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长恨歌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课件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课件

(5)临别殷.勤.重寄词 古义: 情意恳切
今义:热情而周到
(6)御.宇多年求不得 古义:统治,治理
今义:抵挡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千乘万骑西.南.行(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
②夜雨.闻铃肠断声( 名词作动词,下雨
)
③回头下.望人寰处( 名词作状语,向下
)
④西.出都门百余里( 名词作状语,向西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创作诗歌,功夫在诗外;欣赏诗歌,功夫同样在诗外。本单元主要学习 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 美。基本方法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一、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 以“己意”去“逆”作品之“志”
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 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 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重视作家们的思想倾向 儒家的“入世”(也叫“用世”)思想。常见理念有:“进取求仕”“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忠君爱民”“仁义礼智信”等。例如,“诗 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雨漏被湿,仍吟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王昌龄、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辛弃疾、岳飞、 陆游等都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倾向。 佛家的恬淡、虚无、静修。主要理念有:“四大皆空”“色即是空”“参 悟宇宙自然妙谛”等。例如,“诗佛”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 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鹿柴》中写道:“空 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 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33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33张PPT)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二、内容把握 脉络梳理
(四)道士施法,寻觅贵妃 称之为唐玄宗“寻色”。 诗句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到全诗结束。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三、缘语味情 手法理解
长是指时间,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 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而沉重的遗憾。
唐玄宗和杨贵妃 长恨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三、缘语味情 手法理解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二、内容把握 脉络梳理
第1层,道士被唐玄宗感动,去寻找杨贵妃的亡魂。诗句为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 士殷勤觅”。
第2层,写道士寻觅杨贵妃的曲折经过。诗句从“排空驭气 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到“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 是”。
诗歌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表现长恨: 一是唐玄宗之长恨 二是杨贵妃之长恨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长恨歌 》 课件 (33张PPT)
三、缘语味情 手法理解
1.唐玄宗之长恨 (1)悲景衬悲思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一、写作背景

高中语文01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01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玉扃迥异窘困炯炯有神B.凝睇孝悌缔约啼笑皆非C.花钿佃户甸子白圭之玷D.绰约泥淖船棹卓然不群【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B.霓裳(shāng)临邛(qióng)鼙鼓(pí)C.仙袂(mèi)衣钿(diàn)千乘(shèng)D.钗擘(bò)马嵬(wéi)绰约(chu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B项,“霓裳”中的“裳”应读cháng。

3.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脂踌躇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徘徊芙蓉帐暖云栈萦圩C.鹧鸪阑杆虚无缥缈旌旗无光D.鸳鸯蓬莱银屏迤逦逍遥容与【答案】D【解析】A项,“阕”应为“阙”;B项,“圩”应为“纡”;C项,“杆”应为“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千乘万骑西南行 B.春宵苦短日高起 C.云鬓花颜金步摇 D.梨花一枝春带雨【答案】D【解析】A项,“西南”是名词做状语,向西南。

B项,“苦”是意动用法,以……为苦。

C项,“云”“花”都是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像花一样。

5.对下列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无声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遂教方士殷勤觅殷勤:热情而周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悄然:忧愁的样子。

B项,去:离开。

D 项,谢:感谢。

6.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②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④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⑥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⑦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⑧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C.③④⑥⑧ D.①②⑥⑦【答案】D1.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百媚生”又和“无颜色”形成对比。

《长恨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悲剧,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天人隔绝。
10.《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作为 全诗的结束语,点出了题名“长恨”之意;否定了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虚幻愿望, 加深对李、杨爱情悲剧意义的渲染,增强其感人的 力量。同时在高度地概括了这种遗恨千古,悲痛悔 恨的沉痛心情中,还起到了强烈的警示后人、点明 题旨的作用。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
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 1.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 顺,主要是“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 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 《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长恨歌,就是歌长 恨。长是时间,是感情 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 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 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 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你认为《“长恨恨”歌是》的什主么题意是思什么?? 谁“恨”?
一、讽喻“说恨”什么? 二、为爱什么情“说恨”?
三、双重主题说
爱情说
知人论世:
白居易自己编撰诗集的时候,把《长恨歌》列入了“感伤” 诗类中。而且,有人考证,诗人在创作此诗时,正值他自身遭受 爱情痛苦的深渊时期——
• 2.后期: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 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
• 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 诗歌主张: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 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 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 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 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 “乐天深于诗,多于 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 写下了此诗。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1课长恨歌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号、。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

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创作背景本诗取材于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

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

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

试为歌之如何?”在王质夫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两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3.给加点字注音:回眸.()骊.宫()鼙.鼓()马嵬.坡()临邛.()绰.约()玉扃.()迤逦..()仙袂.()凝睇.()钗擘.()4.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准确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御宇..多年求不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姊妹弟兄皆列土..光彩生门户..,可怜不见玉颜空死处...云髻半偏新睡觉..雪肤花貌参差..是1.乐天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秦中吟》《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恨歌传》3.móu lípín wéi qióng chuò jiōnɡ yǐ lǐmèi dìbò4.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古今异义,古义指姿色;列土:封爵赐邑可怜:可羡、可爱;空见死处,“见”字省略;睡醒;古今异义,古义指差不多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长恨歌》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倾国倾 城美貌的句子。
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 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 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用到了 一些怎样的艺术手法?
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 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 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 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 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 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 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 招致祸乱。
谁恨?恨什么呢?
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恨。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 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何要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 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 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 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 恨歌》、《卖炭翁》、《琵 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 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 (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 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 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 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 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 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 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 题旨的作用。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精选教案 (7)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精选教案 (7)

《长恨歌》一、教学内容分析《长恨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选修课注重阅读积累、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文化视野,必修课注重整体把握、阅读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

他们的共同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对文本有独到的感受和理解。

“一首长恨有风情”,《长恨歌》被称为艺术全璧,共120句,白居易用至讽至情的笔墨演绎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抒发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生死死永无尽头的爱情,寄相思于人间天上,托遗恨于地久天长,也含而不露的揭露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现实。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文本出发,审视优美的诗歌语言,探究情景交融的字字句句、品味言近旨远的深情、评价众说纷纭的主旨。

并在放手让学生研讨、评价学生鉴赏研讨、开阔学生文化文学视野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教学设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本文一个大段落,篇幅长,这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白居易的作品分类、写作背景和情感经历,了解主人公唐玄宗五十年太平天子、开创开元盛世的成就和重色倾国、孤独度余生的政治悲剧,了解杨贵妃的娇媚动人和多情忠贞的宛转缠绵。

还需要教师吃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的步步引领,牵着鼻子走,而是借助必修五文化随笔中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鉴赏方法和文化视野,大胆进行独立探索,自主研究,思考质疑,审美鉴赏,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这样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备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可能回答的深度,可能发生的无法预测的情况。

广泛查找资料,反复研读重难点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可以让为师者体验备课时为自己答疑解惑的充实,借积淀点拨、提升学生见解的合作、共赢的成就感和一起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件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课件3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 内因——今日之沉缅美色
•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得幸, 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 悟。帝大悦,遂专房宴。”
• 李、杨缠绵情状,将浓烈欢情与荒废朝政 融在一起。
•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 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编辑课件
15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一笑” 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 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
编辑课件
7
• 1有学者认为,白居易也是在为自己避讳。陈寅恪 先生就说,白居易自己家里也存在着亲甥舅关系 结婚的事情,这是白居易特别难为情的。所以他 在《长恨歌》中写到唐玄宗竟然娶了自己儿子的 媳妇儿这种不伦的事情时,也是有一种避讳。
• 2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 为这是“为尊者讳”。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 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 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 可奈何的感伤。
编辑课件
18
• 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 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 “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 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
编辑课件
19
• 《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 舞,通音律。”
•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
• 杨妃“丰肉微骨”,“肌理细腻”,赐浴 华清之时正值年轻,故以“凝脂”形容十 分传神。
编辑课件
10
《诗经·国风 ·卫风 ·硕人》
• 手如柔荑(白嫩的茅草芽), • 肤如凝脂(脂膏), • 领如蝤蛴(天牛的幼虫儿), • 齿如瓠犀(葫芦子), • 螓(螓儿:似蝉而小)首蛾(蚕蛾触须一样)眉,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的两靥多好看,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课件(74张)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课件(74张)

借景传情:借助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
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深处的感情。
以美景写哀情
反衬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 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给予唐玄宗特殊感觉的事物,把人 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 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 凄清,这又是一层。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这几句诗交待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 君臣仓皇出逃,在马嵬兵变中贵妃殒命的情 形。
杨贵妃的死 爱情悲剧的开始
马嵬坡一幕,生离死别的悲惨时刻,明皇 的泪与杨妃的泪已“相和流”了!不忍割爱, 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跃然纸上。 大唐皇帝在白乐天的笔下显得是那样的痴情, 他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同情的痴情种!
以意逆志:对诗歌的理 解,不拘于个别字句的表面 意思上去理解,而是从全诗 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 测诗人的本意。
《孟子·万章上》:“颂 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 也。 ”
知人论世:在欣赏吟咏古 人的诗歌作品与作者成
可怜一个柔弱的女人竟成了封建王朝的牺 牲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 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 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萧索、 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凉 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 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 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 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共28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共28张PPT)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黄昏 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 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 彻夜相思。叙事见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 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 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 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 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 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 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 有艺术的感染力。
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 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 凡二百余年。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于乐事中写悲情,愈见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 悲。旧地重过,玉颜不 不见玉颜空死处。 见 ,故而踌躇,叙事见 情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景物依旧,物是人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非,从太液池的芙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蓉花和未央宫的垂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柳仿佛看到了贵妃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容貌,展示了人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物极其复杂微妙的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内心,表现了怀念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第1课长恨歌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第1课长恨歌

试比较白居易与李白描写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李白《清平调词》 静态联想,以花喻人,再比之于仙女,全由虚处着墨。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白居易的艺术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者:根情,苗言, 华声,实义。 诗的功用: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 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 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 颂。 1、从作品描写的事件来看,写了两个互为因果的悲剧: 政治悲剧;作者是持有讽喻态度 爱情悲剧:作者对李杨悲剧结局的同情和对真挚爱情的赞颂。对 第二个悲剧的描写,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力度上,显然都超过了前 者.
2、从作者在诗歌中投入的感情来看,开始虽无疑含有一定的讽喻,但最 感人的部分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与同情。 3、从作者本人对《长恨歌》的评价来看,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歌分类时, 将《长恨歌》归入了感伤类,而不是讽喻类。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4、从白居易个人经历来看,有可能是爱情悲剧触发了他的伤感思念之情.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夜怀 湘灵>
文本结构
第一部分: 淫欢倾国
思得倾国
玉环入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1

2.试结合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分析它们是怎样和情感的抒发结合 起来的。
参考答案首先,诗中极力铺写,美景与颓景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 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悲伤。如“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 其次,通过当下的孤零与回忆昔日的欢愉,同样形成强烈的反差,如 “池苑皆依旧”“落叶满阶红不扫”。再次,通过孤景的直接抒发与联 想,如“萤飞”“孤灯”等表达情感。
(9)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 白 居 易 《 钱 塘 湖 春 行》)(2015·安徽高考)
答疑解惑
问题导思
【目标一】 把握作品的思路和结构 1.概括这首长诗的内容,简要梳理其层次结构。 参考答案(1)自开头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叙述唐玄宗、杨贵 妃相恋经过及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2)自“九重城阙烟尘生”至 “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3)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回返长安后 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4)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 界的杨贵妃仍心系尘寰,对唐玄宗思念不已。
2.从全诗来看,诗人是如何一层一层地来表现“长恨”的? 参考答案(1)对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 宗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具体形象地表现 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 (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其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 重经旧地,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 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 魄了。 (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动人的仙境,通过 成仙之后的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 会相见”的信念以及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 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执着,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 潮,“长恨”情感达到极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 Word版含答案.doc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回眸.(móu) 百媚.(méi) 骊.(lí)宫 B .鼙.(pí)鼓 霓.(ní)裳 花钿.(diàn) C .云栈.(jiàn) 萦纡.(yū) 马嵬.(wéi) D .临邛.(qióng) 凝睇.(tì) 擘.(b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顷国 深闺 天生丽质B .粉黛 凝脂 缓歌嫚舞C .城阕 峨嵋 宛转娥眉D .鸳鸯 翠翘 虚无缥缈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 B .姊妹弟兄皆列土..封爵赐邑 C .云栈萦纡..登剑阁 曲折环绕 D .其中绰约..多仙子 影影绰绰的样子 E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可怜..光彩生门户B .雪肤花貌参差..是 C .耿耿..星河欲曙天 D .揽衣推枕起徘徊..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B.⎩⎪⎨⎪⎧ 九重城阙烟尘生城阙辅三秦C.⎩⎪⎨⎪⎧ 到此踌躇不能去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 上穷碧落下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君臣相顾.尽沾衣。

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8.下面对层次大意和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2019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1单元 长恨歌

2019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1单元 长恨歌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 、注音
回眸 ( móu ) . 悄 然( qiǎo) . 花钿 ( dià n) . 鼙 鼓( pí ) . 迤逦 ( yǐ lǐ ) .. nɡ ) 银屏 ( pí . 凝脂 ( zhī ) . 玉扃 (jiōnɡ ) . 萦纡 ( yū ) . 衾 被( qīn ) . 骊 宫( lí ) . 城阙 ( què ) . 马嵬 ( wé i) . 钗擘 ( bò ) .
栏 目 链 接
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 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背景探秘
这首诗写于元和元年(806)。时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
至)尉。是年十月,白居易、陈鸿、王质夫三人到仙游寺游 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 都很有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了这首长诗,请陈 鸿写了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栏 目 链 接
9.阑干 .. 纵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含情凝睇 ....
无限深情地注视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但令 ..
只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4.青娥 .. 青春的美好容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马归 ...
无心策马,任马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耿耿 .. 天色微明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绰约 .. 美好轻盈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迤逦 .. 曲折绵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放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诗人简介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

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

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分辩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分外刻苦。

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

或者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

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分明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

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改削,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

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并将这一主张付诸本身的诗歌创作实践。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第1单元 长恨歌

2018-2019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第1单元 长恨歌

会生活情趣。如,杜牧《山行》一诗,不少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
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是, 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首先写了路途之“远”、气候之
“寒”、山径之“险”、天色之“晚”,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
间,悠闲看景,但诗人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远、径斜于不顾,“停 车”赏看枫林,这就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这“停”与“行” 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所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 学习、生活的情况,在全新的意义上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
含义的理解。
这些语汇,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 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果我们 在阅读时望文生义,可能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重要意
象,梳理出作品的意脉,才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调动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去解读。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就能从作品中领
感情。
2.知人论世。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 谓的“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
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当然,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 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赏析指导 1.以意逆志。词,更不能拘
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 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是以意逆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白居易•长恨歌(二)解析“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

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

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

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

(二)解析1、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解读诗歌,深切感受饱含在诗歌中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2、欣赏本诗寓褒贬于鲜明形象中的委婉风格。

3、体味诗歌中作者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讽喻之意和同情、伤感之情。

三、问题诊断分析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长恨歌》的主题及写作方法是本文教学的学习难点: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借助多媒体,大量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过程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教师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

“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

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

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

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

高中语文课件:1.1 长恨歌(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课件:1.1 长恨歌(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自第主9章学扩习声系统调音
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 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 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劝谏宪宗不要重蹈覆辙。
自第主9章学扩习声系统调音
3.审美视窗 羞花·聆听玉环
当一曲仙乐升起的时候,我还在梦中,当叶子上的露珠与 星光相接时,我还在思绪的缥渺里。
自第主9章学扩习声系统调音
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 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 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 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对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 明。
自第主9章学扩习声系统调音
2.辨形组词 ①宵屑纸春屑宵 ④踟踌踟踌蹰躇
②暇瑕闲瑕暇疵
⑤缥漂漂缥泊缈
③彩 采采光光彩
⑥阑 斓阑斑干斓
自第主9章学扩习声系统调音
3.词语解释 ①可.怜.光彩生门户_可__爱__、__可__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尽日君王看.不.足._看__不__厌__、__看__不__够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云栈萦.纡.登剑阁_曲__折__环__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到此踌.躇.不能去_犹__豫__不__决__,__不__确__定__的________________ ⑤天旋地转回龙.驭._皇__帝___的__车__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耿.耿.星河欲曙天_天__色___微__明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1课 长恨歌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凝睇./孝悌. 绰.约/泥淖. 哽咽./咽.喉 B .玉扃./迥.异 萦.纡/楹.联 翘.首/翘.起 C .旋.风/旋.转 旌.旗/菁.华 殷.勤/殷.红 D .花钿./佃.户 憧.憬/瞳.孔 摇曳./赝.品【答案】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妩媚 绰约 娇弱 信马由缰B .殷勤 光采 沾衣 回眸一笑C .翡翠 渺茫 人寰 揽衣推枕D .蓬莱 精诚 玲珑 踌躇不前【答案】B【解析】“光采”中的“采”应写作“彩”。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 .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C .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 .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答案】D【解析】D 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与“人民”重复。

4.下列各项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杨贵妃除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惊人的舞姿,是唐玄宗在音乐上的知音,所以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B .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李春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 .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翼齐飞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老景凄凉。

D.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跨越1400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

”【答案】B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含情凝睇谢君王凝睇:凝视B.但令心似金钿坚但令:只要C.回头下望人寰处人寰:人间D.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痛恨【答案】D【解析】D项,恨:遗憾。

6.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C.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答案】C【解析】A、B、D三项均是比喻,C项是现在与过去比较,其中的“似”不是比喻的标志词。

7.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百媚生”又和“无颜色”形成对比。

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铺垫。

“粉黛”指六宫女子的化妆用品。

B.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夜晚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

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

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夜色形成对比。

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苑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

这两句烘托出唐玄宗居处的荒凉和晚年生活的痛苦孤独、寂寞凄凉。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生活寂寞;听到唐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清泪,就好像一枝带雨的梨花。

这两句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

【答案】A【解析】“粉黛”代指六宫中的美人。

8.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春来堂里琴书润花满阶前几席香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A.①园林②桥梁③寺庙④宅第B.①园林②寺庙③桥梁④宅第C.①宅第②园林③寺庙④园林D.①宅第②寺庙③桥梁④园林【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需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语。

①中由“堂里琴书”“花满阶前”可知,应为宅第;②中由“名刹”“施法”“普渡”等词可知,应为寺庙;③由“客来游歌利涉”“行轮无阻便通商”等语可知,应为桥梁;④由“石林迤逦”“曲径通幽”“嘉木葱茏”“台榭低昂”等词可知,应为园林。

9.请仿照例句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所选诗句为白居易《长恨歌》中名句。

读李白的《将进酒》,我们懂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自信;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明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深情;,。

【答案】示例读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领悟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情怀。

10.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个句子,仿句要与例句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我渴望拥有高超的琴技,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弹一曲《霓裳羽衣》,在高耸入云的山峰奏一段《流水行云》。

【答案】示例我期盼拥有清亮圆润的嗓音,在月朗星稀的秋夜吟咏一曲《长恨歌》,在淙淙的溪水旁高唱一首《浏阳河》。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时必须分析例句的特点,分析本题例句可知,一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期盼,二要指出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下列对节选部分诗句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之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在四川逃难期间,对在马嵬坡下赐死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以至在行宫里望见月亮,在雨夜里听到风铃声就伤心不已,悲痛欲绝。

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意思是在马嵬坡的泥土中,不见杨妃,只见她的死处。

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内心的悲哀、痛苦和对贵妃无尽的思念之情。

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形容夜不成眠的境况。

这两句极力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以致夜不成眠的孤寂凄苦。

【答案】B【解析】“对在马嵬坡下赐死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的说法于文无据。

2.画线语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画线语句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3.在节选部分的诗歌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唐玄宗形象?【答案】这段文字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愁苦、寂寞、悲痛伤感之情以及对贵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在这段诗歌中,诗人把唐玄宗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普通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需立足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从选文内容看,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对其的深切思念与寂寞悲痛之情。

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物形象。

4.在节选的这一部分诗歌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唐玄宗的心理?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通过景物的渲染,有时景中见情,有时融情于景。

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②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

③直接心理描写,如“尽沾衣”“思悄然”“谁与共”等,表现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这两首诗都是诗人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它们抒发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答案】这两首诗都持批评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

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诗人认为《长恨歌》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型阅读鉴赏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的前提是读懂这两首诗歌。

由李诗中的“自是君王不动心”可知,主要的评价对象是唐玄宗,对其是批评的态度;由袁诗中的“莫唱”“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可知,主要的评价对象是《长恨歌》,对其是批评的态度,批评其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2.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夫妻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第二首诗歌的表现手法比较容易看出,由“泪比长生殿上多”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再看第一首,由“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可知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再结合具体诗歌内容指出什么和什么进行了对比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白词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接着以“忆”字统领后三句,结构井然,讲究章法。

B.“寻桂”“看潮”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两句皆景中有人,情趣盎然。

C.刘词起笔便以春光的流逝渲染气氛,然后引出远行人感谢前来送别的人的无限深情。

D.刘词中独坐之愁人,与风中柳枝、带露兰草形成意境隽永的图画,构思新巧。

E.两首词同一词调,但并非都是回忆江南春色之作,具体内容与情感不尽相同。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统领后三句”错误,只统领后两句。

C项,“远行人”“送别的人”无中生有,本诗中没有送别,都在洛阳。

2.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手法,描写了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恍如一位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好似少女在惜别之际泪洒罗巾,表达了惜春、伤春的孤寂、哀愁情怀。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