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访谈录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作者:王忠祥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10期邹建军教授《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部探深的学术著作,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我很乐意向读者推荐。
我与邹建军是老相识了,有师生之情谊和亲密的同行共事关系。
我俩常在一起研究中外文学与文论,以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方面的重大问题;议论最多的是他关于如何构建中国比较文学新范式、学理、方法的思路,他的充满“问题意识”的辨析能力值得称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邹建军在我所熟悉的中年学人中,显得特别突出。
他长期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积累的弥可珍贵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科研、教研经验,由于多方面关系。
我常有机会阅读他的颇有见地的论著。
邹建军勤奋而坚韧,敏锐而敦实,孜孜不倦,笔耕不已,获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那种大无畏的攻关勇气和务实创新精神。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从其“孕育”到“成书”的过程,更重要的当然是它的理论新探索与实例新解析,就可作为有力的见证。
提起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新范式的构建,务必强调指出:这是比较文学要完成其文化转型时期“历史使命”的重大变革之一。
诚如乐黛云先生所说:“这种变革首先是从过去局限于欧美同质文化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展开多方面异质文化中文学交往的研究”(《我的比较文学之路》),亦即“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因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样,理所当然地“处于21世纪人文精神的最前沿”。
无可讳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
或者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新范式。
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万众一心,不断地进行再思考、再研讨、再实验。
如欲完成这样的“变革”,借用乐黛云先生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拿出实绩”。
邹建军奉献的这部学术著作,无疑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大有裨益,作为促进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变革过程中的“实绩”当之无愧。
依我之见,这是一部适时而有特性,切合催人变革与进取、文化迅猛增殖与转型时代的需要的佳作。
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缺类”问题并没有在学理层面存在于西方比较文学理论。
缺类研究曾普遍关注的中国“无史诗”、“无悲剧”的问题,多是西方学者在研读中国文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现象,也是近现代中国学者反思自身文学、文化传统的结果。
当前国内比较文学教材或著作在对“缺类”问题的阐释过程中又将其消解,并不能与文化相对主义达成统一。
另外,在当下语境中,文学类型划分理论所强调的历史性、反固定化,使缺类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缺类”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也值得思索。
文类研究是中西方文学研究的传统。
在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开始,在经历古典主义对文类的固定化、浪漫主义对文类的颠覆,以及20世纪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等理论对文类问题的关注之后,形成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类型及其理论。
在中国,文类/文体也无比繁复,风、雅、颂、骚、赋、诗词、传奇、话本、杂剧等,不一而足。
当比较文学进入文类研究时,在理论上显示了其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比较视野中,可以对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学类型的内部发展肌理、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互释,寻找差异性和相似性。
由于中西文类并不对等,“缺类”问题一直被中国比较文学界所关注,但是从21世纪以来的研究情况来看,以“中西文类比较”为选题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而以“缺类”为题名或关键词的文章却很稀少。
对“缺类”问题的研究在走过了“中国有无史诗、悲剧”的论题之后,理论和批评研究似乎式微。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比较文学进入所谓“第三阶段”之后,在坚持文化相对主义前提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缺类研究”?在考察“缺类”问题的提出、阐释策略和理论背景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缺类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也值得思考。
一、“缺类”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考察与疑问“缺类”问题并不是学者对比较文学理论阐发时所形成的学术共识。
从西方比较文学理论来看,文学类型或体裁,是众多比较文学家不约而同关注的焦点,但对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类型的“缺失”问题,却未给予太多相关论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发文总目录
ʌ典籍翻译研究㊃国际汉学ɔ㊀葛浩文译者惯习历时变化考察 以‘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中心汪宝荣(1,17) ㊀中国文学在西方多媒介传播的社会学分析 以莫言‘红高粱家族“为例王海珠,王洪涛(1,26) ㊀‘易经“英译中人称代词显化与译本形象构建张开植(1,32) ㊀对译以现其形,厚译以彰其意:席勒‘论语“英译本阐释刘雪芹(1,39) ㊀美国汉学家艾思柯的李清照译介及其贡献季淑凤(2,1) ㊀李商隐‘锦瑟“四种英译文翻译策略体系的比较研究刘锦晖,文军(2,7) ㊀‘金刚经“英译本的在美接受张开媛(2,15) ㊀凌静怡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活动综论张军锋,冯正斌(2,22) ㊀原作之死:‘金瓶梅“英译的去经典化研究齐林涛(3,39) ㊀中国文化元关键词在西方的诠释 以安乐哲和郝大维英译‘中庸“为中心李伟荣(3,49) ㊀融文入史亦译亦创 史景迁‘聊斋志异“译介研究李海军(3,56) ㊀美国东方学会图书馆的早期汉学藏书(1842 1905) 兼论19世纪的美国汉学目录学孟庆波(3,75) ㊀香港‘译丛“的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传播模式研究 以孔慧怡主编时期(1987 2007)为中心葛文峰(4,1) ㊀海外华裔学者译介汉籍过程社会学分析 以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为例姚伟,汪宝荣(4,16) ㊀英语世界的袁宏道散文研究潘鑫,梁桂芳(5,9) ㊀‘金瓶梅“中的隐喻型性话语及其翻译研究 以芮效卫的英译本为例冯全功,赵瑞(5,17) ㊀机构翻译与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原中国文学出版社英文部主任熊振儒先生访谈录耿强,熊振儒(5,24) ㊀敦煌文献英译策略与方法 以敦煌医学术语英译为例吴钧,胡和勤(5,32) ㊀‘论语“海外译介新路:阐释性翻译及批评性阐释 以‘ 论语⓪翻译与阐释“为例戴文静(6,1) ㊀安乐哲的‘孟子“文本翻译策略及其阐释观杨颖育(6,8) ㊀澳大利亚首例‘中庸“英译本考略宋晓春(6,14) ʌ文学ɔ㊀论歌德的民族文学观及其世界文学观念中的 差异性 张珂(1,1) ㊀比较文学的东方视野 苏芭㊃查克拉沃蒂㊃达斯古普塔教授访谈录张叉,苏芭㊃查克拉沃蒂㊃达斯古普塔(1,7) ㊀‘文心雕龙“与刘师培文论的建构与变迁狄霞晨(2,29) ㊀菅原道真的咏菊诗考述 兼与白居易诗歌的比较刘昱江,徐臻(2,36) ㊀‘金瓶梅“‘红楼梦“合璧阅读之二:厨房风波王汝梅(3,37) ㊀非洲英语文学史本土化的抗争与求索 加纳英语文学的缘起与流变朱振武,薛丹岩(3,62) ㊀北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国内学者的影响曹世瑞(3,70) ㊀北美汉学界宋诗研究百年综述万燚(4,8) ㊀ 乌多莫难题 与非洲命运预言 对话理论 视野中的‘献给乌多莫的花环“王明辉,孙晓萌(4,23) ㊀政治与美学之间:四十年来鲁迅电影批评研究回望李盛(6,21) ㊀近代诗坛 河北派 诗人纪钜维及其诗歌创作于广杰(6,28) ㊀论数词字组的词化 以含 一 的字组为例沈江涛,周俊勋(6,34) ʌ哲学与文化ɔ㊀科技与人文:对立还是互补?王宁(3,1) ㊀康有为与近代哲学的突破宋志明(3,7) ㊀‘春秋公羊传“的思想特质及其价值李宗桂(3,13) ㊀‘周易“阴阳之道的生命意涵及其演变李振纲(3,17) ㊀ 五德 兼备:孙子将帅素质论略说黄朴民(3,24) ㊀传统资源与言传身教 孟子 知人论世 读书法考释杨海文(3,31) ㊀赵南星‘学庸正说“思想探析许卉(4,30) ㊀‘孟子集注“引杨时语辑考马慧娟(4,36) ㊀符指翻译的本质贾洪伟(4,43)㊀皮尔士符号学视阈下的旗帜研究徐结平,贾艳贤(4,52) ㊀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 中心 歧异与文本中心论辩护陈力祥,颜小梅(5,1) ʌ政治㊃法律㊃社会ɔ㊀数据权利属性法律问题研究张钦润,傅晓媚(1,46) 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知情权保障机制 以送达程序为视角的分析武晓艺(1,52) ㊀家庭暴力下受虐妇女杀夫案的量刑研究刘立霞,刘蕊(2,43) ㊀我国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罗宇蔚(2,51) ㊀大数据杀熟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 兼论 新熟人社会 的人际失信王鑫,李秀芳(2,57) ㊀ 欺生 与 杀熟 :基于社会距离和框架效应的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研究骆欣庆,谢骏杰(2,64) ㊀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类型㊁特点及其治理 基于广州市公开案例的研究李丹阳,李潇渝,梁嘉和(4,59) ㊀从‘解放日报“看 延安道路 下妇女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王俊虎,安琪(5,40) ㊀从全民族抗战动员看家国情怀的培育包巍(5,47) 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高校统战工作述评刘瑶,王莲英(5,54) ㊀禅让的变异:从传说㊁理想到制度设计王士俊(6,41) ㊀突发性公共危机背景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刘永志,金聃(6,51) ㊀英语意识形态研究评析黄引腾(6,57) ʌ经济与管理ɔ㊀一种改进的T-IPSR 微信谣言传播模型研究张亚明,苏妍嫄,李佳(1,58) ㊀基于数据挖掘的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波动影响研究孙明璇,李莉莉(1,68) ㊀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与流域水环境空间效应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卢越(1,78) ㊀基于熵权和TOPSIS 法的京津冀地区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李林汉(1,87) ㊀变革型领导与心理授权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杨春江,冯上俊,侯红旭(2,74) ㊀三产融合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金福子,果晓玉(2,84) ㊀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邢泰宁(2,91) ㊀基于三元协同治理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新模式 以京津冀为例田学斌,刘志远(3,88) ㊀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司林波,王伟伟(3,96) ㊀数字经济的演进: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张化尧,金波,许航峰(3,107) ㊀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水平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厉新建,张琪,李兆睿(3,115) ㊀政府补助㊁内部资本市场与R&D 投入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的企业集团实证研究臧秀清,韩旭(3,125) ㊀转型时期知识型员工工作动机结构及适应性激励策略毛清华,许敏,张俊俊(4,69) ㊀京津冀制造业集聚的逆转问题研究卜洪运,安坛(4,78) ㊀京津冀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宋昌耀,贾彬利,沈铮杰(4,88) ㊀微博用户商业信息转发意愿实证研究 基于传播说服模型与媒介丰富度理论视角张亚明,苏妍嫄,刘硕(5,62) ㊀创业者反事实思维研究述评与模型构建张敬伟,毛彦丽,李金霞(5,72) ㊀基于扎根理论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以无人零售为例王玖河,刘禹(5,81) 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 分析曹文超,窦玉鹏(5,90) ㊀国际会展旅游研究的特征与趋势(1996 2019) 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翁钢民,李建璞,宋娜(6,63) ㊀河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化及拓展研究郭伟,赵新蕊,冯麟茜(6,73) ㊀ 金砖国家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与竞争力对比分析杨杰,王挺惠,夏丽(6,80) ㊀缔结友好城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效应研究潘琳,黄友星(6,87) ʌ出版业ɔ㊀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失范问题及其治理 基于出版评论的视角曾建辉(3,132) ㊀大学出版响应新时代大学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自觉与能力陈玉(3,139)。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及研究方法
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
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J.T.Shaw, “Literary Indebtedness and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日尔蒙斯基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角度,对影响 的发生、接受影响民族自身原因和接受的方式, 作了比较精辟的论述: “任何影响或借用必然伴随着被借用模式的创 造性改变,以适应所借用文学的传统,适应它 的民族的和社会历史的特点,也同样要适应借 鉴者个人的创作特点。”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因此,“影响”不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式的机 械、被动的接受,而是内在包含了接受者一方的 内在需求和主动选择。 影响研究应与接受研究相结合,考察接受者接受 了哪些影响,为何接受这些影响,又是如何在创 作中转化的。
二、对“影响研究”的重新认识
“在每个个体的文化选择中,中国文化和外国文 化的界限是极不明确的,中外文化的差别只在 他们的阅读活动中才是相对明确的,一旦进入 实际的文学创作,它们就在创作过程中溶解了。 在每一个可资分析的创造品中,都同时有个人 的、中国传统的和外国的三种因素同时发挥着 自己的独立作用,但三者又是不可分的。” (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 中国意识流小说所受影响的多种来源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trans.byty Press, 1973, P.31.)
二、对“影响”的重新认识
约瑟夫· T· 肖:“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 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
法国学者的著作
戴斯克特:《让· 雅克· 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 (1895) 巴登斯伯格:《歌德在法国》(1904)、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1927) 阿扎尔:《法国在意大利的影响》(1934)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
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11、当前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__行业为例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17、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18、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19、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0、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__品牌为例21、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2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23、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4、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25、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26、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27、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28、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29、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30、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31、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32、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33、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__企业为例34、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35、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36、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37、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38、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39、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40、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2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分析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着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各类硕士论文题目与选题31、基于核方法的煤层厚度变化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2、基于高密度电法的煤矿多层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3、小窑采空区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研究4、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5、采动条件下覆岩地电场响应特征研究6、浅部采空区微震定位方法研究7、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地震波场分析8、乌兰察布低射气地区及气化区氡浓度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9、重复采动条件下老采空区地质稳定性研究10、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破坏特征及强度准则研究11、矿山采空区灾害风险分级与失稳预警方法12、膏体流变行为及其管流阻力特性研究13、深部硬岩矿山采空区损伤演化机理及稳定性控制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15、沿空留巷滞后段煤帮采动破坏机理及注浆重构技术16、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17、采动裂隙岩体应力恢复及其渗透性演化18、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19、深部高应力矿床岩体开采扰动响应特征研究20、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21、五阳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巷道支护研究22、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23、高温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煤系砂岩损伤破裂机理研究24、方差体技术在煤矿小断层和陷落柱解释中的应用研究25、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深部地质特征及三维地质建模26、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27、潘二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规律并行电法测试研究28、基于瞬变电磁法的铁峰煤矿采空区探测研究29、深部软岩巷道承载结构失效机理及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体系研究30、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维有限元正演及反演31、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32、尖山磷矿边坡监测及预测预报研究33、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过程的稳定性特征及锚固控制机理研究34、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面矿压规律与控制研究35、近距离煤柱群底板偏应力不变量分布特征及应用36、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37、露天矿安全高效爆破智能化动态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8、厚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覆岩破断失稳规律及控制研究39、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40、沿空留巷围岩应力优化与结构稳定控制41、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冲击地压混沌特性分析及其智能预测研究42、井下水力压裂煤层应力场与瓦斯流场模拟研究43、覆盖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44、矿区建筑物(构筑物)三维变形监测研究45、核磁共振2D/3D地下水成像方法及其阵列式地面探测系统研究46、不规则顶分层破坏区下矿压规律及回采方法研究47、阿尔金山北缘喀腊大湾地区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及找矿靶区预测48、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49、综合物探方法在六道湾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应用50、深部铁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式研究。
《比较文学概论》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什么是比较文学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定义三大阶段:一、发生在欧洲、以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美洲、以美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和发生在亚洲、以正在形成的中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三阶段。
1886年,波斯奈特提出:“比较文学是关于‘文学进化’的一般理论,即文学要经过产生、衰亡这样一个进化过程”。
后随着达尔文进化论衰退而衰退。
19世纪的法国受孔德实证主义影响,于是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的法国学派便应运而生。
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而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学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梵·第根,全面系统阐述法国学派理论第一人,在实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一方面以“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对文学研究进行划分,以影响研究为主轴,为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他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确定为文学的同源性,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理依据。
构建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三大理论支柱: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
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即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不足:抛弃了对“文学性”的分析,以实证性的影响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设限。
梵·第根之后,法国学者们开始渐渐抛弃“总体文学”,企图将其并入“比较文学”。
第二阶段:美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定义(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而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的比较。
贡献之处:平行研究。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背景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背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此后其影响逐渐遍及全世界。
比较文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从形成之日至今,一帆风顺,高潮迭起,一浪更比一浪高;有的命运多舛,几经起伏,最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经复兴,便十分繁荣兴旺。
由于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顺应了世界化的潮流,它本身又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动态开放状态,所以它能够兼收并蓄各种新的观念和方法,变‚危机‛为‚转机‛。
总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欧洲中心主义遭到了有力的破除,比较文学进入了一个各民族文学平等对话的文化多元主义时代,研究方法日益丰富,研究内容日益深入,研究范围日益宽广,研究队伍日益壮大,体臸化建设也日益正规。
比较文学在我国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是一门充满活力、前景看好的学科。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萌芽期一比较文学在西方的萌芽如同其它任何一门学科,比较文学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经过长久的孕育,才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中,逐渐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从整个人类文明史看,比较文学的渊源可上溯到古巴比伦时期。
古巴比伦人借用、改造苏美尔人的神话和史诗里的题材以创作自己的民族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把现代比较文学中所谓‚题材史‛的研究用于史诗的创作之中。
在西方,比较文学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著名文艺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运用了求同辨异的比较方法。
古罗马的贺拉斯在其《诗艺》中把希腊、罗马文学两相比较,号召作家们‚勤学希腊典范‛,并把维吉尔比作荷马,将普劳图斯与阿里斯托芬进行比较。
此后这种比较方法相沿成习,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常见运用。
中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但丁在其学术著作《论俗语》的第九章,把奥克语的古法国文学和奥依语的普罗旺斯文学加以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面对新发掘出来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深受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发生分岐,形成保守派与激进派,这两派之争一直影响到17世纪法国的‚古今之争‛。
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
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1期(总第74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关于苏珊·巴斯奈特《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的笔谈“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乐黛云(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 100871)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1-0010-4上世纪末,有关比较文学“学科之死”的论调甚嚣尘上。
近几年来这些论调有了很大改变。
过去强调“学科之死”,理由无非是“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等跨文化研究全面地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因此不再有原来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而过分强调比较文学的“规定性”,也就是“过分限定研究对象的方法”,又几乎灭绝了比较文学发展的生机;最重要的当然是斯皮瓦克等人提出的“全球化强迫人们接受相同的价值观和无处不在的交换体系,由主张单一意义的殖民强权来推动的比较文学的早期模式早已不能发展”。
今天,许多比较文学学者改变了看法。
最早提出“学科死亡”的巴斯奈特坦承当时“一是要宣布比较文学的死亡,一是想提升翻译研究的形象。
今天反观那个主张,看来基本上是错误的”。
写了《学科之死》一书的斯皮瓦克则强调“复调观”是后殖民思想的核心,比较文学若走出欧洲中心的原点,不受由国际商业所决定的全球交换流的控制,就会有新的发展,形成新的学科。
为了比较文学的更新和发展,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乐黛云 “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见。
例如斯皮瓦克提出,新的比较文学需要“颠覆和摧毁”强势文化对新独立文化的“挪用”,也就是需要超越西方文学和西方社会,在“星球化语境中重置自身”;苏源熙在他起草的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关于新的学科现状和未来发展报告”中提出:“未来比较文学的发展策略,是回到‘文学性’研究,重新考察‘文学性’观念,以新的视角重返具有新意和新见解的文学研究。
” [1:20] 巴西作家和理论家奥斯瓦尔德•安德拉德认为,比较文学对“单一意义”的拒斥意味着坚持巴西的多声音和多元文化空间,最终从精神的殖民中得到解放;巴斯奈特则希望比较文学学者放弃对术语和定义的毫无意义的争辩,她认为比较文学的未来在于放弃以任何规定性的方法来限定研究的对象,而聚焦于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学观念,聚焦于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勾勒跨文化、跨时空边界的书写史和阅读史,承认文学流传所带来的必然的相互联系。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
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运用比较视域提升世界文学教学的研究
恶 ,根据 自己的知识 和 文化 积 累去 研 究和 教学 世 界文 学 法看 到的 ,对方 亦然 。所 以有 时候认识 自我需要他者 的视 的 。, , ,[聂珍钊 教授更 是直言 : “ 国原有 的外 国文 学或 角。具体到文学课上是指它 的学习要突破文化交流和文化学 我 世界文 学本质上 就是 比较 文学 ”。[ 由于 这种学科特 点 , z ] 中文系 世界文学 ( 国文 学 )课教师 更是应该发挥 学科优 外
的特点,也会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特点的认识 。
在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谁 都 不 能 忽 视 中西 方 文 学 与 文 化 的 交
统 共 同 组成 了 “ 总体 文 学 ” 。 最 早 提 出世 界 文 学 这 一 概 念 的 是 歌 德 。 歌 德 在 1 2 年 1 87
流 。中 国的现 当代文学 ,是在 中国传 统文化与现代 西方文 月 3 日,对 秘 书 盛 赞 中 国文 学 ,指 出 : “ 1 民族 文学 在 现代 算 化、文学 的合力下成长起 来的 。如 果完全忽略现代 西方文 不 了很大一回事 。世界文学的时代 已快来临了。”[世界文 5 ] 比较文学论》 化、文学对中国现 当代文学的影 响,不探索现代文学与现代 学是与民族文学相对而言的。此后梵第根的 《
文 学 和 比 较 文 学 学 科 合 并 , 确 立 了 “ 较 文 学 与 世 界 文 比
然每座灯塔都 能照到远处,也能照见另一座灯塔 ,但灯塔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提 出 “ 超位”与 “ 外位 ”
1 9 年 国务 院学位 委员会和 国家教育委 员会 将原有 的世 界 下面 是最 黑暗 的 ,它需要 另一 座灯塔才 能照亮 。巴赫金 的 97
学 ”这 一 学 科 。 世 界 文 学 与 比 较 文 学 的靠 拢 ,使 得 世 界 文 两个 概 念 ,用 它们 来 形 容 中文 系 的 中 国文 学 课 与 世界 文 学 课 学 课 程 理 所 当然 地 更 自觉 地 以 比较 文 学 的 观 念 、视 野 加 强 的地 位 和 彼 此 观照 的必 要 性 非 常合 适 。 “ 位 ”即 “ 置 法 超 位
比较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② 日本
与19 世纪的西方学术界一样,"比较学" 在19 世纪末的日 本也较为流行,其中,"比较法学" "比较宗教学" "比较心理学 " 等学科概念或学术概念,都与"比较文学"同时甚至略早于"比较 文学"在学界流行。日本学界均将"比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先 进观念与方法加以推崇,如山田寅之助在《比较宗教研究的必 要》; 岸本武能在《关于比较宗教学》一文中,试图从学理上 给比较宗教学下定义;日本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是坪内逍遥博 士。在此之前,坪内逍遥曾在《小说神髓》中,大量使用了比较 文学批评的方法。
Thank you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2
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 《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 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 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 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 学三大范畴。
3
1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美国早期的比 较文学研究并没有跨出法国研究的局限,依旧以”文学渊源“、”文学发展
文学之间,也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或是文艺思潮、流派和运动之间,都还存在着众多的并无影响事实联系却又
十分相似的情况。如一些作品,不仅人物性格相似,连反映性格的细节也几
乎一样。
2.亚洲国家
进入近代社会后,在东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全面交流的大背景下,亚洲各国的世界 文学观念与比较文学意识普遍自觉,加上欧洲比较文学学术理论与研究实践的影响, 亚洲主要国家的比较文学先后实现了由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向现代的"比较文学研 究"的转换,实现了由英国波斯条特的文明史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向法国梵· 第根的实 证主义学术研究的转换,并以大学为主要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学科组织与学术空间。 在亚洲国家中,除中国外,日本比较文学接受欧洲影响较平、较全面,理论构建最系 统,学术成果最多。蒙古国以其翻译文学研究及翻译理论建构、韩国以其东亚区域文 学的研究,印度以其"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的提倡,在理论或实践上形成了 各自的特色。在这之中,中国与日本的研究更为广泛,学术成果更多。
比较文学的研究之道可比性重读比较文学理论名著的札记
3、比较文学可比性研究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研究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文化批评、历史 研究等。文本分析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它的是作品的形式、 语言、意象、象征等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批评是对文 学作品进行跨文化比较的重要方法,它的是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以 及这些因素对作品的影响和作用。
3.《比较文学:理论、实践与文 化批评》
这本书由法国比较文学学者亨利·马尔蒂诺撰写,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 理论、实践与文化批评。亨利·马尔蒂诺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应该不同文化之 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文本分析、文化批评和历史研究等多种方法来深入探究文 学作品所处的文化语境。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比较文学议题,例如 跨文化改编、翻译研究、形象学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2、《中国比较文学献彪所著,是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代表 性著作之一。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了中国比较文 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3、《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
这本书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瓦克所著,是一本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 力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本书强调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跨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文化差异和文化相似性的平衡。
参考内容
标题:比较文学的研究之道:可比性重读比较文学理论名著的札记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相互关系和相 互影响的学科。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探讨比较文学的研究之道,尤其是通过重 读比较文学理论名著的方式,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比较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一、可比性:比较文学的核心概 念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具有以下特点:
(1)跨越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它的是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旨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史诗《艾尔托西图克》及其各种变体
史诗《艾尔托西图克》及其各种变体
曼拜特·吐尔地;巴赫特·阿曼别克
【期刊名称】《西域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本文概述了史诗《艾尔托西图克》几种变体及其研究情况,主要是该史诗各种变体的内容情节、母题以及与史诗《玛纳斯》的内在关系、相互影响、歌手们的演唱风格等问题.
【总页数】5页(P98-102)
【作者】曼拜特·吐尔地;巴赫特·阿曼别克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93.7
【相关文献】
1.是愤懑抑或是无奈?--论艾伦·西利托的短篇小说《捡破烂者的女儿》和《渔舟图》[J], 刘锦丽
2.荷马史诗两大英雄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伦理形象比较之新探 [J], 胡曦
3.是愤懑抑或是无奈?——论艾伦·西利托的短篇小说《捡破烂者的女儿》和《渔
舟图》 [J], 刘锦丽;
4.牧民心中的丰碑——追记阿左旗图克木苏木西尼乌素嘎查达呼格吉勒图 [J], 魏
义民;刘宏章;图门;
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访谈录 [J], 张叉;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解读
第一,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以自然科学为典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重视和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意识而沦为考试和分数的奴隶。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教与学之间的情感互动;片面强调以教师、教材和考试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灵气。通过比较文学观念和思路的运用,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学中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教学活动充满人文关怀。
第五,了解作家作品中的外来因素,认识中外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及其意义。文学的传承和交流,是保证其生命力的前提。“五四”以来的中国作家们程度不同地都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同时,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影响了西方的一些作家。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语文课文中所选的鲁迅的小说《药》中就包含着不少外来影响的因素。首先,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的角度而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角度,这正是受外来影响的结果。其次,在小说的思想和结构等方面也都可以看出俄国文学的影响。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影响的事实更是众人皆知的。当然,中国文化和文学对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的伏尔泰和德国的歌德。例如,伏尔泰写的剧本《中国孤儿》就是根据中国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的。
当代国际比较文学探究
当代国际比较文学探究当代国际比较文学探究一、从文学到文化当回顾最近几十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现状时,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比较文学一个相当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中外比较文学家的研究重心,或者说他们的研究兴趣,正在从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化转移。
这一点从最近两届的国际比较文学年会的主题中即可窥见一斑。
譬如,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的主题就是比较文化色彩颇为浓厚的“欲望与幻想”,年会的各个讨论专题更是充满了文化与人类学的意味,诸如“美的幻想”,“历史的幻象”,“叙述的力量”,“他者的幻象”,等等,之后,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的主题也是如此:“多元文化与多语种社会中的文学”。
具体的专题讨论也无不与文化研究有密切的关联,如“文学与属性(ldentity)”,“文学体裁、语言与文化”,“文学与其他文化表现形式”,“比较文学的方法、范式与文化的多样化”,等。
1997年即将在荷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的主题显然也是继承了这一发展脉络,且在文化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它的主题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而它的研究导向则明确指向“文学与目前和过去世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诸如殖民、反殖民的进程,新兴国家,民族国家的诞生和发展,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历史性接触,联邦政体的创建和发展,欧洲部分国家的解体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联合)以及文学和性别的文化研究关系”。
它的七个副主题分别是:民族的形成,讨论作为文化诸因素的载体的文学及其机构,因为它们对民族性和身份的形成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考察现时代及过去的文学如何从各个层面(从最个人的到最公共的)使相关者对前殖民时代、殖民与反殖民时期的体验保持鲜活的记忆;人类的良知,探讨文学如何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待人类历史上的反常事件;性别记忆,探讨文学在性别区分过程中的角色,甚至还可“扩展到民族、种族、宗教、及其他集体身份内部的角色”;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文类,“试图为现有的文类所不能充分回答的社会及文化问题提供答案,或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研究的方法”和“作为文化记忆的翻译”两个副主题,则分别探讨文学在不同时期或文化史中被使用(或被滥用)的方式及翻译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比较文学创新观念及方法
比较文学创新观念及方法经过近一百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并且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民间文学甚至语言学等传统学科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发生了重要的关系,因而成为了当代中国一门具有前沿性的学科。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走向表示忧虑:忧虑之一是理论空洞化倾向,忧虑之二是比较文学的泛文化倾向,忧虑之三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路径。
当我们读到邹建军教授的新著《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多维》)时,联系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特别喜出望外。
因为作者的努力,似乎正是要消除一些学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忧虑,也是要回答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此著正是集中了作者对于中国比较文学建设的思考,体现了解决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的新思维。
除著名学者王忠祥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作的分析与评价之外,我们认为本书还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首先,问题意识的强烈是本书学术价值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大都有提问的习惯,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一般是提问或立论,因此提问是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前提。
"他认为学术与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问题、解释问题、给出答案、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13)。
由此可见,问题意识的有无,决定了一个学者能不能做学问和能够做出多大的学问。
本书所有的章节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文学流传得以实现的几种方式及其动因"、"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华兹华斯诗歌的意象形态"、"英国湖畔派诗歌的伦理探索"、"新诗民族性与当代性的二重建构",如此等等,都是从前的中国学者没有或者少有讨论过的问题。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摘要:术语是其中一特定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术语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往往代表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
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研究范式的新尝试,其关键术语翻译对变异学理论在跨语际语境中的接受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一、国内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萌发期严绍璗先生在研究日本文学的变异现象时指出:文学的变异,指的是一种文学所具备的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溶解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的能力。
文学的变异性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溶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因而,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基于本土经验的对本土文学的创新及发展。
在此过程中,本土文学的民族性并未因变异而消失,而是得以延续及充实,排异中实现自身的变异。
其实早在严绍璗先生研究日本文学的变异现象之前,台湾学者提出的阐发法中蕴含的文论话语异质性问题已经为变异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依据。
因为异质文论话语在相互遭遇时,会产生相互激荡的态势,并相互对话,形成互识、互证、互补的多元视角下的杂语共生态,并进一步催生出新的文论话语。
此种新的文论话语从本土的文化及文学背景出发,也许是对西方文论话语加以修正或调整的结果,比如五四期间的浪漫主义者在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调整中,更注重继承浪漫主义的情感维度;或是渗入了本土的文化因素,在对外来模子的选择中而实现的文论的他国化变异,但此种变异并非一味的追随或排外,而是依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及现实情况,有效地吸收并改造外来文论,从而使其成为中国文论话语的一部分,否则就会导致文论的失语症。
相比于阐发法中由于文论话语的异质性而产生的变异,翻译中的变异则显得更为隐性。
王晓路在《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第三章迁移的变异中,阐述了英语世界经由语言的中介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不同理解与阐释,指出了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牢笼作用。
对这一更为隐性的变异进行系统阐述及研究的谢天振称其为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在1997年出版的《比较文学》第三章译介学中,谢天振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了专门阐述,肯定了创造性叛逆的研究价值,认为在此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变形等现象表现得特别集中,也特别鲜明,并指出创造性叛逆的主体不仅有译者,还有读者与接受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访谈录张叉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内容摘要: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就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题所作的访谈录。
访谈中,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讨论了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具备的条件,评价了比较文学及其标志性理论框架“比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建立问题,思考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理念,就如何提高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比较文学;数字人文学科;文学经典;比较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金项目:2016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基地项目“比较文学中外名人访谈录”(项目编号SC16E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叉,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美国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研究。
Titl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Abstract: This is the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 at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urdue University, conducted by Zhang Cha,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In this interview, Professor 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 discusses his personal and scholarly background and what he believes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cholar ought to have training in. Further, Tötösy de Zepetnek comment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his signatur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and probes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ötösy de Zepetnek closes the inter-view with his thoughts about the notions of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Chinese Dream” and his suggestion as to how to improv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cholarship in China.Key word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igital humanities; literary canon;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the Chinese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uthors: Zhang Cha is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 China). His major research areas include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studies. E-mail:zhangchasc@. 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 is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47906, the U. S.), specializing in studies of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E-mail:totosysteven@104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4(2018)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张叉: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您已经多次应邀来四川大学讲学了,这也正是我今天对您进行采访的一个原因。
首先,我想请您谈谈您在生活与学术方面的经历。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确实,我已经三次应邀来四川大学了:2013年作客座教授,2014年和2015年参加“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活动。
我1950年出生于匈牙利。
由于在那个时候(苏联殖民匈牙利期间),出身于“资产阶级”(也就是“表面是社会的一份子但实际不是的人”<“class alien”>)家庭的子女是不允许上高中的,所以我就在1964年离开了匈牙利。
我在德国和奥地利上了高中,在瑞士完成了学业。
高中毕业以后,我到了瑞士的一家玻璃纤维厂工作,然后决定离开欧洲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读完了本科,并于1989年在阿尔伯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直到2000年为止,我都在阿尔伯塔大学任教,因为我配偶乔安妮(Joanne)是神经科学和药理学博士,她收到了美国知名制药行业的邀请,于是,我们搬到了美国。
尽管我在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任职直到2016年12月才退休,但是在2002—2011年期间,我也是哈雷-维滕贝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德国)媒体和传播学研究的教授,此外,我还在美国、欧洲、印度、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担任客座教授。
对于学术研究——这是同我“四海为家”(“cosmopolitan”)和“移民”(“migrant”)的成长和生活背景相关的——它是建立在对几门语言的使用和对“移民”好处的意识之基础上的,这促使我熟悉文化的差异,从而自然地同“比较”联系在了一起。
张叉:您是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成绩卓著的学者。
在您的论著清单①上,有24多部独立完成的专著与编著,还有200多篇同行评阅论文,这些论著涉及到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您看来,优秀的学者尤其是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我要坚持的一点是,在比较文学领域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也包括从事任何一种文学研究)的学者应该能够使用几门语言进行口头交流与书面阅读。
例如,在美国,大多数的人文学者除了母语之外最多只掌握了一门别的语言,而在我看来,这对于学术研究是不利的。
中国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包括文学研究在内的人文学科在更多的时候仅仅只关注英语。
张叉: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马瑞琪翻译的您的汉语版书籍《文学研究的合法化:一种新实用主义、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Legitimizing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 New Pragmatism and the System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Cul-ture),这是引人关注的。
这本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版的?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1995与1996年(每年三个月)期间,我应邀到北京大学做客座教授,在当时给那里的研究生作的讲座的基础上汇编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中的有一些材料可以在我1998年的书《比较文学:理论、方法、应用》(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ory, Method, Application)中查阅到②。
张叉:除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之外,您还在其它各种不同的领域从事教学工作和出版著述,包括:比较媒体和传播研究,后殖民研究,移民和少数民族研究,数字人文、电影和文学、读者研究,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文化与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等。
张叉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105您经常论述文学经典的概念问题,我对此特别感兴趣。
您认为文学经典的标准是什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文学经典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几种。
我对此的看法是,原则上,经典的形成是“累积的”。
累积经典形成理论包括理论的层面,也包括方法论操作的和功能的层面,这些层面规定了研究文学系统的多种因素和组合因素的必要性,以便对经典的形成达到一个认识。
换一句话来说,“累积”的因素包括系统分类的组合,它是一个创新的、经典的、正规的和回光线(catacaustics)(我的术语)的概念,而操作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必须通过观察(经验数据)的和应用的要素来满足。
在“让”文本受到关注的时候,在诸如评论家的和学者的工作这样的其它因素中,累积经典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由读者的状况、机制、地位连同系统影响一起构成的。
张叉:您在“比较文化研究”的框架中提出了一个研究领域——这也是您1980年代末以来一直都在拓展的研究领域——那就是,可以理解为“语境”的系统性和实证性途径的方法论应该把伦理学包含在内。
您能就这一观点给我们作一个简要的说明吗?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的确,最广泛定义的伦理学是我在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工作时所关心的。
或许,用我1999年的一篇文章《从现今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研究》(“Fro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toward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中的话来对此进行解释是最快捷的方式:比较文化研究的第二个原则是用以在文化、语言、文学和学科之间移动和对话的理论的和方法的假设。
这是本框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为整体的手段及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