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4
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名称: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现状,学生写话没什么可写。
究其原因:(1)学生没有兴趣,兴趣是写好写话的起点。
写话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写为主动写,逐步使他们乐写、爱写。
(2)教师不够重视,让学生仿写,或者让学生填空。
没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加上学生读的书很少,社会阅历也很少,所以没什么可写。
(3)学生有依附家长的心理。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程度低,不能充分指导学生写话。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确立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让学生敢说、爱说,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2)注重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材料,组织语言。
(3)使教师改变说话、写话的教学方式。
(4)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尊重个性和差异,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四、课题界定:(1)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在7——9岁。
这些孩子课外阅读量很小,虽然具有想象力,但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写话主要指看图说话、写话、写日记,是学生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兴趣是其写话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培养写话兴趣,就是解决学生写话的动机和态度。
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标》提出了二年级写话教学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想让学生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氛围,让他想要去写。
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为日后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从教以来深深感觉到,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多数学生读完题不知从何下手,面对题目一筹莫展,再者传统的应用题由于题目内容陈旧,答案唯一,而且解题方法程式化。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及基本解题方法,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实,应用题的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干,所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是学会解应用题的关键。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应用题,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对学生解决应用题难尤为重要。
目前,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普适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县城和农村的学校来说,教科书中例题以及应用题所呈现的知识环境学生几乎是没有见到过,感到非常的陌生。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近小学数学教师,发现教师们在挖掘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来讲解应用题以及学生练习探索应用题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呈现一个愿学、易学,并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鲜活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还十分困难。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数学知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计算却常常出错.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计算错误都一律认为是“粗心惹的祸”,如果能从知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纠正策略,这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计算教学将更有帮助.二、课题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降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检验,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率,为学生顺利学习数学知识,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教师通过运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少走弯路,充分发挥出该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作用.三、课题研究过程我于2010年12月份立题,课题名称为: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自开题以来,本数学组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按照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该课题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2月下旬1、分别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了解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遇到问题和自己的认识2、数学组会议,启动课题,部署任务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12月中旬~2011年3月1、以班为单位,分班收集学生的计算错题2、以教师个体为单位,记录典型错题3、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数学教师分析典型计算错误的原因① 教师初步分析错误原因② 以面谈的形式和相关学生进行交流③ 总结、分析,撰写原因分析报告4、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数学教师提出矫正策略① 前测,统计该类型题目的错误率② 根据原因分析报告,提出矫正策略,调整教学方式③ 后测,对前后测试进行比较④ 总结、分析,撰写矫正策略报告第三阶段:整理归纳阶段2011年12月5、全组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研究成果① 各年级的研究成果汇报,进行纵向研究② 对全学段中由相同原因而导致的错题进行横向研究③ 整理、归档四、研究成果通过对各年级的典型错题进行纵向研究,找到了各年级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通过分析其错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策略,并通过前后测实验验证了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全年级的同类型错题进行横向研究,结合心理学的认知分析,我们重点研究了由于强成分扰导致的计算错误,既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认知,又对计算教学有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概念界定: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二、研究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三、研究内容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问.三、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着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是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美国教育家杜威在30年代对“探究”或“反省性思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激活创造性”的心理过程.问题的结局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四、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一研究策略1.从社会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师要善于找准触发点,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与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2.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引出另一些问题.3.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课堂上要营造探究问题的宽松、自由环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给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支持,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4.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天生,需要唤起和培养.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一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二阶段是问题意识形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三阶段是自觉探究问题阶段二个月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二实施步骤1、研究准备阶段2011、11—2012、1主要工作:1选题、申请立项;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2、研究实施阶段2012、2—2012、51 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2 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注意积累、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3、研究总结阶段2012、6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3申请专家予以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五、预期成效及成果形式实验研究目标全部到位,提供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优质课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论文和学生材料记录,给有关专家组按既定的实验目标、方案,进行鉴定验收后加以推广.。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畅和街小学教研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畅和街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原动力。
二、工作目标1、以构建道德课堂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以课标解读为先导,以课堂观察实验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新型课堂建设,努力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狠抓课堂教学常规工作落实,讲求实效。
3、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促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基础,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教学方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素养。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1、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批改、辅导、评价、教学反思”等各个教学常规环节的检查、督导、指导,发现经验及时帮助提升、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提出整改措施。
(2)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以课题促教研,以课题研究促进备课的深入和加强备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上课的实效性;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新特点,努力做到五个优化:即优化教学思想、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的人际环境、优化师德影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一方面及时针对教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督促教师形成质量优患意识,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的课堂要教学质量。
(4)、认真做好每学期1—2次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及质量分析活动。
质量分析从教师个人分析、班主任分析、教研组分析、教导处分析入手,开展好质量抽测和分析,逐一反馈和矫正,找出差距,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11—2012学年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中心校和学校工作思路为依据,坚定“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向科研要质量,切实提高科研效益,再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为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这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具体计划如下:1、理论学习促提高。
本学期将继续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来更新观念,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这学期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新《课标》和各类理论杂志,坚持写好学习体会,要求每们教师每月在博客上至少发表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做科研型的教师。
剪贴本上每周至少剪贴2篇文章,并及时写下不少于50字的所思所想。
2、校本教研讲实效。
第一、抓好校本教研,在中心校“一体两翼”思想的指导下,以“提高课堂教学”为主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作用。
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去研究,带着经验去反思。
确立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科研的思想,通过一课多上、师徒同上等方式积累教学经验,推广成功的教学方法。
继续开展同组互助观课活动.由一、二名优秀教师与若干名教师组成一个学科教学研究小组,针对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共同设计和研究课堂教学过程。
观课者带有明确的目标,凭借自身的一定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课后的反思、交流、研计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结合教研活动问题化、主题化和课题化,做好课题研究。
各年级组要围绕各教研组课题积极开展研究,宣传发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开展群众性研究工作。
3、严格管理求发展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水平线。
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2010-2012上“初中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姜海忠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内容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的现代教育思想,立足校情,加大改革初中数学练习的力度,本着“立足基础,着眼于发展”的新课程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创设富有特色的练习活动,改变以往数学练习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向活动要成效,追求练习活动的有味、有趣、有效,以此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数学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二、研究目标1.通过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
2.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勤于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逐步提高本组教师课题研究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和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的练习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亲身经历将具体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建立表象,探索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的内涵及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等能力,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从而促使他们全面、主动地发展。
因此这学期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就是:基于创设有效练习活动策略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研究。
实施中具体为:(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练习活动。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重视现实世界中相关空间与图形的生活原型,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练习活动,以发展空间观念。
(2)创设适宜的练习活动情景。
练习活动情景的设计要真实、有效和适度,使练习情境真正成为学生认识空间图形,有效发展空间观念的载体,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完整版)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
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的目标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的内容1、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2、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四、实施策略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
班会、班队活动,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3)发挥榜样的力量。
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升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3、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
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
具体包括班主任的周会课,少先队活动。
小课题研究计划6篇
小课题研究计划6篇小课题研究计划小课题研究计划(一):小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名称:让学生做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潜力二课题研究任务及重点:针对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中兴趣不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导致成绩不好的状况.我提出了这样的小课题.让学生在新鲜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数学的快乐,逐渐去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到达最佳的学习效果.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法实施小课题研究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组;优等生示范;全班推广展示;小组评比.1学生分组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原有知识和潜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水平,以优带差合理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潜力强的或语言表达好的,或者思维反映潜力快的不同优势的同学.从而到达互相帮忙学习,取长补短.给每个小组权利自己选组长,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用小群众的力量带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热情.2优等生师范每个小组都有潜力较好的同学,先让他们以教师这种方式在前面讲老师选定的中等或教容易的问题,教师补充指导.初步锻炼学生的表达潜力.也随机的让下边的同学向他们提出问题,锻炼思维潜力和应变力.这时候就会有其他同学自愿上来常识.那么就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学生的用心性高涨.为更好的组织全班活动做铺垫.3全足推广全班展示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小组的全体成员都要当一次小老师,选题由小组内部完成,要选取同学们易错的问题或者感觉有难度的问题但不是偏题和怪题,由组长把关.这个过程很锻炼孩子自主思考问题的潜力,选题的过程也是复习学习的过程.好一点的同学思考选题,差点的同学会向好同学寻找帮忙,也有向老师找帮忙的.每周的第八节课教师作为旁听者,把整个课堂都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尽情的表演,当出现疑问是互相补充,教师也给予适当帮忙.4小组评比循环几周后,由班主任帮忙,班长组织一次正式的讲题大赛.分别设立不同的奖项,老师当评委.一段时间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表达潜力和自主思维潜力.有群众荣誉感的孩子们,自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都怕给小组拉后腿.最后评比出最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还有不同的单项奖励,从不同的方面去鼓励学生.四课题时间安排:整个课题研究需要一个学期时间.(1)开学初定出计划(2)第一个月课堂有意识都让学生表达,让好学生演示(3)以小组形式轮流表演讲题,交流经验(4)第三个月做评比大赛(5)教师点评比赛结果对后期学习补充期望.五总结课题首先对本阶段研究实验做阶段性总结,并整理经验教训,整理好资料做好记载,以便以后在教学活动中改善和完善.小课题研究计划(二):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透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提高学校总体教学水平。
课题研究计划(精选10篇)
课题研究计划(精选10篇)课题研究计划(精选10篇)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课题名称XXX主持人XXX成员XXX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对STSE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能够启发学生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认识,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进取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
经过对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标1.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理化生教师要进取参与教学设计的优化,课堂教学中渗透STSE,同时也可把课堂拓展到课外实践中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2.关注理化生教学的本源和灵魂。
在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中,物理教材中设计的STS科学技术社会,化学教材中设计的化学技术社会,生物教材中设计的科学技术社会,使其在理化生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更强、作用更大、效果更好。
充分挖掘渗透STSE教育带来的教学效益。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把目光从教学转向学生的发展,转变教学策略。
教师必须要思考,自我能为学生供给什么样的教学资料,怎样优化和创新教学设计,这些做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提升教师自身的教研和教学本事。
此刻的教学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落实学科素养需要理化生教师具备课程意识、学科意识、教学意识,提升教材的整合本事、教学框架的建设本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研究理化生课堂教学渗透STSE的教育,让理化生教师站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不仅仅能够提高理化生课堂教学效能,并且还有益于提高自身的本事素养,将成为理化生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阶段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1月)筹备立项及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提出的课题背景及研究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完成申报工作。
教导工作计划
那构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指导思想: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面临着日趋复杂的新课题,围绕本年度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坚持以课改为重点,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追求规范,崇尚创新,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主要工作:一、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1、开学初教导处对教学工作要统筹安排,使各位教师明确教学规范,对自己所任学科要尽心、尽力、尽责。
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规范学生上课要求以及作业要求等基本学习行为。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自觉做好教学后的总结及教学“得”、“失”的总结,反思总结过程的要求,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
在教学中要严把四个关口:(1)严把备课关,要求教师备课前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材、教师用书,独立书写备课,提倡思考型备课,反对无思考的抄袭型备课。
教师在备课中要换位思考,重视学生学的过程的设计。
提倡二次备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修改教学内容,并在课后及时写教学感想。
特别是关注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学期认真撰写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不少于3篇,避免流于形式。
备课要有1天的提前量,避免出现上到哪备到哪的情况,一律不准上课带现成教案,每次上课必须带好教科书和备课本。
(2)严把课堂教学关,要把好课堂40分钟,不要堤内损失堤外补。
引导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落实“三讲三不讲”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做到: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让学生感受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体会参与的快乐,主动发展的喜悦。
(3)严把作业批改关,尤其是学生错题订正和二次评价。
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严格贯彻“减负”精神,积极整合学科作业资源,积极实践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过重的负担。
2011—2012上小课题研究计划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初探》课题计划李丽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学生差异较大,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但紧接着又出现了作业中的问题:平时我们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题目,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一个样,让全体学生“一锅煮”——尤其在未及分层的预备、初一年级更是如此。
这样就会使得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不利于优等生、后进生通过作业练习真正体现出自己的水平。
作业评价往往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如何让作业也面向全体?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如何解决学生作业中优等生机械重复,后进生陪练、甚至于抄袭等问题?如何将后进生的知识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我们教学中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使作业设计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能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了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并在测验中也实施分层,尽量使各类学生都形成积极进取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对作业进行分层就成为必要。
分层布置作业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
二、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1、个体差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指出人的智能是多方位的。
而且,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智能得到认可并得到发展后,有可能激发其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发展,乃至综合能力的提高。
2011-2012 生物课题计划
生物课题《农村中学生物资源的有效拓展》实施计划
生物课题组
今年是我们生物课题组落实课题《农村中学生物资源的有效拓展》的第一年,为确保课题《农村中学生物资源的有效拓展》,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集思广益,制定了详细而完备的课题研究计划。根据季节特点我们组本学年的计划如下:
时间
全体成员
2012年8月
采集、整理并制作标导
全体成员
2012年9月中下旬
活动总结
全体成员
内容
人员
2011年9月中旬
申报课题
课题组长
2011年9月下旬
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写出申请)
全体成员
2011年国庆假期
课题组成员带领小组成员采集标本或拍照
初一课题组
2011年10月中下旬
对标本分类处理并存档
全体成员
2011年11月、12月
收集网络生物资源
兴趣小组
2012年6-7月
继续采集并整理植物标本
研究性学习《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制》
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手册(2011-2012学年度)课题名称:班级:课题组长:课题组员:指导教师:天祝一中目录1.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2.课题研究活动记录………………………………………()3.结题报告………………………………………………………()4.课题研究自我总结…………………………………………()5. 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表…………………………………()6. 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与学分认定表…………………()和平街第一中学研学手册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天祝一中和平街第一中学研学手册课题研究活动记录(1)天祝一中课题研究活动记录(2).完成电路转动线圈有电流产生安如线圈数较少的线圈转动,电流表,偏转,记录下电流表示数换线圈匝数中等的线圈,转动,记录电流表示数。
.换线圈匝数最多的线圈,记录电流表示数。
和平街第一中学研学手册天祝一中课题研究活动记录(3)和平街第一中学研学手册课题研究活动记录(4)用铜线增加线圈匝数,注意接头部分的连接,防止出现接触不良。
连接电路选用磁性较强的两块磁铁卡在塑料底座上涌螺钉将线圈架在磁中,用导线连接电流表。
转动线圈观察电流表示数要注意线圈转向,若电流表出现负值转向多次尝试,并增大线圈匝数,产生更多电流。
天祝一中课题研究活动记录(5)活动体会或收获:平时积累的乐高搭建技巧在这时起了不小的作用,将繁化简,使团队的进度又向前迈了一步!指导教师意见:实验过程写的过于简单,不能完全表达设计思想,最好配以图片说明。
能将机器人社的乐高部件应用于此,可见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灵活处课题研究活动记录(6)《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制》课题结题报告组长:组员:指导教师: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制》。
经过最初的查找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到设计模型及成功制作小型风力发电机,每一个成员都有所收获。
当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许多问题,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受到全球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内容。
1. 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
2. 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 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研究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四、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
2. 实地观察,观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五、研究预期。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七、研究计划。
1. 设计问卷,进行学生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2. 实地观察,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顺龙中学教科室2011—2012学年度上期工作总结
顺龙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2012年1月本学期,顺龙中学教科室完成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研究课题方面。
继续开展了县级课题研究活动和学校小课题活动。
本期是县级课题《新课程初中语文朗读评价研究》课题正式开始研究的第六学期。
在县教科室的专家的指导下,对原来的研究做了相应的修改。
开学之初,就修改研究范围召开了所有参研老师参加的工作会议,明确了每个老师的具体任务,并规定每两个学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的任务。
填写了相关表格。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参研老师认真对待,不仅完成了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的调查,还写出了有质量的调查报告,掌握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最后阶段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特别是迎接了县教科室组织的课题全面检查。
准备在下学期完成结题。
小课题研究一直在开展,只是有的老师积极性不高,成交不是是很明显,特别是形成成果方面,没有较有质量的论文或者较新颖的观点出现。
二、继续教育方面。
本学期组织了六名老师参加“国培”学习,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县教研室的表扬。
送一名教师到乐山师范学院参加培训,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参加培训的老师超过了上级规定的要求。
骨干教师培养方面,本期认真组织了全校四名骨干教学习,培训,写总结并新增加了一名县级骨干教师。
虽然上级检查的时候提出了不少意见,但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肯定。
三、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本学期学校增添了电子白板,教科室组织了老师到县上进行学习,掌握了使用技术,并制定了在下期进行全员培训的计划。
四、校本教研方面。
开学就督促了各教研组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力求每次教研活动都收到实效。
但各教研组也存在准备不充分,材料收集不到位的情况,希望来期有所进步。
五、编写了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教学论文集和学生文章集。
教科室规定,每位参研老师必须每两个学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老师们不仅都完成了,而且有的还超额完成了。
教科室在期末顺利地编写成集。
顺龙中学教科室的工作到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轨,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在落实上下功夫,期望来期有更好的表现。
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小课题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拟对小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课题的深入研究,探索小课题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小课题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2. 探讨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3. 提出小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小课题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小课题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小课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献综述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然后运用统计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以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3. 小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小课题研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小课题研究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积极探索小课题研究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促进小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和支持。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小课题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小课题在教育教学中的更好应用和发挥作用。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小课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小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11小课题
单位 东关小学 篇数 2 课题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小学作文改思路的探素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中心小学 14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生写字教育的探究 小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生写字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罗庄小学 2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体悟式语文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岩集小学 6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宋庄小学 6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无讲台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马村小学 邢滩小学 1 2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赵书锋 张海丽 王文朝 段书华 王国辉 张坎修 姚洪祥
耿楼小学
6
2011.9
课题编号 wf201101 wf201102 wf201103 wf201104 wf201105 wf201106 wf201107 wf201108 wf201109 wf201110 wf201111 wf201112 wf201113 wf201114 wf201115 wf201116 wf201117 wf201118 wf201119 wf201120 wf201121 wf201122 wf201123 wf201124 wf201125 wf201126 wf201127 wf201128 wf201129 wf201130 wf201131 wf2011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上学期《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低分探因及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计划刘周田
一、选题:
学困生一直是困扰所有教师的一个话题,怎样找到学困生的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是每个老师所期盼的,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家庭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一部分是由于智力因素所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评价的体制来看,升学的压力导致老师急于求成,在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导致高付出、低效率;新课程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们对教材不适应、学习方法缺失,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队伍日渐庞大,而且成绩日趋低分化。
为了通过分层教学、作业设计研究、个别指导、结对子、家校互动等有效途径,缓解、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分两个方面,
1.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低分探因,
即确定研究对象(全校学生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2.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组织和实施
1.实验时间
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
2.实验对象
全校学生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3.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法、分析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跟踪等方法,了解数学学困生低分的成因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探寻解决数学低分的有效教学手段与策略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9——2011、10)
1.为了找到数学学困生低分产生的原因,我们对全校部分(原则上班级最后三分之一)学生进行调查访谈、问卷,了解其成因,并查询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所有参研人员一起研究方案,结合调查报告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在研究人员中征集方案,确定实施方案初稿。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11——2011、12)
方案初步落实,在落实过程中,仔细观察落实情况,再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分年段观察方案实施后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情况,对于采取相应措施后仍不见起色的,再商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实践反思中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作课堂观察,对学困生的课堂情况、小组讨论参与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和研究,并进行定期的数据比对;对学困生可以采用尖子生和教师的共同帮教。
采用多种方式的量化与定性研究,并在行动中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并实践科研小组制定的落实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该阶段主要是对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个案的跟踪调查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各种策略带来的效果,整理各个个案,对课题实施前后进行对照,梳理成经验总结。
申请课题结题。
四、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以青浦实验的四原理与新课程的理念为起点,重点通过调查随访、理论学习、课堂教学研究、作业分层设计、个别指导、家校互动、师生与生生德结对活动等几个方面,探究针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习习惯作出实践与研究。
2.预计突破的难题:
(1)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
新的课程评价改革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评价思想观念正是在更好地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前的“利其器”。
如何转变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观,这是综合实践有效评价体系向前推进的首要条件,是本课题的研究的首要问题和重点问题之一。
(2)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学困生,尤其是低分段的学困生教育是一个大难题,我们着重了解数学学困生低分的成因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探寻解决数学低分的有效教学手段与策略。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行动研究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的每个阶段)
2.实验研究法(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3.文献资料法(第一、第二阶段实施前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学习)
4.调查访问法(对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各个阶段实施情况作实施情况调查并作对比)
5.实践教学法(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及时总结经验)
6.理论分析法(结合相关理论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