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炙
三伏天里天灸的好处
三伏天里天灸的好处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三伏天大约会有30-40天。
你知道三伏天里天灸的好处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里天灸的好处,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伏天里天灸的好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夏天是做艾灸的好时机。
夏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补阳气的好时候。
这时候做艾灸,就像在太阳底下晒湿衣服,一举扫除体内的湿气。
特别是“三伏灸”,就是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做艾灸。
适合调理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关节炎等冬天易发作,需要夏天缓解的疾病。
而且三伏灸还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三伏天进行艾灸的那些作用。
既然可以排毒养颜,那么身体自然无病,所以,夏季艾灸可以延年益寿,防治未病哦。
所以,如果想保健养生的话,可以夏天时不时的艾灸下哦。
这样的话效果会很好哦。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艾灸效果是一年中最好的,三伏天艾灸毛孔全部打开的,艾灸的药效更容易渗透到经络里面去,从而调理身体,养生保健。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
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血不好的人,可以用艾灸哦。
因为可以很好的去湿气,所以,身体的湿气祛除的话,那么人就不会动不动怕热哦。
身体的机能就调整好了哦。
所以,夏天用艾灸的话,可以很好的解暑哦。
三伏天艾灸能够帮助缓解身体炎症。
三伏天天气炎热,身上有创口的容易感染炎症,通过进行艾灸能够帮助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共鞥以及胸腺细胞的活力,增强人体细胞、体液的免疫力,防止炎症的发生同时也能缓解炎症。
三伏天艾灸能够帮助促进消化。
三伏天天气炎热消化系统作用受限,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通过艾灸身体穴位刺激能够强盛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伏天养生最适合吃什么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些都是小麦做成的。
小麦做主食能提供能量和B族维生素,但它还有很多药食两用的功效,能帮助我们安度盛夏。
天灸概述及应用
第一部分 天灸疗法
一、什么是天灸疗法?
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
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
或患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
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天灸的药
物是自动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
所以又称 “自然灸”或“自灸”。
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
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 “冷
灸
”
。
作用途径: 药物-俞穴-经络-脏腑,调
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治病。
特点: 内病外治,且常常结合时间治疗
学特色,以三伏天灸疗法为代表。 现我院还开展三九天灸、节气灸。
二、源流
1.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记载可追溯 到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 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蚖……以蓟 印其颠。”是指用芥子泥敷百会穴使局 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
2、药物
辛温之药——驱逐寒邪。
常用: 白芥子、甘遂、细辛、
延胡、 生姜、麻黄、吴茱萸
白芥子
白芥子为君药,性味辛温,入肺、胃经, 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之功用 。
细辛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 寒、开窍之功用。
甘遂
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肾 经,有泻水积、破积聚之功用。
延胡
1、天人相应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也。
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 盛衰。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 人体阳气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形成 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
因此,我们应以人体随着节气变化而产 生变化进行调治,才能更好防病和医疗。
2、春夏养阳-治未病思想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天灸
天灸技术一、技术适应症1、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诊断标准。
2、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级轻、中度者。
二、禁忌症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哮喘持续状态或划分为重度,重危者。
3、孕妇、血证、发热、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三、技术特色天灸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且费用较低廉,能被广大患者接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后,预期可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意义。
四、治疗方法1、药物配备白芥子40% 、细辛40%、甘遂10%、元胡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上。
2、取穴(1)肺腧、胃腧、志室、膻中(2)脾腧、风门、膏肓、天突(3)肾腧、定喘、心腧、中脘背部穴位均取双侧。
1次1组,3组。
3、方法及疗程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一小时,10天贴一次,治疗3个月,共9次。
五、技术关键环节1.贴敷前向患者讲明该技术的特点,患者应坚持治疗,完成疗程。
2.正确取穴,保证疗效。
六、注意事项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及易致化脓食物,贴药当天避免冷水浴。
七、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局部皮肤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擦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专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hzh每年一次的三九天灸12月22日已经开始,还未结束。
专家称,天灸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相对于打针吃药、手术治疗时间更长,需要连续坚持3年(一个疗程)才能看到疗效,有效率可达80%。
原则上,一个三九天灸疗程为3次,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的医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
如果可以连续几年都贴天灸,效果会更好。
但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也不会有副作用,但疗效会打折扣。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有效补充天灸疗法(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在特定穴位专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选择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容易遇寒腠理不固密,卫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时,进行天灸治病及保健。
有人问,夏天已经贴过三伏天灸了,是不是就不用贴三九天灸?错!“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可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这样解释:三伏天重在补阳,给身体点“燃料”,以供冬天御寒;而三九天灸重在养阴,给身体补点“水分”,这样来年夏天身体不容易燥热。
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
番禺玛莉亚医院中医科医生也表示,“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连贴3年,有效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在初伏、中伏、末伏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也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觉得症状没有多大改善,不禁怀疑“天灸疗效显着”的说法。
对此,李滋平指出,天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性的药物贴敷、持续刺激穴位,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组织营养,最主要的是起到预防保健、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由于天灸贴中还加入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止痛功效,所以其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疾病有一定治疗功效。
“三九天灸跟三伏天灸一样,既能治病又能防病,不能机械地比较是‘防大于治’,还是‘治大于防’。
第一章天灸疗法概论
天灸疗法讲义第一章天灸疗法概论第一节天灸概述一、天灸的含义天灸是指利用有刺激性的药物,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通过刺激相应的腧穴或患处,调理脏腑,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达到医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因为其能够引发皮肤局部起泡因此也叫做“发泡灸”;相关于火灸、艾灸来讲,因为不需要热源,因此也叫做“冷灸”;利用药物本身对皮肤的刺激性就能够够达到灸的成效,因此也叫做“自灸”。
古代天灸一词并非是发泡灸的专出名称,含义有四:一是指发泡灸。
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所说:“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四指间也)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
谓之天灸。
”(《针灸资生经第三·疟》)即天灸是一种医治疾病的方式。
既本书所讲天灸外治法。
二是指露珠灸。
“露珠,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 三是一种植物的名字。
“石龙芮,今有两种,水生者叶光而末圆,地生者其叶毛而末锐,入药用水生者,陆生者亦谓之天灸,取少叶揉臂上,一晚上作大泡如火烧,是也。
”(《苏沈良方·卷第一》)《本草纲目别名录》记载:“毛茛(毛建草、毛堇、自灸、水茛、天灸、猴蒜)”(《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石龙芮、毛茛别名都叫做自灸、天灸,与其功能有发泡作用有关。
四是指朱贴贴顶。
明徐春甫在其月令摄养中曰:“八月七日沐,令人伶俐,十日以朱贴小儿头上,名曰天灸,以厌疾也。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八》)是用来预防疾病的一种方式。
二、艾灸与天灸灸,《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
”中医的火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与火的发明有关,从用树枝灸到用艾灸,从单纯的艾灸进展到隔物灸、瘢痕灸、雷火灸,慢慢形成了灸法体系。
一样有火参与的医治方式为灸法,天灸是用自然界生长的药物做为刺激物,刺激腧穴或局部产生类似火灸的效应,因此被称为天灸。
“天灸”人气持续旺,佛山女性热捧“暖宫灸”
“天灸”人气持续旺,佛山女性热捧“暖宫灸”三伏天是农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和往年相似,不少市民都抓住三伏天这一良好时机前往医院进行“天灸”治疗。
佛山女性喜获专属“暖宫灸”实际上,佛山地区的市民一向对中医比较认同,适时而为的“天灸”疗法很受热捧。
过去每年三伏天,专门到医院行天灸的佛山市民不在小数。
今年七月盛夏,三伏天已经准时而到,目前,7月9日的初伏加强,7月19日的初伏,7月29日的中伏,这些“天时”都已经过去。
不管是遭逢烈日炎炎,还是遇上暴雨不断,佛山市民行天灸的兴致没有被打消,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坚持三伏天灸。
天灸的人气非常旺,医院里排长队贴天灸的场面屡见不鲜,天灸热异常火爆。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三伏天,佛山女性获得喜讯:佛山市中山医院推出了女性独享的“天灸方”——扁鹊暖宫灸。
佛山市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田德玉指出,“天灸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也要辨证施治,其适应症往往与组方和穴位选择有关。
治不同的病,药物的组成、穴位的选取和天灸的药物是完全不同的。
”天灸治疗没有年龄限制,近年来虽然这一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可是专门针对女性的天灸从前却不曾有。
今年三伏天,佛山市中山医院专家们以“冬病夏治”原理,结合扁鹊暖宫方精选出数十种名贵中草药并研磨成粉末,根据每一位女性朋友不同身体情况,选取不同药物及穴位调配马上贴药,研制出女人独享的“天灸方”——扁鹊暖宫灸,告别传统一方“通治”所有病种的情况,真正实现“辨证论治”,针对性更精准,疗效更佳。
扁鹊暖宫灸的问世,无疑是对天灸治疗的锦上添花,佛山女性近水楼台,率先可以享受到这一专属于女人,专门给予女人呵护的天灸疗法,自是喜出望外,这个暑热雨天交替的夏日,在汾江河畔绿树丛荫的中山医院内,佛山女性掀起了一轮暖宫灸热潮,无论是佛山本地女性,还是一些在佛山务工的外来女性,她们纷纷预约咨询,按时到院内行暖宫灸贴敷。
虽然天灸贴敷时间目前已经过去了大半,但中山医院的咨询科仍然不时接到一些女性打来的有关暖宫灸的咨询电话,甚至有女性起初是抱着来瞧瞧看效果的心态,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见识了田德玉主任的辩证下药,针对性贴敷后,这些女性遂当即也进行了暖宫灸贴敷。
冷灸11法
冷灸11法冷灸法冷灸法,亦称天灸法、敷灸发泡法、无热源灸法。
是指用某种或几种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中药或草药作成适当的剂型涂抹或贴敷于穴位或病所。
通过刺激肌表使之充血发泡而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虫元见于……以蒯角印其中颠”,指用芥子泥贴头顶中央治病的冷灸之法。
天灸法一词,则见于《针灸资生经•卷三》:“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本法与穴位敷贴疗法相似而有区别,后者虽亦同为敷贴穴位,但不使局部穴区充血发泡。
漆灸【概述】漆灸法,源于民间,在古籍中未查见。
它是采取叩剌加上有色药物敷灸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疗法。
因治疗后局部可出现色斑,故名漆灸。
本法具有针药双重作用,其中,麝香等药物有辛温开窍、通络散瘀之功效,精墨有收敛止血作用,再加上酸温活血之醋和七星针叩刺皮肤,令药气直达病所,从而使痹阻的气血得以畅行,达到益气活血通络的目的。
本法临床应用的地区尚较局限,报道的资料也不多,仅供读者参考。
【操作方法】灸药制备取适量陈醋倒入砚池中,其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麝香、樟脑及蛋清少许,用精制香墨研磨成均匀糊状,以滴在纸上不易散开为度,然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备用。
具体操作常规消毒所取穴位,用棉签蘸取灸液分别点敷穴位,然后用特制七星针(一般可用0.45mm~0.5mm规格的不锈钢针灸针焊制而成)叩刺所点敷的穴位,要求叩剌力量适中,部位准确,叩刺次数为5~7次。
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轮流选用。
7~10 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漆灸法主要用于陈旧性损伤、瘀血内阻、风湿疼痛等病证,对临床上较棘手的腕管综合症、跟骨骨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1.应用本疗法时,必须注意针具和皮肤的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
2.面部及其它体表易暴露的部位不宜用本法。
【病案举例】张××,女,57岁,1995年2月15日就诊。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简介:天灸疗法是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有治疗作用药物的一种疗法。
“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延续和补充。
早在《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
三伏天灸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通过穴位贴药防治冬天寒冷时容易复发的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三九天灸则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通过穴位贴药来加强三伏天的作用,提前预防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天灸疗法适应症: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消化不良等。
3.部分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4.亚健康人群:心慌、疲倦、失眠、消化功能下降、经常出虚汗、怕冷等。
天灸疗法禁忌症: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孕妇、血证、发热者;恶性肿瘤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
3.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天灸治疗每次贴敷时间儿童:30分钟内成人:30-90分钟为宜。
若自觉皮肤灼热难以忍受,可以提前揭除药贴,以防灼伤皮肤形成水泡。
揭除药贴后,宜以柔软的纸巾擦拭干净,忌用冷水清洗贴敷部位。
贴药地点和时间:地点:广宁县人民医院门诊三楼中医康复科时间:8:00-12:00,14:30-17:30天灸治疗的注意事项:1、衣着:天灸当天宜穿宽松,易于暴露贴药部位的深色衣物,不宜穿紧身衣服,连衣裙。
不宜穿颜色太淡的衣物,以防药物粘在衣物上,影响美观。
2、饮食: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戒食鱼虾等易致过敏的食物。
3、其他:天灸当天忌洗凉水澡及游泳。
天灸疗法介绍---2
天灸疗法介绍---2天灸疗法介绍---2 一、历史渊源发泡疗法,包括鲜中药发泡疗法,古代称为“天灸”,现代称为“药物发泡灸”,是指采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贴敷在穴位、病处,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有如火燎之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法。
1 发泡灸源流之为“天灸”,王执《针灸资生经》卷三中说:“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
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为药物发泡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表明,在宋代,以发泡灸疗法防病治病已相当普遍。
明、清时期:2 现代应用及研究近百年来,发泡疗法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专家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突破性的创新,并开始用于疑难痼疾的治疗。
例如发泡疗法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变应性鼻炎、额窦炎、梅核气、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椎炎、胃脘痛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临床例证不胜枚举。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发泡疗法治病机制在于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亢进者下降,低下者升高,趋向协调平衡,正是《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理论的体现。
综上所述,发泡灸起源于战国时期,奠基于晋代,定名于宋代,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近代,发泡灸已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泡疗法的治病机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大放光彩。
二、客观评价1、确有一定疗效,但非秘方、也非祖传族祖传。
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经文献检索,近年来也有数十位学者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
尽管对配方作一些改良,但基本原理完全相同,疗效也相似。
“八五”攻关课题中有一个中医药项目主要诊对发泡疗法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这足以说明,发泡疗法已纳入现代中医学研2、应加强病例的科学总结发泡疗法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或达到100%,或治愈率高达90%以上,或称之能将慢性疾病“一次根治”“一次治愈”,可谓比神药还灵,这似乎有夸大疗效之嫌。
天灸疗法1
岁以下,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 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药物的有效成分 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治 疗作用。
敷贴疗法的相关理论
一、敷贴疗法的理论渊源 二、敷贴疗法的适应症 三、敷贴疗法的禁忌证 四、敷贴疗法的药物及穴位选取 五、敷贴疗法的常用剂型 六、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七、敷贴疗法的现代机理研究 八、敷贴疗法的前景展望
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
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 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 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 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该书 不但载有用以穴位敷贴的各种不同剂 型,诸如膏、丹、丸、散、饼、栓、 泥等以及各种验方,而且从中医学辨 证论治的角度进行了颇为精辟的阐述。
其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老年畏寒 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如虚寒 胃痛、慢性肠炎等;肾阳虚病症;冻疮。
三、敷贴疗法的禁忌证
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禁忌症: 1、孕妇; 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 3、对药物过敏的人 ; 4、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6、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病人
天疗支灸(敷贴疗法)治 气管哮喘技术
蒲江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 王群
天灸属灸疗中的非火热灸法。
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 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红赤,甚至发泡如同艾 火灸燎一樣,故名天灸,又名自灸。
它是一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 整气血的治疗方法。
本法从治病形式上看与穴位药物贴敷法十分 相似,或者说在广 泛的意义上它们同属一种中医 外治法。
家传的天灸秘方
·喘症 喘病之因有四:有因寒邪入肺而喘者,有因病阻肺气而喘者,有因水停心下而喘者,有因肾不纳气而喘者。统宜先灸天突,次灸中脘,甚则兼灸肺俞。所有哮喘不得 卧者,须灸灵台。行动遂喘急者,须灸气海。得能按穴灸之,去沉疴犹拔刺耳。 天突(结喉下二寸陷中。) 中脘(脐上四寸。) 肺俞(见劳伤。) 灵台(六节骨下窔中。) 气海(见劳伤。)
奇方绝方专治牛皮藓
取霜打桑叶一大把,大炉灰渣一大块(透明的为好)花椒一大摄,食盐一小摄,大料一个,蒜辨一大块,加水3000ml左右,煎熬好后,先薰后洗,每付药可洗3天,40天可愈。禁忌:三年内不能吃牛羊肉,和白酒。如有不明,请留言
A组:全蝎50 僵蚕20 白附子20 蜈蚣9条 生马钱子9 冰片3 樟脑6 麝香1
每穴只贴8-12小时便取下,用无菌针刺破灸泡防出毒液。
病例某男40岁患有肱骨外上髁炎5年,曾经做封闭针灸针刀治疗10余次疗效不佳,我用天灸3次即愈,随访2年无复发。 原发痛经:在L5棘突下找到压痛点,按压一分钟,针后拔罐,自己试试就知道疗效如何了
天灸疗法
皮肤过敏
注意事项
• 1、孕妇不可进行天灸。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不可进行天灸, 但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经期女性,可进行天灸。 • 2、体温超过38度不可天灸。 • 3、由于婴幼儿皮肤较细嫩,容易灼伤皮肤,建议二岁以下婴儿 不宜天灸。 • 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 理想等疾病患者。 • 5、患有有出血倾向疾病患者,如紫癜、白血病等。 • 6、在施灸过程中,可能会诱发皮肤过敏反应,故过敏体质人群 慎用此疗法。疤痕体质患者,局部皮肤有疱、疖等或皮肤溃破者 慎用天灸。 • 7、(1)胶布过敏者,改用绷带、纱布固定。(2)、刺激性强 、毒性大的药物,贴敷部位不宜过多、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 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者中毒
六、三伏灸
个人观点: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 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 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 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 、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 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 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 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 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 ”天贴药。
三、三伏灸疗法的药物
药物的准备:(1)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 10%、延胡索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 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 上(传统的三伏灸)。
三伏灸疗法的创新
三• • • • • • • •
为什么选择特殊的时间
• 天灸疗法,又分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冬病夏 治和冬病冬治。 • 冬病夏治、冬病冬治,是中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 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 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选用具有 温经散寒通络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上,蓄积在体内的积寒就容易 被祛除,此为“冬病夏治”。 • 冬季(农历“三九”期间)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 孔闭塞。此时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 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 气,驱散内伏寒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此为“冬病冬治”。
天灸疗法临床应用
天灸疗法的主要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 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 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 塞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 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 或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 (包括胶原纤维、平滑肌)重建,导致气 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
药物的作用
细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 带根全草。性味辛温。归肺、肾经。功效散寒 止痛、温肺化饮。本品含挥发油,辛香走窜, 有升浮之性,内可上行、横走,通全身之气, 外可温散风寒,解头面诸风疾,虽有解热镇痛 之功,单发汗力弱,故作辅佐之用。本品味辛 气温,入肺温肺寒以化饮,入肾温肾纳气,降 冲逆而镇喘咳,并有中枢性镇咳作用,为治疗 肺寒伏饮喘咳要药。
五脏六腑与十天干对应关系
木
火
土
金
水
甲 乙丙 丁戊 已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庚 辛壬 癸
大肠 肺 膀胱 肾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伏天的意义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 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 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 为金,属大肠,与肺相表里,故而三伏天为温 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穴位的作用
首次取百劳、风门、肺俞、定喘 百劳为经外奇穴,补肺除劳; 风门为交会穴之一,为督脉、足太阳之会,益 气固表,祛风解囊; 肺俞为肺之背俞穴,输注肺脏精气,能宣肺理 气; 定喘为治哮喘之经验穴,有止咳平喘之功。 以上四穴相配灸之,重在从肺论治,祛风散寒、 宣肺平喘。
穴位的作用
天灸疗法的适应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天灸疗法逐渐受到重视。现代医学研 究证实了天灸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不断推动其发展和 完善。目前,天灸疗法已经成为中医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之一。
02
天灸疗法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感冒
天灸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穴 位,增强免疫力,缓解感 冒症状,缩短病程。
慢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天灸治疗前应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充足的睡眠。
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 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
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如瘙 痒、疼痛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天灸治疗后应注意保暖,避免 受寒,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天灸疗法,可以温阳 散寒、止咳化痰,改善慢 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哮喘
天灸疗法能够调节免疫功 能,缓解气道炎症,改善 哮喘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
天灸疗法能够温中散寒、 调理脾胃,缓解慢性胃炎 的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腹泻
通过天灸刺激相关穴位, 可以温中止泻,缓解腹泻 症状。
便秘
天灸疗法能够调理肠道功 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 便秘症状。
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病
天灸疗法能够温通经络、舒缓肌 肉紧张,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
和僵硬感。
腰椎间盘突出
通过天灸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舒缓 腰部肌肉紧张,缓解腰椎间盘突出 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关节炎
天灸疗法能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僵硬感。
皮肤疾病
湿疹
天灸疗法能够调理身体内部环境,改 善皮肤状况,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 红肿。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黄超凡1姜硕2林咸明3"1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3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天灸疗法选穴规律用药规律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天灸,又称发泡灸,是通过特定中药敷贴于穴位上,借助药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充血、潮红、发泡的一种外 治法,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作用m。
天灸疗法最早 记载于《五十二病方》“杬……以蓟(芥)印其中颠”[2],之后的《针灸资生经》[3]中明确了天灸疗法的概念,“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未久即起小 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古代各医家从医理、医法、医 方等不同角度详载了天灸的应用,对后世天灸疗法的发 展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天灸疗法的古代文献资料尚缺 少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提高,无法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 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古代天灸疗法的临 床应用规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数据来源:以《中华医典》[4]为检索来源,检索其中 有关天灸疗法的条文。
1.2数据采集:因“天灸”两词在古代文献中少见,故除 “天灸”外,与之相关的“发泡”“起疱”“穴位贴敷”等均 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①条文纳人标准:《中华医典》数 据库中涉及天灸治病的相关条文。
②条文排除标准:内容重复的条文;天灸作为本草类名词的条文;不以发泡 为贴敷目的的条文。
1.3数据处理: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采集 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对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数据简约与分割及缺失值处理。
利 用SPSS 19.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天灸疗法应用情况,利前8位有阿是穴、涌泉、神阙、印堂、百会、太阳、囟门、劳 宫。
按照单穴、对穴、多穴组合予以统计,结果显示古代 天灸疗法取穴主要以单穴应用为主,共有472条,占%.52%;对穴组合有16条,占3.27%;多穴组合仅1条,-占0.20%62.2古代天灸药物应用频数统计结果:古代文献中天灸 疗法共涉及药物总数223味,频数总计1292次,其中所用 药物出现频数>30次共有12味,详见表1。
天灸(三伏天)知识介绍
天灸(三伏天)知识介绍1、什么是天灸疗法?天灸,又称三伏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这三天(三伏天),将特制的中药敷贴在一定的穴位上,利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使药物发生特殊的药理变化,并通过经络穴位刺激机体,来调节机体的平衡。
它结合了时间医学、针灸、中药等各方面的优势,操作简单,无痛苦。
2、为什么要选择三伏天进行贴药?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庚日在五行中属金,根据中医学理论,肺属金,肺系疾病在庚日治疗的效果最好。
另外,三伏天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在夏天,阳气最旺,特别三伏天,属阳中之阳,此时治疗能增强阳气,对于秋冬季节易发的“寒质”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谓之“冬病夏治”。
并且三伏天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这样药物更易于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3、什么病种适合天灸?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佳,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质虚弱虚容易感冒等。
其次小儿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等,成人关节痛、腰痛、肌肉疲劳等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4、天灸的效果如何?天灸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该书载有:“用旱莲草捶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症。
”经过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变革与实践,已经证实天灸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天灸也因为它独特的效果,被称为“中医疫苗”。
尤其对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如能坚持贴药3年,对预防复发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5、三伏天灸有什么禁忌症?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窜药物,因此怀孕妇女忌贴药。
其他如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都不宜进行敷贴治疗。
天灸
天灸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简介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
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
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主要种类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蒜泥灸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
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斑蝥灸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
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
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
适用于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混合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粒)、麝香1g、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主要作用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的效果。
艾灸种类分类
艾炷直接灸、艾炷间接灸、艾条灸、药条灸、温针灸、灯火灸、天灸1 艾炷直接灸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
依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医治和保健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方法:①体位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外表,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体位的选取,要求体位平正、舒适。
待体位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
②艾炷的安放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单纯采纳细艾绒外,也可在艾绒中参加一些芳香性经末,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热力的渗透。
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
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之点燃。
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
③敷贴药膏: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穴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日换贴一次。
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响,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预防污染,以免并发其他炎症。
同时,可多食一些营养较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
如间或觉察有灸疮久不愈合者,可采纳外科方法予以处理。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到达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
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
因其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
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
2 艾炷间接灸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