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和ppt怎么写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和ppt怎么写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特点和结构。
实验步骤:
1. 准备洋葱片:取洋葱切片,用镊子将洋葱切片浸入绷贝水中,然后用镊子挑出洋葱切片。
2. 涂抹遍洋葱片:用荧光染色液将洋葱切片涂抹均匀。
3. 将涂抹好的洋葱切片放在载玻片上,覆盖一块盖玻片。
4.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
预计耗时:2-3个课时
实验要求:
1. 操作要轻柔细致,避免洋葱切片损坏。
2. 注意器具使用和安全防护。
实验结果:
1.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细胞的形态、细胞核及细胞壁。
2.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植物细胞的特点和结构。
实验案例ppt制作:
1. 设置PPT标题: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等。
2. 制作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3. 呈现实验结果的图片和文字总结。
4. 加入补充知识、注意事项和结论等内容。
5. 设计简洁明了的布局和图表,方便学生理解。
(以上内容仅为范本,实际写作中可根据实验要求和内容进行调整)。
高中生物PPT课件验证性、探究性实验可修改文字

二、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概念
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 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
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 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
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
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 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知活动
实验目 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 验证已知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
实验结 变量无影响; 知实验结果,并对实
果预测 ②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 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
③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
(如果是相互对照,也分类讨论)
实验 结论
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 定结论
2.举例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实验名称
鉴定某人是否出现糖尿
验证某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葡 萄糖
解析
答案
1234
2.(2013·浙江,31)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
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进行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
12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_取__试__管__若__干__支__,将__质__量__分__数__为__1_._3_%_N__a_C_l溶__液__由__高__到__低__进__行__浓__度__梯__度__稀__释__ 。 ②_向__各__支__试__管__中__分__别__加__入__肝__细__胞__悬__液__,__放__置__一__定__时__间__________________ 。 ③_取__各__试__管__中__的__肝__细__胞__悬__液__,__分__别__滴__加__到__血__细__胞__计__数__板__上__,__在__显__微__镜__下__ 计__数__并__测__量__细__胞__直__径__,__记__录__实__验__结__果______。 ④_对__实__验__数__据__进__行__统__计__分__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来自;实验条件均适宜)请回答:
2021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模板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结果: C仍不凝固 , D 凝固
一、解题思路之二:自变量操纵,补充型
草酸钾
钙↓
血液不凝固
自 变①
+血液
凝固
量 生理盐水
操 纵
②
+血液
不凝固 +生理盐水
凝 固
草酸钾 是否达到目的?
补充 ③
+血液
草酸钾
不凝固 +氯化钙溶液
凝 固
【例6】肾上腺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为了验证“胰岛 素具有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请
二、利用变量关系,构建逻辑:
注 胰岛素
射
血糖?降低
昏 迷
三、实验组(逻辑对应A→B→C ):
白
注射
昏
注射
苏
鼠 胰岛素 迷 葡萄糖 醒
四、对照组(仿实验组构建单一变量):
白 鼠
注射生 理盐水
正 注射生 常 理盐水
仍然 昏迷
五、检查修正、补充:是否达到目的?物尽其用?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4只小白鼠饥饿处理18—24小时, 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 只。
正下常面的坐注标射中甲画药出实验过高程血中压该组兔注的射血乙压药变化示意症曲状线缓,解标 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 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 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 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 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生理盐水、酒精棉、适宜浓度的 草酸钾溶液、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试管、注射器。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耳朵,用注射器静脉取血 第三步: 立即将血液平均加入到A、B中,静 置一段时间
一、解题思路之二:自变量操纵,补充型
草酸钾
钙↓
血液不凝固
自 变①
+血液
凝固
量 生理盐水
操 纵
②
+血液
不凝固 +生理盐水
凝 固
草酸钾 是否达到目的?
补充 ③
+血液
草酸钾
不凝固 +氯化钙溶液
凝 固
【例6】肾上腺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为了验证“胰岛 素具有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请
二、利用变量关系,构建逻辑:
注 胰岛素
射
血糖?降低
昏 迷
三、实验组(逻辑对应A→B→C ):
白
注射
昏
注射
苏
鼠 胰岛素 迷 葡萄糖 醒
四、对照组(仿实验组构建单一变量):
白 鼠
注射生 理盐水
正 注射生 常 理盐水
仍然 昏迷
五、检查修正、补充:是否达到目的?物尽其用?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4只小白鼠饥饿处理18—24小时, 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 只。
正下常面的坐注标射中甲画药出实验过高程血中压该组兔注的射血乙压药变化示意症曲状线缓,解标 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 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 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 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 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生理盐水、酒精棉、适宜浓度的 草酸钾溶液、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试管、注射器。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耳朵,用注射器静脉取血 第三步: 立即将血液平均加入到A、B中,静 置一段时间
专题生物高中课本实验用PPT课件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 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1处2 于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 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 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 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 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视野:细胞数少、细胞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 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 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6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装片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 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装片:异物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装 片上; ②换目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消失,则 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后也不消失, 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观察细胞 中
的DNA、 RNA
观察线 粒体
观察细胞 有丝分裂 (低温 诱导)
观察细胞 减数分裂
DNA、 RNA的
分布
线 粒 染体 色 观 察
染 色 体
。(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1处2 于 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 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 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 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 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高倍镜下的视野:细胞数少、细胞大、视野较暗。 ④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 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 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6
(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只有三种可能——在装片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 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装片:异物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装 片上; ②换目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消失,则 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后也不消失, 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观察细胞 中
的DNA、 RNA
观察线 粒体
观察细胞 有丝分裂 (低温 诱导)
观察细胞 减数分裂
DNA、 RNA的
分布
线 粒 染体 色 观 察
染 色 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公开课(共32张PPT)

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
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
(1)实验目的: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 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
• (1)实验目的: 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 进作用。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 具体注射剂量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 药物的时间点。
标准答案:
• Ⅱ(1)①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 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速度作为对照。
1、分析实验目的 确定自变量 准确分组 操作自变量
双自变量实验
设置各种对照实验
变式1: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 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
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
,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且每个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应保持一致,放入 中浸
入
,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
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
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
(1)实验目的: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 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
• (1)实验目的: 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 进作用。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 具体注射剂量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①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 药物的时间点。
标准答案:
• Ⅱ(1)①用血压测定仪对该组每只实验兔每隔一定时间 测定血压,计算血压的平均速度作为对照。
1、分析实验目的 确定自变量 准确分组 操作自变量
双自变量实验
设置各种对照实验
变式1: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 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
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
,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且每个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应保持一致,放入 中浸
入
,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
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微专题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课件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四、构建实验思路 思路是“想法”,是较为粗线条的思考过程,其要求“言简意赅”。 比如:用某种方法处理某种材料,观察其对某方面的影响效果。一般须体 现“对照思想”,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对无关变量表述时,应注意体现 “相同且适宜”。 【实例】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 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 孔开度减小。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 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 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 果。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明确实验目的 【实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鱼腥藻为实验 材料,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光源分别置 于距烧杯15 cm、25 cm、35 cm、45 cm处,观察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图示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二、分析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就是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所设计的实验必须要有科学道理来支 撑,使得所设计的实验具有科学性。 答题思路:已知条件找变量→根据目的提结论→依据材料判结果→结论结 果巧联系→组织语言写原理。 【实例】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研 究,可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其原理是: DNA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且含碱基T,RNA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且含 碱基U,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这种新型病毒遗传物质中五碳糖 或含氮碱基的种类,据此判断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三、提出实验假设 【实例】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 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假设是: 动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2)请你说出作出该假设的依据: 动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与外界 溶液接触时,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例10】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
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
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对细胞伸长有
促进作用,现提供六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5.0-6.0)、黑
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如图)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
小瓶等器材和试剂,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⑴实验设计:
①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用镊子取下
并切取图中的 b 段,放入 蒸馏水 中浸洗2h,作为实验材料。
②方法步骤:
(清水)
A.取6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和蒸馏水各2mL,分别装 入7只洁净的小瓶(编号)中,将实验材料吸干表面水 分后,每瓶投入30段。 B.将各小瓶加盖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两组枝条同时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
预测一段时间后A组叶片保持绿色,B组叶片颜色发黄。
【例5】植物绿色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叶绿素形成需较高
温度,和必需矿质元素,是否一定需要光照呢?某校生物学习小组
的同学准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设计出最佳实验步骤,预测可
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⑴实验目的: 探究光的有无对叶绿素的形成的影响。。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 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实验方案如何修改?
底物和酶,先分开保温再混合, 更换指示剂
⑷下图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 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 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⑵实验原理:离体的叶子会变黄衰老,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25页PPT

生物实验计的基本方法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5、预测结果及分析结论
答题要求:结果预测要全面、准确。 首先要分清,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假设既定,那么结果的预测应该与 实验的假设相一致。
探究性实验,就需要对结果进行分类讨论(变 大、变小还是不变,判断标准与对照实验结果进行 比较),讨论时充分注意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9
步骤书写: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
3、设计实验步骤
a: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注意对照实验)。 b:所用器材是否要分组编号 。 c: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 d: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 行分析。 注意:
①题目给出的试剂和材料要充分运用。 ②除非题中条件允许,一般不能随意添加。 ③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
1、实验组别编号描述 如: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 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2、实验步骤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
如:第一步……。 如:1、……。
第二步……。
2、……。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
验证性实验:结论已经给出,只要充分的实验 事实,加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探究性实验:结论未知,要经过实验去找寻 可能的情况。(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性实验假设提出的方法:将实验目的所表达的意 思,进行恒等变形(句式转化),注意将问题具体化 (具体到某一方面而且结果或促进或减弱或几乎没有 变化)。
6
7
4、记录实验现象及其相应数据
通常文字、图表或曲线等表现 要客观、详实
设计记录表 注意:①表格要有题目;②表格设计要科学; ③每组多个材料时要有平均值; ④有时在施加实验变量前要有前测
绘图 注意: ①用笔(先用铅笔后用炭素笔); ②建立坐 标(横纵坐标的含义单位和数值); ③曲线不要超出范围; ④两条以上曲线要作出标注
(3).找出实验材料(定位) ——用什么做?
题目通常给的实验材料,或你经分析可能想到能材料。
(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4
(4)确认变量
抓住三个“量”——即自变量、无关变量、 因变量 解决三个问题: ①、自变量怎样设定? ②、无关变量怎样控制? ③、因变量怎样检测?
5
2、提出假设
首先要明确: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一)生物实验设计的主要原则
1.对照性原则:
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条件对照(给对照组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要研 究的处理因素) 自身对照(实验和对照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可 以是不同时间或部位) 相互对照原则(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 互对照)等。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随机性原则 4.平行重复性原则
5、注意避免“词不达意”。 如:如图二,有些学生描述为“分别在甲、乙两试管中加 入A、B物质”,如此表达则成了图三的含义,显然与图 二不符。准确的描述应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 B物质”或“在甲试管中加入A物质,乙试管中加入B物
质。”
11
3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注意的问题
1、审题(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1).提出问题——明确实验目的(灵魂)——做什么?
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实验目的和要求;分清题型, 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
(2).搞清实验原理(关键) ——怎么做?
根据所学相应实验实验原理,提出适合本实验实验原理; 或是认真阅读题干(有时在题前叙述,有时隐藏在实验结果描 述中)找出相应实验原理;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结合分析出。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
设计实验方法
说
明
确定实验目的
提出假设和预期
实验的最终目的,要探究什么,论证说明,说明什么?
就是你设想的这个科学事实应该是一个什么过程?最后 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分析实验原理
即实验依据,为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而应用的科学理 论知识(源于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
确定实验思路
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而进行的思维过程,构建实验设计 基本框架,是实验设计的蓝图。
设计实验步骤
有了思路,具体是怎样操作问题,设计步骤时,要遵循 实验设计原则,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并思考 这些条件起什么作用和怎样运用。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 数据结果,进行预测 和分析,得出正确结
论。
观察现象、处理数据,进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是实验设 计的终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预测要全面,考虑多2 方 面的可能性,分析要科学、实事求是应具说服力。
言表达。
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 的”等。
10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图形
4、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 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 “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不变
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 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
5、预测结果及分析结论
答题要求:结果预测要全面、准确。 首先要分清,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假设既定,那么结果的预测应该与 实验的假设相一致。
探究性实验,就需要对结果进行分类讨论(变 大、变小还是不变,判断标准与对照实验结果进行 比较),讨论时充分注意各种情况的可能性。
9
步骤书写: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
3、设计实验步骤
a: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注意对照实验)。 b:所用器材是否要分组编号 。 c: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加不同的处理。 d: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现象)进 行分析。 注意:
①题目给出的试剂和材料要充分运用。 ②除非题中条件允许,一般不能随意添加。 ③遵循实验设计的原则。
1、实验组别编号描述 如: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 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2、实验步骤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
如:第一步……。 如:1、……。
第二步……。
2、……。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
验证性实验:结论已经给出,只要充分的实验 事实,加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探究性实验:结论未知,要经过实验去找寻 可能的情况。(最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性实验假设提出的方法:将实验目的所表达的意 思,进行恒等变形(句式转化),注意将问题具体化 (具体到某一方面而且结果或促进或减弱或几乎没有 变化)。
6
7
4、记录实验现象及其相应数据
通常文字、图表或曲线等表现 要客观、详实
设计记录表 注意:①表格要有题目;②表格设计要科学; ③每组多个材料时要有平均值; ④有时在施加实验变量前要有前测
绘图 注意: ①用笔(先用铅笔后用炭素笔); ②建立坐 标(横纵坐标的含义单位和数值); ③曲线不要超出范围; ④两条以上曲线要作出标注
(3).找出实验材料(定位) ——用什么做?
题目通常给的实验材料,或你经分析可能想到能材料。
(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4
(4)确认变量
抓住三个“量”——即自变量、无关变量、 因变量 解决三个问题: ①、自变量怎样设定? ②、无关变量怎样控制? ③、因变量怎样检测?
5
2、提出假设
首先要明确: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一)生物实验设计的主要原则
1.对照性原则:
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条件对照(给对照组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要研 究的处理因素) 自身对照(实验和对照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可 以是不同时间或部位) 相互对照原则(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 互对照)等。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随机性原则 4.平行重复性原则
5、注意避免“词不达意”。 如:如图二,有些学生描述为“分别在甲、乙两试管中加 入A、B物质”,如此表达则成了图三的含义,显然与图 二不符。准确的描述应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 B物质”或“在甲试管中加入A物质,乙试管中加入B物
质。”
11
3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注意的问题
1、审题(从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1).提出问题——明确实验目的(灵魂)——做什么?
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实验目的和要求;分清题型, 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
(2).搞清实验原理(关键) ——怎么做?
根据所学相应实验实验原理,提出适合本实验实验原理; 或是认真阅读题干(有时在题前叙述,有时隐藏在实验结果描 述中)找出相应实验原理;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结合分析出。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
设计实验方法
说
明
确定实验目的
提出假设和预期
实验的最终目的,要探究什么,论证说明,说明什么?
就是你设想的这个科学事实应该是一个什么过程?最后 应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分析实验原理
即实验依据,为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而应用的科学理 论知识(源于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
确定实验思路
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而进行的思维过程,构建实验设计 基本框架,是实验设计的蓝图。
设计实验步骤
有了思路,具体是怎样操作问题,设计步骤时,要遵循 实验设计原则,一定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并思考 这些条件起什么作用和怎样运用。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 数据结果,进行预测 和分析,得出正确结
论。
观察现象、处理数据,进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是实验设 计的终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预测要全面,考虑多2 方 面的可能性,分析要科学、实事求是应具说服力。
言表达。
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 的”等。
10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图形
4、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 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 “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不变
蓝”不等于“无色”或“没有颜色变化”,“褪色”说成“无色”,另外“不 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