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正在推动着世界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为满足人才需求,各高校纷纷推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该专业并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指导。
一、专业概述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基础,培养掌握物联网工程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的能力,以及在物联网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目标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
包括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的能力。
通过实际课程、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在物联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团队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协调和沟通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培养课程1. 物联网基础课程:包括物联网原理、传感器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 物联网应用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的相关课程,如物联网平台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智能传感器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如物联网安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和推荐教学课程
杨教授工作室精心创作的优秀程序员职业提升必读系列资料1.1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和推荐教学课程1.1.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的,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具备信息传感设备的设计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维护与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嵌入式传感设备应用与开发,以及物联网系统集成等相关领域工作。
1.1.2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系统地理论学习和较好地实践训练,应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及技术,掌握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学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必要的数理、计算机软硬件和电子技术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系统掌握信息传感设备的基本原理,具有嵌入式信息传感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基本能力;3、掌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互连互通技术,具有对物联网系统进行设计、维护和管理的能力;4、熟练掌握软件和数据库开发技术,能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5、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一定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1.1.3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1.1.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1.1.5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1.1.6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通信系统原理、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及应用编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工程概论、RFID原理与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物联网软件开发技术等。
物联网工程 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物联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3. 熟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能够进行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4. 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5. 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方案1. 基础课程(1)数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3)物联网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等;(4)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算法等。
2. 专业课程(1)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物联网平台搭建、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等;(2)物联网应用开发: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等;(3)物联网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与挖掘、智能决策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4)创新实践与项目管理:创新方法与实践、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
3. 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物联网传感器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网络通信实验等;(2)设计课程:物联网系统设计、物联网应用开发设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设计等;(3)实习教学: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4.综合素质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体育健身教育: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3)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5 学科门类:工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面向市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系统中信息的感知、标识、定位、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基础理论,实践传感器采集数据、嵌入式控制、无线近距离识别、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上位机管理软件开发等实验,胜任物联网系统各环节工作,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活跃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该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应用,接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制作、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等能力。
(3)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技术文档,具有立足于贵州地区,放眼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学习意识和开阔视野。
(4)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5)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
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核心专业知识。
(6)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智能化、便捷化的各种改进之处,并动手实践、设计和实施实验,并能分析和理解实验数据。
(8)了解物联网技术中的信息感知、传输和集成的过程,并能感受信息世界之美,掌握与物联网相关工具的运行机制和局限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在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应用该技术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本校制定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概况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支撑,结合通信、电子、自动化等学科,研究将各种物理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协作、通信与数据传输的技术与应用的工程专业。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熟练的通信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具备物联网系统、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应用与开发能力;具备理解、分析和解决各种设备之间的交互、通信、数据汇聚、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工程通才和创新人才。
四、培养要求(一)专业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物联网系统架构及协议、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等。
3. 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网络安全技术等。
(二)培养模式1. 以基础课程为支撑,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2. 以实验教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习成果的巩固和应用。
3. 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IT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4. 以导师制为核心,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2. 实验课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通过实践吸收和掌握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开发等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企业实习必修,使学生认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环境和实际需求。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领域方面理论和知识,具备物联网软件、硬件系统设计、综合应用、操作与维护的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物联网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物联网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与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熟悉物联网专业领域,熟练掌握信息感知处理、射频识别、通信组网传输和信息融合等必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及方法,同时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应用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使用普通话与规范字,并初步地掌握一门外语以进行沟通与交流,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与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强化专业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6. 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意识,富有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Linux高级程序设计、RFID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ZigBee协议与编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等。
物联网工程的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能够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2. 熟悉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团队合作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 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国内外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要求,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与项目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物联网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等;实践与项目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实践、项目管理、工程实习等。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项目实习项目实习是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校应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通过项目实习,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项目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人脉和增强自己的职业素质,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4. 综合素质教育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素质教育课程、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外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 实施与评估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定期进行实施与评估。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毕业论文、实习报告、项目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物联网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是一个融合了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的新型工程技术领域。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物联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具备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2.具备对物联网技术工程实践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3.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通用的物联网工程设计方法和理论,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和技术问题;4.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物联网工程发展的最新情况,并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观念;5.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具备独立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大学化学、电路分析、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
2.专业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电视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微处理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原理、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等。
3.实践教学包括电子设计实习、通信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开发、物联网系统开发与测试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4.创新实践开设创新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6.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和研究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引言物联网工程是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为适应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我院特制定本《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本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物联网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联网工程专门人才,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1.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材料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相关工程问题;2. 掌握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设计和实现物联网系统;3. 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4. 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解决物联网领域中的复杂问题;5. 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6.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为使学生全面掌握物联网工程相关知识,本专业设置了以下核心课程:- 物联网导论: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认识;- 通信原理与技术:介绍现代通信原理和技术,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等;- 数据结构与算法:深入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为物联网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支持;- 物联网协议与标准:介绍物联网领域的相关协议和标准,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与技术规定;- 嵌入式系统设计: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涵盖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等方面;-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学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于物联网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2. 实践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专业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论学习;-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实训,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毕业设计:开展毕业设计项目,鼓励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或工程项目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1. 引言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物联网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应用需求,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的作用,为培养能够适应物联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具体的方案和实践支持。
2. 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应培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高素质物联网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1.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2.具有较强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3.能够独立进行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设计、开发和管理;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5.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跨学科应用能力;6.具有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7.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研究的精神和素质。
3. 培养模式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应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包括授课、实验和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出国交流、创新创业等形式。
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项目落地出发,重视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环节。
下面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3.1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离散数学•微积分3.2 专业核心课程•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协议•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3.3 专业选修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子商务与物流•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生物物联网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海洋信息物联网技术3.4 实践教学•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实验•物联网应用开发实验•物联网系统维护与运营实验•物联网项目实践4. 教学保障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需要提供以下教学保障措施:1.教师力量保障:应确保教师具有物联网技术和研究背景,具备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师风;2.实验设施保障:学校应建设现代化的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先进的物联网设备和软件;3.科研支持保障:学校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物联网领域的研究,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和支持;4.企业合作保障:学校应积极与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感知与控制技术、RFID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物联网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与应用层方面的应用、设计和集成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无线感知、无线传输、无线检测及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物联网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线节点和网关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3.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4.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射频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5.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6.具有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7.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的标准;8.掌握传感器、电子、通信、RFID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网技术和无线、有线网络拓扑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9.具有进一步专业和职业发展能力;10.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80604 学科门类:工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备相当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同时精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
能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又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维护等,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3)能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熟悉物联网技术的软硬件配置。
(4)具有较高的物联网应用开发能力,能从事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开发、管理和物联网软件开发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5)了解物联网工程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学制4年修业年限:修业年限4—6年毕业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德、体合格,在校期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201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必修课120学分,专业选修课27.5学分,公共选修6学分,其它教学环节33学分(其中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课程20学分,其他实践环节13学分),课外培养计划8学分。
授予学位:本专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遵义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专业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应包括与物联网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而专业课程则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协议与安全、物联网应用开发等。
2. 实践教学设置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设置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实验、传感器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等,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研究型课程设置此外,还应设置研究型课程,如物联网技术前沿研究、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践训练1. 实习实训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制定一份完整的实习实训计划。
学生可以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 创新实践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创新实践项目,如参加物联网应用开发大赛、参与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磨练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实验室实践建立完善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学术研究1. 科研实践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可以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 学术论文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课程,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术科研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报告等,增加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物联网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物联网工程师的培养既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也需要丰富的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工程师。
希望通过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方案,能够对物联网工程师的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4. **定制化人才培养**
- **条款增加**:个性化学习计划、专业方向选修、跨学科课程组合。
- **详细说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鼓励跨学科课程组合,以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3.创新与研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4.学术交流: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
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五、质量保障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5. **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 **解决办法**:从大一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定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提供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
6. **教学质量监控**
- **解决办法**: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收集学生和行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 **解决办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双方责任与权益,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加深合作。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解决办法**: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科研实践,提供指导教师支持,建立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4. **师资力量不足**
- **解决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
3.专业核心课: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传输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物联网项目管理等;
4.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下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并承担相应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本科生,尤其必须具备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电子设计、传感器与传感网络、自动检测与嵌入式技术、智能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应用等相关技术,能够能够从系统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规划管理。
本专业学生经过进一步的专业定位和深造将成为从事与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的研究型人才。
二、专业毕业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①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历史、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②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系统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③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和软件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④熟练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学科知识,包括物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工程涉及和维护管理等。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①受到程序设计和电子设计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电子线路设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主流的设计与调试(软硬件)工具进行开发的能力。
②受到系统的物联网开发工程训练,了解物联网应用工程设计方法,具备作为物联网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③掌握基本的项目管理工具,具有初步的项目配置管理能力。
④了解物联网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⑤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人际交流以及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力;⑥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及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物联网工程专业立足于信息大类知识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从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到网络层(包括传感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2、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实践技能;3、熟练掌握基本电子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物联网安全技术等;4、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中的应用;5、具有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能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具有在本学科以及跨学科从事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数学、物理、电路、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导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中间件技术、云计算、信息安全、信息融合技术、IPv6路由协议栈原理与技术、ZigBee技术及应用、气象传感与仪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010级从第三学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信息网络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并承担相应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本科生,尤其必须具备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传感器与传感网络、自动检测与嵌入式技术、智能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宽带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以及软件工程等方向,能够参与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经过进一步的专业定位和深造应当能够成为从事与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的研究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
感;能够投身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和传统关键产业,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
观念。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面。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
论知识和外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备相关专业(电子技术、通信、网络、软件等)的共性基础知识,同时掌握物联
网专业知识,并能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具有综合应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懂得国
家物联网产业和发展的基本方针、标准和法规。
4.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
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
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
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从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到网络层(包括传感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相关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以轨道交通为行业特色,同时注重培养能适应物联网工程所涉及的多学科发展需求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我国以物联网和传感网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发展输送急需的科研、管理、生产等人才。
五、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电路原理、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导论、智能交通概论、传感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与接口技术、
嵌入式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
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交通工程物联网应用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八、课程设置细化表
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
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这12学分学生可在全校开设的所有选修课中选修。
3、总计不少于16学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内教学实践学分,强调本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九、主要实践教学设置细化表
十、文化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主要是通过课内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以及通过各类
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及聆听专题报告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2.选修不少于12学分的文史哲艺类限选课程,通过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
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并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等专题,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3.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培养。
通过加强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实习、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的工程训练,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始终。
4.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参与式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
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方法论、发散思维、多维思想等启迪,给学生开设本学科前沿知识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在教学计划中作到四个不断线,即外语学习不断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计算机
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文化素质培养不断线,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栋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