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民看得起病中美医改路径比较
国内国外看病贵、看病难的比较及启示
国内国外看病贵、看病难的比较及启示作者:叶雷来源:《祝您健康》2007年第02期医疗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着力点。
目前,老百姓求医普遍感到看病贵、看病难,遭到老百姓的抱怨,随着天价医疗费、虚高的药价等一系列丑闻的曝光,特别是温家宝总理直言这个问题,“看病贵、看病难”就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虽然药品已经经过了18次降价,降价总金额达到了数百亿元人民币之巨,但药价虚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老百姓依然怨声载道。
实事求是地说,因为看病本身就是一种负面预期,即使不需要患者出钱,病人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怨言。
再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国外看病比中国更贵,更难。
因为畏惧国外看病价格太高,许多留学生都会把择期手术拖到假期回到国内来做;加拿大的看病预约制度、英国的排队候诊制度,会让患者为看一次病等上个把月。
和我国相比,为什么国外的医患矛盾没有我国突出呢?我觉得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首先,国内国外重视程度不一样。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如《社会福利法》、《老人福利法》等法规,把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视为社会生活的不安定因素加以重视,因此会强制公民购买保险。
其次,国内国外对药价的管理调控程度不一样。
药价直接决定着看病的成本,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政府对药价的调控权,美国的药品价格由制药企业与销售商,社会健康维护组织与医院、保险公司和联邦政府联合谈判定价,并受《药品竞争法案》和《处方药竞争法案》的约束;英国制定了对制药企业出厂限价的制度;法国几乎所有处方药都进入了国家医保报销目录,一律由政府来定价,另外,法国政府还有一套药品强行降价制度;俄罗斯通过《药品法》和《关于调整药品价格的决定》,限制药品价格上涨指数;日本和法国差不多,所有处方药均进入医保目录,大体共有15000多种,实行政府定价。
而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二元管理,即对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对医保目录之外的药品实行企业自主定价,政府一般不会过多干涉。
中国就医VS美国就医
中国就医VS美国就医其实本来一般别人给我看这种文章,我都会直接无视之,因为不用看也可以大体想象到会写什么,然后其中的各种误解和偏见只会让自己极不爽,所以索性不看免得心烦。
但是最近分享这两篇文章给我的人如此之多,里面不乏跟我甚好或者让我甚为敬重的人,让我觉得我有必要看看它们⋯⋯时间有限,就不打算针对里面的很多细节一一评论了。
就说几点比较宽泛的比较。
在这之前先声明,我绝对没有认为美国或者中国就医要更要更优越,他们仅仅是有很多不同,也许某些地方一国比另一国更好,但是至于根据本国国情来说哪个更合适就不是我这种小白医学生能说的清的了。
另外,里面有些数据,除非我特意加了reference的基本上都是我根据生活经验然后pull it out of my head的,所以如果有些差异和出入,敬请谅解,绝非故意捏造数据来证明观点⋯⋯另外,文章匆忙之中可能有诸多打字错误,敬请谅解。
还有地方可能偶尔中英参杂,实在是因为平时不良的语言习惯造成,我会尽量避免。
但是如果不小心出现了还请见谅。
最后要声明的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健康人接触医生的时候比作为一个病人要更多,再加上我自己的很多亲人、朋友都是这个领域,所以难免有失客观。
但是我真的尽最大努力保持中立,用具体事实说话。
(注:有些段落用粉色标出的“补充”,是在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和问题后加上的。
)1. 医疗费用从医疗费用来说,我个人认为中国医疗费要比美国便宜的多,不管是绝对的还是相对本国消费水平的。
连验血这种毫无技术含量完全自动化的东西,在美国动要动辄一两百美元。
印象中在中国很多三甲医院一个专家挂号费也就10元,在美国只是“看看”一个年轻的医生的费用都好几十甚至上百美元。
如果是大点的手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真的很轻松(记得有个老师曾经告诉我美国一个脊柱手术里用的钉子就要8万美金,很多大手术术后每年的后续花费也很多。
我试图找了一下数据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出处,所以这个数字也可能有失准确)当然,与中国不同的是,很多人都有医疗保险,所以即便医疗费是天价,只要你有合适的保险,自己掏的钱相对于国民平均收入来说也并非是太大的数字。
中美医疗体制问题比较
中美医疗体制问题比较passionfly薛涌学历史的,先前在教育方面的介绍稍微细致一些,但在社会保障和保险学方面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只能说是泛泛而谈,类似旅美亲身感受的游记,对中国的评述更是点到为止,很不深入。
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医疗保险体系改革遭到了很多非议;我国从九十年代以来各地医疗体制改革的试点也每每不尽人意,最近两年闹出来的案子也很多。
我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制度研究都太薄弱,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理论和技术都滞后于现实的发展,社会学较之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和法学的融合不够是一个智识方面的深层原因。
对于美国的社会保障可以做近乎于规范的研究——“全民医疗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险”不是同一个概念,“全民”必然带有“强制”性,但是“强制”不一定非要“全社会统筹”,也可以是“强制”买任意一种“商业医疗保险”,那么就既能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又能保持市场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机制,还能通过商业保险来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这就是美国现行“医疗保险”思路的变化。
薛涌提到美国的“医疗保健”和“医疗救助”就不属于一般的“医疗保险”,而属于“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相比保险而言,是底线的,但是却是无偿的。
“商业保险”容易出的问题是“逆向选择”,而“社会救助”容易出的问题是“道德风险”,两者加在一起,就容易出现衔接的问题——健康的人不买保险,不健康的人就去买高额的商业保险,买不起保险或高额保险的人就等到病入膏肓时去享受免费的医疗救助——总之一句话,哪里有免费的馅饼,人们就往哪里挤。
这就是美国现在仍然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美国,使其医疗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濒临破产。
中国的问题是,国家穷、人口多、结构极不均衡,所以医疗保险的全社会统筹几无可能;同时商业保险才刚刚起步,国有保险公司的运营竞争性又差,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强制全民买商业保险的困难和风险也非常高,也就是说在保险市场不规范的前提下,让老百姓自己储蓄、自我保险往往比保险公司的商业运营和统筹还来得安全。
中国,美国,医改征途中相互借鉴
中国,美国,医改征途中相互借鉴在10月13日,美国参议院以14票赞成、9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医疗体系改革法案,这件可喜可贺的事件,不但是奥巴马本人亲临现场将医改计划推向前进的一个初步成果,也会对中国医改产生促进的影响。
位于太平洋两岸的两个超级大国,似乎形成了一个竞赛的局面,不管竞赛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但两个大国都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构建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系统。
中美医改之路表一:中美两国医改历程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大国,在医改中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其中隐含了许多团体的利益纠葛,致使医改每次都遭遇不可逾越的障碍,那么新的医改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期待呢?表二:中美新医改的内容中美的新医改,看上去都很美美国奥氏医改的做法意在通过政府干预,设立公共医疗保险机构,更多的发挥政府职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看病问题,提高人们的参保率,扩大医保的覆盖面。
我国新医改的出台,给未来基本医疗保障体制做出规划,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等,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与此同时,按照我国医改近三年的改革实施重点,从今年起的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越来越多的零散群体被纳入这一基本医保网络。
从改革所需投入来看,美国医改计划为期10年,耗费8290亿美元;我国在近三年的医改中政府部门将投入8500亿元,其中用于城镇居民、新农合等医保方面补助的金额将超过3900亿元。
由此达到的目标包括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中美医改方案比较研究(全文)
中美医改方案比较研究(全文)一、中国医改的内容――四项改革(1)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以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城乡居民的社会问题。
新医改方案则体现了公益性。
包括最低收入阶层的全民,将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也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2)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中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
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
(3)服务均等: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新医改规定城乡居民享受统一卫生服务。
(4)医药分开: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医保药物将实行统一招标、配送,将规范药品流通,遏制虚高药价。
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
二、美国医改流程分析(1)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政府扩大Medicaid和SCHIP计划,强制大中型企业必须给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对小企业提供职工医疗保险补助。
实现全国保险交换,允许民众可以从国有和私有公司中自由转换或购买保险。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推广标准化的电子医疗信息系统,减少医疗保健成本。
确保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好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和慢性病管理服务。
改革市场结构以促进竞争。
(3)提高税收,增加政府收入。
奥巴马医改准备金的一半将来自于税收的增加:一是奥巴马在预算案中要求国会提高富裕人群的所得税,将这部分政府收入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改革,确保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相关服务。
二是奥巴马还打算对企业实行“排污超标购买制”。
医疗改革的另一部分资金将来自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产生的结余。
三、中美医改方案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共同缺陷:人口基数大,贫富分化急剧,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人越来越多;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日益增多,但政府在该领域的支出不足;医疗效率低下。
以下就医改方案实施后中美两国的医保流程进行对比分析:1.医保资金的来源。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及启示:我国该如何改革?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及启示:我国该如何改革?中美医保制度比较及启示:我国该如何改革?引言:医疗保险是各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促进全民健康至关重要。
中美两个大国的医保制度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障模式,各自拥有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医保制度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建议,探讨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路径。
一、中美医保制度的比较1.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提高,但仍存在地区差异大、参保人群大多数是城镇职工、农村居民覆盖面不广等问题。
而美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整体较低,没有全民参保制度,主要依赖商业保险,导致大量人口未能得到有效保障。
2.医保经费的来源:中国的医保经费主要来自于公共财政、个人缴费和就业单位缴费,但财政支出占比相对较高,个人缴费负担较沉重。
美国的医保经费来源主要是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费用,政府医保支出较少,导致个人负担过重。
3.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中国的医疗服务支付以费用分摊和按项目结算为主,存在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负担重的问题。
而美国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多样,包括按项目结算、按病例结算和按照改进支付方式等,激励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医保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中国的医保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渐提高了医保待遇和报销比例,并开始推行按病种付费等改革。
美国的医保政策相对稳定,但因为缺乏全民医保制度,导致医保制度的改革一直是美国政策争议的焦点。
二、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的启示1.全民覆盖:中美两国医保制度都存在覆盖面不广的问题,需进一步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中国应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
美国则应考虑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2.分担负担:中国的医保经费主要依赖公共财政,个人缴费高企。
美国则由个人和商业保险主导经费来源,缺乏社会保障性质的公共财政支出。
两国都需要在医保经费的来源上寻求平衡,避免个人负担过重。
中美医疗卫生体系浅谈.docx
中美医疗卫生体系浅谈美国医疗卫生体系经过多年发展,结合美国的医疗系统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关于美国医疗系统的启示:1、建立多元化就医模式,明确公立与私人医院、非营利性与盈利性医院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提出了公立与私人医院、非营利性与盈利性医院分类管理,但事实上对这两类医院的政策区分并不规范,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以及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相关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为弱势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作为有益补偿,盈利性医院可以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因此为其提供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非常重要。
2、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体系美国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并非由医院提供,个体医生制度等有助于提供病人看病的方便程度。
因此,积极探索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因地、因人制宜建立与完善个体诊所制度,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看病难”问题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为确保医疗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
政府监管部门首先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资质审核,严把准入关,从源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层次。
其次,推行群众监督,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感受与满意度评价应成为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此外,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应当在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等方面发挥更加专业的评价监督作用。
4、政府加强社会医疗保证体系的公平性美国大多数医院必要时对部分穷人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服务,政府负责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偿。
在我国,部分没有支付能力的病人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政府应当建立相关补偿机制,鼓励医院积极开展针对弱势人群的公益服务,实现社会医疗公平化举措。
5、推进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服务模式美国的共同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各司其职,政府对于弱势群体(老人、儿童、穷人)有特殊的政策,为其提供医疗保险。
尽管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不提供基本医疗的做法并不可取,但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聚焦弱势群体。
中美医疗改革比较
中国医改措施
中国医改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覆盖更多人群; 规范流通环节,限制药价过高;
中国医改措施
中国医改措施
中国医改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覆盖更多人群; 规范流通环节,限制药价过高; 改革公立医院,解决以药补医;
中国医改措施
中国医改措施
加大政府投入,覆盖更多人群; 规范流通环节,限制药价过高; 改革公立医院,解决以药补医; 关注弱势人群,平衡医疗资源.
加强疾病预防
针对性措施
控制保险开支 改革支付体系
“低成本”和“全覆盖”
论文内容
1 2 3 4
中国的医疗改革 美国的医疗改革
中美医改的比较
其他国家的借鉴
中美医改的目标分析
健康状况 民众满意度
财务风险保障
措施分析
美国: 发挥政府 职能; 规范保险 市场.
中国: 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 城乡医疗救助.
谢 谢!
中国医改措施
论文内容
1 2 3 4
中国的医疗改革
美国的医疗改革 中美医改的比较 其他国家的借鉴
美国医疗体系的特点
• 私有制 • 崇尚自由
支出:84.3% 覆盖:100万 68.1%
美国医改背景
“看病贵、看病难”
制度: 全民医保?
效率: 因病致贫!
美国医改措施
完善制度 提高效率
建保险交易所 强制购买医保 富人阶层征税
中美医改的比较
其他国家的借鉴
他国之鉴
美国
商业保险 市场运作
德国
社会保险 筹资公平
英国
国家主导 体系科学
效率与公平
制度的建立 覆盖的人群 筹资的渠道 支付的方式
中美“医改”之比较
掉 了医疗 费 用 总额 的 2% , 还 有一 半 美 国人则 没 有 发 2 而
保障体系以三个社会 医疗保险为支柱 :城镇职工基本医
生任何医疗费用 ,也就意味着较少的人 占用 了更多的资 源。如果不及时进行改革 ,现有的医疗卫生制度将使美 国财务陷入崩溃边缘。
2 .美国 医疗 卫生 体制 改 革 的进 程
【 匡夔 』 基
卫 生 经济 研 究 2 1 00年 6期 总 第 2 5期 7
中 美 “医 改 ’ ’之 比 较
谢蓉蓉 ,徐爱 军
( 南京 中 医药 大学 , 苏 南京 江 2 04 ) 10 6
摘要 : 我国新一轮“ 医改” 被百姓和各大媒体竞相关注时 , 美国政府也积极推行政府主导的全民医保制度。尽管两 个国家政治体制不 同, 但是有很 多相通的地方 。本文在介绍 了美国推行全 民医保的背景和现状后 , 阐述了中美两 主要
把每年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率降低 15 . 个百分点 ,实现 1 年后共节省 2 0 万亿美元 的目标 眨, 】但奥巴马政府想要
完成 “ 医改 ” 目标仍 旧面 临很 大 的经 济压 力 。
二、 中美“ 改” 不 同 医 的 1 .不 同的改 革 内容
我 国新 一轮 医改 涵 盖公 共卫 生 服务 体 系 、医疗 服 务 体系 、 医疗 保 障体 系 、 品供 应保 障体 系 , 中基本 医 疗 药 其
了解 这次 美 国 “ 改 ” 医 的背景 , 比较 中美 两 国 “ 医改 ” 的异
长压力 “ 】 。美国众议院在三个委员会协商基础上基本形 成一个方案 ,而参议院由财政委员会和医疗教育劳工养
老 金 委 员会 提 出了 两种 方 案 。按 奥 巴 马和 拜 登 的设 想 , 可 以通 过 建立 一 个称 为 “ 共计 划 ” 国营 非营 利性 保 险 公 的
美国医改经验之中国借鉴
责 编/武 洁
的根本问题。 问题由来。这些改革触动了现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将
“以药养医”变为“以医养医”的改革绝不是一种帕累托改 进式的改革,改革的受益者是医生和患者。但行政主导利 益集团会受损,而他们是现行体制的最大受益者。行政主 导利益集团既包括目前有权对医院行使管制权力的各类 政府部门,也包括医院内部医生等专业人员之外的行政 人员。这个集团是现有医疗体制的主导者,也是最大受益 者,因此他们将会是改革的反对者。因为在消除医院药品 零售垄断地位、实现“以医养医”的这种改革下,他们的利 益包括经济利益和行政地位都会受损。医疗体制改革的 困境就在这里。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完成包括理 顺药品定价机制在内的医疗体制改革很难进行。
“建立一种双赢的模式,让医生和患者都能够享受实惠, 医疗事业的发展应该遵从它正确的目的性,遵从它内在的本 质性”,④因为医疗本身的目的就是要让患者得到实惠,让患 者的健康得到保证。因此,有了创新的机制,有了制度的保 证“,以药养医”将成为历史,医改也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美国医改路径
政策颁布。2010 年 3 月 21 日晚,奥巴马政府在美国 国会上以 219 比 212 票艰难地通过了新医改方案,这是 美国有史以来医改最为彻底的一次,也是最有效的一次。 美国的历届政府,包括大小罗斯福、里根、克林顿等,都曾 经对医疗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让 美国民众感到困惑的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什么 在医改问题上举步维艰。而这次奥巴马政府的医改方案 也只是惊险的通过,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中美医疗改革的比较研究
美国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水平
01
强大的医疗体系
02
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美国的医疗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 进的医疗体系之一,拥有高质量的医 疗服务和技术。
美国的医疗服务包括私人医生、医院 、诊所、疗养院等,为不同需求的病 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03
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
美国在医疗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如基因疗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 疗、干细胞治疗等。
医疗资源结构
美国医疗资源结构相对合理,综合性医院和专 科医院比例适当,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较好,公 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医疗技术水平
美国医疗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在生物医药、医 疗器械、数字化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中美医疗资源分配与利用比较分析
中美医疗资源总量和结构方面存在较 大差异,中国医疗资源总量丰富但分 配不均,而美国虽然医疗资源总量丰 富但存在浪费和过剩现象。
美国医疗体系虽然全球领先,但也存在费用高昂、效率低下 等弊端,需要进行改革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美医疗改革的比较研究,借鉴彼此经验,为推进 中国医疗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分析中美两国医疗改革的政策措施、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中国医疗改革提供借鉴
研究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医疗改革, 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医疗体系的 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高医疗
《中美医疗改革的比较研 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中美医疗体系概况 •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 • 中美医疗资源分配与利用 • 中美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水平 • 中美医疗政策与监管体制 • 研究结论和建议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背景
中美两国医疗体系差异大,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 、看病贵等问题仍然存在
中美医疗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中美医疗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中美两国的医疗技术和经验积累,医疗创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旨在比较中美两国的医疗创新政策,并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促进医疗创新的发展。
二、医疗创新政策比较1. 中美医疗创新政策目标- 中国: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医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 美国:美国一直以来注重医疗创新,通过政策推动和资金支持来鼓励医疗科技的发展,以提升医疗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2. 中美医疗创新政策措施- 中国:中国政府鼓励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进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等创新模式的发展;设立医疗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医疗科技企业的研发和创新。
- 美国: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医疗创新机构,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以监管和促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上市;通过产业联盟和合作机构,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医疗创新。
3. 中美医疗创新政策差异- 中国:中国的医疗创新政策主要关注基础研究和技术领域的发展,鼓励科技企业的创新;但在医药审批、医保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瓶颈。
- 美国:美国注重市场和产业的合作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来推动医疗创新的发展;但在药品价格管制和医疗服务普及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三、医疗创新政策的措施建议基于对中美医疗创新政策的比较,我们提出以下措施建议,以促进医疗创新的发展:1.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医疗创新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创新项目,推动医疗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2. 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了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应加强市场竞争的机制,优化医疗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医疗创新。
3.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中美医疗创新的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和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医疗创新领域的监管和审批,加快医疗技术和产品的上市和应用,同时保证医疗创新的安全和可靠性。
中美医改政策对比及启示:我国该如何完善?
中美医改政策对比及启示:我国该如何完善?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医疗改革是两国长期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医疗制度都面临着许多相似的挑战,如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平等的健康待遇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布。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医改政策进行对比,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一、医疗费用的挑战美国的医疗费用一直是全球最高的,医疗成本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这是由于美国医疗服务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医院和保险公司的利润追求使得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虽然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奥巴马医改法案来推动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但是医保计划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依然存在,大量的人口面临着医疗服务无法覆盖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的医疗费用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却较高。
这是由于我国的医疗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医疗体系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
在医药行业,药价高昂、处方药保障不充分以及医保报销比例不高等问题使得许多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医疗改革力度,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启示:我国应该推行价格透明化,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降低药价。
必须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
二、医疗保险的困境美国的医保制度曾因规模较小和所覆盖的人口少,导致医疗保险在市场上难以形成良性竞争,成本高昂也使得许多人无法获得保险覆盖。
奥巴马医改法案的一项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强制要求个人购买医疗保险,以及通过医保交流市场来增加保险公司的竞争和选择,改进医保覆盖的问题。
相比之下,我国医保制度虽然实施了多年,覆盖面较广,但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医保支付能力不强,报销比例低,使得大部分医疗费用仍需个人负担;二是跨省就医的报销流程繁琐,不便于患者就医。
此外,我国医保制度存在地域差异,城乡居民之间、城市之间的覆盖范围和补偿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启示: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比例,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险,简化报销流程,提高效率;建立统一的医保制度,消除地域差异。
如何保障穷人看得起病?
如何保障穷人看得起病?医改怎么才算成功?根据姿态展示和专家宣传,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志来判断医改是否成功:穷人是否看得起病。
我国自从实施医改以来,也一直在大力倡导“下有医疗救助兜底,中间有基本医保作为主体”,然而,业内人士依然认为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和救助机制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尤其是在避免“因病致贫”上效果尚不明显。
美国“奥巴马医改”也一直提倡为穷人谋福利。
尽管备受争议,尽管反对者认为中高收入群体的利益将受到威胁,税收将因此而增加,但还是不得的不承认,奥巴马的改革还是有一些合理之处,尤其是其可以让穷人享受免费医疗的社会福利,不至于在医疗问题上陷入困境美国号称是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之前一直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奥巴马医改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此前没有医保的低收入群体纳入医保范围,而这些无保险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失业破产、无家可归、四处流浪,连州医疗卡(Medicard)都没有的穷人。
那么,“奥巴马医改”是如何保障这些穷人看的起病的?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美国医院的性质。
美国大多数医院的性质是“非牟利”(公、私立)的医院,并受联邦州的辅助,因此这些医院有义务为穷人看病。
尤其是急诊科,联邦法律规定不能有保险、语言、种族等歧视。
坚决杜绝先收费再看病行为,这属于违法。
有了这样的保障,真正的穷人就把急诊科当做自己唯一免费的医疗机构。
不但看病门槛低,真正的穷人住院的待遇也与其他人无异。
病人一旦被收入医院,则享受一切应有的待遇,包括一日三餐,单人或者双人病房并带有卫浴设备、电视、电话。
穷人是完全不用担心账单的,美国人有句俗语形容真正的穷人说“你是不能从石头里面弄出钱来的”。
美国给穷人的福利保障,给穷人免单,让这些穷人无所畏惧,他们可以在医院里大吃大喝,可以赖着不出院。
因为医院是不能将病人直接赶到街上去的,医院必须给他们联系好住处,哪怕是过渡性的,之后才能让他们出院。
尽管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在这里人性、人权和人道主义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一、引言医疗体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重视且不断改革的领域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医疗体制成为了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不同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势和问题,旨在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二、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美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经历了多次尝试和调整。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奥巴马医改方案,旨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然而,尽管有了这一改革,美国的医疗体系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服务的高成本是美国医疗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
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使得很多人无法负担得起必要的医疗保健。
其次,医生过剩和资源不均衡也是美国医疗体制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虽然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医疗资源,但是它们并不平均地分配在各地区,导致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紧缺。
三、英国医疗体制改革英国的医疗体制采用了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即国家健康服务(NHS)。
通过纳税人的资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免费的医疗服务。
这一模式在公平性和覆盖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然而,英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增加,资源短缺成为了英国医疗体制的一大问题。
其次,等待时间过长也是英国医疗体制中的一大短板。
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无法与之相匹配,导致患者需要长时间等待。
四、日本医疗体制改革日本的医疗体制在覆盖面和效率上相对较好。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全部居民,包括外国人在内,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同时,日本医疗的运营和管理较为有效,其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也较高。
然而,日本医疗体制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费用的增加使得医保系统压力加大,需要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次,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日本面临着短缺的医疗人力资源问题。
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经历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从比较中美两国的新医改方案入手,探讨合理的医疗体制改革出路
从比较中美两国的新医改方案入手,探讨合理的医疗体制改革出路从比较中美两国的新医改方案入手,探讨合理的医疗体制改革出路讨论主题从比较中美两国的新医改方案入手,探讨合理的医疗体制改革出路发言内容:中国新医改经过了三年的讨论论证,终于于今年4月破冰启航。
而美国的医改也于近日放出消息,要在圣诞节前公布是否通过。
粗粗看来,这两个医改的方向既有共同点又颇有特色:中、美两国医改的方向都着重于,让医疗普及面更广,缓解看病贵的问题,突出要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不同在于手段,中国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希望把医院从国有化走向市场化,旨在使得医院的资本运作更有活力,促进医院一方的发展,并通过建立社区性的医疗保障系统,来使涌入大医院的患者回流到社区,既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也使得患者获得更多医疗机会,促进患方的就医环境,政府是从两方面来改善目前的医疗状况的。
再。
改革,势必将成为美国经济的擎肘。
从上面对美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内容和现状的大概观察,我们便发现,中国其实能借鉴的东西还是很有限。
那是因为我们的国情所定。
中国有社保体制,医疗一向被认为是政府对民众的一种保障,若一下子把它投入市场中,难免水土不服,不说是否会有像美国的这般的活力,仅仅是让民众从心理去接受“买医保”这个概念就很不现实,而且就美国执行这套方案来看,体现出了很大的不公平性,这对于社会现状本就不怎么公平的中国来说,无疑会雪上加霜。
而现在政府提出的一套“引入社会资本”的方法,这并不是说真的开放医疗市场,让民间资本去分一块蛋糕,而是借助民间富人的钱去帮助一些病源多、收入少的大医院和病源少、设备落后的社区医院。
而这些对资本家是否有利,那是另外回事了,毕竟贵党搞的是社会主义,资本家总不能跑在人民前面的。
所以我们向美国学的东西看似相同、实则迥异,无非是为政府找到了一个解决大医院经费的好办法。
当然,政府承诺要在若干年内拨出8500亿的预算,而第一项重点改革便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说明钱是要投到保障方去,而非院方,这也是政府希望把民间资本用在大医院上的例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吸烟)来进行差别定价;此 外,美国政府成立了全国性的委员 会来减少肥胖,采取了对中小企业 提供健身方面的补贴,要求连锁餐 饮业标明食物卡路里等措施。
中美互为镜鉴 总的来说,笔者的基本判断
是,中美两国虽然背景不同,但基 本上是志同道合的:改革的目标和 方向一致,都是近期以解决“看病 贵”为目的;都采取了扩大保险覆 盖面、控制医疗费用等措施。同 时,在扩大保险覆盖面的过程中, 都加强政府作用,加大投入,加强 监管;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都 注意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三,中国政府对低收入、购 买保险有困难的人群直接提供保费 补贴,其中新农合最为典型,中央 政府、地方政府出大部分,个人出 小部分;美国对低收入人群不提供 直接的保费补贴,而是通过免税政 策提供间接的保费补贴。
第四,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是 一个统一的基本福利包,当然这种 基本福利包不是全国一致的,而是 在某个地域内,比如一个县是一致 的;而美国强调可以自由选择保险 计划。当然奥巴马要求,任何参加 保险交易所供百姓或企业主选择的 保险计划都必须达到一个基本的福 利标准,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
esearch
R 医改 Reform
如何让人民看得起病
中美医改路径比较
中美两国都希望能找到一种高效的筹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医疗 公益性的实现。
文/刘远立 62·中国医院院长 CHINA HOSPITAL CEO
医改 Reform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医改。两国 的情况有很多不同:尽管美国人口 不足中国的1/4,但美国的GDP总 量却是中国的两倍,卫生总费用更 是中国的15倍;中美两国起主导性 的医院,在中国主要是公立医院, 在美国主要是民营非营利性医院。 不过,尽管两国的国情有种种不 同,中美医改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改革的基本动力也差不多。与当前 世界上许多正在进行卫生体制改革 的其他国家一样,中美医改都致力 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医 疗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以及提高 医疗服务的质量。
从提高配置效率方面来看,中 美两国都已注意到了社区卫生的重 要性,而且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 入,大大提高政策支持的力度。
值得强调的是,在公共卫生方 面,两个国家虽然都重视,但做法 不太一样。中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免费提供服务,而美国公 共卫生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如, 虽然美国政府对商业医疗保险的保 费增加有限制,但为了鼓励预防、 强调公共卫生,允许各个公司的保 费可以根据投保人健康行为(比如
通常来讲,国际上有3个指标 测量个人可负担性:
第一,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名义保险 覆盖率”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中国 已经超过了美国。2008年全国卫生 服务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在新农合 推行以后,真正没有任何社会保障 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而美 国2009年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为15%。
虽然医改具体措施和做法有所 不同,但中美两国可以互相启发和 借鉴。中国政府的行政动员能力非 常强,5年间中国政府为将近5亿没 有医疗保险的人建立了保险;美国 的特点是依法办事,奥巴马的法案 非常注重可操作性,同时美国医改 比较注意机制建设,比如奥巴马政
方面 理念
表4 中美两国控制费用上涨的不同办法
中国
第二,个人支付医疗花费的 比例。这方面,美国2008年的数 字是13%,而中国2006年的数字为 49%,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的最新 结果也显示在医疗花费中个人自付 的比例超过了40%。
第三,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比 例。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定义,如果 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 非生存必须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 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 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作为世 界上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仍然存在 “灾难性医疗支出”,比如近期的 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破产家庭中有 一半的破产原因是医疗花费过高。 但即使这样,2003年,美国发生灾 难性医疗支出的家庭占总人口的比 例也只有0.5%。而在同一年,用同 样的方法测算出的结果显示,中国 的这一比例高达14%。当然,这是 改革前的数字(见表1)。
64·中国医院院长 CHINA HOSPITAL CEO
医改 Reform
的行为。中国由于医药还没分开, 所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成为有中国 特色的改革;而美国由于很早就实 现了医药分家,所以没有这样的问 题。支付制度改革也是控制供方行 为很重要的一步,这方面美国先行 一步,已经开始推行打包式的预付 制。在奥巴马的领导下,支付制度 改革还会进一步深化,走“按绩效 付费”之路。而中国的支付方式改 革才刚刚起步,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有所涉及。
策论坛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摘要)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 社区卫生 * 加强公共卫生 * 加强基层医疗
* 医疗信息系统
* 社区卫生 * 加强公共卫生
* 医疗信息系统
如对本栏目有任何意见,请发到责编邮箱: dailian1981@
CHINA HOSPITAL CEO 中国医院院长· 65
美国
15% (2009) 13% (2008) 0.5% (2003)
指标
卫生费用占GDP比例 中央政府卫生支出 占财政支出比重
表2 中美医疗社会可负担性比较 中国
4.6% (2006) 5.7% (2007)
美国 16.2% (2008) 35.7% (2008)
CHINA HOSPITAL CEO 中国医院院长· 63
个途径,一个是扩大保险覆盖面和 保障力度,另一个就是控制费用上 涨过快。而在策略的选择上两个国 家可以说是高度一致的。这里需 要强调的是,中国由于是发展中国 家,扩大保险覆盖面是第一位的,
表1 中美医疗个人可负担性比较
指标
中国
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比重 个人支付占总费用的比重 家庭发生灾难性支出的比重
13% (2008) 49% (2006) 14% (2003)
第二,虽然中国的医疗保险都 带有相当程度的社会保险的性质, 但是中国覆盖最广的农村的基本医 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没 有采取历史上社会保险常用的强制 性办法,而是采取了自愿原则;而 美国,尽管一般传统上商业医疗保 险长期遵循的是自愿原则,但美国 新的法案恰恰要求逐步实现强制性 保险,比如要求雇佣50人以上的企 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要求 收入在贫困线的100% 400%之间 的居民也必须购买医疗保险。这是 个很有趣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到,尽管两国都有 医疗卫生服务可负担性问题,但两 者的性质不一样。中国主要是解决 个人可负担性问题,而美国除了个 人可负担性问题,还有社会可负担 性问题,尤其是政府财政负担问 题。也就是说,同样是解决可负担 性问题,但是两个国家要解决的核 心目标是有区别的。
扩大医保措施不同 要解决个人可负担性问题有两
控费的另一个角度是控制供方
表3 中美两国扩大保险覆盖的不同途径
中国
美国
* 靠社保 * 直接提供保费补贴 * 标准化的基本福利包 * 穷人与非穷人风险共担 * 穷人的保障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 * 政府的筹资来源:一般性税收
* 靠商保 * 通过免税政策提供间接补贴 * 强调自由选择保险计划 * 为穷人提供特殊的保险计划 * 穷人的保障主要由中央政府提供 * 政府的筹资来源:专项税收
esearch
R 医改 Reform
逐步增加保障力度是第二位的。而 美国扩大保险覆盖面是一个问题, 同时要增加保障力度,尤其是大病 保险。
在扩大保险覆盖面的过程中, 两个国家具体做法不同。
第一,中国希望人人都能享有 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险,也就是说主 要靠社会医疗保险来扩大覆盖面, 而美国主要依赖商业医疗保险。
对这样的教训,最关键的是, 中美两国都没有找到最合理的成本 分摊机制。因此,两国现在都希望 找到一种高效的筹资机制,从制度 上保证医疗公益性的实现。这是我 们的共同探索,在这个探索中我们 还需要更多的交流。 (作者为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 项目部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是作 者在2010年6月21日举办的中美卫生政美国源自*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规制
*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竞争
作用于保方 作用于供方
* 规定结余基金的比例
* 基本药物制度 * 公立医院改革
* 规定保费的增长条件
* 打击与防范骗保行为 * 支付制度改革
府提出设立专门的创新中心来研究 支付制度的改革。
中美两国之间是否有值得相互 借鉴的教训呢?笔者认为,中美两 国在过去几十年间最大的教训就 是,忽视了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公 益性。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医 疗服务涉及人的尊严、生命,同时 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行 业;公益性则意味着医疗卫生不是 有钱人才能购买的奢侈品,是每个 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人权。应该 说,中美两国都在最近痛彻地认识 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为此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美国在若干年前错 误地选择了商业保险,使商业保险 公司能够任意提高保费,对投保人 任意拒保、拒付,将需要保险的人 排除在外;而中国在前些年由于财 政投入不足,社会保险发展不完 善,医疗价格严重扭曲,大街上见 死不救的情况时常发生,公立医院 趋利性明显。这些都是我们的教 训。
福利。 第五,中国对穷人的医疗救助
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让他 们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 险。而在美国基本上是联邦和州政 府为穷人提供特殊的穷人专项保险 计划。在此过程中,联邦政府也就 是中央政府起主导作用。奥巴马的 医改法案通过后,美国的穷人医疗 保险将主要由中央政府提供,使联 邦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出资比例达 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