前问 (功能1)、 特指问 (功能2)、选择问 (功能3)相近或相似;第三,用于 感叹句的 “那”,与用于感叹带 夸张 (功能4)的 “呢”接近。
等语气。
三、语气词 “吗”的产生和发展
(1)“吗”的形音变化。语气词 “吗”先后出现 “无”、 “磨”、 “摩”、 “麽” 、 “嘛”、 “末” 等书写形式。 (2)“吗”的历时演变。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无”出现在反复问句中,用作第一种 “ 有+ 名词+无”格式。
宋元到明代,“麽”(包括 “嘛”和 “末”)替代 “摩”,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问、特指问和叙述句末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的三种用法继续 得到使用。相对而言,承前 问用法最突出,其次是特指问,其他用法少见。 “呢”在明末产生 选择问 (功能3) 用法。 • 清代,“呢”迅速发展,各种用法都已完备。
• “呢”的演变看出,晚唐以来,“呢”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承前问 (功能1)和特指 问 (功能2)。用于句中的提请听话人注意的用法 (功能6)萌芽于宋,成熟于清。 功能1和功能2 两类,尤其是功能1是在设问的语境中衍生而来的。而选择问 (功能 3)明末清初才出现,和 “聻”没有关系;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的功能 (功能4)在 宋代出现,但到元明时期曾中断,到 清代出现 “呢”时才得到发展,这不排除吸收其 他用法的可能。又 “聻”没有表不变和持续的 功能 (功能5)。从此类推1、2、6 三项功能是由 “聻”演变而来。至于3、4、5三种功能,由 于它们与 “聻”无关, 所以我们推测,极有可能与 “那”、“哩”有关。
《汉语史》助词的发展教案
《汉语史》助词的发展助词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和句末助词(语气助词)两类。
大概情况如下:一、结构助词的发展上古汉语结构助词“之”(《马氏文通》叫介字,杨树达《词诠》叫连词)。
中古产生了“底”和“地”。
二、语气助词的发展金文中语气词“哉”出现了4次,《尚书》里用了112次,“矣、焉、乎”偶尔出现。
春秋以后语气词大大发展起来不,如“也、矣、已、耳、尔、焉、乎、与(欤)、邪、哉、夫、兮、猗”等。
语气词可表达判断、肯定、已然、限制、提示、感叹、疑问等多种语气。
到中古时,上古的许多句首、句末助词逐渐不用了。
但产生了新的语气助词,形成了新的助词系统。
(一)结构助词“的”、“地”字的歷史上古结构助词,“之”字因古汉语所述甚详,此处略讲。
中古新的结构助词,“的(底)”字产生于唐代;“地”产生于六朝。
(1)“的”字“的”字的較早形式是“底”字,見於唐宋人的語錄、話本等。
表领属或修饰关系。
例如:①烧却前头草,后底.火来,他自定。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②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條平坦底.道路。
(河南程氏遺書)③真实底.事作麽生?(《傳燈錄》)④煖底.雪,活底.花,嫩底.柳。
(宋張鎡《南湖詩餘》)大家一向都認為“底”字是從“之”字變來的,但它們的語法作用有不同之處。
“之”字必須放在名詞的前面;“底”字的後面可以没有名詞,甚至它可以放在句末,构成成名词性“底”(“的”)字短语,这种“底”不能换用“之”。
例如:①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陽谢師宰家,大底.不如小底.。
(宋王铚默記)②曰:“有幾人病?”師曰:“有病底.,有不病底.。
”曰:“不病底.莫是智頭陀否?”(《傳燈錄》卷十四)③今日不好,明日好,不是將好底.换了不好底.。
(《朱子語類》)(2)“地”字六朝时,詞尾“地”字已产生。
“地”和“底”的分工是:“底”用於一般的形容詞和定語,“地”用於連緜詞。
例如:①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世说·方正》)此一節,子思吃紧為人處,活泼潑地.。
古代汉语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气词古代汉语语气词可分为四类:(1)肯定语气词,(2)疑问语气词,(3)祈使语气词,(4)感叹语气词。
一、肯定语气词肯定语气词有“也”“矣”“已”“而已”“耳”“尔”“而”“焉(然)”“旃”“夫”“者”“云”。
1、也“也”字作为语气词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最早见于《诗经》。
“也”有两个,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
出现在句末的“也”最初并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判断词,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也”与表示判断的动词“为”分布互补,即用“也”的判断句不用“为”,用“为”的判断句不用“也”。
由于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断词,所以它变成语气词之后就表示确认论断语气,带“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静态的确认论断或说明。
出现在句中的“也”标记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语用上的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
句末的“也”由于是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也”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的时候,它总是分布在最前边。
2、矣“矣”祗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倒装句例外),表示肯定语气,同时还是实现体的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成为事实或推定将成为事实,一般情况下都可翻译成“了”(现代汉语出现在句子末尾的“了”)。
“矣”与“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义。
“矣”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义,位置在“也”“已”之后,在其它语气词之前。
3、已“已”本是动词,“完毕”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就虚化成语气词,《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比较常见。
表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实现体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经成为事实,可以翻译成“了”。
“已”与“矣”相比较,有三点差异:其一,“已”表示确信的语气比“矣”要强,而“矣”表示实现的意义更为显著。
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物话语当中,“矣”则没有这种倾向。
其三,“已”不能用于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
由于“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所以它常与“也”连用,它的后面还可以再加“矣”。
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之二)
【标题】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之二)【原文出处】中国语文【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004【原刊页号】311~326【复印期号】200011【作者】贝罗贝/吴福祥【作者简介】贝罗贝法国科学院吴福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00732【内容提要】(一)从西周到东汉,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项的频率变化、功能发展以及词汇兴替,二是系统结构的变化。
(二)上古后期,随着旧有的疑问代词在实际语言中的逐渐消失,疑问代词系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和简化。
(三)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产生主要有文字假借、功能扩展以及词汇化等三个途径。
【关键词】疑问代词/语法演变/上古汉语【正文】4.4Ⅳ类原因目的疑问代词上古后期,见于文献的Ⅳ类疑问代词有“何”、“胡”、“奚”、“曷”、“盍”、“何故”、“何以”、“奈何”8个。
除“奈何”以外,这些疑问代词均已见于上古中期。
据表三的统计,“何”最为常见,“何故”、“何以”次之,“胡”、“奚”、“曷”、“盍”则只能见到个别用例。
例如:(67)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史记·晋世家》)│苟必信,胡不赴秦军惧死?(又,《张耳陈余列传》)│对曰:“言而见用,臣奚死焉?谏而见从,终身不亡,臣奚送焉?”(《论衡·定贤》)│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史记·殷本纪》)│子盍为我言之?(《论衡·刺孟》)│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史记·齐太公世家》)│孔子行鲁林中,妇人哭甚哀。
使子贡问之:“何以哭之哀也?”(《论衡·遭虎》)在汉人的注书里,用作Ⅳ类代词的“胡”、“奚”、“曷”、“盍”往往要被注释或对译为“何/何为/何故/何不”(如例68)。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代词至少在东汉时期已不再用于实际语言。
(68)胡,何。
何不位天子之位?(《吕氏春秋·察今》“吾子胡不位之?”高诱注)│何故近之我梁,而不入吊唁我乎?(《诗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不入唁我?”郑笺)│奚,何也。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摘要】: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蒋绍愚先生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1979年版,对1979年以前近代汉语的研究情况作了一次总结和梳理。
1979年以后,很多的学者投入到近代汉语的研究中来,并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
文章对这一部分论文进行了一次梳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综述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近代汉语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关于近代汉语的分期,一直以来学界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关于下限,诸家的看法比较接近,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上限的划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六朝说;二,隋末唐初说;三,晚唐五代说;四,自宋开始说;五,宋末元初说。
其中,比较科学的分法应该是晚唐五代说。
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序言:”用当时口语作基础,而或多或少地搀杂些文言成分的作品是直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的(如禅宗语录和敦煌俗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建议把近代汉语的开始定在晚唐五代,即第九世纪。
”(一)语法研究1. 虚词研究分析近代汉语的语法,离不开对虚词的考察。
于江的《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一文,考察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前人和时贤的一些看法有所补充和修正。
钟兆华《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前辈学者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
”么”是”吗”的较古形式。
有的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
作者通过对唐以来带”么”字的诗歌的考察,列举了充分的证据说明了,虽然字形或用”么”,或用”嘛”、”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分别,它们都不过是”吗”字的不同形体而已,用以表述(ma)这么个疑问语气。
现代汉语语气词最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对语气 词 的历 时研究
其意 义 的发 展变 化嗍 以及对 “ 、了” ; 的” “ 的虚化 机制 的说 明和历 时分 析f 9 】 。杨永龙 对 句末语 气词 “ 的 吗”
语 法 化过程 的阐述 ㈣; 东平 对 句末 语气 词 “ 雷 也好 ”
一
、
的功 能及语 法 化过 程 的描 述 【。黄 国 营把语 气 词 l l 】 现代 汉语 语 气 词体 系 与上 古 语气 词 体 系有 很 大差别 ,也 ”“ ”“ ”“ ”等上 古语 气词 没有 “ 、矣 、乎 、哉
韵 律及其 它语 用研究 等方 面进 行叙述 。
( ) 气 系统 一 语
作者 简 介 : 怡 (9 5 ) , 薛 18 一 女 山东 青 岛 人 , 州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语 用学 方 向硕 士 研 究 生 。 徐
7 0
现 代 汉 语 语 气 词 最 近 三 十 年 研 究 综 述
对 单 个语 气 词 的形 成 与发 展 的研 究 可 分 为两 类, 一类 是仍 然 按 照传 统 方法 进行 的考察 , 如钟 兆 华 通过 对 疑 问语 气词 “ ” 吗 在历 代 作 品 中出现 的句
收稿 日期 :0 0 1— 2 1— 2 6
与 功能 的研究 。 面我们 从语 气系统 、 下 连用 与分 布 、
历史渊 源进行 说 明阴 。
和 思考 可 以追 溯 到西 汉 毛亨 , 且 “ 古汉 语 虚词 而 在 的研究 中 , 以对语 气词 的研究 为重 点” 尤 。m 言 学界对 语气词 的关 注也 时而有 之 , 都没 有进 行 系 但
统全 面 的关 注 , 到最 近 三十 年 , 方功 能 主义 语 直 西
由“所”的助词用法谈及语气助词和语气词的分立
由“所”的助词用法谈及语气助词和语气词的分立“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
用作助词时,“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词类,它们的分立,对更好地理顺助词与语气词的关系和解决虚词的下位分类问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标签:“所” 语气助词语气词分立一、“所”的助词用法“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
继《马氏文通》开启了“所”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历程之后,语法学界对“所”字的研究很大部分集中在“所”的词性问题上。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字在词性上的归类,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代词说、助词说和词缀助词两分说。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所”字助词说逐渐被语法学界所首肯。
本文采用的就是上述的“助词说”。
用作助词时,“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作为结构助词的“所”不能删除,否则就会改变后边动词的结构与功能;而语气助词的“所”可以删除且不会引起结构性质上的变化。
试比较:(1)英雄所见略同。
→﹡英雄见略同。
(结构助词,不可以删除)(2)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语气助词,可以删除)(一)作结构助词结构助词“所”的用法主要是用在及物动词之前,组成“所”字短语,其语法作用是“把动词或动词短语变化为名词短语。
”这种说法以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班编写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为代表。
王克仲先生通过驳难代词说也提出“所”为结构助词的观点。
他说:“第一,如果‘所’字必居宾次,那么,对‘所’字与动词词组结合的这种形式难于解释。
宋元明汉语疑问句发展演变
宋元明汉语疑问句发展演变日期:目录•引言•宋元明汉语疑问句的分类和特点•宋元明汉语疑问句的历史演变•宋元明汉语疑问句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结论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汉语疑问句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其发展演变有助于深入探究汉语语言的变化和特点。
通过研究宋元明时期的汉语疑问句,可以揭示这一时期语言现象的发展规律,为现代汉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宋元明时期文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梳理和探究这一时期汉语疑问句的发展演变历程。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的运用。
研究目的和方法VS宋元明汉语疑问句的分类和特点01 1. 疑问代词句的定义和作用02疑问代词句是一种通过使用疑问代词来表达疑问的句子。
03在宋元明时期,疑问代词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得到了广泛使用,是人们表达疑问的重要手段。
2. 疑问代词句的分类根据疑问代词的不同,疑问代词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询问人、物、事、时间等。
在宋元明时期,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什么”等。
3. 疑问代词句的特点疑问代词在句子中通常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用来引导询问的内容。
在宋元明时期,疑问代词句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逐渐趋于复杂和丰富。
0102031. 疑问语气词句的定义和作用疑问语气词句是一种通过使用疑问语气词来表达疑问的句子。
在宋元明时期,疑问语气词句在口语中较为常见,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事实的疑问。
疑问语气词句根据疑问语气词的不同,疑问语气词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询问事实、情况、可能性等。
2. 疑问语气词句的分类在宋元明时期,常见的疑问语气词有“乎”、“邪”、“耶”等。
3. 疑问语气词句的特点疑问语气词通常位于句末,用来表示疑问的语气。
在宋元明时期,疑问语气词句的表达方式逐渐趋于口语化和日常化。
01020301 02 031. 疑问结构句的定义和作用疑问结构句是一种通过使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疑问的句子。
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语气词
演变特点
语气词逐渐向口语化发展,与日常生活的交 流更加密切。
近现代的演变及域外影响
近现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气词的使用逐渐简化,一些古老 的语气词被淘汰,现代常用的语气词逐渐形成。
域外影响
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语气词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一 些语气词的使用逐渐被淘汰,新的语气词逐渐被使用 。
04 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语气 词的特点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语气词的用法
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中的语气词 在表达句子语气和情感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它们可以表示陈述、 疑问、感叹、祈使等不同的语气 ,并可以传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和 态度。
语气词的多样性
该时期的语气词数量较多,且表 达方式多样。不同的语气词可以 用于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丰 富了语言的表达力。
比较研究
可以与其他历史时期的语气词进行比 较研究,以探究语气词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将19 世纪域外官话文献与其他地区、语言 的文献进行比较,以观察语气词在不 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点。
应用价值
对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语气词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语言的发展 和变化,还可以为现代汉语语言学、 文学、历史学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 价值。通过对历史语气词的研究,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中语气词 的用法和演变,并为汉语的教学和应 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语气词的演变
通过对19世纪域外官话文献的研 究,可以观察到语气词在历史演 变中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一些 新兴的语气词开始出现,而一些 传统的语气词则逐渐被淘汰或被 新的词汇所取代。
研究展望
深化研究内容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19世纪 域外官话文献语气词的研究。通过对 更多文献的考察和分析,探究语气词 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以 及它们在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重 要性。
北京话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以“呀、哪、啦”为例
北京话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以“呀、哪、啦”为例一、本文概述北京话,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其丰富的语气词系统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语气词在日常交流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语境信息,使得语言交流更加生动、准确。
在众多北京话语气词中,“呀”“哪”和“啦”因其使用频率高、功能多样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三个语气词在北京话中的变异形式,以及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互动功能。
本文将首先对这三个语气词的基本用法和常见变异形式进行梳理和分类,揭示它们在语言交流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语料分析,探讨这些变异形式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和互动功能。
我们还将关注不同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因素对语气词使用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异形式在北京话社区中的传播和接受度。
通过对北京话语气词变异形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揭示语言交流中的动态性和创造性,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北京话这一独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北京话语气词概述北京话,作为中国首都的官方语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语言特色。
其中,语气词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元素,在北京话中显得尤为突出。
这些语气词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还赋予了语句更多的情感色彩和互动功能。
在北京话中,“呀”“哪”和“啦”是三个极具代表性的语气词。
它们在日常交流中被频繁使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些语气词往往与句子的语调、语速和重音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北京话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呀”通常用于表达惊讶、赞叹或提醒的语气。
例如,当看到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时,北京人可能会说:“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儿呀?”这里的“呀”字不仅表达了惊讶的情感,还引导了听话者的注意力,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
“哪”则多用于提问或表达疑问的语气。
在北京话中,“哪”字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用以询问地点、时间、原因等。
语气词的产生及其发展共41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语气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
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
【出处】语文研究【地名】太原【期号】199701【页号】1-8【标题】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作者】钟兆华【作者简介】钟兆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100732(一)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这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里有过充分的描述,兹不赘。
可是,对于它在汉语历史中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至今还没有弄得很清楚。
前辈学者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提出过一些推断,这在几十年来,几乎成为定论。
这些论断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
“么”是“吗”的较古形式。
起初念mua,后来由于韵头失落变为ma,于是采用了“吗”字(1)。
其二,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
王力先生说:“‘吗’字作为疑问语气词,是非常后起的。
”就是这一见解的最具代表性的概括(2)。
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十二章第四节中说:“它作疑问语气词比较晚出,现在已经发现的用例是成书于18世纪的《红楼梦》。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在《中国语历史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助词”一节中也说:“‘吗’字使用是在清代。
”他所举的两个例子均出自《红楼梦》。
诸如这些问题,如果不作一番较比深入的研究,是很难说清楚的。
本文试图就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些探讨,就正于从事汉语史研究的同仁。
(二)前辈学者指出,疑问语气词“吗”是由语气词“么”演变而来的。
因此,要弄清楚“吗”的来源,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疑问语气词“么”。
本文打算通过对韵文用韵的考察先来认识疑问语气词“么”,然后进而探寻语气词“吗”。
(1)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
语气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 唐代,“無”的句法範圍擴大到一般的動 詞謂語,出現在是非問句中,也構成“動 詞(+賓語)+無”的格式: • 學書弟子何人在,點檢猶存諫草無?(綦 毋潛,經陸補缺隱居) • 知爾素多山水興,此回歸去更來無?(劉 商,送劉寰北歸) • 這一類格式中,述謂中心語爲“存”、 “歸去”等一般動詞,“無”的語義泛化, 不表稱代,而表疑問語氣。
語氣詞的產生及其發展
〇 概述
• 語氣詞產生於西周,其發展主要表現在: • 1.上古語氣詞系統到近代被新語氣詞系 統替代。上古漢語中的語氣詞都沒能得 到保留,新的語氣詞相繼產生。如表達 敘述的語氣詞,上古用“也、矣”,而 近代則用“了、哩”;表達疑問的語氣 詞,上古用“乎、與、耶”,而近代則 用“麼、那、嗎、呢”。 • 2.語氣詞的使用逐漸趨於規範和統一。
• 宋代,“呵”出現,吸收“後”和“好” 的功能,兼有表祈使、疑問、推測、假設 等用法: • 試聽呵,寒食近也,且住爲佳。(辛棄疾, 玉蝴蝶·追別杜叔高) • 白髮來呵,朱顏去也,一曲狂歌落酒邊。 (劉辰翁,沁園春·和槐城見壽) • 怪我無書,有書還倩誰呵?(陳允平,滿 路花)
• 元代,“阿”出現,表呼喚和感嘆語氣: • 阿!早是俺兩口兒背井離鄉。(關漢卿, 拜月亭第二折) • 好苦惱阿,好苦惱阿!(元無名氏劉弘嫁 婢)
1.2 上古疑問語氣詞
• 上古,疑问语气詞主要是“乎、與、耶”。 “乎”用於是非問、反詰問和選擇問,表 示純粹的疑問語氣,如: • 管仲儉乎?(論語八佾)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 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告上)
• “與(歟)”用在是非問和選擇問中, 表示要求證實的疑問語氣: • 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 “不能。”(論語八佾) • 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孟公上)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姓名:金浩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指导教师:何洪峰2011-06-0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使用语气助词表达语气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一个语气助词可能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也可能由多种语气词表达。
此外,语气助词的音变现象能使一个语气助词有若干不同的读音,而每种读音都由不同的汉字来反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就增加了教学的复杂性。
要把汉语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和说话人的态度、感情、情绪梳理得清清楚楚,确实不那么容易。
在中国人之间,由于有共同的语感,表情达意自然畅通无阻,不需要作过于细致的分析。
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则非做到这一步不可。
所以把现代汉语的语气助词作为研究对象很有价值。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1)有人不知道吗?(2)有人不知道呢?(3)有人不知道啊?我们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发现这四句话的用词、语调、语序等都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句末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助词。
即使是同样的一句话,如果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那么整句话的含义也就不同。
本文先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对构成疑问句的成分进行整理。
同时,分析各成分的组合形式,然后归纳整理,说明其语法功能和特点。
由于许多学者对于语气词的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经过细心取舍,精选了常用的三个疑问语气词“吗”“呢”“啊”作为其研究对象,加以分析,详细探讨。
本文主要使用离析法分析,将句末的“吗”“呢”“啊”去掉,然后,将有语气助词的句子与没有语气助词的句子相比对照研究。
即把不同的语气助词放在相同的语境中逐一比较,找出相同的句子在语气上的差别和一个语气助词确切的语气意义。
这样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语气助词研究中根据语感随文释义的弊病。
现代汉语专职的疑问语气词只有一个“吗”。
除了它以外,其他疑问语气助词“呢”“啊”在问句中是有选择性的,可用可不用。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语气更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缓和,觉得不那么唐突直接。
近代汉语疑问代词研究
近代漢語疑問代詞研究王力《漢語史稿》上古時期就分為“三系”:指人、指物、指處所。
在先秦时是相当清晰的,到了汉代以后,界限就不那么清楚了。
近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那、何、底、什么(麽)、怎、争等。
界限已经不像先秦诗那么清晰了。
一、疑代代词“谁”“谁”和“孰”是都是自上古汉语就较多使用的询问人的疑问代词,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归入“指人”一系。
中古以后“谁”成为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最主要的问人代词。
进入句子后,多充当主语、宾语。
同时近代汉语里的“谁”除了表示疑问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例如:表否定、表示出乎预料、用于虚指或任指等。
(一)“谁”用于疑问。
在句子里主要做主语,表语,或宾语。
1.问人例:①不道卿短小,卿先祖是谁?(《晏子赋》)②暂问茶之与酒,两个谁有功勋?阿谁即合卑小?阿谁即合称尊?(《茶酒论》)(2)用于询问事或物或人物关系。
如:①食忍草牛与露地白牛谁迟谁疾耶?(《祖堂集》卷二十《五冠山瑞雪寺和尚》,a734页)②于此法中,谁静谁寂?(《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29页)③女郎是谁家之女?姓何字谁?(敦煌本《搜神记》a873 页)④师问曰:“汝名名谁耶?眷属多少?(《景德传灯录》卷一《马鸣大士》,12页)例①②问物,相当于古代汉语的“孰”或近代汉语的“那(哪) 个”;例③④问姓名,相当古代汉语的“何”或近代汉语的“甚(甚么)”2.“谁”用于反诘问,表示否定。
在句中通常处于主语的位置。
“谁”等于“无人”,“谁不”等于“人人”。
例如:①看人无数,皆言帝城之内敢有此事,谁不叫呼!(《叶净能诗》)②凡圣闻珠谁不羨,瞥起心求浑不见。
(《祖堂集》卷十四《石鞏和尚》)③师曰:谁不受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福州广平守威禅师》)(二)“谁”又在反诘问句中,用反问的形式表示出乎预料。
例如:①仰山云:“谁击你破鼓!”(《祖堂集》卷十六《沩山和尚》)②师云:“谁要你肉山倒地!”(又卷八《疎山和尚》)③昨与我儿生死隔,谁知今日重团!(《大目乾连冥间救母文)(三)“谁”在近代汉语里又用于虚指或任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及发展演变
作者:许丽庆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7期
【提要】语气词“吗”是现代汉语中较为重要的语气词,关于它的来源,学者众说纷纭,下面就近代汉语语气词“吗”的形成及发展大胆分析一下。
【关键词】疑问语气词“吗” 历史演变发展研究
語气词“吗”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很多学者都对“吗”的来源和演变都做了研究。
在山西方言中也存在与“吗”很多音同或音近的句末语气词,因此本文就“吗”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从方言的角度分析研究。
一、语气词“吗”的源流概说
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关于语气词“吗”,学术界有两个问题。
一是“吗”的来源,一是“吗”的字形最早出现于何时。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语气词“么”源于反复问句句末的否定词“无”,语气词“吗”是“么”历时演变的结果。
据王力、潘允中等人的研究,“吗”在清代以前比较罕见。
可以大致勾勒出“么”和“吗”的演变过程,“无”本为动词,秦汉时经常用在“有NP无”的反复句中;从唐代开始,“无”的语义进一步虚化,语法意义逐渐增强,并最终在反复问句的句末变成了疑问语气词。
二、“吗”的形成和发展
在山西方言晋语区中,只有正反问,没有是非问,普通话的是非问形式在晋语区都是诧异问,而且一般你没有句末语气词,也就是说,山西晋语区没有以“吗”为标记的是非问。
所以“吗”字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它的形成是否与北方方言有关系呢,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它的形成又与正反问和是非问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从方言角度分析一下。
(一)山西方言晋语区中“没”与“么”同音
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认为“吗”的较古形式是“麽”。
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而“么”的前身是“无”。
那么,要研究“吗”县从“么”中研究。
山西方言正反问句末的“没”的读音常常与“么”音同或音近。
例如:
晋语区:
兴县:你听见咧没mə?
原平:你有扯票也没mə?
五寨:他买菜了没mə?
闻喜:吃啊没mə?
吉县:你听得啦没mə?
在山西方言中“没(mə)”与“么”的音同音近,同时在晋语区这些句子由都是正反问,所以这就和“吗”字句来源于正反问句提供了一定的关系。
(二)山西方言是非问中句末“没那”与“吗”是合音关系
现代汉语中是非问又叫“吗”字问,因为只有在是非问中才能使用“吗”,在正反问和选择问中都不能使用。
在山西部分方言中的是非问中没有出现“吗”字问。
但是出现了“没那”。
所以“没那”符合“吗”的分音形式。
这样也就能解释清楚在山西方言中“没那”的意思。
那么上面的例句就可以翻译成“吗”字问:山西方言(上党区):普通话:
放学了没那?——放学了吗?
吃喽饭了没那?——吃了饭了吗?
回来了没那?——回来了吗?
作业写完了没那?——作业写完了吗?
饭做好了没那?——饭做好了吗?
天明啦没那?——天明了吗?
从这个角度出发“吗”与“没”有产生了关系,“没那”中“没”与“么”音同,在方言中也可以同音字替,即“么那”。
“吗”与“么”与“没”这三者也就发生了联系。
(三)语气词“么”应该是“没”(“无”)语法化的结果
关于“么”的来源,学界多数人认为来自“无”,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王力先生:“麽”是从“麽”应该是从“无”演变而来的。
“无”的上古音是miwa,它的文言音和白话音是分道扬镳的:文言音逐渐变为轻唇(miua→miwu →viwu →vu→ wu);白话音则保留着重唇的m而丧失了韵头,广州的“有”(mou),上海的“无没”(mmə),北京的“没有”(mei iou 即“无有”)都是由上古的miua变来的。
语气词“无”能保持更多的原来形式,所以从中古到现在,在普通话中,一直是ma。
所以说,“麽”就是“无”,“没”也是“无”“麼”“没”的共同来源都是“无”。
伴随着“无”的语义泛化,“VP无”的格式经历了一个主观化的过程及,即经历了一个在语言中逐步加入说话人对命题或说话内容的主观态度和倾向性的过程。
该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典型的反复问句;(2)Aux+V(0)+无;(3)莫.无;(4)反诘问是无疑而问。
在第四个阶段时,“无”已经彻底失去了否定意义。
由于“无”字处于句末,是非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正反问(就意义而言),所以“无”就容易虚化,结果是表示相反问的“无”演变为语气词,它所在的正反问句也就变为了是非问句。
这种虚化和句式的变化大概在初唐开始。
例如:
秦川得及此间无?(李白诗)
肯访涴花老翁无?(杜甫诗)
山代云:“只到这里岂是体得起摩?”(《祖堂集》)
“吗”是在“VP无”格式中语法化的,整个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无”语义泛化,与句法功能的扩展有关;二是“VP无”句式的主观化,与表达功能的扩展有关。
山西方言由“没”到“么”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山西方言中的正反问句末否定词“没(me)”和是非问句末语气词“么”应该是“无”虚化前与虚化后的两个不同阶段的反应。
然而山西方言中的正反问和是非问在区别上不是很明显,有的学者认为是非问和正反问应归为一类。
例如:
吃啦没me?(长治方言)
她买菜了没me?(朔州方言)
你听见咧没me?(兴县方言)
吃啊么me?(闻喜方言)
你有车票么me?(运城方言)
你听得啦么me?(临沂方言)
这两者在表意功能方面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没me”感觉是否定词,而“么me”是感觉是语气词。
这两个词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替换,例如:“你听见了me?”在这额句子中“没”和“么”都可以用。
参考文献
王力2004《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黄国英1986《“吗”字句用法初探》,《语文研究》第2期。
钟兆华1997《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研究》第1期。
史秀菊《兴县方言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
(通信地址:030006 山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