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理念,实施新课程
新课改新理念,新课程新方式
生 ,因此 ,实施新课程 要彻底 改革 以往课 堂实施过 于强调 接受学
习、 过分注 重“ 双基 ” 德落实 。 而树 立三维课 程 目标意识 。 三维 目标相 当于空 间直 角坐标 系的三个坐 标 , 者相辅相 成 , 三 共同确定 了人的综合 素质。在三维 目标 中 , 知识具有 奠基性作 用 ,
I 课 研究 【 新】 新 程 I 刨
新课 改新理念 , 新课程新方式
● 陈卫 东
《 基础 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 ( 行 )的颁布 , 试 》 拉开 了 2 世 纪我 国 1
书、 参考 书一直是我 国学校教 育 中的主 要课 程资源 , 而且直 到现在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序幕 。 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 中课堂教学改革都是 关键 ,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课堂教学改革是这次 课 程改革的攻坚战。那么 , 我们 的课堂教 学如何才能较好 的实现这 次课 程改革的 目标 , 培养出高质量的 2 世 纪社会 需要的人才昵? 1 下
新 的课 程标准要 求改变过 去课 本“ 、 、 、 的弊端 , 繁 难 偏 l B” 要精
选 那些学生 终生发展必 备的基础 知识和基 本技能 .在 确定知识难
度 时规定 了某~学段 某一学科 知识的最低 标准 , “ 限” 强调 书 是 下 ,
离开 了知识 的掌握 , 也谈 不上学 生的能力和 素质 , 能力 和素质 是在
知识 的掌握 、 建构 、 内化 和运用 的活动中铸就 的 , 单单有 了知识 、 技 能 不等于 形成 了智慧和 素养 , 而情 感 、 度 、 值观不 是 可以独 立 态 价
本知 识与社会 和科技发 展的联 系 ,强调学生在 学 习时要结合 自己 的生活体验 学习。 学不再 只是 忠实地 实施 课程计 划的过程 , 教 而是 课程 知识的建 构与开发 的过程 , 师生共 同创 新课 程 的过 程。 是 因而
新课程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实施——寻找,把握好一个“切入点”
的“ 切入点 ” 。才能真 正使 新理念 , 新课 改真正地在 教师和学 生身上得 以实 感受 , 出味道。然后, 读 指定一名学 生朗读, 录音机里播放出 《 月光曲》 声音 :
识的重复性教育和整合知识的创造性呈献给 学生。我认为通过这样 的演讲 生关系 , 让学生 了解你 , 信任你 。你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 关爱每一位学生, 才 和宣传, 才会使学生 明白给予他 们什么样 的 自由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空间。 教 能做到真正 的师生互动 , 同发展 。这种互动是师与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 共 情
新课程新 课改理念下 的教育实施
— —
寻找 , 把握 好一个 “ 入 点 ” 切
四川省会理县 甸沙关学校 李建英
随着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的实验进 行,教育要全面实施 素质
发展和创新的根本 目标, 全县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参 与了新课程、 新课 改理论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番景象 , 虽然我不是一名音 乐老师, 但我能和学生一 同感悟本文的文字描
学生都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 。我不吝惜赞美 , 赞每位 学生都是一样聪 明, 称 一
样的具有创造 性, 从而更 加地 增强他们 的 自 心。 信 这一 点特别有助于成绩较
和合作学 习。让每一位教师和 学生从 新学期一开始就有一个 新面貌和新气 差的学生的奋起和进步 。 ( 充分利用 新的多媒体技术 : 教学实践 中, 助当今视听与电脑制 4 ) 在 借 象。 克服过去 自身陈旧的一些思想和经验。更新教与学的 内容和方法 , 使教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界也在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在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与实践。
新课程新课程是指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
在传统的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参与、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中,中文教学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强调多元发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在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设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展开多元化的学习。
其次是注重实践性。
新课程提倡知识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实践、语言游戏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再次是强调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提倡跨学科整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也能够了解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提升对中文学科的综合理解能力。
新理念新理念是指以学生为本,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中文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首先是因材施教。
新理念提倡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帮助。
其次是以学生为中心。
新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首先是以问题为导向。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一、新课程新课程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颠覆和革新。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新课程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和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资源的组织者。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和学生一起成长。
二、新理念新理念是指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
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新理念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理念突出了教育的人本性,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自主的、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填鸭式教育,而是应该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
新理念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新理念提供政策支持。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中考学习心得体会
中考学习心得体会第一次学习课标是在几年前,现在没什么印象,今天下午因为雷雨没法上网,我只能学一下课标,结合这两天的研修和对课标的学习,感受很深,体会如下:1、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2、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过去,每一堂课只针对部分基础、程度好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
《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贯彻这个新理念。
在每一堂课前,我将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展示在上一节生物课上的全部学习成果,或者讲一个生物小故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来表现自己,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意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取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
在给予评价时,我尽量用鼓励性的话语,以及同学们的掌声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鞭策。
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前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小故事,一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二来为整堂课作了一个很好的引入。
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工作相似,学生为了学习科学也必须读书,必须与同学交流、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要做实验、解决困惑,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还必须使用测量设备,这样可以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通过实验发现规律。
新课程、新理念、新手段1
新课程、新理念、新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正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进而变为现实。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课程,由于它所处的"时间"和"环境"的特殊性,(九年级是义务教育结束的学年,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要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由于化学学科的独特特点,它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现就这两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看法: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有持久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从"序言课"开始,初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关键,它涉及的"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多方面;通过重要事实让学生感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序言"内容中学科的定位明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确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用、化学并不难学、要学好化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充分利用"序言"这阶梯使学生尽快到达学习化学的境界。
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能为后面教学打下伏笔、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在课堂上演示。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1. 引言1.1 新课标的重要性新课标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的制定是对当前教育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新课标的出台将为教师们提供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指导,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精细化、个性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的实施将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者,更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深入学习、认真贯彻新课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新理念的倡导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更新。
新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更是引领着教育教学的新风向。
新理念的倡导主要包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理念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新理念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教育教学工作者需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2. 正文2.1 学习新课标的必要性学习新课标的必要性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习新课标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学习新课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的出台通常是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的,其中包含了最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笔记小结5篇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笔记小结一伴随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为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实质,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新课标深度解读与教学指导培训活动。
8月24日、25日的学科课程培训,分为四场,共11个学习专题。
我有幸参与学习,收获颇多。
在“学科课程”的培训中,专家老师们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老师们深入解读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变化和新方向,以及教师如何做好地理课程的“教-学-评”给出了很多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
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通过聆听讲座、研读新课标,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1)教—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标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课程目标。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将由三维目标,转为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体现的是地理课程对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为此,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结合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目标。
除此之外,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教学理念的提出,也为教师开展地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活化课程内容,优选课堂教学素材,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活动主题化等形式或将成为未来地理课堂的主旋律。
(2)学—注重学生参与。
做的再美味的菜,孩子不吃,也无法吸收菜中的营养。
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很美好,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
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除了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材施教。
多开展动手实践和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亲身经历中让学习发生,从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评—发挥评价功能。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过程性评价较为忽略。
古溪小学“新课程 新理念”学习实施方案
古溪小学“新课程新理念”学习实施方案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已成了当务之急。
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决定本学期开展“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适应时代要求,加深对新课标的钻研,全方位整体性地促进新课程改革,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建构校本文化,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学生。
二、具体措施(一)、活动要求: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总结提高并加以推。
(二)、参加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三)、实施过程:1、理论学习阶段:(时间:9月—10月)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动态,提高个人认识,科学系统地掌握一些理论、理念和方法,做到有学习,有感受,有提高,从而更新理念,为用理论指导实践作好准备。
活动形式:(1)学校系统地指导教师有计划地研学新课标。
(2)教师个人结合学科特点,以自学的形式,通过上网等形式查找并学习有关课改资料,做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
(3)备课组交流学习。
利用备课组集中时间,由备课组长有组织,有计划地提出新课程的一些问题,教师讨论交流,深化理解。
2、自我研讨阶段:(时间:10月—10月中旬)内容:教师边学习边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逐步提高,互相磨合,从而把握课改实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活动形式:(1)教师根据学科和班级实际,制订好个人实施“新课程新理念”工作计划。
(2)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互相学习,查找上课资料。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在实践中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做好课后学生反馈记录及教学小结。
(3)备课组组织观摩优秀教案、课例。
要求:教师的每一个教案都应符合新课标要求,能有所反映新的教学理念。
在上完每节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学生反馈记录及教学小结并在教案中反映出来。
3、交流提高阶段:(时间:10月中旬—11月上旬)内容:利用科组听课和课外学习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进一步学习新理念和实践新理念,通过说课、评课,交流有关心得,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课改——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1
新课改——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1一、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新观点1、新的课程观新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
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
5、新的学习观6、新的教学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整合教学;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D、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7、新的教师观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A学习者,B研究者,C组织者(学习)D引导者(学习),E催化者(学生),F促进者(学生),G实践者(反思性),H开发者(课程)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把握新理念,实施新课程论文
把握新理念,实施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中,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但目前新教材刚从一年级开始使用,在尚未使用新教材的年级,应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一、体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数学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以数学课程为载体的全面育人的过程,数学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全面发展的功能,小学数学教学根本任务就是挖掘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应对这一问题都作较好的处理。
首先,注意根据所教的教材内容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制定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上全面反映数学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功能。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十分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已确立的课程目标,选用最有利于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更好地发挥数学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使课程教学实现课程功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是一种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所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以及这些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课堂教学必要特点。
在教学中,老师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去落实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首先是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执教“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家中的面,再引导学生摸书、桌、掌心等物体的表面.观察平面图形的人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人小,还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不封闭图形没有大小之分,封闭图形才人小之分。
由此让学生了解面积是怎样产生的.并根据产生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树立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基本理念解析
动 中 。因此 , 想政 治课教 师要 牢 固树立 实践 育人 思 的理 念 , 展 和更新课 程 资源 , 拓 组织 开展 主题 鲜 明 、
形 式各 样 , 吸引 力 强 的实 践 活动 ; 给 学 生呈 现 一 要 个 真 实 的世 界 , 他们 具 有 走进 社 会 、 对挑 战 的 使 面 真 实本领 。 为此 , 教学过 程 中 , 积极实施 开放 互 在 要
目标观 ; 三是 树 立“ 教学 是 交往互 动 ” “ 照学 生学 、按 习规律 进行 教学 ” “ 领学 生走 向知识 ” 、带 的教 学观 ;
高 中思 想政 治新 课 程强 调学 生 从现 有 知识 经
验 出发 , 自主获 取 新 知识 的过 程与 方法 ; 张用 富 主 有意 义 的案例 来呈 现 问题 , 供 问题发 生 的情 境 和 提 分析 问题 的思 路 ; 主张促 进学 生知 识 , 能力 与情 感 、
理念 二 : 加强 思想政 治 方向 的 引导与 注重 学 生
参考 作用 。
课程 改革 的核心 环节 是课 程实 施 , 而课 程实施 的基 本途 径是 教学 因此 , 师是 推动课 程 改革 的 教
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特 点相结 合
主要 力量 。面对新课 改 , 我们 一线 思想 政 治教 师应
新课 程 理 念 , 应 新一 轮 课程 改 革 , 大 政治 教 师 适 广
要 在教学 实践 中要 努 力树立 以下 几个 新理 念 : 是 一 树 立“ 了每 一位学 生发 展 ” 为 的教 育价 值观 ( 心理 核 念 )二 是树 立“ 程是 生活 、 ; 课 是经 验 ”“ 知识 与技 、是 能 、 程与方 法 、 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的统 一” 的三维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席卷而来。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而要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课程标准,必须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引领教师和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新课标》,是贯彻执行新理念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才能把新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推动学校教育的迈进。
1. 深入研读《新课标》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全面理解其背后的理念和意图,真正把握其核心内容和要求,包括对各个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发展特点的要求等。
只有深入研读,才能实现对新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为贯彻执行新理念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学习新教学理念《新课标》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换位。
教师要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只有理解并积极贯彻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合作,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贯彻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只有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评价体系还是教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1. 尊重多元智能《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差异,不再只看重学生的知识和记忆能力,而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情感智力、人际智力等其他多元智能。
评价体系也应该倾向于尊重多元智能,采用更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状况。
2. 引入综合评价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引入综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学校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伴随新课程而来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
新课程理念不仅涉及了课程改革的一般问题,而且涉及了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和学科策略;既涉及了学生学习方式问题,又涉及了教师教学方式问题。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新课改大潮中积极探索,大有作为。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一、贯彻新理念。
探究新教法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
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即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起组织、帮助和促进作用。
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课堂上要突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教学结论,更要注重得出结论的分析、思考等教学过程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和执行过程,更是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通过教师课堂教法的灵活选取,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每位教师都应学会并善于运用尊重教育、赏识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以及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等。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知识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知识各位教师:大家好!随着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教育者,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是关键,是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内涵,不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施,民族的素质就得不到整体的提高。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精神?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作一个共同探讨。
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最高宗旨。
过去应试教育,我们称之谓精英教育。
因为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育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绝大数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对学生失去兴趣,学生的辍学率高,只有少数精英才能达到目标要求。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价值趋向是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从教育,它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这有利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过去的教学大纲关注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
而新课标则着眼于未来这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标准。
这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一是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应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共鸣;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
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在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落实新标准
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落实新标准2012年8月26日,泉州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在泉州师院附属小学举行,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高涨的学习热情参加了此次研训。
虽然只是短短一天的培训,但专家们精彩的讲座让我对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清楚的感知,它为我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26日上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理事长、英语特级教师刘兆义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版课程标准。
他具体从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阐述:1.什么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理性把握教育教学目标;3.遵循现代英语教学途径;4.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刘老师将课程的总目标简要概括成三点:1.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2.促进学生心智发展;3.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他还用一句名言告诉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前进一步要比把几个学生送上金字塔顶更有意义”;他也告诉我们尊重个性差异,“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他提醒我们,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3R”Relevant, Realistic, Reasoning .也就是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必须跟教学内容是有关联的、实在的、理性的,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立,他也明确地指出,形式主义地贴标签是要坚决避免的,我们要遵循现代英语的教学途径,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26日下午,林平珠老师为我们做了《学习课标,熟悉课标,实施课标》的精彩讲座。
她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了解了新旧课标的主要区别。
新课标基本理念具体,可操作性强;降低了难度。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
在积极进行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用,在运用中不断学习;要有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创建民主、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正在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词。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的话题。
新课程,是指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构建和实施的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调整和修订,而是对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彻底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倡导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参与,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实践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理念,是指在新课程框架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新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破和超越,是对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新理念强调育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提倡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
新理念追求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倡导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的提出和实践,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升。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倡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
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强调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和多元化发展,倡导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这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综合发展,关注教育的公平和效益,推动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研读新课程方案 品鉴新课标 新理念 新方法 新策略
研读新课程方案研读新课程方案,品鉴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
研读新课程方案,品鉴新课标,理解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概述新课程方案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的一套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设置的方案。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是新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标准,它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
二、新理念1.核心素养导向:新课程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品格。
2.个性化教育:新课标提倡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3.跨学科学习:新课程方案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三、新方法1.情境教学: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
2.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施,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能力。
3.探究式教学:新课标提倡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四、新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方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2.多元化评价:新课标提倡多元化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如何实施新课程
如何实施新课程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是我长期以来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
在教学实践和学习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见解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
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使学生自主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
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
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想和操作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如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
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述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设计一开始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
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
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就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新理念,实施新课程
作者:邓庆庭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5期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中,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但目前新教材刚从一年级开始使用,在尚未使用新教材的年级,应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体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数学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以数学课程为载体的全面育人的过程,数学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全面发展的功能,小学数学教学根本任务就是挖掘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应对这一问题都作较好的处理。
首先,注意根据所教的教材内容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制定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上全面反映数学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功能。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十分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已确立的课程目标,选用最有利于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更好地发挥数学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使课程教学实现课程功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是一种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所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以及这些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课堂教学必要特点。
在教学中,老师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去落实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首先是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执教“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课。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家中的面,再引导学生摸书、桌、掌心等物体的表面.观察平面图形的人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人小,还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不封闭图形没有大小之分,封闭图形才人小之分。
由此让学生了解面积是怎样产生的.并根据产生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其次,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来理解新知识,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的发生发展过程。
如执教“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这一课,教师利用“猜球游戏”这一活动,让学生用“可能”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使学生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然后又通过创设“投硬币、转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分数表示简单可能性的大小。
因此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三、多种方法的灵活并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方式,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组合,无疑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课堂教学中都应依据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和学生及教师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保证教学效率和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组合。
在教学中除了运用“谈话法”、“操作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自学法’’等教学方法;还运用了“辩论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数学知识。
因为,辩论因其激烈的竞争氛围,犹如一个强力引擎,能极大地驱动学生深入其中;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如执教“平行与相交”这一课,教师就很好地把握住辩论这种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在这样安全的环境里敢说、愿意说。
这场辩论式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动手、合作、思考、讨论;有对现象的观察和发现,有对规律的研究、梳理,特别对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圆的面积”时,老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观察猜想图中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求?让学生充分谈谈自己的看法,接着让学生拿出学具圆摸一摸它的面,再问学生:“什么是圆的面积,怎样求圆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剪拼,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它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通过剪拼观察,学生发现当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从而进一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r2,这样的学习过程,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动手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体验学习,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真正地开动脑筋。
五、关注学生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