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梳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是高中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等形态的演变和形成过程。

以下是对地表形态塑造的知识点梳理:1.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是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因素,包括板块运动、地壳升降、断裂和地震等。

这些运动导致地形的变化和地貌的形成。

2.地貌形成的基本因素地貌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地质作用、气候、地形和外力作用等。

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这些作用会改变岩石的性质和形态。

气候对地貌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风化作用、水侵蚀作用等。

地形则包括河流、海洋、山脉等。

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

3.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演变。

以河流地貌为例,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地貌特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4.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1)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由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其特征是高度较大,地势陡峭,山脉呈条带状分布。

山地地貌中还存在着峡谷、峭壁、峰林等次级地貌。

(2) 平原地貌:平原地貌是在长期地壳下沉和河流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势平坦,地面开阔,海拔较低。

平原地貌中存在着河流冲积扇、河漫滩等次级地貌。

(3) 沙漠地貌:沙漠地貌是在干燥气候和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势平坦,沙丘连绵起伏,沙漠中存在着绿洲等特殊地貌。

(4)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被水溶解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特征是峰林、溶洞、地下河等特殊地貌。

(5) 冰川地貌:冰川地貌是在冰川作用和冰融作用下形成的,其特征是冰川槽谷、冰蚀湖等特殊地貌。

5.地貌塑造的影响因素地貌塑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气候类型、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等。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貌例子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貌例子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地貌例子内外力共同作用在地貌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给出几个地貌形成的例子,涵盖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

1. 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由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

例如,地震活动会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形成山脉、断层和盆地等地貌特征。

这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典型例子,地震引起的断层活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2. 风蚀地貌,风力是一种重要的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和沉积。

例如,沙漠中的沙丘就是风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将沙粒吹起并堆积成丘状。

而当风力减弱或改变方向时,沙丘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3. 水蚀地貌,水力是地表最常见的外力之一,对地表进行侵蚀和改造。

例如,河流侵蚀地表形成的峡谷、河谷和河床平原等地貌特征,是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流的流速和流量决定了侵蚀的程度和速度。

4. 冰蚀地貌,冰川是一种重要的地表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和改造。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冰的切削和磨蚀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貌特征,如冰川谷、冰碛丘和冰川湖等。

冰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重力和冰的物理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5. 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貌变化,人类活动也是一种外力,对地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例如,城市建设、采矿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都会改变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

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貌变化是内力和外力的复杂相互作用结果。

总结起来,地貌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震、风力、水力、冰力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内外力相互作用,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这些例子展示了地球表面地貌形成中内外力的重要作用。

高二地貌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貌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貌知识点归纳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是地球表面地形的总和。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貌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和地理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地貌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地貌的基本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的总称。

它可以分为宏观地貌和微观地貌。

宏观地貌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大规模地形特征,如山地、高原、平原等;微观地貌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小尺度地形特征,如河流、湖泊、坡面等。

二、地貌的形成和变化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是由多种地质和地学过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这些过程包括构造运动、风化侵蚀、河流侵蚀、冰川作用、海洋侵蚀等。

1. 构造运动:地壳的构造运动是地貌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地震、火山活动等都会对地貌产生影响。

2. 风化侵蚀:风化是由大气和水分对岩石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过程。

风化侵蚀是地貌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如岩石崩塌、溶蚀洞、石柱等。

3. 河流侵蚀:河流的流动和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侵蚀可以形成峡谷、河谷、河口等地貌特征。

4. 冰川作用:冰川是由积雪经过长时间的压实而形成的巨大冰体,冰川运动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冰川作用可以形成冰川流出地形、冰碛地貌等。

5. 海洋侵蚀:海洋的侵蚀作用是地貌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洋的波浪、洋流、潮汐等都会对海岸线和海底地貌产生影响。

海洋侵蚀可以形成海岸崖、海蚀平原等地貌特征。

三、中国的地貌特征中国是一个地貌非常丰富多样的国家,其地貌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山地:中国拥有丰富的山地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南部和西北地区。

常见的山地有喀斯特地貌、太行山、秦岭、昆仑山等。

2.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地貌形成知识点总结

地貌形成知识点总结

地貌形成知识点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表面貌。

地貌形成是受地球内部和外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内部的作用包括地壳构造变动、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等;外部作用包括风蚀、水蚀、冰蚀、海蚀等。

地球上万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地貌也随之不断变化,本文将从地质构造、风蚀、水蚀、冰蚀、火山喷发、地震等方面来总结地貌形成的知识点。

1. 地质构造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

地质构造是地面形成、演化和变动的规律性及其形成的外在特征。

地质构造分为构造地貌和构造活动两个方面。

构造地貌:构成元素是岩石和岩性,其主要成因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地质作用包括火山作用、岩浆侵入、沉陷和隆起、断裂和褶皱作用等。

构造地貌类型有高原、盆地、山地等。

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地震和破裂现象,是地表地形改变的方式之一。

2. 风蚀风蚀是指气流对地表造成的侵蚀作用。

风蚀作用主要集中在地表风速较大的地方。

风蚀可分为物理风蚀和化学风蚀两种类型。

物理风蚀:主要是通过风刮和碰撞岩石表面来造成的侵蚀作用,最终形成风蚀地貌。

物理风蚀作用的地貌特征包括风蚀沟、雅丹地貌、沙漠环境等。

化学风蚀:是指风带来的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气在地表和岩石表面的化学反应所造成的侵蚀作用。

化学风蚀作用的地貌特征包括风蚀柱、风蚀窟、风蚀槽等。

3. 水蚀水蚀是指地表流水对地表造成的侵蚀作用。

水蚀形成的地貌包括河流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

河流地貌:河流侵蚀和河流泛滥对地表地貌的作用,形成了江河流域、南北河谷、峡谷、沖漫、冲积扇等地形。

冰川地貌:冰川对地表地形的作用,形成了冰川谷地、冰川冲切形地貌、冰川剖切形地貌等地形。

海岸地貌:海水对地表地貌的作用,形成了海岸峭壁、海岸风蚀地貌、海岸泥沙地貌等地形。

4. 冰蚀冰蚀是指冰川对地表造成的侵蚀作用。

冰蚀形成的地貌包括冰川奇观、冰川盆地、冰岛火山等地形。

冰川奇观:冰川融水、冰蚀槽和冰川地滑造成的地貌,形成了冰川峡湾、冰川冰碛、冰川垴地等地形。

初二地理地貌的综合成因分析

初二地理地貌的综合成因分析

初二地理地貌的综合成因分析地貌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在空间分布上的自然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形状、结构以及地表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总体。

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自然力量和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初二地理地貌的综合成因。

1. 构造成因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

地球的地壳由板块构成,地球板块不断运动和变形,导致地表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山脉隆起等现象。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地震活动可导致地壳破裂和地表抬升;火山喷发会使岩浆喷涌出地壳,形成火山地貌;而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和高原。

2. 冰雪成因冰川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冰雪融化后的冰水,通过冰川的下侧流动并剥蚀地表,形成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的侵蚀作用包括冰川的冲刷、磨蚀和碎屑的堆积。

典型的冰川地貌包括冰湖、冰原、冰斗和冰瀑布等。

3. 水成因水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的冲刷、侵蚀和沉积作用对地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河流的冲刷和侵蚀作用使地表的河谷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河谷地貌,如V型河谷、冲沟和瀑布等。

同时,河流的水能够将碎屑物质搬运到下游,形成河床沉积、洪积平原和三角洲等地貌。

4. 风成因风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风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干旱地区,常常出现风蚀作用,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如沙丘、沙漠和风成石。

5. 生物成因生物对地表的作用也对地貌形成产生了影响。

例如,植物的根系能够侵蚀和破坏地表岩石,形成植物侵蚀地貌;防止风力冲刷等。

动物的活动也会改变地形,例如蚯蚓的穿洞作用有助于土壤松散。

6. 化学成因化学作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溶蚀是水流和地下水对溶解性岩石的溶解作用,从而形成了溶蚀地貌,如喀斯特地貌。

此外,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也会导致大气侵蚀,如酸雨的形成导致了地表的腐蚀和侵蚀。

综上所述,初二地理地貌的形成具有多种综合成因,包括构造成因、冰雪成因、水成因、风成因、生物成因和化学成因等。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包括由地质、气候和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

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地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一、地貌的基本概念1. 地球表面形态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峡谷、河流、湖泊、沙漠、海岸等。

这些地貌形态受地质、气候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2. 地貌的形成因素地貌形态的形成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质是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气候和水文是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而生物和人类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貌的演变过程。

3. 地貌的分类根据地貌形态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峡谷、河流、湖泊、海岸等多种类型。

不同地貌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反映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二、地貌的形成过程1. 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岩石的构造变形、火山喷发、地震活动等现象。

这些地质过程会导致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2. 气候过程气候过程是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现象。

这些气候过程会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各种地貌形态。

3. 水文过程水文过程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河流侵蚀、湖泊淤积、海岸侵蚀等现象。

这些水文过程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形成特定的地貌形态。

4.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植物根系的侵蚀、动物活动的改变等现象。

这些生物作用会通过生物力量,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独特的地貌形态。

5.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矿山开采等现象。

这些人类活动会通过人为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特定的地貌形态。

三、地貌的演变规律1. 地貌的动力学地貌形态的演变是地球表面形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地貌学原理 pdf

地貌学原理 pdf

地貌学原理
地貌学原理是地貌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用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以及其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以下是地貌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
1.建造原理:地貌学认为地貌是地壳构造、岩石性质和地质
历史的反映。

地壳构造活动,如地震、隆起和沉降,对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岩石性质决定了地貌的抗侵蚀性和侵蚀速率。

2.侵蚀和沉积原理:地貌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由水、风、冰等
侵蚀和沉积作用驱动。

水的河流和海岸侵蚀、风的风蚀、冰的冰川侵蚀和融化等过程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貌。

侵蚀和沉积过程遵循一系列规律和原则,如河流的塑造力、风蚀的风蚀作用和冰川的冰川作用。

3.动态平衡原理: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在一定的地质时间尺度上,地貌形态会经历侵蚀和沉积的平衡过程。

侵蚀削减地面并形成沉积地层,而沉积地层则保护地面不再受到严重侵蚀。

这种动态平衡决定了地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4.地形发育律:地貌形态的发育律是指相同条件下地貌形态
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例如,在相同的岩石和气候条件下,断陷盆地的形态和发育过程有其一致的规律。

地形发育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机制。

5.环境变化原理: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会导致地貌的改变和重塑。

通过分析环境变化和其对地貌的影响,可以推断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过程。

这些原理在地貌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有助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地貌学原理为地球科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当今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已经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空间、时间尺度的不断变化和轻重复杂的外力的作用,研究者们日益深入地了解地表的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演化过程。

耦合律标志着外力和内力之间“协同作用”和“整体性”的出现,将地表圈层要素形成、变形以及演变纳入自然地理变迁的框架中。

山地等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一侧挥动着山地构造力量,另一侧则推动着大地构造力量,外部力量又施加在山地力学模型之上,这样外力与内力相互干涉,地表圈层特征也随之而改变。

耦合律的出现,说明外力和内力存在着联系,因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地貌变形过程。

耦合律说明,外力和内力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外力可以帮助内力提升的能量,并与其一起促进地貌的形成,如潮汐潮和泥沙流动等,而内力也可以影响外力的作用,如提升地下水位,阻挡河流和海岸沿岸水体的穿越,改变形态等。

耦合律还表明,地壳内部运动会产生膨胀或坍缩,因而形成地貌特征,外部力量也会利用这种膨胀和坍缩效应来改变地表圈层特征。

从上面可以看出,当今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及其衍生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圈层的特征及其变形过程,也给复杂的地貌成因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耦合律既不断促进构造演化,又施加在结构特征上,呈现出一个历史进化视角,使得地貌成因反映了本质性、复杂性、动态性及时空特征多样性等特点。

可谓越耦合越胜,构成了地表圈层的一个新的画面,也限制了地貌演变的体系性与动态性。

地理中的地貌形成机制

地理中的地貌形成机制

地理中的地貌形成机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领域。

地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地貌,它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山脉、河流、湖泊以及其他地表特征。

那么,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重点探讨地理中的地貌形成机制。

一、构造地貌形成机制构造地貌是由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动所引起的。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板块相对位置的变动,包括板块的碰撞、分离和滑动等。

当板块发生碰撞或分离时,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构造地貌。

例如,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裂谷;板块分离引起的海洋脊和扩张地壳等。

二、风蚀地貌形成机制风蚀地貌是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和移动所形成的。

在干旱地带或沙漠地区,风力往往较大,能带走地表较小颗粒的颗粒,形成沙丘或沙漠。

同时,风还会刮蚀岩石表面,形成风蚀箱、风蚀坡等特殊地貌。

三、水蚀地貌形成机制水蚀地貌是由水对地表物质的侵蚀和移动所形成的。

水蚀地貌的形成主要分为河流侵蚀、溪谷侵蚀和海洋侵蚀等。

当河流流经地表的时候,它们会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形成河谷和河床。

溪谷侵蚀是形成峡谷和峡湾等地貌的主要机制之一。

海洋侵蚀则主要发生在海岸线,当海水侵蚀海岸线时,会形成海蚀崖、海蚀洞等特殊地貌。

四、冰蚀地貌形成机制冰蚀地貌是由冰川对地表物质的冲刷和侵蚀所形成的。

当冰川形成的时候,冰川会携带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对地表进行刮蚀和侵蚀。

冰川在地表运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冰碛丘、冰谷和冰川湖等特殊地貌。

五、溶蚀地貌形成机制溶蚀地貌是由溶解作用对地表物质产生的侵蚀和溶解所形成的。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会溶解石灰岩等溶解性差的岩石,形成洞穴、溶洞和地下河等地貌。

溶蚀还可以形成由石灰岩溶解后沉积形成的针状石、石笋等。

通过以上几种地貌形成机制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地貌是非常多样化的。

它们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形成机制多种多样,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我们熟悉的地球表面。

了解这些地貌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以及利用地球资源。

高三地理微专题-耦合度

高三地理微专题-耦合度

高三地理微专题-耦合度
耦合度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地球上各种自然
系统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程度。

在地理学中,耦
合度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
作用,以及它们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耦合度主要指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气候
系统、水循环、生态系统等。

这些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
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会影响
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和经济系统也与自然环境紧密耦合。

人类
的生产活动、城市化进程和资源利用都对自然环境产生着重大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工业排放会导致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
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耦合度的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环
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耦合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
球上各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环境保护和资源
利用政策,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耦合度的研究对于地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地貌成因常识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地貌成因常识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地貌成因常识常识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地理知识出现频率也是比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会有所涉及。

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征经常以图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地貌成因常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地貌成因常识一、地貌的成因:地貌的成因主要由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一)内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将地表岩石圈变得凹凸不平。

(二)外力作用:1、风力作用风力作用分为两种:风力侵蚀作用,通过风力的侵蚀,将一些大的石块、土块侵蚀成不同的形状,就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如风蚀蘑菇、戈壁等;风力堆积作用,通过风力搬运一些碎石砂砾然后堆积在一些地区就形成了风力堆积地貌,比如沙丘等。

2、流水作用流水作用分为两种:流水侵蚀作用,由于地转偏向力和重力等作用,使得河流水、雨水、海水等将流经地区的岩石、土壤侵蚀搬运后形成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如黄土高原等;流水堆积作用,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流速减缓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

二、主要的地貌特征特点及其分布: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分类也比较多,现就几种典型地貌进行分析:1.雅丹地貌成因:典型的风蚀地貌,有风力侵蚀和雨水冲刷共同形成。

特点:地面凹凸不平,有风蚀沟壑和堆积土墩,特征以西北戈壁、黄土高原为主。

主要分布地区: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宁夏等地。

2.丹霞地貌成因:由堆积作用形成,包含矿物质的岩石呈红色、橙色、黄色等分层叠加,经过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显露于地表。

特点:颜色以红、橙、黄等色为主,一层一层像霞光一般,故名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西南地区、四川地区、甘肃等地。

3.喀斯特地貌成因:由于特殊地质石灰岩构成,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喀斯特地貌。

特点:化学反应后会形成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特殊的地表或地下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云贵高原等地。

4.河流地貌成因:由于河流中水的堆积和侵蚀作用形成。

初中地理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总结

初中地理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总结

初中地理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总结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以及其下一定范围内地表地壳、热圈、水圈和大气圈中有形态、结构和组合特征的各种自然单元。

初中地理地貌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过程。

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指不同地貌类型在地质力学、气候、水文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相互转化的过程。

以下是初中地理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总结:1. 冲积平原的形成:冲积平原是河流在山谷中层积的沉积物构成的广阔平坦地区。

在雨水的侵蚀下,山地的岩石会被冲刷下来,形成河流。

当河流流经山地时,它会带走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随着河流的流速减慢而沉积在平坦的地区,从而形成了冲积平原。

2. 风蚀沙漠的形成:风蚀沙漠是由于气候干燥、风力强大以及地表植被缺乏而形成的。

在干燥地区,风力会将地表的细小颗粒物体(如砂粒)吹走,形成沙丘和沙漠。

3. 侵蚀海岸的形成:侵蚀海岸是由海洋波浪的冲击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海浪冲击海岸时,会将部分海岸表面的岩石冲蚀,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洞。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蚀作用会不断扩大侵蚀范围,形成侵蚀海岸。

4. 非侵蚀沙滩的形成:非侵蚀沙滩是由海浪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当海浪冲击到岸边时,会将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海岸线上,形成沙滩。

5.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地貌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泥土和岩石被移动和改造,形成了人工地貌;同时,过度的开采和砍伐也会导致地貌的破坏和变化。

总的来说,地貌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地质力学、气候、水文等因素的作用来理解不同地貌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过程。

地貌发育的过程与机制

地貌发育的过程与机制

地貌发育的过程与机制地貌发育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是地球动力学和地表过程的结果。

它是地球表面与内部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地形的变动、地下与地表的关系和地壳运动等。

地貌发育的过程与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抬升和沉降:构造活动是地貌发育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构造抬升指地壳部分区域隆起或抬升,如山脉的形成;沉降则是指地壳部分区域下降,如海洋、湖泊的形成。

构造抬升和沉降引起地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进而影响地貌的发育。

2. 水力作用:水对地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水的流动力量携带着大量的岩石碎屑和溶解物质,通过河流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切割出峡谷、河流谷地等地貌特征。

此外,水在地下穿流也会溶解地下岩石,形成洞穴。

3. 风蚀和风化:风是地表上的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的驱动力。

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通过风对地表的冲刷和破坏作用,形成沙漠和沙丘。

风化则是指风对岩石的化学和物理破坏作用,使岩石逐渐分解和风化。

4. 冰川作用:冰川是地球表面形成和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冰川通过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对地表进行磨蚀和侵蚀,形成冰川谷、冰碛平原等地貌形态。

冰融化时释放的水对地表也会产生冲刷和侵蚀作用。

5. 生物作用:生物的作用对地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植被的根系可以稳定土壤,减少侵蚀;动物的挖掘行为可以改变地表形态;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对岩石进行化学侵蚀。

这些生物作用可以影响地表的形成和变化。

地貌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构造活动会导致地貌的快速变化,而水、风、冰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则会形成统筹和渐进的地貌变化。

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地貌发育产生着影响,如城市建设、采矿等人类活动会破坏原有的地貌。

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地貌发育会不断变化和演化。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地貌发育的过程与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

比如,了解河流的冲刷作用和侵蚀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有效的防洪措施;了解风化作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

地形与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地形与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地形与地貌的形成与演变地球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地形和地貌的奇妙星球。

从雄伟的山脉到广袤的平原,从湍急的河流到湛蓝的海洋,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自然景观。

然而,这些地形和地貌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各种地质过程的塑造和演变。

地形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上的内外力量的相互作用。

内力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如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等。

外力则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侵蚀、沉积和风化等。

这些力量共同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壳运动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起和沉降。

当地壳发生隆起时,山脉、高原等地形就会形成。

而当地壳发生沉降时,湖泊、盆地等地形就会形成。

这些地形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地壳的运动。

地震是地形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和震动的现象,它能够造成地表的抬升和下沉,从而改变地形。

特别是大型地震,其破坏力更加巨大,能够形成断崖、峡谷等地形。

火山喷发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山喷发会喷发大量的岩浆和烟尘,这些物质在地表上堆积形成了火山的锥体。

火山的喷发还会形成火山口、火山湖等地形。

除了内力的作用,水的侵蚀和沉积也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

水的侵蚀主要是指河流、海洋等水体对地表物质的冲刷和侵蚀。

河流的冲刷会形成峡谷、河流三角洲等地形。

海洋的侵蚀则会形成海岸线、海蚀洞等地形。

而水的沉积主要是指水体将携带的物质沉积在地表上,形成沙丘、河床等地形。

风化是地形形成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风化主要是指大气中的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和破坏。

风化会使得岩石变得疏松和脆弱,从而加速了地表的侵蚀和沉积过程。

地形和地貌的演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各种地质过程的相互作用。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地形和地貌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和演变。

山脉的起伏、平原的扩展、河流的改道等都是地形和地貌演变的结果。

总之,地形和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是地球上各种地质过程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高玄彧1,2,李勇1,白宪州1(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文章提出了“地貌形成中力的耦合律”,并对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地貌是在动力和反动力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演化。

在演化过程中,动力和反动力在偶合点处互相激活产生了一幕又一幕的循环前进式的多层次的地貌演化模式。

这一理论有利于对地貌演化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力的耦合律中图分类号:P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各种地貌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形态类型,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沟谷和盆地等。

在这些地貌形态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一再证明存在一种规律,即“力的耦合律”。

笔者在这里提出这一论点,供同行们商榷。

用这一规律去研究地貌学,我们将会对地貌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因是初次研究,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望同行们指正。

1动力和反动力为了研究(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的方便,我们将促使地貌形成的力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动力,另一种是反动力。

动力指由地球内部能量所产生的力。

它包括由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脱变产生的热能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动能等。

动力和反动力是两种相反的力,它们的作用方向及形成的地貌形态均有所不同。

动力主要可分为两种,即热动力和地球自转力。

这两种力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动力。

热动力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脱变产生的。

地球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

如铀(U238,U235)、钍(Th232)、钾(K40)等。

根据资料[1],这些放射性元素脱变而产生的热能至少为5.14X1020卡/年。

这个数字相当于六佰六十多亿吨煤放出的热量。

由此可见其热量是非常大的。

热量经多年积累温度会变得非常高,它能使地球内部的物质处于塑变状态。

由于地球内部各处的温度分布是不一样的,所以地球内部物质的塑变程度也是不一样的[2]。

地貌学原理李有利

地貌学原理李有利

第二节 崩塌
一、崩塌作用方式 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 称为崩塌。崩塌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和崩塌方式又可分为山 崩、塌岸和散落。 山崩是山岳地区常发生的一种大规模崩塌现象,山崩时, 大块崩落石块和小颗粒散落岩屑同时进行,崩塌体能达数 十万立方米。山崩常阻塞河流、毁坏森林和村镇。 河岸、湖岸(库岸)或海岸的陡坡,由于河水、湖水或海 水的冲蚀,或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以及冰冻作用,在岸坡的 水面位臵常被掏空,使岸坡上部物体失去支持而发生崩塌, 称为塌岸。 散落(Rockfalls)是岩屑沿斜坡向下作滚动或跳跃式地连续 运动。其特点是散落的岩 屑连续地撞击斜坡坡面,并带有微弱的跳动和向下作旋转 运动,跳动是岩屑从某一 高度崩落到下坡形成反跳,也可能是快速滚动的岩屑撞击 不平整的坡面而跳起。
分布规律:与内外营力有关 以内营力为主的地貌:与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 方向、构造线的走向有一定的联系,如我国地势西 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依次降低 以外营力为主的地貌:主要与气候有关,纬度地带性 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第二节 地貌学的学科分类
学科性质: 介于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 缘学科。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结构、成 因、演化及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 它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属地质学 与地理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美国:属于地质学,著名的地质调查局 欧洲:多属于自然地理学
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者是紧密 相联的。 物理风化使岩石的孔隙度增大,使岩石具有 较好的渗透性,有利于水分、空气、微生物 和植物根系的深入。 当岩石崩解为较小的颗粒,使其表面积增大, 更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 物理风化是化学风化的前驱和必要条件,而 化学风化又是物理风化的继续和深入。 三者紧密相联、同时进行、互相影响、互相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你对地貌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地貌的相关知识。

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发展与形成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

划分方式及区别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

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

中国地貌特征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新构造运动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

中国民族地区几乎连成一片,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中国民族地区地貌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类型复杂多样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

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海拔3500──4000 米,最高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二者高差5600米,距离仅有150公里左右。

在内陆干洼地区,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和戈壁地貌,约占全国面积的13.8%,其中95%以上的沙漠和戈壁地貌位于内蒙古、宁夏、青海等民族聚居地区。

在西部高山地区,现代冰川覆盖面积达537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及天山、阿尔泰山和祁连山等地区,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有 215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
高玄彧;李勇;白宪州
【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卷),期】2006(026)002
【摘要】本文提出了"地貌形成中力的耦合律",认为地貌是在动力和反动力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演化.演化过程中,动力和反动力在偶合点处互相激活产生了循环前进式的多层次的地貌演化模式.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高玄彧;李勇;白宪州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1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重演律在创造力开发中的应用 [J], 柯扬
2.结构模态耦合问题在民机电传控制律设计中的考虑 [J], 刘军;赵晶慧;匡群;郑晓辉
3.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耦合性分析--价值链理论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J], 刘力钢;隋鑫
4.遥感技术在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J], 苏信初
5.冰力模型实验中的模型律 [J], 黄焱;史庆增;宋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考常见地貌知识点

高考常见地貌知识点

高考常见地貌知识点在中国,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地理科目是必不可少的。

而地貌是地理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和描述,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过程。

下面,我们将就高考常见的地貌知识点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地壳构造与地貌形成地球是一个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行星。

而地壳构造和地貌的形成紧密相关。

地球的地壳主要分为陆壳和海壳两部分,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陆壳的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内力和外力的作用。

内力包括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这些活动导致了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形成了山脉、高原和盆地等地貌。

外力则包括风蚀、水蚀和冰蚀等,这些力量将地壳表面的岩石破碎并搬运堆积,形成了丘陵、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海壳的地貌形成则主要受到海洋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海洋对地壳表面进行了长时间的侵蚀,形成了海岸线、海蚀崖和海蚀洞等地貌。

海洋还通过沉积作用形成了海底平原、大陆架和海底山脉等地貌。

第二部分:地貌类型的分类与特征地貌可以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貌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河谷、湖泊、海岸和沙漠等。

山地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其特征是地势陡峭、海拔较高,山脉之间有深谷和峡谷。

高原是在地壳隆升或者地势抬升的过程中形成的,其特征是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平坦。

丘陵则是通过水蚀和风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特征是地势逐渐起伏,丘陵之间相对平缓。

盆地和河谷是地壳下陷的产物,盆地特征是地势相对平坦,通常为空旷的平原地带。

而河谷则是河流在岩石地层中侵蚀形成的,地势陡峭,谷底狭窄。

湖泊是水系的产物,通常是河流堵塞或者地壳下陷形成的。

湖泊有不同的类型,包括内陆湖泊、隆起湖泊和火山湖泊。

海岸则是海洋侵蚀和冲击作用的结果,其特征是波浪和潮汐的影响,形成了海岸线、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最后,沙漠是干旱气候和地形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地表通常被沙丘和沙原所覆盖。

沙漠的特征是干燥、炎热和风沙作用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高玄彧1,2,李勇1,白宪州1(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文章提出了“地貌形成中力的耦合律”,并对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地貌是在动力和反动力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演化。

在演化过程中,动力和反动力在偶合点处互相激活产生了一幕又一幕的循环前进式的多层次的地貌演化模式。

这一理论有利于对地貌演化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力的耦合律中图分类号:P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各种地貌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形态类型,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沟谷和盆地等。

在这些地貌形态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一再证明存在一种规律,即“力的耦合律”。

笔者在这里提出这一论点,供同行们商榷。

用这一规律去研究地貌学,我们将会对地貌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因是初次研究,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望同行们指正。

1动力和反动力为了研究(地貌成因中力的)耦合律的方便,我们将促使地貌形成的力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动力,另一种是反动力。

动力指由地球内部能量所产生的力。

它包括由地球内放射性元素脱变产生的热能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动能等。

动力和反动力是两种相反的力,它们的作用方向及形成的地貌形态均有所不同。

动力主要可分为两种,即热动力和地球自转力。

这两种力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动力。

热动力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脱变产生的。

地球内部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

如铀(U238,U235)、钍(Th232)、钾(K40)等。

根据资料[1],这些放射性元素脱变而产生的热能至少为5.14X1020卡/年。

这个数字相当于六佰六十多亿吨煤放出的热量。

由此可见其热量是非常大的。

热量经多年积累温度会变得非常高,它能使地球内部的物质处于塑变状态。

由于地球内部各处的温度分布是不一样的,所以地球内部物质的塑变程度也是不一样的[2]。

在温度高的地方物质塑变程度大,物质膨胀、体积变大,对地壳施加压力,结果使地表大面积高起,形成高原。

相反,在地球内部温度低的地方物质凝结收缩,体积变小使地壳下陷,在地表形成盆地等。

地球自转力。

根据李四光的思想[3],当地球自转时,必然产生离心力F。

离心力F可分成两个分量。

一个是沿地球半径r指向空中的重力g,另一个是和地面平行V。

其中力g的大小正好和该点物质之重量相等,方向相反,故力g被抵消了,最后只剩下水平分力V了。

收稿日期:2005-09-01;修改日期:2006-1-6第一作者简介:高玄彧(1960-),男,在读博士生,副教授。

主要从事地貌学的研究。

资助项目:中国地质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青藏高原11:25万《温泉兵站幅》区域地质地貌调查(200213,00002)。

这个力作用于地壳,使地表褶皱形成谷地和山脉,隆起的地方可成为数于公里的山脉,下凹的地方形成山谷。

地球自转离心力之水平分量V的作用方向是指向南北的(在北半球指向南,在南半球指向北),故在它的作用下形成的山脉是东西向的。

如我国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像阴山、天山、秦岭、昆仑山脉等就是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地球自转除了产生离心力的水平分量V以外,它还能产生一种作用方向指向东西的力,叫地球自转惯性力。

这种力的成因在于地球自转的速度的时快时慢的非匀速性变化。

因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自转惯性力是自东西向的。

在它的作用下地球上形成了许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如我国横断山就是这样形成的;它由几列平行的谷地和山脉组成。

我国贺兰山脉也是在东西向的地球自转惯性力下形成的。

反动力是指由太阳能和重力能所产生的力。

它包括水力、风力、冰川作用力、波浪力、重力等。

反动力是通过搬运、侵蚀和堆积三种形式来实现其对地貌体的作用的。

如,冰川缓慢移动,对高山进行侵蚀,并把侵蚀下来的物质带到山脚堆积下来。

冰川的侵蚀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冰斗、刃脊、角峰、冰围谷、冰川谷、峡湾、羊背石等冰川地貌。

冰川的堆积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冰碛丘陵、侧碛堤、鼓丘、终碛堤、蛇形丘等冰碛地貌;流水对流域内的地面和河流中、上游谷地进行侵蚀,并把侵蚀下的物质搬运到坡脚、沟谷口及河下游堆积。

流水侵蚀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细沟、切沟、冲沟、集水盆、河谷、河流阶地等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的堆积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坡积裙、冲出锥、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海浪以强大的力量对海岸进行侵蚀,并把侵蚀下的物质带到水下堆积,海浪的侵蚀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桥、海蚀台等。

海浪的堆积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水下堆积阶地、海滩、沙坝、沙咀、拦湾坝、离岸堤、滨岸堤、连岛坝等;风对高起的地表进行吹蚀和磨蚀,并把侵蚀下的物质通过悬移、跃移和推移等方式搬运到低处堆积下来。

风的侵蚀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风蚀洼地,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城、风蚀沙地等风蚀地貌。

风的堆积作用在地表留下的标志有新月形沙丘、纵向沙垄、横向沙垄、流动沙丘等风积地貌。

2 耦力的作用方向动力和反动力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两种力的作用。

动力是通过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来实现对地表形态的作用的,其作用方向是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加剧,地表高差变大。

如,云贵高原上保留的上新世发育的古红色风化壳,属热带类型,这说明那里当时的地势较低。

现在,滇中、滇东高原已抬升到了海拔2000米左右,黔中高原也抬升到了1000米左右[4];秦岭、淮阳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构造的主要趋势仍以整体上升为主;浙、闽、粤沿海山地的上第三系夷平面,从上新世晚期以来,上升到海拔700-800米;江汉平原、洞庭、鄱阳断陷盆地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厚度近500米;台湾、琼雷拗陷在上新世末以来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沉。

这些都是在地壳的垂直运动下造成的。

天山上升到海拔5000米、阴山上升到海拔2000米、秦岭上升到2000-3000米[5]均是由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南北向挤压力造成的。

反动力的作用方向恰恰和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反动力的作用方向是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减少,地表高差变小。

反动力是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的过程来实现这一运动方向的。

如,五台山现存的五个山顶的夷平面,华北许多断块山地前的一些断陷盆地里巨厚的上新统和第四系沉积物,如渭河谷地的三门组厚达1000米[4]原中部和东部第四系厚度也有500-600米[4]和黄海南部,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总厚度为1500米左右[4]都是反动力作用的结果。

动力和反动力像拉锯似的存在于地貌的成长全过程,造就了现代地貌格局。

如山西的五台山在太古时代晚期(距今约26亿年)是个海峡,当时因地势低,所以接受了大量的沉积,其中有砂层、大理岩和白云大理岩沉积、火山岩沉积,在持续两三亿年的时间内总共沉积约六、七千米厚的地层,人们叫它五台沉积[6]过几次升降的反复,进入元古代地壳逐渐上升,到吕梁运动(距今约5.7亿年)后,转为陆台,在加里东运动(距今约4亿6千万年)五台山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成为大型山地,后来在反动力的作用下经过1亿4千万年的侵蚀夷平变成了准平原,之后在动力作用下又急剧上升了2000多米[6]今日还在上升中,现在的五个台顶是平的,这正是过去的准平原被抬升的结果。

五台山升起后在流水和第四纪冰川等反动力侵蚀雕琢下形成现在这样雄伟高大的气势,引来了众多的游客。

动力和反动力就是通过这样反向作用造就了现代地貌格局的,如中国的现代地貌格局是由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面、珠江三角洲平原)、二十来条主要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喜山、大小兴安岭、阴山、太行山、秦岭、南岭、祁连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等)和丘陵构成。

这些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都是在动力和反动力的作用中形成的。

3 耦力的双向作用性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了,动力的用方向是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加剧,地表高差变大。

反动力的作用方向是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减少,地表高差变小。

这仅仅是动力和反动力的一个作用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动力和反动力还有另一个作用方向,例如,地壳上升,河流侵蚀就复活,产生强烈的下切作用,并形成河流阶地(地貌)。

其中地壳上升是动力作用,河流下切是反动力作用,地壳上升引起河流下切说明了动力作用激活反动力作用。

为什么会有这种激活性呢?因为地壳上升使河床底部被抬升,未抬升前的河床底部是个均衡剖面,其侵蚀和堆积是动态平衡的,即可以看作是个既不受侵蚀也不堆积的剖面,河床底部一旦被抬升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河流流速加快,产生较强的下切作用,极力侵蚀河床底部,力图使河床底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是地壳上升激活河流下切的原因,我们把它叫做动力作用激活反动力作用。

相反,当地壳下沉时,河流就地发生堆积,其原因也在于地壳的下沉打破了原来的平衡(蚀积平衡),河流以图恢复原来的均衡剖面状态。

因为地壳一下沉,河底的位置就低于原来均衡剖面的位置,河流流速就减慢了,水中携带的泥沙超饱和,于是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河漫滩、浅滩等堆积地貌。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动力作用对反动力作用的激活性。

不仅动力对反动力有激活性,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反动力也有激活动力的一面。

例如一些高原或大型山地,在反动力的长期剥蚀下,其高度会逐渐降低、体积会减小、重量会变轻,其向地下的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会打破原已平衡的地球内部压力分布,使这些变轻的高原或山地重新升起,形成高原、断块山地、单斜山地、断层崖等地貌。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动力作用激活动力作用。

当某盆地或平原经长期的堆积(在反动力作用下)后,其重量变得越来越重,最后打破平衡,使该盆地或平原再次下沉,形成新的盆地或平原等地貌,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反动力作用对动力作用的激活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不仅动力的作用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加剧,地表高差变大,反动力的作用使得地表的垂向变化减少,地表高差变小,而且动力和反动力在地貌的形成过程中是相互有激活性的。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动力和反动力作用的双向性。

这种双向性对地貌的产生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们把它的意义用图示表示为:4 力的耦合律在动力作用下地壳上升,地壳上升时受到反动力以及与它方向相反的其本身的重量的反作用。

地壳的上升起初是很快的,随着地壳的上升,地壳的重量会变得越来越大,使地壳上升速度也越来越慢,最终趋于零。

地势越高反动力的作用力度也就越大。

地壳的不断升起为反动力作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地壳的上升动力作用趋小反动力作用趋大,当到达耦合点后两种力达到平衡,若继续发展反动力就会完全被动力激活,我们的这一基本思想用图1加以概括: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地势的增高动力不断减小、反动力则增加,A 点是动力和反动力的耦合点,这时两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动力继续作用则激活反活动力的明显作用,此后反动力作用越来越强,到高峰期后开始逐渐减弱,到耦合点B 后反动力若继续作用将激活动力的再次作用,使地壳再次上升并再次按图2所示的A 、B 、C 、D 、E 、F 六个期发展演化:A 期:地壳在动力作用下急剧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动力和反动力的力量对比发生着变化,当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动力耗尽,地块在某—高度停止上升、长期处于静止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