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散寒汤的做法

合集下载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当归四逆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因寒邪侵袭而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它由党参、白术、甘草、干姜、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四逆汤的标准配方。

【组成】。

党参 9克,白术 9克,甘草 6克,干姜 6克,当归 6克。

【制法】。

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药10克,加水煎煮,分两次服。

【功效】。

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治疗因寒邪侵袭而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其功效为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适应症】。

1. 腹痛,用于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腹痛,疼痛缓解后加重,腹部畏寒,喜热,脉浮紧等症状。

2. 呕吐,用于因胃寒引起的呕吐,呕吐清水,畏寒,腹痛等症状。

3. 泄泻,用于因肠寒引起的泄泻,大便清稀,腹痛缓解后加重,畏寒,腹部隐痛等症状。

【不适应症】。

1. 不宜用于外感风寒证未解时,或因外感风寒证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

2. 不宜用于阴虚发热、阳明实热证、湿热蕴结证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药10克,加水煎煮,分两次服。

【注意事项】。

1. 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忌烟酒刺激。

2. 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当归四逆汤不宜与寒凉药同用,以免相互抵消,影响疗效。

2. 当归四逆汤不宜与酒同用,以免影响药效。

【不良反应】。

1. 偶见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2. 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存储】。

密封,阴凉处保存。

【包装】。

铝塑复合袋包装。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20年版。

【文献资料】。

1. 《本草纲目》。

2. 《伤寒论》。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用药。

祝大家身体健康!。

每日一方——“温经汤”

每日一方——“温经汤”

每日一方——“温经汤”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温经汤温经汤是一首经常用于妇科病的经方,通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但也不仅限于妇科疾病,只要符合其特用的方证,均可使用。

温经汤药为多达12味,这在惜药如金的伤寒论中很不常见,而且里面含有多首经方,如桂枝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四物汤等主要的药物。

一、特异性方证(1)冷痛、恶风温经汤方名就以“温经”为头,说明其温散力量比较强,这主要跟其中含有的当归四逆汤和吴茱萸汤有关,常见于少腹部冷痛、拘挛不适,或者腰部冷痛,当然也不局限于少腹部和腰部,黄煌老师曾用温经汤治疗一胃痛患者,所以不论哪个地方痛,只有符合怕冷、遇寒加重的表现的,都是可以归于此类。

(2)唇口干燥、手足烦热这个用病因病机可以解释为一种内热证。

唇口干燥,提示人体内在的津液阴血不足,当唇口干燥和手足烦热同时出现时,常提示一种虚性热证的存在,严重得话,会出现肌肤甲错如鱼鳞般。

(3)舌苔脉象体质腹证舌质嫩,苔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舌质颜色有时会白,但更多的时候是发红,所以看到舌红少苔的患者,如果又又同时出现的一种怕冷恶风冷痛的表现,那就不要惧怕温经汤的方名,也不要惧怕温经汤中的桂枝、吴茱萸、生姜,所谓有是证用是药。

舌苔一般都是偏少,或薄的,如果出现舌苔厚的情况,此方慎用。

脉象偏弱,鄙人对脉学研究不深,故不作言论。

适合服用温经汤的人群,黄煌将其称之为“温经汤人”,其特点就是形体偏瘦,有贫血貌,毛发干枯,皮肤干燥粗糙,尤其是手足皮肤经常皲裂,体能较弱,易疲乏无力,腹部柔软,弹力2级以下,少腹部可有拘急压痛、膨满不适感。

二、非特异性方证(1)月经过多、崩漏、不孕、闭经等妇科疾病。

此方原本条文就是专为妇人而设,其中还有之前流产的基础,所以可以说是一张妇科专方。

另外,如果用此方治疗闭经,根据黄煌经验,可以加麻黄5g,有促进月经的作用。

(2)不明原因的体质消瘦、食欲不振等疲劳综合症。

(3)痤疮、皮肤病、银屑病等皮肤病。

温经汤的配方倪海厦

温经汤的配方倪海厦

温经汤的配方倪海厦温经汤的定义温经汤,是一种由著名中医学专家倪海厦创制的传统中药配方。

该配方温补阳气,有助于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阳虚引起的寒症、肾阳虚等症状。

温经汤的配方组成1.黄芪:30克2.狗脊:15克3.当归:10克4.川芎:10克5.生姜:3片6.红枣:6枚7.麦冬:15克8.人参:10克9.蜂蜜:适量温经汤的煎服方法1.将以上中药材洗净备好。

2.将黄芪、狗脊、当归、川芎、生姜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3.加入红枣、麦冬、人参,再煎煮20分钟。

4.待药汁煮浓后,过滤出药渣,留下药汁。

5.滴入适量蜂蜜调味,搅拌均匀。

6.温服,分两次服用,早晚餐后温饮。

温经汤的药效作用1.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益肺脾,祛痰化湿。

2.狗脊:温中散寒,通经活络,舒筋活血。

3.当归:活血调经,补血养颜,和血帮胎。

4.川芎: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开窍醒神。

5.生姜:辛温散寒,解表发汗,理气和胃。

6.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7.麦冬: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8.人参:补气益阳,健脾祛湿,提神醒脑。

9.蜂蜜:滋阴养血,润燥止渴,和药助化。

温经汤的适用人群1.阳虚引起的寒症,如手脚冰冷、面色苍白。

2.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

3.经期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患者。

温经汤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或连续大量使用。

温经汤是倪海厦创制的中药方剂,用于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散寒温经。

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其成分、配方及服用方法,遵循中医理论和医师建议,以达到最佳效果,但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调理宫寒食谱 母鸡艾叶汤

调理宫寒食谱 母鸡艾叶汤

调理宫寒食谱母鸡艾叶汤作为高级孕婴师,我们知道,宫寒是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患有宫寒的女性常常会出现月经不调、腰酸背痛、寒症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问题。

因此,对于宫寒的预防和治疗,我们需要从日常饮食中着手,合理搭配食材,制定适合自己的食谱。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调理宫寒的食谱——母鸡艾叶汤。

母鸡艾叶汤是一道中药配方,它以母鸡为主要食材,搭配中药艾叶、桂枝等,具有温补肝肾、暖宫祛寒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女性宫寒问题。

一、食材准备1.母鸡一只(约1.5kg)2.艾叶15g3.桂枝10g4.姜5片5.料酒适量6.盐适量7.清水适量二、制作步骤1.将母鸡洗净,斩成8块备用。

2.将艾叶、桂枝、姜放入清水中煮沸1分钟,捞出备用。

3.锅中放少量油,将鸡块煎至皮色金黄,倒入料酒,焯水后捞出备用。

4.锅中加入清水、姜片,放入焯过水的鸡块,开火煮沸。

5.将煮沸后的鸡汤倒入不锈钢汤锅内,加入艾叶、桂枝、姜煮沸。

6.改小火慢慢熬煮约2小时,至汤汁糯浓。

7.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三、育婴经验与建议除了食物调理外,作为一名高级孕婴师,我认为还需要给大家一些育婴经验与建议。

1.合理的生活规律。

女性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调节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对身体有利。

2.适度运动。

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运动的适度,可以进行瑜伽、普拉提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有助于缓解身体压力,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3.心理调节。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女性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等症状。

我们需要通过日常的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文艺、音乐、旅行等都是不错的调节方式。

4.学习科学养娃知识。

育婴并不是独立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

因此建议父母学习科学育婴知识,了解幼儿行为习惯、心理发育等方面的知识,将其运用到亲子教育和幼儿关爱中。

通过正确的食谱搭配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我们可以抵抗宫寒的侵袭,保持女性的健康。

同时,对于幼儿的成长,我们也需要学会更科学踏实的育儿方法,尽我们所能为以后的家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温经汤方剂歌诀

温经汤方剂歌诀

温经汤方剂歌诀
古代医学中,温经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方剂。

它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一般被用来治疗肌肉关节疼痛、痛经、寒性腹痛等常见疾病。

以下是一段关于温经汤方剂的歌诀:
温经汤,十味药,人参当头第一调。

桂草干姜相辅,红枣芪香是后投。

香附白芍名副其实,炙草附子加温力。

当归熟地加味多,寒湿体质拥抱它。

上述歌诀可以让我们一口气记住温经汤的十个药材:人参、桂枝、干姜、红枣、黄芪、附子、白芍、香附、熟地、炙草。

这十种药材的组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起到增强温通散寒的功效。

人参是温补药中的上品,具有强壮养气、益精生髓的功效。

桂枝和干姜则是温经祛寒的经典配伍,可以提高体内的气血循环,促进热量的产生,有助于消除寒气。

红枣、黄芪、炙草等草药则有益气养阴、调和脾胃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吸收养分,补充体力。

而白芍、香附两味中药,则可以有效地改善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的情况,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的症状。

最后,附子是温经汤的关键药材之一,其主要功效是利湿温通,加强温散寒的效果。

当归和熟地等草药,则可以进一步加强补气养血、调和阴阳的功效。

总之,温经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增强体力、缓解疼痛的功效。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掌握剂量和范围,避免出现不适情况。

同时,对于不同的体质和疾病,其配伍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选择。

【《金匮要略》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此方根据妇女冲任虚寒、寒凝由经脉入里、形成瘀血阻滞的病机,经后人分型辨证加减药物,扩大了本方的治病范围,千百年来调治了女性各种疾病,解决了无以数计的妇人疾病疼苦,如果选制药物正确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妇人调经种子,古方流传甚多,然用之确有特效者,在本人经验中以温经汤为第一。

《金匮要略》:温经汤【处方】千金调经散(《万病回春》卷六)。

【制法】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方下原有“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之语,可见此方不仅温暖子脏,且为治疗不孕症而设。

该方用药法度,多非后人思议所能及,故一般医家并不十分相信,偶然使用,妄以己意加减,如桂枝改为肉桂,阿胶用蛤粉炒珠等,且又缺乏信心守方,自然不能达成疗效。

甚至有所谓叶派医家,视本方如砒鸩,更不足与言矣。

《金匮》原文大意:女人进入五十岁左右,受内外因素干扰、冲任虚衰,天癸枯竭,大多月经渐绝,有的因外寒或内热或郁愁或湿毒或外寒内热俱下等等致“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推究病因,除因环境、压力、忧虑、饮食不当外,有的属于曾经半产,难产瘀血停留少腹所致。

此病又属带下病,带下一般指广义的妇科疾病。

如因瘀血浊毒停留于少腹,致使腹满里急,营卫阻滞伤阴,促进体虚滋生内热,傍晚发热,额头汗出、手掌烦热。

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显器 质 性 病 变 的 痛 经 患 者 。 中 医 辨 证 为 寒 凝 血 瘀 型 : 经前 或经 期 小 腹 冷 痛 , 得热 痛减, 经行量少 , 色
发性 两 大类 , 前者 指生 殖器 官无 器质 性 的病变 , 后 者为
指盆 腔 器质性 疾 病所 引起 。原发 性 痛经在 青 少年期 常 见, 不但 影 响学 习 、 工作及生活 , 在 一 定 程 度上 也 影 响
痛 经为 妇科 最常 见 的 症 状之 一 , 分 为 原发 性 与 继
则》 …拟 定 : 在 行 经 前 后 或 经 期 出 现 的 周期 性 下 腹 疼 痛、 坠胀 , 伴 腰 酸或其 他不 适 , 严 重者 影 响生活 和工作 , 经妇科 检查 、 B型超声 显像 等检查 , 确 定 生殖 器官 无 明
生育, 给 患 者 带 来 很 大 痛 苦 。本 人 在 2 0 1 0年 9月 至 2 0 1 1年 1 2月用 温 经 散 寒 汤 治疗 原 发 性 痛 经 3 1例 效 果 较好 ,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黯黑 有块 , 舌质 紫 暗或有 瘀点 , 苔 白或 白腻 , 脉沉 紧。
1 . 3 治 疗 方 法
1 . 3 . 1 治 疗组 以温 经散 寒汤治 疗
处方 : 当归 、 川芎 、
1 . 1 一 般 资料
所 选 病 例均 来 源 于 在 我 院 门 诊确 诊
赤芍 各 1 0 g , 醋炒五 灵脂 1 0 g , 延胡索 1 2 g , 炒 白术 1 2 g , 川楝 子 1 0 g , 胡芦 巴 1 0 g , 香附 1 0 g , 小茴 香 1 0 g 。每 天 1 剂, 水煎 3 0 0 m l , 早 晚 2次分 服 , 每个月 经周期 自经前 5 天 开始 服药 , 连 服 7天 ( 一 般 于 月 经来 潮 第 3天 停 ) ,

温经汤——精选推荐

温经汤——精选推荐

温经汤温经汤 (⽅组、临证参考⽤量)吴茱萸9g 当归6g⼀川芎6g 芍药6g ⼈参6g 桂枝6g 阿胶6g 牡丹⽪6g ⽣姜6g ⽢草6g 半夏7.5g 麦门冬15g 上12味,以⽔1000ml,煮取300ml,分3次温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祛瘀。

(主治] 主证:冲任虚寒,瘀⾎阻滞,⽉经不调,或经来过多,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或⼀⽉再⾏,唇⼝⼲燥,暮即发热,⼿⼼烦热,腹满,⾆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

副证:⼩腹冷痛喜热熨,漏下暗⿊有块,块去则痛⽌⾎⽌,淋漓⽽量少,少腹⾥急,或伴有刺痛、拒按。

(临证加减) 1.⼦宫虚寒,少腹冷痛者,⾁桂易桂枝,去丹⽪、麦冬,加艾叶、橘核、荔枝核、⼩茴⾹,以散寒⽌痛。

2.⽓滞者,加⾹附、莱菔⼦、乌药,以理⽓⽌痛。

3、经⾎紫块,去阿胶,加桃仁、泽兰、红花,以活⾎化瘀。

4.漏下⾊淡,淋漓不⽌者,加熟地、杜仲、续断、狗脊,以补肝肾。

5.阴虚内热,去吴茱萸、桂枝、⽣姜、半夏温燥之味,酌加⽣地、地⾻⽪、桑⽩⽪、⼥贞⼦、旱莲草,以滋阴清热。

6.⽓虚甚者,加党参、黄精、黄芪,以益⽓补虚。

7.经寒⾎虚不孕,加熟地、青⽪各6g,⾹附6g,每次经期来潮开始服药,每⽇1剂,服⾄经期结束为1个疗程。

连⽤3—6个疗程,较易获效。

8.谈温经汤的⽅义:历代医家多认为此⽅为温暖经寒⽽设。

⽂中认为“温”不当“热”讲,应该当“和”讲,是温和经⽔的⽅⼦。

治妇⼥半产漏下等证如神。

从药物结构分析,吴茱萸、桂枝、⽣姜以温寒通⽓为主,阿胶、麦冬、丹⽪、当归、川芎、芍药润燥补⾎,参草⽢温扶正,半夏调和阴阳。

本⽅集温、润不同药,阴阳兼顾,故寒者温⽽燥者润,瘀者⾏⽽不断。

[⼭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123 9.加减温经汤治疗崩漏:本⽅⽤党参、麦冬、⿅⾓霜、鸡冠花各log,当归、清半夏、丹⽪各6g,川芎、⾁桂、吴茱萸、炙⽢草各3g,⽩芍12g,阿胶15g(烊化)。

随证加减,⽔煎服,每⽇l剂。

驱寒姜汤的做法

驱寒姜汤的做法

驱寒姜汤的做法1、红枣姜汤红枣有很好的补气养血的作用,而生姜则可以解表散寒,两者在一起熬制,做成红枣姜汤。

怕冷的人经常饮用,可以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气湿毒,改善冬日里手脚冰凉的状况。

制作红枣姜汤的时候,应将生姜去皮切片,将大枣去核清洗干净,然后将两者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红糖,慢火熬制半个小时。

2、盐醋姜汤冬天里,想要有效驱寒,可以熬煮热姜汤,在汤内放入适量的醋和盐。

然后将毛巾放入热姜汤内,待毛巾吸住水分后将其放在患病关节处,可以舒筋活血,有效减轻关节炎所导致的酸痛感。

3、红糖姜汤红糖姜汤很容易制作,准备三十克红糖,十克生姜,将生姜放入水中,然后再放入红糖,熬制15分钟,趁热饮用,能够驱除体内的寒气。

据医生介绍,红糖姜汤不仅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还可以有效减轻女性朋友的痛经症状。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热、辛,可疏风解表、散寒。

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防口腔炎症:每日以姜汤代茶饮,可用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咽喉肿痛、龋齿。

防动脉硬化:每天早、晚坚持用热姜汤漱口,并在每天临睡前饮用热姜汤1碗,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防冬季高血压、脚臭:热姜汤泡脚不仅驱寒、促进血液循环,还对脚臭的人大有帮助,在泡脚时加点盐和醋,泡完擦干,再抹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早晨三片姜,胜过喝参汤。

”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肯定是早晨喝最好,但是为什么要早晨喝最好,而不是晚上呢?早上喝一杯姜汤主要是与脾胃有直接关系,而脾胃的工作时间是上午的9点11点。

姜茶属于辛温,因此是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喝最好,当然特殊情况下秋天和冬天也是非常好的,春夏天喝姜茶是因为可以促进阳气的生发和生长,一天当中的春天是早晨的3点到9点,夏天是9点到11点。

月经后期实寒证——温经汤——阴阳解析

月经后期实寒证——温经汤——阴阳解析

温经汤——阴阳解析月经后期实寒证,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或面色青白;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紧。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方: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莪术、牛膝解析:阳性药:当归、川芎、桂枝、莪术平性药:甘草、牛膝、人参阴性药:芍药、牡丹皮君药:莪术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川芎: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莪术:辛、苦,温。

归肝、脾经。

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怀牛膝:苦、酸,平。

归肝、肾经。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人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破血祛瘀为主,针对实多虚少;少阳少阴太阴合病,内有实寒,气滞血瘀。

方剂中,当归、川芎、莪术、牛膝、牡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温经通阳;人参、芍药,补气养血;甘草,顾护胃气。

诸药合用以活血祛瘀为主,温经通阳为辅,兼顾补气养血。

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血瘀者。

《金匮要略》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乌药汤比较:《金匮要略》温经汤,以散寒降水为主,活血养血为辅,兼顾补气生津。

适用于素体虚寒水湿,气虚血亏者。

《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以活血祛瘀为主,温经通阳为辅,兼顾补气养血。

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血瘀者。

乌药汤,以行气散寒为主,养血活血为辅。

适用于素体有寒,气滞重者。

桂枝温阳散寒暖宫调经的中药良方

桂枝温阳散寒暖宫调经的中药良方

桂枝温阳散寒暖宫调经的中药良方桂枝温阳散寒暖宫是一种具有较高疗效的中药良方,可用于治疗寒凉症状、调经养颜等方面。

这种中药良方是由桂枝以及其他草药精心配制而成,具有温补阳气、调理经络、活血化瘀等作用,对于妇女朋友的身体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桂枝温阳散寒暖宫调经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功效。

一、药物组成及配比桂枝温阳散寒暖宫主要由以下中药组成:1. 桂枝:10克2. 当归:10克3. 川芎:10克4. 白芍:10克5. 生姜:5克6. 甘草:5克二、使用方法1. 将上述药物加入瓦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约30分钟至浓缩状态。

2. 过滤药渣,将药汁倒入杯中,稍微冷却后可服用。

三、功效及适应症1. 温阳散寒:桂枝是温热性药物,能够温暖体内寒气,增强体内阳气的活动能力,改善寒凉症状,如手脚冰冷、腹痛等。

2. 暖宫调经:桂枝温阳散寒暖宫还可以调节妇女月经不调问题,如经期不准、经血量少等,通过温补子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环境,实现调经作用。

3. 养颜美容:经常服用桂枝温阳散寒暖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部气色,使面部皮肤细腻、红润,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四、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内阳气旺盛者慎用。

2. 个别体质偏热、容易上火者慎用。

3. 在使用桂枝温阳散寒暖宫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桂枝温阳散寒暖宫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良方,对于寒凉症状、调经养颜等问题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我们仍然提醒大家,在使用中药之前应尽量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确保安全合理使用中药良方。

总之,桂枝温阳散寒暖宫是一种拥有温补阳气、调理经络、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良方,对于妇女的身体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享受到桂枝温阳散寒暖宫带来的好处,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美丽。

温经散寒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观察

温经散寒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观察

温经散寒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自拟温经散寒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70例,西药对照组70例。

经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自拟温经散寒汤可以明显提高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

标签:原发性痛经;自拟温经散寒汤;疗效观察原发性痛经是妇女在月经前后、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部、疼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恶心呕吐,疲乏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多见于青年妇女,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30%~50%[1]。

笔者2006年4月~2008年5月对妇科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寒凝胞宫型为多见,采用自拟温经散寒汤治疗7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

治疗组70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32岁,其中,14~19岁39例,20~29岁21例,29岁以上10例;病程6个月~20年,痛经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20例、35例和15例。

对照组70例中年龄最小12岁,最大31岁,其中,12~18岁40例,19~28岁22例,28岁以上8例;病程5个月~19年,痛经程度分级:轻、中、重度者分别为16例、40例和1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痛经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按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定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及痛经的分级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指以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1.2.2 西医诊断标准指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女性。

温经散寒汤治疗痛经30例

温经散寒汤治疗痛经30例

温经散寒汤治疗痛经30例
张艳;李仲平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3(024)005
【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并艾灸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58例门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艾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温经散寒汤(当归、香附、紫石英、小茴香,吴茱萸等)并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治疗,对照组选元胡止痛片口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痊愈率66.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35.7%,总有效率67.7%.两组对疼痛症状的缓解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艾药并用对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的功效.
【总页数】2页(P401-402)
【作者】张艳;李仲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455000;河北省张家口医学院中基教研室,0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
【相关文献】
1.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J], 刘树山
2.温经散寒汤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疗效观察 [J], 逯茵茵
3.温经散寒汤治疗痛经 [J], 时吉虹
4.温经散寒汤治疗痛经 [J], 时吉虹
5.温经散寒汤在治疗虚寒性痛经中的临床研究 [J], 高志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驱寒汤的制作方法

驱寒汤的制作方法

驱寒汤的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红糖约30克左右。

红糖能够补血养颜、使身体暖和,红糖对咳嗽也很有好处,当人体感冒时,身体内的消化能力非常弱,此时可吃点红糖,还能补充气血,增强体力。

2、老生姜1块,洗净,勿需去皮,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也可用刀压碎、压扁。

生姜既能作调料,又是养生食疗的好食物,平时煮菜时的生姜不要扔掉,要吃掉哦!
3、红枣6粒,洗净,待用。

红枣具有行气活血补血的功能,在身体感冒疲乏时,吃点红枣能帮助人体恢复体力。

当然,红枣也可换成葱白,葱白即葱的白色部分,葱白具有散热发表的作用。

4、锅内放水,将生姜和红枣放于其中,然后用大火烧开,再调至小火,慢慢炖煮3-4分钟,让生姜内的辣味成份煮出来。

5、待煮至差不多后,倒入准备好的红糖,再一块儿煮1分钟,此时的姜汤又甜又辣。

6、生姜的味道全部融出至水中,此时便可盛出煮好的姜汤,乘热喝下,盖上被子,睡上一觉,身上很快会出汗,身体内的寒气随汗排出,感冒也就好了。

第 1 页共1 页。

4.2温经散寒汤(蔡小荪)

4.2温经散寒汤(蔡小荪)

4.2温经散寒汤(蔡小荪)4.2温经散寒汤(蔡小荪) [组成] 当归10克川芎lo克赤芍12克自术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6克五灵脂12克金玲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功效] 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 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用法] 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补脾健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诸药伤中耗气之弊;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神农本草经》指出:“治女子风寒在子宫。

”《本草纲目》李时珍说:“紫石英主治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葫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阳,逐寒湿的功能,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镇痛的作用;小茴香、艾叶亦有温经散寒之作用。

[加减] 本方适宜於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

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

[按语] 寒温之邪伤於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故经水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

因胞脉系肾,故痛甚则连及腰脊。

血得热则行,故得热则舒。

寒湿停滞,困阻脾阳,脾阳失运,故畏寒便溏。

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湿内阻、气血瘀滞之象。

本方温经化瘀、散寒利湿与之甚为合拍。

[典型案例] 杨某,女,19岁,1989年9月20日初诊。

暑月经行,不避生冷瓜果,寒湿伤中,凝滞胞脉,故经行腹痛,连及脘腹,泛哕干呕;经期延后,挟有紫黑血块,淋漓七、八日始净;舌质淡、苔白滑、舌尖边有紫黯瘀黑,脉沉弦。

综合脉症,乃中州寒湿,影响胞脉所致的经迟痛经,师温经散寒汤之义治宜温中、活血、通经: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吴茱萸3克、小茴香6克、当归、川芎各9克、生蒲黄(包煎)9克、五灵脂9克陈皮、白术、法半夏各9克、服三剂后,疼痛大减,经色转红,血块消失,药已中的,守方再服三剂。

温经汤详解——精选推荐

温经汤详解——精选推荐

温经汤详解来源:杏林经典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方剂歌诀】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温经汤组成】吴茱萸10g 当归6g 川芎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丹皮6g 甘草6g 生姜6g 半夏6g 麦冬15g 赤芍6g【煎服方法】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阿胶溶化兑入,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瘀血在少腹,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或月经过多,或至期不来。

【加减】1.无暮热、手心烦热者,减丹皮。

2.唇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加生地。

3.血暗杂块者,加三七。

4.腰酸痛者,加杜仲、续断。

【禁忌】1.血热致月经量多者,忌之。

2. 肝郁,痰湿致经行后期者,忌之。

【类方】1. 芎归胶艾汤:同可治腹痛、下血。

不同者,芎归胶艾汤所治之腹痛,下血,因血虚而起,故多用于妊娠下血、半产后下血。

2. 当归芍药散:同可治腹痛。

所异者,当归芍药散证血虚、水湿相兼,方中芍药用量一斤,可知急痛较甚也。

3. 小建中汤:同可治腹痛。

不同者,小建中汤证之腹痛,属脾胃虚寒,必有喜温、喜压等中虚证状。

4.桂枝茯苓丸:同可治腹痛、下血。

不同者,桂枝茯苓丸证以瘀血内蓄或癥痼为主,而气血虚损不著者。

【临床运用】1.崩中下血,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

(《千金方》)2.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

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妊,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不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和剂局方》)2. 此方以胞门虚寒为目的,凡妇人血室虚弱,月水不调,腰冷腹痛,头痛下血,有种种虚寒候者。

(《皇汉医学.方函口4.痛经。

温阳散寒养血汤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温阳散寒养血汤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温阳散寒养血汤谱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适量调料。

制作:将羊肉、当归、生姜均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料酒、清水适量,煮至羊肉熟烂,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散寒养血。

本汤羊肉性味甘温,能补血益气,温中暖肾;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行滞的功效;生姜能散寒暖胃,又可辟除羊肉之膻味。

本汤适宜年老体虚、怕冷、产后气血虚弱、头昏失眠、容易感冒者服用。


注意:发烧、上火、咽喉疼痛者忌用。

另外,这道药膳的功效和味道跟所选材料的比例密切相关。

如果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多,功效可能更明显,但药味更浓,应根据需要调整用量。

炙甘草干姜汤的煎制方法

炙甘草干姜汤的煎制方法

炙甘草干姜汤的煎制方法以炙甘草干姜汤的煎制方法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这道汤品。

炙甘草干姜汤是一款传统中药煎剂,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冷天气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下面将分为材料准备、煎制步骤、使用方法等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材料准备制作炙甘草干姜汤所需的材料包括:炙甘草6克、干姜5克、红糖适量、清水500毫升。

二、煎制步骤1.将炙甘草和干姜分别洗净,备用。

2.取一个砂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炙甘草和干姜。

3.将砂锅置于火上,用中火煎煮。

4.当水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期间需不时搅拌。

5.煎煮结束后,关火,将煎好的药汁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三、使用方法1.每次服用15毫升,一日3次。

2.服用前需将药汁稍微加热,温热服用效果更佳。

3.建议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功效。

炙甘草干姜汤是一道简单易制作的中药煎剂,但在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过敏体质者,或存在过敏反应的人群,应谨慎使用,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就医。

2.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慎用。

4.药物煎制时需掌握好火候,不可过火或不足,以免影响药效。

5.煎制后的药汁应尽快饮用,不可存放过久,以免影响药效。

炙甘草干姜汤是一道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中药煎剂,适用于寒冷天气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质量,掌握好煎制的火候,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希望以上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当归四逆汤一个散寒的方子,帮你祛除体内的陈年寒气,通脉、通血、通全身

当归四逆汤一个散寒的方子,帮你祛除体内的陈年寒气,通脉、通血、通全身

当归四逆汤一个散寒的方子,帮你祛除体内的陈年寒气,通脉、通血、通全身喜乐小语中医喜乐心 2022-09-16 08:09 发表于山西收录于合集#仲景名方21#方药系列97文/喜乐小语喜乐的心乃是良药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散寒的方子,把身体里的陈年寒气拔出来。

如果你感觉你平时手脚冰凉,大腿外侧凉,肩颈疼痛,腿疼,胳膊疼,还伴随着怕冷,局部冷痛麻木,这是寒邪入侵了我们的经脉和血脉。

中医上说“寒主收引”,寒邪会使经脉和血脉变窄,气血流通不畅。

淤堵在一起不能濡养肢体和各个器官,会出现四肢末端失于血液濡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通则痛”。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方子就是出自《伤寒论》的当归四逆汤,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原方为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通草6g,大枣8枚,炙甘草6g。

首先我们来看当归,味甘性温,主入肝经,不仅可以养血,还可以活血。

温暖我们的经脉,把经脉里的寒邪赶出来,让血液流通。

桂枝和细辛是一对好搭档,都能够温经散寒,温通血脉。

桂枝能通阳化气,细辛能升下焦的阳气。

把寒凝赶走了,又温阳经脉让血液流通,就会缓解因血虚寒凝不通导致的疼痛。

白芍味苦,性微寒,归肝脾经,能够养血和营,柔肝止痛。

缓解因肝血虚导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还能够辅助当归补益营血。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看名字就知道它具有“通”的作用,让阳气回归,血液流畅。

还能够利尿通淋,把经脉里的寒邪湿邪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白芍、通草性微寒,还能够抑制桂枝、细辛的热。

大枣、甘草既可以辅助当归和芍药补营血,又能防止桂枝,细辛燥裂太过,伤及阴血,还能够益气健脾,养血补虚。

全方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整个方子不仅有辛温通阳的药物,还有补血活血的药物,同时还用了缓和润燥的药物。

在药性不太猛烈的情况下,还能达到活血通脉的作用,很适合阳气不足、血脉失养导致的症状调理。

以上内容仅供交流参考,涉及到具体用药的数量和方法,必须需要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经散寒汤的做法
女性的身体十分虚弱,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受寒着凉。

而女性有十分爱美,明明天气还没有变暖,而且十分不稳定,但是女性朋友们却十分单薄,甚至有的人还在冬天穿着短裙短裤。

这样的穿衣方法十分容易让女性着凉,从而引发痛经等一系列症状那么怎样才能着凉后驱赶寒气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温经散寒汤。

药物组成:
当归12克,川芎10克,生白术10克,紫石英30克(先煎),胡芦巴10克,炒五灵脂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制香附10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2适应证:
痛经属寒性者。

经行小腹冷痛,或少腹两侧抽痛,畏寒,喜
按,得热痛减,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3点评:
寒性痛经多因经期受寒、淋雨、涉水、游泳、过食生冷,或临产不慎,当风受寒,导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证见经前或经行前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

故取温经法以祛瘀散寒为主。

本方是根据许叔微《普济本事方》紫石英丸化裁而来。

方中用当归、川芎活血化瘀;白术温运化湿;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香附、茴香、艾叶等理气止痛。

方中取紫石英直达子宫以温宫,再配合胡芦巴温经散寒,故临床应用疗效较为敏捷。

用料: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6克,五灵脂12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叶6克。

功效:温经化淤、散寒止痛。

主治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搐,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用法: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 1次。

爱美固然没有错,但是却不能不顾自身的健康盲目跟风,一旦着凉而发生痛经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痛苦的。

下次如果在出现痛经的情况,大家不妨在家中试试做一碗汤给自己驱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