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应注意几点
派 。 塞 诗 多反 映 边 塞 的 山川 景 物 和 风 土人 情 . 现将 士 杀 敌 边 表 报 国 的意 志 和 不 畏辛 劳 的 战斗 精 神 :或 描 写 将 士 对 亲 人 的 思 念, 讽刺 穷 兵 黩 武 的 统 治 者 , 以雄 浑 豪 放 、 腾 峻伟 见长 。 多 奔 ( ) 水 田 园诗 2山 诗 人 把 审美 对 象 或 投 向静 谧 的 山林 , 投 向悠 闲 的 田野 . 或 创 造 出一种 田 园牧 歌 式 的 生 活 , 以表 达 对 现 实 的 不 满 , 宁 借 对 静 平 和 生 活 的 向往 () 3 闺怨诗 闰 怨诗 指 的 是 以 闺 中思 妇 的情 怀 或 愁 绪 为 主 要 写 作 内 容 的 诗歌 。这 些 诗 或抒 发 别 离 苦 情 , 描 写美 人迟 暮 , 借 思 妇 或 或 闺情 寄 寓 作 者 自己 的人 生 感 慨 。 () 4 咏物 诗 咏 物诗 指 的是 诗 人 采 用 象 征 、 比喻 等 手 法 , 自己 的某 种 把 理 想 和 志趣 融 于 某 种 具体 事 物 的 一 类 诗歌 。 ( ) 史诗 5咏 咏 史 诗 以 历 史 人 物 、 件 、 迹 为 题 材 来 感 慨 兴 衰 、 托 事 陈 寄 哀 思 、 古讽 今 。 托 这类 诗 由于 多 写古 人 往 事 , 多 用 典 故 . 法 且 手
2 古 代诗 词 中常 见 的 思 想情 感 . ( ) 国 伤 时 1忧
① 揭 露 统 治 者 的 昏庸 腐 朽 。 :长 安 回望 绣 成 堆 , 千 如 “ 山顶 门次 第 开 。 骑 红 尘 妃 子 笑 , 人 知 是荔 枝 来 。”杜 牧 ,过 华 一 无 ( 《
清宫》② 反映离乱 的痛苦。如 : 国破山河在 , 春草木深。感 ) “ 城 时花 溅 泪 , 别 鸟 惊 心 。 烽 火 连 三月 , 书 抵万 金 。 白头 搔 更 恨 家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4 高考命题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看作者。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 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 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 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 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 词,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 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 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 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考向二 观点态度类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有人认为××, 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 (词)予以分析。
举例 王维《山居秋暝》 刘禹锡《乌衣巷》
李商隐《贾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于谦《石灰吟》 苏轼《题西林壁》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五)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举例 柳永《雨霖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惧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 括。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 住每句的关键性词语“几问津”“忙于 我”“孤枕”“乡国梦”“交游落落”等表 达的意思,并联系全诗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 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 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 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颔联写景,极有气势。 这两联也蕴涵了作者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 情。颈联转为静态描写,诗的情调由昂扬变 为低沉。“通侯里”系达官贵人门庭显赫之 所,本该热闹非凡,但此时傅公旧里却“寂 寂”无闻,冷冷清清。作者又将陈胜乡里仍 兴盛不衰与“通侯里”的孤寂相对照,令人 思之凄的感情基调以悲慨为主。
解析:词句的翻译难度不大,考生还要立足 于词句内容,从中分析出它所包含的思想情 感,要注意“天涯”“归意”“争奈”等关 键词。 答案: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 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 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小重山 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 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空惆怅”是因为“谁复吊沅湘”。 根据注释,我们能知道“沅湘”是代指“自 投汨罗江”的屈原。端午节因屈原而起,但 今天已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所以作 者“惆怅”。因此,这惆怅既是感叹世人, 又是怀念屈原。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与对《离 骚》的感伤“无人解”,正是表明作者不为 世俗所接受,也使作者更能理解屈原的高洁 情操。所以,“无人解”既抒发了作者的情 怀,也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10
@《创新设计》
目录
突破二 评价观点态度
11
@《创新设计》
目录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悟,等等。所谓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
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
目录
2.阅读下面这三首宋诗,完成题目。
纵笔三首 ①
苏轼
其一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②吾。
【注】 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今海
18
@《创新设计》
目录
组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超旷闲逸”的心境,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①第一首以一笑否定小儿误喜自己容颜未老,以风趣面对衰老,体现超旷闲逸; ②第二首将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蕴藏在父老相迎的热闹与独立数过人的寂寞中, 不显沉痛,体现超旷闲逸;③第三首直写诗人久困中喝酒思肉,期待邻人送上酒菜, 以真率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体现超旷闲逸。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乐景、哀景和乐情、哀情可以是正衬也可以是反衬)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的这两首绝句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何? 答: 前者是乐景衬乐情,后者是乐景衬哀情。
6
@《创新设计》
目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或者说社 会总是不断往前发展的。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三)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诗歌鉴赏之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态度 (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3分)
(2015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 全诗简要分析。(5分)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 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 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 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 天杜甫流寓夔州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柔美。(3) 未缺指月圆,(4)列宿指群星。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进行赏析。
二、掌握全面、准确地把握诗的思想感情的核心 方法
小结: (1)抓住诗题 (2)抓住关键词 (3)抓住题材类型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5)抓住典型意象 (6)抓住注释
注释分类 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相关诗句
所暗示内容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 诗的思想感情。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介绍别人评价
鉴 赏 诗 歌考 的点 思一 想 情 感
一、分清诗歌题材,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
送别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抒怀诗
羁旅思乡诗
边塞征战诗 即景感怀诗
闺情宫怨诗
怀古咏史诗 即事抒怀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客居他乡,孤寂思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 间意象
灞陵行送别(节选)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 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 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 别离联系在一起。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 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 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 别之处的代名词。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 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 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 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 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 法。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 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 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 求是,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5、边塞征战诗 7、思乡怀远诗
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 恨怨愤之情自现。)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 “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 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 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 归林、鱼翔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 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核心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 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 答案 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我在幕府为吏、 回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府的秋风中怀 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回到草堂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当前 处境非常无奈和矛盾。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④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 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即练即悟】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 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 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 “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 先贤传》)
3.评价要准确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 熹《观书有感》)这首诗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答案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 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 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 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 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 事情也是这样。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 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 子。
B.看诗后注解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分类
暗示内容
介绍写 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关诗句
介绍 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 基调
介绍别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人评价
方法指导
方法四:寻诗眼
诗眼——鉴赏的捷径,情感的焦点
方法四:寻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 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从题目入手: 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
杜甫的《春夜喜雨》 王昌龄《闺怨》 陆游《书愤》 李绅《悯农》
方法指导
方法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作者——鉴赏的航标,主题的区域
二、看作者
抗金清杀平敌乐,收.独宿博山王氏庵
复失地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称 得敕。边,半回匹亭车红流叱白绡牛血头一牵成搔丈向海更绫北水,短。系…,,向一浑武…车牛欲皇炭头不开,充千胜边炭余簪意直斤。。未,宫已使。驱将惜不
三、知识储备 (二)思乡怀人
BCD、、A边、思 闺关羁亲 中思旅念 怀乡愁友人如思如:如:范:王仲王维淹孟《昌《浩渔龄九然家《月傲九闺宿•塞日怨建下忆》德秋山江来东》风兄景异弟》》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教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考点类别(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诗歌鉴赏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2、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路3、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习过程一、分析考试大纲: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在高考中,这几乎是必考点!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切入点古诗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想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三、熟悉提问方式:1、整体问感情或态度,须结合全诗来回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与政治态度?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X?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的态度是怎样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表达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就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联或某几句问感情或态度。
需结合具体诗句来答。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浮某某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六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第六讲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知识精讲】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
1.方法(1)抓诗题,确定诗歌题材,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抓形象,借助描写的景物和典型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抓抒情方式,领悟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
2.步骤第一步:审题。
抓住题干题眼,掌握作答方向。
第二步:概括情感思想。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情感思想是如何表达的。
3.答题规范(1)先概括。
指出表现出了什么思想感情(或主旨)。
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就不必有以下的步骤了。
(2)联系诗歌内容,摆出之所以是某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依据。
这是一个分析过程。
(3)如果要求鉴赏评价,可在分析之后进行具体评价。
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评价”,即在把握相关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这些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判断与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对别人的评价作何理解,认识是否全面,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对人和事的看法、态度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
1.方法(1)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应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切莫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古人。
(2)有古人已对特定诗人和诗歌进行了评价,试题要求我们对古人的评价再作评价时,一定要以原诗作为依据,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古人的评价。
2.步骤第一步:审题。
抓住命题题干要求,把握评价的内容。
第二步:点明看法。
具体表述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看法。
第三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找出看法的依据。
3.答题规范(1)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诗歌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对点精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五)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羁旅诗 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 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 下的诗篇就叫作羁旅诗。
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 1. 天涯漂泊的思乡之情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 途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抒写羁旅途中淡淡的愁 思。客愁本来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岸烟霭 迷离时,思乡的感情更切。后两句写景绝妙,平野空旷,远 树好像反比天高;江水澄清,水中月影更加分明,与旅人也 更加亲近。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同时又有了些许的慰藉
2. 托物言志(寓意) 名为咏物,实则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
与精神,融入个人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 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 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别 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耿耿不忘抗金、一心只为社稷苍 生的心志。 3. 托物喻理
分为四类: 1. 相濡以沫的深厚之情
要么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要么表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 念,要么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要么表现夫妻间至死不渝 的爱情。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滞留在有着崇山 峻岭的巴蜀地区,在秋雨淅沥的夜里,作客异乡的诗人读着妻子询 问归期的书信,陷入了沉思。他憧憬着夫妻秉烛对坐,互诉别后相 思的温馨时刻,表现出二人的伉俪情深。
专题
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备考指津
【考点透析】固根基 [图解考点]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情感 3.哀 系列 4.思 系列
5.愁 系列
具体内容 (1)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2)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3)对人民的 疾苦的同情(4)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等。
(1)对故土、亲人的思念(2)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等等。
(1)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2)对无限离愁的忧伤(3)对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4)对羁旅漂泊天涯的忧愁(5)对仕途 失意的苦闷,等等。
1.(2018·北京卷)辛弃疾词善于借用
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 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2016·全国卷Ⅰ)诗中运用任公子 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运用“××”的典故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 析。 4.诗歌的×联的典故对表现诗歌的 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 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 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题方略 概括分析诗句情感题两步骤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训练1.(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言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财富。
古代诗歌不仅具有音乐性和韵律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态度。
因此,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注重表面的艺术特征,更需要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瑰宝,其思想内容多元丰富。
它既能表现作者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反映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以下几个方面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
情感表达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韵律美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的领悟和追求。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极为丰富,有的是对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有的是对乡土亲情的怀念,有的是对大自然的景色所引发的浪漫情怀。
无论表现的是什么,古代诗歌都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使读者在文学艺术中感受到真情和美好。
心灵鸣响古代诗歌在表现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地描绘人类内心的世界。
很多时候,其表达的情感不是给人以简单的情绪上的刺激,而是能够引起内心最深层次的共鸣,唤起人们对内在存在的感知和关注。
在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人们能感受到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回响,进一步认识和领悟自己的内心世界。
社会意义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往往能够通过诗人的视角来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况。
古代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意义包括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反思、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对个人命运的探索等。
正是通过这些诗歌,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社会和生活,进一步反思现代社会与生活的种种问题。
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大多是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冀。
这些思想和态度,即便与现代的语境不尽相同,但依然具有很强的思想品质和启示作用。
对世道的反思作者在古代诗歌中多次反思当时的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诗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苦痛和矛盾,进而表达自己对这种现实的种种不满和愤慨。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详解
• 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客观表现事物 的手段。在古诗鉴赏中,主要落在事 物描写的方法上。
• 表现的方法:烘托、渲染、勾勒、 工笔、白描、比兴、铺陈等;(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 实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 古讽今、运用典故、联想想象)
• 艺术技巧:也称艺术特点,是指文艺 创作手法所显示的特点。 • 表现笔法:赋、比、兴 • 从构思角度:象征、对比、想象、联 想、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等 • 篇章结构:点题、伏笔、铺垫、过渡、 照应、层层深入、总分结合、以景作 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 “愁”的具体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1、闺中怀人之愁;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 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②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建 如: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 功 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报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国
如:屈原《涉江》:“世混浊而莫余知兮,
3、思友之愁;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 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 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 江空自流。(王安石)
5、昔胜今衰之愁;
② 建 功 报 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分析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内容主旨”是指诗歌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和目的。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这首诗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鉴赏方法
(1)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2)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3)从诗歌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4)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3、答题步骤:
(1)确定诗歌题材,如咏史怀古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
(2)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某句(联)写了什么”。
(3)揭示诗歌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2011年)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二、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
1、提问方式:
(1)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词人)的思想情感?
(2)某诗句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感?
(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某物?借某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鉴赏方法:
(1)看标题(序、注)
(2)看作者,知人论世
(3)抓关键字词、明意象,找诗眼
(4)析尾句,明主旨
(5)巧分类(相关内容见《高三诗歌鉴赏》讲义)
3、答题步骤:
步骤一: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步骤二:揭示情感,描写了……,抒发了……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对()原因的阐释,对()场景(画面)描绘,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例】2013年江苏卷
醉眠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⑶《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例】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⑶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4分)
三、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
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1、提问方式:
(1)诗人对某事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给予分析。
2、鉴赏方法:
(1)抓关键词。
指诗中作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
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
(2)关键句。
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它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3)常用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喜爱、向往、追求、同情、厌弃……
3、答题步骤:
(1)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2)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给予中肯的评价。
友情提醒:
(1)此类题目还会考查考生对于别人关于这首诗观点的评价。
考生做题时应区分是评价“作者的观点”还是“别人的评价”。
若针对“别人的评价”,此时作答时应抓住别人的评价语,联系诗句作分析。
(见【例1】、【例2】)。
(2)若题干里涉及“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此类问句,考生首先应表明自己的态度。
【例1】(2010年)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4分)
【例2】2013年南通三模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⑵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分)
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