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新课标更加明确地强调,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科。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要在阅读、写作或者欣赏教学中,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握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把文学作品或者社科类文章中有关人生世相的内容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有机结合起来,站在学生人生发展高度进行教育教学,真正“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不能视训练为能力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认识方面不断更新观念,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真正站在时代和学生人生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
要使学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开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真正能够厚积薄发。
要真正认识到当学生学养深厚、素质全面之时,其应试能力提高定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科学训练,强化积累,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会事半功倍。
否则,搞题海战术,试卷铺天盖地,习题应接不暇,训练长年累月,只能本末倒置,不仅令学生厌倦,更加严重的是,这种机械训练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光芒、审美情趣,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的轻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语文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以致出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言论。
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追求的三个目标也要以认知积累为基础,所以,在常规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简述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简述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自我更新、自我反思、加强与同伴合作。
标签:课程改革更新反思合作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经验和习惯。
新的理念不断涌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去面对,去反思,去探索,去解决。
特别在语文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要善于自我更新、自我反思、加强与同伴合作。
一、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塑知识新素养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有的老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
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
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
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
”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
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呢?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
其次还应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教师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有益于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要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翦铁刚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
我认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条件:一、良好的道德素质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
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二、独立的人格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
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作者:邱进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年第05期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材……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此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体现了以“学生学习需要为根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处处凸显着“人文素养”的精神。
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笔者通过对语文新课改中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定义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得出了几点关于提高教师素养的思考,现通过下文加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对照和践行。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语文课,其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个好的高中语文老师,除了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标准,还要明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
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不再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去熏陶、教育、感染、影响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这也是新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以高尚的人格修养熏陶学生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非常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
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个体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对语文老师提出新要求
新课改对语文老师提出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面对新课改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老师提出了那些新要求呢?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探索与研究,我有如下的感悟。
第一、要求语文教师建立五种教学理念。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古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近几十年来,专家提倡“师生平等”学习方式也由变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形式转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努力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2、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
长期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只有单一的高考,因此,大多教师施教的目光往往聚焦在少数“尖子生”身上。
而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同时应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活动就是要依据和顺应这些规律和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
3、建立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念。
中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探索”,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革新传统的观念,语文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革。
这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与新科标同步,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大潮。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激流勇进,走在时代的前列。
要告别昨天,转变传统意义下的语文角色。
在语文教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创新第一,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更新思想,按照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提升业务素养。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化教学观念。
要充分认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要求和学分制管理的特点,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要求。
用现代的教育观念要求自己,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教学实践。
第二,要从传统的教师转化为新时代的教师。
改变过去一支粉笔教书的现象,教师严格按照课本,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能教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事实上,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成为新时期称职语文教师几点要求
成为新时期称职语文教师的几点要求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创新型、拓展型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履职能力,以胜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应当注重学习提升,掌握现代信息手段,并开展心理研究、教学模式研究,同时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提升上述方面的能力素质,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教师业务能力水平对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具有较大影响,缺乏深厚的积累和高超的技巧,是无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新时期称职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强化履职能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一、注重业务学习提升,不断提升岗位履职技能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经验,停留于传统和陈旧的教学模式之中,而要注重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化与能力技巧的提升。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多渠道开展学习,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提升岗位履职技能。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履职能力,通过上网浏览教学网站、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从中吸取有利于自身教学改革与提升的精华,并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梳理和总结,在学习他人观摩课、研讨课的基础上,将他人语文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筛选、总结出来,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以此实现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
一个人的理解与创新能力总是有限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博采众长,将他人的成功经验吸收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自主创新探究与汲取他人长处相结合,实现教学履职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效率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努力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对于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学手段的优化成了必然趋势,而以多媒体手段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成为了这场变革中的主要角色。
高中语文教师要熟悉这些信息手段并熟练掌握,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在系统的培训之中提高能力。
浅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改观念、变思维、转角色、换教法
一
四 、 在 新 课 改 背 景 下 ,语 文 教 师 应 由 “ 知 识 传 授 者 向学 习促进者转变”
《 普通 高 中语 文课 程标准 ( 实验 )》指 出: “ 教 师是学 习活动 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 应该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 替 。教师不应 该是单 纯传授知 识的人 ,应 该是学 生学习能力 的引导 者 。教 ,是为了不教。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递增快 ,教师想在几 年时 间里把 “ 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学生 获得知识 的渠道早 已多样化 ,有些知 识学生可 能还 比老 师懂 得 多 、懂得早 。授人 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不是说 ,将来 的文盲 ,不是 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 么? 因此 ,新课程 呼唤教师成 为学生学 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 、成 为 各种 能力 和积极个性形 成的 引导者 。教 学的重心应该放在促 进学生 的 “ 学”上 ,以实现 “ 不教”为 目的。教 育教学过程 中:做个积极地 旁观者 ,直接参与学生学习 ,但参与却不是干涉 。所谓旁观者清 ,教 师发 现问题并 及时加 以引导 ,给学生心理 上的支持 ,创造 良好 的气 氛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同时培养学生 的 自 律能力 ,处理好 课堂上 “ 活”而 “ 不乱”的关系。 另外 ,教师应是 学生人生 路上 的引 路人 ,是学生 人生观 、价值 观 、世界观的潜移默化者。有人 说 :一个 人在青少年求学时 ,没有遇 上一个他心 目中的好老师 ,那么他就是 一个潜在 的犯罪分子 。如果他 遇上 心 目中的好 老师 ,那 么他 即使 坏也坏不 到哪里 。我们应信任 学 生 ,赏识 学生 ,要关心 学生 ,呵护他们 的心灵。 使 自己成 为名副其 实的 “ 园丁” ,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 “ 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以上几 点 ,是我 在新课改 培训过程 中的认识 ,就我本身 而言 , 在目 前 的这种教 学模式 下 ,这种情 况是难 以在短期 内改变的 。但 我 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新 型人才 的需求 ,语文教学不逐步改变 这种现状 ,那么语文学科将永久的失去其 应有 的魅力 。因此 ,我们必 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 认 真解决好 这些 问题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语 文 教学才能真正焕发青春和生机 ,才能促使 学生语文素养 的提高 ,才能 让学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 的需求 。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新要求
荥阳市 第二高级 中学 河南 郑 州 4 5 0 1 0 0
中圈 分 类 号 : G6 3 3 .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摘要 :高中语 文新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 育教 学实践 中 要在 尊重传统教育教 学规律 的基
许 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 的教 育教学技能 。 过 硬 的教 育教学技能让他 们 因一 堂优质课脱 颖而 出。但随着新课改的不 断深入 , 对教师教育教学
来说 , 要做到 以下两 点:
一
还应精炼传神 , 体现轻重 缓急 、 抑扬顿挫 , 而且 把 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 从声音上发挥语文教 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 有 时是制作精 良的录音带无法 比拟的。 2 寺 L 实的写作能力 。读 、 写是语文 学科工具 性的最起码 的要 求, 教 师的 写作能 力直接影响到
文教学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 当前的中学语文 教 师, 7 0 %是青年教 师 , 与老教 师相 比 , 古文功底 较 弱恐怕是 多数人的通病。 解决这个 问题 的一个
而更有效地提高语 文教学 的实效 。 这需要我们语 文教师在教育教 学实践 中要重视 以下两点 :
一
、
创造 性地使用新 教材 。 使 之成为广 泛学
效 。此外 , 作 为现代 的语文教 师还应 适应新课程
改革的要 求, 不 断提高 自己在教学和学 习上的能
1 . 精 巧的语 言表达 。语文是一门研究语 言的 学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 、 清
晰、 流利 。 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 美感 , 语 言
力, 成为一个 既专亦博 、 博学多能 的“ 通才” 。 具体
谈新课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 —
教师成长 的专业化进程 , 提升教师实施新课 程改革的能力和
教育教学水平 , 已是 各地学 校刻 不容缓 的事情 , 教研 不仅是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 ( 下转 第 10页) 7
料是季羡林 , 语言文字运用是 2 1 0 0年上海 世博会 的会徽 ; 高
( 不但夯实学科教 学基本功 , 四) 还要 提高教研能力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向全面铺开 阶段 , 传 的中央 电视 台要 换 台标
这一材料写一篇时评。从考试 的内容 和方 向看 , 试题 的材料 越来越贴近实际 , 当前 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 , 神 与 如“
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 术 , 因为所有 这些都 会在 教学 中用到 。 例如 : 奇妙的超低 温世界》 《 要求 老师必须 了解物理学 的基 础 知识 ; 白杨礼赞》 《 要求 老师要 掌握 白杨 树 的生长 习性 ; 黄 《 山记》 要求老师要对祖 国 的地理 知识有所 了解 等 , 还有生 理
语文学科是一 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 , 在教学 中运用 有教育意义 的课文启发诱导学生 , 培养他们 良好 的行 为规范 和美好 的人生观 , 这一直是社会赋予语文这 一学科 的主要任 务, 因此 , 语文教师不但要精 通 自身学科知识 , 还要 了解 教育 学、 心理学 的相关 内容 , 除此之外 , 语文教师 还要有 比较 丰厚
语文学刊
21 00年第8 期
淡 新 课 条件 下高 话 又教 育对教 师的要 求
。 孔 燕
( 山市顺德 区均安 中学, 佛 山 5 82 ) 佛 广东 2 39
[ 摘 要 ] 目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前, 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改环境下对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0 2 4 0 0 0 )
起来 . 学生 会将 所 学运 用 到生 活 中 , 达到 学 以致 用 的 目的 . 提高综 合素质 。 3 . 高 中 语 文教 师 要不 断提 高 自身 的 创 新 力 新课 改 比 较 重 视 教 师 的 创 新 能 力 ,无 论 是 课 程 教学 上 的 创新 还 是 思想 上 的 创新 , 教 师 都 要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的 创 新 能 力 。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要 改 变 传 统 的教 学 方 法 ,摒 弃 陈 旧 的 教 学 思想 , 不断创新 , 与 时 俱 进 。教 师 在 教 学 上 的创 新 可 以从 开 展
和 素质 , 达 到 新 课 改 的 目的 。 1 . 高 中语 文 教 师 要 树 立 现 代 的 教 育 理 念
新 课改要求 教师抛弃 旧观念 , 不 能 再 以高 高 在 上 的 姿 态 出现在 学生 面前 . 不 断放低 姿态融 入到 学生 中 , 不 断 了解 学 生 的想 法 , 这样 教 师才能更 亲近学 生 , 才 能 不 断 适 应 环 境 和 学生思想的改变 . 不 断 改 变 教 学 方 法 。在 新 课 程 下 , 教 师 要 根 据 新 课 改 的 要 求 和 目标 . 改 变现有 的教 学方 法 , 在 教 导 学 生 增 长 知 识 的 同 时 也 要 不 断 提 高 学 生 的 能 力 和 素 质 。 在 课 堂 上, 教师要尊重学 生 , 以学生为 中心 , 根据学生 的特点 特长 因 材施教 . 这样 才能不 断促进 学生全 面发 展 , 才 能提 高学生 的 素 质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师不仅要教授好理论知识 , 而 且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将 所 学 的 理 论 知 识 运 用 到 实 践 中 。 只有在语 文教学过程 中实现理论 与实践相 结合 , 学 生 才 能 不 断进步 。 2 . 高 中 语 文教 师 要具 备 扎 实 的语 文教 学 专 业 知 识
新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新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这样,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社会知识,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学有目标,仿有典范。
本文阐述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我们在接受任何新鲜事物时都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也不例外,但随着教育教学问题的突出,教育矛盾的升级,新课程的改革又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掌握和立即实施,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和教学压力,因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模式,并且要面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质疑。
毫无疑问,多数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他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认识,就别惶论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了。
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要能抓住高中语文教材中作品的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而一般教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认为只要有对话和提问就是最新的教学方法。
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辨证地看待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善,不能因循守旧,一劳永逸地安于现状。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语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包括语法、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准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
2. 良好的教学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分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
他们应该能够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善于解剖自己,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
4. 合作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与同事、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合作的能力。
与同事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交流和共同进步;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家校共育;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的合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5. 持续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观念。
他们应该关注语文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
6. 良好的个人品质: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如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合作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践不断更新,新颖的教学方法被提出。
中国的教育界也不例外,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和方法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素养和专业知识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一、全面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在新课改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审美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更广阔和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这需要预备阶段的积累和不断的自我学习、提高。
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设计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技术运用能力新课改提倡教师采用科技手段加强教学,特别是在多媒体等应用方面。
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技术运用能力更为熟练,能够灵活地使用各种工具来创建教学资源。
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师才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开放的教学思路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备更为开放的教学思路。
在往日,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核心,但在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更为开放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育情感与人文关怀高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进行关注和引导。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更为关注和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制定更为合适的教育方案,通过亲近的沟通和关心来体现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新课改时代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语文素养,而且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在教育知识的设计和情感指导方面更为注重。
希望高中语文教师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改进和拓展自身的素养,在教育进步中不断创新,推动新课改的落地和成功发展。
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新要求夏县中学刘学明摘要:关爱学生春风化雨新观念,新要求,新角色授人以“渔”关键词:新课程新要求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体,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继续,转变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
面对新课改,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使其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新课改中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师出现了新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一、关爱学生,春风化雨,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如果能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人类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又最佳的形态发挥出来。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
这样的教育模式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像。
新课标的出现正好在这方面对“症”下药。
“自主探究”课堂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
在课堂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益友。
现代的师生观倡导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不成熟的、发展变化中的,对他们正确引导、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
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尊重、理解、关爱、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才能消除学生心灵上的恐惧,使学生敢想、敢说,充分展现他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的思维想像,使他们有显示个性的环境。
也就是给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
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因为学生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在知、情、意、行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是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和谐作用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气氛变得比较宽松,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视野。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一、新课改背景及对高中语文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中教育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新课改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
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和深刻的理论素养,以满足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文字学、文学、修辞学等多个子学科,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子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有深度和广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语言嗅觉,能够准确理解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表达意图,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高中语文教师要具备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的运用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理解能力。
而文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和研究成果。
高中语文教师要懂得欣赏和解读文学作品,能够熟练运用文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
从高中语文练习的角度来审视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作为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有着显著的提高。
从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科素养的提升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审视,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语文素养,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技巧,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解读各种文本,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交流。
其次,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在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上有所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深化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对文学、语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自己的学科知识深度,并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科学地选取教材和设计教学策略。
再次,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立足现实、关注生活、注重实际”,强调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在学科素养的提升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学科素养是指教师对于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和研究,对学科教学和研究方法的熟悉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变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李丽芬
【期刊名称】《教育界》
【年(卷),期】2016(000)013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转变观念,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开发者、合作者,做教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谈几点管窥之见。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李丽芬
【作者单位】广西德保高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2.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3.浅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名著导读”板块教学要求
4.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网络教学策略研究
5.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艺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摘要】在新的课程背景,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较强职业道德标准,如要明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是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
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7-162-02高中新课改的浪潮已呈汹涌之势,全新的培养目标,全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做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呢?我做如下思考:一、要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和路标,指引着教师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们应认真领悟解读新课标,树立全新而先进的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最为本质的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
它以丰富的知识,完整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充分开发个体潜能。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开掘学生丰富多彩的生命潜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与人格得以健康发展。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一如既往地按流程进行:先扫除文字障碍,再理清思路,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主题,最后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语文教学程序化,陈旧且呆板。
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彻底摒弃“填鸭式”“一言堂”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把“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终极培养目标。
让语文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投身社会这个大舞台。
二、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育教学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过程当中,要想自如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除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以外,教师还应当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素质,以适应新课改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透析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管理与运行的指南。
立足其价值取向,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由过去注重培养少部分高考精英向培养众多创新型人才转变,由过去以语文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方向发展,由那种统一的、硬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走向开放的、探究的、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
而具体贯彻实施新课标精神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写体制、体例上,还是在文本结构、目标要求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了现代信息,密切关注学生个体经验,这要求教师重视活动设计,灵活使用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探究与创造的氛围,扩展课堂学习的空间,自己只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等角色。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研究、解剖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面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等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从而使引导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洽。
第二,我们要具备课程整体设计能力,即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对于高中三年语文课堂上教师准备教什么,怎样教;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如何均衡、选择与综合,从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底。
第三,我们要有处理教材和选择内容的能力。
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它也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一个更广阔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允许教师把教材当作例子来处理,根据学生实际减少或者增添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引向现代化,未来化。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具备这些能力要求,那么他的语文教学活动无法与新课标的理念连接起来,无法与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链接起来,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吸引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的能力
教育学家夸美缪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眼前的一切事物。
”可见,学生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前提。
我们也认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关键在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出符合高中生学习欲望、心理、兴趣的精彩课堂。
高中生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喜欢也渴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延伸到历史或未来的生活场景当中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新。
他们尤其想和教师建立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在一种相互尊重、理解、承认的环境里,师生都能坦诚相待,敞开胸怀吸纳对方,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包容对方,厌恶“师道尊严”和“师倨生恭”。
正是这些微妙因素的变化,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多才多艺去影响学生,大胆而灵活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武器去鼓舞、影响学生,勇敢地摈弃满堂灌和填鸭式,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不至于迷航。
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进课堂还是老
一套(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那么他和学生之间一定存在隔阂,他的语文课一定是白话课、瞌睡课、灾难课,死气而且呆板,出现在学生眼前的除了一张严肃古板、老气横秋的脸外,就是一个单调枯燥的“黑白世界”,毫无现代教育技术演绎出的形象与鲜活:色彩绚丽,图文声并茂,直观动态,极富表现力和挑逗性,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牵引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积极创造。
三、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把当前的语文教师推到了一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地位,要求教师具备开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换的一条通途。
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的文盲不仅是指没有文化的人,而且是指不能接受和更新知识的人。
我们教语文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具体的语文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且更应该让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网络媒体等各个不同的领域获取知识。
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教师得先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对未来人才能力发展的必要性,把它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需要教师在角色上由过去的主导者转换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还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摄取并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教学技能,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面对当今信息迅速膨胀,知识爆炸的年代,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现实,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创设现有条件下不能生成的场景;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构建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等等。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的能力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用多媒体适度而灵活地代替黑板、粉笔、教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
而运作现代多媒体技术,关键在于课件。
教师在反复比较、鉴别、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应亲自创作,既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又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我们这些从中文系古典或现、当代汉语言、文学文献中走出的语文教师,能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五、多媒体课堂驾驭的能力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设计和创造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
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
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做到布局合理,学有所得,不能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如果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就无法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无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也达不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