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物品投入的对比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探讨【提要】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现状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不同的分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二元的财税制度等二元经济体制与不平衡的产业结构、教育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本文就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着重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分配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为2.57:1,而2001年城乡差距之比为2.90:1(见表1)。

2002年,一个农民真正能用于商品消费的每月只有120元左右,而城镇居民却达每月600元,差距为5:1;若将医疗保险、住房、养老、教育等隐性福利计入,差距将高达6:1,这个比例是世界最高的。

据统计,1996年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在0.4以上则表示绝对不平均。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2、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农民在平均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占的低收入人口比重相当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是表现在低收入人群收入状况绝对恶化,而是表现在城乡收入增长的速度差距逐渐在拉大。

尽管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3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户的13.2%,1000~1300元的占9.75%,1300~1500元的占7.25%。

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1、城乡不同的分配制度促使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作为经济主体直接面向市场,在自己筹措生产成本、自主经营的同时还要自负盈亏,导致其收入极不稳定。

而城市采取的是“职工劳动贡献—企业效益—职工收入”的分配形式,职工的收入不是根据其劳动贡献而是根据企业效益来分配。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赵子珊 温立洲 摘 要: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成为社会学界关注的课题,在一些农村,某些公共产品的供应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

本文在阐述了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概念介绍及理论基础(一)概念介绍公共物品是指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将该产品提供给另一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某人消费公共产品并不会影响他人同时消费其所获得的效用。

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某一公共产品时,不能排除他人(无论是否付费)对该产品进行消费。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社会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或劳务,包括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农村准公共产品。

农村纯公共物品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应当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县、乡级)管理服务、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二)理论基础1.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学者庇古以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的认识形成了庇古模型。

他先假设公民是以纳税的形式来获取公共产品,并认为若因取得公共产品而形成的正边际效用等于纳税以后所形成的负边际效用,这时公共产品的最佳供给便能实现。

萨缪尔森学者在庇古模型提出以后,针对公共产品发表了一般均衡理论,对于如何分配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建立一个抽象模型,如果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加起来等于这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那么则实现了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

林达尔学者的均衡模型提出,获得公共物品的双方通过协商来决定各自的公共物品,以显示出他们各自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

综上,如果政府希望达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效果,就要满足公民的现实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这一战略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仅关系到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升,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这一主题展开回答,探讨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应对之策。

一、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农村公共物品如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农村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瓶颈尽管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不平衡,往往存在城乡差距。

其次,整体资源配置不足,导致公共物品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此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还面临着公共财政收入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路径为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应采取多种路径。

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补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其次,激发市场需求,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物品建设。

再次,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同时,应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统筹和协同,构建更加完善的供给体系。

四、加强农村教育公共物品供给教育是农村振兴的基石,只有有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为了加强农村教育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同时,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

五、完善农村医疗公共物品供给农村医疗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保障农民健康的关键。

为了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大医疗卫生系统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另外,还应加大医疗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医疗设施的先进程度,减少乡村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城乡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比较分析

城乡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比较分析


城 乡 地 7- 共 物 品 的 特 性 分 析 5 公
性 以外 , 因为 其 地方 性 的特 点 而具 备 其 它类 型 公共 还
物 品所不 具备 的某 些特 性 :
( ) 域 叶 一 区 墨
外 交 。准 全 国性 公 共 物 品 是 指 满 足 消 费 的 非 竞 争 性 而 不满 足消费 的 非排 他性 物 品 , 不 同地 区 的居 民 对这 即
地方 公 共 物 品 对特 定 区域 内 的 居 民是 非 排 他 性 的 和非 竞 争 性 的 , 以被 同等 消 费 和 受 益 , 足 区域 可 满 内 居 民对 公 共 物 品 消 费 的 需 求 , 主 要 依 靠 地 方 财 政 也 来 加 以投 资 。 因而 对 于 其他 区 域 的居 民而 言 受 益 很
重 要 的影 响 。
公 共 物 品 包 括 城 市 纯 公 共 物 品 和 城 市 准 公 共 物 品 。城
市纯 公共 物 品有 : 安 、 防 、 政管 理 、 境 保 护 、 公 消 市 环 教 育科 学研 究 、 生事 业 等 ; 市 准公 共 物 品有 : 等教 卫 城 高 育 、 疗 保 健 、 路 通 讯 、 水 供 暖 等 。 农 村 公 共 物 品 医 公 供
同的分类 , 文 根 据公 共 物 品 的受 益 范 围或 消 费 的层 本 次 性 将公 共 物 品分 为 : 国性 公 共 物 品 、 全 国性 公 全 准 共 物 品 和 地 方 性 公 共 物 品 。全 国 性 公 共 物 品 是 指 可 供 全 国 居 民共 同 消 费 、 合 受 益 的 公 共 物 品 , : 防 、 联 如 国 城 乡地 方 公 共 物 品 除 了具 有公 共 物 品 的 一般 特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支农和
年份
20 0T 20 08 20 09
基本建设支出 科技三项费 财政支出的
比重
524 4.

农 村公 共 物 品是 相 对 于 农 村私 人物 品而 言 ,用 于满 足 农 村 公 共 需要 , 消 费上 具 有 非 竞争 性 和 非 排 他 性 的社 会 物 品 。 在
指 标 行政 村数 设置卫生室 的村 占的 比重
村 卫生 室数
基础 科 学 研 究 、 村 环 境 保 护 、 划 生 育 , 村 治 安等 ; 村 准 农 计 农 农 公 共 品指 介 于纯 公 共 品 和 私人 产 品之 间 、在 消费 过 程 中 具有
不完 全 非 竞 争 和非 排 他 性 的产 品 , 括农 村 电网 、 村 公 路建 包 农
农 村 公 共 物 品是 公 共 物 品 的一 种 特 殊形 式 。
农村各项事业费
19 8 6 3. 1 92 4 7 . 2 61 4 l . 1 6 5. 19 9 . 21 4 .
82 . 72 . 79 . 源自52 1 .6 54 0 .3
农 村 公 共物 品范 围 及分 类 :农 村 纯 公共 品指 在 消 费 过程 中具 有 完 全 的非 竞 争性 和非 排 他 性 ,从 而应 当 由政 府 免 费提
关键词: 农村 公共 物 品 ; 给 机 制 ; 共 财 政 供 公


农 村公 共 物 品 的 界定
1 供 给 不 足 、 给 效率 低 下 . 供
( ) 据公 共 经 济学 理 论 , 会 产 品 分 为 公共 产 品 和 私 一 根 社 人产品 . 公共 物 品是 和 私 人物 品相 对 应 的 , 由市 场供 给用 来 满 足个 别 人需 要 的 商 品 和服 务 称 之 为 私人 物 品 ;由 国 家机 关 和 政 府 部 门 , 即公 共部 门提 供 用 来 满 足社 会 公 共 需要 的商 品和

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必须建立民主、 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供 给决策机制, 实现由农民根据 自己的需要决定农村 公共产品的供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 由“ 自上而下” 自下而_” 向“ L 的转变 抬 体制由‘ ‘ 供 给 主导型 ”向‘ 求主导 型” 需 转变 。 3 2开拓筹资榘遭 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 体 与{ 疗式的多元化。 { 我国 【 人口众多农} 松 共物品的需求规 Cv 而现阶段我 国政府所能筹 斯t , 4 对资金的需求量过 农 民对公共物品 的需求 匕 因止 顽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带 I 怊 入更多的 社会资本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的多元化。 农村纯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而埘于 农村混合品可以由政府年 私人混合提供。 西 正外部性 强的混合品提供以 政府为主。 鼓励公办民助和社会 各 界的 捐觑 外部 I 弱 自可以 由政 府给 予一 定的 生 教 g 优惠措施和资金扶托 完全由私 }供。 3 _ 3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甲的责任与 地位。 现阶段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存在着 严重的政府缺位。 政府的介入与否和介入力度, 不仅 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茂民 还进 步影响到 了 国工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建 我 设。这就爨求明确各级政月 撇 村公共物品供给上 的各负其责 圜薄瞅 与财权的统- 。 一 3 完善农村 4 . 度的监督约束机 制。 引进科学的支出分配方法制 定符合实际的支出 标准同时实行政务公开、 利务公开 期 向群众公布 收支状况艏加共产品供给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确 保 公j产品供给资金的台理用。 蛙 其次要加强社会审计 监督作用 一 步完善项 目评估制度、 埘项 目实行严 格的预算管埋 亍 成本效益核算。
区更加严 重 。
1 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2l农丰 l 寸 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 近年来, 尽管公共财政覆盖 农村的力度 、 广度、 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农 村公共物 品的供给得到了 极大的改善, 但城乡间差距仍然很 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总量上不足难 以满足农村 社会 发展 的需要 。 首先 农 业生产 性农村公共 物 品供 给不足主要表现为诸如大型水电灌溉设施的建设、 大型农业固定资产的投 ^ 等农业基础设施 以及农 作物良种培育与推广 农产品市场信息预报等农业 基础服务的供给不足其次提前 关农 民自身权利和 促进农卡发展的消费眭 共物品供给不足 主要表 寸 公 现为农村义务教育、 医疗保障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必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2 12农村公共物品 的供给主体单一。现行l制 l私 ^ 僻 卜 组织、 第三部门 等参与主体受政府政策 、 产权界定和自身34 ̄质 C- ? _ 的黝 向 以大规漠进入农村公共品供给领域政府 难 仍韪单一供 给主体。 其表现为着先 足私 ^ - 、 组织参与 不够 。 我 隔农村 公共 品的最大 受益者农 民缺乏 在 产 对农村公共品进行供给的激励。 其次农村第三部门 发 莆 后农 十 区作 蜷 L d 社 有得到充 殳 在我 挥0 国农 村曲 于 乡镇 政府职 能 向村级 组织 渗透 村 民委 员会失去了应有的自治色彩难 以准确表达民意, 发

从公共物品供给入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从公共物品供给入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营风险和会计风 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4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考核, [】 、 1杜志农, 魏红.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2 0. . 0 4 2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 在医院内部会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不断完善医院内部 建设之我见 [】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J. 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人既是制定 会计控制制度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 效 确保
重 要 性
都存 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 些 差异 在 逐 渐 影 来源 :农村教师的待遇远低于城市教师, 这 城 乡 公共 物 品 的 供 给 之 所 以重 要 就 响着 统 筹城 乡 发 展 的进 程 。 甚至仅能保证温饱 , 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 在于其公共性 , 这种公共性不仅关系到城 ( )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差 异。 在水、 流失; 电、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匮乏也造成 了城 乡 的 基础 建 设 , 关 系 到 城 乡居 民 的 生活 交 通 、 讯 、 产 设施 等 方 面 , 乡 基 础 设 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在教学质量上的差异。 更 通 生 城 质量 , 城 乡居 民对 生 活质 量 的满 意 度 是 施 的差 异 依 旧很 大 。 国 目前 农 村 自来 水 而 我 ( ) 四 医疗 卫 生 方 面 的差 异 . 疗 负担 医
比经济指标更重要的城乡统筹规划度量。 普及率仅为 6 .%, 2 7 3亿农村人 口的饮用 重 、 看病贵 、 看病难使得城 乡医疗卫 生差 我国城乡发展的确存在较大差异 , 而 水 没有 达 到 卫 生 安 全 标 准 ,0 6 %以上 的 农 异进~步加大 。20 0 5年农村人 口占全 国
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是我 国推进 划 一 、 头 并 进 呢 ?统 筹 城 乡发 展 离不 开 刚刚起步, 齐 农村 目前除了养老保 险和医疗 社会经济和谐 、 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 公共 物 品 的有 效 供给 , 有在 上 述 方 面 都 保 险在进行改革试 点以外, 只 其他社会保障 要 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不能简单的理解 为 满足 了城乡发展与居 民生活的需要 , 才能 项 目基本没有 。 2 0 从 0 5年的数据来看, 城 城市对农村 、工业对农业 的对 口援助, 而 奠定好城乡统筹发展 的基础, 使一系列发 市职工养老保 险基金人均支出 27 6元 , ,8 应通过运行机 制、管理体制等 方面的创 展 规 划和 措 施 顺 利进 行 。 农村人均仅为 2. , 差 2 8 6元 相 O倍 以上 。 新, 把推进工业化 、 城镇化、 建设新农村结 二 、 乡公 共 物 品供 给 的 差异 性 城 ( ) 三 义务教育方面的差异 。 农村孩子 合起来 。 其重点是统筹各生产要素在城乡 统筹筹城乡发展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正方,城乡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加大政策支持。

首先,城乡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也明显优于农村。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城乡发展差距的存在,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次,城乡发展差距需要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面的社会发展。

最后,名人名句也支持我们的观点。

毛泽东曾经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句话反映了农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邓小平也提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了农村发展对整个国家发展的影响。

这些名人名句都表明了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城乡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加大政策支持来缩小这一差距。

只有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才能够实现全面的社会发展。

反方,城乡发展差距是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分干预。

首先,城乡发展差距是正常现象。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本来就有差异,这是由各自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所决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差距都需要政府过分干预,有些差距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正常的。

其次,过分干预城乡发展差距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政府过分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甚至会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可能会扭曲市场的发展,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政府在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时,应该慎重考虑,不要过分干预。

最后,我们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句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比如,马克思曾经说过,“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句话表明了资源的不同分配是正常的。

同时,也有人提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农村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这句话也反映了城乡差距的正常性。

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困难、成因及对策

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困难、成因及对策

起着 主导作用 。 为此 , 需要重构城 乡 共物 品供给的治理体系 , 公 , 在供给的 目标 与理念 、 制与机制、 式与动力 以 体 模 及 内容 与资源等方面进行革新 , 学地拓 展城 乡统 筹, 科 循序 实现城 乡公共物 品供给 的均等化 与一体化 ,以推进社
会 的协调 、 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公共物 品;非均衡性供 给;城 乡统筹
黄 建 洪
(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江苏 苏州 2 5 2 ) 113

要 :我国城 乡公共物 品统筹供给客观上存在供 给主体分殊 、 供给客体 悬差 、 供给模 式差异 与供给效 能实
距等困难 。 造成此种状况 的原 因是 多方面 的, 中资源禀赋 、 其 体制选择 、 战略规划 、 略组合 以及 治理技术 等因素 策
题就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 , 有财政支持的乡村公
社 会 向现代 工业社会 快速转 型 阶段 , 客观上存 在 的城乡公 共 物品非均 衡性 问题 , 在一定 程度上 阻碍 了社 会 的可持续
发展 。 在转型期 , 如何克服 阻滞 、 优化治理 以实 现城 乡公共
共 物品供 给主体 缺失。国家 长期实 行城乡分 治 的非 均衡发 展战略 , 以满 足建设现代 国家所必需的工业 体系优先发展 的
21 00年 1 月 第 1 期
苏州 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 aoSzo n e i hl oh &Sc lc ne or lf uhu i  ̄tf i spy oi i c) n U v yP o aS e
J n2 1 a .O O
No 1 .
城乡公共 物 品统筹供 给 :困难 、 因及对策 成
目标实现 。 持续从农村汲取资源 、 以农 民附着土地和各种福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缩小城乡差距的一条路径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缩小城乡差距的一条路径

686□文/李同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严重失衡的城乡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影响城乡差距缩小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就是影响城乡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就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分析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供农村居民消费、享用的,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农田改造、水利灌溉、江河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科技资源的提供与服务、病虫害防治、行政、法律和社区服务等。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农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城乡公共品建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公共产品、生活性公共产品、制度或政策性公共产品、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等方面。

1、在生产性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

城市不存在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短缺问题,而农村的生产性公共产品如中低产田改造、灌溉设施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等供给严重不足。

在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过去由中央政府包下来的事情现在要由县、乡政府承担。

由于基层政府制度内财政资金不足,而制度外资金的投放又缺乏有效的激励,造成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现行体制下,不仅新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原有的供给水平也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影响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生活性公共产品方面的差异。

在城市地区生活性公共产品如水、电、气、道路交通、公益项目、文化娱乐设施项目等供应比较充裕,提供主体通常是政府,建设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对于这些公共品的管理,也有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的路径选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的路径选择

的现象 , 经济 的发展 并不能掩饰 城乡间、 区
域 间和社会不同群体 间的收入 差距 ,尤其 是 政府提供的 医疗卫生 、义务教 育、低保 等 城 乡基本公共服务 的不对称 对和谐社会 的构建极为不利 。基本公 共服 务均等化是
消 解城 乡差距的一条有效途径。
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包含义务教 育、公共卫
嚣 蚤 【 } 謦 臻l 圈 鼍
论是在教育经费投入 、教学设备配备 的硬
件方面 ,还是 师资力量的软件方面 ,差距 都很 明显 。卫生服务 方面 ,农民医保水平 低 ,公共卫 生和 医疗 服务 明显低于全 国平 均水平 。新 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处于广覆
基 公 服 均 化 本 共 务 等 缩 城乡 距的 径 择 小 差 路 选
我 国长期实行 “ 以农补工” 重城轻农 , , 优
先发展城市 的倾斜型发展 战略和政策 ,并 形 成 了城 乡不 均衡 的 公共 物 品供 给 制度 ( 王和平 ,2 0 ,损害 了农 民的利益 ,城 0 6)
乡享 受的公 共服 务的数量和质量上差 别很 大。 传统意义上 的自上而 下的决策机 制 , 公
2 0 。基本公 共服务 的内涵主要 围绕 以 0 9)
和 劳动 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公共卫 生体 系 不健全 、精 神文化生活不丰 富、文 化教 育 设施 匮乏等 方面。在总量不足 的情 况下分
配也存 在失衡问题 ,弱势群体不能 充分 享 受基本 的公共服务 ,与强势群体享 受的基 本公共服务 存在较大的差距。
共政策是 自上而 下制定 的 , 民众参与有限 , 政府对公 民的需求知情度低 ,这使得公 共
政策 与农民所需公共服务——生产性 公共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城乡统筹下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探析

城乡统筹下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探析

以农 民为主的。 自给 自足 公共物 品 后 , 型 城市 与农村形成鲜明的反差。
共物 品数量短缺 、 质量 不高是农 村公 供 给 , 是衡 量城 乡居 民生存 和发展环 险 ,不足全 国农业人 1的 1%的农 民 2 1 0 共物品供给体制的基 本特点。农 民不 境 的基本条件 。 电、 、 水、 路 通讯、 医疗 、 参 加 了新 型农 村合 作 医疗 制度 的试 能享受与城市居 民平等的发展机 会和 卫生 、 教育 文化 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 、 点 。 国民待遇 。 建设 水平较 高的地 区, 民的生存和 居 三 乡统筹 下公 共物 品有效 供 城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 整合 发展环境当然要好于其它地 区。在传 给 的原则 的结 构 , 市一套 , 城 农村一 套 , 农村 长 统 体制 中, 城市 的公共基 础设施是 由 ( 需要原则 一) 期 未进入 国 民体 系 , 成 了。 品两 国家来提供 的, 形 一 而农业、 农村的同类公 公共物 品供 给以满足社会共 同需 制 所以现在 应该有一种 整体的战略 共基 础设施 要 由农 民 自主解决 , 。 国家 要为宗 旨 , 重公共 物品 的实用性和 注
Hale Waihona Puke 体化 发展 , 彻底改革 传统 经济社会体 部 取消 , 但公共 福利和公共 物品供给 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 。

从 教育文化 来看 , 九年 义务 教育 的 目标在 农村仍 未实现 , 农村 中学生 家 中学 教育 经费仅 占 3%。 8 目前 , 国 我
制度 的问题还非常严重 。
中国的城 乡二元结构是为了从农 通 自来水 ;0 6 %农 民还 没有 用上 卫生
70 调 发展阶段 , 是开始 城乡 统筹经济 社 村 吸 取资 源完 成工 业化 而 建 构起 来 的厕 所 ;0 0万 户农 民住 房需 改善 ; 会 发展的最佳 时期 , 它要 以工业和 城 的 , 它有三大支柱 , 一是把农 民牢牢地 15亿农户需 要解决 燃料 问题 ;%的 . 6 市 的发展 , 支持和 引导 农村 的发展 , 由 附着在土 地上 的户 籍制度 , 二是使 农 行政村还没有通 公路 ;%村还没有通 2 6 6%以上 的 城 乡分离走 向城乡一体 。新时期城乡 民成 为 身份 而不 光是 职业 的 农税 制 电;%的村还 没有通 电话 ;0 统筹 发展 的制度创 新 , 是要从 国家 度 ,三是将农 民排 除在全 民公共福利 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就 现代化建设和 发展稳定 的大局需要出 和公共物品供 给体制之 外的农村公共 ( 农村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 二) 发, 通过一 系列正式和 非正式 的制度 福利小区 自我供给体制。这三大制度 济 发展 , 乡教育 文化 、 城 医疗卫生 、 社 安排 , 致力 于经济总量 在 长时期 内持 性支柱把农 民牢牢限制在农村 。 目前 会 保 障 的发展 处于 极度 的 不公 平状 续稳定增长 以及在 新形势下的城 乡一 户籍 制度 已经在 松动 , 农业税 已经全 态 。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邹童芳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邹童芳

Vol.9No.42012年4月第9卷第4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12一、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一)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即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农村公共物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物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物品。

农村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一种特殊形式。

农村公共物品范围及分类:农村纯公共品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应当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

包括农村基层政府(县、乡级)管理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农村基础科学研究、农村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农村治安等;农村准公共品指介于纯公共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包括农村电网、农村公路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教育等。

(二)农村公共物品的特性谈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就不得不和一般的、城市的公共物品供给做一下比较,这样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1.城乡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不同。

由于过去“重城轻乡”体制的束缚,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规模远落后于城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2.供给体制不同。

城市所需公共物品由政府预算安排且供给资金较充裕,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多由农村县乡政府安排,虚报财政收入和支出现象很严重,很容易挤占本应用于支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社会发展的支出。

3.对公共物品的选择与偏好不同。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管理,具有比较健全完备的管理体系,城市居民不仅能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还可以通过听证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选择、偏好,很多偏远农村地区至今连基本的水、电、道路等设施都没有享受到。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经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靳明明1 李阳2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而“三农”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是否有效供给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建设。

本文主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阐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欠缺的原因以及问题,进而探求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供给短缺公共选择理论农村公共物品一、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最早提出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他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这种物品即为公共物品。

在公共物品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把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定义为: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一般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主要有三大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我国的农村公共物品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固有的三个特征外,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还有以下特征:第一,辖区的外溢效应;第二,城乡供给水平差异化;第三,需求层次不同;第四,政府管制束缚。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理性人为假设,并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来分析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市场的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这么认为,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论题是研究政府失败以及对政府失败的矫正措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同市场主体一样追求个人利益,所以他们的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利益集团常常通过不正当的活动垄断某一行业,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实施公共定价起到了启示作用,从而削弱了利益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控制力。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要求政府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使得中央、地方政府高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拉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失衡下的城乡差距探析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失衡下的城乡差距探析

品供给体 系、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为农 民提供基本而有保 障的公共物品等统筹供给城 乡公 共物品 、 缩小城 乡差距的对策
建议 。
[ 关键 词 ] 乡差 距 ; 乡公共 物 品供 给 失衡 ; 筹供 给 城 城 统 [ 图分 类 号 ]147 [ 献标 志 码 ] [ 章 编 号 ]0 2 24 (0 00 — 14 0 中 F2. 文 A 文 10 — 3 1 1)5 0 2 — 4 2
(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 学学院,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 3 8
[ 摘
要 】 乡公 共 物 品统 筹 供 给 , 推 动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设 、 小 城 乡差距 、 善 农 村居 民 生存 状 态和 生 活水 平 、 城 是 缩 改
提 高农 业 、 村 和 农 民发 展 能 力 的 重要 途 径 。 通 过 对我 国 当前 城 乡差距 的 分析 , 出城 乡公 共 物 品 供给 失衡 是 城 乡差距 农 提 扩 大 的一 个 重要 原 因 , 并对 城 乡公 共 物 品供 给 失 衡 导 致城 乡差 距 扩 大 的路 径进 行 了探 讨 , 出建 立 城 乡均等 化 的 公 共 物 提
1 .%; 中文化 程度 的人 群在 农业 人 口和非农 业 63 初
2 0 年扩 大到 3 11 见 表 1 。按 照 国际 的一 般经 08 . :( 3 ) 验 ,当经 济发 展 水平 在 人 均G P 0 ~ 0 0 元 阶 D 8 0 10 美 段 ,其 他 国家 城镇居 民人均 收入 大体 L 农 村居 是 民人均 收入 的 1 倍 。我 国与之相 比 ,差距 明显过 . 7
[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 8 1
人 口所 占的 比例 分别 是4 .%和3 .%;高 中文化 1 5 2 4 程 度 的人群 在农 业人 口和非农 业 人 口所 占的 比例 分别是 6 %和 2 %;中专文 化程 度 的人群 在农业 人 1 口和非农 业人 口所 占的 比例分别 是08 . %和 1 . 32 %;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投放的策略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投放的策略
了农 民生 活水 平 低 下 , 整 个农 村 呈 现 出 落后 使
的面 貌 :
工业品的消费需求 已经趋近饱和 , 而农村对工 业品的需求却始终 比较低 。 民的消费需求固 农 然受到其收人的影响 , 但缺乏适宜的消费环境
也 是一 个 重要 愿 因。 村公共 物 品 的匮乏 很 大 农
2 0 年第 1 02 期总第 7 4期
维普资讯
广东人均纯收入 为 3 5 47元 , 其对彩 电、 电冰 箱 、 洗衣机 平衡而提 出的。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 的拥 有 量 也远 低 于 19 年 时城 镇 居 民 的拥 有 量 。 19 的 , 以收 入水 平 的不 同 . 以大 致 分为 四类地 区 : 收 91 98 按 可 高
过程依赖于知识 、 信息和科技等 的运用 , 知识 及服务(6 7 . 1. %)其他商 品及服务 (3 4 、 2 1. %) 8 的物 化 价 值 在农 业 产 出 中 占有 相 当 比重 , 同时 面 向市 场 居住 (.1 、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 (. %) 98%) 67 7 、衣着 的 农业 经 济形 态 。 (. %) 41 和食 品(. %) 在同为较高层次消费需求 的几 7 35 。 7 农 村 公 共 物 品 的 匮乏 对 发 展 知 识 农 业 的 影 响 首 先 个项 目中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的增长率远远 低于其他 表现在农村公共教育事业落后 , 使得农 民素质得不到提 几项。这就是因为大部分家庭设备用品需要有较好的消 高。知识农业 的发展取决于对知识 资源的 占有和使用 , 费环境与之相配套才能使用 , 没有 水 、 、 电 卫垦信号及通 而知识资源的载体 是高素质 的人才 , 教育 , 没有 也就不 信设备等 , 这些家庭设备用品就等于是废物。 可能生产出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 , 通信设施的缺乏使农 据统计 ,9 8 19 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人为 26 元 , 12 比 民难以获取信息 , 而知识农业要求经济活动信息化 。通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正方,城乡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首先,城乡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对不足。

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城乡发展差距的存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

毛泽东曾说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们的主力军。

”农村地区是国家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如果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不仅会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最后,城乡发展差距是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来缩小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比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反方,城乡发展差距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适应不同发展速度。

首先,城乡发展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毛泽东曾说,“城市是工业的重要基地,农村是农业的重要基地。

”城乡发展差距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不同所导致的。

城市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这种差异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因此,城乡发展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

其次,城乡发展差距是可以适应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也为城乡发展差距的适应提供了条件。

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吸引城市人口回流,从而实现城乡发展的互补。

同时,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最后,城乡发展差距是可以通过合作共赢来缩小的。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乡发展差距不应该被视为一种竞争,而应该被视为一种合作。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差距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城乡发展差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

首先,从经济水平来看,城市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城市的就业机会也更多,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的交通、通讯、能源等设施更加完善,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也是城乡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

再者,教育医疗资源方面,城市的学校、医院等资源更加丰富,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匮乏,这导致了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是必然的。

”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和引导,才能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反方观点:城乡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并不是一味扩大的趋势。

首先,城乡发展差距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不同所导致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不是政府可以简单通过投入就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城乡发展差距也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市场调节的过程,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资源的支持力度,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投入来解决问题。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

综上所述,城乡发展差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市场调节来解决。

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只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的积极引导才能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公共物品投入的差异及其危害
姓名:陈远学号:119124192 专业:行政管理班级:政111
经过30年改革的今天,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城市,农村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进入十二五期间,这是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而且现阶段社会矛盾尖锐,问题突出。

最严
重的是城乡经济失衡,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存在较大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和
谐社会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局。

因此,了解并解决城乡公共物品投入
的差异问题,对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长远意义。

本文主要选择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基础社会保障三种公共物品,对
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异进行比较。

一.基础教育不均等。

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和财源丰裕度上存在较大差异。

驾驭差异是经济发展差异和教育机制差异的外在体现。

农村教育的基本
面貌是:农业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中小学生的流逝辍学,主要发
生在农村,我国四分之三以上的文盲,办文盲都在农村。

1.基础教育不均等首先表现在教育投入上的差异。

据统计,1999年,
城市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1492.2元,农村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
476.1元;城市与乡村中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761.2元和861.6
元,城乡中小学上人均教育经费相差约3.1倍。

到2001年,两者差
距有所下降,城市约为农村的2倍。

2004年实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
的“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全国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尽管今
年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有所加强,但不可否认,城乡基础教育差
距仍在加大。

2.基础教育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的差异。

在校舍的使用及质
量保养方面,农村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小学教育中55人以上的大班级数
量十分庞大,如此规模的大班级中,城市占1/4,农村占3/4。

每年新增
的危房中,城市占20%,农村占80%。

在体育基础社会设施方面,城
市的体育场无论在规模还是在体育器材上都远远优越农村。

在教师资源
方面,近年来中央不断上调城市教师的工资,但地方财政却难以保证农
村教师工资上调。

由于农村教师收入较低,教学条件艰苦等因素,导致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农村与城市教师数量质量上的差异导致
了城乡学生接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及教育结果的差距。

二.城乡公共卫生供给的差异。

合理公平的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尽管中国政府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是从医
疗卫生的质量和数量上看,城乡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中国医疗卫
生资源严重倾向城市,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状况严重滞后与现代化进程。

1.从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方面看:1998年—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卫生
总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但我们必须可看到在这一时期,中
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大于城市,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
2005年42.99%的城市人口占用60%的医疗卫生花费。

由于农村医
疗卫生资金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的开展。

2.从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看,城乡在医院数量,医疗设备,医生
素质方面的差距巨大。

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是你唱的
3.22倍,2005年扩大到3.55倍,其中2003年2004年达到四倍以
上。

2003-2006年,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量呈实施农村的4
倍城乡每千人拥有技术人员数呈实施农村的2倍以上,农村公共卫生
资源十分匮乏。

近年城乡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城乡公共卫生差距
有增无减。

三.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差异。

社会基本保障世纪甭跟我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制度相伴的无形公共物品。

但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社会保障
严重滞后,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仍处低水平状态。

城乡社会保障模
式和保障水平上呈现出不均衡特征。

1.从绝对数量上看,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是农村人均的50倍,在国
家财政的支持下,以失业,医疗养老,工伤,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建立,并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而涵盖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合作医疗等亿农民为保障对象扽从社会保障体系仍未完全
确立。

2.从医疗保险上看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作为平等主体本应享受同样的医
疗保障水平,但农村居民的基本要求却得不到满足。

虽然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人口覆盖率快速增长,但农村和城市筹资水品和补偿水平却相
差甚远。

3.在养老保险方面,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模式上看,农村养老保
险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据相关资料显示城镇社会保险覆
盖面已超过90%,而农村不足3%,至2006年底,农村只有5374
万人参与社会保险覆盖率只有7.2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在城
市实现了“应保尽保”,而农村只有一些“五保户”残疾人享有低
保,而且金额较低。

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是由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市的公共物品的投入基本上是国家财政承担,而农村居民不得不为享受的公共物品买单。


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严重负面
影响:
1.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公共物品的投入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
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国情的制约,对于城市和农村,中国一直实行“一国两策”的政策.公共物品在城乡的投入不仅没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反而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投入的不均衡成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罪魁祸首。

2.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城乡二元结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阻碍,农村公共基础物品建设是农村实现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公共物品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人民负担重,大大减少了许多发展机会。

这种公共物品投入的失衡,导致好更好,差更差的城乡格局,统筹便无从做起。

3.危害社会稳定。

城乡公共物品投入的失衡,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在农村,人民体会着上学难,就医难,买药贵等现实,种种因素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迫于生活,有些人走上了犯罪道路,影响了社会秩序,因此实现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均衡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解决城乡公共物品投入不平等问题迫在眉睫。

它是实现我国经
济社会稳定发展,全面年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殷如玉,“城乡公共物品投入差距及应对措施分析”,《知识与创新》2011年第2期
樊丽明,石绍斌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解建立,《当代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张华:“我国城乡公共物品政府供给的差异性及其调整”
/Artical/CDMD-10384-2008058941.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