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合集下载

论费边社会主义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

论费边社会主义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

彝 教 授 指 出 :“ 我们很 难 说谁 的思 想是 民主 社会 主义
的 主 要 来 源 。 例 如 ,伯 恩 施 坦 主 义 对 于 民 主 社 会 主
坦 所 建 议 的道 路是 不 能 想象 的 。如果 伯 恩 施 坦是 在 我 们 中 间 ,他 会 是 第 一 个 谴 责 这 一 道 路 的 人 ,这 是 我 的 确 定 不 移 的信 念 。 ”Ⅲ 3 因 此 ,在 英 国 期 间 ,伯
施 加 压 力 ,迫 使 伯 恩 施 坦 离 开 瑞 士 前 往 伦 敦 。 他 在 英 国一 直 待 到 1 9 01年 , 直 到 德 国 政 府 表 示 不 再 对
他 提 起 控 诉 后 才 返 回德 国 。 在 英 国 居 住 期 间 ,伯 恩
爱德 华 ・ 伯 恩 施 坦 是 德 国社 会 民 主 党 修 正 主 义 的 鼻 祖 ,他 第 一 次 公 开 全 面 地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提 出 “ 修
还 曾受 邀 在 费 边 社 发 表 演 讲 。 据 他 本 人 所 述 ,正 是
社 会 民主 主 义是 当代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家 的社 会 民 主 党 、 社 会 党 和 工 党 思 想 体 系 的 总 称 。 它 最 早 出
有 化 等 观 点 ,也 都 体 现 在 许 多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社 会 党 的 纲 领 和 政 策 中 。 因 此 ,伯 恩 施 坦 的 思 想 对 当 代 社 会 民 主 主 义 有 着 很 大 的 影 响 。 由 于 从 事 社 会 主 义 的
的影 响 也绝 不 能 忽视 。 ”[ 在 社会 民主 主 义 的诸 多 来 源 当 中 ,本 文 用 史 论 结 合 的 方 法 来 论 证 费 边 社 会 主义对 社会 民主主义 的重要影 响。

关于倍倍尔的评价问题

关于倍倍尔的评价问题

关于倍倍尔的评价问题——评一种流行的观点:倍倍尔是“左派之首”关勋夏提要倍倍尔在晚年,在领导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参加第二国际的活动中,犯有不少带有中派主义倾向的错误。

这些错误被右派利用而造成了严重后果。

应该以此为鉴戒,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

以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代表的左派,曾经批评了倍倍尔的错误,他们靠拢列宁主义,而倍倍尔则接近中派主义,把“左派之首”这顶桂冠奉送给倍倍尔,他岂能受之无愧?关键词倍倍尔卢森堡德国社会民主党修正主义中派主义20世纪初期,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内形成了左、中、右三派。

倍倍尔(1840~1913年)作为该党的创始者、领导者、“国际革命社会民主运动的一位最卓越的领导”[①],究竟属于何派,是否“左派之首”,对其晚年所犯的错误应如何看待,这是对倍倍尔评价的重大问题。

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列宁指出:倍倍尔也犯有“机会主义错误”[②]。

“倍倍尔在布勒斯劳(1895年)同福尔马尔一起维护修正主义者的土地纲领,他坚持(在埃森)防御性战争和进攻性战争有原则性的区别,他准备把工会‘中立’当作原则,这些都是错误的。

……不应当在倍倍尔犯错误的时候仿效倍倍尔。

”[③]同样,也不应当对倍倍尔所犯的错误加以夸大或掩饰。

倍倍尔一生的革命活动功大于过。

但是,如果对其人晚年的错误片面夸大或过分指责,那末他就成为遗臭万年的“中派”;反之,对其人的错误避而不提或故意缩小,那末,他就不仅是一个左派,而且还可以给他戴上“左派之首”的桂冠。

这种情况,在国内外的史学界对于倍倍尔的评价都是存在的。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德国史专著,以及供高等学校使用的世界近代史教材,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倍倍尔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之首。

有的教材写道:“德国党内围绕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分成左中右三派。

……左派以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为首。

”有的专著则认为:“面对修正主义者的进攻,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倍倍尔、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弗朗茨·梅林、克拉拉·蔡特金等革命左派起而反击。

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的血腥历程
历史总是在更迭发展。反观历史,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历了非常波折甚至暴力、血腥的过程。
马克思的思想,并且在第一国际的时候,均希望通过罢工这种非暴力形式实现民主宪政以至共产主义。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保持高度的一致,均赞成暴力革命做出临时专政措施,但在夺取政权之后坚持民主议会,反对继续专政这种形式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二国际在这方面内部有较大的分歧,但恩格斯领导下主导方向仍反对长期的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的分裂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三国际的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主导革命的方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导致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后来成为俄国(苏联)共产党,孟什维克的命运是被清洗出党。也就是说,列宁实质上推翻了以马克思主义组建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并改头换面、继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成立了统一思维的苏联共产党。这本身就意味着列宁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初衷,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者,也是最早的叛徒,但并不是最后的一个。大家都标榜是以马克思主义建立的政党,却互相都容不下。本是同根生,却大打出手,武力决定谁的存在,身为大哥的列宁把弟弟孟什维克给镇压了 。
二是,去苏联学习。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到建国后与苏联决断前的较长时期。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团体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能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是被斯大林严重篡改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思想,应用在中国固然会出现严重问题。
三是,彻底跟苏联闹翻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从马克思的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
‘列宁近卫军’、领导了十月革命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中,约三分之二被处决或暗杀;列宁最后一次出席的‘十一大’中央委员会的27名中央委员,约20名被处决或暗杀;列宁去世后第一党代会(十五大)的7名政汉局委员,除斯大林本人外,其余六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基洛夫、李可夫和托洛茨基全部被处决或暗杀;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15名人民委员中,除列宁、斯维尔德洛夫等5人过早故去外,其余9名人民委员全部被处决。苏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139名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110名被处决或自杀。在布哈林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层被清洗同时,以‘红色拿破仑’、苏联国防人民委部第一副人民委员、杰出的战略军事家米?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红军政治部主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加马尔尼克元帅、红军总参谋长、副国防人民委员亚?伊?叶戈罗夫元帅、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副国防人民委员、列宁格勒卫戍区司令雅基尔元帅为首的红军将帅和卫国战争英雄被大批地处决了,他们包括:陆军4名一级指挥员中的3名、16名集团军司令中的15名、12名一级集团军司令中的12名、57名军长中的50 名、28名军政委中的25名、64名师长中的64名、97名师政委中的79名、397名旅长中的220名、456名团长中的401名。”此外,1亿2千万农民被卷入到“集体化”的历史浩劫之中,至少有1千万农民和3百万儿童直接死于灾荒和饥饿。还有,“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了一个数字,从1930年到1953年期间,苏联有近378万人死于非命。到1991年,苏联克格勃首脑克留奇科夫宣布了一个数字,从1928年到1953年,斯大林主掌大权的25年期间,苏联有450万人死于非命。历史的记录更为骇人,在斯大林大权独揽的25年中,死于非命的俄国人总数,下限是2200万,上限是 6600万。从1937年到1938年,即布哈林被捕入狱到审判处决的几百个日日夜夜中,仅在莫斯科一地,一天就有上千人被枪毙。莫斯科火葬场的焚尸炉烈焰滚滚,不分昼夜地火化掉源源不断的血肉模糊的尸体。”

试谈卡尔·考茨基的思想演变历程

试谈卡尔·考茨基的思想演变历程

试谈卡尔·考茨基的思想演变历程作者:张颖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考茨基作为第二国际理论权威,对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进行一刀切式地理解。

本文将其思想历程分为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三个时期来考察。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因为考茨基的思想终生都受达尔文主义等的影响,并且其思想特点犹豫不决一直贯穿其一生,就算当考茨基演变为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之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断定他的理论观点在一切方面都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关键词:考茨基;第二国际;前马克思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达尔文主义中图分类号:D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041−06考茨基作为第二国际的核心人物和理论权威,其思想的演变轨迹基本可以看作第二国际历史角色演变的缩影,同时也代表了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途径的各种探索。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考茨基思想的历史演变也成为对他本人进行历史定位或评判的依据。

而最有影响力的评价定位莫过于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中将考茨基定位为“十足的叛徒和资产阶级走狗”,自此“叛徒”标签的影响力就远远盖过了考茨基前期所有的声望和荣誉,并一直伴随考茨基晚年直至去世。

直至今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考茨基也一直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受重视。

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考茨基一生思想演变历程,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野中对其进行定位。

在对考茨基具体思想演变进行考察之前,有必要回顾总结一下对考茨基的思想演变及其定位的各种观点。

总体看来,对考茨基的评判大体有三个方向,一是完全肯定考茨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认为考茨基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以考茨基的亲属以及巴尔特·特洛姆普为代表,其中特洛姆普认为考茨基是发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继承人[1](36)。

他的儿子贝奈狄克特·考茨基认为,考茨基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浅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浅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一直是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股最为重要的潮流,关于二者关系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不断,这或多或少地给我们对二者的理解和把握造成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本义、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对于我们新时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仰,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衍变“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主要支柱之一,“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

”[1](P.290)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彻底地解答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变革方式以及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等基本问题,并在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逐渐发展和完善。

与此同时,民主社会主义也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相融到最后又走向背离的历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而首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一词的是恩格斯,在1873年的《论住宅问题》中,他说:“德国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即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1](P.199)此后,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1](P.760)可见,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党性,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理论。

1917年,列宁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全球的局面。

此后,特别是在二战后,科学社会主义和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各国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下,纷纷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马克思作业之经典人物的介绍

马克思作业之经典人物的介绍

马克思作业----------经典人物的介绍(卡尔·考茨基)组员:曲贺佟青泽吴瑞轩邢金栋许佳琪卡尔·考茨基是一名社会民主主义活动家,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

亦是马克思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权威代言人。

考茨基是卡尔·马克思代表作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

考茨基在其论著中违背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固有矛盾的核心论述,受到新康德主义以及拉萨尔主义影响,使第二国际逐渐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原本论述,受到列宁以及西方现代重要知识分子的指责与批判。

同时他的理论影响深远,并成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卡尔·考茨基1854年10月生于奥地利帝国的布拉格,其父是捷克画家,祖父也是画家,母亲是德国人,演员和小说家。

考茨基9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

在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考茨基自幼怀有激进的亲捷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也同情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他很崇敬匈牙利民族英雄科苏特和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他感到欢欣鼓舞。

从此,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开始阅读社会主义书刊和小说。

特别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充满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小说给考茨基以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又读了路易·勃朗的历史著作,他说从中"获得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正面知识",并积极投身于工人阶级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民主公正平等价值的实现。

他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是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其任务就是“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能够成为更自觉和更合目的的斗争”。

1882年,考茨基被赫希柏格解职,重返维也纳。

1881--1882年冬季写成了《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书,恩格斯对本书的一些论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考茨基没有接受,相反他在自传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在有些地方得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后来得出的结论……在恩格斯持有反对意见的诸点上,后来的研究都证明我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早产论

社会主义早产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 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 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 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 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 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
“早产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 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 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同时,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了与本国实 际相结合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形成了成熟的革命主观条件 。通过武装斗争,经济落后的国家率先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 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总结语
• 由此可以看出,早产论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现在相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国 家发展起来并没有违背历史发展原理,没有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额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决 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成力就不 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决定的方面。 早产论唯一的意义就是从反面提醒人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 主义存在巨大的艰难,尤其需要无产阶级正常做出正确的决策,从实际 出发,探索符合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卡尔考茨基

卡尔考茨基

卡尔考茨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1.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不是社会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因素而发展的理论。

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为此进行奋斗的阶级组织方式——共产党,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另: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被命名为科学,一方面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区别,更重要的是为了表明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研究、可以修改的。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序言》中说道:“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

”有社会主义学说理论研究者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应改名为社会主义学,一者可以与其它科学的命名相一致,如植物学、物理学,二者可以避免限制社会主义研究的范围,把社会民主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等属于社会主义研究的内容也放置进去。

2.关于卡尔考茨基卡尔·考茨基(1854年10月18日-1938年10月17日),社会民主主义活动家,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

考茨基是卡尔·马克思代表作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

考茨基出生于布拉格,1874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次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1885年,考茨基前往伦敦,结识了恩格斯并与之成为好友。

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考茨基逐步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并没有简单地(按照资产阶级的观点来说)“迷信”马克思主义。

1882年,考茨基被赫希柏格解职,重返维也纳。

科学的社会主义与“疑问的社会主义”——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的批判

科学的社会主义与“疑问的社会主义”——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的批判

!"#$%&'#(#)%*"',(,-%."+",$%&/,(,0%."学论理★★★★1",$%&',(,0%."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卢森堡与考茨基、伯恩施坦社会革命观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罗莎·卢森堡的社会革命观研究(&+,-.%&""&$)作者简介:王冬梅(&//$#),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李平(&/%$#),女,黑龙江黑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科学的社会主义与“疑问的社会主义”———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的批判王冬梅,李平(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到来,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这种垄断资本主义所呈现的新变化与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论断不符,致使作为“正统派”的考茨基与“修正主义”的代表伯恩施坦,对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问题做出自己不同的阐释。

探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思考。

一、论争的由来:社会主义是否是必然的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和平稳定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呈现出新特点。

在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形成一种资本主义经济由无政府状态转向“有组织经济”的表象,似乎“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显得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似乎“过时”。

第一讲 历史转折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纷争

第一讲 历史转折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纷争

马克思主义史讲义(下)第一讲历史转折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纷争思考题1、19世纪20世纪之交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全面“修正”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

2、国际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大论争的基本情况。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且这一发展是曲折的。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

反映这些变化的各种流派和思潮也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及其现实意义的怀疑、责难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这一时期,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的出现,以及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这一思潮的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大论争,同时也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序幕。

一、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近30年的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纷纷出现,对这一时代的新变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以“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旗号的伯恩施坦主义首先发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最引人注目的挑战。

1、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之后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

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新的炼钢法、发电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汽车制造业、钢铁工业、冶炼工业、化学工业等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不断涌现,以及交通通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代表了这个时期最新的技术进步,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比重超过了轻工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

总之,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而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高速增长。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府的彼得堡出版委员会下令查禁这本书。

彼得堡高等法院于同年3月核准了这一禁令,并于12月进一步作出销毁列宁这部著作的决定。

列宁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编入了1907年11月中旬在彼得堡出版的《十二年来》文集,并加了一些新的脚注。

《十二年来》文集出版后不久就被沙皇当局没收,但有很大一部分被抢救了出来。

这本书的手稿没有完全保存下来。

在《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11卷中,这一著作是按照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的版本刊印的,并依据保存下来的部分手稿和《十二年来》文集作了核对。

本卷《附录》中收有《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补充说明的提纲(见第393—394页)。

——1。

[2]黑海舰队“波将金号”装甲舰的起义是在1905年6月14日(27日)爆发的。

黑海舰队社会民主党组织中央委员会原准备在1905年秋天发动舰队所有舰只同时起义,但是“波将金号”在单独出航进行射击演习期间过早地自发举行了起义。

起义的导火线是该舰指挥官下令将带头拒绝吃用臭肉做的菜汤的水兵枪决。

在起义中,水兵们杀死了最可恨的军官,但起义领导人、布尔什维克格·尼·瓦库连丘克在搏斗中牺牲。

水兵们选出了以阿·尼·马秋申科为首的军舰委员会。

6月14日晚,“波将金号”悬挂红旗驶到正在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

但是敖德萨社会民主党组织联络委员会未能说服“波将金号”的船员们登岸来武装工人并与工人共同行动。

该舰船员们只在6月15日(23日)向市当局和军队所在地区开了两炮。

6月17日(30日),沙皇政府派来两支舰队,企图迫使“波将金号”投降,或将其击沉,但是这些军舰不肯向“波将金号”开火,而且其中的“常胜者乔治号”还转到革命方面来。

6月18日(7月1日),“常胜者乔治号”上的一些军士级技术员叛变,将该舰交给了政府当局。

当晚,士气沮丧的“波将金号”离开敖德萨驶往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

6月20日(7月3日),“波将金号”军舰委员会在那里发表了《告文明世界书》和《告欧洲各国书》,表明他们反对沙皇制度的决心。

马克思主义相关重要人物介绍(22)

马克思主义相关重要人物介绍(22)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俄国无政府主义和民粹主义创始人和理论家。

巴枯宁于1814年5月8日出生在俄国特维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

年轻时期,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不满沙皇专制制度。

1840年起他先后侨居德国、法国和瑞士。

1844—1847年在侨居法国巴黎期间曾与蒲鲁东来往密切,并结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1849年巴枯宁参加了德国革命,1849年因为参与领导德累斯顿起义而被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1851年被引渡给俄国沙皇政府,囚禁期间向沙皇写了《忏悔书》。

1861年他从西伯利亚流放地取道日本、美国逃往英国伦敦。

1865年建立秘密组织“国际革命协会”。

1866年发表文章《国际革命协会的原则和组织》,主张立即消灭一切国家,废除一切权力和法律,反对一切权威和政党,标志着其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1868年巴枯宁参加第一国际活动后,在国际内部鼓吹无政府主义和从事分裂国际活动,组织秘密团体——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企图篡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领导权。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的分裂活动和各种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斗争。

1872年在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上,巴枯宁被开除出第一国际。

以后,他组织“无政府主义国际”,与第一国际公开对抗。

1876年7月1日,巴枯宁在瑞士伯尔尼去世。

巴枯宁的主要著作有《国际革命协会的原则和组织》(1866年)、《革命问答》(1869年)、《上帝和国家》(1870—1871年)、《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1873年)等,其中《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集中表达了其无政府主义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权威》《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等著作中,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鲁道夫·希法亭: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领导人之一。

希法亭于1877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1901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社会主义与战争的有关思考(终结版)

社会主义与战争的有关思考(终结版)

《社会主义与战争》解读第八组何梦茹杨洋一、文本简介《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战争的态度)》全文约2.55万字,写于1915年7—8月。

这是列宁和格·叶·季诺维也夫合写的,列宁撰写了文章的主要部分,并审定了全书。

现已收入《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国际各国社会党的领袖,大多数都背叛了无产阶级,打出“保卫祖国”的口号,他们以煽动工农群众参加帝国主义的军队和鼓动他们在国会中的代理人投票支持战争拨款来支持本国政府参与帝国主义战争。

为了彻底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和大战的非正义性,揭露第二国际领袖们的叛变行为,阐明布尔什维克关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等问题的理论和策略,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教育左派,重建新的第三国际,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合写了这篇文章。

二、文章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与战争》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上英美德俄日法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最终形成时期,殖民输出和垄断竞争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间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同时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各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以及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英法俄协约和德意奥同盟的军事同盟的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斗争白日化,使得一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同盟为了战胜对方而进行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及战争宣传和动员,1914年8月大战爆发后,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都谎称他们发动战争不是侵略别国,而是为了保卫祖国的利益而被迫进行的自卫战争。

它们都先后发表《告人民书》来掩饰发动战争的动机和歪曲事实真相,从而达到欺骗广大的工农群众参战和掩盖这场大战的非正义性。

这时,各国社会党人理应为了广大劳工的利益来反对这场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然而“19世纪末的客观条件”特别加强了机会主义在社会党中的力量,使得利用资产阶级所容许的合法性变成了崇拜这种合法性,在工人阶级中间造成了一个人数不多的官僚和贵族阶层,把许多小资产阶级“同路人”吸引到社会党人的队伍中来。

第二国际领袖考茨基生平简介

第二国际领袖考茨基生平简介

第二国际领袖考茨基生平简介考茨基生平简介考茨基全名为卡尔考茨基,出生在布拉格。

在他九岁的时候,全家迁居维也纳。

考茨基从小便有着激进的亲捷的民族主义情绪。

他崇拜匈牙利的民族英雄科苏特和意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但是他也同情匈牙利和意大利人。

1971年,巴黎的公社革命八法,使考茨基对社会主义产生兴趣,开始阅读有关社会主义的书刊和小说。

1874年曾在维也纳大学中学习历史和哲学,并开始研究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1875年,考茨基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77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

对考茨基来说,社会主义是多元的,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并不独衷。

1881年,考茨基被派往伦敦,因此与恩格斯建立起了亲密的友谊。

他非常注意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动向,1883年起,考茨基一直担任《新时代》杂志的主编到1917年秋,在担任主编期间,他会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

1885年11月,考茨基迁居伦敦。

在恩格斯的指导下,考茨基陆续发表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并于1891年在德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但是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元错误的情结也确立了下来,一直到1980年以后才退下了指导思想的位置。

1938年10月17日,考茨基去世。

他曾教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先锋队,是《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是社会民主主义活动家,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派别领袖之一。

考茨基是叛徒吗对于考茨基这个人物,有人将其定义为一位叛徒,并撰写了一本名为《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的书籍。

其实每个人对同一个人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在某些人的眼中,考茨基是一个叛徒,而在另一些人的眼中,考茨基并不是一个叛徒的形象。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考茨基无疑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他翻译了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编辑了《剩余价值学说》,关于利润和地租的学说作了通俗、非常确切、非常天才的叙述。

他是是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为马克思主义剪力撑一门严肃的思想学科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

五、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

五、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1.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全世界都在谈论战争与和平问题。

万恶的帝国主义制度,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数次战争,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祸。

帝国主义的战争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同时也教育了人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人民普遍地强烈地要求世界和平。

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要保卫世界和平,就必须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斗争。

全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有责任重视人民群众要求和平的情绪,站在保卫世界和平斗争的前列;有责任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斗争,揭穿他们的骗局,挫败他们的战争计划;有责任教育群众,提高群众觉悟,把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相反,现代修正主义者却适应帝国主义政策的需要,帮助帝国主义用谎言欺骗群众,转移人民的视线,削弱和破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为帝国主义准备新战争的计划打掩护。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同修正主义的路线,是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是有利于争取世界和平的正确路线。

这就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贯坚持的路线。

修正主义的路线,是助长新战争危险的错误路线。

这就是苏共领导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路线。

苏共中央公开信,苏共领导的大量言论,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制造了很多谎言来诽谤中国共产党人,但是,这并不能掩饰这种分歧的实质。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下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同现代修正主义路线的主要分歧。

2.历史的教训自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以后,战争与和平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

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帝国主义的和平欺骗政策和战争政策是交替使用的。

帝国主义常常用和平的谎言,来掩盖他们的侵略罪行和发动新战争的准备。

列宁和斯大林都不倦地号召各国人民要同帝国主义的和平骗局作斗争。

考茨基的贡献

考茨基的贡献

评价考茨基贡献:
考茨基根据时代变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 结合新的实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进行了 出色的发挥,使“灌输论”初步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 论形态。考茨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上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人物,虽然他后来蜕变为 机会主义者,但此前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是机会主义的敌人”,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 的论述,是射向机会主义者的重磅炮弹。他对于“灌 输”思想的理论化所作的重要贡献,与他所撰写的其 他马克思主义文献一起,“永远是社会主义文献中有 价值的成果。”(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 幼稚病》
——“如果这个革命政党能够认识导向新社会的那些趋 势,从而使它的政治活动具有自觉性,而不单纯具有 自发性,那么,它对进步事业的补益,就已经很大 了。” ——“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能够成为更自觉和更合目 的的斗争,这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任务。”
1901年,伯恩施坦主义盛行,攻击和修正马克思 主义成为一种“时髦” 。考茨基参加了反对伯恩 施坦主义的斗争。他在《新时代》杂志发表文章, 对“灌输”思想做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伯恩施坦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在哲学方面宣扬“回到康德 伯恩施坦主义 那里去”的口号,企图以唯心论代替唯物论,用简单的进 化论去代替革命的辩证法,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和党性原则,反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竭力用所谓“经济发展中的新材 料”,证明资本主义能够消除自身的经济危机,否定马克 思的关于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反对马克 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 鼓吹阶级合作,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 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提出“最终的目 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公式,否定社会主义 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新时代灌输理论的创新发展[权威资料]

新时代灌输理论的创新发展[权威资料]

新时代灌输理论的创新发展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关于灌输思想的基础上,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不断发展和成熟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列宁灌输理论中的灌输方法也应有所发展。

结合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灌输理论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创新。

关键词:灌输理论培养理论教育列宁的灌输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关于灌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于1844年1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点明“灌输”的意思,但他利用“思想的闪电击中人民园地”形象地提出灌输的思想。

考茨基则在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新党纲做解说时指出:“如果这个革命政党能够认识导向新社会的那些趋势,从而使他的政治活动具有自觉性,而不单纯具有自发性,那么,他对进步事业的补益,就已经很大了。

”在此,考茨基强调了革命政党政治活动的导向性、自觉性,而不要仅仅停留在自发性上。

这也从侧面提出了“灌输”的意思。

同时,考茨基认为,现代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从社会民主党的个别人物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他们把这个学说传给才学出众的人,然后再灌输到无产阶级斗争中去的。

借由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的理论基础,结合俄国的国情,列宁最终在《怎么办》中对灌输理论做出了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1.列宁灌输理论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1.1灌输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

列宁在灌输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灌输主体,灌输客体,灌输内容等,其意在指出,工人群众不可能自己产生社会主义意识,需要由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给工人群众。

在当今社会,由于信息的爆炸性,人们思想言论的高度自由性,人民群众从外界接受的是多元化的信息和思想。

这些信息和思想冲击着人民群众原有的社会意识。

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0年第3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Sept 2010 (总第105期)Issues of Contemporary W orld Socialism A Quarterly,N o 3关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张世鹏摘要:本文是作者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回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试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而撰写的一篇有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长文。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伯恩施坦其人、他的修正主义学说、社会改良主义路线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

关键词: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81;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10)03-0003-27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应如何评价,历史上就是一个纠缠不休的问题。

即使在今天的德国,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看法也很不一致,持批判态度的大有人在。

最近在国内网站上读到几篇要求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触动了本人在多年教学和科研中逐步形成的涉及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现写下来与大家讨论。

一、对伯恩施坦的评价一般说来,对一个人所创立理论的评价同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是一致的,但严格说来,两者并非一回事。

事实上,一个人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有一些差异,也就是说,他这样说了,但并不一定这样做;或者此时这样说,彼时却那样做。

对于性格多变、反复无常的人来说,这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

与伯恩施坦交往很深、时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的奥古斯特 倍倍尔就曾经说过,伯恩施坦是一个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政治思想反复多变的人。

所以,在评价伯恩施坦的时候,更需要把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其理论的评价分开。

遵循这个思路,本文先谈一谈对伯恩施坦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作者简介:张世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洲社会民主党指导思想的演变!(项目号: 05JJD710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国际的破产

第二国际的破产

第二国际的破产(1915年5—6月)对于第二国际的破产,人们有时单从形式方面去理解,认为是交战国社会党之间的国际联系的中断,国际代表会议和社会党国际局会议的无法召开,等等。

持这种观点的,有中立小国的某些社会党人,大概甚至还有这些国家的大多数正式的党,以及机会主义者和他们的辩护人。

在俄国报刊上,弗·科索夫斯基先生以值得深深感谢的坦率态度在崩得的《新闻小报》第8号上出来维护这种看法,而《新闻小报》的编辑部连一个字都没有表示不同意这位作者的意见。

可以预料,科索夫斯基先生这样维护民族主义,以致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投票赞成军事拨款的行为辩护,定将促使许多任务人彻底认清崩得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本质。

对于觉悟的工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种庄严的信念,而不是便于掩饰各种小市民调和派和民族主义反对派意图的东西。

觉悟的工人认为,国际的破产就是大多数正式社会民主党令人触目惊心地背叛了自己的信念,背叛了自己在斯图加特国际代表大会和巴塞尔国际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决议等等中所作的最庄严的声明。

只有那些不愿意看到这种背叛,认为看到这种背叛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人,才会看不到这种背叛。

如果以科学的态度,也就是从现代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就应当说,大多数社会民主党,首先是它们中间为首的、第二国际中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德国党,已经倒向自己的总参谋部、自己的政府、自己的资产阶级方面而反对无产阶级了。

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所以,不能不对它尽量全面地加以分析。

人们早就认为,战争虽然会造成种种灾祸和苦难,但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战争会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过时和僵死的东西。

1914—1915年的欧洲大战也开始给人类带来明显好处:它向文明国家的先进阶级表明,在他们的政党身上一种令人恶心的脓疮已经成熟,从某处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尸臭。

一欧洲主要的社会党是否确实背叛了自己的一切信念和任务呢?这一点,不管是叛徒自己,还是那些确切知道——或者模糊地猜测到——自己将不得不同叛徒友好和和解的人,当然都是不喜欢谈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