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案

合集下载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亲情的力量;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读课文标题,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师生一起讨论“墙上的斑点”可能有什么寓意。

二、阅读课文(30分钟)1.学生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并结合情感描写、细节描写等要点进行解读。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亲情关系?”3.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三、课堂讨论(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把故事发生在一晚上?”2.各小组发言,共同探讨。

四、写作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中的亲情场景。

2.各小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提示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答问题:“亲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2.学生作文片段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亲情的力量,感受到亲情对人的重要性。

通过亲情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进行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讨论环节没有过多展开,因此,以后需要将这个环节进行深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墙上斑点的形成原因;2.学习如何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细节;3.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墙上的斑点和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三、教学过程1.情境启发–让学生观察班级或校园里的墙壁,找出墙上的斑点,感受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斑点。

要求学生注意墙上斑点的分布情况,尝试解释这些斑点是如何形成的。

2.语言分析–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描绘墙上的斑点。

–通过学生分享的斑点描写,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语言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3.组合训练–将不同的语言描写组合起来,创作一篇有关墙上斑点的短文。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行组合不同的描写,编写一篇文言文或白话文。

4.教师点评和导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教师必要的点评和导引。

–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导入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和观察力。

5.课堂检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检测机会,要求他们即时反馈。

例如,可以让学生口头描述墙上的斑点,或者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自我检测。

四、教学方法信息交流、合作探究、情境启发、讨论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五、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培养观察力;2.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修辞能力;3.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有创意和互动性地展示他们的作品;4.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测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修正和进步。

六、教学手段1.课件:运用图片、PPT等手段展示墙上斑点和其它生活细节;2.朗读: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进行口头朗读;3.合作讨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分享作品,并互相帮助提高;4.课堂检测:可以通过口述、写作等方式课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墙上的斑点”作为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主题,实际上却涉及到大量的语言表达、情景描绘等教学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通过创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冲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并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解读。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文学作品,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和相关文学作品。

2. 准备投影仪和网络资源。

4.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创新实践: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意实践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分析课文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和表演中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生活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

2.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简介《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默写课文,提高记忆力和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2)让学生收集其他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墙上的斑点》及现代诗歌欣赏的整体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墙上的斑点》的原文及其注释。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导入课文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3. 解析: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墙上的斑点》的原文文本。

2. 相关资料: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

3. 墙上的斑点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墙上的斑点图片。

4.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课堂教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墙上的斑点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寓意。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2. 解析法:详细解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篇文章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知识。

2.了解瓜达尔卡纳尔的文学题材、风格。

3.对文学思想、创作手法有所认识。

4.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5.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Guadalajara)是一个著名的大都市,在那里,各种流派的文学层出不穷。

代表当地文学的人物有何塞·略伊斯·帕拉乔,华金·阿炳,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曼(Katherine Ann Porter)等。

而本篇文章作者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 也算得上是当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作家的名字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墙上的斑点》获得了1991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2.作家介绍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1958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市。

他毕业于瓜达尔卡纳尔大学,获硕士学位。

他拥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经常在《国际批评》、《普拉多文学》等杂志上刊登小说和散文。

1989年,他因长篇小说《生命之火》获得了墨西哥全国小说奖。

1991年,他以《墙上的斑点》获得了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现在,布恩菲尔德担任瓜达尔卡纳尔大学拉美文学系的主任,他一直在为墨西哥和拉美的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3.文学题材和风格《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小说,灵感来源于作者小时候看到的一幅画。

小说虽然内容不多,但文字却是紧凑而激烈的,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写来反映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表现出了墨西哥社会的温馨和险恶。

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既展示了人的美好品质,又揭露了人的丑恶本性。

《墙上的斑点》教案6.docx

《墙上的斑点》教案6.docx

【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叙述的加法(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建议】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概貌(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谁?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讨论:应该界定为全知视角。

因为这篇小说带着极强的主观性,坚决地拒绝他人参与,没有他人视角和其他思想存在的可能。

二、 ??再读小说,体验内容(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可能出现的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

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二)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PPT 展示)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1919 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三)课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阅读后交流: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斑点?为什么会在墙上?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查阅生字词,并跟读、书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细节描写练习:(1)学生选取生活中一个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指导、修改。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搜集关于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赏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学和游戏环节。

3. 准备细节描写的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4. 准备课后作业的素材,如名言警句等。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墙上的斑点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篇一」苏鹏程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

(●-1-2)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1.请一生读注①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

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

(2)能够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写作练习: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墙上的斑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墙上的斑点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主题与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的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评估:通过评改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墙上的斑点》文本。

2. 与“墙上的斑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

2. 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板书课题《墙上的斑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Step 3: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生活的心得和感悟。

Step 5:总结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墙上的斑点》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好”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Step 6: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散文作品的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感悟。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细节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生活中的斑点”为主题的作文。

2.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写作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写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分析《墙上的斑点》是人教版高三英语必修一的一篇阅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Angus Wilson在经过一次漫长的旅行后,回到自己的住所,发现在自己的公寓房间墙上出现了一些污渍,但是这些污渍却能让他一步步思考人类与社会的问题,令人深感哲思。

本课时我们将结合文章的核心内容,以及高考的要求,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丰富思想内涵,训练英语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知识目标:(1)掌握新单词和短语:stutter, specify, grandeur, expose, prominent, opt, etc.(2)掌握文章关键词:stain, social institutions, culture, human relationship, etc.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查字典和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辨各种语气和声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唤起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2)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墙上的斑点这篇阅读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因为一次长途旅行回到公寓房间,发现房间墙上出现了斑点,通过抠吧,作者发现斑点下方的颜色比上部颜色更鲜艳。

作者的想法逐渐从污渍扩展到对人类和社会的深度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引起读者对人类、文化、社会和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堂课试图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

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一些生活中比较困难的局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以及小组讨论中去。

通过听、说、看、做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预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强调重点和难点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点滴,珍惜时光,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表达。

5. 实践演练(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7. 布置作业(2)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斑点,尝试进行创意描绘。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的表现等。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中的意象、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

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墙上的斑点》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2.2 课文梗概概述《墙上的斑点》的故事情节,梳理主要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2.3 课文分析从语言、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梗概。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资料,供课堂上讨论使用。

3.2 课堂讲解按照教学内容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句和表达方式。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相关的讨论题目。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墙上的斑点》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相关资料提供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介绍,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资料。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课堂讲解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图片,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细微现象的关注。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本文的文本结构,把握文中语言的各种线索。

2.通过阅读,能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和树立人生的正确目标,能够分析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信念,强化其逆境中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文本结构。

2.本文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道德观。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Step1.warming-up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沙漠骆驼的行走图(视频)”,引导学生入情境,打开思想。

2.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顺序,通过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学生应当按照叙述的顺序,借助必要文字,并连贯地表达一个叙述性的话题。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理解文中蕴含的道德,教师给出"生命有多重"的缩写。

并让学生心系有关缩写代表的主题,对应着不同的文本,为其设想概括性的关键词或者主题句。

3.阅读课文,探究文本信息,学生或许可以体会到,有时刻意保留某些词汇、翻译意等,有助于解读较为抽象、疑难的文本片段。

Step2. Passage Reading读完课文,课堂上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Step3. Recitation教师针对文中的关键词或者重要句子进行诵读,或者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句话进行主题演讲。

课后还要要求学生记忆文中的某个经典句式,并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的阶段性,在深度理解文本上才能有所突破。

Step4. Homework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思考当自己出现人生困境时,如何才能变得坚强,不放弃,走出困境呢?第二课时Step1. Evaluation启动前面一次阅读作业的回答,重新讨论,提高阅读的深度。

Step2. In-depth Interpretation课堂上进行文本分析,从第三人称、人称、时态等方面讲解作者的文笔,从情感、主题等方面讲解文章中渗透的道德观。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2012-10-29一、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着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二、关于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一位着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

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进行文学创作。

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伍尔夫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

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并逐渐加重,但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顽强创作。

最后,由于病情恶化,反复发作,她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住家不远处投河自尽。

伍尔夫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小说,1919年至30年代初,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兴盛期,先后发表了《墙上的斑点》(1919年,是她的第一篇典型“意识流作品”)、《雅各的房间》(1922年)、《达罗威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海浪》(1931年)等意识流作品。

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真实”(也称“主观真实”);她的作品虽也描写人的外部活动,但更加强调“意识流”,认为许多自然主义的外部描绘是多余的、非本质的。

这种创作风格是和她的文学观点密不可分的。

着名的“意识流小说”作家作品,还有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其中,伍尔夫、乔伊斯、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

三、内容探究: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问1:这篇小说主要就是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哪些段落在写这种猜测和联想明确:小说的第2段到第13段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各种猜测和联想。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学习重点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了解小说的内容。

3、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和意识流表现手法。

学习指导一、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

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

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

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

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

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

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

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

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

她指责贝纳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花很大心血去描写无关宏旨的物质生活背景和人物环境,而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即使结构再严谨,技巧再精妙,也不可能再现生活的真实,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令人失望,这类作家只能称为“物质主义者”。

因此,要“拯救英国小说的灵魂”,就要尽早“转过身来背对”这些物质主义作家。

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表现这些观点的《论现代小说》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宣言。

伍尔夫的小说,除了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1.小说的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一般为女性,且常常是母亲,如达洛卫夫人、拉姆齐夫人。

反映的是中上层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动荡时期里的精神世界。

2.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海浪》以一天的时间变化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以物质世界的“窗”象征观察生活的窗口,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性格。

3.描写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

《到灯塔去》的第二部,犹如一首散文长诗,读来清新。

她的作品中没有像乔伊斯的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文体,也没有大量的语言变异。

4.人物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

有限定于同一个人物的“单独型”(《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有多种意识流混杂的“交叉型”(《达洛卫夫人》),有以一种意识流为纽带的“放射型”(《到灯塔去》),也有多股意识保持分流的“平行型”(《海浪》)。

伍尔夫的创作生涯是从书评和随笔开始的。

从1905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文章。

著有两本散文集《普通读者》(1925,1932),5卷日记和6卷书信集。

1912年结婚后在丈夫伦纳德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小说的创作。

二、作品背景《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1915年,伍尔夫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

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

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

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

《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三、课文赏读《墙上的斑点》,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

《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

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

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

有人曾经指责伍尔夫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

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像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

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等于远离社会生活。

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

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

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上。

”因此,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

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更带有偶然与随意的特征。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小说围绕着这个斑点展开,更确切地说,是围绕着作家对这个斑点的思绪展开,因为斑点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它只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而“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接下来,小说就一段一段地表现作家的思绪是怎样“抬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的。

首先,如果斑点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我”设想那一定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

并猜想那幅画一定是件赝品,由此从画像判断出这所房子里曾住过的人家的品位,以及艺术品背后所应该包含的思想……“我”的思绪脱离开斑点、房子与人家,自由地飘荡,又想到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和人生的偶然性。

接着,又重新开始设想墙上的斑点,可能它是夏天残留下来的一片玫瑰花瓣造成的。

“我”开始了静静的、安稳的、从容不迫的思考,离开表面的生硬的个别事实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

于是想起莎士比亚、查理一世时所种的花、自己的形象、未来的小说家以及希腊人与莎士比亚的概括;从概括又想到了日常的规矩,想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最后得出自己的一点结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我”的意识是跳跃性的、急剧更替的,同时又是支离破碎而又混乱无序的。

既有细碎的回忆片断,又有各类飘忽的印象,还有自己那零星散落的思考,一个“瞬间”闪到另一个“瞬间”,飞快的速度与变幻的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读者确实难以跟上叙述者“我”的那份快捷的速度,但尽管如此,不能否认,读者能从中体会到叙述者“我”的、从“重要的瞬间”中获得的那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与此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与自由驰骋的惬意。

叙述者不断地给墙上的斑点赋予新的设想与新的形象。

“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

……我觉得如果我用手指顺着墙壁摸过去,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由此,叙述者“我”又想到自己与多数英国人一样偏爱忧伤,想到草地下埋着白骨,又想到古物收藏家以及与附近牧师的通信,最后想到博物馆里陈设的各类器具。

叙述者接着又回到斑点,设想假如斑点是一枚钉到墙里已有两百年的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直到现在,由于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地擦拭,才得以露到油漆外面,这样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是否会得到知识呢?于是叙述者“我”的思绪便被引向了知识的问题。

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安宁而广阔,在旷野里盛开着鲜红和湛蓝色的花朵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接下来,叙述者又从自己构想的没有尊卑秩序的乌托邦的大同世界回到现实之中,他清醒地认识到:“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

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

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

”这是社会律。

如果你对此很恼怒,那就接受“大自然”的忠告,去接受自然律的东西,去想想墙上的斑点吧!不妨通过注视墙上的斑点,来打断那些不愉快的思想。

这样,斑点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它不仅只是一个斑点,它代表着一种存在物,“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它能帮助你摆脱思想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