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1期综评

合集下载

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

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

浙江大学国内一、二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一、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注:带*号的学术期刊为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二、国内学报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理学版)、(医学版)4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6 西安交通大学报(自然科学版)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学版)、(英文版)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三、国内一级出版社名录(2005版)A、全国性的专业出版社1 科学出版社2 高等教育出版社3 机械工业出版社4 电子工业出版社5 中国农业出版社6 人民邮电出版社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 人民卫生出版社9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0 中华书局 11 化学工业出版社12 石油工业出版社13 法律出版社 14 国防工业出版社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6 外文出版社 17 中国电力出版社 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 经济科学出版社2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人民文学出版社23 人民出版社 24 地质出版社25 海洋出版社26 气象出版社27 冶金工业出版社28 作家出版社29 商务印书馆 30 人民体育出版社31 兵器工业出版社32 航空工业出版社33 语文出版社34 人民音乐出版社 35 中国计量出版社 36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名:中国审计出版社)3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8 地震出版社39 军事科学出版社40 原子能出版社41 中国文学出版社 42 宇航出版社43 外国文学出版社B、大学出版社1 清华大学出版社2 北京大学出版社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复旦大学出版社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 浙江大学出版社。

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4-2005年)

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4-2005年)

公告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于2004年4月在成都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的调整进行了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和相关程序,对因停刊、合并及不符合CSSCI来源期刊收录原则的以及根据1998-2001年4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平均值分学科排序位于该学科应选期刊总数之外的,按照末位淘汰的原则,对原有的18种期刊作了删除,并在来源期刊总量上增加了42种,最后按影响因子的位序增补了位于相关学科前列的60种期刊,经调整后CSSCI来源期刊为461种,现予以公布。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4年9月22日
CSSCI来源期刊(2004-2005)学科分类
CSSCI来源期刊(2004-2005)
(共461种)
管理学(26种)
马克思主义(13种)
哲学(11种)
宗教学(4种)
语言学(19种)
中国文学(15种)
外国文学(6种)
艺术学(17种)
历史学(26种)
考古学(7种)
经济学(69种)
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36种)
法学(21种)
社会学(8种)
民族学(12种)
新闻学与传播学(14种)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种)
教育学(30种)
体育学(7种)
统计学(4种)
心理学(7种)
综合性社科期刊(39种)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35种)
人文、经济地理(8种)
环境科学(7种)。

2005年第1~4期(总第87~90期)总目次

2005年第1~4期(总第87~90期)总目次
… … … … … … … … … … … …
徐建 潭, 郎福成 , 林
莘( ,7 2 1)
黄建 华 , 沈李萍( , ) 3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 — — -
4 ・・ 9 — - —
维普资讯
华 通 技 术
H 0 l N& _ - ^ Sl - l U

华德 荣 , 胡秋 江, 粱
旭等( ,) 4 1
再论 D 5系列断路器 的单 相接地故障保护 ………… W4
… … … … … … … … … … … … … … … …
磁短路环在永磁操动机构 中的应用
… … … … … … … …
…………………… 莘等( ,) 4 8

连 理 枝 ( ,0 43 )
致新老客户 函 ………… 上海华通 开关厂有 限公 司( ,) 2 2

研究与分析・
国内 真 断 器 压每 发 态 … … … 外 空 路 高电 级开 动 … … …
… ………………………… …………… 王季梅( , ) 41 3
高压混合技术开发设备 …… …………… 李建基 ( ,5 41 )


岩, 徐建 源, 林

新产 品 ・

述・
种新颖的低压开关成套 设备 … ………………………
… … … … … … … …
智能化中压 开关柜 的在线 监测和传感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杨海林 , 周
正 , 堆诚等 ( ,3 孙 13 )
… … … … … … … … … … … …

旭, 邓

本刊2005年1-6期篇名索引

本刊2005年1-6期篇名索引
( :4 ) 1 6
广东网络图书馆建设 的缘起 、架构 与发展 …… 朱建亮 ,等 ( :1 3 ) 中美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 的发展研究 ………… …… 习万球 ( :4 3 ) 建立读者评 估指标 体系 客观评价图书馆绩效 …… 王慧秋 ( :8 3 )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 问题的探讨 ………………………………… …… 宋雅范 ( :1 ) 3 2 论数字图书馆用户界面的评价 ………… 黄晓斌 ,卢 琰 ( :1 ) 3 6
复合图书馆环境建设的基点 与 目 标 ………… 王元忠 ,等 ( 2 ) 孔 0 有效领导力对 图书馆馆长绩效影 响 的研究 ………………………………… 董利宣 ,丁 芬 ( :2 ) 3 4
医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建设研究 … ……… 张
政 (:6 ) 1 4
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图书馆人才现状与培养策略 … 周雪虹 ( :6 ) 1 7
图书馆事业迎来 了良好的发展 机遇 ………………… 詹福瑞 ( :1 6 )
“ 公共图书馆精神”讨论 的时代意义
和 面 临 的困 局 … … … … … … …… … … … … …… 李 金 荣 ( :l ) 5 1
普及科学知识
推动全民阅读 ……………………… 王余光 (:2 6 )
2 世纪图书馆精神新视野 … ………… …… ……… 李惠珍 ( :1 ) 1 5 5
如何 培养古籍专业人才一 一 与沈津先生 座谈 纪要 …………………………………………… 钟稚 鸥 ( :1 1 )
系统及其在 图书馆 中的应用 … ………………… 吴
唏 ,等 ( :4 1 )
波 ( :9 1 )
基于知识管 理的图书馆结构与功能研究 ………… … 崔

盛宴时代的来临——2005年长篇小说印象

盛宴时代的来临——2005年长篇小说印象
2006第 l 卷期 年第3 9 总8 期 3
Z t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 . 3 2 0 0 6
General No. 83
V ol . 19
( Social Sciences)
盛 宴 时 代 的来 临
— -2005 年长篇小说印象
王 春 林
( 山西大学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
摘 要二 年理应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大年。 2005 2005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反映乡 村生活、 表现和思考历史、 表现 少数民族生存状态、 从不同角度切人现实生活、 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表现抗战历史等方面题材上, 都取得了 引人注目的 成就, 而且其中有些长篇小说具有突出的 年度标高意味, 也显示出了明显的 经典特征, 标志着长篇小说盛 宴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二 年; 长篇小说; 经典特征; 盛宴时代 2005 中圈分类号:120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一 223X{2006) 一 一 03 0053 一 08
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曾经出现过中国当 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的话, 那么 自上世纪0 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长篇竞写热潮则 0 绝对应该被看作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次长篇小说创 作的高峰期, 而且这一次创作高峰期长篇小说的总体思 想艺术成就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于第一次创作 高峰期的整体性超越。具体到2005 年, 则不难发现, 不 仅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诸于长篇小说 的创作过程之中, 而且其中的确有若干部带有年度标高 意味的长篇小说表现出了明显的经典特征。套用一句通 俗性的说法, 年理应被看作是一个长篇小说的“ 2005 大 年” 对于这样一个长篇小说盛宴来临的时代, 。 我们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人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若干部达到了很高艺术水 准的乡村长篇小说。虽然这一方面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很 多, 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只有贾平凹的《 秦腔》毕飞宇的 、 《 平原》王华的《 、 桥溪庄》 曹文轩的《 、 天瓢》 等不多的几 部, 但是, 其中的《 秦腔》 平原》 与《 却不仅可以被看作是 2005 年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而且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 中国小说界进人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在 某种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说, 2005 年度的中国文 即使 坛只是出现了这样两部长篇小说,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得 出本年度的长篇小说写作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这样一种 可信的分析结论来。先让我们来看贾平凹这部长达五十 万言的《 秦腔》 。贾平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高产作家, 即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5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5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5 年版)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5 版)的说明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第二编经济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第四编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工业技术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5 版)的说明2004 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 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 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 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2005 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在2004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 中国社会科学2.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 社会科学战线4. 学术月刊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 天津社会科学7. 学术研究8. 江海学刊9. 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 上海)( 吸收: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40.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并入: 社会科学) 50.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90. 中国教育期刊. 社会科学版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9. 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00.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B( 除B9) 哲学l. 哲学研究2. 心理科学3. 心理学报4. 哲学动态5. 自然辨证法研究6. 孔子研究7. 自然辩证法通讯8. 心理学动态( 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 中国哲学史10. 道德与文明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2. 现代哲学13. 心理发展与教育14. 心理学探新15. 周易研究B9 宗教l. 世界宗教研究2 、宗教学研究3 、法音4 、敦煌研究5. 中国宗教6. 佛教文化7. 中国穆斯林8. 世界宗教文化C8 统计学l. 中国统计2. 统计研究3. 统计与决策4. 数理统计与管理C9l 社会学1. 社会学研究2. 社会3. 妇女研究论丛4. 中国社会保障C92 人口学l. 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3. 人口与经济4. 人口学刊5. 人口与计划生育C93 管理学1. 中国行政管理2. 管理世界3. 领导科学4. 中外管理5. 管理科学学报C96 人才学1. 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从刊 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D1 ,3 ,5 国际政治1. 世界经济与政治2. 现代国际关系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4.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5. 国际问题研究6. 当代亚太7. 国外理论动态8. 美国研究9. 当代世界10. 西亚非洲11.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2. 国际展望13. 国际论坛14. 国际观察15.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6. 和平与发展17. 拉丁美洲研究18. 日本学刊19. 东南亚研究20. 国外社会科学D2,4,6 中国政治1. 政治学研究2. 求是3. 中国行政管理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5. 瞭望6. 社会主义研究7.教学与研究( 北京) 8. 毛泽东思想研究9. 党的文献10. 马克思主义研究11. 青年研究12. 中国青年研究13. 探索14. 党建研究( 北京) 15. 中共党史研究16. 学习与探索17.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8. 社会科学研究19. 理论前沿20. 理论探讨21. 新视野2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3. 求是24. 理论与改革25. 科学社会主义26.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8. 工会理论与实践29.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3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32. 理论学刊3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34. 妇女研究论丛35. 党政论坛36. 理论导刊37.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38. 理论探索39. 半月谈4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1. 中国青年42. 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D9 法律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法学4. 法学评论5. 中外法学6. 现代法学7. 法商研究8. 法律科学9. 法学家10. 政法论坛11. 人民检察12. 河北法学13. 中国教育期刊. 法律版14. 政治与法律15. 环境法律评论16. 比较法研究17. 法学杂志18. 当代法学19. 人民司法20. 法律适用21. 法制与社会发展22. 法学论坛E 军事1. 中国军事科学2. 军事经济研究3. 国防大学学报4. 政工导刊5. 军事史林6. 军事历史研究7. 世界军事8.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9.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二编经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1. 经济研究2. 管理世界3. 经济学动态4. 改革5. 经济学家6. 世界经济7. 财贸经济8. 财经研究9. 经济科学10. 宏观经济研究11. 财经问题研究12. 经济评论13. 当代财经14. 当代经济科学15. 经济管理16. 当代经济研究1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8. 南开经济研究19. 经济问题20. 经济问题探索21. 现代财经22. 上海经济研究23. 财经科学24. 国际经济评论25. 外国经济与管理2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7. 经济纵横28. 中国经济问题29. 经济与管理研究30. 中国经济史研究31. 经济经纬32. 中国教育期刊. 经济版3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改名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 福建论坛. 经济社会版35. 生产力研究F11 世界经济1. 世界经济2. 世界经济与政治3. 世界经济研究4. 国际经济评论5. 外国经济与管理6. 国际贸易问题7. 国际贸易8. 当代亚太9. 亚太经济1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1. 现代国际关系12. 东欧中亚研究( 改名为: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 世界经济文汇F12,2( 除F23,27) 中国经济, 经济计划与管理1. 改革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 上海经济研究4.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5. 经济体制改革6. 中国经济管理7. 特区经济8. 开放导报9. 南方经济10. 宏观经济调控11. 中国改革12. 中国劳动13. 城市发展研究14. 城市问题15. 国际经济合作16. 改革与战略17. 中国流通经济18.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F23 会计1. 会计研究2. 审计研究3. 财会月刊4. 财务与会计5. 财会通讯6. 审计与经济研究7. 中国审计8. 中国农业会计9. 广西会计10. 中国会计电算化11. 财会研究(兰州)12. 事业财会13. 财经理论与实践14. 会计之友F3 农业经济1. 中国农村经济 2. 农业经济问题 3. 中国农村观察 4. 农业现代化研究 5. 农业技术经济 6. 林业经济7. 中国土地科学8. 林业经济问题9. 生态经济10. 农业经济11. 调研世界12. 乡镇企业研究13. 中国农垦经济14. 农村经济15. 乡镇经济16.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7.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18. 世界农业19. 农村经济导刊F4/6 工业经济( 含F27)1. 中国工业经济2. 管理世界3. 经济管理4. 经济研究5. 改革6. 外国经济与管理7. 经济问题探索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9. 企业管理10. 企业经济(南昌)11. 汽车与配件12. 中国建材13. 煤炭经济研究14. 中国电业15. 建筑经济16.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7. 企业活力18. 上海企业19. 集团经济研究20. 管理现代化21. 经营与管理22. 国有资产管理23.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24. 工业技术经济25. 电力需求侧管理26. 铁道经济研究27. 交通企业管理28. 旅游学刊29.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F7 贸易经济1. 国际贸易问题2. 商业研究3. 国际贸易4. 商业经济与管理5. 财贸经济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7. 消费经济8. 国际经贸探索9. 商业时代10. 国际经济合作11. 国际商务研究12. 价格理论与实践13. 中国商贸14. 商场现代化15. 江苏商论16. 销售与市场17. 商业经济文荟18. 中国物价19. 中国市场20. 财贸研究21. 价格月刊F81 财政. 国家财政1. 税务研究2. 财政研究3. 税务与经济4.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 财贸经济6. 中国财政7.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8. 财经问题研究9. 涉外税务10. 财经论丛11. 财经研究12. 中国税务13. 当代财经14. 财经科学15. 江西财税与会计16. 财会研究(兰州)F82/83/84 货币/ 金融、银行/ 保限1. 金融研究2. 国际金融研究3. 证券市场导报4. 投资研究5. 金融论坛6. 保险研究7. 金融理论与实践8. 上海金融9. 财经理论与实践10. 金融与经济11. 浙江金融12. 武汉金融13. 中国金融14. 西南金融15. 南方金融16. 现代金融17. 农村金融研究18. 国际金融19. 银行家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G20 信息与传播1. 现代传播2. 当代传播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1. 国际新闻界2. 新闻记者3.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4. 新闻与传播研究5. 中国记者6. 新闻战线7. 新闻与写作8. 新闻界9. 新闻爱好者10. 新闻大学11. 新闻知识12. 新闻实践G22 广播、电视事业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 电视研究G23 出版事业1. 编辑学报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3. 中国出版4. 编辑之友5. 出版发行研究6. 编辑学刊7. 出版广角8. 读书9. 中国图书评论10. 科技与出版G25,35 图书馆学, 情报学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图书情报工作 3. 大学图书馆学报 4. 情报学报 5. 图书馆杂志 6. 情报科学7. 图书馆建设8. 图书馆9. 情报杂志10. 图书馆论坛11.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2. 情报资料工作13. 情报理论与实践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6. 图书情报知识17. 现代情报G27 档案学1. 档案学通讯2. 中国档案3. 档案学研究4. 档案与建设5. 浙江档案6. 档案管理7. 兰台世界8. 山西档案9. 档案10. 北京档案11. 上海档案12. 四川档案13. 湖南档案( 改名为: 档案时空)G3 科学, 科学研究1. 自然辩证法研究2. 科研管理3. 科学学研究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 中国科技论坛6. 中国软科学7. 自然辩证法通讯8. 科学管理研究9. 研究与发展管理10. 科技进步与对策11. 科学新闻12. 科技管理研究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G4 综合性教育1. 教育研究2. 教育理论与实践3. 比较教育研究4. 全球教育展望5. 教育评论6. 中国教育期刊7. 外国教育研究8. 人民教育9. 教学与管理10. 教育探索11. 中国教育学刊12. 教育科学13. 江西教育科研14. 辽宁教育研究15. 教育导刊16. 上海教育科研17. 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18. 教育研究与实验19. 教育与经济2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G61 学前教育1. 学前教育研究2. 幼儿教育3. 学前教育4. 早期教育G62/63 初等/ 中等教育1. 课程、教材、教法2. 中小学管理3.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4. 学科教育5. 外国中小学教育6. 历史教学7. 上海教育8. 中小学教师培训9. 小学语文教学10. 小学教学研究11. 思想政治课教学12. 天津教育1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4.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5.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6.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17. 中小学外语教学18. 数学通报19. 中学物理. 高中版20. 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1.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 中国高等教育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 中国高教研究6. 江苏高教7.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8.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0. 黑龙江高教研究11. 现代大学教育12. 高校理论战线13. 高教探索1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G71/79 各类教育1. 中国成人教育2. 教育与职业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4. 中国电化教育5. 中国远程教育6.电化教育研究7. 成人教育8. 中国特殊教育9.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0. 父母必读11. 继续教育G8 体育1. 体育科学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 体育与科学5.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6. 体育学刊7. 中国体育科技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9. 体育文化导刊10.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1.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H0/2 语言学/ 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1. 中国语文2. 语言教学与研究3. 民族语文4. 语言文字应用5. 汉语学习6. 语言研究7.中国翻译8. 世界汉语教学9. 古汉语研究10. 方言11. 当代语言学12. 语文研究13. 语文建设14. 修辞学习15. 语言与翻译16. 上海科技翻译17. 中国科技翻译H3/9 外国语1. 外语教学与研究2. 外国语3. 外语与外语教学4. 外语界5. 现代外语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7. 外语学刊8. 外语教学9. 外语研究10.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1. 中国俄语教学I1 ,I3/7 世界文学1. 外国文学评论2. 外国文学研究3. 国外文学4. 外国文学5. 俄罗斯文艺6. 当代外国文学7. 世界文学8. 译林I20 文学理论1. 文学评论2. 文艺研究3. 文学遗产4. 文艺理论研究5. 鲁迅研究月刊6. 当代作家评论7. 文艺争鸣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9. 小说评论10. 新文学史料11. 中国比较文学12. 明清小说研究13. 文艺理论与批评14. 文艺评论15. 红楼梦学刊16. 南方文坛17. 中国文学研究18. 名作欣赏I21/29 文学作品1. 人民文学2. 收获3. 十月4. 当代5. 上海文学6. 中国作家7. 钟山8. 清明9. 山花10. 北京文学11. 解放军文艺12. 时代文学13. 青年文学14. 长江文学15. 长城16. 天涯17.大家18. 作家杂志19. 散文20. 民族文学21. 山东文学22. 诗刊23. 花城J 综合性艺术1. 文艺研究2. 艺术百家3. 民族艺术J2,3,5 绘画, 书法, 工艺美术1. 美术研究2. 美术3. 美术观察4. 装饰5. 书法研究6. 美术& 设计7. 世界美术8. 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1. 大众摄影2. 中国摄影J6 音乐类1. 中国音乐学2. 音乐研究3. 中国音乐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5. 人民音乐6. 黄钟7. 音乐艺术J7 舞蹈1. 舞蹈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1. 戏剧艺术2. 中国戏剧3. 戏剧4. 剧本5. 戏曲艺术6. 戏剧文学7. 中国京剧8. 四川戏剧9. 上海戏剧J9 电影, 电视艺术1. 电影艺术2. 当代电影3. 世界电影4. 中国电视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6. 电影文学7. 电影8. 电影评介9. 电影新作10. 当代电视K 历史1. 历史研究2. 世界历史3. 史学月刊4. 中国史研究5. 近代史研究6. 中共党史研究7. 史学理论研究8. 中国文化研究9. 文史哲10. 清史研究11. 当代中国史研究12. 抗日战争研究13. 史学集刊14. 中国史研究动态15. 中华文化论坛16. 民国档案17. 安徽史学18. 历史档案19. 史学史研究20. 史林2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2. 西域研究23. 中国农史24. 文博K85 文物考古1. 文物2. 考古3. 考古学报4. 考古与文物5. 东南文化6. 农业考古7. 中原文物8. 北方文物9. 华夏考古10. 江汉考古11. 敦煌研究12. 故宫博物院院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四编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1.科学通报2.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3.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6.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9.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0.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1.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17.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2.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4.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8.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自然科学进展30.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3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3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37.高技术通讯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39.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北京工业大学学报4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应用科学学报4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西北工业大学学报46.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47.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0.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52.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5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5.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6.北方交通大学学报57.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61.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2.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3.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5.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6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6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

《全国主要文学期刊大全》

《全国主要文学期刊大全》

全国主要文学期刊大全(排名不分先后)1、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周1.3.5)、《人民文学》(月刊)、《诗刊》(半月刊)、《民族文学》(月刊)、《小说选刊》(月刊)、《中国作家》(文学、纪实、影视旬刊)、《长篇小说选刊》(双月刊)、《中国校园文学》(半月刊)、《中华辞赋》(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

2、陕西:《延河》(月刊),《小说评论》(双月刊);《少年月刊》;西安市《美文》(月刊);延安市:《延安文学》(月刊)。

3、青海:《青海湖》(月刊),西宁市:《雪莲》(月刊)4、重庆:《红岩》(双月刊),《重庆评论》(红岩增刊、季刊)。

5、浙江:《江南》(双月刊);《诗江南》;杭州市《西湖》(月刊);宁波市:《文学港》(月刊);绍兴市:《野草》(双月刊)《小伙子》。

新疆:《西部》(双月刊)、《民族文汇》汉(月刊)、《绿洲》双月刊)、《伊犁河》(双月刊)、《回族文学》(双月刊)、《绿风》(双月刊)、《新疆文学》《伊犁河》《吐鲁番》《华夏少年》。

6、宁夏:《朔方》(月刊),《黄河文学》(月刊),《六盘山》(双月刊)《少年读者》。

7、电力:《脊梁》(双月刊)。

8、贵州:《山花》(月刊),《南风》(月刊)《花溪》。

9、国土:《大地文学》(双月刊)。

10、辽宁:《鸭绿江》(月刊)、《当代作家 评论》(双月刊)、《文学少年》(旬刊);沈阳市:《春风》《芒种》(月刊)、《诗潮》(月刊);大连:《海燕》(月刊);丹东:《满族文学》(双月刊);营口:《辽河》(月刊);阜新:《新蕾》(不定期)。

11、四川:《四川文学》(月刊)、《星星》(月刊)、《当代文坛》(双月刊);成都《青年作家》(月刊)《中学生读写》,绵阳《剑南文学》(半月刊),阿坝《草地》(双月刊),甘孜《贡嘎山》(双月刊),凉山《凉山文学》(双月刊),《草堂》《西南军事文学》。

12、延边:《延边文学》(朝鲜文 月刊)。

13、江苏:《钟山》(双月刊),《雨花》(月刊),《扬子江诗刊》(双月刊),《扬子江评论》(双月刊);南京:《青春》(月刊)《少年文艺》《全国优秀作文选》《同学》《新高考》;无锡《太湖》;苏州《苏州杂志》常州《翠苑》南通《三角洲·文学》连运港《连云港文学》镇江《金山》。

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2期综评

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2期综评

看《当代》隋无涯《当代》每每推出直面尖锐的现实问题而又不乏艺术品味的小说,此番又见楚荷的《苦楝树》(长篇)。

与去年《当代》刊载的、同是写国有企业及工人命运的重头小说《那儿》相比,《苦楝树》没有明显的受左翼文学传统影响的特征,也少理想主义情怀和批判锋芒,多的则是对工厂文化在转轨期被瓦解过程的深透书写,所持的也是平民的朴素立场和对生活的善良理解。

小说写法简练,语言里有一种和小说表现内容一致的老老实实的朴素味道。

虽然从更高的艺术标准来要求,这种朴素中带有某种艺术功力薄弱的寒简,但在大量闭门造车的“现实主义小说”充斥的当下创作环境中,这种真正“有生活”的好小说极为难得。

重点推出这样的小说,再次显示了《当代》编辑的独具慧眼,以及坚持从基层发现作者、培养作者的可贵编辑传统。

“短篇王”刘庆邦本期拿出的这个短篇《车倌儿》,即便放到他的整个作品序列中来看,也相当不错。

矿工死于矿难,留下寡妻孤儿,只好将自家的骡儿雇佣给一个车倌儿拉煤,以此养家。

时代背景、阶级意识都被淡化,凸现的是充满质感的细节,一个接着一个,把情绪慢慢染开,读来温婉有致。

车倌儿赵焕民知道骡儿是窑嫂宋春英赖以活命的功臣,在窑下再苦再累,也不像别的车倌儿那样鞭打骡儿以发泄,看见宋春英为了打发时间,每每赌博输钱,也好言相劝;宋春英不忍心看赵焕民每每从井下归来,饿得洗都不洗,就草草做饭吃饭,于是先是主动给他做了带到窑下吃的饭,后又让他下班后直接到她家吃饭……当下的小说,不论写什么,往往不免让男女情爱泛滥其中;《车倌儿》则避开这样的泛滥倾向,写底层劳动者之间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相濡以沫,暖意很浓,但写得又很淡,这一浓一淡,味道就有了。

这是汹涌大河之中一个宁静的小河湾,所有的艰难、沉重、辛酸,其实很近,却仿佛很远。

写的是这个宁静的河湾,但是读者却能隐隐听到怒涛之声。

小说不动声色地淡淡写来,这点温暖,才更显珍贵,才显出柔弱之下的坚韧。

姚鄂梅的小说常有滞塞不清的毛病,然而此次的中篇小说《白键与黑键》却让人有些惊喜。

国内一、二级学术期刊名录[1]

国内一、二级学术期刊名录[1]

浙江大学国内一、二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一、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注:带*号的学术期刊为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二、国内学报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理学版)、(医学版)4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6 西安交通大学报(自然科学版)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学版)、(英文版)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三、国内二级学术期刊名录(2005版)四、国内一级出版社名录(2005版)A、全国性的专业出版社1 科学出版社2 高等教育出版社3 机械工业出版社4 电子工业出版社5 中国农业出版社6 人民邮电出版社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 人民卫生出版社9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0 中华书局 11 化学工业出版社12 石油工业出版社13 法律出版社 14 国防工业出版社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6 外文出版社 17 中国电力出版社 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 经济科学出版社2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人民文学出版社23 人民出版社 24 地质出版社25 海洋出版社26 气象出版社27 冶金工业出版社28 作家出版社29 商务印书馆 30 人民体育出版社31 兵器工业出版社32 航空工业出版社33 语文出版社34 人民音乐出版社 35 中国计量出版社 36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名:中国审计出版社)3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8 地震出版社39 军事科学出版社40 原子能出版社41 中国文学出版社 42 宇航出版社43 外国文学出版社B、大学出版社1 清华大学出版社2 北京大学出版社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复旦大学出版社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 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写与使用说明(2005版)1、本名录是2002年的修订本,是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的核心期刊名录,2005年初公布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源期刊为基础,并征求各院、部意见后,由人事处分析整理,公示征求意见,再经人文社科、理、工、医、农各专家组审议,最后整理定稿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一、文学史研究热点透视2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百花争艳,硕果累累。

与其它年份相比,205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的问题相对集中,形成了几个明显的热点。

尤其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两项活动,使抗战文学研究和《新青年》研究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热潮。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有关学术会议和论著,按照专题的形式,对205年现代文学的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一)抗战文学研究2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研究界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围绕“抗战文学”范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众多学术期刊也以此为专题刊发学术论文,数量多达五十余篇,形成了抗战文学研究的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的八十余位学者出席。

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从文学的视角来思考战争和战争记忆,探讨战争、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的关系。

许多专家在大会提交的论文和发言中,从人类意识的高度反思抗日战争,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反思中国现当代的战争文学创作,其中不乏富有探索性的观点。

《河北学刊》在205年第5期以“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与文学”为专题全文刊发了杨义、严家炎、王富仁、黄修己、吴福辉、刘增杰、秦弓等人为本次会议撰写的七篇论文,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并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

他认为今天我们要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争夺,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后遗症,从中寻求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友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

“历史记忆之所以成为东亚史和东亚精神史的关键词,乃是因为这种记忆还是一种疼痛的记忆。

2005-2007_CSSCI

2005-2007_CSSCI
20052007年度CSSCI来源集刊(33种)
学科
种数
集刊名称
宗教学
1
基督教文化学刊
语言学
4
语言学论丛
辞书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
中国文学
4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中国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诗学
外国文学
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艺术学
1
艺术史研究
历史学
11
中华文史论丛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敦煌吐鲁番研究
中国古都研究
欧亚学刊
秦文化论丛
近代中国
唐研究
民国研究
宋史研究论丛
经济学
1
亚太经济发展报告
法学
5
国际经济法学刊
行政法论丛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刑法论丛
判解研究
民族学
1
民族史研究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综合性
3国Βιβλιοθήκη 研究中外文化与文论韩国研究论丛

回眸2005年的文学评论热点

回眸2005年的文学评论热点

20 0 6年 第 2期
维普资讯
新锐 之思 ◆
有着焦灼的忧虑 ,但他通过赋 予狼的伟大的精 神和高 贵的品质 , 来完成 自己的文化乌 托邦建构 , 种文化情 这
绪和价值主张把 强权和蛮 勇当作文明进步 的动 力 , 但 却忘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进步 ,必 须符合 人道原
维普资讯

新锐 之思
回眸 2 0 5年的文学评论热点 0
一 余 三 定
回眸刚刚过去 的 20 年 的文学评论 , 05 可以说热 I 嗣 而有实绩 , 其中热 点不少 。 笔者现特选择其 中特别有影
响的三个方面主题 的讨论述评如下 。

写道 :狼性 ” “ 突然受 到追捧 以及在 文学上的意义在于 , 在今 天这样 一个用市 场销量衡量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
1 这是一种有趣 的创作现象” . “ 。阎晶明在《 文学 成 功的便捷 之I》载《 ’ ( 小说评论 )05 第 2 ) ] 20 年 期 一文 中
珍珠 , 还是豌豆? ( 文艺争鸣)05 》载《 20 年第2 ) 期 。 明确 地指 出 : 一个吊诡而 且应 该警惕的现象是 。 狼 图腾》 由《
引发的“ 文化 出版物 , 狼” 正汹涌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 , 宣扬 狼道主义的读物 , 至少有六七种 , 其中有些出版物
评论道:狼图腾》 《 在市场上的成功如此长久和顺畅 , 非
对狼的赞美已无耻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如:生存是什 “
; 般 学“相 它 现 孤 绝 么 存 不 段 着个卑你 无 然 年 所 比 的 并 立 非 ? 就 择 地 。 以生 来 偶 文 品 共 的 小 有 部 生 是 手 活你 上 可 一(来 能 ” 篇 不 也。 、可 流 要 这 界、以 的 作 狼 。 出 还 几 耻 还 下 只 在可 鄙下 近 与舞长说好 ) 你 以。能 世 活就

全国的文学内刊汇总

全国的文学内刊汇总

全国的文学内刊汇总
以下是一些全国范围内的知名文学内刊的汇总:
1.《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杂志,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刊物之一。

2.《当代作家评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刊于1985年,以评论当代作家和作
品为主要内容。

3.《诗刊》:北京市诗歌创作研究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57年,是中国诗歌界最重要
的权威刊物之一。

4.《花城》: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0年,以文学理论评论和
文艺创作为主要内容。

5.《星星》: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文学刊物,成立于1982年,以推介陕西当代文
学创作为主要目标。

6.《小说月报》: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8年,以小说研究和创作为主题。

7.《小说界》: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81年,以推动小说创作和研究为主
要任务。

8.《散文》:北京师范大学散文研究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创办于1957年,以文学散文为主要
内容。

以上仅仅是一些全国性的文学内刊的汇总,不同省份和地区还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性文学刊物。

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3期综评(一)

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3期综评(一)

中国主流文学期刊2005年第3期综评(一)【摘要题】新视点【正文】看《上海文学》邵燕君第5、6期的《上海文学》推出不少力作,在大多数期刊“年中乏力”的态势下,显得格外突出。

第5期“月月小说”推出的首个中篇是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

小说以作者年轻时工作过的武汉重型机床厂为背景,以一对父子的冲突和亲情为主线,写了没落的“大厂人”生活的困顿和精神的矛盾。

靠退休金安度晚年的高工父亲病倒之后还可以悲哀且悲壮地喊:“厂子都没得了,命有么事用?”中年下岗劳碌奔波的工人儿子则只有不耐烦地说:“你操那些心做么事?躺倒,命要紧!”虽然认为父亲的高调是“屁话”,但那些高调还是砸中了儿子心中的“空”:做不了成功的人,总得做个好人吧?不能一头都不图。

在这样的“高调”驱动下,儿子做了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结果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更难以收拾的麻烦,心里也愈加如大厂没落后的中北路一样空空荡荡。

与作者去年发表的《出门寻死》(《人民文学》第12期)一样,这篇小说写的也是小人物无奈的困境和一次徒劳的挣扎。

不同的是,《出门寻死》的挣扎最后落在了人物的“认”,《中北路空无一人》的挣扎则指向心灵的“空”——在这份“空”里,体现了方方一贯持有的不同于一些新写实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

但就这篇小说来说,人物的塑造多少有点概念化,反不如《出门寻死》贴着人物显得饱满鲜活。

当然,方方的写实功力仍不失水准,尤其将父子之间那种既相互厌烦又相互依赖、不美好但绝对可靠的亲情写得相当到位,武汉方言的适度运用也恰到好处。

“创造”栏目共有4个短篇。

刘庆邦的《一捧鸟窝》和《守不住的爹》在故事上有重叠,笔法上也延续《梅妞放羊》、《鞋》的风格,清新细腻,与其“煤矿系列”(如《卧底》,《十月》今年第1期)中揭露现实罪恶的酷烈绝决形成鲜明对照。

小说写得很淡,但那一对孤苦的乡村小姐弟渴望爱、渴望呵护的柔嫩情态让人读之难忘,心生怜惜。

经过苛刻的筛选,本期推荐的是杨显惠、烜笠的短篇《打倒恶霸——定西孤儿院之十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收获》天心本期《收获》中最具震撼力的小说是旅美作家王瑞芸的中篇《姑父》。

这篇小说有如一记重拳,穿过时间的河流,重重地击中了我们,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炼狱如何摧毁一个人的精神和信仰,如何让高贵沦丧,令亲情避让,使一切价值倾覆无存。

它深入刻画了一个在极左年代里无辜遭受摧残的姑父形象,20年的牢狱之灾使一个曾经充满朝气、梦想和魅力的英俊青年变成了自私、懦弱、委琐的神经质老头。

即使出狱后,他也依然无法从梦魇中醒来,继续自顾自地生活在那无边的心灵黑暗之中,再也无缘享受任何阳光下的温暖。

在这个不幸的人物身上负载了太多时代悲剧,仿佛一个极端年代的烙印,提醒我们历史并未走远,记忆不应磨灭。

特别是那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更令人唏嘘与感喟:“那一年,我正好也是二十五岁,意气风发,前程似锦,以为一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一句话将我们从那个历史语境中抛到一个永恒的时间长河中,撇下了一个令人心惊齿冷的问题: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像姑父那样呢?这是一篇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一笔一划都中规中矩,仿佛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在本世纪的复活。

若用时下批评标准来衡量,小说难免有笔法老旧之嫌。

小说写得很单纯,却有一种单纯之美,其精准、扎实的写实力量深深震动了读者。

小说作者久居海外,研究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却选择了最保守最经典的写实笔法来进行小说创作,的确有些耐人寻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西方现代派小说的进入引起了小说界一系列的叙事革命,传统现实主义写法不但被驱下了神坛,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实际逐出了学院派建构的“纯文学”领域。

时髦的叙事方式着实令人兴奋了一阵,但某些只讲究包装而忽视了针脚的做法也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延续了80年代“伤痕”与“反思”脉络的小说在20年后的今天仍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或许可以引起我们对守成与出新、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一些重新思考。

于晓威的短篇《圆形精灵》是一篇颇有灵性的小说。

与《姑父》的精雕细刻、力透纸背不同,这篇小说轻灵洒脱,饶有趣味。

作者虚构了一枚铜板的时间旅行,蜻蜓点水般地叙述了它在人间历险的历史:货币的使用价值随时间的流逝而日渐衰减,货币交换的偶然性昭示了命运的荒诞。

最有意味的是到了“文革”时期,用这枚一钱不值的铜板做的毽子却令一个小女孩丢了性命。

在那个时代荒谬的价值逻辑中,人们竟然会把国库里的两分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小说融合了传奇、笔记、史料、报道、议论等多种文本,通过颇具意味的拼贴组合在一起,举重若轻地探讨了时代的“魔症”,似乎超出了一个短篇的思想容量。

这种写作方式使小说跳脱了叙事的框架,具有某种跨文体的特色。

卡尔维诺认为,现代小说应该是“一种百科全书,一种求知方法,尤其是世界上各种事件、人物和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网”,是一种“繁复”的文本。

我以为这篇小说正体现了这种追求。

尽管也有人指出小说在“实现上还不到家”,例如富有传奇色彩的前半部分不够“原创”,叙述语调有些“沉不住气”,我依然认为这篇小说值得推荐,因为它为当代中国小说的写作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贾平凹的长篇《秦腔》本期只刊载了一半,从现有文字来看,这篇小说显示了贾平凹对他所熟悉的乡村题材的高超驾驭能力。

乡村生活在他的笔下风生水起,神采飞扬。

他生动地写出了这个时代的乡村政治与伦理精神,也写出了对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

《秦腔》可称是继《废都》之后贾平凹创作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比于《废都》中对城市生活夹生化的把握和猎奇性的表达,《秦腔》显示了作者对农村世情的通透理解和深情关怀。

贾平凹借这部小说颇为理直气壮地表达了对农民价值观的认同,在对农民趣味的描写中,甚至表现出某种欣赏和自得。

作者似乎有意抛开了以往知识分子写农村题材时不可避免的精英立场,而附身于一个似疯半傻的农村混混“我”,加入到乡间人情政治中来演绎一场农民话语的狂欢。

到处都是生动地道的民间地方口语,洋溢着农民的风趣、幽默和智慧。

比之《怀念狼》等作品中一贯存有的“贾氏传奇”气息,《秦腔》中显示了一个更贴近乡土的贾平凹――精细而忠实的写实笔法渗透于全篇的各个角落,对农民心理的刻画入微传神,对农村社会情状的描摹清晰可信,简直就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工笔长卷。

这种对土地的亲和感,在许多乡土作家笔下已经丧失多时。

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平凹这部长篇力作的创作转型令人欣喜。

《秦腔》中也见出贾平凹在叙事上求新求变的努力。

作者没有用以往习惯的方式“讲述”故事,而是更隐蔽地躲在幕后,依靠较为客观的“显示”来推演情节。

小说几乎通篇由对话组织,人物之间的交锋皆通过话语的机锋呈现。

这些对话里蕴涵了极丰富的戏剧感,每一段对白都是一场好戏,人物的性格、心态跃然纸上。

小说还不时穿插着戏文、秦腔曲谱、民谣,显示出某种“互文”的复调效果,对于懂秦腔的读者来说,当获得更会心的阅读享受。

但小说所采取的艺术形式也真是一把“双刃剑”,大量冗长的对话也挤压掉了小说舒展的空间,内容便显得过于紧促,密不透风。

由于缺少叙述和描写的穿插铺垫,事件之间没有必要的过渡,也使小说的节奏显得缓慢单一。

与其说《秦腔》是部长篇小说,不如说更像一个充满了台词的长篇剧本,这种风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不断挑战写作难度的追求,也确需要读者耐心地与阅读疲劳抗争,才能领教它的好处。

《收获》2005年第1期推荐篇目:王瑞芸《姑父》;于晓威《圆形精灵》。

看《人民文学》王颖《人民文学》第1期总体平平。

第2期头条是钟晶晶的《家谱》(中篇)。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作品。

开篇讲述当年远逃台湾的大伯回乡探亲,以平易生动的拉家常式的口吻,在每个充满生活趣味的小细节上回旋点染,锐利地剖析了人情世故。

随着叙述的展开,小说由现实进入历史。

大伯此行名为“修家谱”,实为寻找一位对二伯(在“文革”中入狱,出狱后被家人避弃,最后惨死)生前有恩的陌生残疾女人。

多年来这个隐秘已变成不能碰触的伤疤被幸存下来的人刻意遗忘,极权主义对人的压迫,不仅造成了个体身心的巨大创痛,更造成了至亲间无法挽回的隔膜与伤害。

当年远走台湾的大伯对亲情的执着追寻构成了对亲人们无声的谴责,愈发彰显了普通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怯懦愧疚和无可奈何。

作者借父亲的叹息写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抖,审判者的声音其实不是来自任何人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全文一直暗含当下之轻和历史之重的巨大落差,以此形成一种间离的效果,这就使作者对人物的审视,不是单纯的批判和谴责;人物对自身的逼视,也不是单纯的忏悔或内疚。

文末父亲忆起幼时二伯抱他看爆竹的画面,将现实和历史联结,物是人非的强烈对照令人读后百感交集。

整部小说笔触由轻及重,戏谑中有庄重,嘲讽中有深情,谴责中有理解,理解中带有哀痛。

《家谱》在题材上与《姑父》(《收获》2005年第1期)有相近之处。

如果说《姑父》的力量在于单纯,《家谱》的特点则在于复杂。

作者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打碎,捻起多条线索重新拼接,从各个侧面周详描述众多人物及其关系,复杂的意蕴隐在文本深处。

不过,小说也有一些针脚粗疏或叙述功力不逮的地方,如用过多叙述代替细节;从现实进入历史的语势转变太快,致使两个故事之间的接缝生硬;以父亲之口直接说出“内疚”等描写似嫌直露,若能用艺术手法曲折表现,也许会更好。

与时下许多通奸题材的小说不同,映川的《下一个是你》(短篇)让真正的“通奸”故事一直在场外发生,在文本里它仅是作为背景或谈资在人群中不停地被叙说,“谣言”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主题。

小说不仅展示了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在卸下了为人师表的外衣后,日常生活的无聊和猥琐,也揭示了现代人对“闲话别人是非”的沉迷,交织着办公室政治微妙的权力斗争和人们的集体窥私欲。

小说在结尾提醒人们,谣言永远不会停息,惟有故事的主角左右轮换而已,谁都逃不掉,很可能“下一个是你”!作者很聪明,以诙谐戏谑的叙述嘲讽当下生活,让人物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只是这种结构太似曾相识了,与作者去年在《人民文学》(第10期)发表并获该刊年度奖的《不能掉头》如出一辙。

相对而言,《下一个是你》的细节更贴切生动,大概是作者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更丰富。

不过,那种富有特色却又内核简单的结构模式实在不宜重复使用,否则,不但作品质量会被大打折扣,作者的发展潜力也会令人怀疑。

本期“新浪潮”刊载了张悦然的《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篇)和努力嘎巴的《鹦鹉》(短篇)。

《鹦鹉》像一场阴郁的梦游。

只有将其看作梦游,才可以理解小说在叙述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大量的心理戏因为缺少逻辑而突兀;结尾的魔幻笔法使用得更为任性、古怪。

《水仙已乘鲤鱼去》是张悦然号称“还纯文学以真面目”的“力作”,但读后的感觉是,这是迄今为止张悦然所有作品中最像言情小说的一部,并且模仿痕迹严重。

比如,小说中“母女对抗&温情继父”的主体情节是近年来畅销小说惯有的模式,远可以追溯到香港亦舒,近可以在安妮宝贝的小说里找到模本。

张悦然在这篇小说里大量地使用“亦”,估计也是受了安妮宝贝新作的影响,而安妮宝贝则是在胡兰成《今生今世》畅销后才“亦”了起来的,显见是学了那种旧文人的鸳蝴气。

这篇小说有向《花溪》、《女友》等时尚杂志大量刊登的情感小说转化的嫌疑。

不过,更值得一说的仍是“张悦然现象”。

《水仙已乘鲤鱼去》本是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隆重推出的长篇小说,一个月之后,又在《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不同之处只在于变成了中篇。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小说界》2004年第5期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的《红鞋》,其实就是3个月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图文小说《红鞋》的文字稿。

此外,《花城》、《小说界》同期(2004年第5期)发表的《谁杀死了五月》,也在曾收入3个月前出版的畅销小说集《十爱》(作家出版社2004年7月版)。

是什么原因促动这些著名文学期刊一窝蜂地争发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的作品,甚至不惜打破最基本的刊发原则?张悦然真是“超级大腕儿”了,她和出版社扔什么,我们的主流期刊就接什么。

如此情形不禁让人预想,当这股“80后”的旋风吹过以后,出版社和小作者们都将各有所获,到那时需要承担后果的,大概只有六神无主的文坛。

《人民文学》2005年第1期推荐篇目:空缺;2005年第2期推荐篇目:钟晶晶《家谱》。

看《当代》隋无涯2005年第1期的《当代》封面设计焕然一新,长篇小说的作者也是一个新鲜的面孔――贵州青年作家王华。

不同于许多“三农”题材的作品将焦点放在农民现实层面的苦难,也不同于阎连科《日光流年》等作品那样从整体的角度来解读“受苦人的绝境”,来自基层的作者王华将笔触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着力表现他们的精神伤痛。

因为工厂的污染,桥溪庄的男子都患上了不育症,这仿佛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们的头顶,使得所有对幸福的追求都变得脆弱不堪一击。

小说把几对青年男女及他们之间的情感写得非常细腻生动,然而,越是如此,因为不育而难成眷属、彼此折磨的处境就越是悱恻、哀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