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期及治疗进展 孙亚朦

合集下载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标签:抗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治疗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

在我国,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每年约有100万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肝硬化病程进行性发展,五年生存率低,多数因各种并发症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第一版)已于2010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交流发表,“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分期”这里不再累述,近几年来,随着乙肝抗病毒治疗广泛开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2010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尽可能的延长肝功能代偿期,预防并发症。

1 对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应尽早行抗病毒治疗及护肝、抗肝纤维化治疗。

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及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夫代偿和HCC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为主。

其中,针对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的药物,某种程度上能改变患者的预后。

如拉米夫定由于五年耐药情况较普遍,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如同替比夫定安全性好,不会致胎儿畸形,适合年轻女性患者怀孕期前、怀孕期中、怀孕期后的抗病毒治疗,产后及时换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耐药率低的药物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应用,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损害,不适用用于诱发各种疾病发展诱发肾功能衰竭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及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以及肿瘤化疗诱发肾脏损害、老年(65岁)患者。

乙型肝炎的病程分期与预后评估

乙型肝炎的病程分期与预后评估

乙型肝炎的病程分期与预后评估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根据疾病的进展和患者的病情,乙型肝炎的病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了解乙型肝炎的病程分期和预后评估对于医学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导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1. 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是指HBV感染后6个月内出现的病毒性肝炎。

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后数周至数个月内症状逐渐出现,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恶心、呕吐等。

在急性期,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HBV DNA水平升高。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急性乙型肝炎通常会自愈,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2.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指HBV感染后6个月以上持续存在的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可以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

在活动期,肝炎活动性增加,肝功能异常,肝酶水平升高,HBV DNA水平较高。

而在非活动期,肝炎活动性减轻,肝功能恢复正常,肝酶水平下降,HBV DNA水平较低。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评估主要依据肝病活动指数(AI)和纤维化程度。

3.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组织中纤维组织增加,肝功能开始受损。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中,肝纤维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肝纤维化的程度可以通过肝活检来评估,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METAVIR评分系统和Ishak评分系统。

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中纤维组织进一步增加,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

肝硬化的预后评估可以使用Child-Pugh评分系统和MELD评分系统。

4. 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病毒感染和肝纤维化的进展增加了肝癌的发生风险。

肝癌的预后评估可以使用BCLC(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和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系统。

总之,乙型肝炎的病程分期和预后评估对于医学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病程分期,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病程分期和预后评估只是一种指导性的工具,医生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功能等因素,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一、草药治疗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研究非常广泛,没有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些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连、黄芪、桑葚等,这些中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能力,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肝脏细胞,减缓肝硬化的进程。

二、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将干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促进肝脏再生和修复。

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细胞,恢复肝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免疫调节疗法免疫调节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肝脏损伤。

一些免疫调节剂如千金藤、蛋白酶抑制剂、干扰素等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肝硬化的程度。

四、抗病毒治疗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方法之一、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少肝脏炎症和损伤,从而减轻肝硬化的程度。

总的来说,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要想找到彻底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方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探索新的中药组方和草药提取物,研发更加有效和安全的干细胞治疗方法,以及改进和发展抗病毒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希望通过各国医学界的不懈努力,能够早日找到治愈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的研究进展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i t n g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s u b — c l a s s i ic f a io t n o f c i r r h o s i s s a d y n a mi c e v o l u t i o n wi h t mu l t i p l e
及基于数 字图像分析 的胶原面积 比对肝硬化 门脉高 压和 临床分期有一定 的预测 作用 。在 同病 因和大 样本基础上 , 以疾病发展和 回归为参照,探索和验证肝硬化 病理学亚分类及其相 关组 织学参数 的有
效性 ,应 当是今后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研 究的主流方 向。
【 关键词 】 肝硬化 ; 病 理学 ; 亚 分 类
s u b - ・ s ag t e s y s t e m nd a Ku ma r s u b - - c l ss a i i f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t h e i f b r o u s s e p t u m t h i c k n e s s nd a n o d u l e
p r o g r e s s i o n nd a r e re g s s i o n a s he t r e f e r e n c e s ,t o e x p l o r e nd a v a l i d a t e he t e fe c t i v e n e s s o f p a ho t l o g i c l a
[ Ab s t r a c t ] B r e a k i n g s ng i l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l f a me o f c i r r h o s i s a s e n d s t a g e o f c h r o n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肝硬化

肝硬化

治疗
(7)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适应证为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巨脾伴脾 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门- 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8)肝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 终末期肝病。包括难以逆转的腹腔积液;门脉高压 症,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Child分级C级);出现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 加重的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
并发症
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 见的死亡原因。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 腔积液。
四、治疗
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主要在于早期发 现和阻止病程进展,延长生命和保持劳动力。 (一)针对肝硬化的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护,扩容、 输血、降低门脉压(生长抑素、奥曲肽、硝酸甘油+垂体后 叶素)、止血、抑酸、三腔管压迫止血、内镜治疗、胃冠状 静脉栓塞、外科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 5.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目前可应用手术、介入(血管栓塞+CT导引局部消融)、局 部放疗(γ刀、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等治疗手段个 体化治疗肝癌。利卡汀、索拉菲尼、基因治疗、生物治疗可 防止复发。
并发症的治疗
1.自发性腹膜炎 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 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环丙沙星等。根据药敏结 果和病人对治疗的反应调整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 2周。
并发症的治疗
2.肝肾综合征 肾功能的改善有赖于肝功能的好转,故治疗重在肝脏原发病的治疗。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治疗。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等诱发因素。 ②控制输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③扩容治疗选用右旋糖酐、 白蛋白、血浆、全血及自身腹腔积液浓缩回输等,少用或不用盐水。可 与利尿剂及小剂量强心药联用。④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如多巴胺、前列 腺素E2可改善肾血流,增加肾小球滤过率。⑤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 腹膜透析,适用于急性病例,有肝再生可能者,或有可能做肝移植者。 否则只是延长患者的死亡过程而已。⑥外科治疗与肝移植,经颈静脉肝 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肝硬化伴有顽固性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者。但效果 尚不能令人满意。术后仍需辅以透析治疗。肝移植术是目前公认的疗效 最好的治疗方法。⑦其他治疗:避免强烈利尿、单纯大量放腹水及使用 损害肾功能的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的不断进展,它能够逐渐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这也是其终末期表现,疾病后期在感染、原发性肝癌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作用下,导致患者死亡,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

现阶段,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方面,虽然西医抗病毒治疗是其首选治疗药物,然而中医辨证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属于一种进行性慢性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乙肝病毒的感染所致。

在我国存在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的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则会不可逆的实质性损害患者的肝脏,因此治疗效果多不明显。

在辨证基础上,中医与西医抗病毒治疗有效结合,在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较为明显[1]。

本文主要论述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西医治疗情况。

1中医治疗研究1.1分析中医症候物质基础相关特异代谢组分、蛋白群体及基因群的表达异常构成了症候物质基础。

对于乙肝后肝硬化来说,其实证主要与炎性反应、免疫因素及脂质代谢调节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虚证和细胞周期磷酸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信号通路之间具有一定关系。

1.2辨证分型在中医诊病过程中,辨证分型是其特色内容。

通过对四诊信息资料的收集将证型确定,辨证分型能够病理概括疾病的某一发展阶段。

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对系统聚类方法的运用,研究指出乙肝后肝硬化主要包括7种类型的中医证型:气(阳)虚证、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及湿热内蕴证。

在肝硬化病情不断加重的影响下,会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随之改变中医证型,减少单纯实证和单纯虚症,增多虚实夹杂证,说明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下,会动态演变患者的证型。

1.3中医治疗治疗患者的抗肝纤维化可能会将早期肝硬化逆转,或将病情进程延缓,避免患者向肝癌或失代偿期肝硬化发展。

谭正玉,刘文武,马小兵等[2]相关研究学者发现,运用活血软肝丸口服治疗肝硬化可以促进肝脏血液循环,使炎症反应减轻,细胞膜稳定,使肝细胞得到有效恢复。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要点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要点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要点艾小委,张梦阳,孙亚朦,尤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北京 100050通信作者:尤红,******************(ORCID:0000-0001-9409-1158)摘要:202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防、诊断、关怀和治疗指南》。

该指南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更新:扩大并简化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适应证,增加可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扩大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适应证,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诊断,增加合并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等。

本文对指南中的推荐意见进行归纳及摘译。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预防;诊断;治疗学;世界卫生组织;诊疗准则Key recommendations in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diagnosis,care and 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releas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2024AI Xiaowei, ZHANG Mengyang, SUN Yameng, YOU Hong.(Liver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OU Hong,******************(ORCID: 0000-0001-9409-1158)Abstract:In March 2024,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leased the latest vers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care and 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The guidelines were updated in several aspects,including expanding and simplifying the indication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ment,adding alternative 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s,broadening the indications for antiviral therapy to prevent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improving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virus,and adding hepatitis D virus (HDV)testing.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gives an excerpt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guidelines.Key words:Hepatitis B, Chronic; Prevention; Diagnosis; Therapeutic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actice Guideline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及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及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关系
对 照 组 相 比 , T、 T 较 健 康 对 照 组 显 著 延 长 , F b含 量 P AP T 而 i 则 明 显 减低 , L 显 著 减 少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T 差 P< 0 0 ) .5,
化 规律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 2 1 0 8 O 0年 1 3例 慢 性 乙肝 后 肝 硬 化 不 同 临 床 分 期 住 院 患 者 的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2 ( T) 活 化部 分凝 血 活酶 时 间 ( P T) 纤 维蛋 白原 ( i) 血 小板 计 数 ( L 的检 测 结 果 , 以健 康 体 检 者 为 对 照 P 、 A T 、 Fb 和 P T) 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析 。结 果 慢 性 乙肝 后 肝 硬 化 代 偿 组 和 失 代 偿 组 P A T 均 较 对 照 组 显 著 延 长 , F b含 量 明 显 T、 P T 而 i 减低 , L P T显 著 减 少 , 异 也 统计 学 意 义 ( < 0 0 ) 失 代偿 组较 代 偿 组 P AP 差 P .5 ; T、 TT 均 显 著延 长 , i Fb及 P T 则 均 低 L
h p t i B PANG u h i M AILik M O n — i De a t n f iia a oa o y, o e H opi lo e ais t Xi u , e, Ho g me ( p rme to Clnc lL b r tr Pe pl s t f a Xija g Uy u tn mo sRe in, uu q , n in 3 0 , ia n in g rAuo o u g o W l mu i Xija g 8 0 0 Chn ) 1
2 结 果
代偿 和失 代 偿 患 者 的凝 血 功 能 和 血 小 板 变 化 进 行 分 析 , 肝 硬 为

慢性乙肝肝硬化临床治疗新进展-0225-精品文档

慢性乙肝肝硬化临床治疗新进展-0225-精品文档

4006研究(3年)意义
• 4006研究是乙肝肝硬化领域唯一的全球多中心、前瞻性、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 4006研究首次证实长期抗病毒可明确延缓疾病进展 • 基于4006研究结果全球乙肝治疗指南都将延缓疾病进展, 减少肝癌发生作为乙肝治疗目标
• 贺普丁慢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策略
• 慢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应选择安全性高的OAV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一般流程图(2019年)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 19(1):13-23)
使用核苷类似物持续抑制HBV复制,可减轻肝纤 维化的进一步恶化、逆转进展期纤维化、减少肝 硬化发生,以及预防疾病进一步进展(如肝纤维 化或肝硬化患者发生HCC)
Liaw YF et al.N Engl J Med 2019; 351: 1521–31.
4006试验3年数据证实: 贺普丁可延缓代7.8%(34/436)出现疾病进展*,安慰剂17.7%(38/215)(P=0.001) 出现疾病进展*
*疾病进展:Child-Pugh评分增加≥2分,SBP,肾功能不全, 胃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发生肝细胞癌或与肝病相关的死亡
Liaw YF et al.N Engl J Med 2019; 351: 1521–31.
研究设计
血清转换 双盲治疗 n: 651 临床 终点 中止治疗后 随访6个月 终止 中止治疗 后随访 复发
拉米夫定 一年 开放试验
随访 6个月
脱落
分析主要终点数据:
研究对象中位年龄:LAM组43(17-74)岁,安慰剂组44(22-71)岁; 研究中位时间32 (0-42) 个月
代偿期乙型肝
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乙型

组织学特征对肝硬化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 张梦阳

组织学特征对肝硬化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 张梦阳

接证明了CPA 可预测临床终点。此外,一项纳入69 例多 治疗后肝纤维化变化的PIR(predominantly , progressive in
病因肝硬化患者的研究中,CPA > 25. 5% 可预测基线及 , determinate predominantly regressive)评分[24],该评分对终
险比(HR)值分别为6. 158、8. 945。此外,在一项关于 HBV 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研究[7]中,Laennec 4c 是术 后肝细胞癌晚期复发(≥1 年)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 HR 值达5. 426。因此,Laennec 分期对肝硬化临床终点 事件的预测作用已较明确。
张梦阳,等. 组织学特征对肝硬化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
1928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6 9 2020 9 J Clin Hepatol Vol.36 No.9 Sep.2020
组织学特征对肝硬化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
张梦阳,孙亚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北京100050
摘要: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较大差异,准确预测肝硬化临床终点事件十分必要。 肝脏病理可直观反映组织结构
个小结节),其中宽间隔及大宽间隔定义为间隔宽度等
于或大于结节直径。研究[3 -

表明, ]
Laennec
分期与肝
硬化临床分期、肝功能评分、HVPG 均呈正相关。除上
述间接证据外,还有研究直接证明Laennec 分期可预测
临床终点事件。Kim 等[6]通过对175 例多病因所致肝
硬化的患者中发现,Laennec 4b - 4c 患者发生肝脏相关
半定量/ 定量分析,更便于评价肝硬化的进程与预后。 静脉高压的独立影响因素。Nagula 等[8]根据结节直径与

乙型肝炎的病程和分期

乙型肝炎的病程和分期

乙型肝炎的病程和分期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的病程和分期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指导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的病程和分期进行深入探讨。

乙型肝炎的病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肝癌。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是指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活跃,但没有肝炎症状。

这个阶段可以持续数周到数十年,具体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反应和病毒复制水平。

2. 急性乙型肝炎阶段:急性乙型肝炎通常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数周到数个月内发生。

大多数患者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恶心、呕吐等。

肝功能检查显示异常,肝炎标志物如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并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3. 慢性乙型肝炎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是指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肝功能检查会显示肝炎的活动性和程度。

根据肝炎病毒DNA水平、肝脏病理学改变和肝功能状态,慢性乙型肝炎可以进一步分为慢性持续性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 慢性持续性乙型肝炎:这种类型的患者肝炎病毒DNA水平较低或不检测到,肝脏病理学改变轻微,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患者的预后通常良好,但仍需密切监测。

-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这种类型的患者肝炎病毒DNA水平较高,肝脏病理学改变明显,肝功能异常。

患者容易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需要积极治疗以避免进一步的肝脏损伤。

4. 肝硬化/肝癌阶段:长期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出现纤维化和结节形成。

肝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冯因克;刘亚敏;陈启龙【摘要】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到终末期的常见表现,后期可因出现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临床治疗一直收效甚微.目前,尽管西医抗病毒依然是乙肝后肝硬化治疗的首选,但中医辨证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也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辨证及对症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已经有了大量的探索.本文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综述了乙肝后肝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精准医疗在乙肝后肝硬化个性化治疗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乙肝后肝硬化精确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29【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精准医疗【作者】冯因克;刘亚敏;陈启龙【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进行性慢性疾病。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区,超过30%的慢乙肝患者会在未来15年内会发展成肝硬化[1]。

由于发生肝硬化时肝脏已经出现实质性的不可逆转损害,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对乙肝后肝硬化有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等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治疗的效果及进展,以期为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西医认为乙肝后肝硬化是由于乙肝病毒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呈反复性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等原因造成。

临床除保肝、降酶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外,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阻止其发展为重型肝炎的重要环节[2]。

目前,用于抑制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与核苷类,由于干扰素有加速肝功能失代偿及导致肝衰竭的风险,因此临床多建议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时代:现状与挑战 王冰琼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时代:现状与挑战 王冰琼

转的敏感度为67% ,特异度为64% ,如果下降≥25% ,特 部分患者在病因控制基础上发生疾病进展。由于纤维化
异度可以提高到92% 。欧洲肝病学会关于NASH 新药临 形成是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调控通路参与的复杂过
床研究无创评价的综述[15]中提出,MRE 动态变化可作 程,目前抗纤维化新药靶点主要包括肝星状细胞调控、细
较,且评分无法体现纤维化逆转的征象。针对这一问题, 的变化,但肝纤维化逆转还涉及到肝细胞再生及血管改
北京友谊医院团队[1]于2017 年提出了评价纤维化动态 变化的“北京标准”———基于不同纤维间隔类型所占比例 将肝纤维化分为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既 考虑了抗病毒治疗后纤维化逆转的征象,又可通过单次 肝穿刺判断纤维化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肝纤维化逆转的 定性评价,是对传统定义的重要突破,更符合当下抗病毒 治疗的大时代背景。
, “ ” , present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of liver fibrosis / cirrhosis reversal remains to be perfected and there is still a con
测抗病毒治疗后78 周纤维化逆转。
事件相关,因此反映纤维化好转的无创评价指标可用于
但由于炎症的影响,对于肝弹性下降与纤维化逆转 终点事件预测。
的关系存在争议,亦有研究认为肝弹性下降与炎症改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科
相关,不能反映肝纤维化变化[11]。如何校正炎症因素的 技专项,全国已陆续建立了多个有抗病毒治疗前后两次
干扰,以进一步借助肝弹性变化对纤维化逆转的预测价 肝穿刺、规律随访的大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队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期及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期及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期及治疗进展
孙亚朦;尤红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16(032)006
【摘要】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明确肝硬化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以肝硬化并发症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应用广泛,而病理分期仍有待细化.治疗方面,2015年各肝病学会相继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较前更加积极.预后方面,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实现了早期肝硬化的逆转,降低了肝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但逆转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页数】4页(P1036-1039)
【作者】孙亚朦;尤红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
【相关文献】
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形成诱因及不同分期血清甲状腺激素、S100B水平情况 [J], 曹焕焕;殷思纯;朱海鹏
2.肝硬化的分期、无创诊断、预后模型及治疗进展 [J], 丁蕊;马红;贾继东
3.锌、铁、铜、镁4种元素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期及中医证候中的分布研究[J], 滕立春;张炯善;肖阁敏;杨宏志
4.MR形态学成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J], 刘海峰;许永生;张跃;赵小菊;刘钊;黎金葵;闫瑞峰;徐凯;雷军强
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期及治疗进展 [J], 游绍莉;周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李梦培(综述);李静(审校)【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摘要】Hepatic cirrhosis is a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which various factors lead to the chronic damage to liver cells and func-tion. Hepatic cirrhosis features diffuse fibrosis of liver tissues pseudolobuli and regenerative nodules in the end. Complications often de-velop in the late stage, including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HBV-related cirrhosis.%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肝细胞及功能损害最后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并发症。

本文将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总页数】3页(P100-102)【作者】李梦培(综述);李静(审校)【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辽宁锦州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相关文献】1.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治疗进展 [J], 赵紫烟2.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J], 国泽延;侯金林3.乙肝肝硬化患者施予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J], 杨秀珍4.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初步探讨 [J], 龙克娇;刘保文;卢敏;冯瑞亚;韩涛;向慧玲5.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定量与谷丙转氨酶、乙肝病毒核酸拷贝数相关性研究 [J], 陈家东;翟荣荣;刘灿;姚宗烽;卢晓辉;蔡志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PRI评分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LPRI评分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LPRI评分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周家玲;王冰琼;孙亚朦;孟彤彤;武珊珊;马红;欧晓娟;尤红;贾继东;吴晓宁【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年(卷),期】2022(38)7【摘要】目的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对于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LPRI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初治人群的诊断价值。

方法筛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既往乙型肝炎研究队列2013年6月—2015年9月经肝穿刺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6例。

基于患者肝脏硬度测定(LSM)联合PLT计算LPRI评分,以肝脏病理为金标准,评价LPRI评分对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各诊断模型与肝穿病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通过DeLong法比较多个无创诊断模型(LPRI、LSM、APRI、FIB-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及诊断性能。

采用Bootstrap方法对LPRI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根据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F0/1组(n=63)、F2/3组(n=118)、F4组(n=95),3组间Alb、TBil、PLT、LSM、AFP及HBV DNA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LPRI评分与肝穿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r=0.501,P<0.001);对乙型肝炎显著性肝纤维化(AUC=0.88,95%CI:0.83~0.91)的诊断性能优于肝硬化(AUC=0.79,95%CI:0.73~0.83)。

相比APRI评分和FIB-4指数,LPRI的诊断性能更好(P值均<0.05);与LSM联合后,LPRI评分能进一步补充LSM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53%提高至82%)。

经约登指数推荐的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LPRI评分界值分别为6.1(灵敏度71%,特异度92%)和6.9(灵敏度81%,特异度66%)。

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

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

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作者:文俊杨来源:《肝博士》 2012年第2期文俊杨乙肝病毒在肝脏的持续复制,有可能使乙肝患者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个阶段。

因此治疗乙肝、延缓疾病进展需要有全局观念。

在乙肝治疗全景图中,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

有效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已成为乙肝患者关注的焦点。

乙肝病毒在肝脏的持续复制,有可能使乙肝患者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个阶段。

因此治疗乙肝、延缓疾病进展需要有全局观念。

在乙肝治疗全景图中,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发展的最终阶段。

有效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已成为乙肝患者关注的焦点。

乙肝、肝硬化、肝癌一脉相承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就像海底的火山、地震一样不易被发现,所以,有些病人并没有经历明显的慢性乙肝的过程就突然变成肝硬化的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到了失代偿期才发现。

当乙肝炎症出现时,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人体在修复的过程中,纤维结缔组织取代了部分肝脏组织,如果肝细胞长期发生炎症坏死,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继而出现肝硬化、肝癌。

从这个意义上讲,肝炎、肝硬化、肝癌一脉相承。

病毒复制贯穿乙肝进展始终病毒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根本原因。

台湾做出一项长达13年的重要研究,该研究发现,乙肝病毒的复制不仅与慢性乙肝的进展有着紧密关系,而且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也直接相关。

重庆西南医院感染科王宇明教授指出:“乙肝病毒是万恶之源,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唯一主导因素,只要存在乙肝病毒的复制,就容易发生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反之,则不易发生。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不管是干扰素还是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都不能直接杀死乙肝病毒,但可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使体内的病毒减少到不可测的程度。

但是,一旦抗病毒治疗停止,大部分乙肝患者会出现复发,乙肝病毒会再次大量复制。

肝脏反复经历“治疗一停药一复发”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加重肝硬化的进展,甚至发生肝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C8/+,DE孙亚朦,尤 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摘要: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明确肝硬化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以肝硬化并发症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应用广泛,而病理分期仍有待细化。

治疗方面,2015年各肝病学会相继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较前更加积极。

预后方面,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实现了早期肝硬化的逆转,降低了肝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但逆转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硬化;治疗;预后;述评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6)06-1036-04AdvancesinstagingandtreatmentofhepatitisBcirrhosisSUNYameng,YOUHong.(LiverResearchCenter,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National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DigestiveDiseases,Beijing100050,China)Abstract:LivercirrhosisisanimportantstageoftheprogressionofchronichepatitisB,and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clarifytheseverityoflivercirrhosisinevaluatingprognosis.Atpresent,theclinicalstagingbasedonthecomplicationsoflivercirrhosisiswidelyused,butpathologicalstagingstillneedstoberefined.Intheaspectoftreatment,liverdiseaseassociationsupdatedth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in2015,andtheantiviraltherapyforhepatitisBcirrhosishasbecomemoreactive.Asfortheprognosis,effectiveantiviraltreatmentrealizesthereversionofearlycirrhosisandreducestheincidenceofliver-relatedcomplications,butthemechanismofreversionawaitsfurtherinvestigation.Keywords:hepatitisB,chronic;livercirrhosis;therapy;prognosis;editorial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6.06.003收稿日期:2016-02-05;修回日期:2016-02-05。

作者简介:孙亚朦(1988-),女,博士,主要从事肝纤维化及其逆转的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尤红,电子信箱:youhong30@sina.com。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引起肝癌、肝移植及肝病相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准确评估严重程度对判断预后、监测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常用的评估严重程度的方法包括基于肝硬化并发症的五分法和基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半定量分期。

治疗上,各肝病学会相继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其中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指征较之前进一步放宽。

此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明显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1 肝硬化分期:临床分期应用广,病理分期需细化1.1 肝硬化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模型 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明确肝硬化分期对判断预后至关重要。

按照疾病进展,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

如无有效抗病毒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为84%,失代偿累积发生率为20%。

失代偿期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4%~35%[1]。

但此分期过于简单,并未充分考虑到在疾病进展不同阶段,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不相同。

而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Child-Pugh分级标准多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2]多用于评价移植前患者等待供肝期间的病死率、预测患者移植术后的病死率、指导肝源分配,二者并不能很好的用于明确肝硬化分期[3-4]。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危险因素在肝硬化不同阶段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肝硬化并发症为基础的肝硬化分期的五分法逐渐被提出。

通过评估食管静脉曲张、腹水、消化道出血及感染对肝硬化患者年病死率的影响,研究者[5-6]提出将肝硬化分为5期:1~2期为代偿期,即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无腹水。

3~5期为失代偿期,即3期为有腹水,无出血,伴或不伴静脉曲张;4期有出血,伴或不伴腹水;5期为脓毒血症。

年病死率随分期逐渐增加,分别为1.0%、3.4%、20.0%、57.0%和63.0%。

考虑到肾损伤为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且MELD评分中亦将肌酐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进一步探讨了肾衰竭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发现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年病死率同样高达63.0%,因此合并肾衰竭亦被认为是与合并脓毒血症相似的肝硬化重要预后因素[7]。

1.2 肝硬化的病理分期 目前基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半定量评分系统被认为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如Knodell[8]和Metavir[9]分期中的第4期,Ishak[10]分期中的5、6期。

随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乙型肝炎肝硬化这一观点逐渐被认可,以及抗纤维化治疗的逐渐深入,为了更准确的评估治疗过程中肝硬化的动态变化,肝硬化病理分期的进一步细化十分必要。

Laennec评分系统根据纤维间隔的宽窄及结节大小,将肝硬化进一步细分为4a、4b及4c,该评分系统与肝硬化的临床分期及肝静脉压力梯度具有良好相关性[11],可以预测肝硬化相关终点事件(失代偿事件、肝细胞癌及肝病相关死亡)的发生[12]及肝硬化逆转[13]。

2014年Xu等[14]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基于肝穿刺的肝纤维化全定量评估方法—qFibrosis,该方法可以定量检测纤维化结构及数量的精细变化,未来或许可以实现肝硬化更为细化、全定量的分析,以更好的评估抗病毒疗效及肝硬化动态变化[15]。

2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指南相继更新,治疗更加积极2015年,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verDiseases,AASLD)、亚太肝病学会(AsianPacific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APASL)、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感染病学分会相继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2015年3月发布了首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指南》。

较旧版指南相比,各学会对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更加积极,抗病毒指征进一步放宽,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指征变化不大,各学会指南之间也略有不同(表1)。

2.1 代偿期肝硬化 新版中国指南[16]、AASLD指南[17]和2012版EASL指南[1]皆推荐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较2010版中国指南抗病毒指征(HBeAg阳性者HBVDNA≥104拷贝/ml,HBeAg阴性者HBVDNA≥103拷贝/ml才给予治疗)[18]和2009版AASLD指南(若ALT≤2×ULN,HBVDNA>2000IU/ml;若ALT>2×ULN,HBsAg阳性)[19]明显放宽。

新版APASL指南推荐HBVDNA>2000IU/ml即可开始治疗,但若ALT升高,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即可治疗[20]。

WHO指南推荐治疗指征最为宽松,只要诊断为肝硬化,即可治疗[21]。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AASLD指南特别针对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病毒载量(<2000IU/ml)的患者作出说明,指出对这部分患者无论ALT是否升高均应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失代偿事件的发生,但认为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直接证据,因此证据级别较低,推荐意见强度较弱[17]。

但近期的一项研究[22]则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该研究针对385例初治、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低病毒载量的患者进行了为期5.6年的随访,发现低病毒载量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并不低(根据基线HBVDNA和ALT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基线时HBVDNA阴性、HBVDNA低水平但ALT正常及HBVDNA低水平且ALT升高的患者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8.0%和14 0%),且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率,从而支持了指南的推荐意见。

2.2 失代偿期肝硬化 失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指征较旧版指南变化不大。

新版中国指南、APASL指南和2012版EASL指南推荐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即可开始治疗。

而新版AASLD指南则仍坚持只要HBsAg阳性即可开始治疗。

WHO指南推荐只要诊断为肝硬化,即可治疗。

3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的影响:实现逆转,延缓进展3.1 逆转乙型肝炎肝硬化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23-29]表明,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早期肝硬化(表2)。

在一项有关替诺福韦酯(TDF)的经典研究[27]中,患者在基线和TDF治疗5年时行两次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治疗前后Ishak评分下降≥1分作为逆转的金标准,有74%(71/96)的肝硬化患者发生逆转。

同样,在作者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逆转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阻断疾病进展的优化治疗”课题中,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过78周的恩替卡韦单药或联合免疫调节剂胸腺肽治疗后,约有40%~50%的患者发生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也只有部分肝硬化患者发生逆转,因此,明确肝硬化逆转的机制对于预测逆转,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Bedossa[13]在近期发表的一篇关于肝硬化逆转的表1 各学会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中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指征版次代偿期肝硬化中国APASLAASLDEASLWHO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国APASLAASLDEASLWHO旧版HBeAg(+):HBVDNA≥104拷贝/ml;HBeAg(-):HBVDNA≥103拷贝/mlHBVDNA>2000IU/ml若ALT≤2×ULN,HBVDNA>2000IU/ml;若ALT>2×ULN,HBsAg(+)HBVDNA(+)HBVDNA(+)HBsAg(+)HBsAg(+)HBVDNA(+)2015版HBVDNA(+)HBVDNA>2000IU/ml;若ALT升高,HBVDNA(+)HBVDNA(+)诊断即可抗病毒 HBVDNA(+)HBVDNA(+)HBsAg(+)诊断即可抗病毒 注:ULN,正常值上限;EASL,欧洲肝病学会表2 抗病毒治疗逆转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研究抗病毒药物HBeAg肝穿数/总人数治疗时间(年)总逆转率肝硬化逆转率Dienstag等,2003[23]LAM+63/267312/19(63%)8/11(73%)Rizzetto等,2005[24]LAM-48/7638/18(44%)3/6(50%)Hadziyannis等,2006[25]ADV-46/1254~529/46(63%)3/4(75%)Chang等,2010[26]ETV+/-57/679550/57(88%)4/10(40%)Marcellin等,2013[27]TDF+/-348/6415176/348(51%)71/96(74%)注: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定义为Ishak评分下降≥1分,LAM,拉米夫定;ADV,阿德福韦酯;ETV恩替卡韦述评中指出,纤维组织降解、肝细胞再生及小叶结构恢复是肝硬化逆转的重要机制,因此早期、大结节型、接受有效抗病毒治疗且无血栓形成的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发生逆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