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申报书——2009CB623100-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

合集下载

973项目申报书——2011CB201500-G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2011CB201500-G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

项目名称: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严建华浙江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项目研究,解决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建立新一代可燃固体废弃物高效能源化利用集成理论,为解决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以生活垃圾为主体的可燃固体废弃物清洁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重大需求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并在促进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做出贡献。

1)深化我国在可燃固体废弃物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方面的基础研究,拓展和丰富热化学转化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在低二恶英排放的热化学转化理论、二恶英、重金属等关键污染物的全过程排放控制,以及新一代近零排放的高效能源化利用集成理论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2)以发展符合国家能源多样化和污染物近零排放等重大需求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近零排放的高效能源化集成理论为目标,实现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高效率、目标产物的高值化、关键污染物的近零排放控制,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燃固体废弃物处置创新成果,以克服传统的可燃固体废弃物直接焚烧能源化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二次污染问题,积极发展新一代的可燃固体废弃物热化学利用模式。

3)在能源、环境、化学等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可燃固体废弃物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学科新方向。

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可燃固体废弃物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研究平台。

培养和造就一批在能源、资源与环境及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和青年研究骨干,形成在该项目研究领域中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二)五年预期目标1)掌握复杂组分可燃固体废弃物在还原/氧化可控气氛下的热化学转化机理及交互影响规律,建立可燃固体废弃物高值化预处理调质和源头控污机制,探索基于氧化剂调控的低二恶英排放热转化理论,指导形成可燃固体废弃物高效热处置集成理论,为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2)探明可燃固体废弃物在不同热化学转化条件下产物的性状、能源化特性以及关键污染物的生成、迁移机理,形成二恶英类物质的生成阻滞、定向诱导机理机制,初步掌握其在线检测方法,掌握重金属的全过程指纹图谱,探索重金属化学价态无毒化定向诱导机理,形成关键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新机制,为可燃固废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全过程污染物控制新机制的发展打下基础。

09973项目

09973项目

项目依托部门 教育部
2009CB724300 核主泵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
雷明凯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科技厅 教育部
2009CB724400 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2009CB724500
防御输变电装备故障导致电网停电事故的基础研 究
2009CB724600 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
鲍虎军 浙江大学
项目依托部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浙江省科技厅
2009CB320900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
高 文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09CB421000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邓 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育部 国土资源部
2009CB421100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中心
中国科学院
2009CB421200 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
戴民汉 厦门大学
教育部 国家海洋局
2009CB42130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 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2009CB421400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 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
2009CB825000 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 2009CB825100 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 2009CB825200 北京谱仪 III tau-粲物理实验研究 2009CB825300 惰性化学键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
郑永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陈曦 沈肖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 理研究所
项目首席 科学家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0700-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纳米结构体系和传感器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0700-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纳米结构体系和传感器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0700-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纳米结构体系和传感器项目名称: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新纳米结构体系和传感器首席科学家: 徐红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起止年限: 2009.1至2013.8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的新纳米结构体系~研究光、分子和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相关表征新技术~进而发展新一代超灵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和表面增强光谱传感器~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传感器和分析测试仪器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 新纳米结构体系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目前所大量研究的是一些常见金属纳米结构的特定的表面等离子体特性~但是如何可以控制金属纳米结构的生长或组装~以实现可设计的表面等离子体特性,,2,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元在严格意义上是如何产生、演化、传导和衰减的,,3,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一个天然的光电混合体系~它不仅伴有电荷的转移~也有能量的转移~若再考虑与探测分子的相互作用~如何理解和揭示复杂的电荷和能量转移机理。

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表面增强荧光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SERS基底材料的拓展。

虽然已经从金、银和铜拓展到其它过渡金属体系~但是如何进一步拓展至极其重要的硅及其它半导体材料仍极具挑战性,,2,SERS技术的拓展。

发展超高灵敏度的SERS传感器和分子器件的关键基础之一是建立具有极高SERS活性的可控纳间隙结构和相应表征技术,,3,SERS理论的发展。

迄今对光、分子和纳米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尚未建立~综合考虑物理和化学增强机理的统一SERS理论亟待发展,,4,金属纳米结构对荧光的作用既有增强又有淬灭~这是一对矛盾~如何突出荧光增强的效应或者抑制淬灭的效应,,5,荧光的表面增强效应只作用于离金属纳米结构很近的分子~在传感器应用上受到了金属纳米结构本身的巨大限制~如何设计合理的金属纳米结构体系来高效地、稳定地、可控地探测目标分子。

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附件: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8300 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王道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400 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赖锦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500 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张立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600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700 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聂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科技厅2009CB118800 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2009CB118900 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及定向改造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9000 设施作物的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调控的基础研究喻景权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119100 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张守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2009CB119200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万方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2009CB219300 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冯志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400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朱伟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9CB219500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杨胜雄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2009CB219600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宋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700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王成山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219800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2009CB219900 大规模化工冶金过程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220000 高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生物转化与利用的基础研究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2009CB220100 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吴锋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320200 系统级封装的基础研究毛军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2009CB320300 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基础研究夏善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320400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张平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09CB320500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研究吴建平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600 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柴天佑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700 基于网络的复杂软件可信度和服务质量及其开发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研究梅宏北京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320800 混合现实的理论和方法鲍虎军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320900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文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421000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国土资源部2009CB421100 中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421200 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戴民汉厦门大学教育部国家海洋局2009CB42130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王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400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500 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成灾机理研究端义宏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2009CB4216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郑明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1700 肿瘤相关分子在癌进展中的多相调控机制陈志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科技厅总后勤部卫生部2009CB521800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詹启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2009CB521900 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苏定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总后勤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000 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马兰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100 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基础研究钟南山广州医学院广东省科技厅2009CB522200 炎症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肿瘤的关系韩家淮厦门大学教育部2009CB522300 中国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刘吉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厅2009CB522400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郑树森浙江大学浙江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52250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唐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522600 重要致病性细菌微进化的研究杨瑞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董竞成复旦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2009CB623100 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沈晓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CB623200 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李宗津东南大学江苏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623300 信息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南策文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623400 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623500 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学院2009CB623600 有机/高分子平板显示材料的基础研究王利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623700 先进材料性能与结构演化间关系的现代表征方法及科学问题的研究张泽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委2009CB723800 数值风洞软件系统若干基础问题研究邓小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省科技厅2009CB723900 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郭华东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724000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高精度实时运动成像基础研究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724100 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佘振苏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72420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基础问题研究雒建斌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724300 核主泵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雷明凯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724400 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724500 防御输变电装备故障导致电网停电事故的基础研究唐炬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委教育部2009CB724600 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杨春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724700 新一代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科学基础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824800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4900 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武向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2009CB825000 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2009CB825100 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陈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科学院2009CB825200 北京谱仪III tau-粲物理实验研究沈肖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300 惰性化学键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麻生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825400 新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系统发现和“双色网络”构建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825500 表观遗传学的结构机理研究许瑞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600 染色质解码的基础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于文强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教育部2011CB302700 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础研究马华东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11CB302800 物联网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赵伟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2011CB302900 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海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973项目申报书:纳米结构材料的程序化组装

973项目申报书:纳米结构材料的程序化组装

项目名称:纳米结构材料的程序化组装首席科学家:宋卫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1)赋予纳米结构空间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的纳米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控制它们空间组装的前提,也是程序化组装的基础。

为此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通过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形貌和表面化学功能调控,选区修饰,不对称粒子等手段引入空间各项异性的方法,可控地赋予纳米结构在不同空间区域的各向异性。

发展制备和表征单分散各向异性纳米结构单元的技术。

(2)纳米结构单元组装的空间调控:利用作用于纳米结构单元的空间各向异性,研究如何可控地将不同的纳米结构单元组装为初级结构;调控组装体中的组分序列和空间构型;设计和构建异质界面,在纳米结构单元之间引入对外界环境刺激敏感的生物或合成大分子;控制纳米结构组装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能。

(3)纳米结构单元的动态组装与过程调控:通过精细地调控在纳米结构单元之间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平衡,在纳米结构单元间始终保持一个可控且较强的排斥力,实现纳米结构单元的组装的动态化。

此外,利用各种界面作模板诱导纳米结构的组装,界面的动态特征也将用于强化实现纳米结构的动态组装。

利用外加场(光,电,磁),对纳米微粒的组装在过程乃至时间上实施调控。

将通过空间受控组装制得的初级纳米结构,程序化组装为多维度多层次的纳米结构组装体。

在特定区域引入特定组装功能,将其可控集成在器件单元上;将不同纳米结构组装体集成在一起,搭建多级多层次,功能可调,宏观可用的功能材料。

(4)研究组装过程与组装体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传输:发展实时监控纳米组装单元和各级组装体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纳米结构的组装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从纳米结构单元层面上认识组装过程中物质能量转化与界面行为,获得其中物质能量转化与界面行为的基本规律。

通过组装体的结构,调控在组装体中物质传输和能量传递,以适应不同应用过程的需要。

借鉴超分子合成和组装以及生物大分子程序化组装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传输规律,发展纳米层次的组装物理化学。

973计划2002007立项项目清单

973计划2002007立项项目清单
中国科学院
2006CB705800
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
沈平平
郑楚光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教育部
2006CB805900
数学与其它领域交叉的若干专题
马志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2006CB806000
超强超短激光与强场超快科学中若干重大挑战性问题
庞雄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教育部
2006CB202400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
李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06CB202500
石油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可持续化学
达志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06CB202600
卫生部
2006CB503900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张辰宇
吴家睿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06CB504000
人类生育调节及其相关重要疾病的基础研究
段恩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2006CB504100
高原低氧等环境因素损伤适应机理与干预措施
刘丛强
贵州大学
贵州省科技厅
中国科学院
2006CB403300
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杨Biblioteka 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2006CB403400
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219600-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219600-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宋岩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研究内容本项目拟解决三个科学问题: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地质效应及机理;煤层气不同开发方式及压裂增产机理。

1.科学问题科学问题1: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煤层气勘探是以寻找高丰度富集区为目标。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机制的研究和分布预测,是煤层气地质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煤层气地质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指位于含煤盆地中煤层气每平方千米资源量大于 1.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富集区,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开发前景,其形成受沉积、构造、水文地质、盖层、煤储层等因素综合控制。

针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目前国内尚未从机理和规律的理论高度进行系统研究,因此项目需要利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煤层气储存和聚集的特点,研究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形成与主要控制因素、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分布规律及预测方法。

科学问题2: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地质效应及机理在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的过程中,煤储层空间结构、流体系统、应力场随流体介质的采出呈现出连续变化,导致煤储层不同尺度孔裂隙结构中煤层气的压力、浓度及解吸、扩散、渗流的协同变化。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解吸、渗流特征是选择煤层气开发工艺和控制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不同煤级储层有效应力、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的综合作用及其在井网中的叠加效应尚不明了,大面积排水降压、解吸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必须从煤储层空间结构、流体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来研究单井、井组排采条件下煤层气解吸、渗流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流体在煤储层这一变形介质中的扩散、渗流耦合模型,数值模拟不同压力控制下的煤层气排采效应,为煤层气平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科学问题3:煤层气不同开发方式及压裂增产机理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层气开发方式优化和增产改造措施可以人为地改变煤储层空间结构、流体系统、应力场,增强井间干扰效应,改善煤层气渗流通道,提高单井产量。

973申请书(有关大容量输电)

973申请书(有关大容量输电)

973申请书(有关大容量输电)第一篇:973申请书(有关大容量输电)973计划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孝信,中科院院士,64岁申报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推荐部门(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摘要……本项目紧密围绕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目标,提出拟研究解决4个方面的科学问题:电力受端系统大面积停电的机理,大型互联电网分布式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大电网在线运行可靠性评估、预警及决策理论,以及提高输电系统输送能力和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针对……,为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实用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在理论创新上……。

在技术创新上,提出大幅度提高50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技术基础和综合方案,有效解决我国西电东送的传输容量瓶颈问题,提高电网充裕度……。

本项目将设7个课题开展研究:……。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经进一步应用开发和集成,将形成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能量管理系统,显著提高我国电网事故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少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性损失。

所研究的成果将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现有500kV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提供关键技术基础。

将为我国大规模的电网建设节省输电走廊,减少电网建设的环境压力,为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确保供电安全提供充分保证。

今后5~10年,中国电网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的电网之一。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使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技术与我国电网的发展相适应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使我国电网具备条件成为世界上最安全可靠的电网。

正文1、立项依据1.1 开展本项目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2 本项目研究面临的科学技术需求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研究将从以下4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入手:(1)大规模电力网络特性和大面积停电机理(2)大型互联电网的仿真计算方法(3)大型互联电网在线运行可靠性评估、预警及决策理论(4)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输变电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基础1.3 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 1.4 可能的突破点本项目的目标将是通过基础性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电网运行可靠性的理论体系和新的分析方法,在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上有所突破,为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实用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42160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42160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

项目名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首席科学家: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起止年限:2009.1至.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本项目将在建立POPs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典型地区P OPs污染源、污染特征、排放模式及演变趋势研究;分析在环境和生物中的行为;探讨在环境介质中的界面过程动力学和毒性效应;发展的削减与控制技术。

1)超痕量s的快速筛查与生物分析方法以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12种s和新s为主要目标化合物,建立以GC-MS,HPLC-MS/MS技术为核心的多种联用技术,完善典型P s的检测方法技术体系。

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用于POPs检测的生物分析技术和以多成分免疫传感分析为核心的检测新技术,建立环境中痕量POPs的快速检测方法。

研制具有多种P OPs分析能力的免疫传感器和阵列传感器。

2) POPs区域污染现状、分布与演变趋势研究典型流域主要环境介质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水平、分布规律和复合污染特征,垂向分布和组成分异特征,揭示其污染变化趋势与演变规律。

研究经济高速发展地区P s的污染特征,从污染源、排放因子、排放强度、排放规律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研究和表征O Ps污染源排放模式和特征。

探索污染物的运移和循环规律,阐明在环境体系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POPs界面过程与跨介质环境行为研究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过程及环境调控影响;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对映体选择性;环境界面P s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揭示界面条件下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差异;证实界面过程中手性s的生物对映体选择性差异;阐明植物根/土壤、根/土壤溶液微界面中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介质‎特性 有机 ‎ 溶 有机 ‎对POPs跨‎机制迁移转化‎的影响;探索土壤/土壤溶液界面P OPs的锁定机理及其对非生物降 的影响。

4)POPs污染物的生物转移、累积与放大研究新s在生物体内的降 和代谢,重点研究高溴代PB在生物体内的脱溴降 ,探讨的生物降 和代谢途径;分析在不同营养级别水生和陆生生物中的传递与放大;研究和发展分子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用于示踪POPs在不同生物链中的迁移过程;通过三维分子模拟技术研究P BDEs等P OPs 在生物体内与相关代谢酶的结合过程,预测的结构与其体内代谢有效性的定量关系;探讨溶 有机质(DOM)对水体中B s和E s等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0600-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0600-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项目名称: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及相关原理首席科学家:黄维南京邮电大学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教育部一、研究内容1、有机纳米光电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合成有机纳米光电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合成主要集中在制备高迁移率纳米尺度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纳米薄膜发光材料,有机纳米带隙调控材料,有机纳米电极材料及界面修饰材料。

(1)纳米尺度有机半导体材料蒸镀型纳米尺度有机半导体材料:主要发展线性、盘状和球状有机共轭分子,特别是一维、二维和三维有机纳米半导体材料;溶液加工型有机纳米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在5-30 nm尺寸范围、单分散的有机共轭小分子、共轭寡聚物以及结构明确的树枝状纳米共轭分子等;自组织或自组装特性的有机纳米晶体材料:着重发展分子间具有π-π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的共轭分子,引入氢键等弱相互作用、液晶性等自组装特性有机纳米晶体材料。

(2)有机纳米薄膜发光材料有机材料处于纳米尺度时,具有发光增强、蓝移及谱带变窄等特性,因此,有机纳米材料作为发光活性材料具有潜在的优势。

项目拟针对有机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高发光效率有机纳米薄膜材料:主要发展荧光和磷光型树枝状过渡金属配合物纳米光电显色介质、高效率和窄谱带三基色有机纳米发光材料和相关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材料、结构可调控的光电活性嵌段高分子纳米显色介质;高发光纯度有机稀土薄膜材料:主要发展能高纯度发射红、绿、蓝三基色的有机稀土络合物发光材料,并通过化学方法引入相关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基团,提高器件的发光纯度及效率;高效稳定的共轭高分子薄膜材料:主要发展高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窄且结构规整的共轭类高分子,通过引入大的刚性取代基(如:螺环等芳香基团)抑制聚集体的形成,提高了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光谱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发光材料及电荷传输材料:解决有机发光材料的迁移率偏低及有机发光材料发射光谱宽带来的色纯度下降的等问题;同时研究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光电材料的溶液加工技术。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9900-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939900-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项目名称: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本项目以探索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所产生的新奇热物理和光电子效应及阐明相关物理机制为主线,通过纳米组装、纳米复合、微纳复合和纳米改性,设计和组装一系列复合材料体系,实现体系的焓熵等热力学性质、热吸收与传递等热学性质、以及能带结构与光吸收等光电子学性质的智能化自适应调节,同时探索通过复合实现材料的多功能协同,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温控机敏特性的纳米节能材料,并同时开展纳米节能应用示范系统设计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智能储热-放热的需求,设计定形相变、热容突变纳米材料体系,研究高效储热、可控放热的新规律和新原理及其与纳米效应的相关性,探索温场下纳米相变的新特点及其对比热容、热辐射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可控储热-放热的关键要素。

2、以红外调控为导向,研究温度对相关纳米材料体系微结构、价态和能带的影响机制及其与红外透过和反射(或阻隔)交替转变的相关性,探索红外智能调控的途径和关键参数。

研究相关低维纳米阵列体系中结构单元尺寸和分布密度对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机制,探索纳米结构单元形貌、尺寸、排列方式和分布密度与红外调控幅度的相关性。

3、以智能节能应用需求为导向和智能节能纳米材料为主体,设计并制作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体系(包括介孔结构/储热-放热纳米材料、透明基体/红外调控纳米材料),发展普适性宏量制备技术,研究纳米结构储热-放热系统的材料类型、晶粒尺寸及其分布以及微结构等对材料比热容、热传递的影响机制及其规律,同时认识纳米结构温致红外调控系统中原子输运的新规律,发展新型红外调控材料体系,实现快速响应的红外调控效应。

4、筛选材料体系并优化材料性能,提出基于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温控机敏特性的新型节能系统的设计原理、性能调控的基本参数及实现智能节能的核心技术,构筑新型节能的原型器件及系统。

国家973项目申请书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

国家973项目申请书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

国家973项⽬申请书超⾼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项⽬名称:超⾼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席科学家:崔⽥吉林⼤学起⽌年限:2011.1⾄2015.8依托部门:教育部⼆、预期⽬标本项⽬的总体⽬标:在超⾼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前沿领域做出重要原创性的⼯作,获得⼀批国际⽔平的研究成果,形成我国有特⾊的⾼压科学研究体系,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中青年⾼压研究队伍,使中国⾼压研究的总体⽔平进⼊国际先进⾏列,进⼀步提升在国际⾼压界地位。

五年预期⽬标:为完成总体⽬标,集中进⾏以下⼏个⽅⾯的研究⼯作:1)超⾼压下凝聚体系的⾦属化与奇异性能,2)超⾼压下强关联体系中价电⼦的⾏为,3)超⾼压下纳⽶限域体系的结构演化,4)超⾼压下的化合物半导体的电输运与新效应,5)超⾼压下亚稳相的截获与材料的微结构及性能调控。

揭⽰超⾼压下纯氢以及富氢体系中分⼦的解离机制,探索可能产⽣⾦属氢的新途径,实现压制⾦属化;获得不同压⼒-温度-组分空间中,新型含3d、4d、5d关联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奇异物性,揭⽰超⾼压关联体系材料磁、电和介电的物理机制和晶体及电⼦结构起源;总结在纳⽶尺度、空间受限条件下压致分⼦体系的键合规律;揭⽰⾼压下准⼀维纳⽶体系的结构演化以及⼒学、电学等性质随压⼒的变化规律;揭⽰化合物半导体的结构、电输运⾏为与其特殊功能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诠释⾼压下电⼦驰豫、平均⾃由程、有效质量的新内涵以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在新型材料的超⾼压合成⽅⾯,由唯象研究上升到注重内在物理本质的探索,获取截获⾼压亚稳相的新⽅法及规律性认识。

合成出3d、4d、5d族3种以上Mott有序化和Stoner型磁电新材料、3-5种有代表性⾼致密化超细微结构的⾼性能块体材料。

预期的科学研究成果:拟在SCI收录的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300篇以上,撰写1-3部专著,申报⾼⽔平的奖励3-5项,申请发明专利15-25项。

同时培养⾼压领域的拔尖⼈才以及学术带头⼈,培养博⼠研究⽣50名、硕⼠研究⽣200名。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623400-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2009CB623400-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徐南平南京工业大学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江苏省科技厅一、研究内容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内涵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膜的功能与膜及膜材料微结构的关系;膜及膜材料的微结构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应用过程中的膜及膜材料微结构的演变规律。

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1)膜的功能与膜及膜材料微结构的关系膜的分离功能与膜材料微结构关系的基础是膜的传递机理与传质结构模型。

在上期973项目中,针对陶瓷膜分离过程中膜渗透通量不稳定的共性难题,提出面向应用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的构思,通过化学工程学科的传质理论与材料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与陶瓷膜结构相关的传质结构模型,为面向应用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膜的功能与膜及膜材料微结构关系的科学内涵,将研究对象从多孔陶瓷膜(微滤/超滤)拓展至反渗透/纳滤膜、渗透汽化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特别关注微孔道、水通道、离子通道以及无机膜材料的传递理论研究。

对高分子膜材料而言,膜材料的微观结构(分子链的化学结构、基团分布)、介观聚集(分子链间距、自由体积)和宏观形貌以及它们的动态形成过程与膜综合性能的关系是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膜材料的精确设计与化学合成的理论基础;对微孔膜而言,如何通过材料设计、制备方法改进而提高其性能也是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特别是要建立极端环境(高温、高压、强腐蚀)下高强度膜材料的设计方法;对智能膜而言,膜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微观物理结构与其刺激响应性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智能膜设计与制备的关键。

2)膜及膜材料微结构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核心内容是建立膜及膜材料微结构与制备过程的关系,实现膜及膜材料的制备从以经验为主向定量控制的转变。

在上期973项目中,采用化学工程的过滤理论,对多孔陶瓷膜成膜过程中的毛细吸浆机理与薄膜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膜厚度与膜制备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模型,实现了陶瓷膜制备过程中膜厚度精确控制的目标,解决了陶瓷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缺陷控制的难题,陶瓷膜的成品率从38%上升到90%以上,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973项目申请报告书__2009CB623500_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设计研究

973项目申请报告书__2009CB623500_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设计研究

专业资料项目名称: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一、研究内容本项目以替代资源节能环保的大宗化学品生产催化新技术为目标反应,包括烯烃歧化反应和多产丙烯的甲醇转化反应等增产烯烃催化反应;重芳烃转化反应和甲苯甲醇烷基化等增产芳烃催化反应;绿色烯烃催化氧化技术;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等,开展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研究,加强多孔催化材料反应动力学及扩散规律的理论研究,解决多孔催化材料合成的形貌及孔道控制、反应动力学和扩散行为的控制、催化功能化及活性位控制、催化材料合成及催化过程的原位表征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催化材料的结构与催化反应动力学和扩散行为的关联规律利用动态吸附及反应表征技术,通过对不同催化反应过程中吸附扩散动力学和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的结合,建立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澄清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扩散、吸附、活化转化等步骤中影响反应速度及反应选择性的关键步骤。

采用多孔材料微结构表征技术,对催化材料的结构,包括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原子、分子和纳米层次上的研究,对活性中心的微环境和结构进行多方位的表征。

通过对增产烯烃、芳烃及其衍生物相关的指标性催化反应和本征催化动力学、扩散动力学的研究,揭示催化材料的孔道形态、立体形貌以及活性中心结构分布与催化活性、选择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催化材料孔道结构、晶体结构形貌以及活性位结构分布的设计提供依据。

以IGA、磁天平、129Xe NMR等表征多孔材料的吸附、扩散技术,研究多孔材料晶体形貌和孔道形态与反应扩散行为的关联,针对增产烯烃和芳烃等目标催化反应,对扩散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数学关联进行归纳和提炼,对多孔催化材料的孔道形态及形貌进行微观尺度的设计。

●多孔催化材料合成中多级孔道的构建和材料形貌的控制重芳烃转化增产芳烃催化反应中,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催化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973项目申报书——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

973项目申报书——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催化剂载体、防护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且耗时,制备效率低,且存在着性能不稳定和服役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效率和稳定性,本项目旨在开展关于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以解决目前制约炭炭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优化: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确定炭炭复合材料的合适制备工艺,并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材料制备效率和稳定性。

2.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微观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3.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服役性能: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研究炭炭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服役性能,包括稳定性、导电性等,并对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测试。

4.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服役机制: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在不同服役环境下的行为进行研究,揭示材料的服役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三、研究计划和方法1.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优化:结合文献调研和前期实验结果,确定适用于炭炭复合材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制备效率和稳定性。

2.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

3.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服役性能:设计不同应用领域的实验测试方案,对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服役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评估材料的稳定性、导电性等性能指标。

4.研究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服役机制:针对炭炭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合实验和模拟方法,揭示材料的服役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沈晓冬南京工业大学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一、研究内容围绕水泥生产和应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提高水泥性能和节能减排的基础研究,实现水泥科学理论和技术的重大创新,促进水泥工业生产与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使用效能,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拟解决4个关键科学问题:1)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调控及高胶凝性熟料相匹配高介稳阿利特矿物和水泥熟料矿相匹配决定熟料性能。

在研究熟料矿物微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建立熟料微结构与熟料性能的关系。

该问题是提高和高效发挥熟料性能的基础,也是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关键。

2)熟料分段形成动力学针对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多阶段化学反应,在分析研究主控反应动力学和熟料形成速率基础上,完善熟料形成动力学理论。

该科学问题,是实现熟料烧成过程能量最佳配置,降低熟料烧成能耗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3)离心力场中的粉磨动力学与能量传递完善该动力学理论和能量传递机制,是实现水泥粉磨环节节能和发展高效粉磨设备新技术的理论基础,也是实现水泥粉磨节能技术突破的关键。

4) 水泥优化复合与结构稳定性优化复合水泥组分,建立水泥浆体不同层次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浆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该科学问题是高效发挥水泥各组分性能及延长水泥基材料服役寿命的基础。

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将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研究:1)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和熟料矿物相组成与胶凝性的关系系统研究实验室合成的纯C3S相结构、不同阿利特(杂质元素种类、掺量、掺杂方式不同)相结构以及熟料中阿利特化学组成、杂质固溶形式、工艺参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研究矿物相结构在温变过程中演化规律。

研究掺杂离子、工艺参数对阿利特缺陷形态的影响规律。

研究阿利特介稳程度、缺陷形态对其水化活性的影响,建立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与水化活性--包括水化反应程度、水化反应速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揭示最优水化活性的阿利特组成和微结构缺陷特征。

研究掺杂物质作用下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规律,优化矿物相匹配。

阐明高温液相特性(如数量、组成和粘度等)的演变规律,确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及掺杂新相的控制参数。

研究熟料中矿物相匹配与烧成热耗和胶凝性能的关系,确定熟料中C3S与其它矿物的最佳匹配,获得高胶凝性熟料。

2)熟料分段形成动力学及过程控制研究原料矿物分解产物的反应活性,确定新生物相初始形成反应的温度重叠区和反应速率。

研究固相反应过渡产物及其与温度场的关系,分析固相反应的放热效应。

研究熟料形成固-液相反应热焓互补机制。

研究不同热、动力学过程条件下,高温熔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确定高温熔体量、组成、黏度对熟料矿物、结粒和窑皮形成的影响。

确定离子的扩散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阿利特相的晶核形成过程及生长机理,确定最佳的反应热、动力学参数。

研究快速形成的水泥熟料微观结构及其宏观力学性能,解析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水泥熟料的综合性能。

通过冷、热态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在悬浮态下进行的快速物理化学过程和热、动力学机制。

研究在窑尾系统进行预烧结的方法,研究堆积态下窑内的传热过程、窑料状态以及物理化学反应。

确定多因素条件下水泥熟料低能耗、快速形成的技术途径,建立新一代、高能效水泥生产窑炉工艺技术原型。

3)离心力场中水泥粉磨动力学与颗粒特性根据物料块体的各种外形和缺陷特征,研究沿着其缺陷使其破碎所需的最优加载力和加载频率,研究物料块体组在小能量振动载荷作用下的接触、碰撞和破碎过程,并探讨不同载荷和振动频率对其的影响,提出小能量振动破碎理论。

研究在离心应力场作用下水泥颗粒群的粉磨机制,探讨其对水泥粉体颗粒的形貌、粒径分布、水泥粉体颗粒的表面结构等颗粒学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

研究水泥颗粒群粉磨过程中能量匹配关系以及应力场相关参数对颗粒粉磨效果的影响。

研究高效粉磨过程下获得的特定形貌和颗粒级别的水泥粉体的堆积效应、填充效应以及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机理与优化。

4)水泥体系各组分优化匹配和胶凝性的发挥研究水泥初始组成、初始堆积状态与水泥浆体的早期流变性能及塑性变形的关系。

研究早期水化和初始结构形成。

研究水泥熟料高效水化的方法。

辅助性胶凝材料活性发挥与提高所需的介质环境及控制条件。

研究水泥熟料-辅助性胶凝材料复合体系颗粒群特征参数的性能优化方法及粒度组成控制。

研究调节不同胶凝组分水化进程的措施,实现辅助胶凝材料、水泥熟料在水化活性、水化速率的匹配并产生协同效应,实现颗粒间的有效胶结。

分析水泥硬化体空间分布特征、水泥水化产物、二次水化产物与辅助性胶凝材料颗粒间界面组成与结构及其与硬化浆体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研究复合水泥组成、颗粒形貌与组成、表面性质、细孔分布和水化体系液相初始组成、pH值、表面张力和初始水化产物对化学外加剂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的影响,以及化学外加剂在水化体系中的分布、化学外加剂官能团与胶凝组分间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外加剂进行改性。

5) 复合水泥浆体组成和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与性能的关系根据复合水泥体系的水化反应过程和产物的分布特点,研究水泥浆体结构演变过程。

研究水泥浆体中固相水化产物、未水化水泥颗粒、界面和孔在纳微米尺度上的表征技术。

分析低水胶比条件下复合水泥体系的C-S-H凝胶、Ca(OH)2、AFt或AFm、未水化水泥熟料和辅助性胶凝材料和孔的组成及其排列方式的演变规律。

测定水泥浆体中水的存在状态和孔溶液的性质。

构建水泥浆体纳-微米尺度的结构,建立水泥浆体的结构模型。

研究水泥浆体组成和结构对强度、变形和离子结合/持留能力及流体迁移性能的影响,建立水泥浆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通过改变水泥浆体的初始组成与结构、掺加化学外加剂等技术调控水泥浆体的纳-微米尺度上的组成和结构。

阐明水泥浆体的纳-微米尺度结构的形成机制。

6) 服役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产物与结构稳定性及服役行为研究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产物和浆体结构保持长期化学稳定性的最低碱度条件和最低钙硅比,为最大程度使用工业废渣的复合水泥的组成设计提供基本判据。

研究复合水泥早期水化特性、浆体结构及组成对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早期变形、抗开裂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研究水泥基材料体积变形与相关宏观性能的关系,提出水泥基材料抗裂设计基本原理和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价方法。

研究水泥基材料与外界侵蚀性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和水泥石结构中介质的传输机制。

研究水泥基材料内部孔结构、孔壁表面特性和界面结构与材料渗透性的关系及机理。

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渗透性、介质扩散及表面层在化学-力学因素耦合作用下微结构的演化与损伤机理。

提出水泥基材料在多离子腐蚀溶液中的扩散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

提出基于电学特性的混凝土耐久性测试新方法,提出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蚀性的理论与方法,完善服役寿命理论。

二、预期目标1、项目总体目标:在高胶凝性矿物结构调控、熟料低能耗烧成的分段形成动力学以及水泥高效节能粉磨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在水泥熟料和辅助性胶凝材料高效复合使用、水泥浆体结构与性能优化、水泥基材料耐久性提高等方面上取得重大进展。

为水泥工业工艺技术与装备重大创新和水泥的高效应用,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我国水泥低能耗制备和高效应用的理论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成果在新型干法生产线上使用,以年产2亿吨水泥熟料为例,利用该成果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60万吨,节电约12亿kWh;多利用废渣2000万吨,减少熟料排放约2000万吨。

水泥基材料服役寿命显著提高,大幅减用量2000万吨,减少CO2少对水泥的需求。

通过本项目,凝聚和培养一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水泥基材料科技创新团队,培养3-5名该领域学科带头人、10-20名中青年高级专家;建成2个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基材料科学研究基地。

2、五年预期目标:1)在水泥低能耗制备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阐明阿利特微结构介稳程度和缺陷形态与其活性的关系,通过高胶凝性熟料矿物相的优化匹配,提高熟料胶凝性、降低烧成热耗;建立熟料分段形成动力学模型,优化烧成过程,实现熟料烧成节能;提出离心力场下粉磨动力学和能量传递机理,低能耗高效制备具有特征颗粒学参数的水泥粉体;建立基于性能的水泥组成设计方法,调控水泥中熟料和辅助性胶凝材料的颗粒学参数,高效发挥各组分胶凝性,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大幅度提高工业废弃物利用率。

2)在水泥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阐明水泥浆体纳微米尺度结构的形成机制,建立基于性能的水泥浆体纳微米尺度的结构模型;阐明在服役环境条件下水泥浆体组成与结构的稳定性、侵蚀性介质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扩散行为与机理,建立水泥基材料的服役寿命预测模型。

指导水泥基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高水泥的使用效能。

3)研究成果在新型干法生产线上使用:在稳定生产高胶凝性熟料的基础上,熟料烧成节煤10%以上;水泥粉磨电耗在现有基础上降低15%以上;在同等条件下,42.5级水泥中熟料用量减少10%以上;水泥示范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耐久性显著提高。

4)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申报发明专利30项以上,组织召开2次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培养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

三、研究方案1、总体研究思路和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1)总体研究思路本项目紧密围绕节能减排和提高水泥性能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

通过提高熟料胶凝性、优化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复合、高效应用水泥和延长服役寿命等性能方面的研究,实现水泥制备过程的直接节能减排和水泥高效应用产生的间接节能减排。

在水泥制备的直接节能减排方面:第一、通过调控阿利特介稳程度和缺陷形态,并优化熟料相匹配,提高其活性,制备高胶凝性熟料。

第二、通过掺杂离子和优化高胶凝性熟料相组成,降低系统最低共熔点,降低熟料烧成能耗。

第三、通过熟料分段烧成的动力学调控,实现能量在烧成各个阶段合理配置,降低熟料烧成能耗。

第四、通过离心力场粉磨动力学调控和多频次小能量振动破碎,实现水泥高效粉磨,降低水泥粉磨电耗。

在水泥高效应用的间接节能减排方面:第一、通过高胶凝性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复合优化设计,高效发挥各组分的胶凝性,减少水泥中熟料使用量,从而减少水泥制备能耗。

第二、通过优化水泥浆体结构,提高复合水泥水化产物及结构稳定性、增强其抵抗物理和化学侵蚀能力,延长服役寿命,提高使用效能,减少水泥需求量。

(2)技术路线实现研究目标的技术途径有六个方面:1)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和熟料矿物相组成优化通过掺杂技术、改变热历史、调整化学组成等手段,改变熟料形成热力学和动力学,降低烧成过程的能量和资源的消耗。

调整熟料矿物比例,使熟料中C3S与其它矿物的匹配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熟料的胶凝性。

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及电子衍射谱图研究阿利特微区结构特征,X射线能谱(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等表征化学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