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典籍异文与变换分析法的运用_吴辛丑

合集下载

战国出土文献副词研究概述与展望

战国出土文献副词研究概述与展望
第 33 卷 第 3 期 2 01 1 年 5 月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u r n alofNi ngxi a U ni versi t y ( H u m ani t i es & S o ci alS ci ences Edi t i o n)
� 上博六 � 中的副词进行共时分析, 李文将� 上博五� 中的副词分成"否定, 肯定副词, 时间副词, 范围副 词, 情态副词 , 程度副词, 谦敬副词 " 等六类, 杨文则 分析了 �上博六� 中的 28 个副词 . 李明晓先生的专 �战国楚简语法研究 � ( 2 0 1 0 ) [6]对战国的 1 4 种楚 著 简的词汇进行了穷尽性研究 , 是目前所用楚简文献 最广的一部著作, 对每个副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穷 尽性的统计 , 将副词分为"否定, 时 间, 程度 , 范围, 语气, 情态, 频度, 关联 , 谦敬 " 等九类 . 关于秦简的 分类研究有 : 魏德胜先生 ( 2 0 0 0 ) [7] 根据副词的语法 �睡虎地秦简� "程度副词 , 功能, 把 中的副词分为 范 围副词 , 方式副词, 否定副词 , 肯定副词, 频度副词, 时间副词 , 语气 副词 " 八类 , 统计 了每个副 词的用 例, 并一一进行用法分析. 吉仕梅先生 ( 20 0 4) [8]基 本参照张谊生先生对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结果, 从 词汇义和功能义上将�睡虎地秦简 � 的副词分为七 大类: 描摹性副词 , 评注性副词, 程度副 词, 范围副 词, 时间副词 , 重复副词和否定副词, 在各类内部又 按照不同的语义特征进行细分, 并指出部分副词的 [9 ] . , ( 来 源 韩 剑 南 郝 晋 阳 先 生 2 0 0 4) , 韩 剑南 ( 20 0 9 ) [1 0]分别对 �周家台秦简 � 的 25 个副词 , �龙 岗秦简 � 的 1 4 个副词进行了封闭式研究 . 二 行研究 主要涉及否定副词 , 范围副词与时间副词三个 方面. ( 一 ) 否定副词 就副词中某个具体类别或某个具体问题进

秦汉简帛文献整理的新成果

秦汉简帛文献整理的新成果

秦汉简帛文献整理的新成果作者:楼兰来源:《辞书研究》2022年第04期摘要用字研究是探索汉字系统发展机制与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以来,大量秦汉简帛文献的出土给用字研究带来了新方向,这批材料在用字研究上有着独特的认识价值。

由张再兴先生(2021)主编的《秦汉简帛文献断代用字谱》一书,对秦汉时期不同断代简帛文献的用字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是学界内外了解秦汉时期语言特点和汉字面貌乃至校勘传世古籍的重要工具书。

关键词《秦汉简帛文献断代用字谱》简帛文献断代用字用字,又称用字方法,它是指人们记录语言时用哪个字来表示哪一个词的习惯。

(裘锡圭2012)464它涉及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复杂的字际关系和字词关系。

用字研究是探索汉字系统发展机制与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以来,大量秦汉简帛文献的出土给用字研究带来了新方向,这批材料在用字研究上有着独特的认识价值。

首先,秦汉简帛出土量非常庞大,用字现象纷繁复杂,比如,在居延汉简中“貲”皆作“訾”(裘锡圭2012)127,银雀山汉简中常用“佴”表{耻}(裘锡圭 2012)424。

这为调查秦汉时期用字现象提供了充足的研究基础。

其次,秦汉时期是汉字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秦到西汉早期,正处于汉字的隶变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在传世文献中难以见到,它们是用字研究的宝貴材料。

近年来,秦汉简帛文献用字研究也成为了文字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已公布的秦汉简帛文献在文字辨识和整理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诸多学者对银雀山汉简、马王堆简帛等出土材料都开展了汉语字词关系的系统研究。

然而,限于材料和技术等条件,对于秦汉时期整体用字的使用情况、通行程度、流行时间等方面尚缺乏比较细致的定量研究。

对此,只有在对简帛文献用字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认清用字现象的性质和分类,改变简帛文献整理中对用字只有粗略说明的现状。

(王贵元 2008)159由张再兴先生(2021)主编的《秦汉简帛文献断代用字谱》(以下简称《用字谱》)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编写的,这是首部全面梳理秦汉简帛文献用字发展脉络的工具书。

裘锡圭先生论著目录

裘锡圭先生论著目录

裘锡圭先生论著目录2004-01-09 03:04:28 阅读2163 次摘自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网页专著代表专著:1,《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版,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已在台湾出繁体字版,并已被译成英文、韩文。

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63,《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8,1995年获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75,《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0其他专著:1,《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0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参加编写,文物出版社,19803,《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参加编写,文物出版社,19854,《曾侯乙墓》(上),第五章第六节、附录一、二,文物出版社,19895,《望山楚简》,释文与考释部分,中华书局,1995.66,《江陵望山沙塚楚墓》,附录二望山1、2号竹简释文与考释,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7,《尹湾汉墓简牍》,参加编写,中华书局,1997.98,《郭店楚墓竹简》,校订、注释中“按语”部分,文物出版社,1998.5(此书获2000年国家图书奖)论文代表论文:1,《释“ ”》,《古文字学论集初编》,19832,《释殷虚卜辞中的“ ”“ ”等字》,《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10,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二等奖3,《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2,198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论文一等奖,198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1980.55,《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79.6其他论文:《〈论衡〉札记》,《文史》5辑,1978《说“弜”》,《古文字研究》1辑,1979《说“宦皇帝”》,《文史》6辑,1979《说“遇负杖入保者息”》,《文史》6辑,1979《说“河海不择细流”》,《文史》7辑,1979《“畀”字补释》,北大中文系《语言学论丛》六辑,1980《释“柲”》(附:释“弋”),《古文字研究》3辑,1980《甲骨文考释(八篇)》,《古文字研究》4辑,1980《释“勿”“发”》,《中国语文研究》2期,1981《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古文字研究》6辑,1981《说“薄土”》,《文史》11辑,1981《汉简零拾》,《文史》12辑,1981《昭明镜铭文中的“忽穆”》,《文史》12辑,1981《读书札记三则》(《“祭禽”解》、《说“食”》、《说“索我于枯鱼之肆》),萧兵主编《淮阴师专活页文史丛刊》110号,1981《“登立为帝孰道尚之”解》,《文史》11辑,1981《〈洛诰〉“其作周匹休”新解》,《文史》12辑,1981《〈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文史》15辑,1982《说卜辞的焚巫尪与作土龙》,《甲骨文与殷商史》一辑,1983《卜辞“異”字和诗、书里的“式”字》,《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1983《说 簋的两个地名--“棫林”和“胡”》,《考古与文物》丛刊《古文字论集》(一),1983《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三篇》,《古文字研究》10辑,1983《〈章太炎年谱长编〉补》引文标点琐议,《文史》23辑,1984《甲骨卜辞中所见的逆祀》,《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释殷墟甲骨文里的“远”“ ”(迩)及有关诸字》,《古文字研究》12辑,1985《说“喦”“严”》,《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集》(下),1986《释“求”》,《古文字研究》15辑,1986《马王堆三号汉墓“养生方”简文释读琐议》,《湖南考古辑刊》四集,1987《王国维全集》书信卷在编次标点等方面的问题,《古籍整理与研究》2辑,1987《谈谈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增刊《孙诒让纪年论文集》,1988《对〈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一文的评论的答复》,Early China 14,1989《从殷墟甲骨卜辞看殷人对白马的重视》,《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说甲骨卜辞中“戠”字的一种用法》,《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89《释“建”》,《古文字研究》17辑,1989《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 ”》,《出土文献研究续集》,1989《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农史研究》八辑,农业出版社,1989《古文字释读三则》(第三则),《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古文字释读三则》(前二则),《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附录一《裘锡圭先生来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诸侯之旅”等印考释》,《文物研究》6辑,黄山书社,1990《释“无终”》,古文字学术讨论会论文,1990,又收入《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履”》,《甲骨文与殷商史》三辑,1991《甲骨缀合拾遗》,《古文字研究》18辑,1992《殷墟甲骨文字考释(七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文史》35期,1992《释“贾”》,,1992.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讨论会论文《释西周甲骨文的“ ”字》,《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编集,1997《殷墟甲骨文“彗”字补说》,饶宗颐主编《华学》第2辑,1997《读〈战国纵横家书释文注释〉札记》,《文史》36辑,1992(节选)《谈谈清末学者利用金文校勘〈尚书〉的一个重要发现》,《古籍整理与研究》4辑,1989《论“揜函”-并释甲骨文“橹”字》,饶宗颐主编《华学》第1辑,1995《四十年来发现的简帛古籍对传世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要),台北《汉学研究通讯》15卷1期,1996《研究古代中国手稿的方法》,《古代中国》(Early China11-12),1985-1987(马几道Gilbert L. Mattos 译成英文)《〈辞源〉修订本在注反切方面的一些问题》,深大《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6《古文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甲骨文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甲骨文字释林》,《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甲骨卜辞》,《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1988《铜器铭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1988,《殷周古文字中的正体和俗体(日译)》,《シンホヅウム中国古文字と殷周文化》,东方书店,1989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史》(一),1989《释词两则(释“拉杂”、释“涉猎”),《王力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谈谈同源字典》,纪念王力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0,《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说文解字〉与出土古文字》,《说文解字研究》(一),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注意培养正确使用汉语汉字的能力》,齐宝惠、陈建龙编《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使用的符号》,《文物天地》,1993.2(参看《专家笔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裘锡圭》,《考古》1993.4)《古文献中读为“设”的“埶”及其与“执”互讹之例》,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东方文化》Volume ⅩⅩⅩⅤⅠ,1998 Numbers1 and 2《唐墓出土的双陆盘》,《文史》12辑,1981《说鈚、榼、椑榼》,《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3、14期,1989《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中国哲学》2辑,1980《战国时代社会性质试探》,《中国古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啬夫初探》,《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17辑,1983《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文史》19辑,1983《杀首子解》,《中国文化》第9辑,三联书店,1994《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中国文化》总2期,1990《说“仆庸”》,《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上册,巴蜀书社,1990《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道家文化研究》2辑,1992《孙诒让》,《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于省吾》,《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并非〈黄帝四经〉》,《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前言,《清华文丛》之五,清华大学出版社《说殷墟卜辞的“奠”--试论商人处置服属者的一种方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本第3分《我和古文字研究》,张世林编《学林春秋》三编下册,朝华出版社《秦始皇“书同文字”的历史作用》,与朱德熙合作,《文物》《战国时代的 和秦汉时代的“半”》,与朱德熙合作,《文史》8辑《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考释补正》,与朱德熙合作,《文史》10辑《七十年代出土的秦汉简册和帛书》,与朱德熙合作,《语文研究》《安阳后岗圆形葬坑性质的讨论》,《考古》《甲骨文中所见之商代五刑--并释“ ”“剢”二字》,《考古》《纳西象形文字》,《文字改革》《“锡朕文考臣自厥工”解》,《考古》《“□侯获巢”鼎铭补释》,《考古》《战国文字研究(六种)》,与朱德熙合作,《考古学报》《读〈安阳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辞〉》,《考古》《关于侯马盟书的几点补释》,与朱德熙合作,《文物》《信阳楚简考释(五篇)》,与朱德熙合作,《考古学报》,1973.1《人民群众是汉字的创造者和改革者》,《光明日报》,1973.10.25《战国铜器铭文中的食官》,与朱德熙合作,《文物》,1973.12《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谈关于古隶的一些问题》,《考古》,1974.1《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7《说“玄衣朱 ”--兼释甲骨文“虣”字》,《文物》,1976.12《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3《说“ 白大师武”》,《考古》,1978.5《关于郢大府铜量》,《文物》,1978.12《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与朱德熙合作,《文物》,1979.1《新发现的居延汉简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79.4《解放以来古文字资料的发现和整理》,《文物》,1979.4《殷虚甲骨文研究概说》,《中学语文教学》,1979.6《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7《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释“庸”“丰”“鞀”》(附:释“万”),《中华文史论丛》,1980.2. 《战国文字中的“市”》,《考古学报》,1980.3《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与李家浩合作,《音乐研究》,1981.1《关于新出甘露二年御史书》,《考古与文物》,1981.1《读考古发掘所得文字资料笔记(一)》,人文杂志,1981.2《谈谈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汉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籍整理出版简报》,1981.6《〈睡虎地秦墓竹简〉注释商榷》(一)(二),《文史》12辑,1981.9《〈武功县出土平安君鼎〉读后记》,《考古与文物》,1982.2《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人文杂志》,1982.2.-1983.4《读古书要注意考古资料》,《电大文科园地》,1984.7《汉字的性质》,《中国语文》,1985.1《〈辞源〉〈辞海〉注音商榷》,《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5《谈谈学习古文字的方法》,《语文导报》,1985.10《文字职务的分化》,王问渔主编《训诂学的研究与应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4《阅读古籍要重视考古资料》,《文史知识》,1986.6《再谈甘露二年御史书》,《考古与文物》,1987.1《读〈小屯南地甲骨〉》,《书品》,1987.3《漆“面罩”应称“秘器”》,《文物》,1987.7《鋞与桱桯》,《文物》,1987.9《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湖南中医学院学报》七卷四集,1987.10.《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与朱德熙合作,《光明日报》,1987.11.5《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1988.1.(英译文见 Early China 14、1989)《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古汉语研究》,1988.1《“廪人”别解》,《人文杂志》,1988.1《战国平阳刀币考》,与李家浩合作,《中国钱币》,1988.2《说字小记》,《北京师院学报》,1988.2《浅谈玺印文字的研究》(内容兼及秦汉),《中国文物报》,1989.1.20《四十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语文建设》,1989.3《王利器<新语校注>》(书评),《东方文化》第28卷,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刊行,1990.1《评〈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上)(下),《书品》,1990.1&1990.2《释殷墟卜辞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1990.3《再谈古文字中的“去”声》,《汉字文化》,1991.2《谈谈辨释汉简文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江汉考古》,1991.4《关于〈小屯南地甲骨〉的讨论----答萧楠同志》,《汉字文化》,1992.1《读古书要注意字的古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1《古玺印考释四篇》,《文博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安国旧藏<秦泰山刻石>宋拓本真伪辨》(节选自《秦汉时代的字体》),《中国书法》,1992.3《史墙盘铭解释》,《文物》,1978.3,又载《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文物出版社,1992.6《甲骨文字特殊书写习惯对甲骨文考释的影响举例》,《安阳殷墟笔会论文选》,1984;又载《古文字论集》、1992.8《释南方名》(原为《甲骨文字考释(续)之一》,《古文字论集》,1992.8《说“以”》(原为《甲骨文字考释(续)之一》,《古文字论集》,1992.8《释“弘”“强”》(原为《甲骨文字考释(续)之一》,《古文字论集》,1992.8《说“ ”》(原为《甲骨文字考释(续)之一》,《古文字论集》,1992.8《殷墟卜辞所见石甲兔甲即阳甲说》,《古文字论集》,1992.8《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复偏旁的省略》(原为《甲骨文字考释(八篇)》之一,载《古文字研究》第4辑),《古文字论集》,1992.8《再谈甲骨文中重文的省略》(原为《甲骨文字考释(续)之一》,《古文字论集》,1992.8《“司马闻”“闻司马”考》,《古文字论集》,1992.8《<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读后记》,《古文字论集》,1992.8《吴大澂》,吉常宏等编《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0《谈曾侯乙墓钟磬铭文中的几个字》,与李家浩合作,1988年武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讨论会论文,载湖北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11王慎行《古文字与殷周文明》序,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珍秦斋古印展>释文》,,1993.2《一句至少被误解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常用的话--“予取予求”》,《古汉语研究》,1993.2《秦汉时代的字体》,《中国书法全集》卷7“秦汉刻石一”,荣宝斋,1993.3《考释古文字之方法》,裘锡圭演讲、刘雪妹整理,《甲骨文论文集》,台中甲骨文学会丛刊之六,1993.4 《是原始文字还是符号(记者武勤英访裘锡圭)》,《光明日报》,1993.4.26日6版《释“衍”、“侃”》,台湾师大国文系·中国文字学会主办《鲁实先先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6 《读〈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1993.6《朱德熙先生在古文字学方面的贡献》,《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1993.7《怀念我敬爱的朱德熙先生》,《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语文出版社,1993.7《读简帛文字资料札记》,《简牍研究》第一辑,法律出版社,1993.10古越阁《商周青铜兵器》序,台北古越阁发行,1993.11《关于晋侯铜器铭文的几个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2《甲骨文》,《神州学人》,1994.7(总第53.)《浅说汉字文化圈内的汉字异形的问题》,韩国汉字讨论会论文,1994.8《关于石鼓文的时代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1《谈谈汉字整理工作中可以参考的某些历史经验》,《语文建设》,1987.2,又载《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出版社,1995.4《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语文建设》,1991.2,又载《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出版社,1995.4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序,岳鹿书社,1995.4《金石收藏家的斋名与其藏品》,《文物天地》,1995.6《也谈子犯编钟》,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3卷5期(总149期),1995.8《不要以不误为误-语文琐议之一》,《中国教育报》,1995.10.7《关于子犯编钟的排次及其它问题》,《中国文物报》,1995.10.8《〈墨经〉“佴”“ ”“廉”“令”四条校释》,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三卷,1995.12《殷墟甲骨文在文字学上的重要性》,韩国中国古文字学会编《古文字学论集第一辑·甲骨学特集》,1995.12. 《积极慎重地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建设》,《语文建设》,1996.2《从文字学角度看殷墟甲骨文的复杂性》,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校中国学研究所《中国学研究》第10辑,1996.8. 《帛书<要>篇释文校记》,北大哲学系暨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1996.8.11-16《战国文字释读二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9《读汉简札记》,《简牍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9《董作宾--为刘梦溪主编的近代学术名著丛书董作宾卷而作》,收入《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0《〈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补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题为《“道”“德”溯源(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从几件周代铜器铭文看宗法制度下的所有制》,《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1《贝、钱、币-杂谈古代货币制度对语言文字的影响(为北京电视台教育节目部作)》,1996.12《研究古代文化应该有训诂常识》,《人民政协报》,1997.2.24《晋侯苏钟笔谈》,《文物》,1997.3《从出土文字资料看秦和西汉时代官有农田的经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之四《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1997.7《简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读传世先秦秦汉古籍的重要根据》,《两岸古籍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佐子”应读为“嗟子”》,《文物》,1998.3《说“格物”--以先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为背景》,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8;又收入《释中国》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释 》,载《容庚先生百年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4《诅楚文“亚驼”考》,《文物》,1998.4《甲骨文中的见与视》,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8.5《谈谈“成白”刀》,中国钱币学会编《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5《以郭店<老子>简为例谈谈古文字的考释》,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发言稿,1998.5.;又见《中国哲学》第21辑《二十世纪的汉语文字学》,与沈培合写,《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殷墟甲骨文考释四篇》,李学勤、吴中杰、祝敏申主编《海上论丛》(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7 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论殷墟卜辞“多毓”之“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9《西周粮田考》,《周秦文化研究》,《周秦文化研究》编委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1;又收入《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中心编辑组编,科学出版社,1998.11《田章简补释》,《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2《<神乌傅>初探》,《文物》,1997.1(修订本见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2)《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沂南阳都故城铜斧应为西汉遗物》,《文物》,1999.5《郭店〈老子〉简初探》,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简”专号)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释“厄”》,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8.20日至23日《蔡哲茂〈甲骨缀合集〉》序,乐学书局有限公司,1999.9《古文字研究五十年》,与陈剑合,《中国教育报》(该文发表时只署了裘一人之名),1999.9.28王作新《汉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序,武汉出版社,1999.10《何琳仪〈古币丛考〉读后记》,《中国文物报》,1999.11.17《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文物》,1999.12《中国出土简帛古籍在文献学上的重要意义》,(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会《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三号,1999;又载《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2.(后者稍有增补)《中国出土简帛古籍在文献学上的重要意义》,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3号,1999;又载《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刊》1,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12《说“ 凡有疾”》,《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11998.5.;《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以郭店〈老子〉简为例谈谈古文字考释》(资料摘要),达慕思会议论文《〈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追记》,《文物》,2000.2《释“木月”“林月”》,《古文字研究》第20辑,中华书局,2000.3《不合时宜的感想》,《北京大学校刊》(中文系系庆专刊),2000.3.31《纠正我在郭店〈老子〉简释读中的一个错误--关于"绝伪弃诈"》,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10.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 《中国古典学重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卷,“古典学の再構築”东京大学郭店楚简研究会编,2000.6.1《中国古典学重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卷,“古典学の再構築”东京大学郭店楚简研究会编,2000.6.1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序,中华书局,2000.1;又见《书品》2000.6《〈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古文字研究》第22辑,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中华书局,2000.7;《郭店楚简の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卷,“古典学の再構築”东京大学郭店楚简研究会编,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研究室,2000.6.1《推动古文字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12《“东夏”解》,《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我与唐兰先生的渊源》,《中国文物报》,2001.2.14《古音学与古文字学的密切关系》,“海峡两岸汉语史研讨会”论文,北京社科院,2001.6.4-5《先秦古书中的钱币名称》,首届中国先秦货币研讨会论文,山西太原,2001.6.20-24《从殷墟卜辞的“王占曰”说到上古汉语的宵谈对转》,《中国语文》,2002.1《关于〈孔子诗论〉》,《国际简帛研究通讯》Vol 2 No.3,2002.1.;《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从一组卜辞看殷历月的长度和大小月的配置》,《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

古文字研究目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5本)目录

古文字研究目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5本)目录

《古文字研究》1-24辑目录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胡厚宣:《说》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弜”》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日]岛邦男:《禘祀》[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柲》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林沄:《琱生簋新释》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布考》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019-2020学年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大连育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海一苗树梁衡①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②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

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

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

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

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

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

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

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③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

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

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

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

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

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

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

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被称为“一苗树壕”。

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

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

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

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

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

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

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

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

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

李学勤: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李学勤: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李学勤: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中国有着总结学术发展的悠久和优良传统,向上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业已经历了从原始时期到夏、商、西周三代之变。

对于错综复杂的远古文化,孔子从学术史的角度将其归结为“六经”。

《庄子·天运篇》云:“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孔子对于“六经”虽然做的主要是学术综合的工作,即“述而不作”,但这一开创性的学术总结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说:“中国学术具最大权威者凡二:一曰孔子;一曰'六经’。

孔子者,中国学术史上人格最高之标准,而'六经’则中国学术史上著述最高之标准也。

”[1](P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得到了空前繁荣发展。

但由于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经籍百家遭到严禁,致使学术为之一变。

汉惠帝时,下令废除《挟书律》,百家思想重新活跃起来,学术为此又起一变。

在中国学术史研究方面,汉初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西汉末期有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别录》,东汉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学术史研究从此绵延不绝,各个朝代官修或私修史书,一般都有总结前代学术的专门章节,或曰《艺文志》,或曰《经籍志》,目的都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一但是,由于秦代毁灭性的焚书,致使中国大量的古代书籍严重失传,以至后代出现了一些所谓续作的“伪书”,而且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传世的书面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和变化。

对此,历代学者不断对某些“伪书”进行甄别和审查,其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然而,从清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风靡一时的“疑古思潮”。

崔述运用司马迁“考信于六艺”的方法,以经书中的某些记载驳斥诸子百家中所载之古史,写作了《考信录》,认为后世所传的古史大半是战国诸子所假造的,主张中国的信史应始于唐、虞时代。

吴简“户调分为九品收物”的借鉴与创新(1)

吴简“户调分为九品收物”的借鉴与创新(1)

吴简“户调分为九品收物”的借鉴与创新(1)1996年在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大批吴简,是三国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

虽然目前有关吴简的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克成大功尚须时日,但从《文物》1999年第5期发表的王素、宋少华、罗新诸先生合著的《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以下简称《新收获》)一文中披露出来的材料看,已为我们探讨东吴的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据《新收获》介绍,在业已整理出的长沙走马楼简牍中,有不少关于户税、户调制度方面的材料。

其中,东吴户税分三品收钱,户调分九品收物的内容,尤其引人瞩目。

文章列举户分三品有九简,户分九品有二简,兹择取前九简中的三简并后二简抄录如下:其二户上品(12—5324)其九户中品(12—5433)右廿六户下品(4—1290)其八十四户下品之下(12—5319)口女户下品之下不任调(10—4233)户调二简中的“下品之下”,乃是指九品第等中的“下下”而言,也就是第九品。

而“不任调”之“调”,则是指的“户调”。

所调之物据文章所引吴简有“调布一匹”、“调麻一匹”以及“调鹿皮”、“调麂皮”等等。

可见东吴征收赋税,确有户分三品与户分九品之类分。

据《新收获》一文作者解释说,上述简文之所以出现户分三品与户分九品两种情况,“存在这种可能:当时征收与户等有关的赋税,根据税种存在两种标准:户税根据旧标准(即所谓‘故户’),分三品收钱;户调根据新标准,分九品收物。

”因此,“户分三品属旧制,是为户税而设;户分九品属新制,是为户调而设。

二者没有矛盾”。

另外,文章在谈到户分三品时还作一注释,释文说:“按:又有‘右凡六亩下品口’(4 -1238)简。

似乎当时田亩与户一样,亦分上、中、下三品。

” 上述吴简,无疑是研究东吴赋税制度史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

但就当时户税分三品收钱和户调分九品收物而言,前者明显有其历史源渊,是对东汉旧制的承袭,后者极可能是综合曹魏的户调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并将九品论人之法嫁接于户调制度而来。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田静一、著作中华秦文化辞典/袁仲一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经济史论考/黄今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思想史/周桂钿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张显成著//巴蜀书社2000年4月睡虎地秦简初探/高敏著//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4月秦陵文物精华/张占民、程学华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秦封泥集/周晓陆、路东之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中国社会史文库)/李小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月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罗二虎//天地出版社2000年6月《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魏德胜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6月秦简日书集释/吴小强著//岳麓书社2000年7月秦汉简史/林剑明、赵宏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秦俑博物馆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绘画史/顾森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魏德胜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8月秦出土文献编年/王辉著/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2000年9月秦公司兴亡史:以经营观点剖析帝国七百年兴衰/陈文德著//岳麓书社2000年9月汉魏洛阳城故址研究/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秦国演义/李西堂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俑兵马博物馆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乱世英雄吕不韦/李健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检阅秦俑/张涛//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10月秦始皇帝评传/张文立著/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11月秦史/王遽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秦汉士史(国学研究丛书)/于迎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秦军事史(秦俑秦文化丛书)/郭淑珍、王关成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二、论文(一)秦汉文化通论1、史论周代职官制度与秦汉官僚制度的形成/卜宪群//南都学坛2000-1战国秦汉时期西南铁农具的传播与分布/周万利//西南师大学报2000-1秦汉二十等赐爵制与官僚制/卜宪群//文史知识2000-1论秦汉移民政策/庞慧//韩山师院学报2000-1秦汉官僚的类型及其演变/卜宪群//聊城师院学报2000-1关于先秦汉初袍服的定名问题/刘彬徽//江汉考古2000-1秦汉治道的形成及其社会心理依据/徐俊祥//盐城师院学报2000-1秦汉至突厥崛起之前的乌古斯历史考辨: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二/李树辉//喀什师院学报2000-1先秦两汉羁縻考/陈友冰//安徽史学2000-1关于秦汉时期楚文化的探讨/魏航空//南方文物2000-1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黄椒成//扬州大学学报2000-1试论秦汉之际的思想特色/陈斯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略论秦汉变革之际的叔孙通/朱清如//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2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与秦之速亡/奚椿年//江海学刊2000-2秦汉时期避讳的发展与特点/王建//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2秦汉时期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丁毅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2试析秦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2000-2秦汉治道与礼乐文化/谢子平//学术论坛2000-2秦汉县政府机构设置与行政职能/袁刚//南都学坛2000-2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阎步克//学术界2000-2试论秦汉风俗的时代特征/万建中//上饶师专学报2000-2试析秦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2000-2秦汉王朝开发岭南述论/段塔丽//陕西师大学报2000-2略论秦汉变革之际的叔孙通/朱清如//常德师院学报2000-2秦皇汉武异同论/孟祥才//泰安师专学报2000-2秦汉时期青海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杨东晨//青海师专学报2000-2略论秦汉时期的历史循环思想/庞天佑//郑州大学学报2000-3略论秦汉时期地方性立法/阎晓军//江西师大学报2000-3文明·中国古文明·周秦汉唐文明/黄留珠//文博2000-3论秦汉时期西藏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杨东晨//西藏大学学报2000-3略论秦汉时期地方性立法/阎晓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秦汉生态职官考述/陈业新//文献2000-4“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秦汉时期边疆思想论略/龚留柱//南都学坛2000-4秦汉时期私营工商业的行业类型考述/张仁玺//山东师大学报2000-4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崔吉学//聊城师院学报2000-4儒家文化与秦汉封禅/贾贵荣//齐鲁学刊2000-4《史记·秦本纪》标点纠误两则/朱永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周秦都邑迁徙的比较研究/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版式组合与地图复原新探/雍际春、党安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状况之比较/周金华//湘潭大学学报2000-4秦汉后宫属吏考/李春艳、李怡//人文杂志2000-4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赵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4陕西古代文化与“秦学”漫议/佘树声//人文杂志2000-5探索精蕴·把握精髓·弘扬精华──关于秦学研究的致思取向问题/赵馥洁//人文杂志2000-5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胡戟//人文杂志2000-5以秦文化研究为创建秦学行奠基礼/肖云儒//人文杂志2000-5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刘太祥//史学月刊2000-5论秦汉时期广东与港澳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杨东晨//嘉应大学学报2000-5秦汉时期的环渤海地区文化/王子今/社会科学辑刊2000-5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刘太祥//史学月刊2000-5秦汉后宫制度述论/朱子彦//学术月刊2000-6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杨东晨、杨建国//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6秦汉时期市场的多层级性/朱德贵//安庆师院学报2000-6秦汉的诸生与政治/梁锡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段渝//社会科学研究2000-6秦汉关中地名考易/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道家在秦汉哲学史上的地位/陈鼓应//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2期,2000年6月秦汉隋唐现象论略/许兆昌//社会科学战线2000-6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薛瑞泽//洛阳师院学报2000-6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张弘//济南大学学报2000-6秦汉历史教学/金克木//读书2000-8宗祖文化背景与大一统理念实践的早期轨迹——兼论周秦汉在华夏一统统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张仲立//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丁毅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时期服饰礼仪的变化和发展/李秀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象郡辨析/李龙章//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时期反贪的启示/孟祥才、范学辉、宋艳萍//中国人事报2000-9-15秦汉国家行政中枢的演变/卜宪群//文史知识2000-10秦汉时期儿童生活试探/彭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生态与民俗/陈业新//江汉论坛2000-11秦汉时期西北的开发史鉴/陈业新//光明日报2000-12-82、考古文物研究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赵平安//历史研究2000-1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魏得胜//中国文化研究2000-1汉晋时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罗二虎//四川大学学报2000-1战国秦汉时期西南铁农具的传播与分布/周万利//西南师大学报2000-1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秦汉瓦当浅说/田亚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1中国考古学五十年丙篇——秦汉至元明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刘庆柱//光明日报2000-1-21汉唐墓葬中的鬼怪形象及其他/赵超//文物天地2000-2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李小波//北京大学学报2000-2论秦咸阳与汉长陵遗址出土的素面瓦当/张俊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怎样辨识秦官印与汉初官印/滕瑞丰//中国文物报2000-2-20辽东地区燕秦汉长城障塞的考古学考察研究/萧景全//北方文物2000-3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漕运与仓储/薛瑞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3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农业开发/薛瑞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3江陵岳山秦汉墓/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考古学报2000-4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黄倩茜//西北大学学报2000-4;长安学丛书·艺术卷,陕西师大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简帛异文的类型及其价值/吴辛丑//华南师大学报2000-4秦汉时代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段渝//社会科学研究2000-6秦汉相承,帝王同制:略论秦汉皇帝和汉诸侯王陵园制度的继承与演变/王学理//考古与文物2000-6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张忠培//中国文物报2000-6-18广州秦代造船遗址考辨:兼评杨鸿勋《南越王宫殿辨》/冯永驱、陈伟汉、全洪/中国文物报2000-7-26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木材防腐措施——从秦俑二号坑的一根棚木谈起/王志友、刘春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兵马俑坑附近剖面全新世气候记录及春秋——秦汉历史时期气候环境/李秀珍、魏京武、吕厚远、吴乃琴 //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芦建华、杨玲//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二)秦文化专论1、史论封建传统抑商思想的滥觞:商鞅韩非的抑商思想/刘甲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上古秦楚两族同源考/龚维英//人文杂志2000-1白起与荆柯:兼论儒、法二家的历史功过/谭平//成都大学学报2000-1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王绍东//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1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吴宏岐//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0-1吕不韦自杀心理透视/丁海燕//集宁师专学报2000-1凝聚力的缺乏与秦的速亡/徐俊祥//徐州师大学报2000-1试论项羽兵法/陈业新//浙江学刊2000-1秦用客与客奔秦述论/陈怀健//学海2000-1蒙恬祖籍考/李大晋、李明//临沂师院学报2000-1论赵高是葬送秦朝的祸首/周兴春、李宝中//德州师专学报2000-1关于李斯研究的几个问题/杨建宏//长沙大学学报2000-1秦人为什么选择法家/王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1秦的统一与秦国的农业政策/雷依群//咸阳师专学报2000-1略论齐文化在秦国的沉寂/宣兆琦//聊城师院学报2000-1论韩非“法术势”哲学的逻辑结构/李更平//齐鲁学刊2000-1略论齐文化在秦朝的影响和沉寂/宣兆琦//聊城大学学报2000-1秦惠文王祷词华山玉简文研究/连劭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浅议秦度量衡制度与相关性商诏/祝中熹//陇右文博2000-1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兼论其政治实用主义本质/蒋重跃//辽宁大学学报2000-2秦朝治道与礼乐文化/谢子平//学术论坛2000-2对秦统一度量衡的再认识/朱筱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2略谈秦的“以法治吏”/黑广菊//聊城师院学报2000-2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与秦的速亡/奚椿年//江海学刊2000-2“避讳不始于秦”说/郑慧生//人文杂志2000-2徐福其人及其东渡的几个问题/韩玉德//陕西师大学报2000-2秦襄公将兵救周发微/刘蓉//延安大学学报2000-2秦始皇暴政原因探析/唐德荣、盘娟梅//株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吕氏春秋》的执一统众之术/李祥俊//管子学刊2000-2《吕氏春秋》与道家析论/修建军//管子学刊2000-3略论《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王启才//文献2000-3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贾贵荣、张晓生//管子学刊2000-3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张志丽//北京师大学报2000-3自豪与困惑:秦朝统治者矛盾的政治心理:附论初创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张雪荣、黄永明//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3卢生其人及其秦王朝的速亡/白音查干//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3三神山及徐福东渡传说新探/李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3徐福东渡再探/李小红、袁玲儿/宁波大学学报2000-3论李斯入秦与李斯之死:与奚椿年先生商榷/张震英//天中学刊2000-3读《史记·项羽本纪》三题/苏兴遗作、苏铁戈整理//史学集刊2000-3陕甘地区商代秦文化及相关问题/史党社、田静//文博2000-4从秦统一谈选贤任能问题/丁善科//洛阳师院学报2000-4论项羽的多重性格及对其成败的影响/陈业新、王明德//台州师专学报2000-4秦客卿制述论/袁礼华//南昌大学学报2000-4秦王子婴身世蠡测/张金铣//史学集刊2000-4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李元//北方论丛2000-4秦行政制度的特点/汪玉川//中国行政管理2000-4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张汉东//安徽师大学报2000-4论天水秦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雍际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4对项羽乌江自刎的一种解读:小议“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吴雄//龙岩师专学报2000-4秦始皇身世考辨/张汉东、陈实//山东师大学报2000-5《吕氏春秋》的社会治理观/李匡夫、王巧林//东岳论丛2000-5秦相吕不韦功过论/朱绍侯//河南大学学报2000-5郡县制起源的历史考察/万昌华//齐鲁学刊2000-5以秦文化研究为创建秦学行奠基礼/肖云儒//人文杂志2000-5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胡戟//人文杂志2000-5探索精蕴·把握精髓·弘扬精华:关于秦学研究的致思/赵馥洁//人文杂志2000-5论李斯之过/王孝春//前沿2000-6论秦代赋税结构及其沿革/黄天华//广东社会科学2000-6试论秦的社会与宗室/赵沛//山东大学学报2000-6再谈陈下之战/施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商鞅法哲学研究/曾振宇//史学月刊2000-6先秦法家思想对秦政治及后世的影响/高波、张东轩//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铸十二金人/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阴阳五行学说与秦始皇创水德制度/杨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礼治文化述论/黄留珠//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西周春秋周秦礼制文化比较简论/王晖//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儒学在秦的兴衰/李淑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悉召文学方士甚众”到“焚书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再探/臧知非//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和远距离传播/杨谨//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战国时期关东诸国各派思想对秦国政治思想的影响/贺润坤//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人事功精神脞谈/王健//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人的医学实践与理论/田静//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代装饰图案源流述略/王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风》与秦社会/张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君子苟不求利禄,则不害其身——李斯的心理分析/陈文豪//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司马迁的取材与秦国人物/藤田胜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简析秦昭王时代/王关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胡亥简评/张敏、兰德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人文视角看赵高其人功过是非与秦之灭亡/汪红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谈秦代思想言论罪的特点/张铭洽//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周秦职官异同论/王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统一六国中相的作用述论/郭睿姬//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商君书》军事思想试探/郭淑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及其特点/张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贾贵荣//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嬴政的自卑情结与秦王朝的灭亡/康少锋//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可以避免而不去避免的历史错误——关于秦始皇及秦亡问题的再思考/刘敏//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婚姻的政治文化意义/薛瑞泽//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秦统一前的文化教育思想及对秦国的影响/吴海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吕氏春秋》教育理论的深透/唐群//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与水利/杨正卿//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史的灾异记录/王子今//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谈秦国农业发展的原因/朱学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商鞅与秦国的农业政策/何宏//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都咸阳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李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早期嬴秦与姬周关系初探/辛怡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建国前活动考察/徐日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古陈仓秦人“饲鸡”热渊源初探/高次若//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新宫归来话徐福/黄雪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李斯与秦小篆/吕劲松//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商鞅变法看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刘秀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0-9秦人的崛起与统一六国/济深//中国文物世界2000-9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滕铭予//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事功精神:秦文化之魂/王健//陕西日报2000-10-17韩非《韩非子》与秦代政治新探/臧知非//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夷、秦人、秦胡/弓建中、谭晓林//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对秦“西垂”及相关问题的考察/徐日辉//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俑的史学价值/田静、史党社//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一生受制于人的秦始皇/史式//今日中国2000-10商鞅的文化肖像/王子今//学习时报2000-11-20论项羽悲剧性格的文化因素/杨波//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四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论商鞅的一元化法律思想/吴昊//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增刊论史学对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的影响/王绍东//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S12、考古文物资料研究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吴宏岐//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0-1内蒙古阴山小佘山秦长城/王大方//文物天地2000-1日书“男女日”与“生子”/尚民杰//文博2000-1考古资料为史学添翼——撰写《湖北通史·秦汉卷》的一点体会/丁毅华//江汉考古2000-1秦墓《易占》与《归藏》之关系/王宁//考古与文物2000-1西安临潼新丰南杜秦遗址陶文/王望生//考古与文物2000-1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文研究/连劭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郝茂/新疆大学学报2000-1关于春秋时期秦国铜器墓的葬式问题/刘军社//文博2000-2秦玉牍索隐/李学勤//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2秦俑二号坑发现两层棚木/王志友//文博2000-2秦俑鞋印的思考/兰德省//文博2000-2海岱区所见秦帝国的烙印/高广仁//文博2000-2秦代“磁石门”小考:世界最古老的“国门”安全检查站/胡小炜//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论秦咸阳与汉长陵遗址出土的素面瓦当/张俊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从云梦秦简看秦的赎刑制度/严国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秦简动词研究与大型工具书/石峰/云南电大学报2000-2商州孝义发现秦代陶文/王昌富//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0-2秦东陵刍议/赵化成//考古与文物2000-3秦封泥文字的书法价值/任隆//书法2000-3秦文字瓦当的确认和研究/焦南峰、王保平、周晓陆、路东之//考古与文物2000-3云梦秦简中秦律的经济观探微/汤凌慧//辽宁师大学报2000-3关于秦陵百戏俑几个问题的探讨/袁仲一//文博2000-4秦简中吏治思想的考察/方利平//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4秦陵马厩坑与兵马俑坑之比较/兰德省//文博2000-4秦人早期都邑西垂考/雍际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4从天水放马滩秦简看秦代的弃市/曹旅宁//广东社会科学2000-5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相关问题/戴春阳//文物2000-5秦当辅村遗址/姚小平//文博2000-5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刘军社//考古与文物2000-5《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复音词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魏德胜/辞书研究2000-5秦俑坑出土的青灰泥的成分及其来源的测试研究/魏京武、李秀珍、吕厚远、吴乃琴//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秦陵铜车马残件剖析/程德润、郭宝发、程波//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计算机技术在秦俑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兼论信息时代考古工作的结构性重组/张仲立、张颖岚//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秦都咸阳遗址陶文丛考/刘庆柱、李毓芳/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帝王葬地试探/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塔尔坡战国秦墓出土的“半两”铜钱及其相关问题//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塔尔坡秦人墓地发掘收获及意义/中槐、屏人//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任家嘴秦人墓地发掘的主要收获/曹发展//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从考古资料看《塔尔坡秦墓》的价值与意义/张大为//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变革前后咸阳墓葬的变化/赵旭阳//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故城形制/孙德润//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城及宫殿遗址研究中争论的几个问题综述/岳起//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一号建筑遗址分析/瑞宝//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塔尔坡、黄家沟秦人墓地的形成及相关问题探讨/谢高文//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涤纶纤维厂战国秦墓清理简报/杨新文//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始皇陵园考古勘探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袁仲一//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兵马俑与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王锐、许卫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出土器物文饰看秦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彭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质—秦与山东诸国玉文化之比较/王昱东//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新出土“半裸俑”试探/李铨、苏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地区出土的马看秦国畜牧业和饲养业的发展/王淑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封泥的发现看秦手工业的发展/任隆//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洛南所见秦漆鼎与秦国制造业发展/呼林贵//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考古资料看秦代皮革制品/朱君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春秋战国时期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徐卫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都咸阳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李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国早期频繁徙都问题的思考/刘明科 //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秦都邑迁徙的几个问题/李自智//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法天意识在秦都咸阳建设中的规划与实施/王学理//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咸阳城与成都城的比较研究——兼谈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流/彭文、花艳芳//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祝中熹//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墓车马殉葬制度的初步研究/张颖岚//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店子秦墓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田亚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宝鸡益门二号墓的文化归属问题/刘军社//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直道石门琐议/王子今、焦南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咸阳“水神骑凤”空心砖纹内容浅析/梁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始皇陵园石质文物综合研究/王望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秦兵马俑坑建筑的形制与传承关系/张卫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的彩绘颜色/袁仲一//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研究三题/刘占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的“驱鬼”本义/吴小强//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陵武士铠甲塑造的革/许卫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冠式再探讨/党焕英//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出土的一件带铭文的青铜矛/阎红霞//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一号铜车马上的П型箭/陈春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车减震试探/朱思红、朱君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中国青铜器铸接和焊接及其在秦陵铜车马中的发展运用/申茂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秦俑考古资料管理谈计算机在考古技术中的应用/孟中元//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彩绘兵马俑的研究与保护回顾/张志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二号坑彩绘陶俑的现场保护/周铁、容波、严素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兵马俑二号坑几个出土彩绘俑的现场保护/张志军、容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遗址霉害调查及防霉剂对比研究/严苏梅、周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二号坑朽木及炭化遗迹的加固/容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国王陵中的防护措施/蒋文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谈秦兵马俑的仿制工艺/刘江卫//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复原秦始皇东巡刻石文/鹤间和幸//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式封泥的断代与辨伪/斯路//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半两钱/水出弘泰著、秦仙梅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陵考古新发现/始皇陵考古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秦代采矿及冶炼铸造技术的探讨/李文秀、玛丽娜//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二十世纪以来异文研究的脉络

二十世纪以来异文研究的脉络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本文通过分析 已往异文研 究的成果 , 清理其脉络 , 总结其表 现特征 , 概括其研 究方 法, 归纳其理论 内涵 ,
最终达到蠢测其未来走向的 目的。 关键词 : 异文研 究 ; 脉络及 思考 中图分类号: 0 9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2 3 4 ( 0 9 0 - 1 80 10 — 2 0 2 0 )5 0 5 - 4 -
其未 来 走 向的 目的 。

第 一 , 于异 文本 身 的概念 梳理 。 关 就 对异 文本 身 的认 识 而言 , 十世 纪 以来学 者们 二
主要探讨 了异文的定义 、 类型 、 产生原 因、 应用和特点 等 问题 。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可陆宗达 、 王宁对于异文 “ 或 伴随着异文现象的产生 , 就出现 了对于异文 的校 的界定 :指 同一 文献 的 不 同版本 中用 字 的差 异 , 原 【 4 王 古籍异文研究 》广 ( 订 、 录和研究 工作 。 十世 纪 初 以来 , 辑 二 相关 研究 成 果 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 。”J 彦坤《 东高 等 教育 出版社 ,9 3 19 )分 析 了异 文 产生 的原 因 和 主要 分 为 以下 四类 : 表现形式 , 并探讨了古籍异文的应用问题。 朱承平《 异 1 文辑 录工作 . 异 ( 2 0 )条分缕析 二 十世 纪对 于异 文 的 辑 录 工 作 主 要 是 利 用 出土 文类语料的鉴别与应用》 岳麓书社 ,0 5 文献和传世文献相 比照, 更广泛系统地搜集异文。陈 地 讨 论 了 异 文 的 分 类 以及 不 同 异文 语 料 的鉴 别 和应 ie、德 国学 者 l 寅 恪先 生说 :一 时 代 之 学术 ,必 有 其 新 材 料 与 新 问 用 问题 。一 些 国外学 者 如英 国学 者 Be r “ tc 、法 国学者 C rugn 等也 对 于 异文 的边 界 、 eqiii l 特 题。 取用此材料 , 以研求问题 , 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 Sek 5这 1 流 。 治学 之 士 , 预 于此潮 流 者 , 得 谓之 预 流 ( 用 佛教 点 等 问 题 提 出 了独 特 的思 考[, 些 观 点有 助 于加 深 借 初果之名 )其未得预者 , , 谓之未人流 。此古今学术史 对 于异 文本 身 的认 识 。 第二 , 以异 文为 材料 探讨 语言 学 中的理 论 问题 。 之通义 , 非彼 闭 门造 车 之徒 , 能 同喻 者 也 。敦 煌 学 所 这 一 类 型 的 研 究 主 要 是通 过搜 集 整 理 某 一类 型 者, 日 近 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 。”2 【 先生之言如 同指路

古文字研究16-24

古文字研究16-24

古文字研究16-24《古文字研究》总目(16-24辑)16、《古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高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张永山:《试析“锡多女贝朋”》朱凤翰:《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刘钊:《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柯昌济:《〈殷墟卜辞综类〉例证考释》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名之礼俗》刘启益:《读〈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后记》张颔:《孳方鼎铭文考释——谨以此纪念于老》陈公柔:《说媿氏即怀姓九宗》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刘宗汉:《〈()方彝〉考释》刘雨:《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绘本〈西清古鑑〉》17、《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曾宪通:《吴王钟铭考释——薛氏〈款识〉商钟四新解》李家浩:《攻五王光韩剑与王光戈》何琳仪:《者钟铭校注》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文字初探》朱德熙:《望山楚简里的“ ”和“ ”》林沄:《说戚、我》裘锡圭:《释“建”》罗琨:《释家》汤余惠:《关于字的再探讨》徐兆仁:《释》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李零:《古文字杂识(六篇)》黄锡全:《古文字考释数则》[美]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一)》[日]高岛谦一:《甲骨文中的并联名词仂语》戴家祥:《斟点〈名原〉书后》单周尧:《读王筠〈说文释例•同部重文篇〉札记》史树青:《麟为夷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王恒杰:《“耒”“力”一器考》18、《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沈之瑜、濮茅左:《卜辞的辞式与辞序》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分说》裘锡圭:《甲骨缀合拾遗》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彭裕商:《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它》方述鑫:《论“非王卜辞”》晁福林:《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加]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陶正刚:《灵石商墓亚羌铭试析》刘启益:《西周穆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雨:《南阳仲爯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19、《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酷文】论笔法 沃兴华 (书法家必看)

【酷文】论笔法 沃兴华 (书法家必看)

【酷文】论笔法沃兴华(书法家必看)沃兴华,1955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历史系本科,1979年破格考上华东师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华东师大历史系、艺术系任教。

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上海市书协秘书长,流行书风展主持人等。

现任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出版有《敦煌书法》、《敦煌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上下卷、《上古书法图说》、《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通论》、《怎样写斗方》、《从临摹到创作》、《沃兴华书画集》、《书法临摹与创作分析》、(VCD 三碟)、《金文大字典》(合著,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

还有多篇论文发表。

笔法是传统书法理论中最主要的部分,陈奕禧《绿荫亭集》说:“作书以用笔为上。

”唐代张怀瓘《用笔十法》称之为第一要务。

刘熙载《书概》说:“凡书之所以传者,必以笔法之奇,不以托体之古也。

”笔法问题如此重要,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论却从来没有作过一个全面的论述,今天的一般学书者甚至书法家对它的认识大多很模糊,有感于此,本文想谈以下几方面内容:笔法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基本内容?是怎样变化发展的?一笔法的产生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做,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以织纹为美饰,用它来命名汉字,说明古人非常重视汉字的美观。

事实正是如此,汉字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金文、篆书、分书、楷书,字体无论怎样变化,从象形到象意,从繁复到简单,人们始终不忘对它们的美化,总是想通过各种方法使它们更加漂亮一些,更加艺术化一些。

古人对汉字的美饰,主要表现在线条上。

殷商时代,人们有时在甲骨文的凹线内涂上朱砂或墨,有时甚至在同一片上涂以两色,董作宾先生说“涂以朱墨,为了装潢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殷人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线条的美观。

《老子》简帛本及传世本异文探源

《老子》简帛本及传世本异文探源
《 老子》 简 传世本异文探源
张 艳
( 郑州大学文学院, 河南 郑I ・ I I ' 4 5 0 0 0 0 )
摘 要: 《 老子》 简帛本及传世本异文多由词语 同义换用造成。本文通过对所有该类异文分析研 究以探 求其根 源 , 结论 为词 语 同义换 用原 因在 于词 义 演 变、 两词 本 可替 用、 社会发 展 、 语 言运 用的要 求等 。 关键词 : 《 老子》 ; 帛书本 ; 简本 ; 王弼本 ; 异文


词 义 演变
古汉 语 同义词 主要 是 由词 义 演变 形成 的 , 是 随 着词 汇史 的发 展 而变化 的 , 有很 强 的 时代特 色 。此 时可解 的词 , 到了彼时意义却 已发生改变 , 不再符 合要求 , 于是 就根据 实 际情 况换 用 一个 义近 而 为彼 时所 常用 的词 。如 : “ 杀一 死 ” , “ [ 若 民恒 且不 畏 死 ] , 奈 何 以杀 恩 之 也? ” ( B甲 3 9 W7 4 ) “ 若 民恒 且畏 不 畏死 , 若 何 以杀 ? 之 也 ?” ( B乙 3 9 W7 4 ) “ 民不畏 死 , 奈 何 以死惧 之 ?”
《 老子》 帛书 、 楚 简 以及 传 世 本 异 文颇 多 , 其 中 因词 语 同义换 用 造成 的情 况最 为 常见 , 而换 用 原 因 则 比较 复杂 。 内部 因素 , 主要 是词 义 演变 , 其它 如 书
写当时两词可以替用 、 词 的形式 尚未固定等等也都 是成因。 外部因素 , 如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语言运 用的实际要求 , 以及方言本身存在的差别等等。以 下 分别 述之 。【 1 ’
( 王本 ) “ 杀” , 世 传 今 本 均 同王 本 作 “ 死” 。上 古 “ 杀”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练习-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练习-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高三一模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单选题1.(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史籍记载: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每号令军士……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而凌之?’其语华人(汉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佃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汝何为疾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人和鲜卑人被区别对待B.汉人都沦为鲜卑人的奴隶C.鲜卑族都租种汉人的土地D.统治者努力缓和民族矛盾2.(2022·北京房山·一模)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

”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3.(2022·北京通州·一模)《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结合如图及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唐朝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管理边疆地区②唐朝时吐蕃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③元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④元朝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下图为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上刻有“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

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

据上述材料可知唐朝怀集庸调银饼①县制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②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③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④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22·北京房山·一模)阅读下列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赋役制度与户籍制度简表,结合所学,可知朝代赋役制度(名称或内容)户籍制度隋朝征收租调役为主“大索貌阅”唐朝租庸调制唐承隋制,三年一造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明朝 一条鞭法 “黄册”清朝摊丁入亩 “永停编审”A .古代赋役征收的名目逐渐增多B .中国古代户籍的管理日益严格C .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始终结合D .户籍制度服务于政府赋役征发 6.(2022·北京丰台·一模)以下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描述,按制度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②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③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④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 A.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7.(2022·北京顺义·一模)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诏执行。

帛、今本《易经》今、古文字考乾至蹇兼及帛、今本卦爻辞异文辨析

帛、今本《易经》今、古文字考乾至蹇兼及帛、今本卦爻辞异文辨析

周易研究2003年第6期(总第六十=期)帛、今本《易经》今、古文字考(乾至蹇)——兼及帛、今本卦爻辞异文辨析刘大钧(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圄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差:水文取帛书(易经》乾至蹇卦的卦聋辞与今本对应的卦爻辞异文进行对比,阐释了二着夸、古文们使媚情况,并对二者诸多异文的台义进行丁分析,得出了一些出』、惑料的结论。

美越词:夸文I古文}帛愀易经》{《易经》中圈分粪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f20。

3J06一0003—15A textual re s ea rc h o n the anci朗t and c ur re nt ch a ra ct e rs u s ed i n YlJingof cu r re n t v er si on and that c op i e d o n siIk(from hexag ra m Q融n to J£nn)L1U I)a—iu“Jversity。

Ji脚250100,chj腿)(c e n t e r f o r Zh。

u“&An de nt c h j n e s e P hj Jos叩hy,shandong u nA1’s t嘴ct;C o m p a r in g th e re mark s pended∞t hc h e x a g”m s a nd lj nc s fro m h e x a g r a m Q z口n (乾)t0Jian(蕤)in H』i Hg cop i e d s“with th e co rr es po nde d remarh i n n』lng ofr e n t ve r s i o n.r h i s p a p e r pojnts fhe v a r i a n t characters in f h e t w o v e rs i o n s an dexplicates t b eanc ic nt(i n t h e pre-Qi n t l m e s)a n d m o d e r n(o f t h e H a n I)yn a s‘y)ch a r ac t e rs u se d iⅡthe t w oof y l』1日g,a n d m a k e s anal拍is t h e v a na t i on s·a ch j e、.ing s o m e surprisin gc o p I e sco nc lu—s i o n sK e y wo rds:mo dern c h ar a c t e rs;a n c i e n t ch a r a c te r5;y f J Ing s“k;H』l”g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卦爻辞与传文自1973年出土之后,经过20余年的时间,始被陆陆续续整理出来。

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数术略)(下)

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数术略)(下)

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数术略)(下)丙、五行《汉书·艺文志》云:“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

《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

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

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寖以相乱。

”从《艺文志》著录的书目来看,举凡选择时日吉凶的各种书籍都被归入其中。

李零先生认为:“择日和历忌是从式法派生,都属于古代的‘日者’之说,它们与式法的关系有点类似《周易》与筮法的关系,也是积累实际的占卜之辞而编成,但它与后者又有所不同。

《周易》虽然也被古今研究易理的人当独立的书来读,可是供人查用的占书,它却始终结合着筮占,离开筮占也就失去了占卜的意义。

而择日之书或历忌之书是把各种举事宜忌按历日排列,令人开卷即得,吉凶立见,不必假乎式占,即使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很容易掌握。

所以,尽管式占在古代并不是很普及,但这种书在古代却很流行,从战国秦汉一直到明清,传统从未断绝。

特别是在民间,影响更大。

”(24)在出土简帛文献中,此类书籍发现不少,出土范围也很大,其内容包括日书、刑德及其他选择类书籍。

如:1.江陵九店楚简《日书》该《日书》出土时竹简严重残断,只有35枚保存完整。

简长46.6至48.2厘米,宽0.6至0.8厘米,3道编绳。

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分为15组编列,主要有选择时日吉凶、日忌、巫祝为病人祈祷、相宅、占出入盗疾、往亡、裁衣宜忌等。

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的《九店楚简》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和考证。

2.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睡虎地11号秦墓同时出土了两种《日书》,为了便于区别,整理者分别将其称为《日书》甲种和《日书》乙种。

甲种《日书》无书题,乙种《日书》有书题,“日书”二字抄写在该书最后一支简简背。

甲种《日书》现存竹简166枚,乙种《日书》现存竹简250枚。

甲种简的正面和背面都抄写有《日书》内容,读简时先读正面,后读背面,字写的又小又密。

高村武幸《秦漢簡牘史料研究》評介

高村武幸《秦漢簡牘史料研究》評介

高村武幸《秦漢簡牘史料研究》評介“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欣寧《秦漢簡牘史料研究》①是高村武幸先生繼《漢代的地方官吏與地域社會》之後的第二本專著。

如書名所示,本書關注的重點在於“簡牘史料”,試圖以更全面的視野解讀簡牘史料,開展未來的研究可能。

全書結構分爲本編與付編兩部分,本編議題聚焦於“公文書性質的書信”(日文原文爲“公文書的書信”),以補當前文書行政研究之不足;付編則以考古學方法審視文字以外信息,關注簡牘作爲物質的一面。

以下先列目次,再述評者對各章内容的理解。

序章本編第一章漢代文書行政中書信的位置第二章前漢後半期書信簡牘的分類與檢討—書信簡牘試論—第三章後漢的公文書與書信第四章中國古代文書行政中書信利用的濫觴第五章秦漢時代地方行政中的意思决定過程付編第一章簡牘的再利用—以居延漢簡爲中心—第二章秦漢時代的牘324①高村武幸:《秦漢簡牘史料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5。

第三章中國古代簡牘的分類結語本編第一章中,作者表示漢代“文書行政”的整體狀况目前雖可大致掌握,對於書信的關注却遠爲不足。

前輩學者已指出不少書信的内容涉及公務,書信與行政的關係絶不可等閑視之。

本章於是集成敦煌、居延漢簡中與公務有關的書信簡,并指出向來被視爲下行公文書的“記”“教字簡”“奏事簡”“白事簡”等,因稱呼收件人的方式采用“姓+卿”“姓+官名”等,與書信相同,其本質亦屬書信。

那麽,公務爲何會特意以這類“公文書性質的書信”傳達?作者認爲其非正式性、簡便性,恰好適用於内部懲戒、進諫、商議、調整,待决定後若有必要再以公文書正式提出。

西漢後半期的官吏靈活地運用公文書與書信這兩種不同範疇的文書,有機地經營行政之運作。

第二章將敦煌、居延漢簡中的書信簡做更完整的集成,并依據其格式進行分類。

本章的重要問題是確認“何謂書信”,作者將“書信”定義爲與“公文書”對照的文書群,指出書信是一種不具公的性質的意思表達手段。

雖然承認“公文書性質的書信”與“公文書”之間具有曖昧性、連續性,作者認爲區分二者仍有研究上的必要性,而用語、形式、收件人表記方式、書體、格式變動幅度等可以作爲區辨二者的指標,尤以出現書信用語、格式變動幅度大爲較具甄别能力的書信要素。

安大简《诗经》“要翟”训释补议

安大简《诗经》“要翟”训释补议

传世文献中存在异文的的字词全都进行改动呢?我们 皆可证窕之训宽肆……《方言》:‘美状为窕。’言外 认为,这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其实,我们在研读 之宽绰也。”[10](P346)
出土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异文现象,如通假字、古今
“窈”“窕”合文,则始见于《诗经 • 周南 • 关雎》:
字、增减词语、变换句式等,它们确实“在文字、音 “窈窕淑女。”毛传 :“窈窕,幽闲也。”郑玄笺 :“幽
为‘窈窕’与‘要翟’的读音相近,所以将‘要翟’ 由于地域的不同而造成的,这种差异体现的是地域间
转写成‘窈窕’,进而训释‘窈窕’为‘幽闲’‘深宫’。 方音的不同。黄德宽先生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
‘窈窕淑女’,安大简作‘要翟 女’。‘要翟’,读为‘腰 述》一文中指出 :“根据地域和时代明确的竹简判断,
释为细腰貌。之后,杜泽逊先生将帛书等出土文献与 对“要”和“翟”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要
《楚辞》《文选》等传世文献相互参照,指出“要翟” 翟”与“窈窕”在原始的形成机制上有着高度的相似。
与“茭芍、窈窕、佻佻、嬥嬥、苕苕、要绍、偠绍、 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 自序》云 :“窃以诂训之旨, 要眇、要妙”等词,皆一声之转,为连绵词 [2]。杜先 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
从韵部看,“翟”在上古属药部,“嬥”在上古属宵部, 第三种观点认为,《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君子追求
宵药对转,则“翟”“嬥”上古音相近,“嬥”用“翟” 淑女,日夜思慕,辗转反侧,琴瑟钟鼓,取悦佳人。
作声符也就有了音理上的依据。那么,“嬥”是否只 还有近年来提出的一些新见解,如李山先生认为,《关 能解释为“细腰貌”呢?我们认为,“嬥、窕、佻、娆” 雎》是“西周贵族结婚典礼上的乐歌”[18](P32)。

《周易》断占辞异文研究方法刍议

《周易》断占辞异文研究方法刍议

②班固撰,颜鲕古注:‘漠吝》(北京:中荤害局,1962年6月),第6册,卷30志3,页1704。棵黠舆原文略
昊。
③通行本‘周易》,指魏王弼、骨裤康伯注,唐孔颖逵疏‘周易正羲》本。北京中荤害局1988年8月印行<宋 本周易注疏》(影印北京圜言馆藏宋雨浙束路茶盥司刻宋元避修本),羯目前国内所兄最古之《周易》注疏本。 又清阮元校勘之《十三经注疏》本,虢羯善本,流傅颇庚。本文所用《周易》底本,摅清嘉废二十年[1815] 南昌府翠重刊宋本‘十三缝注疏》附校勘记(基:It-荽文印害馆,1973年5月)。 ④上海博物锫藏戟圆楚竹害《周易》於2004年面世,耦迄今所兄最早的一部《周易》,存58简,涉及34卦之 内容,共1806字。祥参属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铭藏戟圈楚竹吝(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 月)。又撼李零表示,‘上海博物铭藏戟圆楚竹害(三)》原害未收编虢14—4之残筒,可楠(小畜)九五爻 醉“如,攀如”三字;又撩铙公宗颐所示,(楔)六三爻残简现藏於香港中文大单中圆文化研究所,可袖“牛
③郭京:《周易翠正》(影印清宣统三年[1911]刊宸翰楼鼗害本),载朦墓峰主编《羝求侑窬易缝集成》第164 册(塞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④王夫之:‘周易考昊》,载《船山全害》第1册(畏沙:凝麓害社。1988年12月),页799—811。
⑤廑文昭:‘周易注疏校正>【影印清乾隆五十六年[179U刊‘群害抬袖》本J,载殿爰峰主编‘燕求借齑易
缝集成》第164册。
⑥李调元:《易古文》(影印清乾隆同刊‘函海》本),载鼹夏峰主编‘燕求侑窬易经集成》第167册。 ⑦翟均廉:‘周易章句邂吴》(影印文j}:;I陶‘四庳全言>本】,载‘四库全害珍本初集》第13集(涪隔:涪隔出
版社,1998年3月),页6531—6676。 ⑧武像:《易穰考翼》【影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载鼹爱峰主编‘燕求借萧易经集成》第166册。

2021年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苏绣起源于何时?由于文献与实物资料的限制,现在尚难断言。

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手工艺品。

工艺美术界一般认为刺绣的出现略迟于纺织的出现,是随着缝纫而产生,发展的。

从20世纪50年代吴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织物与骨针等实物来看,早在上古时期吴地就可能有刺绣了。

关于苏绣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关于吴人迎送外交使节排场的记述:“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装者,有锦衣而狐裘者。

”晋平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57年至公元前532年,可见早在2500年前,吴地“断发文身”的习俗就已被披锦饰绣的衣服所代替。

《吴越春秋·夫差传》中也有记载:“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死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

”这也可说明吴地早期刺绣是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的。

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地苏绣的初创时期。

(摘编自孙佩兰《吴地苏绣》)材料二:苏绣讲求“顺”,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重要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丝理,若对此缺乏正确认知,很难使绣品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

但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没有文字记录,全靠今人在实践中摸索。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绣艺术大师李娥媖发现一朵在墙角含苞待放的深红色月季花,她由花叶上放射形的纤维组织,特别是合抱形花瓣的姿态,联想到刺绣的丝理,顿生灵感,后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丝理规律,即刺绣丝理必须与植物纤维组织及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并随它们姿态的不同和变化灵活运用。

如绣花卉,宜用散套针。

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可使镶色、接色和顺,适宜表现花卉娇艳多姿、五彩缤纷的特点。

又如绣猫,宜用施针,因为施针的线条是稀铺后分批逐层施密的,线条略有交叉,适合表现小猫遍身柔和松软的茸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3-21 作者简介:吴辛丑(1961-),男,湖北天门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No .5,2001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1年10月Oct .,2001简帛典籍异文与变换分析法的运用吴辛丑(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运用变换分析,要重视简帛典籍异文,正确理解变换的内涵,并把握好变换分析的原则及变换模式。

关键词:简帛典籍;异文;变换分析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1)05-0063-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陆俭明先生所著《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①一书里,变换分析被作为一种重要方法予以介绍,与层次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格”语法分析等相提并论。

方经民先生《汉语语法变换研究》②一书,全面探讨了变换分析的性质、类型、理论和作用等问题。

相对现代汉语来说,变换分析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运用较少,成果不是很多。

目前国内对古汉语“变换”问题探讨较深入的是唐钰明先生,直接相关的论文有《古汉语被动式变换举例》③、《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④、《古汉语代词复用的变换考察》⑤、《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⑥、《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变换”问题》⑦,题目未见“变换”而实际运用变换分析的论文也有十余篇⑧。

唐钰明先生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给我们许多的启发。

本文拟结合简帛典籍所见异文材料,就变换的内涵、变换的模式以及应用原则等问题略加讨论,意在提供例证,拓展空间,发挥余蕴。

然而由于学力有限,对唐先生的观点理解或有偏差,补议或有失当,诚望得到唐先生和同行专家们的教正。

首先是如何理解“变换”的问题。

朱德熙先生说:“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⑨唐钰明先生说:“变换,指的是一种语法结构形式替代另一种语法结构形式而其基本语义保持不变,或者说,同一语义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结构形式来表示。

”⑩按照这样的理解,变换,实际上是指结构或句式的变换。

不过,我们觉得,就古汉语的情形而言,变换的范围不妨放宽一些,即除了那些涉及句式或结构关系的情形,结构成分或语法单位的差异也应包括进来。

比如,在唐钰明先生《古汉语代词复用的变换考察》一文里,有如下例句:(1)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庄子·骈拇)(2)a .然则王何不务使知士以若此言说秦?(战国策·燕策一)b.然则王何不使辩士以若说说秦王?(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这样的变换都没有涉及到句式的问题,只是相应语法位置上的代词有单用、复用之别。

又如:(3)a.襄之昌善者皆欲若鱼者也。

(简本《晏子》)b.曩之唱善者皆欲此鱼也。

(今本《晏子》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十八)(4)a.吾十有五而志乎学。

(简本《论语·为政》)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今本《论语·为政》)(5)a.此其贱之本舆,非也?(帛书《老子》乙本)b.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老子》王弼注本)这类变换都是语法单位(代词、介词、语气词)的变换。

所以,我们认为,“变换”可理解为“结构体”1的变换,包括组合结构(如“彼其”、“若此”)和零结构(如“其”、“乎”)的变换。

这样,虚词的异用就可纳入到变换分析的范围中来。

变换是一种语法分析手段或方法。

运用变换分析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朱德熙先生提出的平行性原则12,被认为是变换分析中最重要的原则。

此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同一性原则”、“约束性原则”、“类推性原则”等补充意见13。

唐钰明先生根据古汉语语法的实际,提出了“双原则”的观点。

他说:“为了保证变换的有效性,古汉语运用变换既要遵循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同一性原则',又要遵循与现代汉语有别的`提取性原则'。

同一性原则指的是:在变换的原式和变换式中,实词或实词性成分要相互对应,语义关系也须保持一致。

”例如:(1)犬戎杀幽王。

(史记·齐太公世家)※幽王为犬戎所杀。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2)襄子围于晋阳。

(韩非子·难一)※襄子见围于晋阳。

(说苑·贵德)“至于所谓提取性原则,指的是:考察古汉语语法(尤其是存在争议者),一般不宜自行构拟句式,而应尽可能从现存文献中提取例证。

”14唐先生的“同一性原则”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平行性原则”,而“提取性原则”则是他的创见,是针对今人凭语感构拟古汉语句例而提出的限制性原则。

这也是唐钰明先生和当前国内一些主张古汉语变换研究的人有所不同的地方。

对于唐钰明先生提出的变换分析双原则,我们表示赞同。

同时,我们也想根据简帛典籍与传世古籍有同有异的特点,提出一点补充性意见,这里姑且称之为“古先于今”的原则。

“古”指古文字资料,主要是指出土的简帛典籍;“今”指古籍今本,也就是所谓传世古籍。

“古先于今”,是指在简帛典籍和传世古籍对比的时候,优先考虑简帛典籍的真实价值。

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出土资料较为可靠可信。

裘锡圭先生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15一文中指出,“古文字资料显然有比传世古书优越的地方:一、不少古书的年代问题聚讼纷纭,因此它们所记录的语言的时代也成了问题。

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年代绝大部分比较明确。

”“二、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

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除去传抄的古书以外,很少有这种问题。

就是传抄的古书,通常也要比传世的本子近真。

”由于简帛典籍近古存真,所以,我们认为,在运用变换分析时,更应该看重简帛典籍所反映的语言真实。

举例来说。

简本《论语·泰伯》:“狂而不直,俑而不愿,空空而不信,吾弗智之矣。

”今本《论语》作:“狂而不直,侗而不愿,空空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在简本《论语》里,“弗”字修饰的动词可以带宾语。

又如简本《雍也》:“君子博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之畔矣夫。

”今本作:“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今本虽保留“弗”字不变,但省掉了简本中的前置宾语“之”。

相类的例子还有:(1)a.〔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帛书《老子》甲本)b.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帛书《老子》乙本)c.功成不名有。

(《老子》王弼注本)(2)a.人唯曰不利,弗信之矣。

(郭店楚简《缁衣》)b.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

(今本《礼记·缁衣》)这种情形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弗”字的用法,过去那种认为“弗”字后面的动词不带宾语的看法应该得到修正16。

唐钰明先生在讨论“同文变换”(同一文献内部的句式变换)和“异文变换”(不同文献之间的句式变换)时曾引如下例子:(3)太清问于无穷曰:“子知道乎?”曰:“吾弗知也”……太清又问于无始曰:“向者问道于无穷,无穷曰`吾弗知之'”(淮南子·道应训)(4)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诸公莫不称(汉书·窦田灌韩传)例(3)是同文变换,例(4)则是异文变换。

这两例“弗”字后都出现代词“之”,唐先生据此认为“旧说`弗=不之'是难以成立的”17。

今再验以简帛资料,不仅证明旧说“弗=不之”不可信,同时也证明“弗”修饰的动词可以带宾语,且其宾语可以前置。

由上述诸例,我们还可看出,同文变换和异文变换并非截然不相涉的两种变换类型,两者可以兼容互补。

比如,就《淮南子》而言,“吾弗知”与“吾弗知之”是同文变换,但再结合《论语》来看,“吾弗知”、“吾弗知之”与“吾弗智之”、“吾不知之”又构成异文变换。

很明显,将同文变换与异文变换结合起来考察能获知更多的语言信息。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古先于今”的用处。

在讨论上古汉语判断句时,学者们常引《战国策·魏策三》“韩是魏之县也”一例,以为其中的“是”字是作系词用的18。

与《魏策》相似的文句亦见于《史记·魏世家》。

两例如下:a.韩必德魏、爱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

韩是魏之县也。

(魏策三)b.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

是韩则魏之县也。

(魏世家)《魏策》“韩是”,《魏世家》作“是韩”,若从前者,“是”是系词,若据后者,“是”为代词。

孰是孰非,颇难决断。

马王堆帛书《战国策》(又称《战国纵横家书》)出土后,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证据。

帛书《战国策》与今本《战国策》又构成一种变换:a.韩必德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

是韩魏之县也。

(帛书《战国策·朱几谓魏王章》)b.韩必德魏、爱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

韩是魏之县也。

(魏策三)唐钰明先生的《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19一文也引用了上面这两个例子,称它们为“共时变换”(变换发生于同篇或同时)。

唐先生说,“这种变换说明用`是'的判断句与不用`是'的判断句在战国后期已并行不悖了。

”的确,在战国后期“是”字已经成为判断动词(系词)了,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达致这一结论的过程中,唐钰明先生的有关著述无论在材料上(征引出土文献),还是在方法上(采用变换分析),都有所创新。

不过,对于今本《战国策》“韩是魏之县也”这个例句,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看法。

比如,郭锡良先生就指出:“在帛书中`韩是魏之县也'作`是韩,魏之县也,'可见`是'并非用作系词,而是用作代词。

今本《战国策》`是韩'倒置成`韩是',才成了系词的用例。

”20郭锡良先生虽然未明言采用变换分析,但他比较不同版本的例句,最终取信帛书,与我们主张的变换分析中“古先于今”的原则相合。

同时,这个例子也说明,变换分析的作用,除“证同”(确认同义结构)、“辨歧”(辨析歧义结构)之外21,尚有“别异”(区别异类结构)一项。

根据“古先于今”的原则,我们可将今本《战国策》“韩是魏之县也”这个例句排除在“是”字判断句范围之外,并认定帛书《战国策》“是韩魏之县也”和《史记》“是韩则魏之县也”是可信的语言材料。

“古先于今”,也可理解为一种时间关系,在遇到不同时间层次的语料的时候,可适用这个原则,优先考虑时间早的材料。

比如《老子》一书,除各种传世本外,目前所见出土材料就有西汉帛书和战国楚简两种。

根据“古先于今”的原则,竹简、帛书本《老子》当然比传世本更值得重视,而在出土材料中,战国时的简本《老子》又比西汉的帛书本更具真实价值。

举一个与“之”字有关的著名例子。

为避免转述失当,下面照录黄德宽先生《〈老子〉的虚词删省与古本失真》2中的一段文字:c.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