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二轮限时集训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复习与策略检测
2018高考地理真题汇篇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精品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3.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4-6题。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 ④——西经130度附近5.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6.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7-10题7.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8.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B. 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 叶面宽大,多气孔9.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A. 干流流速缓慢B. 峡谷险滩广布C. 支流短小急促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10.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 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 理主要是 (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4)掌握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的模式: ①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是“一果多因”的 形式,如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就是在大气、地 形、洋流等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类问题要采 用逐一分析的方法。
②在分析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时, 是“一因多果”的形式,一类问题的影响形式又有两 种情况:①“一因并果”,即对各要素的影响及影响程 度是并列表现的。②“一因串果”,即一种活动或现 象对不同区域、不同要素的影响存在因果关系。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题导引】 (2019·全国卷Ⅲ·T6~8)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
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 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 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 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知识纵横】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需注意的问题 (1)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组成要素: 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一般要从地貌、水文、 土壤、生物、气候这五大要素着手进行。
(2)理解五大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
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课件
域,结合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
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
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因此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稀树草原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 斑马、长颈鹿等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 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
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
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及影响。
[悟 · 方法技巧]
【典例】
[2017· 天津文综,13(4),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
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 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 原因。(6分)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 小的原因。(6分)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 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 C.光照 D.土壤
B.降水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常绿灌木是按当地同一标准栽种
的绿化树木,而杂树才是当地的自然树种。照片拍摄于3月25日,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 考纲原文呈现 ]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 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听课手册(含答案)
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搭建体系■ 核心提炼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及非地带性分异。
3.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
命题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018·全国卷Ⅱ] 图51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图51(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考点透析1.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
如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要结合其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其相关地区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 新题预测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
在该岛800多种植物物种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
岛上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
龙血树形态奇特,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8年高考试题解读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与差异性(2018年高考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沟壑地区地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地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地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地过度开采而造成地人为演化过程【答案】C【解读】根据题干可知,这一地表过程是反应地自然地理环境地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根据题干中地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则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即选C.<2018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地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答案】A【解读】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14.我国西藏地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地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地历史.修建墨脱公路地主要目地是A.改变墨脱地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地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地特色D.促进墨脱地产业向外转移【答案】B【解读】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地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地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地主要目地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地联系,对墨脱地生态环境影响不大.<2018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题.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 30度附近8.④地降水特别丰沛地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地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地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答案】A【解读】根据上题判断,④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地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地叙述,正确地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答案】B【解读】根据第7题判断,②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相比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8年高考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题6.该流域地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答案】A【解读】赞比西河流域地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地干湿季.7.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地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B. 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 叶面宽大,多气孔【答案】B【解读】干旱地区地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地退化成针或刺,有地覆盖厚厚地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8.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地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 干流流速缓慢B. 峡谷险滩广布C. 支流短小急促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及完美解析-最新教学文档
2019届高三毕业年级文科地理模拟精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16)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29~30题。
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 蒸发量增加B. 降水量增多C. 地下径流增多D.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说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要素间整体性的特征。
图中的人类活动时砍伐植被,开垦坡地,任其发展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所以C错误,D正确。
植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AB错误。
故选D。
图示太平洋沿岸某国自然灾害频发,农矿产品丰富。
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为鱼类的天敌提供了天然的生存场所。
我国是该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主要出口鱼粉、芦笋、铜、石油等产品。
回答下列小题。
3.该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因为( )A. 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B. 寒流强劲,海雾灾害重C. 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D. 台风频繁,洪涝灾害强4.推测图示区域内大量出产的天然有机肥料是( )A. 鸟粪B. 鸡粪C. 牛粪D. 羊粪5.从运费角度考虑,该国山区开采的矿产采用水路运输至港口最可能的时间( )A. 6—8月B. 9—11月C. 12—次年2月D. 3—5月【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C【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C对;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洪涝灾害少、风沙少,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多,AD错;热带气候,气温高,海雾少,B错。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课件:第1部分 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 A.气温 C.光照 ) B.降水 D.土壤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地点:我国东部地区,时间:2017 年 3 月 25 日, 杂树隐有绿色”,说明是春季,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属于落叶林。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 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3.[2016· 全国乙卷· T37(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 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 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描述,正常情况下,随着海拔升高,植物 多样性呈现低—高—低的规律。读图,找出不符合此规律的坡向与高度并加 以分析。第(2)题,正常情况下,阴坡水分状况优于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于阳 坡。图中 2 300 米以上部分就体现了这种差异。
第(3)题,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 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 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 所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低。第(4)题,由材料可知,在 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 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 阳坡相互影响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考试大纲解读精品检测:专题3.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解析版)
【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轻松构建学霸脑图】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自然带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强化应用】(广东省2018届高三百校摸底联考)岗什卡雪峰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海拔5254.5米,山体由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多种岩石组成。
山下的“七彩冰瀑”在白色“水晶”的基调上,有蓝有黄有绿……在高原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奇观。
在海拔4350米处是登山大本营,可仰观雪山,俯视祁连大草原。
下图示意“七彩冰瀑”。
据此完成1—3题。
1.岗什卡雪峰登山探险的最好时间是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0月、11月2.“七彩冰瀑”色彩斑斓的原因是A.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入射角变化B.多种矿物经水溶解并在流经地沉淀C.地形高低起伏,水体面积温度不同D.结冰的水体中含有大量不同的矿物质3.下列草原植被,与祁连大草原形成原因相似的是A.天山伊犁草原B.呼伦贝尔草原C.锡林郭勒草原D.川西巴塘草原(2018届高三TOP20十二月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
根据鸟类有无迁徙习性,可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两大居留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该海拔带200米左右冬候鸟种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温暖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人类活动较少5.该地海拔带500米左右留鸟种数较多,主要分布在A.阳坡缓坡B.阴坡陡坡C.阳坡陡坡D.阴坡缓坡6.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山地至今仍保留少部分漂鸟(小区域短距离迁徙的候鸟),推测此类候鸟的生活习性是A.夏居城区,冬居农区B.夏居农区,冬居城区C.冬居山林,夏居平原D.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摸底考试)“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大景之一,秦汉时期即开始流传。
2018届 二轮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8年高考地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专题0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A.空气稀薄、海拔高、苔原B.空气稀薄、海拔高、高寒荒漠C.海拔高、空气稀薄、苔原D.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荒漠【答案】D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B.冰川萎缩,雪线不断下降C.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D.冻土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地壳隆升属于岩石圈运动,与全球变暖无直接因果联系,A错误;全球变暖会引起冰川消融萎缩,雪线不断上升,B错误;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C正确;冻土北移,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答案】C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
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
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
据此回答3~4题。
3.“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答案】A4.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解析】受离岸风的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聚集于此,便于捕食,选项C正确。
该地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选项A错误;附近没有雨林,选项B错误;附近浅滩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选项D错误。
【答案】C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山坡在海拔约2 200~2 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A.气温高B.坡度较小C.气温低 D.靠近河流【答案】B6.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 )A.常绿林 B.高山草甸C.针叶林 D.干旱灌木【解析】注意该地位于30°N,为亚热带气候,山麓分布常绿林,向上分布针叶林、高山草甸,符合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但河谷分布干旱灌木不符合此规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分项版汇编: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8年高考题】(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 2.C【解析】【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域综合能力,判断出云杉林是天山谷地降水多而形成的,再根据图示信息及问题解答即可。
(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16.A 17.D 18.C【解析】18.考查考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容易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2018·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答案】9.B 10.B【解析】【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限时集训:5 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 含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专题限时集训(五)(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一、选择题(2017·石家庄模拟)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
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
读图完成1~2题。
1.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A.气候湿冷B.风力较大C.土壤贫瘠D.光照不足2.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原因主要是受()①沿岸暖流的影响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B 2.C[第1题,合恩角保护区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故风力较大。
受强劲西风的影响,保护圈内的森林植株矮小,形成“微型森林”。
第2题,读图可知,比格尔海峡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终年受西风影响,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多暴风雨。
同时受沿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影响,多大雾天气。
]下图为某岛屿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中信息推测,引起甲地附近等降水量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山脉呈南北走向B.暖流自北向南流C.山谷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汇集抬升D.位于海湾4.该岛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A.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小B.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的差异C.东西差异大,南北差异小D.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大5.该岛屿生物多样性、独特性十分突出,与其关联较小的因素是()A.地形、气候条件复杂B.地质条件复杂C.热带丛林广布D.与大陆分离早3.C 4.C 5.B[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可知,该岛屿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图中甲地等降水量线沿甲地河流向西北凸,说明该河谷处,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汇集后被地形阻挡,抬升过程中形成地形雨,C正确。
图中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凸出,与山谷形态有关,与山脉走向无关,A错误。
近年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21年整理)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全部内容。
专题强化训练(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7·湘潭模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左图示意研究区范围,右图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 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2.2001~2010年间,研究地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解析:东南丘陵与洞庭湖平原气候类型、地带性植被类型相同,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洞庭湖平原区以种植业为主,是农田植被。
所以年NPP最大的地区是东南丘陵.气候决定着植被类型及生产量大小,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主要是水热条件变化影响。
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学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含解析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
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自然地理环境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如下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1.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分布及说明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①大陆的低纬地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大陆的高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呈现出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但陆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受地形、洋流及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在个别地区呈现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例证及原因分析见下表: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东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西风带控制下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热带草原带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xx·湖南十校共同体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01252049】1.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纬度②降水③地形④洋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2.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大量被破坏将( )A.吸引鱼群聚集B.加快泥沙淤积速度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加剧海岸侵蚀1.B 2.D [第1题,澳大利亚北部比南部红树林物种多,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东部比西部物种多,是因为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第2题,红树林具有防海浪、阻台风(飓风)的作用,破坏后,加速海岸侵蚀。
](20xx·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01252050】3.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3.D 4.B [第3题,森林火灾后,植被减少,第1年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经过几年的恢复,到第6年植被覆盖率应提高。
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的时期(第1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河流的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植被覆盖率高的时期(第6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径流量小,流量峰值小。
第4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影响径流量的大小,即下渗的多少是导致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限时集训(五)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
一、选择题
(2017·石家庄模拟)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
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
读图完成1~2题。
1.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气候湿冷B.风力较大
C.土壤贫瘠D.光照不足
2.达尔文在1834年穿过比格尔海峡时写道:“雅马纳人生活在杂乱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的原因主要是受( )
①沿岸暖流的影响②沿岸寒流的影响③寒冷的西北风影响④寒冷的西南风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B 2.C [第1题,合恩角保护区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内,故风力较大。
受强劲西风的影响,保护圈内的森林植株矮小,形成“微型森林”。
第2题,读图可知,比格尔海峡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内,终年受西风影响,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多暴风雨。
同时受沿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影响,多大雾天气。
]
下图为某岛屿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中信息推测,引起甲地附近等降水量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脉呈南北走向
B.暖流自北向南流
C.山谷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汇集抬升
D.位于海湾
4.该岛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
A.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小
B.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陆的差异
C.东西差异大,南北差异小
D.东西差异小,南北差异大
5.该岛屿生物多样性、独特性十分突出,与其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
A.地形、气候条件复杂
B.地质条件复杂
C.热带丛林广布
D.与大陆分离早
3.C 4.C 5.B [第3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可知,该岛屿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图中甲地等降水量线沿甲地河流向西北凸,说明该河谷处,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汇集后被地形阻挡,抬升过程中形成地形雨,C正确。
图中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凸出,与山谷形态有关,与山脉走向无关,A错误。
此处沿岸暖流自北向南流,会使沿岸地区降水量都增加,与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不符,B错误。
若没有向西北方向延伸的河谷(或山谷),即使有海湾也不会形成图中等降水量线弯曲状况,D错误。
第4题,从河流分布看,岛屿中部有山地分布。
山地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雨,为热带雨林景观;而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陆地植被的东西差异较大。
岛屿位于热带,纬度跨度不大,自然环境特征南北差异小。
第5题,该岛屿地形、气候条件复杂,有利于多种生物繁殖、生长;热带丛林广布,生物立体层次分明,气温高,水分足,生物多样性好;与大陆分离早,生物独特性突出。
而地质条件复杂,是指岩层内部结构复杂,其与生物多样性、独特性突出关联性较小。
]
(2017·福建质检)半边房(如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
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据此完成6~8题。
6.“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7.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8.图示地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6.A 7.B 8.D [第6题,陕西关中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
半边房使雨水流入自家院落,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7题,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为了降温,门前多种植树冠较大的阔叶树,可以起到遮阴纳凉的作用。
第8题,关中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为了获取更多热量,房屋宜朝南采光。
且为减少西北风的影响,房屋最好朝向东南方向。
]
(2017·山西考前质检)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
9.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B.草地
C.农田D.建设用地
10.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11.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9.C 10.B 11.A [第9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
第10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日)较早,故B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
第11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
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
二、非选择题
12.(2017·太原模拟)下图是贺兰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说明贺兰山甲、乙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2)判断甲坡的坡向(东坡/西坡),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分析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需从自然带的数量即复杂性,以及分布高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呈南北走向,所以东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利于森林植被生长;西坡既是阴坡又是背风坡,不利于森林植被生长,甲坡针叶林缺失,所以甲坡为西坡。
【答案】(1)同一自然带上限甲坡高于乙坡;乙坡有山地针叶林带,甲坡缺失;甲坡有亚高山灌丛带,乙坡缺失。
(2)甲坡为西坡。
贺兰山为南北走向,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气温低;西坡为背
风坡,降水量少,气温高。
气温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上限,(生长期)气温越高,自然带上限的海拔越高;图中同一自然带甲坡高于乙坡,故甲坡为背风坡,即西坡。
(或者:水分影响自然带的分布,森林一般分布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甲坡缺失山地针叶林带,说明甲坡水分条件差,降水量少,故甲坡为背风坡,即西坡。
) 13.(2017·昆明统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有“羊上树”奇景,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
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
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及相关资料图。
(1)分析马拉喀什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羊上树”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写出阿甘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意义。
(4)说明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解析】第(1)题,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从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两方面进行分析,马拉喀什冬季受地形和暖湿气流影响气温偏高,夏季受地形影响气温偏低,所以气温年较差较小。
第(2)题,“羊上树”
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摩洛哥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其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意义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根据材料“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
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
”可从果实生长周期、精油生产工序、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分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答案】(1)冬季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南下;受西风暖湿气流影响;夏季南部山地阻挡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气流侵入。
(2)海拔较低,地势起伏较小;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地表水较少,多为季节性河流;为贫瘠的荒
漠土;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动物耐饥渴能力较强。
(3)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治土地沙漠化扩大;保持生物多样性。
(4)果实生长周期长,产量较低;纯手工制作,生产工序繁杂;工业化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