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第一章绪论1.1 绪言1.1.1 选题的意义交通运输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而言,促进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团结与统一,对国防和军事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社会而言,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命脉。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公共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的公路是江苏常州市至江苏无锡市二级公路。

该公路地处平原,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有较多鱼塘。

该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良状态,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原有公路线路已经严重限制了该地区与外界经济的联系,影响了地区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公路的建设将大大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解决道路通行能力低的问题,促进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常州到无锡这条二级公路是连接两地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加强了两地在经济合作和资源互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改善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使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把蕴藏的土地、渔业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两地的经济发展用极其重要的意义。

1.1.2 现状与发展规划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建造技术都一直在进行研究和总结,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技术上日勤完善。

经济上显出一定的优势,并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

特别是在高等级中交通的道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较快的发展。

例如,美国在全国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中,对于交通繁忙、汽车载重量较大或增大的道路,更多的选自建造水泥混凝土路面。

国际上各国在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密切集合本国实际和资源约束条件,起直接影响因素是本国水泥和沥青资源供给和价格情况,美国是典型的黑白两种路面几乎均等”“黑白并举”的国家。

其原因除了能源的考虑外,其经济对比分析是建立在建设、维修,养护全部建设和运营的总费用最省的价值工程基础上,强调在路面使用年限内,每平方每年的价格最节省、投资效益最高。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目录第一章引言 (4)1.1我国公路现状 (4)1.2我国公路发展规划及其发展趋势 (5)第二章路基设计 (5)2.1 路基设计要求及内容 (5)2.1.1 路基设计要求 (5)2.1.2 路基设计的内容 (5)2.2 路基横断面设计 (5)2.2.1路基宽度 (6)2.2.2路基高度 (6)2.2.3路基边坡 (6)2.3 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 (7)2.3.1路基填料的要求 (7)2.3.2压实标准的的要求 (8)2.3.3填方路基的设计 (8)2.3.4挖方路基的设计 (8)2.4边沟及截水沟的设置 (8)2.4.1边沟的设置 (8)2.4.2截水沟的设置 (9)2.5 路基防护 (9)2.6 路基排水设计 (9)2.6.1路基排水目的: (9)2.6.2路基排水的一般要求: (9)第三章路面设计 (10)3.1 路面设计原则及方法 (10)3.1.1 路面设计的原则 (10)3.1.2 路面设计的方法 (10)3.2交通量的计算 (11)3.2.1以设计弯沉为指标时累计轴载计算 (11)3.2.2半刚性材料层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累计轴载计算 (13)3.2.3交通等级的确定 (15)3.3 各结构层的原材料选择 (15)3.3.1 路面材料的技术要求 (15)3.3.2初拟路面结构 (15)3.4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霹裂强度的确定 (16)3.5 土基回弹模量 (16)3.6 设计指标的汇总 (17)3.6.1 设计弯沉值 (17)3.6.2 各层材料容许底层拉应 (17)3.6.3 设计资料汇总 (19)3.7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20)3.7.1 弯沉计算 (20)3.7.2 石灰土厚度的确定 (21)3.8 应力验算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

摘要:本设计为某山区重岭区二级公路常规设计。

该公路段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道路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道路等级的确定、道路平纵横断面线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路排水设计、小桥涵和挡土墙设计、工程数量计算、施工组织设计等。

本科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II
, ,
III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 1 章 道路选线 .........................................................................................1
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以及工程概算,设计了路基、路面、平面交 叉、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湖北恩施 K0+0.000-K3+232.000 段二 级公路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涵洞,平面交叉,概算
I
ABSTRAC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组成及类型 .................................15 3.1.1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5 3.1.2 横断面的组成 ...........................................15
1.2 道路选线 ......................................................3 1.2.1 选线的原则 ..............................................3 1.2.2 选线的步骤 ..............................................4

道路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

道路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绪论1.1 公路建设意义1.1.1完善公路网络该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河北承德市境内,起点位于冯营子镇终点位于六沟镇属于省级道路。

该省道是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下北沟、乔庄、玄道沟、澄家沟、六沟,全长30.4公里,估算总投资3.15亿元,路基宽10米,平均设计时速60公里。

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地区的干线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了需要转换交通车辆的绕行距离,同时可以缓解道路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压力,大大缩短了沿线各地区到承德市的时间,减少交通事故,节约运输费用,从而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完善地区公路网结构。

使公路运输快速灵活,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提高了当地社会的机动性。

1.1.2 加快经济发展该公路建成以后,西与京承高速和长深高速互通处对接,东与国道G101相连,形成承德市又一条东出西联的交通重要路线,是连接冯营子镇、六沟镇的重要走廊,将实现该地区经济产业的最快发展和往东部沿海运输,促进承德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对路线沿途各县的经济将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1.1.3促进旅游发展该二级公路也是承德市东部偏远地区前往承德市区的快捷通道和去往承德避暑山庄最近的道路,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完善承德市乡镇公路路网,促进县与县的经济建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发沿线旅游资源,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建设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该新建公路对于承德市公路网的形成,改善路网分布不均衡布局结构,增强路网综合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对促进承德市地区经济及旅游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公路沿线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东部与辽宁省交界,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临唐山、秦皇岛和天津市,西部与北京和张家口市毗邻,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全套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全套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全套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全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二级公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与乡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的全套方案,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设计过程。

设计原则在进行二级公路毕业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

二级公路通常用于连接城市和乡村,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车辆通行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在设计二级公路时,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采取合适的生态保护措施。

最后,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

设计二级公路时,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设计内容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线路设计、结构设计、交通组织设计等。

首先,线路设计是二级公路设计的核心。

线路设计要考虑道路的走向、纵横坡、曲线半径等因素,以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其次,结构设计是保证道路质量的重要环节。

结构设计要考虑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最后,交通组织设计是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交通组织设计要考虑车道划分、交通信号灯设置等因素,以确保车辆通行的顺畅和安全。

设计过程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的过程通常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评审等阶段。

首先,前期调研是为了了解项目的背景和要求。

调研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其次,方案设计是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要考虑线路走向、结构形式、交通组织等因素。

然后,施工图设计是将方案设计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

施工图设计要考虑道路的标准规范和施工工艺。

最后,评审是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评审内容包括技术评审、经济评审等方面的审核。

总结二级公路毕业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设计原则,注重道路的功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

二级公路施工毕业设计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施工毕业设计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施工毕业设计二级公路毕业设计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二级公路 K42+000~K45+500段设计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工程方向)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目的:毕业设计是实现工科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环节。

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测试;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题目:公路设计设计者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路线起终点,起点桩号自拟路名,根据地形、地质等条选择一条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的路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和计算,设计里程不小于3km。

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要求:1) 课题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2) 本设计的目的和指导思想;3) 本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4) 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5) 设计规划与进度安排;6) 字数不少于3000;7) 要求手写。

四、技术标准本设计一律执行: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xx)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xx) 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xx) 5)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XX) 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XX)五、相关资料1) 路线所经地区1:2000航测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1);2) 路线为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之间的某段公路;3) 路基土壤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的最低水位为3.45米,最高水位为0.8米,多年最大道路冻深为180cm;4) 有关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5)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6) 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土基回弹模量:用D=30cm刚性承载板测得弯沉值(已考虑影响量):P(Mp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0.01mm)28 72 95120165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材料名称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 EP σ EP σ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8“班级数”“学号尾数”18027“班级数”“学号尾数” 320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4“班级数”“学号尾数” 9021“班级数”“学号尾数”170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班级数”“学号尾数” 6014“班级数”“学号尾数” 70 0.8 基(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Mpa) 劈裂强度(Mpa) EP σ水泥稳定砂砾25“班级数”“学号尾数”220 0.5 水泥稳定碎石30“班级数”“学号尾数” 760 0.6 水泥石灰砂砾土15“班级数”“学号尾数”240 0.4 二灰稳定砂砾26“班级数”“学号尾数” 700 0.7 二灰稳定碎石27“班级数”“学号尾数” 600 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水泥混凝土标准试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39.80;41.20; 40.65; 41.78; 42.05; 41.87 7) 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公路交通体系中,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个设计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在这个设计中,学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交通流量、道路宽度、路面材料等,以确保设计出满足交通需求的高效公路。

首先,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研究,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

这样,设计师就能够合理地规划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以满足预计的交通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等因素,确保设计出的公路能够安全、顺畅地运行。

其次,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几何形状和路面材料。

道路的几何形状包括纵向和横向的曲线设计,以及坡度的设置。

通过合理的几何形状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而路面材料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气候条件和地质状况等因素。

合适的路面材料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设计师需要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生态护坡、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运行效率。

最后,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以确保设计出的公路能够在经济上可行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的路线选择和交通组织,减少运输成本和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论 (1)1.1 概述 (1)1.2公路沿线地理位置 (1)1.3公路等级及车道数确定 (2)1.4选题意义 (4)第二章总体设计 (6)2.1选线 (6)第三章平面设计 (8)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8)3.2各项设计参数确定 (8)3.3平曲线计算 (11)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15)4.1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点 (15)4.2各项设计参数确定 (16)4.3竖曲线计算 (18)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21)5.1 标准横断面确定 (21)5.2 横断面设计步骤 (21)5.3土石方计算和调配 (22)第六章防护工程与排水设计 (24)6.1边坡稳定性验算 (24)6.2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29)6.3 路基排水设施及排水设计 (34)第七章路面设计 (36)7.1基本资料 (36)7.2轴载分析计算 (36)第八章小桥涵设置 (44)8.1全线采用的涵洞 (44)8.2涵洞的设计与计算 (44)第九章公路施工概预算及文件编辑 (47)9.1 概算定义和作用 (47)9.2设计概算编制原则和办法 (47)9.3本设计概算的编制过程 (48)附录 (49)参考文献 (51)外文资料 (52)致谢 (60)第一章概论1.1 概述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公路运输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具有如下特点:(1)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不需中转,可以实现“库—库”的直接运输,节约时间和减少中转费用,减少货损。

(2)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

(3)适用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

(4)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

由于公路运输的这些特点,使公路运输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到上世纪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公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起了主导作用,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1.1 公路建设意义1.1.1完善公路网络该公路建设项目位于河北承德市境内,起点位于冯营子镇终点位于六沟镇属于省级道路。

该省道是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下北沟、乔庄、玄道沟、澄家沟、六沟,全长30.4公里,估算总投资3.15亿元,路基宽10米,平均设计时速60公里。

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该地区的干线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了需要转换交通车辆的绕行距离,同时可以缓解道路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压力,大大缩短了沿线各地区到承德市的时间,减少交通事故,节约运输费用,从而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完善地区公路网结构。

使公路运输快速灵活,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提高了当地社会的机动性。

1.1.2 加快经济发展该公路建成以后,西与京承高速和长深高速互通处对接,东与国道G101相连,形成承德市又一条东出西联的交通重要路线,是连接冯营子镇、六沟镇的重要走廊,将实现该地区经济产业的最快发展和往东部沿海运输,促进承德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对路线沿途各县的经济将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1.1.3促进旅游发展该二级公路也是承德市东部偏远地区前往承德市区的快捷通道和去往承德避暑山庄最近的道路,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完善承德市乡镇公路路网,促进县与县的经济建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发沿线旅游资源,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建设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该新建公路对于承德市公路网的形成,改善路网分布不均衡布局结构,增强路网综合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对促进承德市地区经济及旅游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公路沿线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东部与辽宁省交界,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临唐山、秦皇岛和天津市,西部与北京和张家口市毗邻,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本次设计路线为该省道路段某一标段,既乔庄镇至玄道沟镇,本标段全长7.1267公里。

1.2.2 气候条件河北省承德市地处燕山腹地,北纬40º11'-42º40',东经115º54'-119º15'。

属亚温带向亚寒带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

光照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4854~5981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319~3077小时;南北热量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8~14.2℃,极端最高气温43.3℃,极端最低气温-42.9℃,,年均无霜期160天。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33℃,多年平均最低气温-3℃,属于季冻区,多年最大冻深为400mm。

夏季多温凉,冬季少严寒,雨量适中。

1.2.3 水文条件承德市降水分布不均,全市年降水量为450~750毫米,受地形影响,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从东南部到西北部逐渐递减。

全市平均年降雨量为650毫米,春秋两季降水量均为120~130毫米,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4~16%,夏季为全年降水最多季节,降水量为480~5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1~65%;冬季为全年降水最少季节,降水量为50~60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6~7%。

潮湿系数(K)为0.7左右,地下水埋深约2.5(m)。

1.2.4 地形地质条件承德北部是七老图山脉,有茫茫林海,广袤草原;中部属燕山山脉,为低山丘陵区;南部则属燕山山脉东段之延续,峰峦重迭,峡谷幽深。

丹霞地貌:在市区周围,分布着多处千奇百怪的红色岩石(岩层)景观,地质学称之为“丹霞地貌”,平原区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起伏变化很小,该二级公路沿线的地面高程变化率约为千分之七。

本设计标段内跨越一条小丘陵,其它处均为平地,总体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保定地区处于公路自然区划中Ⅱ4区,中南部平原区土质主要为沉积层土质,表层为粘性土,下层为砂砾,土基强度较好。

本设计标段内没有软土、粉性土等不良土基出现。

1.3 公路等级及车道数确定1.3.1 公路等级确定(1) 近期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近期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见表1-1,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5%。

预测年限为20年。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规定:确定道路等级时候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见表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表2.0.2)。

根据表1-1和表1-2经计算后的折算交通量如表1-3所示(其中折算交通量=交通量折算系数)。

表1-1 近期交通量组成表1-2 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表1-3 折算后交通量(2) 设计交通量计算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是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1)1(-+⨯=n ADT AADT γ (1-1)式中:AADT ——设计交通量(pcu/d ); ADT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 γ——年平均增长率(%);n ——预测年限。

由式(1-1)计算得到:AADT=2106×1.05519=2106×2.766=13723(辆) (3) 等级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对于各等级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规定如下: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由于设计交通量在5000~15000范围内,由以上规定结合拟建道路在国家和河北省的公路网的任务及功能,参考当地经济和土地资源情况,决定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

(4) 速度确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对于各等级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规定,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 60km/小时,见表1-4。

表1-4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1.3.2车道数确定(1)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 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DDHV=AADT ×D ×K (1-2) 式中:DDHV ——主要方向设计交通量(pcu/d ); AADT ——设计交通量(pcu/d );D ——-方向不均匀系数,一般取D=0.5~0.6;K ——设计交通量系数(%),为选定时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可根据气候分区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表3.1.6取值。

本设计中D取0.55,K取15.5。

计算得到:DDHV=13723×0.55×0.155=1170(辆)(2) 二级公路设计通行能力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设计速度、路段中不准超车比例,按表1-5选用。

表1-5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该公路为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每条车道宽度为3.75m,查表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取值1200 pcu/h。

(3) 计算车道数=1170/1200=1(取整)。

车道数N=DDHV/ Cd综上计算:车道数取双向两车道。

第二章选线和方案比选2.1 选线2.1.1 道路选线一般原则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关系到道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影响路线设计除自然条件外尚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1) 多方案选择。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 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 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 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

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

(7) 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2.1.2 本次设计中选线过程乔庄至玄道沟设计标段处于山脚下的平坦地带,地形对路线的约束限制不大,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线形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了如何绕避当地的村落以及地方道路和经济作物田和水利电力设施等。

选线时,首先在路线的起、终点间,把经过的村落、河流、学校、经济作物田(桃园、苹果园、温室等)、地方道路作为大的控制点;在控制点间,又进一步选择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一般不再设置转角点。

所以本次设计只设置三个交点。

这样安排平面线形,既使路线短捷顺直,又避免了过长的直线,同时考虑了转角的适当,避免了路线的迂回量太大。

综合路线特征,本次设计布线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路线与农业的关系,尽量避开了高产田和经济作物田以及温室;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在路线走向确定时,尽量选择了在界河河岸窄的地方跨河,并且尽量使得其与界河交角接近垂直,使得桥梁跨径大大减少,减少造价;路线与地方道路的关系,选线时候尽量减少了与地方道路的交叉,尽量不改变原有的道路形态。

同时,布线过程中没有迁就微小地形变化,因为这样会使线形变差且增加工程造价和运用费用。

2.1.3 本设计选线方法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及其它相关的要求,参照相应的选线原则,在1:2000的地形图上选出控制点并定出导向线、路线交点,初步确定两个路线方案。

本设计标段内主要控制点有JD1、JD2、JD3、以及沿线沿山脚走向的的乡村道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