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证明讲义(精.选)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证明3.9

三角形的证明3.9

永成教育一对一讲义教师: 学生:日期:2014 星期:时段:课题三角形的证明学习目标与分析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这些判定和性质。

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这些判定和性质学习方法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例一、(2006•内江)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1)AB=AC;(2)AD=AE;(3)∠1=∠2;(4)BD=CE.请你以其中三个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例二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O,AB∥DC,AB=BC,∠D=40°,∠ACB=35°,则∠AOD=().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例三.如图1,在△AB 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基础知识考查训练1.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BCA=∠F B.∠B=∠E C.BC∥EF D.∠A=∠EDF2.如图,在△ABC中,∠ABC=45°,AC=8cm,F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BF的长是()A.4cm B.6cm C.8cm D.9cm3.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C.等腰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练习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作∠EAB=∠BAD,AE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AD到点F,使AF=AE,连结CF.求证:BE=CF.2.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例四、1、在等腰三角形中,马彪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已知一个角是60°,则另两个角是唯一确定的(60°,60°),已知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45°,45°),已知一个角是12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30°,30°).由此马彪同学得出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则另两个角的度数也是唯一确定的.马彪同学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2、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3、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DE⊥a于点E,若DE=8,BF=5,则EF的长为()4、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 B.15 C.12或15 D.182.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A.18°B.24°C.30°D.36°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作射线OC.由此做法得△MOC≌△NOC的依据是()A.AAS B.SAS C.ASA D.SSS4.如图,△AEB、△AFC中,∠E=∠F,∠B=∠C,AE=A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EAM=∠FAN B.BE=CF C.△ACN≌△ABM D.CD=DN5.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4,底角为β.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一定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条边长分别为4,5,它们的夹角为βB.两个角是β,它们的夹边为4C.三条边长分别是4,5,5D.两条边长是5,一个角是β6.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BD=CE B.AD=AE C.DA=DE D.BE=CD例五、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练习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D平分∠BAC,△A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中:①AD⊥BC ②EF=FD ③BE=BD ④∠ABE=60°中正确的个数为()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36°,BC=2,BD平分∠ABC,DE∥BC,则AE=()例六.如图,点F在线段AB上,AD∥BC,AC交DF于点E,∠BAC=∠ADF,AE=BC.求证:△ACD是等腰三角形.反证法(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角是钝角”时,首先假设()(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对顶角相等”时,首先假设()例七、用反证法证明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C、AB上,BD、CE相交于点O.求证:BD和CE不可能互相平分.。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讲义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讲义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知识点睛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证三角形全等需要找_____组条件,其中必须有_____.2.要证线段相等或角相等,考虑把线段或角放在对应的三角形中证明_________.➢精讲精练1.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在△ACM,△CBN中,AC=CM,BC=CN,∠ACM=∠BCN=60°,连接AN交CM于点E,连接BM交CN于点F.求证:①△CAN≌△CMB;②△CEN≌△CFB.NMC FEB ANMCFEB A1/ 6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D=AB,∠D=∠ABC=∠BAD=90°,E,F分别为CD,BC边上的点,且∠EAF=45°,延长CB到点G,使BG=DE,连接EF,AG.求证:①△ADE≌△ABG;②EF=DE+BF.G AB CEDF GAB CEDF2/ 63 / 63. 已知:如图,AB =AC ,BD =CD ,E 是线段AD 延长线上一点. 求证:△ABE ≌△ACE .EDCBA4. 已知: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O =BO ,CO =DO ,过点O 作EF 交AC 于点E ,交BD 于点F . 求证:△BOF ≌△AOE .F CBOE D A4 / 65. 已知:如图,∠A =∠D =90°,AC ,BD 相交于点E ,BE =CE . 求证:△ABC ≌△DCB .EDA6. 已知:如图,在△PBC 中,D 为PB 上一点,PD =PC ,延长PC 到点A ,使得PA =PB ,连接AD ,交BC 于点O ,连接PO . 求证:OD =OC .OBDPCA5 / 67. 已知:如图,在Rt △ABE 和Rt △ACF 中,∠E =∠F =90°,BE =CF .BE 与AC 相交于点M ,与CF 相交于点D ,AB 与CF 相交于点N ,∠EAC =∠FAB .求证:AM =AN .NFCBM EDA【参考答案】1.证明略2.证明略3.先证明△ABD≌△ACD(SS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E=∠CAE,进而证明△ABE≌△ACE(SAS).4.先证明△AOC≌△BOD(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A,进而证明△BOF≌△AOE(ASA).5.先证明△ABE≌△DCE(A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B=DC,∠ABE=∠DCE,进而证明∠ABC=∠DCB,得△ABC≌△DCB(SAS).6.先证明△PAD≌△PBC(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B,进而证明△ACO≌△BDO(AAS),得OD=OC.7.先证明△ABE≌△ACF(A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AF,进而证明△AME≌△ANF(ASA),得AM=AN.6/ 6。

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等腰三角形(一)一、问题引入: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1)公理:同位角,两直线平行.(2)公理:两直线,同位角.(3)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注: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作公理.二、基础训练:1. 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议一议:(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2)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三、例题展示: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B, DF⊥AC,试猜想EF与AD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课堂检测:1. 如图,已知:AB∥CD,AB=CD,若要使△ABE≌△CDF,仍需添加一个条件,下列条件中,哪一个不能使△ABE≌△CDF的是()A.∠A=∠B ; B . BF=CE; C. AE∥DF; D. AE=DF.2.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500则其余两角的度数为.3.(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为.(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 △ABC中,AB=AC, 且BD=BC=AD,求∠A的度数.5. 如图,已知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中考真题:已知:如图,△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 DG⊥CE,G 是垂足,求证:(1)G是CE中点.(2)∠B=2∠BCE.1.1 等腰三角形(二)一、问题引入:1. 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相等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的角平分线相等吗?怎样证明.已知:求证:证明:得出定理: .问题: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还有其他的结论吗?请你证明二、基础训练;1. 请同学们阅读P6的问题(1).(2),由此得到什么结论?2.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此命题成立吗?并与同伴交流,由此得到什么结论?得出定理: ;简称: .三、例题展示:如图,△ABC 中,D.E 分别是AC.AB 上的点,BD 与CE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 ;②∠BEO=∠CDO ;③BE=CD;④OB=OC,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是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一种情形,并加以证明.四、课堂检测:1. 已知:如图,在直角△ABC 中,角C 为45度,AD 垂直于BC,DE 垂直于AB,则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2.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AC=1200, D.E 是BC上两点,且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AD=BD,AE=CE,猜想△ADE是三角形.3. 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与点O,若AB=12,AC=18,BC=24,则△ABC的周长为()A.30B.36C.39D.424. 在△ABC中,AB=AC, ∠A=360,BD.CE是三角形的平分线且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5. 如图:下午14:00时,一条船从处出发,以28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6:00时,轮船到达B处,从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280,从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560,求B处到灯塔C的距离.1.1 等腰三角形(三)一、问题引入:1. 已知△ABC中,AB=AC=5cm,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它变为等边三角形.2. 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试着证明你的结论.得出定理: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基础训练:做一做:用两个含300角的三角板,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根据操作,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并试着证明.得出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三、例题展示: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0,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2. 判断:(1)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2)有一个角是60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课堂检测1.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等于150,腰长为20,则这个三角形腰上的高是.2. 在Rt△ABC中,∠ACB=900,∠A =300,CD⊥AB,BD=1,则AB= .3. 在△ABC中,AB=AC,∠BAC=1200,D是BC的中点,DE⊥AC,则AE:EC= .4. 如图,在Rt△ABC中,∠C=900,沿B点的一条直线BE折叠△ABC,使点C恰好落在AB的中点D处,则∠A= .5. 在Rt△ABC中,∠C=300,AD⊥BC,你能看出BD与BC的大小关系吗?中考真题:已知:如图,△ABC中,BD⊥AC,DE⊥AC,点D是AB的中点,∠A=300,DE=1.8,求AB的长.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一、问题引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二、基础训练:议一议:写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一命题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请证明,并与同伴交流.三、例题展示:例:如图在△ABC 中,AD 是∠BAC 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 延长线于F.E求证:(1)∠EAD=∠EDA ;(2)DF ∥AC(3)∠EAC=∠B四、课堂检测:1. 已知:线段AB 及一点P ,PA=PB ,则点P 在 上.2. 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则∠ADC= .3. △ABC 中,∠A=500,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则∠DBC 的度数 .4. △ABC 中,DE.FG 分别是边AB.AC 垂直平分线,则∠B ∠BAE ,∠C ∠GAF ,若∠BAC=1260,则∠EAG= .5. 如图,△ABC 中,AB=AC=17,BC=16,DE 垂直平分AB ,则△BCD 的周长是 .6. 有特大城市A 及两个小城市B.C ,这三个城市共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使得该厂到B.C 两城市的距离相等,且使A 市到厂的管线最短,试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第1题 第4题 第5题中考真题:已知:如图,DE是△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 于D.E,AE平分∠BAC,若∠B=300,求∠C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一、问题引入:1. 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一定在上.2. 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3. 在△ABC中,AB=AC,∠B=5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N,则∠NBC= .4. 已知线段AB,请你用尺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A B二、基础训练:1.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否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是否相等?上面的问题如何证明?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三、例题展示:(1)如图,在△ABC中,∠A=400,O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求∠OCB 的度数;(2)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700,其余的条件不变,再求∠OCB的度数;(3)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锐角a,其余的条件不变,再求∠OCB 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证明;(4)如果将(1)中的的∠A度数改为钝角a,其余的条件不变,是否还存在同样的规律?你又发现了什么?四、课堂检测:1. 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一定是()A.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2. 已知△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ABC的边上,则△ABC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3. 等腰Rt△ABC中,AB=AC,BC=a,其斜边上的中线与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点O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是.4. 已知线段a.b,求作以a为底,以b为高的等腰三角形.a b中考真题: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0, ∠BAC=600,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AF=CE,试探究图中相等的线段.1.4角平分线(一)一、提出问题:1. 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问题1: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证明它吗?定理归纳:问题2: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它是真命题吗?如果是,你能证明它?定理归纳:二、基础训练:用尺规怎样做已知角的平分线呢?并对自己的做法加以证明.三、例题解释:例: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ABC=90°,EF⊥AC,交BC于点D,垂足为F,DE=DC,求证:BE=CF.四、课堂检测1. OM平分∠BOA,P是OM上的任意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PD=PE B:OD=OE C:∠DPO=∠EPO D:PD=OD2、如图所示,AD平分∠BAC,DE⊥AB,垂足为E,DF⊥AC,垂足为F,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EG≌△AFG B:△AED≌△AFD C:△DEG≌△DFG D:△BDE≌△CDFFEDC BA3. △ABC中, ∠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连结AO,若∠OBC=25°,∠OCB=30°,则∠OAC=_____________°4. 与相交的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A:一条直线上B:一条射线上C: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D:以上都不对5. ∠AOB的平分线上一点M,M到OA的距离为2CM,则M到OB的距离为_________.6. 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BC=16,BD=10,则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7. 如图在两条交叉的公路L1与L2之间有两家工厂A.B,现在要修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以及到两个工厂距离相等,你能帮助确定中转站的地址吗?请试试.中考真题:如图,梯形ABCD,ABCD,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的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1.4 角平分线(二)基础训练:1. 如图:设△ABC的角平分线交于P,求证:P点在∠BAC的平分线上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引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若设这一点到其中一边的距离为m,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 .2. 已知:△ABC中,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且交于P,若P到边AB的距离为3cm,△ABC的周长为18cm,则△ABC的面积为.3.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不能确定三、例题展示:例:△ABC中,AC=BC, ∠C=90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 (1)已知:CD=4cm,求AC长(2)求证:AB=AC+CD四、课堂检测:1. 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2. △ABC中,∠C=90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21cm,BD:DC=4:3,则D 到AB的距离为.3. Rt△ABC中,AB=AC,BD平分∠ABC,DE⊥BC于E,AB=8cm,则DE+DC= cm.4. △ABC中,∠ABC和∠BCA的平分线交于O,则∠BAO和∠CAO的大小关系为.5.Rt△ABC中,∠C=900,BD平分∠ABC,CD=n,AB=m,则△ABD的面积是.6. 已知:OP 是∠MON 内的一条射线,AC ⊥OM ,AD ⊥ON ,BE ⊥OM ,BF ⊥ON ,垂足分别为C.D.E.F ,且AC=AD 求证:BE=BF中考真题:三条公路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区域,今要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建一果品批发市场到这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试找出批发市场的位置.第一章 单 元 检 测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1.如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0的斜坡铺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 的长度为80米,那么点B 离水平面的高度BC 的长为 米.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3. 如图,已知AC=DB ,要使△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或 .4.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这条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5. 如图,一个顶角为40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21_________ ;6. 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是中线,∠B =70°,BC =15cm ,则∠BAC = ,∠DAC = ,BD = cm ;第18题图C B A 第1题 第5题7. 已知,如图,O 是△ABC 的∠ABC.∠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 ∥AB交BC 于D ,OE ∥AC 交BC 于E ,若BC = 10,则△ODE 的周长为 .8. 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BCD 的度数是 .9.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若DC=7,则D 到AB 的距离是 .10. 如图,∠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4,则PD的长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A.90°B.60°C.120°D.150°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3. 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4. △ABC 中,∠A ∶∠B ∶∠C=1∶2∶3,CD ⊥AB 于点D 若BC=a ,则AD 等于( ) A.21a B.23a C.23a D.3a 5. 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则∠A 的度数为( )A.30°B.36°C.45°D.70°三、解答题(每题12分)1. 如图,AD ⊥CD ,AB=10,BC=20,∠A=∠C=30°.求:(1)∠ABC 的度数(2)AD 和CD 的长.2.已知:如图,△ABC 中,AB=AC ,∠A=120°.(1)用直尺和圆规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 与BM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证明题(每题10分)1.已知:如图,CE ⊥AB ,BF ⊥AC ,CE 与BF 相交于D ,且BD=CD.求证:D 在∠BAC 的平分线上.2. 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AC 边上取中点D ,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 CE = CD .求证:BD = DE .五、(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提示,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

沪科版数学八上1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课件(共15张)

沪科版数学八上1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课件(共15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3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学习目标
1.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重点)
2.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难点)
知识讲授
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前面已经学习了用拼接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
∴ ∠ = 180° − ∠ − ∠ = 180° − 90° − 54°= 36° .
∴ ∠ =∠ − ∠ = 44° − 36°= 8° .
随堂训练
1.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
于点D,若∠BAC=130°,∠C=30°,则
∠DAE的度数是 5° .
3.如图,AE是 △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45°,∠C=60°,求
∠BAE和∠AEB的度数.

解:∵AE是△ABC的角平分线,
1
∴∠CAE=∠BAE= ∠BAC.
2
∵ ∠BAC+∠B+∠C=180°,

∴∠BAC=180°-∠B-∠C=180°-45°-60°=75°,
∴∠BAE=37.5°.
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补)
E
∴ ∠A=∠EDF.
F
∵∠EDB+∠EDF+∠FDC=180°,
∴∠A+∠B+∠C=180°.
B
想一想: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D
C
思考: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核心是什么?
A
A
A
D
C
B
1
2
B

l
4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辅导讲义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辅导讲义

第一阶梯三角形证明基础巩固训练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如图,已知∠A=90°,BD平分∠ABC,AD=1cm,BC=6cm,则△BDC的面积为()A.1cm2B.6cm2C.3cm2D.12cm2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5小题)2.△ABC中AC>BC,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交于点D,已知AC=5,BC=4,则△BCD的周长是()A.9B.8C.7D.63.到平面上三点A、B、C距离相等的点有()A.只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或三个以上D.有一个或没有4.△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BD=1:2,BC=6cm,则点D到点A的距离为()A.1.5cm B.3cm C.2cm D.4cm5.如图所示,AB=AD,∠ABC=∠ADC=90°,则①AC平分∠BAD;②CA平分∠BCD;③AC垂直平分BD;④BD平分∠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6.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和这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9小题)7.等腰三角形周长是32cm,一边长为10cm,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为()A.10cm,12cm B.11cm,11cm C.11cm,11cm或10cm,12cm D.不能确定8.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1,则底边长为()A.16cm B.4cm C.20cm D.16cm或4cm9.一个等腰而非等边的三角形,它的所有的内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为()A.9B.6C.7D.3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cm,其中一边的长是8cm,则其余两边长分别为.11.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是°.12.AB边上的中线CD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CB=度.13.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的夹角为30°,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14.如图,△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C=∠OCB,求证:AO⊥BC.15.如图,在△ABC中,AB=AC,CD为AB边上的高,求证:∠BCD=∠A.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6.△ABC中,AB=AC,∠ABC=36°,D,E是BC上的点,∠BAD=∠DAE=∠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个.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7.如图,等边△ABC中,E,D在AB,AC上,且EB=AD,BD与EC交于点F,则∠DFC=度,18.如图所示,△ABC、△ADE与△EFG都是等边三角形,D和G分别为AC和AE的中点,若AB=4时,则图形ABCDEFG外围的周长是.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2小题)19.三角形中有两条中线分别平分它的两个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a2+b2+c2=ab+ac+bc,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阶梯三角形证明能力提升训练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1小题)1.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C=90°,AD=AC,DE⊥AB交BC于点E,若∠B=28°,则∠AEC =()A.28°B.59°C.60°D.62°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2.如图,已知∠A=90°,BD平分∠ABC,AD=1cm,BC=6cm,则△BDC的面积为()A.1cm2B.6cm2C.3cm2D.12cm2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3小题)3.已知△ABC中,AD⊥BC于点D,且BD=CD,若AB=3,则AC=.4.M、N、A、B是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如果MA=MB,NA=NB,则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5.△ABC中,AB比AC大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若△ACD的周长是14cm,则AB=,AC=.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6小题)6.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1,则底边长为()A.16cm B.4cm C.20cm D.16cm或4cm7.一个等腰而非等边的三角形,它的所有的内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为()A.9B.6C.7D.3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厘米,若底边长为x厘米,则x的取值范围是.9.如图:△ABC中,∠B=∠C,E是AC上一点,ED⊥BC,DF⊥AB,垂足分别为D、F,若∠AED=140°,则∠C=度,∠A=度,∠BDF=度.10.分别以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向三角形外作正三角形,其周长为24和36,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1.在△ABC中,AB=AC,它的两条边分别为3cm,4cm,那么它的周长为多少.五.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5小题)12.如图,在△ABC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4,DE=9,则线段CE的长为()A.3B.4C.5D.613.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为BC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F∥AC交AB于点F,DE∥AB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FDE的周长.14.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1)如图1,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ABC中∠ABC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 于E,交AC于F.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写出EF与BE、CF关系,并说明理由.1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直线DF∥BA,交△ABC的外角平分线AF于点F,DF与AC交于点E.求证:DE=EF.1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边AC的中点,AE⊥EC,BD=EC,请判断△ADE是不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3小题)1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则它的高为.18.△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分别以两腰为边向外作等边△ADB和等边△ACE,若∠DAE=∠DBC,则∠BAC的度数为.19.如图,已知等边△ABC边长为1,D是△ABC外一点且∠BDC=120°,BD=CD,∠MDN=60°.求证:△AMN的周长等于2.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1小题)20.三角形中有两条中线分别平分它的两个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一)一、填空题1.如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坡铺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的长度为80米,那么点B 离水平面的高度BC的长为米.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3.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或.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这个逆命题是(填“真”或“假”).5.如图,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度.6.在△ABC中,已知AB=AC,AD是中线,∠B=70°,BC=15cm,则∠BAC=,∠DAC=,BD=cm.7.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 于E,若BC=10 cm,则△ODE的周长cm.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D,则∠BCD的度数是度.9.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DC=7,则点D到AB的距离DE=.10.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二、选择题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A.60°B.90°C.120°D.150°1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13.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A.三条中线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14.△ABC中,∠A:∠B:∠C=1:2:3,CD⊥AB于点D,若BC=a,则AD等于()A.B.C.D.15.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三、解答题16.如图,AD⊥CD,AB=10,BC=20,∠A=∠C=30°.求:(1)∠ABC的度数;(2)AD、CD的长.17.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度.(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证明题18.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19.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D.求证:BD=DE.五、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20.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 =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第四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二)一、填空题:1.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它的最大边长等于16cm,则最小边长是cm.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则另两个角分别是.3.Rt△ABC中,锐角∠ABC和∠CA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A=.4.如图,在△ABC中,∠B=115°,A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边交于点D,且∠ACD:∠BCD=5:3,则∠ACB的度数为度.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已知∠ABD=∠C=90°,AD=12,AC=BD,∠BAD=30°,则BC=.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一组相等线段、相等角(不包括矩形的对边、对角).7.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若A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这个逆命题是(填“真”或“假”).9.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D,则∠BCD的度数是度.10.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二、选择题:11.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 =∠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A.三条中线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1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BC,过A作AD⊥BD于D,已知△ABC周长为M,则AD=()A.B.C.D.14.在△ABC中,∠A:∠B:∠C=1:2:3,CD⊥AB于D,AB=a,则DB等于()A.B.C.D.15.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A.24cm2B.36cm2C.48cm2D.60cm216.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E,交AC于F,∠A=50°,AB+BC =16cm,则△BCF的周长和∠EFC分别为()A.16cm,40°B.8cm,50°C.16cm,50°D.8cm,40°1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 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三、解证题:19.如图,在△ABC中,AB=AC,BC=12,∠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N.(1)求△AEN的周长.(2)求∠EAN的度数.(3)判断△AEN的形状.20.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21.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②AD=AE;③∠1=∠2;④BD=CE.以其中三个条件为题设,填入已知栏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已知:.求证:.证明:22.如图,已知P点是∠AOB平分线上一点,PC⊥OA,PD⊥OB,垂足为C、D.(1)求证:∠PCD=∠PDC;(2)求证:OP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23.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度.(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4.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B=BC,E是AB的中点,CE⊥BD.(1)求证:BE=AD;(2)求证: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3)△DBC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第一阶梯三角形证明基础巩固训练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C;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5小题)2.A;3.D;4.D;5.B;6.等腰;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9小题)7.C;8.B;9.C;10.7cm、7cm或8cm、6cm;11.60或120;12.90;13.120°或60°;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6.6;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7.60;18.15;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2小题)19.C;20.C;第二阶梯三角形证明能力提升训练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1小题)1.B;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2.C;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3小题)3.3;4.M;N;AB;5.8cm;6cm;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6小题)6.B;7.C;8.0<x<25;9.50;80;40;五.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5小题)12.C;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3小题)17.;18.20°;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1小题)20.C;第三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一)一、填空题1.40;2.等腰;3.∠ABC=∠DCB;AC=DB;4.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5.220;6.40°;20°;7.5;7.10;8.10;9.7;10.2;二、选择题11.B;12.C;13.B;14.C;15.B;第四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二)一、填空题:1.8;2.72°,72°或36°,108°;3.135°;4.40;5.6;6.DE=DC,∠OBD=∠ODB等.;7.;8.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9.10;10.2;二、选择题:11.D;12.B;13.B;14.A;15.A;16.A;17.C;18.B;三、解证题:21.在△ABD和△ACE中,AB=AC,AD=AE,BD=CE;∠1=∠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基础拔高讲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模型)(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基础拔高讲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模型)(含答案)

(授课内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模型)(一)知识回顾1、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2、角平分线模型模型I :角平分线加平行线必出等腰三角形.模型II :角平分线加射影模型必出等腰三角形.→模型III :角平分线的中心思想是对称,关于角平分线对称,因此常见做辅助线的方法有以下三种.FCDE××○○×M Q'O ONP123(二)例题讲解1、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如图,在ABC △中,90C ∠=︒,AD 是角平分线,DE AB ⊥,3cm DE =,5cm BD =,则BC =__________.(2)(14—15年嘉祥期末)在ABC △中,90BAC ∠=︒,3AB =,4AC =,5BC =,若点P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 到边BC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解析】(1)8cm ;(2)1(提示:过点P 作三边的垂线,利用面积进行求解).(1)证明: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2)(14年—15年金牛区期末)如图,ABC △的外角一平分线CP 和内角平分线BP 相交于点P ,若=80BAC ∠︒,则=CAP ∠____________.【解析】(1)如图,在ABC △中,设BAC ∠、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为I , 过I 点作ID AB ⊥于D ,IE AC ⊥于E ,IF E DCBA第19题第CAE DBBEABPIF BC ⊥于F ,连接IC .∵AI 、BI 都是角平分线, ∴ID IE =,ID IF =, ∴IE IF =,∴CI 是ACB ∠的平分线,∴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2)50°(提示:过点P 向三边作垂线,证明AP 是BAC ∠的外交角平分线) 2、角平分线模型(1)如图3-1,在ABC △中,BD 、CD 分别平分ABC ∠和ACB ∠,//ED AB ,//FD AC .如果6BC =,则DEF △的周长为__________.(2)如图3-2,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若8cm BE =,5cm CF =,则EF =________.(3)如图3-3,ABC △的内角ABC ∠和外角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BE 交AC 于点F ,过点E 作EG//BD 交AB 于点G ,交AC 于点H ,连接AE ,有以下结论:①12BEC BAC =∠∠;②HEF CBF △≌△;③BG CH GH =+;④AEB ACE +∠∠ 9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图3-1 图3-2 图3-3【解析】(1)6;(2)3cm ;(3)①③④.H FGABC DEBAEF CDA GDFE(1)(14—15年青羊区期末)如图4-1,在ABC △中,90BAC ∠=︒,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F ,交AC 于E ,若3AE =,2DF =,则AD =_____________.(2)如图4-2,已知:在ABC △中,90BAC ∠=︒,AD BC ⊥于D ,BCA ∠的角平分线交AD 与F ,交AB 于E ,//FG BC 交AB 于G .4cm AE =,12cm AB =,则BG =__________,GE =__________.图4-1 图4-2【解析】(1)5;(2)4cm ;4cm .过E 作EH 垂直BC 交BC 于H 点, 易证AEC EHC △≌△;由角度分析易知AEF AFE ∠=∠, 即AE AF =,则有EH EA AF ==; 又可证AGF BHE △≌△, 则1248AG EB ==-=, 则844BG =-=,4GE =.如图,在ABC △中,12∠=∠,2AB AC =,AD BD =.求证:DC AC ⊥.ABF EADCF E GADCFE GHABDC12ABDC12E【解析】过D 作DE AB ⊥于MON ∠,∵AD BD =,DE AB ⊥, ∴ADE BDE △≌△, ∴12AE BE AB AC ===, ∵12∠=∠,∴ADE ADC △≌△, ∴90ACD AED ∠=∠=︒,∴DC AC ⊥.如图所示,在ABC △中,90BAC ∠=︒,AB AC =,BE 平分ABC ∠,CE BE ⊥.求证:12CE BD =.【解析】延长CE 、BA 相交于F ,在BEC △和BEF △中,12BE BE BEF BEC ∠=∠⎧⎪=⎨⎪∠=∠⎩∴BEC BEF △≌△ ∴12CE EF CF ==∵BE CE ⊥,∴190F ∠=︒-∠B ACEDAEDF 123同理390F ∠=︒-∠,∴13∠=∠在ABD △和ACF △中,13AB AC BAD CAF ∠=∠⎧⎪=⎨⎪∠=∠⎩∴ABD ACF △≌△ ∴BD CF =,∴12CE BD =.如图,在ABC △中,60ABC ∠=︒,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AD 、CE 交于O .(1)求AOC ∠的度数;(2)求证:AC AE CD =+.【解析】(1)=120AOC ∠︒;(2)在AC 上截取AT ,使AT AE =,连接OT , 在AOE △和AOT △中,AT AEOAT OAE AO AO =⎧⎪∠=∠⎨⎪=⎩∴(SAS)AOE AOT △≌△,∴60AOT AOE ∠=∠=︒,∴60COT COD ∠=∠=︒ 在COT △和COD △中, 60COT COD OC OCOCT OCD ∠=∠=︒⎧⎪=⎨⎪∠=∠⎩∴(ASA)COT COD △≌△,∴CT CD =, ∴AE CD AT CT AC +=+=.AECOAECOT已知等腰ABC △,100A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D .求证:BD AD BC +=.【解析】解法一:如图,在BC 上截取BE BD =,连接DE ,过D 作DF//BC ,交AB 于F ,则32∠=∠,ADF ECD ∠=∠.又∵12∠=∠,∴13∠=∠,故DF BF =. 显然FBCD 是等腰梯形. ∴BF DC =,DF DC =.∵1112(180100)20222ABC ∠=∠=⨯︒-︒=︒,1(1802)802BED BDE ∠=∠=︒-∠=︒,∴180100DEC BED ∠=︒-∠=︒,∴100FAD DEC ∠=∠=︒,∴AFD EDC △≌△,AD EC =. 又∵BE BD =,∴BC BD EC BD AD =+=+.解法二:如图,延长BD 到E ,使DE AD =,在BC 上截取BF BA =.∵1=2∠∠,BD 为公共边,∴BAD BFD △≌△,AD FD =,ADB FDB ∠=∠.∵1111(180100)20222ABC ∠=∠=⨯︒-︒=︒,∴180(1)180(10020)60ADB A ∠=︒-∠+∠=︒-︒+︒=︒. ∴60FDB ∠=︒,故60FDC ∠=︒,60EDC ∠=︒. ∵DF DE =,∴DFC DEC △△≌.∴E DFC ∠=∠,34∠=∠.∵2206080DFC FDB ∠=∠+∠=︒+︒=︒, ∴80E ∠=︒.∵440∠=︒,∴340∠=︒,故3480ECB ∠=∠+∠=︒.∴ECB E ∠=∠,故BC BE =. ∵BE BD DE =+,∴BC BD AD =+. 解法三:如图,延长BD 到E ,使BE BC =.ABDCAD CFE1233ABDCFE124ABDCE12F延长BA 到F ,使BF BC =.连接CE 、EF 、DF . ∵12∠=∠,BD 公共,∴BDC BDF △△≌ . ∴BDC BDF ∠=∠,BCD BFD ∠=∠. 又∵120100120BDC BAC ∠=∠+∠=︒+︒=︒,40BCD ∠=︒,∴40BFD ∠=︒.∵BE BF =,120∠=︒.∴80BEF BFE ∠=∠=︒, ∴804040DFE ∠=︒-︒=︒.而180********FAD BAD ∠=︒-∠=︒-︒=︒.∴FAD DEF ∠=∠.又FD 公共,∴FAD FED △≌△. ∴ED AD =.∴BC BE BD AD ==+.如图,ABC △中,90BAC ∠=︒,AB AC =,AD BC ⊥,垂足为D ,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在ABC △外有一点F ,使FA AE ⊥,FC BC ⊥. (1)求证:BE CF =;(2)在AB 上取一点M ,使2BM DE =,连接MC ,交AD 于点N ,连接ME . 求证:①ME BC ⊥;②DE DN =.【解析】(1)由题意得,90BAC EAF ∠=∠=︒,∴90BAE CAF CAE ∠==︒-∠, 在ABE △和ACF △中, 45BAE CAF AB ACABE ACF ∠=∠⎧⎪=⎨⎪∠=∠=︒⎩, ∴(ASA)ABE ACF △≌△, ∴BE CF =.(2)①作ET AB ⊥于点T ,则DE TE =, ∴22BM DE TE ==,45ABE BET ∠=∠=︒, ∴TE TB =,2BM TB =,TB TM TE ==,B AMFND C∴ME BC ⊥②由①得,ME BC ⊥,AD BC ⊥,∴AD//ME ,∴22.5MEA NAE MAE ∠=∠=∠=︒, ∴ME MA =,∴CM 平分ACB ∠, 即22.5ACN DCN ∠=∠=︒, 在ADE △和CDN △中, 9022.5ADE CDN AD CDDAE DCN ∠=∠=︒⎧⎪=⎨⎪∠=∠=︒⎩∴(ASA)ADE CDN △≌△ ∴DE DN =. (三)作业设计1、(1)如图1-1,ABC △的周长是22,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3OD =,求ABC △的面积.(2)如图1-2,ABC △的B ∠、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图1-1 图1-2【解析】(1)∵O 点为ABC △的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 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ABC OAB OBC OAC S S S S =++△△△△BADCOABCDABC DF EG1()3332AB BC AC =⨯++⨯=. (2)分别过D 作DE 、DF 、DG 垂直于AB 、BC 、AC , 垂足分别为E 、F 、G ,∵BD 平分CBE ∠,DE BE ⊥,DF BC ⊥, ∴DE DF =. 同理DG DF =, ∴DE DG =,∴点D 在EAG ∠平分线上, ∴AD 是BAC ∠的平分线.2、(1)如图2-1,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M ,交AC 于N ,若9BM CN +=,则线段MN 的长为_____.(2)如图2-2,BD 平分ABC ∠,CD 平分外角ACG ∠.DE//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线段EF 与BE 、CF 有什么关系?图2-1 图2-2【解析】(1)9;(2)如图所示中仍有两个等腰三角形BED △、CDF △,从而DE BE =,CF DF =,又EF ED DF BE CF =-=-,故EF BE CF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 ∠的角平分线AE 交DC 于E ,BE 是B ∠的角平分线.求证:(1)AE BE ⊥;(2)AD BC AB +=.图4GFDCA EBAB C ENMADECBADECBF【解析】(1)∵//AD BC ,∴22180EAB EBA ∠+∠=︒∴90EAB EBA ∠+∠=︒,∴AE BE ⊥.(2)在AB 上截取AF ,使AF AD =,连接EF , 在ADE △和AFE △中, DA FA DAE BAE AE AE =⎧⎪∠=∠⎨⎪=⎩∴(SAS)ADE AFE △≌△ ∴ED EF =,ADE AFE ∠=∠ ∵//AD BC ,∴180ADE C ∠+∠=︒ ∵180EFB AFE ∠+∠=︒,∴EFB C ∠=∠ 在EFB △和ECB △中, EBF EBC EFB CBE BE ∠=∠⎧⎪∠=∠⎨⎪=⎩∴(AAS)EFB ECB △≌△, ∴EF EC =,∴DE CE =, ∴AD BC AF BF AB +=+=.4、如图所示,在ABC △中,3ABC C ∠=∠,12∠=∠,BE AE ⊥.求证:2AC AB BE -=.【解析】延长BE 交AC 于M .∵AE BE ⊥,12∠=∠,ABCE12ABCE12M 354∴34∠=∠,AB AM =,BE EM =, ∴AC AB AC AM MC -=-=,2BM BE =, 又∵345C ∠=∠=∠+∠,353ABC C ∠=∠+∠=∠, ∴553C C ∠+∠+∠=∠, ∴5C ∠+∠,∴MB MC =, ∴2AC AB BE -=.5、如图,ABC △中,AB AC =,108A ∠=︒,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求证:BC AC CD =+.【解析】方法一:在BC 上截取E 点使BE BA =,连结DE .∵BD 平分ABC ∠,∴ABD EBD ∠=∠. 在ABD △与EBD △中∵AB EB =,ABD EBD ∠=∠,BD BD =, ∴ABD EBD △≌△,∴A DEB ∠=∠,∵108A ∠=︒,∴108DEB ∠=︒,∴72DEC ∠=︒. 又∵361854ADB ∠=︒+︒=︒,∴72CDE ∠=︒,∴CDE DEC ∠=∠,∴CD CE =, ∵BC BE EC =+,∴BC AC CD =+.方法二:如图,延长CA 到F ,使CF CB =,连结BF . ∵AB AC =,且108BAC ∠=︒, ∴36ABC C ∠=∠=︒. ∵CB CF =,∴F FBC ∠=∠.∴FAB C ABC ∠=∠+∠.∴72FAB ∠=︒.∵12ADB C ABC ∠=∠+∠,∴54ADB ∠=︒.又∵54FBD ∠=︒, ∴BF AB AC FD ===. ∴AF CD =.∴BC AC CD =+.ABCDABCDEABCDF6、如图,Rt ABC △中,90ACB ∠=︒,CD AB ⊥,垂足为D .AF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 (1)求证:CE CF =.(2)将图6-1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A D E △的位置,使点'E 落在BC 边上,其它条件不变,如图6-2所示.试猜想:'BE 与C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图6-1 图6-2【解析】(1)相等(2)如图,过点E 作EG AC ⊥于G . 又∵AF 平分CAB ∠,ED AB ⊥,∴ED EG =. 由平移的性质可知:''D E DE =,∴''D E GE =. ∵90ACB ∠=︒.∴90ACD DCB ∠+∠=︒,∵CD AB ⊥于D .∴90B DCB ∠+∠=︒∴ACD B ∠=∠, 在Rt CEG △与Rt ''BE D △中,∵GCE B ∠=∠,''CGE BD E ∠=∠,''GE D E =, ∴''CEG BE D △△≌,∴'CE BE =, 由(1)可知'CF BE =.图1FEDC BAE‘图2GD′A′FE DCBA。

三角形相似的证明

三角形相似的证明

三角形相似的证明
三角形相似的证明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AAA(全等)法则。

如果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三个角度都相等,则它们一定相似。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三个角度分别为∠A、∠B、
∠C和∠D、∠E、∠F,并且这三个角度完全相等,即∠A=∠D,∠B=∠E,∠C=∠F,则可以得到结论: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相似。

方法二:AAA(角度比例)法则。

如果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两个角度的比值相等,则它们一定相似。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对应角度分别为∠A、∠B、
∠C和∠D、∠E、∠F,并且这两个角度的比值相等,即
∠A/∠D=∠B/∠E=∠C/∠F,则可以得到结论: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相似。

其中,相似三角形的三个性质有: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每个对应角度都相等。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每条对应边的长度比相等。

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与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条边都成比例。

八年级(上)培优讲义: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八年级(上)培优讲义: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认识三角形、定义与命题、证明)一、知识建构1. 三角形按角分类:(1)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钝角三角形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三角形的中线的形状也是一条;(2)三角形的三条角中线.4.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线,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为:6.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______.7.对某一件事情作出_______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8.思考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并判断那些命题正确? 那些命题不正确?(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3)同位角相等。

(4)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的余角。

9. 阅读教材内容后请回答:(1)怎样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真命题、公理、定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各是什么?10.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如果是真命题,请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1)如果ab=0,那么a=b=0;(2)如图,若AC∥DE,∠1=∠2,则AB∥CD.二、经典例题例1.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判断:①a∥b②b∥c;•③a⊥b;④a∥c;⑤a⊥c.请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至少写两个命题).例2.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A.44°B.60°C.67°D.77°例3. 如图,已知∠AOB=α,在射线OA、OB上分别取点OA1=OB1,连接A1B1,在B1A1、B1B上分别取点A2、B2,使B1B2=B1A2,连接A2B2…按此规律下去,记∠A2B1B2=θ1,∠A3B2B3=θ2,…,∠A n+1B n B n+1=θn,则(1)θ1= , (2)θn= .例4.如图,在Rt△ABC中,∠ACB=90°,∠A=α,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则旋转角的大小为.图1图2DC EA B例5.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3B .1<x ≤3C .1≤x <3D .1<x <3例6. 已知实数x ,y 满足,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例7.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DC BE .例8.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截AB 、CD 于 点M 、N ,MG 、NH 分别是∠EMB 与∠END 的平分线.求证:MG ∥NH . 请根据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三、基础演练1.在△ABC 中,若∠A +∠B =88°,则∠C =_______,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三角形.∠EMG=12∠∠ENH=12∠END可证∠EMG=∠MNH要证MG ∥NH 只需证:∠EMB=∠END已知AB ∥CDABCDE FHMN2.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42°,则另一个锐角为_________.3.在△ABC 中,若∠A =35°,∠B =68°,则与∠C 相邻的外角等于_______ °.4.若5条线段长分别为1cm ,2cm ,3cm , 4cm ,5cm ,则以其中3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_ .5.一木工师傅有两根70,100长的木条,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三角形木架,则第三根木条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木架周长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 6. 如图所示,下面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 .∵∠1=∠2,∴AB ∥CDB .∵∠ABC +∠BCD =180°,∴AD ∥BC C .∵AD ∥BC ,∴∠3=∠4D .∵∠ABC +∠DAB =180°,∴AD ∥BC 7.命题“若a b >,则1ab>”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8.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6,则底边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6<x <12 B . 0<x <6 C . 0<x <12 D . 无法确定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 10.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过点D 作DF ⊥AB 于点F .求证:BC =DE +EF .四、直击中考1. (2013广西)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cm ,则以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A .6cmB .12cmC .18cmD .36cm2.(2013衡阳)如图,∠1=100°,∠C =70°,则∠A 的大小是( )A .10°B .20°C .30°D .80°3241D CBA B CE DF A3.(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A .165°B .120°C .150°D .135°4.(2013黔东南州)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满足∠B ﹣∠A =∠C ﹣∠B ,则∠B = 度.5.(2013温州)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a ∥b ,∠1=40°,∠2=70°,则∠3= 度.6.(2013雅安)若(a ﹣1)2+|b ﹣2|=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7.(2013东城).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1n A BC -∠的平分线与1n 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 设A θ∠=,则1A ∠= ;n A ∠= 8.(2014杭州)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 .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C .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互相垂直D . 平行四边想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五、能力拓展1.如图,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OM 平分∠AOB ,ON 平分∠DOC ,若∠MON =α,∠BOC =β,则∠AOD 可表示为( )A . 2α-βB . α-βC . α+βD . 2α2.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A.150°B.130°C.120°D.100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底边与腰的比为3:2,求各边长.4. 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化简|a+b-c|-|b-a-c|的结果是多少?5.如图所示,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经过点C,•AD•⊥L,BE⊥L,垂足分别为D,E.(1)证明:△ACD≌△CBE;(2)求证:DE=AD+BE;(3)当直线L经过△ABC内部时,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猜想这时DE,AD,BE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猜想.六、挑战竞赛1. 在△ABC中,∠A= 50°, 高BE,CF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O,求∠BOC.FEC AB2.△ABC 中,已知∠ABC = 74°, ∠A = 56°, BE 是AC 边上的高,CF 是△ ABC 的角平分线,求∠ACF 和∠BFC .4.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S △ABC =4cm 2,求S △ABE .5.如图,45AOB ∠=,过OA 上到点O 的距离分别为1,4,7,10,13,16,…的点作OA 的垂线与OB 相交,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321s s s …,观察图中的规律,第4个黑色梯形的面积=4S ,第n (n 为正整数)个黑色梯形的面积=n S .6.在△ABC 中,AC AB =,D 是底边BC 上一点,E 是线段AD 上一点,且∠BAC CED BED ∠=∠=2.(1) 如图1,若∠︒=90BAC ,猜想DB 与DC 的数量关系为 ; (2) 如图2,若∠︒=60BAC ,猜想DB 与D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αBAC ,请直接写出DB 与DC 的数量关系.OA BCDEA EBCD图1 图2。

三角形讲义(一)

三角形讲义(一)

三角形讲义(一)知识讲解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要素:⎪⎩⎪⎨⎧在三角形内部的角内角:相邻两边组成的端点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线段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如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 、B 、C ,三角形可表示为ABC ∆三角形三边的表示法:三角形的三边都是线段,可用表示线段的办法表示边。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三角形的周长:用代数式表示为c b a C ++=。

三角形的面积:用代数式表示为Cab ah S ∠==sin 2121 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固定,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了。

三角形的分类:⎪⎪⎪⎩⎪⎪⎪⎨⎧⎪⎩⎪⎨⎧⎩⎨⎧⎪⎩⎪⎨⎧⎩⎨⎧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按角分类等边三角形腰、底不相等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线和五心三线⎪⎩⎪⎨⎧高线中线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已知:AD,BD 分别平分ABC ∆的内角B A ∠∠,,求证:CD 平分C ∠证明:过点D 作AC DF BC DE ⊥⊥,,AB DG ⊥CCD DFDE DEDG BCDE AB DG B DFDG ACDF AB DG A ∠∴=∴=∴⊥⊥∠=∴⊥⊥∠平分平分平分,,BD ,,AD注意: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已知:AF,BD 分别是ABC ∆的中线,CE 过AF,BD 的交点,求证:CE 是ABC ∆的中线。

证明:连接DF,与CE 交于点G 。

,,11//,,221212D E AC BC DF DH DF AB DG AE AB DB DG DH EB DB DG EB AE EB CE ABC ∴===∴==∴=∴=∴∆分别是的中点是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做垂涎,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2章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教你找到完成三角形证明的最佳路径) 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2章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教你找到完成三角形证明的最佳路径) 讲义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 1 :如图,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CE垂直于BD,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CE。

思路分析:1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的应用2 )解题思路:要求证BD=2CE,可用加倍法,延长短边,又因为有BD 平分∠ABC的条件,可以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结合起来。

解答过程: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在ΔBEF 和ΔBEC 中,∵∠1=∠2,BE=BE,∠BEF=∠BEC=90°,∴ΔBEF≌ΔBEC,∴EF=EC,从而CF=2CE。

又∠1+∠F=∠3+∠F=90°,故∠1=∠3。

在ΔABD和ΔACF中,∵∠1=∠3,AB=AC,∠BAD=∠CAF=90°,∴ΔABD≌ΔACF,∴BD=CF,∴BD=2CE。

解题后的思考: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命题在添加辅助线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解题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相关知识点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联系,为同学们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并且在添加辅助线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化归的数学思想,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北师大版初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四章三角形教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讲义(含有答案)

北师大版初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第四章三角形教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讲义(含有答案)

三角形全等的断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断定方法SSS 、SAS 、ASA 、AAS ;2、能运用断定方法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经理探究断定方法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于生活.1.SSS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 〕.这个定理说明,只要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也是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的原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如以下图,:△ABC 与△DEF 的三条边对应相等,求证:△ABC ≌△DEF .证明: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SSS 〕.角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角的示意图如下图,说明'''A O B =AOB ∠∠的根据是_________.4.边角边定理三角形全等断定方法2:______和它们的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AS 〕 符号语言: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SAS 〕.图示:5.探究边边角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________等.6.ASA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如以下图,∠D=∠E ,AD =AE ,∠1=∠2.求证:△ABD ≌△ACE .证明:∵∠1=∠2〔〕∴∠1+∠CAD =∠2+∠CAD 〔相等的角加同一个角仍相等〕即∠BAD =∠CAE在△ABD 和△ACE 中, ∠D=∠E 〔〕AD=AE 〔〕∠BAD =∠CAE 〔等量相加〕∴△ABD≌△ACE〔ASA〕.7.AAS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如图:D在AB上,E在AC上,DC=EB,∠C=∠B.求证:△ACD≌△ABE.证明:在△ACD和△ABE中.∠C=∠B〔〕∠A=∠A〔公共角〕DC=EB〔〕∴△ACD≌△ABE〔AAS〕.参考答案:1.三边分别相等稳定性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两边夹角5.不一定全6.两角和它们的夹边7.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1.先证明对应边相等,再证全等〔利用中点、等量相加等〕【例1】如下图,在△ABC和△FED中,AD=FC,AB=FE,BC=ED,求证:△ABC≌△FED.【解析】∵AD=FC,∴AD+DC=FC+DC,即AC=FD.在△ABC和△FED中,∴△ABC≌△FED〔SSS〕.总结: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如下几种常见类型:〔1〕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2〕有公共线段的两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用等量相加或相减,推出两边相等.〔3〕含有中点的两个三角形,如图:AB=AC,D是BC的中点,由中点的定义可得:BD=CD.继而可证△ABD≌△ACD.练1.如图,AC=BD,0是AB、CD的中点,求证△AOC≌△BOD.【解析】要证△AOC≌△BOD,只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分别相等.证明:∵O是是AB、CD的中点,∴AO=BO,CO=DO.在△AOC和△BOD中,∴△AOC≌△BOD.2.先利用SSS证明三角形全等,继而证明边〔角〕相等,或求边〔角〕【例2】如下图,AB=DC,AC=DB,求证:∠1=∠2.【解析】在△ABC与△DCB中,∴△ABC≌△DCB〔SSS〕.∴∠ABC=∠DCB,∠ACB=∠DBC.∴∠ABC-∠DBC=∠DCB-∠ACB.即∠1=∠2.总结:1.要求证在两个不同三角形内的角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当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不易证全等时,可以利用等量的和〔差〕相等,将问题转化.3.求证不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两边相等,同样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练2.如图是“人〞字形屋梁,AB=AC.如今要在程度横梁BC上立一根垂直的支柱支撑屋梁,工人师傅取BC的中点D,然后在A,D之间竖支柱AD.那么这根AD符合“垂直〞的要求吗?为什么?【解析】AD⊥BC符合要求,理由如下:∵点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ABD≌△ACD〔SSS〕.∴∠ADB=∠ADC.又∵∠ADB+∠ADC=180°,∴∠ADB=∠ADC=90°.∴AD⊥BC.练3.如下图,:A,C,F,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B=DE,BC=EF,AF=DC,求证:AB∥DE.【解析】先根据SS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A=∠D,即可证明AB ∥DE.证明:∵AF=DC,∴AF-CF=DC-CF.∴AC=D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D.∴AB∥DE.练4.:如下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B,AD=CD,求证:∠C=∠A.【解析】连接BD,在△ABD和△CBD中,∴△ABD≌△CBD〔SSS〕.∴∠C=∠A.练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CB,求证:∠A+∠D=180°.【解析】证明:连接AC,在△ADC与△CBA中,∴△ADC≌△CBA〔SSS〕,∴∠ACD=∠CAB,∴AB∥CD,∴∠A+∠D=180°.3.利用SAS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例3】如下图,△ABC,△DEF均为锐角三角形,AB=DE,AC=DF,∠A=∠D.求证:△ABC ≌△DEF.【解析】直接根据SAS可证明△ABC≌△DEF.证明: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总结:运用“边角边〞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1〕同一三角形的边、角要放在等号的同一边,按照“边角边〞的顺序书写;〔2〕注意条件里的三个元素必须齐全,且对应相等;〔3〕条件里的三个元素必须对应,一个三角形中的元素依次是“边—角—边〞,另一个三角形的元素也必须依次是“边—角—边〞,假如是其他“边—边—角〞或“角—边—边〞,那么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在条件中,相等的角必须是所给两边的夹角,假如把夹角改为其中一条边的对角,那么不一定全等.练6.〔2021秋•天元区期末〕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根据〔SAS〕断定△ABC ≌△DEF,还需的条件是〔〕A.∠A=∠D B.∠B=∠E C.∠C=∠F D.以上三个均可以【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中的SAS,即两边夹角.做题时根据条件,结合全等的断定方法逐一验证,要由位置选择方法.解:要使两三角形全等,且SASAB=DE,BC=EF,还差夹角,即∠B=∠E;A、C都不满足要求,D也就不能选取.应选B.练7.如以下图所示,∠1=∠2,AO=BO,求证:△AOC≌△BOC.【解析】两个三角形包含一个公共边,结合条件,根据SAS可证明△AOC≌△BOC.证明:在△AOC和△BOC中,∴△AOC≌△BOC〔SAS〕.4.先证明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再证明三角形全等【例4】〔2021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AE=CF,AD∥BC,AD=CB.求证:△ADF≌△CBE.【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断定定理“SAS〞证得结论.证明:∵AE=CF,∴AE﹣EF=CF﹣EF,即AF=CE.又∵AD∥BC,∴∠A=∠C.∵在△ADF与△CBE中,∴△ADF≌△CBE〔SAS〕.总结:没有直接给出能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1〕先根据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假如两边,那么要找第三边或夹角;假如一角和该角的一边,那么需要找夹角的另一条边;〔2〕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些题目的条件含而不露,通常要挖掘出隐含条件,比方公共边、对顶角等,从而为解题所用;〔3〕有些条件需要用到线段与角的和差关系才能得到.练8.〔2021•房山区二模〕如图,AB=AD,AC=AE,∠1=∠2,求证:△ABC≌△ADE.【解析】∠1=∠2,∠BAE是公共角,从而可推出∠DAE=∠BAC,AB=AD,AC=AE,从而可以利用SAS来断定△ABC≌△ADE.证明:∵∠1=∠2,∴∠1+∠BAE=∠2+∠BAE,即∠DAE=∠BAC.在△ABC和△ADE中,∴△ABC≌△ADE〔SAS〕.练9.〔2021•永春县质检〕: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CE=CD,∠ACD=∠BCE.求证:△AEC≌△BDC.【解析】根据∠ACD=∠BCE,可得出∠ACD+∠DCE=∠BCE+∠DCE,即∠ACE=∠BCD.根据边角边公理可得出△AEC≌△BDC.证明:在△AEC和△BDC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CD=∠BCE,∴∠ACD+∠DCE=∠BCE+∠DCE,即∠ACE=∠BCD,在△AEC和△BDC中,∴△AEC≌△BDC〔SAS〕.点评:此题考察了全等三角形的断定SAS.5.先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再证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例5】〔1〕〔2021•十堰〕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AD=AE.求证:∠B=∠C.【解析】首先根据条件AB=AC,AD=AE,再加上公共角∠A=∠A可利用“SAS〞定理证明△ABE≌△ACD,进而得到∠B=∠C.证明:在△ABE和△ACD中,∴△ABE≌△ACD〔SAS〕.∴∠B=∠C.〔2〕〔2021春•鼓楼区校级月考〕如图,点E,F在AC上,AB∥CD,AB=CD,AE=CF.求证:BF=DE.【解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内错角相等,再证出AF=CE,根据SAS证明△ABF≌△CD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证明:∵AB∥CD,∴∠A=∠C,∵AE=CF,∴AE+EF=CF+EF,即AF=CE,在△ABF和△CDE中,∴△ABF≌△CDE〔SAS〕,∴BF=DE.总结:综合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断定与性质解题步骤如下:〔1〕由问题中的条件,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证得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练10.〔2021秋•涞水县期末〕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那么∠D的度数为〔〕A.50° B.30°C.80°D.100°【解析】利用SAS可证明△AOD≌△COB,那么∠D=∠B=30°.解:∵OA=OC,OD=OB,∠AOD=∠COB,∴△AOD≌△COB〔SAS〕,∴∠D=∠B=30°.应选B.练11.〔2021春•锦州校级期中〕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在△ABC与△DEF中,AB=DE,AC=DF,假设∠_____=∠______,那么△ABC≌△DEF,所以BC=_____,因此BE=________.【解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SAS,假设∠A=∠D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得出结果.解:假设∠A=∠D时,△ABC≌△D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BC=EF,∴BE=CF;故答案为:∠A=∠D,EF,CF.6.先用ASA证全等,再证边角相等【例6】如下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1=∠2,∠3=∠4.求证:BO=DO.【解析】先用“ASA 〞证明△ABC ≌△ADC ,得出AB=AD ,再用“SAS 〞证明△ABO ≌△ADO ,可得出结论.证明:在△ABC 和△ADC 中,∴△ABC ≌△ADC 〔ASA 〕.∴AB =AD.在△ABO 与△ADO 中,△ACO ≌△ADO 〔SAS 〕.∴BO =DO .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练12.如下图,在△ABC 中,点O 为AB 的中点,AD ∥BC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D ,E ,求证:OD =OE.【解析】∵点O 为AB 的中点,∴AO =BO .∵AD ∥BC ,∴∠ADO =∠BEO ,∠DAO =∠EBO.在△AOD 与△BOE 中,∴△AOD ≌△BOE 〔AAS 〕.∴OD =OE .7.先用AAS 证全等,再证边角相等【例7】如下图,∠1=∠2,∠C =∠D ,求证:AC =AD .D C BA O12 3 4【解析】先利用AAS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 =AD .证明:在△ACB 与△ADB 中,∴△ACB ≌△ADB 〔AAS 〕.∴AC =AD .总结:1. 由“ASA 〞与“AAS 〞可知,两个三角形假如有两个角及任意一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等.2. 注意不用混淆“ASA 〞和“AAS 〞,“ASA 〞是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AAS 〞是两角及一对边对应相等.练13.如下图,C ,F 在BE 上,∠A =∠D ,AC ∥DF ,BF =EC .求证:AB =DE .【解析】先利用平行证明角相等,再用等量相减的思想证明BC =EF ,应用AAS 可得△ABC ≌△DEF ,进而得出结论.证明:∵AC ∥DF ,∴∠ACE =∠DFB.又∵∠ACE +∠ACB =180°,∠DFB +∠DFE =180°,∴∠ACB =∠DFE.又BF =EC ,∴BF -CF =EC -CF ,即BC =EF.在△ABC 与△DEF 中,∴△ABC ≌△DEF 〔AAS 〕.∴AB =DE .8.灵敏选用证明方法证〔判断〕全等AB C FED【例8】如下图,∠B=∠DEF,BC=EF,要证△ABC≌△DEF,假设要以“ASA〞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以“SAS〞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以“AAS〞为根据,还缺条件_________.【解析】一组角和一组边相等,要根据“ASA〞证全等就要求夹边的另一组角相等,故填∠ACB=∠DFE;要根据“SAS〞证全等就要求夹角的另一组边相等,故填AB=DE;要根据“AAS〞证全等就要求另一组角相等,故填∠A=∠D.答案:∠ACB=∠DFE;AB=DE;∠A=∠D.总结: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4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分别是“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注意:三角形全等的断定方法中不存在“角边边〞“角角角〞.2.“边边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这四种判断方法中,都要求有一组边对应相等.3.在寻求全等条件时,要注意结合图形挖掘图中隐含的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中点、角平分线.4.以及平行线中包含的角的关系,垂直中包含的角的关系,以便顺利求解.练14.如下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以下一个条件后,仍无法断定△ABE≌△ACD的是〔〕.=AE B.∠AEB=∠ADC==AC【解析】选择A中的AD=AE,加上条件,可根据AAS证明△ABE≌△ACD;选项B中给出∠AEB=∠ADC,加上条件,可得三对角相等,但三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选项C中的BE=CD,加上条件,可根据AAS证明△ABE≌△ACD;选项D中的AB=AC,加上条件,可根据ASA证明△ABE≌△ACD;应选:B.练15.如下图,BF ⊥AC ,DE ⊥AC ,垂足分别为点F ,E ,BF =DE ,∠B =∠D ,求证:AE =CF.【解析】∵BF ⊥AC ,DE ⊥AC ,∴∠DEC =∠BFA =90°.在△BFA 与△DEC 中,∴△BFA ≌△DEC 〔ASA 〕.∴AF =CE.∴AF +EF =CE +EF.∴AE =CF.练16.如图,将△BOD 绕点O 旋转180°后得到△AOC ,再过点O 任意画一条与AC ,BD 都相交的直线MN ,交点分别为M 和N .试问:线段OM =ON 成立吗?假设成立,请进展证明;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析】OM =ON 成立.理由是:∵△BOD 绕点O 旋转180°后得到△AOC ,∴△BOD ≌△AOC .∴∠A =∠B ,AO =BO .又∵∠AOM =∠BON ,∴△AOM ≌△BON (ASA).∴OM =ON .练17.如下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置于直线l 上,AC =BC ,现过A ,B 两点分别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 ,E.DC E FA B BA C DE【解析】〔1〕△ACD ≌△CBE ,证明:∵∠ACB =90°,∴∠ACD +∠BCE =90°.又∵AD ⊥l ,∴∠CAD +∠ACD =90°.∴∠BCE =∠CAD.∵BE ⊥l ,∴∠ADC =∠CEB =90°.在△ACD 与△CBE 中,∠CAD =∠BCE ,∠ADC =∠CEB ,AC =CB ,∴△ACD ≌△CBE 〔AAS 〕.〔2〕由〔1〕可知△ACD ≌△CBE ,∴AD =CE ,CD =BE ,∴AD =CE =CD +DE =BE +DE =3+5=8.1.如下图,AB ∥CD ,OB =OD ,那么由“ASA 〞可以直接断定△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点D ,E ,AD ,CE 交于点H ,EH =EB =3,AE =4,那么CH 的长是___________.3.如下图,点E ,C 在线段BF 上,BE =CF ,AB ∥DE ,∠ACB =∠F .求证:△ABC ≌△DEF .AC D F EB l4.如下图,∠B =∠E ,∠BAD =∠EAC ,AC =AD ,求证:AB =AE.5.〔2021•厦门校级一模〕如图,A 、B 、C 、D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 ,EC=DF ,EC ∥DF .求证:△ACE ≌B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图,AB=CD ,BE=DF ,AF=EC 。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讲义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AS、ASA、HL。

例:如图,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两底角的平分线长度均相等。

4、有两个角相等或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例: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例:如图,在ABA 1中,∠B=20º,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 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A n的度数为。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º.3、有一个角等于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或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如右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M C B A 例:如图1,已知:∠MON=30º,点A 1、A 2、A 3……在射线ON 上,点B 1、B 2、B 3…在射线OM 上,△A 1B 1A 2、△A 2B 2A 3、△A 3B 3A 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 1=1,则△A 6B 6A 7的边长为 .图1 图2例:如图2,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º,得到△BAE ,连接ED ,若BC=10,BD=9,则△AED 的周长是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讲义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讲义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讲义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是全等的。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的边和角都相等。

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SSS(边边边)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 SAS(边角边)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 ASA(角边角)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 AAS(角角边)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 HL(斜边、直角边)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这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特有的判定方法。

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边,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时,由勾股定理可以推出另一条直角边也对应相等,从而满足边边边(SSS)的判定条件。

三、HL 判定方法的证明已知:在 Rt△ABC 和 Rt△A'B'C' 中,∠C =∠C' = 90°,AB =A'B',AC = A'C' 。

求证:Rt△ABC ≌ Rt△A'B'C'证明:在 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BC²= AB² AC²在 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B'C'²= A'B'² A'C'²因为 AB = A'B',AC = A'C' ,所以 BC = B'C'因为 AB = A'B',AC = A'C' ,BC = B'C' ,所以 Rt△ABC ≌Rt△A'B'C'(SSS)四、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应用1、证明线段相等例如,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的边相等,从而可以证明某些线段相等。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教师讲义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教师讲义带答案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其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②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难点:1.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2.性质定理与其推论在解题中的应用.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推断重点:驾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断定定理:斜边、直角边公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难点:创立全等条件与三角形中各定理联络解综合问题。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间隔相等.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4,∵ OE是∠AOB的平分线,F是OE上一点,且CF⊥OA于点C,DF⊥OB于点D,∴ CF=DF.定理的作用:①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用于几何作图问题;角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关于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定理:〔1〕关于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点的定理:图4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间隔 相等.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6,假如AP 、BQ 、CR 分别是△ABC 的内角∠BAC 、 ∠ ABC 、∠ACB 的平分线,那么: ① AP 、BQ 、CR 相交于一点I ;② 假设ID 、IE 、IF 分别垂直于BC 、CA 、AB 于点D 、E 、F ,那么DI =EI =FI. 定理的作用:①用于证明三角形内的线段相等;②用于实际中的几何作图问题.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位置与三角形形态的关系: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肯定在三角形的内部.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的圆心〕.3.关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图:〔1〕会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会作角的角平分线; 〔3〕会作与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有关的简洁综合问题的图形. 四、勾股定理的证明与应用 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假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觉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许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变更 ②依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cba HG FEDCBA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提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此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需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直角三角形的随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那么c,b,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假如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意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断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态,在运用这肯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假设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设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假设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 ,b ,c 与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行认为是唯一的,如假设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意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绘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bacbac cabcaba bcc baE D CBA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①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进步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可以扶植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运用勾股定理时,必需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展计算,应设法添加协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进展求解.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扶植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推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详细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展比较,切不行不加思索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详细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行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断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常见图形:AB C30°D C BA ADB C10、互逆命题的概念假如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高中数学竞赛第七章 解三角形【讲义】

高中数学竞赛第七章  解三角形【讲义】

第七章 解三角形一、基础知识在本章中约定用A ,B ,C 分别表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2cb a p ++=为半周长。

1.正弦定理:CcB b A a sin sin sin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推论1:△ABC 的面积为S △ABC =.sin 21sin 21sin 21B ca A bc C ab ==推论2:在△ABC 中,有bcosC+ccosB=a. 推论3:在△ABC 中,A+B=θ,解a 满足)sin(sin a ba a -=θ,则a=A. 正弦定理可以在外接圆中由定义证明得到,这里不再给出,下证推论。

先证推论1,由正弦函数定义,BC 边上的高为bsinC ,所以S △ABC =C ab sin 21;再证推论2,因为B+C=π-A ,所以sin(B+C)=sinA ,即sinBcosC+cosBsinC=sinA ,两边同乘以2R 得bcosC+ccosB=a ;再证推论3,由正弦定理BbA a sin sin =,所以)sin()sin(sin sin A a A a --=θθ,即sinasin(θ-A)=sin(θ-a)sinA ,等价于21-[cos(θ-A+a)-cos(θ-A-a)]=21-[cos(θ-a+A)-cos(θ-a-A)],等价于cos(θ-A+a)=cos(θ-a+A),因为0<θ-A+a ,θ-a+A<π. 所以只有θ-A+a=θ-a+A ,所以a=A ,得证。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bca cb A 2cos 222-+=⇔,下面用余弦定理证明几个常用的结论。

(1)斯特瓦特定理: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BD=p ,DC=q ,则AD 2=.22pq qp qc p b -++ (1)【证明】 因为c 2=AB 2=AD 2+BD 2-2AD ·BDcos ADB ∠, 所以c 2=AD 2+p 2-2AD ·pcos .ADB ∠ ① 同理b 2=AD 2+q 2-2AD ·qcos ADC ∠, ② 因为∠ADB+∠ADC=π,所以cos ∠ADB+cos ∠ADC=0, 所以q ×①+p ×②得qc 2+pb 2=(p+q)AD 2+pq(p+q),即AD 2=.22pq qp qc p b -++ 注:在(1)式中,若p=q ,则为中线长公式.222222a c b AD -+=(2)海伦公式:因为412=∆ ABC S b 2c 2sin 2A=41b 2c 2(1-cos 2A)=41b 2c 21614)(1222222=⎥⎦⎤⎢⎣⎡-+-c b a c b [(b+c)2-a 2][a 2-(b-c) 2]=p(p-a)(p-b)(p-c). 这里.2cb a p ++=所以S △ABC =).)()((c p b p a p p ---二、方法与例题1.面积法。

八A第1讲 三角形的证明(K型全等)(学生版)

八A第1讲  三角形的证明(K型全等)(学生版)

第1讲 三角形的证明(K 型全等)【教学目标】掌握K 型全等的常见构造方法,能熟练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教学重难点】辅助线的构造考点:K 型全等知识点与方法技巧梳理:K 型图是最重要的几何模型之一,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相似、求点的坐标时有着重要的应用.K 型全等常见的图形:【例1】如图,在△ABC 中,∠ABC =90°,AB =BC ,AD 是中线,BE ⊥AD 于E ,FC ⊥BC 交BE 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 =2FC .【例2】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D 是AB 中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 、D 、B 重合),AE ⊥CP 于E ,BF ⊥CP 于F ,连接DE 、DF ,求证:△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A BD FP A B D F E【例3】如图,△ABC 和△B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E 在BC 上,点F 是CE 的中点,连接AF 、DF ,求证:AF =DF 且AF ⊥DF .【例4】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BC 是直角三角形,∠BAC =∠BDC =90°,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EG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G ,EC 交BG 于点F ,且EG =BD ,求证:EF =BF .【例5】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DE =DC ,过点E 作EF ⊥AB 于点F . (1)求证:∠ADE +∠BCD =45°; (2)求证:DF = 1 2AB .AB C D E F A E D FG D F E A B C【例6】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AB 、BC 上,且AE =BF ,连接AF 、CE 交于点O .(1)求∠EOF 的度数;(2)若OB ⊥OC ,求证:OC =2OA .【例7】已知:在等腰Rt △ABC 中,∠BAC =90°,点D 、E 分别在BA 、BC 的延长线上,且DE =DC ,DC 交AE 于点F .(1)如图1,若DC 平分∠BDE ,求∠BDE 的度数; (2)如图2,若CE =BC ,求证:DC =AE 且DC ⊥AE .【例8】如图,△ABC 中,∠BAC =90°,AB =AC ,D 是AC 上一点,AE ⊥BD 于E ,交BC 于F ,CG ⊥AF 于G . (1)求证:AE =CG ;(2)若D 是AC 中点,求证:AF =2DF .AB C F O E A B C F G D E D B E C F A B E C D A F 图1 图2【学习评估】1.如图,△ABC ≌△BDE ,∠ACB =∠E =90°,点E 在BD 上,连接AD ,若AB =5,BE =4,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__.2.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点D 、E 在AC 同侧,∠A =∠C =90°,BD ⊥BE ,AD =BC ,求证:AC =AD +CE .3.如图,△OAB 和△O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COD =90°,AC ⊥OA ,延长AO 交BD 于点E ,求证:OE =1 2 AC .4.如图,Rt △ABC 中,∠ACB =90°,AC =BC ,点D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D ,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B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BF =EF ;(2)若AC =nCF ,求DB ∶BE 的值(用含n 的式子表示).A BD CEF A CO B E DC B ADE AE B CD。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证明技巧课件讲义.do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证明技巧课件讲义.doc

相似三角形(三)知识点(一):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技巧1.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条)3.相似三角形的具体解题方法1.“三点定形法”:即由有关线段的三个不同的端点来确定三角形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看比例式前项和后项所代表的两条线段的三个不同的端点能否分别确定一个三角形,若能,则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就可以了,这叫做“横定”;若不能,再看每个比的前后两项的两条线段的两条线段的三个不同的端点能否分别确定一个三角形,则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行了,这叫做“竖定”。

例1、已知:如图△ABC中,CE⊥AB,BF⊥AC.求证:AE•AB=AC•AF.(判断“横定”还是“竖定”?)例2、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BAC的平分线分别交BC、CD于点E、F,AC·AE=AF·AB 吗?说明理由。

分析方法:1)先将积式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横定”还是“竖定”?)练习1.已知:如图,△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延长线于F。

求证:CD2=DE·DF。

C2.过渡法(或叫代换法)有些习题无论如何也构造不出相似三角形,这就要考虑灵活地运用“过渡”,其主要类型有三种,下面分情况说明.(1)等量过渡法(等线段代换法)遇到三点定形法无法解决欲证的问题时,即如果线段比例式中的四条线段都在图形中的同一条直线上,不能组成三角形,或四条线段虽然组成两个三角形,但这两个三角形并不相似,那就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与比例式中某条线段相等的一条线段来代替这条线段,如果没有,可考虑添加简单的辅助线。

然后再应用三点定形法确定相似三角形。

只要代换得当,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还要注意最后将代换的线段再代换回来。

例1:如图3,△ABC中,AD平分∠BAC,AD的垂直平分线FE交BC的延长线于E.求证:DE2=BE·CE.(2)等比过渡法(等比代换法)当用三点定形法不能确定三角形,同时也无等线段代换时,可以考虑用等比代换法,即考虑利用第三组线段的比为比例式搭桥,也就是通过对已知条件或图形的深入分析,找到与求证的结论中某个比相等的比,并进行代换,然后再用三点定形法来确定三角形。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证明(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证明(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质数,则这三个内角中必定有一个内角等于()A、2度B、3度C、5度D、7度2、如图,BE、CF分别是∠ABC、∠ACB的角平分线,∠A=44°,那么∠BDC的度数为()A、68°B、112°C、121°D、136°3、如图:BO、CO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A、80°B、90°C、120°D、140°4、如图,AE⊥AB,∠ABC=90°,AC平分∠BAD,∠3=∠4,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C∥AEB、∠1+∠7=∠5+∠6C、∠APE=90°﹣∠7D、∠6=∠85、(2011•昭通)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B、60°C、75°D、85°6、(2011•台湾)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37B、57C、77D、977、(2011•苏州)△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8、(2010•双流县)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A=50°,则∠D=()A、15°B、20°C、25°D、30°9、(2010•济宁)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0、(2010•大连)如图,∠A=35°,∠B=∠C=90°,则∠D的度数是()A、35°B、45°C、55°D、65°11、(2009•贵港)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3:5,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12、(2008•太原)在△ABC中,∠B=40°,∠C=80°,则∠A的度数为()A、30°B、40°C、50°D、60°13、(2008•陕西)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4、(2008•毕节地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3:4:7,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90°B、75°C、60°D、120°15、(2007•云南)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与BC相交于点D,∠B=40°,∠BAD=30°,则∠C的度数是()A、70°B、80°C、100°D、110°16、(2007•烟台)如图,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C、一个锐角,一个直角D、两个钝角17、(2007•济南)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60°B、75°C、90°D、120°18、(2006•雅安)△ABC中,∠A=∠B>∠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19、(2006•沈阳)在△ABC中,I是内心,∠BIC=130°,则∠A的度数是()A、40°B、50°C、65°D、80°20、(2006•柳州)如图所示,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二、填空题(共5小题)2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小于120的质数,则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22、如图,AD、CD是△ABC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若∠BAC=60°,∠BCA=80°,则∠B=_________°,∠D= _________°.23、如图,在△ABC中,AI和CI分别平分∠BAC和∠BCA,如果∠B=X°,那么∠AIC=_________.24、已知△ABC中,∠A=90°,角平分线BE、CF交于点O,则∠BOC=_________.25、如图,△ABC与△ABD有公共边AB,∠CAB=56°,∠ABC=40°,∠DAB=35°,∠ABD=65°,∠C、∠D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E=_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5小题)26、在Rt△ABC中,AD为斜边BC上的高,P是AB上的点,过A点作PC的垂线交过B所作AB的垂线于Q点.求证:PD丄QD.27、(2008•永春县)附加题:1.解方程:3x+1=7;2.如图,在△ABC中,∠B=35°,∠C=65°,求∠A的度数.28、如图,在B处测得C在B的北偏东75°方向上,在A处测得B在A的南偏西30°方向上,C在A的南偏东25°方向上,那么从C处看A,B两处的视角∠ACB是多少度?29、如图,一艘轮船在A处看见巡逻艇M在其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一艘客船在B处看见巡逻艇M在其北偏东20°的方向上,试求此时从巡逻艇上看这两艘船的视角∠AMB的度数.30、如图,灯塔C在A船的北偏东40°,在B船的北偏西30°,那么由灯塔C看A、B两船的视角是多少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巨人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生: 谢仲铖教师: 赵常巨日期: 2015/3/14 家长签名:
E
A
B
C
D
2、推论(三线合一):
第二篇章
1、
如图,E 是△内的一点, = ,连接、、,且 = ,延长,交边于点D 。

求证:⊥。

2、已知:如图,点在三角形的边上,求证:
5、已知:如图,在三角形中,是上的一点,E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交于M.求证:.
6、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

回顾课本
1、三条边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等于°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5、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22,,∴∠90°(△是直角三角形)
7、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和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和,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

8、互逆定理: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是真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
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其中一个定理称
为另一个定理的。

9.斜边和一条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或“”)
1.已知:如图,△中,⊥于D,4,3,
5
9。

(1)求的长;(2)求的长;(3)求的长;(4)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5所示,∠=90°,=80米,=60米,若线段是一条小渠,且D点在边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D点在距A点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
3、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

(1)如果0,那么00;(2)初三(6)班有62位同学;(3)等边对等角;
2
1E
F A
B C
D
4.、找出下列定理有哪些存在逆定理,并把它写出来。

(1)如果y x >,则22y x >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对顶角相等
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9、12,则斜边为 ;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3和 5,则另一条边为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是6、10、8,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如图,⊥,⊥,E 是上一点,∠∠60°,3,4,求:
3.如图,是∠的角平分线,⊥,⊥, = 。

求证: =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的点,在这条线段的线上。

推理格式:∵ = ,∴点在线段的。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推理格式:∵⊥,(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材精读
5、已知:如图,在△中,设、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

证明:连接、、,
∵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归纳:三角形三条边的线相交于,并且这一点到三个的距离相等。

推理格式:∵点P是△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如右图,已知⊥于E ,⊥于F ,、相交于点D ,若。

求证:平分∠。

5、如图,在△中,⊥,⊥,、相交于点P , = 。

求证:P 在∠的角平分线上。

P C
B
A
D
E
A B C M N
P
D E F 告诉你个秘密
1、角平分线上的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证明角相等) 教材精读
1.、已知:点P 是△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A 的平分线经过点P ,且。

证明:过点P 作⊥于E ,⊥于F ,⊥于D , ∵是△的角分线,点P 为上一点, ∴
( )
∵是△的角分线,点P 为上一点, ∴
( )
归纳: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条的距离。

推理格式:∵点P 是△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且⊥,⊥,⊥, ∴.
实践练习:
(1)如图4,点P 为△三条角平分线交点,⊥,⊥,⊥,则.
(2)如图5,P 是∠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且2,若使2,则与的关系是.
图4 图5
7、已知:如图在△中,∠90°,平分∠,交于D ,若32,∶9∶7,求:D 到边的距离.
1、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并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条的
距离。

回顾思考
【学习目标】
1、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2、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提高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复习反馈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角)
三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边);(角)
3、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4、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6、角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

8、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方法总结: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可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等角对等边;4)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5)中垂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证明两角相等的方法:1)同角的余角相等;2)平行线性质;3)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5)等边对等角;6)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3)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邻补角相等;2)证和已知直角三角形全等;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等腰三角形的证明:主要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性质解题。

1、填空:(1)△中,∠A ∶∠B ∶∠1∶2∶3,最小边4 ,最长边 。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 、12 ,其斜边上的高是 。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点恰好是此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4)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
-(b -c ),则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一定是
2、已知:如图,D 是△的边上的中点,⊥,⊥,垂足分别是E 、F ,且。

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 ,已知△的周长为8,-2. 求与的长.
4、已知,在△中,垂直平分,且 = ,点B 、D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 =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上的高为16,那么腰长为
E D C
A B
E
D A
B C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