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雪松 心理咨询师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前导班 心理障碍 第二段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概览ppt课件-精选文档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失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 概述 • (一)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 (二)工作领域大致有三: • 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
理学问题;
• 2. 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
一、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应 激 源 中 介 系 统
相临 床
生 物 心 理
认 知
社 会
系
统 统 统
社 会 支 持 系 生 物 免 疫 系
躯体反应 心理反应 社会行为反应
干临 预床
观 察 诊 断
思 考 干 预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 什么是压力?
• 什么是适应?
一、压力的定义
二、压力源的种类
三、压力源的测评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第八节 压力与源自康•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1、单一生活压力 2、叠加压力
• •
同时性叠加压力
继时性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二、压力的适应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 第一单元 概述
• 分类的必要性
• 具体进行分类的理由和可能性
一、用途
二、效度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 题(可疑神经症)
异常心理学讲义!第二版
Abnormal Psychology异常心理学学分3 秋丈秀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偏离常态的各类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对社会适应功能的损害及其干预、侨治和预防,以建设和发展健康心理、完善人格。
第一章研究和处置"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第二章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病因学研究第三章伦理原则与临床评估第四章生活应激与应对第五章焦虑障碍第六章心境障碍第七章与发展相关的障碍第八章精神分裂症第九章进食与睡眠障碍第十章同性恋、性別认同障碍与性异常第一节对〃异常〃行为的界定约泄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理想模式标准(双重标准)[“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加上“理想模式标准”是判断…个人时采用的最直观的第…依据,但这仅是单一标准,是不完全的、超凡脱俗?怪异?精神疾患?约定俗成的社会丈化认定>特立独行/非“中庸之道”【超越时代会付出代价,比如说屈原,汪畀勒克《家庭进化论》e产翁制】2.跨文化/跨时空差异不同文化对于不同行为有不同的认定,是一个动态的,仃时空的过秤[比如说同性恋在以前被认识是精神疾病的一种、3.性别差异对男女双重的社会标准I如男女裸奔所遭遇到的差别对待、4•“异常”行为遭遇的羞辱/诋毁/排斥理想模式标准1.官方提倡【如人恪、仞筒.有量化标准,社会主流文化的赞赏/认可】2.社会主流文化的赞赏/认可3.绝大多数人接受/模仿4.自我认同/遵从二. 统计•学标准1.心理测虽:/标准差2.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发作频率(关注)3.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的持续时间4.所谓障碍/困惑/痛苦症状的项目多少三. 功能标准1 •生理功能:生理检测指标2.心理功能:心理测量指标3•社会适应功能:社会操作标准〈像是人际关系、职业表现之类的、注:正常和非正常的区分要以宽容的态度來对待[界定某个个体行为的止常与否,警惕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的主观武断或看偏见歧视可能造成的错误——不遵从社会主流的理想行为模式并不一定是病态或者异常、'诊断某个个体行为是否偏离常态时,是否病态或者异常,首先关注该个体的整体功能,加身心功能到社会适应以及社会操作功能,结合统计学标准,并整合理想行为模式来全面评估、I绝不要轻易给他人带上“病态”或“异常”的标签、对“异常”行为的界定存在多种标准,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约定俗成的社会丈化认定再加上理想模式标准来评判,而今天科学的界定还要增加统计学的量化标准,更重要的是个体社会功能损害的评估。
第四章biantaixinlixue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课程(基础知识)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主讲教师史杰变态心理学概述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常见精神障碍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章节内容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简史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人群中存在心理正常的群体和有精神障碍的群体。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即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3.精神病性只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
4.参考ICD-10,用“精神障碍”描述心理异常,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则称之为精神病性问题。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行为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精神病学医学分支看重精神的诊断、治疗、转归、预防与康复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但侧重点不同单元小结。
心理咨询师考试--变态心理学知识总结
变态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三版教材)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单元学科科史
第二节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及区别第一单元正常心理、异常心理的概念
第二单元心理正常、心理异常的区别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1、感知障碍
2、思维障碍
3、注意、记忆、智能障碍
4、自知力障碍
第二单元情感障碍
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心理障碍、癔症
第五节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七节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压力与健康
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心理咨询师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精讲通关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2)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主讲老师:房兴达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提出“体液说”,认为心理异常是因为有害体液流入大脑所致。
2.公元5世纪-17世纪,宗教思想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认为是“魔鬼附体”。
(以鞭打、火烧、禁闭、捆绑驱鬼)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再一次把心理异常和大脑功能联系起来。
4.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进一步发展,心理与脑的关系进一步明朗。
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例如:1861布罗卡大脑额下回---语言运动功能就会丧失。
b.促使人们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例如: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的“细菌理论”5.19世纪末-20世纪初,唯物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二)行为主义的解释(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于1896年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心理治疗理论,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1、两个基本命题2、推论3、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能够意识到仅仅是被遗忘了被压抑,没有表现出来2、五个推论(1)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3)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 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采纳防御机制(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基础知识)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目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录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测试
辅导
治疗
培训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测试
辅导
治疗
培训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希波克里特】 朴素唯物主义见解 “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早 他的推论已经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
一判断的雏形。
期 【布洛卡】
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
【帕斯德】 “细菌理论”
测试
辅导
治疗
培训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之父
【马斯洛】
人本主义
心理 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
“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测试
辅导
治疗
培训
古西腊:盖伦,“气质”概念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用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拓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展 知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完形) 识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分析心理学:荣格
测试
辅导
治疗
培训
【真题】 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C )
A、精神异常 B、心理异常 C、行为异常表现 D、语言异常表现 E、动作异常表现
1-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
正常自居作用颠倒:产生同性恋现象; 男孩以母亲自居或女孩以父亲自居。 男性倒退到生殖器阶段:表现父亲特征, 鲁莽、过分男性品质和男子气概。 女性倒退-阴茎羡妒:寻求分享阴茎男 女乱交、勾引男性,象征性阉割男性 的活动使男性苦恼、欺骗和伤害男性。
(3)人的 心理结构 由潜意识 前意识和 意识构成
能够意识到
第一部分
第一节关于变态理学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社会人群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 理活动,形成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 群体。精神障碍占13.47%。 精神障碍,不完全异常。人格缺陷伴 思维障碍,感知觉正常。经治疗心 理异常改善或完全矫正。 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互相转化永远 并存。
神经症性焦虑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 我,引起做某些会遭受惩罚事情恐惧。 道德性焦虑害怕做违背超我的事,体 验到内疚。如,懂得成功是好事,失 败就产生道德焦虑。焦虑通过促使避 免环境中使人感到威胁的经验,抑制 本我的冲动,根据内化了的价值观行 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变态心理学史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 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异常心理现象 通过“实验神经症”模型说明“心 理冲突”神经机制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介入变态心理学早期记载。通过 实验结果和类比方法解释异常心理 现象。
生殖器崇拜阶段: 3-5岁,性欲区 在生殖器。男性是俄狄浦斯冲突与 女性是厄勒克特拉冲突的发生阶段。 男性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母 憎父。惧怕权威敌手父亲割去其生 殖器-阉割焦虑。焦虑导致对母亲 的性欲压抑。便以父亲自居,获得 对母亲性冲动的替代性满足。某种 意义男孩成了父亲,而分享了母亲。
• 人类自身发展,目标是获两类解放。 一是认识自然界及其内在规律,在 掌握和运用规律前提下,使自身从 自然界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跨越。 • 二是认识人类自身及赖以生存的社 会,掌握发展规律并运用其规律, 使人类自身完成由社会的必然王国 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讲稿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1)思维插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 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 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 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 (2)思维被夺: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
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
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 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指一些潜伏的、无法被察觉 的思想或观念,而这些内容往往包含着大量与人的 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 而受到压抑,不被允许自由进入意识。 前意识:指无意识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可以进入意识, 被我们察觉的,这一部分的无意识被称作前意识。 (2)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认为追 求快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
(5)防御机制:人们具有的应对内心冲突引起的焦 虑的能力。是自我在协调、解决矛盾过程中,逐渐 发展出的一些手法、技巧。即是一些习惯性的反应 方式,它们能在不知不觉地自我活动中起作用,使 超我、本我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同时至少在主观上 做到与现实相适应。这些手法、技巧因而具备某种 心理保护的功能。 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合理化、 反向形成、转化、退行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症: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 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 “视物显小症”。 1、“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 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 生机。 2、“窥镜症”: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 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 镜。
第一单元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认 知 障 碍
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 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 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 的不舒适感觉,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受。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到发 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
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4.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 “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 “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
答案: C (2010.5)
练习题3(单选)
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 (A) 可以互相转化的 (B)无法进行分析的 (C) 可以直接测量的 (D)无法间接测量的
答案: A (2009.11)
练习题4(单选)
4、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 )。 (A)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本能与社会的矛盾
压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非理性冲破防线
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 如果冲不破防御,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
不是冲突和痛苦彻底消失 隐藏到潜意识之中,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自己 以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口误或失误行为等
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通过动物试验,判断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即使是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完 全是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
的可能性。 精神障碍
描述心理异常 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性问题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为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
心理咨询师第四章(基础知识)总结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1.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2.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是完全异常的.3.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相同.但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学说,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
2.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含有情感、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②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根据上述两个命题,又推演出以下判断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②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和生殖器欲阶段。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
④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的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有时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①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 复习要点》(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1、古希腊.希波克里特:体液学说2、1861.法国.布洛卡3、帕斯德.细菌理论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佛洛依德)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时的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二是广义的和狭义的性冲动,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以上述两个命题为基础,佛洛依德推演出如下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这一动力冠名为“力必多”。
(2)“力必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
(3)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中;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潜意识)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1)“固着”。
如果在某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过多或者过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
(2)焦虑。
(3)压抑。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巴浦洛夫)巴浦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马斯洛)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一单元: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1、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第四章复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1、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1、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2、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
3、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①、口腔欲阶段,②肛门欲阶段,③生殖器欲阶段。
4、“本我”:“快乐原则”活动;“自我”:“现实原则”活动;“超我”:“道德原则”活动。
5、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6、“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
7、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方面。
8、弗洛伊德的学说所遭遇的打压:是来自宗教。
9、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脑科学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异常心理的脑机制方面。
特别是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借助不争的事实,对弗洛伊德关于临床症状解释提出质疑。
10、科学史可以证明,任何学科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学科理论的替代。
这种替代,可以是渐进的,即新理论包含部分旧理论,如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之间,就属于这类关系;另外,这种替代也可以是个革命性的,如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神经科学的解释之间,就是革命性的替代关系。
11、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
12、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巴甫洛夫,1954:380―381)13、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14、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概览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概念内涵 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异常心理活动——正常心理活动功能的缺如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01
添加标题
常识性的区分——四个参照点
02
添加标题
非标准化的区分——五种角度
03
添加标题
标准化的区分——四类判别标准
04
添加标题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三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01
感知障碍
02
思维障碍
03
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04
自知力障碍
05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意志缺乏
精神运动性兴奋
意志增强
意志减退
精神运动性抑制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添加标题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创伤后应急障碍
05
人格障碍
04
适应障碍
06
性心理障碍
02
急性应急障碍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性功能障碍 第七单元 癔 症 分离性障碍 转换性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