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听课记录(化学).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

听课记录

执教时间代建荣年级2014

年 11 月 7 日

高二

评课人

科目

王相锐

化学课题化学平图像分析

所在学校及职务副校长

课堂记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回答师强调说明大屏幕投影

2、请写出化学方式:

2KM n O4= K2 M n O4 + M n O4 + O 2↑实点评

教师导入新课,提示本

课主题。

复习内容全面,为学习

新知识奠定基础。

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计算上式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KM n O4 = K 2M n O4 + M n O4 + O2 ↑

质量比316:

158g

二、新课:

例 1、在实验室分解197:87:32

: 98.5g:43.5g : 16g

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

通过化学方程式提供信

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

式进行计算,分散了难点,

易于学生接受。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

教师启发总结讨论法教学,使学生参

学生说解题步骤,教师补充强调,大屏幕投影。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讨论解:(1) 设未知量 (未知量不带单位 )设加热分解 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的时间短,不足 2 分钟。氧气的质量为 x。

(2) 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2KM n O4 = K2M n O4 + M n O4 + O2↑

(3)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158× 2 = 316 32 学生说出解题各步骤,

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6g x 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

(4) 列比例式、求解316 6g

教师总结强调,突出重点,32 x

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

x

32 6g

==

316 总结归纳,突出重点

0.6g

(5) 简明写出答案答:分析比较,让学生清晰师总结计算步骤,说明注意事项。

学习例题2( 大屏幕投影 )

①师生分析审题

②学生模仿例 1 步骤练习本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③学生口答解题步骤,师大屏幕投影,总结强调。

④强化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三、讨论练习( 大屏幕投影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①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②师生点评板演解题,强化解题格式。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100g 氧气,需要氯

明确地掌握化学计算题的

基础格式,进一步巩固利

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

格式。

例 2 最好让学生板演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

新知,突出重点,培养学

生的解答能力,达成教学

目标。

学生回顾,明确步骤,

强化重点。

教师归纳、总结、强调五、布置作业

P102 5、 6

综合评语

该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设计新颖,

教学过程完整。

1、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合学生的实际,表达准确具体。在教学思想上,

不仅注意教法,更重视指导学法,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2、教学内容准确,能抓住重点,教学的全过程围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这个重点展开,

能紧紧扣住教学目的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通过学生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说明化

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分散本节难点。

3、教学过程井然有序,严密紧凑,教学密度适当,能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节奏适度,时间安排得当。

4、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恰当。本节课通过学生讨论、对比、交流和小结,教师启发归

纳总结完成教学,符合启发性原则,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多媒体的运用,提

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活动过程气氛和谐健康,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互敬互爱,民主平等。课堂环

境轻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启发诱导得法,教得轻松,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兴趣盎然,

思维活跃,学得愉快,有适于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合作氛围,有能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

感官,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学效果好。

6、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教态自然、语言规范,简明流利、准确生动、有感染力。

不足建议:

1、学生讨论时间短,不足 5 分钟,有名无实。

2、教师无板书,例 2 最好让学生板演。

3、教师讲得相对多,应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