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

合集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 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3. 能够恰当运用一定的文学术语分析诗歌的精髓;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与文化内涵;3. 诗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诠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和哲理;2. 运用文学术语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

四、教学方法1. 小组研讨法:先让学生阅读这首古诗,组成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难点,思想深度和感情寓意;2. 课堂讲授:针对学生阅读体验及小组讨论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文学知识点精讲,让学生了解唐朝的背景和文化内涵;3. 个人分析法:学生个人分析诗歌意境和哲理,学生需要自行研究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提高诗歌文学鉴赏能力与文艺素养;4. 报告汇报法:整个课程结束前设计一个小小汇报会,让学生分别汇报他们的分析,并相互评论和加强。

五、教学内容1. 唐朝的时代背景:学生应该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是几十个民族融合的时代,时代变迁非常快,政治制度也非常优越。

2. 杜甫的创作背景:生于唐代,少年时遭逢战乱,参加过农民起义,后来职业生涯波折,被流放到各地,在流沙河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思绪和感动的景,这些都是他“情感溢于言表”的诗文材料来源。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蕴:这首诗的主题是乐观,写的是一首悼念亡妻的哀歌,写的是如何通过生命的创伤,转而体验到生命的乐观,伤心离别变成了永不分离,每一次离别都是两情相悦的缅怀。

4. 诗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运用:这首诗歌的作者杜甫拥有着卓越的想像力和抒发情感的才华,他善于运用古人的形象和意象,以及周遭环境和声音等细节,表达对于历史的爱和对于爱情的思念和自己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 典故二:刘裕。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旳, 这个典故所体现旳作者旳感情与上一种是否一样?
❖ 1、刘裕有何体现?
❖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旳不同体现!
❖ 3、作者对刘裕旳感情怎样?
❖ 4、这体现了作者怎样旳观点
老仍不忘国)
词中用典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
❖ 典故一:孙权。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旳。
❖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 2、“舞榭歌台”指什么?
❖ 3、体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 明确:因为孙权以一种帝王旳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旳 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舞榭歌台”体现旳是东吴歌舞 生平旳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以为如 今已没有孙权这么能确保让国家太平旳国君了。体现了对孙 权旳赞叹,体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旳愿望。隐含他对当初 统治者偏安江南旳不满,
想当年,他大举北伐时,北伐队伍兵强 马壮,气势犹如猛虎一样,能吞下中原一带 万里江山。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 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 胥那样旳功业,成果只落得仓皇 南逃,时而还掉头北顾。
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
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还 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
❖ 作为一种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 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旳敌人一下子都赶回 北方去了。一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旳南宋皇帝呢? 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 体现了作者对刘裕旳赞叹和对统治者旳惋惜。体现 了他主张北伐旳观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用佛狸祠典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 刘义隆北伐兵败,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 率兵追至长江北岸 瓜步山,在那里修 建了一座行宫,后 改为祠庙,称佛狸 祠。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文中典故
连线
孙仲谋 寄奴 佛狸祠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廉颇
今昔对照,表达隐忧。 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暗指 南宋统治者的无能。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扎实掌握辛弃疾及其词作知识,提高在朗 读中品味意境,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本理解的 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会总结诗词引用 典故以及用典表义的技巧及对比的艺术方法 。 3.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心情,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用李广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人
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 南归宋朝,一生力主抗金,却 屡遭贬谪。
辛弃疾的词作多抒发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永遇乐》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 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所作。
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 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 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 浙东安抚使。
辛词风格特点及影响
辛词风格豪放,气势 磅礴,充满强烈的爱 国情感和战斗精神。
辛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与苏轼并称“苏辛 ”,是豪放词派的代 表人物。
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兴手法,表达深沉的 情感和复杂的思绪。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思考并回答: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哪些 艺术手法?这些手法对表达主题
有何作用?
预习提示: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 及作品风格等信息。
思考并回答: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有何联系和区别?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两 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0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此词抒发了辛弃疾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02
《青玉案·元夕》
该词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表
达了词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0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此词热情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精神,讽刺当朝统治者的
测验题目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04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分析
雄浑壮阔
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色 ,词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 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
岁月的沉淀。
悲壮苍凉
在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 ,词人融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
的无奈。
豪放不羁
词人通过运用豪放不羁的艺术手 法,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 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 作风格
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 特色
理解词人借古讽今、抒 发壮志豪情的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概述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 历程
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 物介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词牌、格律和韵脚 分析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特点
这首词语言精练、含蓄,运用典故,富有音韵之 美。
意象选择
作者选取京口北固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豪 迈、悲壮的氛围。
情感表达
通过怀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 家前途的关切。
感悟与启示
历史沧桑感
01
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个人在
创作背景
01
京口北固亭
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地名胜之一。
02
历史背景
京口北固亭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历史悠久。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此词。
03
创作动机
词人登临北固亭,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南渡之后长期未得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历史反思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同时也对 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辛弃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 会的批判。他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人文精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辛弃疾的人文精神体 现在他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1204年,韩侂胄发动北伐战争,辛弃 疾时任镇江知府,积极支持北伐。
个人经历
创作动机
辛弃疾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时,既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 感慨,也抒发了他对北伐战争的期望 和忧虑。
辛弃疾在镇江任职期间,多次登临京 口北固亭,感叹历史变迁,抒发自己 的壮志豪情。
Part
02
诗词赏析
词句解析
文学背景
词是南北朝时期新兴的一种文学形 式,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他 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 响。
诗人简介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属济南)人。辛弃疾是南宋词坛的重要代 表,他的作品情感深沉,风格豪放,被誉为“词中之龙”。
创作背景
历史事件
总结词
深入理解词句含义
详细描述
通过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每个词句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词句的内涵和意义,为进一步赏析整首词打下基础。
意象分析
总结词
挖掘词中的意象
详细描述
通过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词中所 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增强对整首词的感受和理解。
历史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南北朝和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一】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

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2.本词除了用典外还突出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 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 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 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 “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 时的感慨。
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 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 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 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 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 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 诗句。
(2)丰富了诗词的容量,能收到以少胜多的 艺术效果。
(3)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有令人荡气பைடு நூலகம்肠 之美,使作品的思想感情更见含蓄深沉,有助于苍 凉悲壮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4)历史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既可 以从历史上的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同时又可以重温 历史的兴亡成败,以避免今日不必要的损失。
问题探究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 要形势的三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三 写了什么
通过写谁(哪些)历史人物抒发 什么情感?
整体感知
❖ 1、学生自学课文
❖ (1)借助注解和工 具书正音、正义,疏通 词语
❖ (2)自读课文,感 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 的感情
❖ 2、讨论:词中总共写 了几个历史人物,明确 历史人物事件。
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 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课件

思考题
总结词:深化思考
详细描述:设置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关的思考题,如“分析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作用”、“探讨诗歌表达的情感 和主题”等,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诗歌的内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写作背景
政治环境
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辛弃疾对此深感忧虑,他渴 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
个人情感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登高望远,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思 考着自己的命运和责任。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02
诗词赏析
词句解析
总结词:深入解析 总结词:对比分析 总结词:背景介绍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直接抒 情的部分,探讨其表达方式和效果,让学生感受词人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借景抒情的部分,分析词人如何通过描绘景象来表
达情感,让学生体会词的情感表达深度。
04
总结词:借景抒情
03
主题探讨
历史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秀课件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诗词赏析 • 主题探讨 • 课堂互动 • 课后作业
01
课程导入
背景介绍
01
02
03
时代背景
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 南朝和北朝,互相争斗, 社会动荡不安。
地理环境
京口是南北朝时期的交通 要冲,也是军事重镇,地 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境分析
01
总结词:画面感
02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想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描绘的画面, 通过描述景象、氛围等,让学生感受该词的意境之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学会从诗歌的、作者、背景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语句翻译。

(2)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诗歌主题的归纳。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采用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

(2)提问:诗歌的有什么含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句的含义。

(2)讲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写一篇关于这首诗歌的鉴赏心得,不少于300字。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2 能够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意象等基本元素。

1.1.3 能够解读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2.2 学会使用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3.2 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朗读与解析2.2.1 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2.2 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3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2.3.1 介绍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等。

2.3.2 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自主分析诗歌。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诗歌与历史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新课导入介绍辛弃疾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3 诗歌朗读与解析分组朗读诗歌,逐句解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4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介绍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自主分析诗歌。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4.2 学生诗歌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4.3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提交,评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5.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2、诵读这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表达技巧4、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

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辛弃疾面对往昔巨变时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从“君臣”到“叔侄"再到“伯侄”——南宋对金的屈辱外交关系时间宋朝大事记辛弃疾大事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41年绍兴和议,纳贡称臣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1161年金主南侵,生灵涂炭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1164年北伐失利,隆兴和议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1195—1202年宰相专权,庆元党禁瓢泉退隐(56—63岁)1206年军事冒进,开禧北伐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1208年嘉定和议,侄伯关系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美芹十献》《九议》条陈战守之策2.了解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的作者已经66岁。

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课件40张

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课件40张
人物:刘义隆
典故: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
敌军而仓皇败还。
用意: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主张北伐,但是反对草率出兵,希望丞相韩侂胄能以前事为鉴, 不要贸然发动战事。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批评刘义隆 好大喜功,劝诫韩侂胄妥善筹划。
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实际描写 了两种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 (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 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再读词作 整体感知 除了豪放之外,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那么这三个典故又有什么联系呢?
与词人自己的身世有关。(联系背 景,关系词人的个人际遇、情感、 抱负等)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 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 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 激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
故事简介
关键 词句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 保卫了家园。
,三分天下。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用意:讽刺南宋偏安东南,苟且偷安,表现自己想抗金
收复中原的愿望,表现作者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
典故二:刘裕。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人物形象。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中汲取历史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怀古忧今的情怀,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句意翻译。

(2)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人物形象。

(3)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2)如何从诗歌中汲取历史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歌的作者、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字词句意,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人物形象。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让学生从诗歌中汲取历史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写一篇心得体会,阐述从诗歌中汲取的历史教训和自己的感悟。

3.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鉴赏,下周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背诵、默写和心得体会。

3. 诗歌鉴赏评价:评价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

京口北固亭怀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京口北固亭怀古,使学生了解北固亭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北固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2. 掌握北固亭怀古的内容和特点;3. 分析北固亭怀古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北固亭怀古的文学价值;2. 分析北固亭怀古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北固亭怀古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该文通过描述北固亭的建筑风貌、历史事件及文人雅士的游历,表达了对古代士人风采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2. 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北固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北固亭的兴趣和好奇心;(2) 朗读: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北固亭怀古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其韵味;(3) 分析:分析北固亭怀古的文学特点和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受;(5) 课堂演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编北固亭怀古的小表演。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展示北固亭的图片,介绍北固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2. 朗读:教师或学生进行北固亭怀古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韵味。

3. 分析:分析北固亭怀古的文学特点和艺术形式,如对仗、描写等。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演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编北固亭怀古的小表演。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2. 对学生的小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内容表达、表演技巧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北固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北固亭怀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小组讨论和小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也发现学生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较为薄弱,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素养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孙权、刘裕
2、为什么想到孙权和刘裕?
①他们都从京口起步建功立业;
②他们都是建立了丰功伟业的英雄人物;
③对孙刘的赞扬也是对南宋皇帝的指责。
上阕小结
缅怀孙权和刘裕两位英 雄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景
仰与向往,对照现实,宣泄
自己的一腔悲愤。
研读下阕
1、为什么写宋文帝刘义隆?
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以史为鉴, 汲取教训,不要草率出兵,要积 极准备。
2、佛狸祠的景象引发了词人怎 样的思考?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的心情是沉痛的,悲百姓 麻木,叹朝廷无能!
4、结尾一句有何具体含义?
①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壮志未 酬的苦闷;
高 一 语 文 组 聂 宇
新课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副对联说的是谁?
辛弃疾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词运用典故,借古 讽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词人的愤慨之情和 壮志难酬的苦闷。
检 查 预 习
胥(xū ) 佛狸( bìlí )
风流: 英雄业绩 金戈铁马: 精锐部队 草草:草率; 仓皇: 惊慌失措 可堪:怎堪、不堪 凭: 靠
总 结 全 词
这首词运用典故借古讽 今,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 是对南宋皇帝的指责;对刘义 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草率 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 叹,就是对南宋皇帝不思收复 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 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英 雄泣血的内心独白!
拓展延伸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②用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
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 人形象。
下阕小结
写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讽刺南宋皇帝偏安一隅,不图恢
复,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总结手法
用典是借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恰当使用典故,能显得典雅含蓄, 使语言更加精练、辞近旨远。 借古讽今是借助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讽刺当今,表达情感。
——辛弃疾《清平乐·绕床饥鼠》 说说这首词的意思?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词; 2、阅读辛弃疾其他作品,感受词 人浓厚的爱国情怀。
写这首词时作者已经 66岁,他长期过着 “隐居”生活,得不 到朝廷重用。后被执 掌大权的韩侂(tuō) 胄(zhîu)起用,任 镇江知府。韩侂胄为 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草草北伐。辛弃疾认 为应该精心准备,正 确意见却不被采纳。
背 景 介 绍
研读上阕
1、词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 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
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