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愚公移山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一、基础知识。

(31分)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5分)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4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3、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5、填空:(5分)(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6、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古义今义。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古义今义。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古义今义。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古义今义。

7、根据课文内容用原句答题。

(5分)(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历中考练习试卷汇编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历中考练习试卷汇编新版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历届中考练习试卷汇编一、(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一15题.(12分)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⑶惧其不已也已:⑷无陇断焉断: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甚矣,汝之不惠!⑵何苦而不平?14.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2分)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15.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

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4分)二、(09浙江金华)(二)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3 愚公移山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辞汇明白得(1)惩.山北之塞( ) (2)杂然相许.( )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4)汝心之固.( ) (5)固不可彻.( ) (6)惧其不已.也( ) (7)帝感其诚.( ) (8)无陇断.焉( ) (9)始一反.焉( ) (10)河曲智叟亡.以应( ) (11)汝之不惠.( ) (12)一厝.朔东( ) (13)面.山而居( ) (1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15)吾与汝毕力平险.( ) (16)跳.往助之( ) 2.一词多义(1)方⎩⎪⎨⎪⎧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3)固⎩⎪⎨⎪⎧ 汝心之固. 吾义固.不杀人(4)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5)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6)之⎩⎪⎨⎪⎧本在冀州之.南 汝之.不惠 跳往助之.(7)其⎩⎪⎨⎪⎧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8)以⎩⎪⎨⎪⎧以.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9)焉⎩⎪⎨⎪⎧始一反焉. 且焉.置土石3.古今异义 (1)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众,许多。

(2)河阳.之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太阳,日光。

(3)达于汉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空中云层密布,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的天气。

(4)虽.我之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万仞( ) 始龀( )孀妻( ) 智叟( )穷匮( ) 箕畚( )( )惩山北之塞( )( ) 荷担者三夫( )亡以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曾不若孀妻弱子曾:______________(2)杂然相许许:______________(3)寒暑易节易:______________(4)操蛇之神操: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通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2)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通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3)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通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4)一厝朔东_________通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4.辨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的异同。

(1) 方七百里(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方其远出海门吾义固不杀人(3) 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5.解释“河阳”和“汉阴”中的“阳”“阴”二字的含义,并试举例说明。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4题。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7.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焉置土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就今天看来,你认为愚公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请说明理由。

(二)列子学射①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答案:、《列子·汤问》|古代寓言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给下列字注音。

仞________ 荷________ 畚________ 孀________答案:rèn|hè|běn|shuāng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朝”是多音字,可根据意思不同来确定拼音。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3.给下列字注音。

龀________匮________叟________雍________ 朔________答案:chèn|kuì|sǒu|yōng|shuò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期”“间”是多音字,可根据词语意思来确定拼音。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年且.九十 ________ 且.焉置土石 ________且焉.置土石 ________ 始一反焉. ________答案:将近,况且。

|哪里,语气助词。

|通,顽固;本来。

|赞同,拟声词。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对于多义词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事件、人物来分析,本文通过愚公移走门前两座大山的故事,结合备选答案,应是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愚公移山练习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愚公移山练习 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练习题一、基础题1、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2)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移风__俗诉__法律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6.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阅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本文选自_,体裁属于____。

8,翻译划线句子。

9.解释下列词义。

(1)险:(2)箕畚:(3)面:10.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1.答案:rèn hè jī běn shuāng chèn ku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读音。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采撷先辈智慧23《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采撷先辈智慧23《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

2004-2011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愚公移山》2004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2004年青海省西宁市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9~13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1)(2)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1、(1)苦于(2)顽固2、略。

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3、嘲讽、怀疑语言、动作4、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5、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007年中考《愚公移山》汇编2007年恩施自治州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测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仞.(rèn)穷匮.(kuì)孀.妻(shuānɡ)渤.海(bó)B.智叟.(sǒu) 始龀.(chènɡ) 惩.罚(chénɡ) 曾.不若(zēnɡ)C.迂.回(yū) 荷.担(hè) 阻塞.(sè) 亡.以应(wú)D.魁.父(kuí) 叩.石(kòu) 箕.畚(jī) 一厝.(cu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汝之不惠.C.河曲智叟亡.以应D.始一反.焉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告之于.帝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山不加增C.投诸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出入之迂.也(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固不可彻.( )(4)何苦.而不平(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3)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深入研究时;移山过程中。

7.愚公和智叟是否人如其名?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形象?(一)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一、准确识记文中的字音、字义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迂.回(yū)箕畚.(běn)雍.南(yōng)荷.担(hè)B.一厝.(cuò)太行.(xíng)陇.断(lǒng)万仞.(rèn)C.始龀.(chèn)智叟.(sǒu)惩.罚(chéng)阻塞.(sè)D.冀.州(jì)愚.公(yú)豫.南(yù)匮.乏(ku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相许(赞同)始龀(换牙)B.易节(容易)负二山(背)C.一厝(放置)何苦(苦恼)D.智叟(老头)陇断(断开)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3.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D.寒暑易节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甚矣,汝之不惠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聚室而谋.曰(2)杂然..相许(3)且焉置.土石(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7.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3)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4)愚公和智叟辩论的结果是什么?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达于汉阴,指通豫南,可乎?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雍南,一厝朔东。

人教版语文初三下: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

人教版语文初三下:23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2【知识贮备】1.字词累积河阳:黄河的北岸。

河,黄河。

年且九十:年龄快要九十。

且,将要,快要。

进出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

迂,波折,绕行。

平险:铲平陡峭的大山。

险,本文指陡峭的大山。

杂然:纷繁。

献疑:提出疑问。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 何,把 ,, 怎么样。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了然。

残年余力:年老的年龄和剩余的力气。

何必而不平:担忧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忧。

惧其不已:惧怕他不断地做下去。

感其诚:被他的诚意所感人。

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

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对于作者:列子,名御寇,战国先期思想家,郑国人。

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

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录,这是他潇洒的一面。

但是现实中的列子则经常处于困顿之中。

《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子列子穷,面貌有饥色。

但他穷得特别有节气。

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果断地辞而不受。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

《汉书》作者以为他生活的年月早于庄子,所以《庄子》书中记录了好多对于他的传说。

修道:列子之学,本於黄帝、老子为宗。

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以后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获得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

修道九年以后,他就能御风而行。

《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天就反归“风穴” ,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 。

他以为“至人之专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

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残酷的执政者子阳馈送的粮食。

其弟子严恢问之曰:“全部闻道者为富乎 ?”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厚利是亡!”他以为应挣脱人人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适应大道,淡泊名利,安静修道。

著作与成仙:列子著书有旧本二十篇,多寓言。

刘向去其重复,存者八篇,号曰道家。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3课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九年级(下)《第23课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卷(1)

塞: 许: 节:
第1页(共6页)
(11)毕力平险.
险:
(12)何苦.而不平
苦:
(13)而山不加.增. 加增:
(14)固不可彻.
彻:
(15)虽.我之死
虽:

4.(6 分)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以 以.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2)焉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3)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1)杂然相许。
(2)其如土石何?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7.(7 分)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
,选自《
》,这则故事反映了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
;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
; 7.寓
言;列子•汤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惩山北之塞,出入之
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河曲智叟亡以 Nhomakorabe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

二、课内精读
9.水的南岸;削减;
三、拓展阅读
10.用箕畚;安放;于是;愚公;愚公妻子;孀妻与遗男;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4)一厝朔东
(5)无陇断焉

3.(15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惩.山北之塞.
惩:
(2)出入之迂.也
迂:
(3)聚室.而谋
室:
(4)指.通豫南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愚公移山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 愚公移山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22 愚公移山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chéng)无穷匮.(kuì)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箕畚(běn) 魁(kuí)父陇(lǒng)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5)寒暑易.节(交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3.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1)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2)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年且.九十(将近)(3)且.焉置土石(况且)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4)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5)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面山而.居(表修饰)(6)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

“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23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我夯基我达标1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______________。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 )______________。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______________。

(3)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每个小题中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1)于(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而( )A.面山而居。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聚室而谋。

(3)其( )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

C.帝感其诚。

3根据要求,用文中语句填空,并翻译所填句子。

(1)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课文内容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B.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看到了自然的不变和人的无穷无尽,正确地看待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C.智叟之所以对愚公移山采取讥讽的态度,是因为他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复习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复习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1年精选题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chéng)山之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始龀(chèn),跳往助之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sòu) 一厝(cuò)朔东2.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B.跳往助之C.惩山北之塞D.操蛇之神闻之4.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B.甚矣,汝之不惠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一厝朔东5.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1)帝感其诚(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江水南边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扎水北边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读下列文句,体会加横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

将重读的在括号内注明“重”字。

(1)北山愚公者( ),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2)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九年级下册 23愚公移山限时训练 试题(共5页)

九年级下册 23愚公移山限时训练  试题(共5页)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一、根底知识。

〔31分〕1、为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5分〕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4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3、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héyǐ)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5、填空:〔5分〕〔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比照;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6、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古义今义。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古义今义。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古义今义。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古义今义。

7、根据课文内容用原句答题。

〔5分〕〔1〕反映愚公移山艰辛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可以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二十三课 愚公移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二十三课 愚公移山

2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2.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 聚室而谋.(商量) 叩.石垦壤(敲、凿)B.毕力平险.(险要)出入之迂.也(绕道)始龀.(换牙)C.帝感其诚.(诚心)亡.以应(没有)固不可彻.(彻底)D.长.息曰(长时间)有遗.男(遗留)杂.然相许(纷纷)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近( )A.毕.力平险录毕.,走送之B.指.通豫南争高直指.C.杂然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初三了,毕业在即,班主任老师要组织一次毕业联欢,每位同学都将登台表演。

节目正在紧张有序地排练中。

3.李向民同学要表演诗朗诵,他写了一首自创的小诗,回顾在一起的生活,记录分别的感触。

请你对其中两句给点修改意见。

那五彩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相聚如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曾经/一起在课堂/一起在操场/默默地我们分离/正如当初默默地相识/不要说永远/不要说再见/留下你的深情/ 捎上我的祝福/把梦留给夜晚/把泪抛洒空中/托那/悠悠白云与明月/时刻向你问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节目表安排,诗朗诵之后是合唱《毕业歌》,请你为这两个节目写一份串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有互赠留言的环节,分别就在眼前,大家难免伤感,请你在古诗中找出表示激励或劝慰的赠言各一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愚公移山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chéng)无穷匮.(kuì)
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箕畚(běn) 魁(kuí)父陇(lǒng)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
(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
(5)寒暑易.节(交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
3.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年且.九十(将近)
(3)
且.焉置土石(况且)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4)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
(5)
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面山而.居(表修饰)
(6)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

“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仔细观察愚公移山的雕塑(见上图),调动你的记忆力,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了进出的路,他决定把山移走,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但愚公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来反驳他。

后来愚公的行为感动了天帝,
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山。

(意对即可)
(2)面对如此壮阔的画面,你心里一定不会那么平静,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愚公说什么?请写在下面。

示例:面对困难,你毫不退缩,说干就干;年近90的你,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因为你心里想的是为后人造福。

你的勤劳,你的坚韧,是我们后人前进道路上永远的动力。

(合理即可)
(3)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示例: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合理即可)
02课内精读
阅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完成后面的题目。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河阳之北河:黄河
(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
(3)达于汉阴.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损:削减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9.选文中的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老人。

10.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03拓展阅读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方:方.七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B.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C.固:汝心之固./吾义固.不杀人
D.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解析:A项“方”均为“面积”;B项“曾”分别为连……都……/通“增”;C项“固”分别为顽固/坚决;D项“亡”分别为通“无”/逃跑。


1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1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这一细节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是人心所向。

1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

”鲁公于是停下来了。

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

”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

鲁公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孩子被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

(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

家里又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不够了,这很让人担忧啊。

”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又停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