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三下语文
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CONTEN TS
一、双线组织单元

二、版块清晰明了

三、重视方法指导
四、凸显实践运用
容易拉开差距
学习容量加大
学习难度加深
特殊的三年级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
0 1
有趣的故事
大胆想象
奇妙的世界
0 8
观察与发现
0 5
0
0 7
0
0
3
4
多彩6童年
可爱的生灵 人文主题
2、“风”、“雨”、“柳”、“花”、“草”、“叶” 等景物想象画面,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
3、回顾古诗,让学生体会小动物们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感受到小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也更能理解课文“这时 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单元内部结构
语文要素
可爱的生灵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古诗三首》 《燕子》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荷花》 《昆虫备忘录》
核心人素养 可爱的生灵
五大板块 单元内部结构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导语
单元内部结构
单元内部结构 导语 课文
精略 读读 课课 文文
1“剪刀似的”、“乌黑的”、“轻快有力的”等词语 想象燕子的外形,体会燕子的可爱。
图1:美景 图2:活动
02第一单元解读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观察
记录卡
写作
02第一单元解读
02第一单元解读
“由注释到诗意,由诗意到画面”
02第一单元解读
“由姿态美到画面美”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课程教学设计(含教材单元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课程教学设计(含教材单元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课程教学设计(含教材单元分析)一、课程概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上一学年的研究成果,同时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语文研究。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单元分析第一单元:人与自然主题: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讲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讲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内容安排:- 课文《小燕子》- 课文《荷花》- 课文《荷叶母亲》- 口语交际:我的动物朋友第二单元:家乡风情主题:本单元以家乡风情为主题,通过讲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以家乡风情为主题,通过讲述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内容安排:- 课文《春晓》- 课文《一个夏天的晚上》- 课文《我是什么》- 口语交际:我的家乡第三单元:故事王国主题:本单元以故事王国为主题,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以故事王国为主题,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内容安排:- 课文《小马过河》- 课文《雪孩子》- 课文《月亮姐姐做衣裳》- 口语交际:我的故事第四单元:成长足迹主题:本单元以成长足迹为主题,通过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引导学生珍惜成长过程。

本单元以成长足迹为主题,通过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引导学生珍惜成长过程。

内容安排:- 课文《笋芽儿》- 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 课文《一起长大》- 口语交际:我的成长故事第五单元:走进科学主题:本单元以走进科学为主题,通过讲述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单元以走进科学为主题,通过讲述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内容安排:- 课文《花钟》- 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科学家第六单元:传统文化主题: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讲述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与解读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与解读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大家好!我汇报的内容分为四部分:教材编写思路、特点。

教材编写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来说一下第一部分:教材的思路、特点。

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

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科书安排了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文阅读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

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一到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

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 习
世界。


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 元
点。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 故事。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 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 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 读课文。
2021/8/9
3.目标落实到位
单元导语(明确语文要素,提出抽象概念)
统编教 材的许多单 元组成板块, 从不同侧面, 紧紧围绕单 元语文要素。
精读课文(感受、体会、实践语文要素) 课后练习(落实语文要素)
口语交际+习作(延伸运用语文要素) 语文园地(回顾总结提升对语言要素的落实路径)
2021/8/9
2021/8/9
(4)古诗词分层掌握
112首古诗词分为两个层次,一层作为 课文安排,一层安排在“日积月累”栏目 中。还有在文后阅读链接里的。
总的来讲,小学古诗词教学以背诵、积 累为主,在读读背背中自然地感受古诗词 的情意美、音韵美。作为课文的古诗词在 理解的要求上也是分层要求。
2021/8/9
低年级:安排的古诗只要求巩固识字、 写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诵、积累,做到‘囫 囵吞枣’即可;
2021/8/91.Fra bibliotek标呈现明晰单元导语页
一句话 一幅图 一个标签
2021/8/9
2.目标安排有序 成系统、有序列: 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训练体系
如低年级重点训练朗读正确,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做到不指读、不 出声;中年级重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 做到一边读一边想;高年级重点训练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浏览、扫读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材解读(定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教材解读(定稿)

部编版三年级下六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特点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

部编版三下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通过学习理解难懂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和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二、本单元语文要素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难句是指难以理解的句子。

造成句子理解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句中有生字生词,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句子蕴含着深层意义,等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阅读策略攻克难懂的词语、句子,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这是发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一环。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一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三年级就是了解与积累的过程。

五、六年段,学生才可以熟练的运用学过的这些方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不外乎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

明白了这一点,就有了方向。

下图是从整套书分析联系1(二)整个单元的编排思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应该把握的程度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结合多种方法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应该把握的程度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度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11王国平·引用运用联系阅读策略突破难句理解困难·广西教育·2020·7P13(三)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本单元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有的是句子字面意思不难,但只有理解了它内在的含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个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
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