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下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课时 )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课题:《与朱元思书》主备人:仲宫中心中学仝梅复备:八年级备课组【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3.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
以书信短札的形式,用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应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训练中,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游览了富春江美景以后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体会作者向往自然美景,厌弃社会世俗意欲归隐的思想,则是教材的难点。
2.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从、任意、奔、轩邈、经纶、柯”。
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鸢飞戾天”两句话的含义及其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课下注释中最基本的词义有了一定的感知。
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通过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义。
2.对于学困生,文言词语积累较少,对课文中有些句子理解上可能有些难度, 对于写景状物的手法存在一定问题,对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存在困难.【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从、任意、奔、轩邈、经纶、柯”的意思和用法。
2. 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2.领会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自主、合作与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
【学法指导】读、研讨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教学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教学要点】1、朗读熟读课文 2、划分节奏 3、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二、学生试读课文,给15分钟熟读课文。
三、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拍。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翻译课文:学生先口头翻译,再落实到书面上。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
评价:时间: 签查(盖章):
2.理解作 者是如何描写奇山异水的。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作者是如何描写奇山异水的?
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3.说说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四、检查学习效 果
1.作者是如何描写奇山异水的?
(1)读第2层,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异水?用了什么方法?(水的清和急;从正面 描写和侧面描写着手)
难点: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重点古 文词汇
教法
选择
情景陶冶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2课时
备课
总数
第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
1.欣赏富春江风光,试背课文
2.出示教学目标
二 、指导学生先学
1.借助课本和资料,完成重点问题的讨论。
与朱元思书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重点古文词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学习用审美的角度分析课文。
2.反复诵读,一边读,一边用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场景,从而领悟本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3.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从而领悟本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指导学生理解文章 的主题思想。
2.欣赏历代文人对富春江的赞美并欣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是文言文教学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其中《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描写山水景物的精品,不仅让我们体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时还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
新教材入选此文,意在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名家描绘山水景物的名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继续欣赏山水游记的优美意境,继续提高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中三维目标和阅读文言文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地位、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诵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文中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和骈散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搜集有关写山水的诗文。
2、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优美的写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需重点介绍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将入微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熟读成诵感受文中优美的意境确立为教学重点)。
由于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寓意深刻,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确立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以及把握课文的主旨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已有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诵读教学法、资料收集信息整合法、师生立体交流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又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合作,发挥想象,养成自主勾画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5第21课-2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 新
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5第21课-2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美读联想2.积累模仿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积累模仿师:吴均笔下的山山水水清丽明媚,令人陶醉,我们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锦绣文章呢?1.山水类文比较老师这还有一封信,是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同样写山画水,我们讨论下两者的异同。
品味课文构思的精巧。
(大屏幕展示:《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发言归纳:结构上:课文是总分的结构,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起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生发和描摹。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答》文采用总分总结构。
内容上:课文主要写山画水《答》文则是山水,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沉鳞都是简略描绘神韵。
写景角度上:课文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
,详写“山”,略写“水”。
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
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答》文更加强调视觉色彩,七彩具备,又抓住四时晨昏的山水特征,加以提炼。
抒发情感上:课文不仅有对山水美景的喜悦赞美,还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答》文则比较单纯的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之情。
)所以,我们在构思写景文章时需注意:(1)、关注描写顺序观察有序(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3)、在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4)、注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表现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朗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品位文中山水描写的意境。
3、简单了解六朝文人书信中写景的作用。
4、感知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学习他豁达的处世观。
5、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文言文重在朗读,在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位山水意境。
难点:文章中表现出的对朋友的劝导,在文末不易发觉,需老师指点。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过程:先引起学生兴趣,走入课文,掌握课文,体会思想。
2、方法:演示法、引导法、讨论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富春江图画)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语文学习犹如快乐的旅行,她给我们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和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美丽的富春江,你看江水碧波荡漾,两岸高山危耸,(严于陵钓台、葫芦瀑布、鹳山)心向往之吧!今天,我们就到那里去游山玩水吧!(二)学习新课1、了解作者我给大家找了一个导游,吴均。
我们先认识一下他。
(板书)吴均,字_______ 、________ 人,___________ 朝文学家。
(指名上来填写)我们跟着他的脚步走进文章《与朱元思书》,去领略山水风光。
2、阅读提示,获取信息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预习提示,其他同学请圈出里面提供的信息。
(指名回答)[山水小品、内容是描绘大自然、学习时注意要点]3、给生字正音,能熟练朗读课文(1)老师范读,同学仔细听,圈出易读错的字。
指名说出(缥碧、轩邈、千转、鸢飞戾天)(2)指名学生读,指出应注意的地方:要读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位文中意境;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这样有鲜明层次感,不至于两个不同画面交错。
(3)齐读(效果不错)4、疏通文意(1)检查预习[大屏幕] 天下独绝若奔忘反百叫无绝轩邈千转(指名回答)一词多义词语活用通假字师:这几个有些难度的字就没有难倒大家,那其他的词语就是小菜一碟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流程设计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幅员辽阔,风光优美,到处都有让人留连忘返的山山水水。上节课我们已对《与朱元思书》进行了整体感知,能理解文意,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课后要求大家——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说说吴筠是如何向好友朱元思介绍富春江山水的。
明确:视觉和听觉
⑤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段是什么关系?
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先总写:作者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接着写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奇山”——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二、分析课文:
1、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
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②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缥碧急湍轩邈
泠泠嘤嘤鸢飞
戾天窥谷横柯
千转 经纶
4、展现你的朗读能力
温馨提示:注意语速 注意停顿 注意重音 注意节拍
四、美景配美文
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
根据屏幕的图片选择文章中适合的文字配图说明。
五、疏通语句
1、以小组为单位,逐段翻译全文,并结合屏幕的提示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一、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二、准确熟练的朗诵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进展性目标1、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二、明白得文体,分析第一层。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本册书中重要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定为本课时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有什么我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较能主动背诵、解说。
学生缺什么我班学生缺少思维的主动性,不能在课前充分的明确自己理解问题的困难之所在;不能自主地整体把握课文。
难点预估整体把握与逐句翻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我把如何总体上感知一篇文言文的主体内容,定为教学难点。
助学预案课前指导朗读;寻找精美的有内涵的语句;课堂增强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具体内容设计意图耗时估算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归纳难读、难写的字词。
二、结合有关资料,归纳作者常识。
3、有情感的朗诵课文。
1、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读通课文。
二、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30分钟情景创设“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必然会惊喜地发觉,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一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至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又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漂亮传奇……激发爱好,快速进入课文。
3分钟活动一、文学常识积累要求: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他语文资料),整理出你以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写在下面空白处。
提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发奋有为,但终未显达,因此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一、读课文,抽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积累情况。
二、深入探究: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2.本文描写山水之美,作者用了哪八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3.找出总结全文的句子和表明作者乘船出游的句子。
4、文中又是如何写水和山的呢?具体都写了什么内容?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班内展示,适当点拨。
三、尽述其美:我们带着这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
”或“▁▁▁字词甚妙,写出了▁▁▁▁▁▁▁▁▁▁▁▁▁。
”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四、体情品意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2、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五、探寻艺术的魔棒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请同学们带着探寻艺术魔棒的诚切之心再次品读本文。
说出你探寻到的艺术魔棒是什么?六、小结全文。
学生谈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总结。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附参考答案:1、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3、艺术魔棒①、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②、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准确背默课文,积累重要的文学常识。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基本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1课,《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名利,鄙视退隐的高洁志趣!学习本课,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很大意义!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使学生在已有的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诵读、理解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并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学生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合作、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有感情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说出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课文。
3、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4、说说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说出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课文。
2、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说说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自读、齐读、听读等多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读准字音,培养语感,初步感知课文;通过自学学案内容,检测学生生字等自学情况。
2、针对目标2,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分小组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并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针对目标3、4,让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品味赏析写景佳词妙句,并说说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出示富春江的美丽风光画面,引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导入新课。
环节二:检测课前自学情况活动:学生展示【学案自学】中的自学成果,并找学生批改评价(评价学生自学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行富春江,人在画中游”!领略了江水之异,我们再一起去看“山”。
1、活动开展:山林寻美(根据提示的路径,可以分成四人小组结伴而行,把找到的美点做简单的批注。)
路径:观景(山):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现山的奇特
品文:品字词、赏修辞、析写法
2、小组展示收获
收获预设:(1)“夹岸……成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把山写出了动感。“竞”、“争”、“轩邈”、“直指”这些词写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动感。
布置作业
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者在介绍富春江山水时先总写,再分写,真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山、水
三、赏水之“异”
1、富春江的水之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
2、请根据课文,张开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奇异的江水呢?
示例:富春江真像一条长长的青白色缎带,在两山之音蜿蜒舞动着。江水绿绿的,静静的,清清的,各色鱼儿在水里自由穿梭追逐,有时在石缝间捉迷藏,有时又和映在水里的云朵的影子嬉戏呢。
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温故知新:背诵课文。
二、明结构之妙
1、“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文中哪一句话概述了富春江景物特征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是如何用妙笔向朋友描绘美景的?又是从哪两方面写景?
3、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暗含了作者对这些人的什么态度?
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掌管政务的人。对追求功名利禄这行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4、当吴均的正直遭遇了世俗的污浊时,他便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寄托。向往自由和谐,崇尚轻松自然,这就是他的高雅志趣。像吴均这样遭遇仕途坎坷而沉醉山水田园的古代文人还有很多,能不能说一位?
示例:陶渊明、王维、李白。
5、我们常说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杜甫《望岳》有“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曹操《观沧海》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情。如果你在吴均笔下的富春江上游览,观山赏水,会有何感想呢?仿照“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考试失利者,望峰生志。心有烦恼者,戏水消愁。彷徨失意者,登山明志。
(2)“泉水激石……无绝”这里有泉声、鸟叫声、蝉鸣、猿叫,这些声音是和谐的,充满了生机,感受到了山上的声音美。
(3)“泉水激石……无绝”美妙的天籁中能感受到山上是热闹的,又是幽静的。作者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因为寂静,才听得见这些美妙的声音。
(4)修辞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具有音韵美。
(5)词语很美。“泠泠”“嘤嘤”两个叠词,读来很有韵味。
“泉水激石”的“激”比用“击”好。它能让人想像泉水撞在石头上四处飞溅的形态。也更能让人想像泠泠作响的美声!
(6)从最后一句话中能读出山上的光影美。忽明忽暗,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3、总结:这里的山,美在山势奇特,高峻雄奇;美在天籁动听,生机勃勃;美在明暗交替,色彩奇异。这一段文字,美在角度丰富:视听结合,有形有声。美在动静互衬:写山之势,化静为动,显生命力,写山之声,以动写静,衬清静心。美在用词传神,美在修辞生动,美在骈散相间,美在有景有情……
第21课《与朱元思书》
课题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2.借助页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感情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景方法。
五、悟情之“美”
1、吴均在这封信中没有叙写一些生活琐事,却用美丽的文字描绘美丽的景致,心中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吧?请你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感受到作者旅游时无拘我束,轻松自在。
“泉水……无绝”一句,表现了作者纯洁安宁的心境。
2、“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喜欢自然山水风光的感情。
3、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奇特的水?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前两句是直接描写,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4、总结:这一段作者以简练传神的笔法写水,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激越之美,突出地表现出一个“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