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_西师大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测量长度-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第五单元测量长度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里,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估测意识。
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难点: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1.设疑激趣谈话。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你准备用你身边的什么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文具盒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作业本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
学生自由量完后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课桌大约有3支铅笔长,大约有3本数学书长,大约有2个作业本长,大约54厘米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奇怪,教室里的课桌都是按一样的尺寸做的,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却为什么不一样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因为我们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测出的结果不同。
把哪个结果告诉经理,能使经理清楚地知道桌子有多长?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2.导入课题。
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谈话:除了要有统一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请仔细观察这些商品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冰箱高165厘米,牙膏盒长22厘米,文具盒长20厘米。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商品常常用什么作单位来度量长度的,引出并板书课题。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探究一:认识直尺。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我们将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长度。
2. 学会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 能够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和记录物体的长度。
4. 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测量书本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直尺、书本、桌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物体,如书本、桌子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测量它们的长度。
2. 讲解厘米的概念:我会向学生讲解厘米的概念,让他们知道1厘米的长度是多少。
3. 示范测量方法:我会用尺子和直尺进行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用尺子和直尺测量书本、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例题,如“请用尺子量一量,这本书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六、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桌子的高度是多少厘米?答案:桌子的高度是70厘米。
2.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家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答案:家门的高度是200厘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测量长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测量方法不准确,读数不准确等。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寻找解决的方法,并在下节课中进行改进。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用刻度尺正确地量取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及单位。
2. 厘米尺的认识和使用。
3. 用厘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4. 长度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能够用刻度尺正确地量取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准确的长度测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的概念,引出长度单位。
2. 厘米尺的认识(1)让学生观察厘米尺,了解其结构。
(2)讲解厘米尺的刻度,使学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3. 用厘米尺量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用厘米尺量取不同物体的长度。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4. 长度的简单计算(1)出示一些长度计算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答。
(2)讲解长度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长度计算的方法。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厘米尺量取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 第一节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年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年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知道测量长度需要使用长度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2. 长度单位:厘米3. 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长度,并提出问题:“这些物品的长度一样吗?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长度?”引出长度的概念。
2. 讲解长度的概念长度是指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
为了方便表示长度,人们规定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
3. 讲解长度单位:厘米厘米是长度的一种单位,1厘米等于0.01米。
在尺子上,1厘米的长度通常用10个小格表示。
4. 演示使用尺子测量长度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包括尺子的摆放、对齐、读数等步骤。
5. 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6. 小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2. 检查学生操作练习的正确性,是否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3.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长度概念和长度单位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学生理解。
2. 在演示使用尺子测量长度时,要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3. 在学生操作练习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2. 厘米的概念3. 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直尺,准确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指导学生观察直尺,了解直尺的构造,认识刻度,掌握0刻度的作用。
(2)学习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a. 指导学生用直尺测量铅笔长度,让学生感受测量过程。
b. 讲解测量方法:将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观察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c. 强调测量注意事项:直尺要放平,视线要与直尺垂直。
(3)学习厘米的概念a.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b. 讲解厘米的定义:1厘米等于直尺上相邻两刻度线的距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课本、铅笔、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4. 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用直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八、课后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节 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节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能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直尺,掌握直尺的使用方法。
2. 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3. 实际操作,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厘米的概念,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例如:“从前,有两个国王,他们要比赛谁的国家更长。
但是,他们没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怎么办呢?这时,一个聪明的大臣提出了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顺利解决了问题。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厘米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 认识直尺展示直尺,让学生观察直尺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直尺的组成部分,如刻度线、数字、厘米标记等。
让学生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如直尺要放平,视线要与直尺垂直等。
3. 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讲解厘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意义。
如:书本的长度是20厘米,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等。
4. 实际操作,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用直尺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
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引导学生注意测量方法,如从0刻度线开始,读数时要准确等。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课后作业要布置得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5单元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培养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并能准确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3.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厘米的定义和特点2. 尺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1. 厘米的理解和应用2. 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 厘米的概念和尺子的使用技巧教学准备:1. 尺子2.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等。
2. 提问: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厘米的概念:厘米是长度单位,用符号cm表示,1厘米等于0.01米。
2. 展示尺子,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将尺子的起点对齐物体的一端,沿着物体的边缘滑动尺子,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3. 强调使用尺子时要注意的事项:保持尺子平稳,避免弯曲或扭曲;读取刻度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一个尺子和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
2. 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厘米的概念、尺子的使用方法。
2. 提问:你们觉得厘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厘米的概念和尺子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尺子,避免出现误差。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节 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测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直尺、吸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需要1.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课桌面的长度教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桌的大小就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大,你能想办法告诉木器厂的经理课桌应做多长吗?(1)提出问题:课桌面有多长?(2)学生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量一量。
(同桌合作,一人量,一人记录结果。
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测量工具及结果。
2.感受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提出问题:同样长的桌子,为什么他们说出的数量却不同呢?(2)引导学生明白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就不同。
要使测得的数量相同,得有统一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长度单位。
揭题板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点评:这一环节密切联系生活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测量结果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同时,让学生找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量课桌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欲望,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1.认识直尺和长度单位厘米(1)认识直尺。
①仔细观察,发现直尺上有些什么?②小组交流。
③汇报交流(刻度线、0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
④教师介绍:直尺上有刻度,有很多数(随学生的汇报,课件显示直尺上0,1,2,3等数),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闪烁0刻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长度,掌握长度的测量单位-厘米。
2.学生能够使用直尺或卷尺正确测量长度。
3.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和估算。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度的测量单位-厘米。
2.学会使用直尺或卷尺正确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常见物品,让学生猜测物品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比较。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正确地测量长度。
2. 学习(1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介绍厘米作为长度的测量单位,并让学生掌握厘米是一个小长度单位的概念。
2.引导学生使用直尺或卷尺正确测量一些常见物品的长度,并进行记录及比较。
3.针对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进行个性化辅导。
3. 操作练习(15分钟)1.给学生发放相应的测量工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和估算。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如:根据教室的尺寸计算出教室的面积等。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及总结,对上课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明确。
家庭作业1.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物品,使用学过的测量工具正确地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和比较。
2.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长度问题,如:估算一张桌子的长度和宽度等。
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观察,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度的测量单位和如何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
2.在操作练习环节让学生互相检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3.留作业进行家庭作业检查,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2.教师自制图片和实物。
3.学生用纸和笔。
P.S.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长度的测量单位-厘米,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直尺或卷尺正确测量长度,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长度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说课稿-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说课稿西师大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来表示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量度和记录物体的长度。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直尺和卷尺来量度物体的长度,并能够用厘米作为单位来表示长度。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量度和记录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直尺、卷尺和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作为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例如量度教室的长度,来引起学生对于长度的兴趣。
然后,我会向学生介绍直尺和卷尺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准确地量度和记录物体的长度。
接着,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量度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他们的量度结果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厘米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包括直尺和卷尺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记录长度。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对于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学习,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目:请学生用量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尝试用量尺量一量其他物体的长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引起学生对于长度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年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年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准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我详细研究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测量长度”的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量度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并能够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量度物体的长度。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量度长度的方法。
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直尺、练习本和一些实际的长度物体。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物体的长度。
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厘米的概念,并演示如何使用厘米来量度长度。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于厘米的理解。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中,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展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2.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答案:1. 课本长度:20厘米,铅笔长度:15厘米,桌子长度:60厘米,椅子长度:40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尝试使用其他单位来量度长度,或者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长度数据。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这是一节西师大版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章节是第五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通过这节课,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度的基本概念,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厘米进行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培养学生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以及如何将长度转换为厘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块尺子、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课本等),以及一些厘米和毫米的标记卡片。
学具则是每个学生一份测量工具(如尺子)和一份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让他们尝试用手指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测量结果。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引入厘米的概念,告诉学生1厘米等于10毫米,并解释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特点和优势。
3. 操作演示:我会用尺子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同时,我还会解释如何将长度转换为厘米,以及如何进行长度的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运用刚学到的知识,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计算。
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方法。
5.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他们观察和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物体长度,并运用厘米进行计算。
我会逐步讲解解题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原因和依据。
6.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_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_西师大版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学生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
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测量长度;综合实践-小小测量员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三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cm,m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和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体会cm,m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测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引发学习需要。
1 多媒体课件出示两根彩带,谈话。
师:孩子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两条漂亮的彩带,可是调皮的它们藏在长方形的后面,你知道哪条长哪条短吗学生无法判断长短,或有学生进行猜测。
2多媒体出示新的信息。
师:我用小棒去帮你们量了量,瞧,你知道了些什么信息生:红色彩带有5根小棒长,绿色彩带有3根小棒长。
师:现在你觉得哪条彩带长了吗生普遍猜测红色长。
3揭晓答案。
师: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哪根彩带长呀生:绿色彩带长。
师:哎刚刚大家都认为红色彩带长,怎么现在变成绿色彩带的长了学生发现:用来测量绿色彩带的小棒要长一些,而测量红色彩带的小棒要短一些。
师:你们觉得这样公平吗学生意识到不公平。
教师引导体会在测量时需要统一标准,统一度量单位。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一探究一:认识直尺1认真观察手中的直尺,看看直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2学生认真观察,小组交流发现。
3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发现有数字,有小竖线,有字母。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组织追问,深入了解直尺。
1认识刻度线师:直尺上的小竖线都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发现有的长,有的短。
并介绍这些长长短短的竖线叫做刻度线。
2认识刻度师:直尺上的数字是怎么排列的它和刻度线是如何相对的引导学生发现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排列的,数字对着长刻度线。
师: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0表示起点。
师介绍:这些数字叫做刻度,数字0叫做刻度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测量长度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教学内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
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明白分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把握测用米、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厘米”“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以及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和方式,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米尺、1厘米(分米)长的小棒等。
课时安排:6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3课时用米作单位量长度……………………2课时实践活动:小小测量员…………………1课时第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把握测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长度测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长度教学难点:会用“厘米”作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展现台、直尺、铅笔等板书设计: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长度单位:厘米cm1厘米1cm量较短的物体:一端对准0,另一端对着几,确实是几厘米。
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引语:小孩们,二()班新来了一个转学的小孩,差了一张课桌。
瞧,二()班的小孩们正在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好再去买一张合适的课桌呢。
(课件出示情境)1.学生观看分别是用什么工具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什么。
2.汇报:预设1:用自己的铅笔去量,发觉课桌有4支铅笔那么长。
第5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5单元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西师大版(2014秋)-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教材54-58页内容教学目标:1.是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同一单位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学习估算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其数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挂图、直尺、铅笔、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语:孩子们,我们班的有一位小朋友想为自己的课桌贴上保护纸,但是他不知道该买多大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
生:老师,我可以先量量桌子有多长,有多宽然后告诉老板就可以了。
师:那你怎么知道桌子有多长有多宽呢,大家可以来为我们示范一下?生1:我用自己的手量,发现课桌有5拃长。
生2:用数学课本去量,发现课桌大约有3本书那么长。
生3:用自己的铅笔去量,发现书桌有4支铅笔那么长。
师:商店老板有疑问了,小朋友你们是不是要三张贴纸啊。
可是小朋友明明说的是同一个课桌,怎么会被老板误会成要三张课桌的贴纸呢?生:因为他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来表述的,他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
师:非常棒!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测量出的数据是一样的?生:我们可以用统一的测量的工具来测量。
师:恩,对了我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量出的结果会更准确,比如老师手里的这把尺子,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么用它来测量物体。
二、探究新知师:在生活中,因为物体不同,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去测量,比如我手里的直尺,他还有一些兄弟姐妹,你认识那些呢?老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回答。
师:我们认识测量工具大家族,今天重点学习我们手中的直尺,仔细观察上面都有哪些?先独立观察,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5.1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案
五测量长度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的内容,第55~56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1页的主题图。
教师可结合画面向学生解说:“同学们,图中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学习测量长度的知识,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学得多么主动啊!让我们也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进行学习吧!”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引导他们了解这些同学用了哪些方法去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各是多少。
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相同的课桌,同学们测得的数量却不相同?请学生议论后,再通过观察第二幅图,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感受到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还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和厘米。
(出示直尺)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反馈交流。
生: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生1:有0,1,2,3……这些数。
生2:有很多线。
生3:有字母“cm”。
师:你知道“0”这个数在这里表示什么吗?生:表示起点或者开始。
师:这些线我们把它们叫做刻度线。
0对着的这条线,我们就叫它“0刻度线”。
师:字母“cm”是什么?它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厘米,厘米是量长度的单位。
(板书:厘米(cm))2.建立1厘米的概念。
师:1厘米有多长,你知道吗?师:直尺上0~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以写成1厘米。
你知道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吗?师:请在你的直尺上找到0~1这一小段是多长。
生:1厘米。
师:0~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那么7~8这一段的长是多少?(1厘米)直尺上还有从哪儿到哪儿也是1厘米?生:3~4,5~6,9~10……师:你有什么发现?生: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比一比(拇指尖和食指尖张开的距离),1厘米有多长。
比好了举起来互相看看,比对了吗?师:放下直尺,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用尺子正确地量取物体的长度,并能用厘米作单位进行表示。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厘米的概念2. 用尺子量长度3. 长度的表示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并能正确表示。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以及如何准确地表示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情景导入法,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长度,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吗?我们该如何测量它们的长度呢?”2. 厘米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厘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1厘米等于10毫米。
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厘米的长度。
3. 用尺子量长度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首先,让学生观察尺子的结构,了解尺子上的刻度及单位。
然后,进行示范,教会学生如何将尺子放在物体上,从0刻度开始,沿着物体的一端量到另一端,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4. 长度的表示教学生如何用厘米作单位表示长度。
在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用“××厘米”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注意保留合适的精度。
5.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让学生测量课本、铅笔、桌子等物品的长度,并用厘米作单位表示出来。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厘米的概念、如何用尺子量长度以及如何表示长度。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厘米概念、测量方法和长度表示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
五 测量长度《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五测量长度《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知道测量长度需要使用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长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2.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3. 使用直尺测量长度教学重点:1. 长度的概念2.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3. 使用直尺测量长度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2. 理解厘米与实际长度的关系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直尺、教学PPT2. 学生准备:直尺、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蚂蚁和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蚂蚁和线段的长度。
2. 学生可能会说蚂蚁的长度很短,线段的长度很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蚂蚁和线段的长度呢?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长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
2. 教师介绍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让学生知道厘米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
3.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长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
三、实践操作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张练习纸,上面有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用直尺测量每个图形的长度,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1.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教师强调正确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重要性,以及厘米与实际长度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用直尺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长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实践操作中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准确性详细补充和说明:在《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的教案中,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是一个关键的教学步骤。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西师大版
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培养学生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探索长度的测量方法,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厘米的概念及其应用。
2. 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厘米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
2. 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2. 学生准备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 提问:如何准确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呢?引出长度单位——厘米。
二、新课1. 讲解厘米的概念: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用符号“cm”表示,1厘米等于10毫米。
2. 展示直尺,让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刻度,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3. 示范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强调测量方法:直尺要与物体平行放置,读数时要准确对齐刻度线。
4. 学生分组练习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厘米为单位测量并记录长度。
2. 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测量结果,强调准确性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提高1. 提问:除了用直尺测量长度,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其他测量方法,如用绳子、手指等。
2. 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测量长度,并比较与直尺测量的差异。
3. 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厘米的认识和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强调测量长度时要准确、细心,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厘米为单位,测量家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厘米的概念,学会了用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材分析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学生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
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测量长度;综合实践-小小测量员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三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cm,m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和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结合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3.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分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5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3页的内容,第53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提示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情感教育)2.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
根据学习需要,突出观察和操作需要。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厘米、分泌、米的含义,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激发参与操作动机、人人动起来,体验学习的愉悦,把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结合。
3.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积累测量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
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
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
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2.教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师傅用自己的大手量的衣服是3拃,小师傅是用自己的小手量的3拃,不一样大......(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同时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一拃图片。
【设计意图:以小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二、探究新知1.教师:小朋友们,课桌是和你们天天相伴的好朋友,你想知道它多长吗?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谁来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做工具呢?(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用直尺去比;用手去比;用书去比;用铅笔去比......(3)集体订正2.教师:现在请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我用铅笔去比的,有3枝铅笔长;我用手去比的,有5拃长;我用尺子比的,有55厘米长……3.教师:为什么同样长的桌子,量出的结果却不同呢?(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因为用的工具不一样。
4.教师:对,因为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结果的单位也不同。
为了让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一致,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师板书课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生活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测量结果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同时,让学生找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量课桌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认识直尺和厘米1.教师:平时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1)指名回答:直尺(2)教师板书:测量工具:直尺),并课件出示直尺图。
2.教师:请拿出你们的直尺,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1)学生独立观察(2)指名回答:有数字,最前面的数是0,然后依次是1、2、3......;有长长短短的线,这些线在有数字的地方就长一些;还有字母cm......3.教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
直尺上最前面的数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
(课件闪动0刻度线,显示“0刻度线”几个字)。
这里的字母cm,表示的是厘米。
教师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直尺的充分观察中自主认识直尺,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4.教师:1cm到底有多长呢?谁能说一说。
(1)小组内交流(2)指名汇报:0~1之间、2~3之间、3~4之间......(课件演示: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长刻度线,再闪动0—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做重点小结: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5.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cm有多长,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慢慢的张开,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然后用直尺来验证一下,你比得准吗?(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桌互相验证(3)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m的长度6.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1)学生活动(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学具盒里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田字格德宽是1厘米;橡皮擦厚大约1厘米;很短的粉笔头大约长1厘米;一颗花生米长大约是1厘米......7.教师: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
用左手的手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比,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举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结合想象引导学生自主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1厘米长的物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8.教师: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
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你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演示:闪动0--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1)学生观察(2)指名回答:2厘米长,因为0--1之间长1厘米,1--2之间长1厘米,和起来就是2厘米;0--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9.教师:这一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闪动3--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1)学生观察(2)指名回答:2厘米。
因为3到5之间有2个大格;我是用5减3算出2来的......(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读物体的长度时,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或者看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中间有几个格就是几厘米,也可以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从尺子上找1厘米、几厘米的具体长度,以及用手比划2厘米的长度,使学生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为下面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10.教师:请同学们拿出题单,看看这根小棒,估计一下,它有多长?你是怎样估测的?(1)学生独立估测(2)指名回答:小棒大约长5厘米,我是用手指比划的;小棒大约长6厘米,我是用橡皮的宽量的......11.教师:如果用直尺来验证我们的估测结果对不对,应该怎样使用直尺?(1)学生独立思考测量方法(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左端对齐0刻度,看右端对着哪个数字,小棒就长几厘米;左端对齐尺子左端,看右端对着哪个数字,小棒就长几厘米;左端对齐1,右端对着数字几,就用数字几减去1,就是小棒的长度......(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最好的方法是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