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学习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事实上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差不多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进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连续进展观。

学习重点:树立可连续进展观。

学习难点: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学习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过程: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环境伦理观要回答的差不多问题是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

摸索题:分析摸索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全然缘故?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摸索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全然缘故。

传统的战胜论环境观是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全然缘故。

活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运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在课前组织环境小组或环保积极分子进行“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依照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的结果。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环境观念提升到指导行动、形成行为适应的水平。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摸索,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域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如何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稳和谐”呢?二、树立可连续的进展观1.可连续进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爱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能够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关于当今明白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仍旧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可连续进展的概念和内涵⑴概念⑵内容⑶内涵(4)差不多思想(5)差不多原则3.中国的可连续进展------必定选择4.中国的可连续进展道路------进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摸索1.据你所知,近年来家乡有哪些建设项目?哪些差不多完成,哪些正在进行?安排学生课堂快速阅读,并点明爱护环境,推行可连续进展战略,不仅是世界进步的潮流,而且是我国的差不多国策。

《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

《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基本概念。

2. 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与自学学生需在课前预习《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的课程内容,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原因及危害。

同时,结合课本资料和网上资源,自学环境问题的国内外治理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和未来展望。

2. 主题研究每名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进行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或网络搜索等方式,深入了解该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

3. 小组讨论与汇报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组至少讨论三个不同案例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选出代表进行课堂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案例介绍、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等,要求使用PPT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

4. 作业报告撰写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和个人自学的内容,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解决环境问题基本思想的作业报告。

报告应包括对环境问题现状的描述、产生原因的分析、国内外治理措施的对比以及个人对解决环境问题基本思想的见解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与自学要求认真完成,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 主题研究需深入实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小组讨论要充分,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 汇报时要求内容条理清晰,表达流畅,PPT制作要美观大方。

5. 作业报告要字迹工整,内容充实,见解独到。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与自学情况、主题研究深度、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汇报的表现以及作业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对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报告进行批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详细的评分和反馈意见。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精品).doc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承受着需求膨胀和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有效行动,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结果外,别无选择。

要把行动由自发转为自觉,必须依靠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因此树立现代环境观和发展观乃是最基本的任务。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学科,地理选修课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节课《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的内容之一,主要围绕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思路展开,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引入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先让学生了解和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2. 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解释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包括自然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释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预防为主思想和综合治理思想,通过具体案例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综合思考和多方合作。

4.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介绍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倡导节约与环保型的生活方式等,通过图表展示和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方法。

5. 学习小结与讨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你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 - 你能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哪些贡献?6. 课堂延伸与拓展通过课外作业和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和国际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意识。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新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环境观的概念、主要功能及传统环境观与新环境观的区别。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基本认识,也称为②自然观,或是③人地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⑤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人地对立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征服自然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⑧天人合一”或“⑨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为⑩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⑪平衡和⑫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思维活动1.新的环境观是什么思想?新的环境观强调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新的环境观要求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新的环境观要求人们摆正人类与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要由此前的凌驾于自然之上,变成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则。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经受了人口膨胀、⑬资源短缺、环境⑭污染和⑮生态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⑯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⑰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⑱可持续和⑲发展。

一是要⑳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21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22可持续。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23鼓励经济增长;二是要保证资源的○24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25全面进步。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26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27中国21世纪议程》。

思维活动2.如何理解“可持续”与“发展”的关系?答案“可持续”之涵义既不能损害环境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

《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与思考学生需提前预习《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程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它们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有哪些有效的解决方法?2.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在课后整理课堂笔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 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实践案例及其启示。

3.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将分成小组,围绕“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并准备简短的展示材料。

小组讨论内容应包括:- 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实例(如水污染、空气质量等)。

- 讨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探讨如何通过个人行动和集体努力来改善这些问题。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需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简短的展示,其他同学需做好倾听和提问的准备。

4. 课后实践与调研学生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一次简单的环境问题调研活动。

具体要求如下:- 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某条河流的污染情况)。

- 设计调研问卷或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 分析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或建议。

- 形成一份简短的调研报告,包括调研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三、作业要求1. 准时完成各项作业任务,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2. 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注意要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小组讨论应积极发言,注重听取他人意见,并适当做好记录。

展示材料要简明扼要,逻辑清晰。

4. 课后实践与调研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调研报告应内容完整,分析深入,建议具体可行。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任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本书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2. 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类,且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1. 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2. 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环境的价值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不是消除污染,而是转嫁污染,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影响了大众的利益)补充一: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并逐步提高人口的素质。

3.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工合成的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转基因食品) (2)、过程的不可逆性人类大规模的干预环境,其中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影响的不止影响一个区域,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目前主要有两种环境观点【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二)树立可持续发展★1.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前演练1.环境观。

(1)概念:环境观是指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人地对立的观点。

(2)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课堂探究1.图解发展观的概念。

2.图示环境观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人们的环境观也不同。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发展历史。

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环境观也不断发展。

3.新的环境观与传统的环境观的区别。

1.下列言行中,反映新环境观的是(A )A .“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B .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汽车工业发展C .提倡使用塑料袋购物D .提倡高消费,促进生产发展解析:“只有一个地球”强调保护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符合新的环境观的;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应提倡适度消费,不鼓励高消费;塑料袋的使用对环境影响很大,所以应尽量少使用塑料袋购物。

►课前演练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容⎩⎪⎨⎪⎧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可持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 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3.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4.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

►课堂探究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比较: 多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2.关于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叙述是(D )A .水热条件优越,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B .耕地比重大,成为我国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C .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 .地处热带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解析:海南省位于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word学案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人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____________,也称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________,并制约着人类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___________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____________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环境观,认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⑪________和⑫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⑬__________短缺,环境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⑯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⑰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⑱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⑲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⑳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21 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22____________。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23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24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只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D.环境观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考查点2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财富B.加强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合理开发资源不危及未来人类需求方法技巧练图表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面对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公开课教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公开课教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承受着需求膨胀和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有效行动,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结果外,别无选择。

要把行动由自发转为自觉,必须依靠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因此树立现代环境观和发展观乃是最基本的任务。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人地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6练习:1.3_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_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高二选修6练习:1.3_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_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基础夯实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A.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不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D.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3.下面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

A.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B.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可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C.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2.B3.C1题,环境观是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第2题,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

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干预更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3题,新的环境观强调人地协调,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既不能夸大人的作用,也不能夸大自然环境对人的限制,人与环境应共同发展。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软”“硬”件建设,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会。

据此完成第4~6题。

4.下列有关“绿色社区”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社区”就是绿化了的社区B.建设“绿色社区”主要是靠物业人员的管理C.“绿色社区”的建设需要公众从点滴的日常小事做起D.“绿色社区”内家庭全是绿色家庭5.下列行为中,不应该是“绿色社区”中居民行为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学习目的:
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重点: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学习难点:
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学习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
学习过程: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环境伦理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

思考题: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征服论环境观是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活动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在课前组织环境小组或环保积极分子进行“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环境观念提升到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与天地相
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
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
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⑴概念
⑵内容
⑶内涵
(4)基本思想
(5)基本原则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战略——
《中国21世纪议程》
思考
1.据你所知,近年来家乡有哪些建设项目?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正在进行?
安排学生课堂快速阅读,并点明保护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世界进步的潮流,而且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评价这些建设项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尽合理,提出改进意见;哪些是不合理的,应该停建。

此项活动需要充分让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老师总结归纳,及时对学生的观点给予正确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经典例题]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