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概论实验四报告格式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在本学期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我与我的实验伙伴进行了多次实验。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一:GPIO控制LED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一根杜邦线。
我们在电路板上将一盏LED灯与GPIO引脚连接起来,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控制这个引脚的电平状态。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GPIO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GPIO控制程序。
我们成功地让LED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闪烁,并且了解了如何使用GPIO.setup()和GPIO.output()函数来控制GPIO引脚的输入和输出。
实验二:串口通信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两根串口线。
我们连接了两个板子的GPIO引脚,使得它们可以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我们使用Python编写了两个程序来进行通信。
一个程序将发送一条消息,另一个程序将接收这个消息并将其打印出来。
通过使用串口通信,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ython编写程序来完成数据交换,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实验三:Pi camera模块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i camera模块和一个Raspberry Pi 3B+开发板。
我们将摄像头连接到开发板上,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捕捉摄像头图像。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控制Pi camera模块,包括如何设置摄像头参数并如何捕捉静态图像。
我们还尝试了使用OpenCV库来处理图像。
实验四:蓝牙控制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蓝牙透传模块、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一些电路元件。
我们将蓝牙透传模块连接到GPIO引脚,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通过蓝牙信号控制电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蓝牙模块进行无线控制。
我们通过使用Python编写控制程序,成功地将蓝牙信号转换成GPIO引脚的电平信号来控制电机。
总结在这个嵌入式系统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嵌入式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格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格式篇一: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指导教师:1.实验一1.1实验名称博创up-3000实验台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1.2实验目的1.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增加对各个外设的了解,为今后各个接口实验打下基础。
1.3实验环境博创up-neTARm3000嵌入式开发平台1.4实验内容及要求(1)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概述(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3)ARmJTAg的安装与使用(4)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通讯软件超级终端,检验各个外设的工作状态(5)通过本次课程对各个外设的了解,为今后各个接口实验打下基础1.5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1.硬件安装2.软件安装(1)超级终端:运行windows系统下的超级终端(hyperTerminal)应用程序,新建一个通信终端;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ARm 开发平台实际连接的pc机串口;完成新建超级终端的设置以后,可以选择超级终端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将当前设置保存为一个特定超级终端到桌面上,以备后用。
(2)JTAg驱动程序的安装:执行armJtag目录下armJtagsetup.exe程序,选择安装目录,安装JTAg软件。
1.6实验过程与分析(1)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2)对硬件的安装(3)对软件的安装1.7实验结果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进行了了解,并且对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进行了安装配置,通过本次实验对以后的接口实验打了基础。
1.8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对嵌入式实验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本开发流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实验二2.1实验名称ADs1.2软件开发环境使用方法2.2实验目的熟悉ADs1.2开发环境,学会ARm仿真器的使用。
使用ADs编译、下载、调试并跟踪一段已有的程序,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和过程。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在本次嵌入式实验中,我深入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
实验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紧凑、高效、实时性强,并且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通过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嵌入式系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设计嵌入式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实验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
硬件平台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
而软件开发环境则提供了开发嵌入式系统所需的工具和库函数。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并使用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对嵌入式系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
实验三: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系统对外界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实时任务的创建和调度,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机制。
实时操作系统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和相关的调度算法。
实验四: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协议和网络协议,如UART、SPI、I2C、TCP/IP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通信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嵌入式系统看门狗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嵌入式系统看门狗实验报告篇一:《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04-看门狗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序号:4实验项目名称:看门狗实验1234篇二:嵌入式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1)实验二按键输入实验................................................. .. (3)实验三串口实验................................................. . (5)实验四外部中断实验................................................. .. (8)实验五独立看门狗实验................................................. (11)实验七定时器中断实验................................................. (13)实验十三ADc实验................................................. .. (15)实验十五DmA实验................................................. .. (17)实验十六I2c实验................................................. (21)实验十七spI实验................................................. .. (24)实验二十一红外遥控实验................................................. .. (27)实验二十二Ds18b20实验................................................. (30)实验一跑马灯实验一.实验简介我的第一个实验,跑马灯实验。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四 环境的搭建)
实验四环境的搭建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嵌入式交叉编译的相关知识2能够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的PC机,虚拟机,ARM开发板三,实验步骤(一)设置超级终端1.启动: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2.是否将HyperTerminal作为默认的telnet程序?“否”3,位置信息窗口:“取消”4.需要拨号位置的电话信息,确实要取消吗?“是”“确定”。
5.为新的连接取名:sst6.连接实验箱的串口:“COM1”7.端口设置(即串口COM1的设置)8.进入vivi启动界面,“文件—>另存为”保存该连接设置(二)Xshell1)连接ARM开发板2)连接虚拟机1. XP的本地IP地址为192.168.1.11,子网掩码255.255.2555.0;默认网关192.168.1254.虚拟机改为自动获得IP地址。
2.Linux虚拟机内运行命令ifconfig,,查看虚拟机的网络设置3.启动Xshell后,点击左上角图标,新建一个会话连接虚拟机。
如下:8.在虚拟机的红帽菜单中“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samba”10.在XP的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12,即可访问Linux虚拟机的/home/uptech(三)将XP中的文件夹共享给虚拟机1.在虚拟机菜单中选择“虚拟机—>设置”2选择“选项” ”文件夹共享”;总是启用,可以添加想要共享的文件夹。
(四)NFS共享:将虚拟机中的文件夹共享给ARM开发板(五)测试U-Boot1.连接好串口,网线,断开关口;2.重新启动ARM开发板;3.在Xshell中随便按键,即可看到u-boot启动成功;4.常用命令:printenv (用于查看环境变量)Setenv 环境变量名环境变量值(用于修改环境变量)Saveenv (用于保存环境变量)Ping 192.168.1.12Help 得到帮助只要运行这些命令,说明u-boot成功!。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引言嵌入式系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计算机系统,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本实验报告将围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应用展开讨论,旨在总结并分享在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与知识。
一. 实验背景嵌入式系统是指以特定功能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其设计与开发过程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更为复杂和精细。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计一个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器,来探索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二. 实验内容2.1 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整个实验的基础,其合理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块主频为xx的处理器作为核心,配备了丰富的外设接口,如GPIO、串口等。
我们还为系统增加了一块液晶显示屏和一组按键,以实现简单的用户交互。
2.2 软件开发在硬件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软件开发。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基础。
针对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xx操作系统,其具备较强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我们对系统性能的要求。
接着,我们进行了嵌入式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
通过编写各个外设的驱动程序,我们实现了与液晶显示屏和按键的交互,并将其与处理器进行了适当的接口配置。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
通过编写智能家居控制器的代码,我们成功实现了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用户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和按键进行交互,实现对家居设备的开关、调节和状态查看等操作。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控制,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操控,提升了家居智能化的程度。
同时,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使得智能家居控制器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其中,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是较为复杂的一环,需要仔细理解硬件接口和协议,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此外,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耗管理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模板
北京联合大学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班级:1109B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题目嵌入式系统ADS集成开发环境实验(工程的建立)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通过具体实验了解实验板与底板结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实现点阵控制实验。
通过具体编程利用实验板控制底板的点阵数码管闪烁
二、原理
5.1.4 实验原理及说明
程序中使用的底板资源如下:
●nCS0寄存器功能描述(必选)
●寄存器VERSION:偏移地址0x00
●VERSION寄存器为只读寄存器,用来存储FPGA软件版本和底板版本信息。
寄存器BRD_CFG 偏移地址0x01
三、代码
四、实验总结
同学A:
同学B:。
嵌入式实验报告模板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08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班级: 08级计科5班指导老师:武小平学期: 2011-2012第1学期小组成员:姓名学号组长2008301500174成员成员目录一、设计题目选择 (3)二、实验目的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设备 (3)五、实验步骤 (5)六、实验结果及测试 (5)七、实验总结 (5)一、设计题目选择触摸屏驱动实验或液晶显示数字电子时钟设计二、实验目的综合运用ARM平台,掌握驱动程序设计方法,了解触摸屏工作原理。
(触摸屏)综合运用ARM平台,掌握LCD显示接口原理及电子钟实现方法,了解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电子时钟)三、实验内容在现有ARM平台上实现触摸屏功能。
编制触摸屏驱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按钮程序,通过触摸屏点击触发按钮动作。
(触摸屏)在ARM实验平台上设计实现电子时钟,并编制触摸屏驱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按钮程序,可通过触摸点击改变当前时钟状态。
(电子时钟)四、实验设备实验平台: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ARM2410实验台。
软件部分:PC机Linux系统、实验台内核Linux系统、实验驱动程序、实验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软件等。
基本配置:配置名称型号说明CPU ARM920T结构芯片工作频率203MHz三星S3C2410XFLASH SAMSUNG K9F1208 64M NANDSDRAM HY57V561620AT-H 32M×2=64MEtherNet网卡AX88796 10/100M自适应LCD LQ080V3DG01 8寸16bit TFT触摸屏SX-080-W4R-FB FM7843驱动USB 接口4个HOST /1个DEVICE AT43301构成USB HUB从处理器的UART2引出UART/IrDA 2个RS232,1个RS485,1个IrDA扩展卡插槽168Pin EXPORT 总线直接扩展PS2 PC键盘和鼠标由ATMEGA8单片机控制CAN BUS 由MCP2510和TJA1050构成Double DA MAX504 一个10位DAC端口调试接口JTAG 14针、20针五、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及测试七、实验总结。
嵌入式实习报告(共5篇)
嵌入式实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嵌入式实习报告一、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概述在今日,嵌入式ARM 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热门的学科,无论是在电子类的什么领域,你都可以看到嵌入式ARM 的影子。
如果你还停留在单片机级别的学习,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落下时代脚步了,ARM 嵌入式技术正以几何的倍数高速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了几乎你所想到的领域。
本章节就是将你领入ARM 的学习大门,开始嵌入式开发之旅。
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技术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是继网络技术之后,又一个IT领域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具体应用等突出特征,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嵌入式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技术。
现在许多嵌入式处理器也是从早期的PC 机的应用发展演化过来的,如早期PC 诸如TRS-80、Apple II 和所用的Z80 和6502 处理器,至今仍为低端的嵌入式应用。
在应用中,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 等系列。
在早期实际的嵌入式应用中,芯片选择时往往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在芯片内部集成必要的ROM/EPROM/Flash/EEPROM、SRAM、接口总线及总线控制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 等各种必要的功能和外设。
二、实习设备硬件:Embest EduKit-IV实验平台、ULINK2仿真器套件、PC机软件:μVision IDE for ARM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三、实习目的1.初步掌握液晶屏的使用及其电路设计方法;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LCD控制器的使用;掌握通过任务调用的方法把液晶显示函数添加到uC/OS-II中;通过实验掌握液晶显示文本及图形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格式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格式l 报告书写与提交方式ü 第二次实验开始,每次实验时提交上一次的实验报告,教师评阅后返还。
第二次实验开始,每次实验时提交上一次的实验报告,教师评阅后返还。
ü 所有报告教师评阅后返回学生,由学生按照实验顺序(共5份报告),加装封面,装订成册,并在教师指定时间上交。
面,装订成册,并在教师指定时间上交。
l 每个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格式打印在A4纸上。
上、下边距3厘米,左、右边距3厘米。
厘米。
各实验报告抬头见以下 附页1。
标题依次为宋体加粗三号、四号、小四号。
标题依次为宋体加粗三号、四号、小四号。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内容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见实验指导见实验指导) )二、 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三、 实验内容:(见各题目概述)四、 系统实施:(程序流程图、调试过程、参数设置、采用的数据结构、变量的说明等。
)五、 程序测试报告:(调试输入数据、结果数据或状态。
给出一、两个不同的输入和结果。
)六、 体会:(碰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有何体会。
)七、 附录:(主要的源程序代码。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n姓名学号 时间地点实验题目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二. 实验环境:┋┋三. 实验内容:┋┋评阅用实际的实验序号标示附页1 :每个实验报告的第一页的抬头格式。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汇总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者姓名实验者姓名实验者学号实验者学号实验者专业实验者专业实验者成绩实验者成绩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2006年5月 附页2 :五个报告装订成册的封面格式。
嵌入式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基础实验项目:实验一双字节加法实验二数据排序程序实验三定时/计数器实验四外部中断实验地点:跨越机房专业班级:通信0903 学号:2009001385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武娟萍2012年 5 月18 日实验一双字节加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MCS-51指令系统,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双字节加法的程序算法。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一台。
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应用软件:WAVE 6000或其他。
三实验内容编写并调试一个双字节加法程序,设9930H存在R1R0中,6083H存在R2R3中,计算R1R0+R3R2,结果存在R5R4中。
四实验原理两数的低位相加后保留进位位,高位数相加时,将低位的进位加上。
五WAVE6000操作过程一、新建文件: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文件】功能,出现一个文件名为NONAME1的源程序窗口,在此窗口中输入编好的程序。
二、保存文件:输完程序后,选择菜单【文件/保存文件】或【文件/另存为】功能,给出文件要保存的位置保存文件,保存文件为MY.ASM。
三、新建项目选择菜单【文件/新建项目】功能,1)加入模块文件,选择刚才保存的文件,按打开键,可以打开多个文件2) 加入包含文件,选择所要加入的包含文件,如果没有包含文件,按取消键3)保存项目为MY,无需后缀。
将用户项目存盘,用户在编译项目时,自动存盘。
注意:当用项目仿真时,系统要求,项目文件,模块文件包含文件在同一个目录(文件夹)下五、项目复制复制项目,用户可以将项目中的所有模块(用户程序)备份到另一个地方。
在多模块项目中,用复制项目功能,可以避免用户因少复制某些模块,而造成编译不能通过,方便用户对程序进行管理六、项目设置选择菜单【设置/仿真器设置】,在仿真器设置栏中1)点击语言栏选择伟福汇编器。
2)仿真器选择栏选择80313)通信设置选择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七、编译程序:选择菜单【项目/编译】功能编译项目。
嵌入式实验报告四
嵌入式实验报告四实验时间2015.6.16 报告人一、实验目的:1.嵌入式文件烧写;2.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验证、巩固和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固化方法。
二、实验要求:1.安装flash编程软件;2.针对具体flash闪存芯片烧写vivi、kernel、文件系统。
3.观察嵌入式系统不同阶段的运行。
三、问题:1.简述嵌入式开发中bootloader、kernel、filesystem的功能。
答:bootloader:Bootloader是系统启动后首先运行的程序,对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Bootloader,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加载linux的内核并运行。
Bootloader一般还具有以下的功能:通讯功能、FLASH相关功能、用户接口功能、Linux内核配置和编译的流程、Linux内核配置、Linux内核的编译Kernel:操作系统内核,通常运行进程,并提供进程间的通信;与系统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内核管理代码,在系统崩溃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工作。
Filesystem:系统文件,主要由以下几项:Quota support:Quota可以限制每个用户可以使用的硬盘空间的上限,在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主机的情况中十分有效。
DOS FAT fs support:DOS FAT文件格式的支持,可以支持FAT16、FAT32。
ISO 9660CD-ROMfile system support:光盘使用的就是ISO9660的文件格式。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NTFS是NT使用的文件格式。
/proc file system support:/proc文件系统是Linux提供给用户和系统进行交互的通道。
2.简述NORflash和NANDflash的区别。
答:NOR比较适合存储程序代码,其容量一般较小(比如小于32MB),价格较高,而NAND容量可达1GB以上,价格也相对便宜,适合存储数据。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应用场景,并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了解各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芯片。
2.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相关开发环境,如Keil μVision等。
3. 硬件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
4. 软件编写:根据硬件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包括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5. 调试测试:将软件烧录到硬件中,并进行调试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三、实验步骤1. 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3)了解各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芯片。
2. 安装并配置Keil μVision开发环境:(1)下载并安装Keil μVision软件;(2)配置Keil μVision开发环境,包括选择芯片型号、设置编译器等。
3. 硬件设计:(1)根据需求设计硬件电路;(2)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3)制作PCB板。
4. 软件编写:(1)根据硬件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包括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2)将代码烧录到芯片中。
5. 调试测试:(1)将软件烧录到硬件中;(2)进行调试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基于ARM Cortex-M3芯片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该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LED灯控制、蜂鸣器报警等。
通过调试测试,我们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常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五、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应用场景,并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硬件设计的复杂性、软件编写的难度等。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13电子信息工程指导老师: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6年12月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1、实验要求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任意一个LED灯点亮2、电路原理图图1 LED灯硬件连接图3、软件分析RCC_Configuration(); /* 配置系统时钟*/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for(;;){GPIOF->ODR = 0xfcff; /* PF8=0 --> 点亮D3 */Delay(1000000);GPIOF->ODR = 0xffff; /* PF8=1 --> 熄灭D3 */Delay(1000000);4、实验现象通过对GPIOF8的操作,可以使LED3闪烁5、实验总结这是第一次使用STM32开发板,主要内容是对IO端口进行配置,点亮与IO端口相连接的LED灯,闪烁周期为2S。
通过本实验对STM32开发板的硬件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实验二:流水灯1、实验要求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5个LED灯顺次亮灭2、电路原理图图1 流水灯硬件连接图3、软件分析int main(void){RCC_Configuration();/* 配置系统时钟*/GPIO_Configuration();/* 配置GPIO IO 口初始化*/for(;;){GPIOF->ODR = 0xffbf;/* PF6=0 --> 点亮LED1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f7f;/* PF7=0 --> 点亮LED2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eff;/* PF8=0 --> 点亮LED3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dff;/* PF9=0 --> 点亮LED4 */Delay(5000000);GPIOF->ODR = 0xfbff;/* PF10=0 --> 点亮LED5 */ }}4、实验现象LED1~LED5依次点亮,亮灭的时间间隔都为1S。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嵌入式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设备嵌入式开发板:_____计算机:_____调试工具:_____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_____开发工具:_____编译环境:_____三、实验内容1、基础实验熟悉开发板的硬件结构和接口,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等。
学习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编写、编译和下载。
2、中断实验了解中断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
3、定时器实验掌握定时器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利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如周期性闪烁 LED 灯。
4、串口通信实验学习串口通信的协议和编程方法。
实现开发板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数据传输。
5、 ADC 转换实验了解 ADC 转换的原理和过程。
编写程序读取 ADC 转换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四、实验步骤1、基础实验连接开发板与计算机,打开开发工具。
创建新的项目,选择合适的芯片型号和编译选项。
编写简单的程序,如控制 LED 灯的亮灭,编译并下载到开发板上进行运行和调试。
2、中断实验配置中断相关的寄存器,设置中断触发方式和优先级。
编写中断服务函数,在函数中实现相应的处理逻辑。
连接外部中断源,观察中断的触发和响应情况。
3、定时器实验初始化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定时周期。
在主程序中启动定时器,并通过中断或查询方式获取定时时间到达的标志。
根据定时标志控制 LED 灯的闪烁频率。
4、串口通信实验配置串口相关的寄存器,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编写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程序,实现开发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
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收发测试。
5、 ADC 转换实验配置 ADC 模块的相关寄存器,选择输入通道和转换精度。
启动 ADC 转换,并通过查询或中断方式获取转换结果。
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报告作者: 学号:学院(系):班级:指导老师:孙瑜实验日期: 2014年11月实验一:熟悉Linux 开发环境一、实验目的熟悉Linux开发环境,学会基于S3C2410的Linux开发环境的配置和使用。
使用Linux的armv4l-unknown-linux-gcc编译,使用基于NFS方式的下载调试,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仪器硬件:UP-NETARM2410-S嵌入式实验平台、PC机。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MINICOM+ARM-LINUX开发环境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使用Redhat Linux 9.0操作系统环境,安装ARM-Linux的开发库及编译器。
创建一个新目录,并在其中编写hello文件。
学习在Linux下的编程和编译过程,以及ARM开发板的使用和开发环境的设置。
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目标开发板上运行。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作目录[root@zxt smile]# mkdir hello[root@zxt smile]# cd hello2、编写程序源代码实际的hello.c源代码较简单,如下:#include <stdio.h>void main(void){printf(“hello world \n”);}用下面的命令来编写“hello.c”的源代码,进入hello目录使用vi命令来编辑代码:[root@zxt hello]# vi hello.c按“i”或者“a”进入编辑模式,录入上面的代码,完成后按Esc键进入命令状态,再用命令“:wq ”,保存并退出。
这样在当前目录下建立了一个名为“hello.c”的文件。
3、编译链接要使上面的“hello.c”程序能够运行,将其经过编译和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输入 gcc hello.c -o hello 进行编译,再输入 ./hello 运行程序,观察结果1。
嵌入式实验四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嵌入式实验四实验报告3.4基于UART的加法器的实现一、实验目的学习lm3s9b92的串口通信学习应用超级终端调试串口学会应用UART有关的库函数二、实验设备计算机、LM3S9B92开发板、USB A型公口转 Mini B型 5Pin 数据线1 条三、实验原理Stellaris系列ARM的UART具有完全可编程、16C550型串行接口的特性。
Stellaris系列ARM含有2至3个UART模块。
该指导书在第一部分的1.2节中说明,该开发板使用了FT2232芯片实现usb到串口的转换。
并设置在芯片的B通道上使用虚拟COM 接口(VCP)。
虚拟串行端口(VCP)与LM3s9b92上的UART0模块连接。
在安装FTDI驱动程序后,windows会分配一个串行通信端到VCP通道,并允许windows应用程序(如超级终端)通过USB与LM3s9b92上的UART0进行通信。
利用Windows超级终端调试UART的方法对于该开发板,使用的是USB虚拟的COM端口,无须使用DB9连接器。
因此下面讲解一下如何利用Windows附带的超级终端来调试UART接口。
Windows附件里的“超级终端”是个非常实用的应用程序,可以用来调试电脑的COM串行口,也能很好地支持通过USB虚拟的COM 口。
以下是超级终端配置COM端口的过程:四、实验要求采用超级终端作为外部输入与输出的接口,实现多位数的相加。
即通过UART串口分别输入需要相加的多位数A与B,最后把A和B 两个多位数相加的过程和结果,回显给用户。
具体实现方法:既可以采用轮询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中断。
五、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设备:使用USB mini B线缆的mini端与开发板ICDI 口相连,另一端接到PC机的USB插口上。
2、根据实验要求编写、调试、运行程序。
并要求在代码上附上相关的注释。
#include#include "inc/hw_ints.h"#include "inc/hw_memmap.h"#include "inc/hw_types.h"#include "driverlib/debug.h"#include "driverlib/gpio.h"#include "driverlib/interrupt.h"#include "driverlib/sysctl.h"#include "driverlib/uart.h"#include "grlib/grlib.h"#include "drivers/kitronix320x240x16_ssd2119_8bit.h"#include "drivers/set_pinout.h"#include "systemInit.h"void uartInit(void){SysCtlPeriEnable(SYSCTL_PERIPH_UART0); // 使能UART模块SysCtlPeriEnable(SYSCTL_PERIPH_GPIOA); // 使能RX/TX所在的GPIO端口GPIOPinTypeUART(GPIO_PORTA_BASE, // 配置RX/TX所在管脚为GPIO_PIN_0 | GPIO_PIN_1); // UART收发功能UARTConfigSet(UART0_BASE, // 配置UART端口9600, // 波特率:9600UART_CONFIG_WLEN_8| // 数据位:8UART_CONFIG_STOP_ONE | // 停止位:1UART_CONFIG_PAR_NONE); // 校验位:无UARTEnable(UART0_BASE); // 使能UART端口}void uartPuts(const char *s){while (*s != ''){UARTCharPut(UART0_BASE, *(s++));}}main(void){char c,a[12];int sum=0,num=0,i;// jtagWait( ); // 防止 JTAG 失效,重要!clockInit( ); // 时钟初始化:晶振, 6MHzuartInit( ); // UART 初始化uartPuts("输入格式 m+n= ");for (;;){c = UARTCharGet(UART0_BASE); // 等待接收字符if(c>='0'&&c<='9')//判断收到的是否为字符{num=num*10+c-'0'; //将收到的字符转换为整形储存 } else if(c=='+'){ //接收第二个数 sum=sum+num; num=0;}else if(c=='=') //输出{sum=sum+num;num=0;for(i=0;sum!=0;i++){a[i]=sum%10;sum=(sum-a[i])/10;}for(i--;i>=0;i--){UARTCharPut(UART0_BASE, a[i]+'0'); } UARTCharPut(UART0_BASE, ' '); }if (c == ' ') // 如果遇到回车{UARTCharPut(UART0_BASE, ' '); // 多回显一个换行} }}3、书写实验报告,要求附上程序流程图。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 ARM 处理器指令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ARM指令系统,熟悉ARM SDT编辑编译连接,ARM Project Manager和ARM Debugger 的设置和使用二、实验条件Windows平台的ARM SDT 2.51软件:ARM Project Manager和ARMDebugger。
三、实验内容学习使用ARM Project Manager建立项目文件,编辑汇编文件,并加入项目。
学习ARM编译器和汇编器的设置。
通过编程熟悉ARM指令,包括跳转指令,数据处理指令,状态寄存器传送指令,load/store指令,中断异常产生指令。
学习ARM调试起的使用方法,包括程序的导入,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四、实验要点工程文件的建立,在ARM Project Manager中点击File->New,选择Project,点击确定。
链接器的设定,需要设置代码和数据段的起始地址。
点击图标,选择不进行远程调试,即可打开调试器。
五、实验结果熟悉ARM指令系统实验二p1口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 ARM SDT 软件开发方法和技能;学习和巩固 ARM 指令集;学习和巩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二、实验条件Windows 平台的 ARM SDT 2.51 软件:ARM Project Manager 和 ARM Debugger; DebugServer.exe ; EFLAG-ARM-S3C44B0 实验箱三、实验内容目录 ARM251\EXAMPLES\ASM 下的汇编程序,学习和调试代码,分析所得结果。
在调试器上仿真软件的执行。
在实验箱上,调试软件,并观察软件的执行结果四、实验要点在调试软件目录中启动 DebugServer.exe 调试器服务程序。
启动 SDT 调试软件 ARM Debugger。
五、实验结果实验三中断口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 S3C44B0 中断控制器的结构。
嵌入式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2013至2014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概论院别: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海深实验一ADS1.2 开发环境一、实验目的熟悉ADS1.2 开发环境,学会ARM 仿真器的使用。
使用ADS 编译、下载、调试并跟踪一段已有的程序,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和过程。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使用ADS 集成开发环境。
新建一个简单的工程文件,并编译这个工程文件。
学习ARM 仿真器的使用和开发环境的设置。
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嵌入式控制器中运行。
学会在程序中设置断点,观察系统内存和变量,为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三、预备知识C 语言的基础知识、程序调试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PC 机Pentium100 以上、用于ARM920T 的JTAG 仿真器、串口线。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2000 或WinXP、ARM ADS1.2 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五、实验步骤1、建立工程(1)运行ADS1.2 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
选择File|New…菜单,在对话框中选择Project,如图1B-1 所示,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图中示例的工程名为Exp6.mcp。
点set…按钮可为该工程选择路径如图2-1 所示,选中CreatFolder 选项后将以图2-1 中的ProjectName 或图2-2 中的文件名为名创建目录,这样可以将所有与该工程相关的文件放到该工程目录下,便于管理工程。
在图2-1 中工程模板列表中的2410 ARM Executable Image 是专为本嵌入式开发板设置的工程模板,后文有具体说明。
在此也可选择ARM Executable Image 通用模板。
图2-1 新建工程图2-2 保存工程(2)在新建的工程中,如图2-3 所示,选择Debug 版本,使用Edit | Debug Settings菜单对Debug 版本进行参数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验报告
系:信息与机电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0级姓名:王金威学号: 100202040 实验课程:嵌入式系统概论实验室号:田家炳C407 实验设备号: C40716 实验时间:2013年4月16日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编译Linux内核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编译XSCALE系统Bootloader的过程。
2.实验原理
绝大多数的Linux 软件开发都是以native 方式进行的,即本机(HOST)开发、调试,本机运行的方式。
这种方式通常不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因为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没有足够的资源在本机(即板上系统)运行开发工具和调试工具。
通常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采用交叉编译调试的方式。
交叉编译调试环境建立在宿主机(即一台PC 机)上,对应的开发板叫做目标板,如图1-1。
图1-1
开发时使用宿主机上的交叉编译、汇编及连接工具形成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这种可执行代码并不能在宿主机上执行,而只能在目标板上执行。
)然后把可执行文件下载到目标机上运行。
调试时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串口,以太网口等,具体使用哪种调试方法可以根据目标机处理器所提供的支持做出选择。
宿主机和目标板的处理器一般都不相同,宿主机为Intel或AMD 处理器,而目标板可以为SAMSUNG S3C2410或其它处理器,本系统是
PXA270。
GNU 编译器提供这样的功能,在编译编译器时,可以选择开发所需的宿主机和目标机从而建立开发环境。
所以在进行嵌入式开发前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安装一台装有指定操作系统的PC机作宿主开发机,对于嵌入式Linux,宿主机上的操作系统一般要求为Redhat Linux,在此,我们推荐使用Redhat 9.0作为宿主机(开发主机)的操作系统。
需要宿主机器在硬件上具有标准串口,并口,网口;软件上具有目标板的Linux内核、ramdisk文件系统映像以及bootloader。
软件的更新通常使用串口或网口,最初的bootloader 烧写是通过并口进行的。
3.主要仪器设备
1)一套PXA270EP嵌入式实验箱。
2)安装Redhat9的宿主PC机,并且配置好ARM Linux的开发环境。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在宿主PC机端,打开一个终端窗口(Terminal),点击【Red Hat Linux →System Tools
→Terminal】启动终端窗口,请您输入下列9条命令配置内核并编译内核:
①cd /pxa270_linux/linux /*进入Linux 内核文件所在的目录*/
②ls /*查看内核文件结构*/
2.请您输入:
③make menuconfig /*推荐使用,如图4-1*/
这条命令是用来调用菜单式的配置内核界面,相应的还有命令行式的配置方法。
图4-1
图4-2
make menuconfig界面是图形化的内核裁减界面。
通过此部分,我们可以方便的选择,决定哪些部分被加载并编译入LINUX 内核,哪些部分被编译为模块,哪些部分不用。
在此我们可以装载一个我们已经保存好的设置。
用上下键选择Load an Alternate Configuration File, 回车进入下边如图所示界面,先用退格键将.config 删除,直接输入config_ours,回车选择<Ok>退出,用Tab 键选择<Exit>并回车,再回车选择<yes>保存您刚做的设置。
并退出了make menuconfig的配置裁减过程。
config_ours 这个文件是我们事先配置完并保存好的一个配置文件。
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Save Configuration to an Alternate File保存自己的配置文件。
但是
做本实验时,笔者建议您先选择我们提供给您的配置文件进行操作,如图4-2,图4-3。
图4-3
当配置生效后的结果会保存在/pxa270_linux /linux/include/linux文件夹下的autoconfig.h 文件中。
3、请您输入,如图4-4:
④make dep
图4-4
4、编译内核,如图4-5,请您输入:
⑤make clean
⑥make zImage
图4-5
编译生成Linux的内核文件zImage, 保存在/pxa270_linux /linux/arch/arm/boot 下面,如图4-6。
图4-6
make clean 后第一次使用make zImage 命令,会占用相当长的时间。
宿主机会根据autoconfig.h 文件对系统进行编译。
首先使用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把各个文件夹下用过的.c文件编译为二进制的目标文件,其次用链接器(arm-linux-ld)把这些目标文件连接到一起;最后压缩,就得到了内核的镜像文件zImage。
这个文件是可以下载并烧写到PXA270-EP 目标板上运行的内核。
5、编译模块,请您输入:
⑦make modules
编译模块驱动程序,凡是在menuconfig 配置中被选为<M>的都会在这条命令运行时被编译。
至此您已经将内核编译完成,现在您就可以把生成的zImage 文件复制到/tftpboot/目录中,为今后的烧写实验做准备。
请您输入:
⑧cd arch/arm/boot
⑨cp zImage /tftpboot/ -f
5.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完成编译Linux 内核。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命令如下:
①cd /pxa270_linux/linux /*进入Linux 内核文件所在的目录*/
②ls /*查看内核文件结构*/
③make menuconfig /*推荐使用,如图4-1*/
④make dep
⑤make clean
⑥make zImage
⑦make modules
⑧cd arch/arm/boot
⑨cp zImage /tftpboot/ -f
因为在上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7.质疑、建议、问题讨论
1.实验结果出现好多英文认识的不多。
2.实验过程因设备较差和对设备的认识不到位所以等待和耗费时间偏久。
3.很多设备上的硬件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