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里的“比较”与“文学”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简介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文学和文化,通过对多种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不同文学体系和文学传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学派,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

中国学派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学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从而奠定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学术地位。

最早的中国学派成员包括鲁迅、胡适等知名学者,他们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寻求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和发展方向。

中国学派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学派主要集中在对外文学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之后的几十年,中国学派逐渐开始关注自身文学的比较研究,这主要是出于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发展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派的研究更加多样化和庞大化,涉及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课题。

这种发展趋势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使得中国学派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对话和交流。

中国学派的特点中国学派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文学与文化的结合中国学派着重强调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研究。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不同文学体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跨文化的角度中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注重跨文化的角度,不仅关注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关注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的对比。

通过不同文学体系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社会关怀与批评精神中国学派的研究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注重文学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引发对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比较文学概论》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什么是比较文学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定义三大阶段:一、发生在欧洲、以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美洲、以美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和发生在亚洲、以正在形成的中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三阶段。

1886年,波斯奈特提出:“比较文学是关于‘文学进化’的一般理论,即文学要经过产生、衰亡这样一个进化过程”。

后随着达尔文进化论衰退而衰退。

19世纪的法国受孔德实证主义影响,于是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的法国学派便应运而生。

法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而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学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梵·第根,全面系统阐述法国学派理论第一人,在实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一方面以“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对文学研究进行划分,以影响研究为主轴,为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他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确定为文学的同源性,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理依据。

构建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三大理论支柱: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

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即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不足:抛弃了对“文学性”的分析,以实证性的影响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设限。

梵·第根之后,法国学者们开始渐渐抛弃“总体文学”,企图将其并入“比较文学”。

第二阶段:美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定义(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而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的比较。

贡献之处: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象鲁迅与段成式二人,对中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的这种研究,比较其相似,追溯其渊源,探究其联系与原因,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一类研究,一百年前兴起并盛行于法国、德国,并一度还曾主宰了比较文学的全部领域,因此“影响研究”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有关“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较成熟完备。凡着重这方面的研究,因其主张研究各民族文学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影响事实联系,因此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及其方法,大家习惯称之为“影响研究”学派。又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争论中,其争论的一方多是法国学者,故又被称为“法国学派”。这一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定,可以梵?第根和基亚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为代表。梵?第根在1931年的《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而基亚于20年后出版的《比较文学》中说得更明白:“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

胡适的文学比较实践与比较文学意识1. 引言1.1 胡适对比较文学理论的贡献胡适在文学比较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比较文学理论的深刻探讨和创新性思考上。

胡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比较文学观念,即将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非静态的、绝对的对比。

他认为各个文学体系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渗透的复杂关系,而非简单的对立或排斥关系。

这种看法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比较文学应该超越单一文学体系的限制,跨越地域和时空的界限,将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

这种全球化的比较文学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胡适在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比较文学观念和定义的创新性思考上。

他的成果为后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比较文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实践的关系胡适认为,比较文学实践是比较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他看来,比较文学实践旨在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等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以探究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独特特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本身。

比较文学实践是比较文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实践,通过实际比较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胡适强调,比较文学实践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表面比较,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思想背景等多维度进行比较,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通过比较文学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变迁,了解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推动文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多元化。

比较文学实践与比较文学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学研究体系,为我们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路径。

2. 正文2.1 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胡适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是指对不同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时代进行辨析、比较研究的学科领域。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1 .译介学(误读)2 .形象学(“他者” )3 .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 .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1 .译介学(误读)2 .形象学(“他者” )3 .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 .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

比较文学教案

比较文学教案

比较文学教案琼州学院06中文本2 王李雄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一、“比较”与“文学”什么是“比较”?英语:comprative法语:comparee 汉语:比较——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之一。

二、什么是比较文学1、文学研究方式的划分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发展、流变的历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特征等文学批评: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分析和研究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之辩2、新的文学研究划分方式(1)国别文学——国之文学,最基本的文学划分单位(2)民族文学——是指根植于某个民族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是我们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基本单元。

民族、国家、语言之间的关系: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各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艺观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审美习惯等总和的民族传统,并具体体现在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与理论著作之中。

(3)总体文学:译“一般文学”,它原指诗学或文学理论的研究,后来梵·第根赋予了它一种特定的含义:“对于许多国文学所共有的那些事实的探讨”,即用综合方法对各国文学所作的全面研究。

他认为研究一国文学是“民族文学”,研究两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三国以上的则是“总体文学”,三者互为基础。

文学研究——民族文学——国际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4)世界文学:是指超越了民族文学的视野、认识、观念来看待人类文学的一种文学上的世界主义。

一是指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师级作家的各种经典著作,二是指理想化的文学创作与研究,三是指一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国际性、世界性精神生活方式。

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世界文学正是比较文学努力的方向。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歌德三、比较文学的定义跨民族(国界)、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使 用“ 比较文 学 ” 个 名 词 。 12 这 8 7年 法 国学 者 维 尔 曼 在 巴黎大学 开设 比较 文 学 讲 座 , 后 又 出版 一本 其 书 , 比较 文 学 研 究 》 叫《 。但 他 们 都 是 只 罗列 史 料 , 没 有 给 予 比较 文 学 以 明 确 的 定 义 。 1 9世 纪 中期 , 当 法 国 出 现 了 一 批 比较 文 学 著 作 之 后 , 比 较 文 学 ” “ 在 使用 的层 面上 , 义 出 现 泛 化 。在 急需 给 “ 意 比较 文 学” 以精 确定 义 的 背景 之 下 , 国学 者 卡 雷提 出 了 法 个 著名 的说法 : 比较文 学 是 文 学史 的一 支 : “ …… 研究不 同文学 的作 家 之 间 的作 品 、 感 甚 至 生平 方 灵 面 的事 实联 系 。 … ” 卡雷 的学 生 、 另一法 国学 者基 亚 也认 为 比较 文学 应 是 “ 际文 学 关 系 史 ” 。卡 雷 国 … 和基亚 对 比较文 学 的理论 贡献 功莫 大焉 。他们从 理 论 上 为 比较 文 学 确 立 了 独 立 的 学 科 地 位 , 调 了 比 强 较 文 学 “ 实 联 系 ” 一 实 证 主 义 的 研 究 方 法 , 定 事 这 奠 了所谓 的“ 国学 派 ” 基础 。 法 的
( 作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校 汉 语 言 文 学 系 , 南 焦 作 4 4 0 ) 焦 河 5 0 0
摘要 : 比较 文 学在 理 论 上 注 定 是 要 引起 争 议 的 , 因为 它 存 有 定 义之 争 、 名称 上 的 名 不 副 实 以及 认 知 的 渐 进 过 程 等 问 题 。 比较 文 学 在 实践 中有 一 个 困 惑就 是 把 “ 较 文 学 ” 读 为 “ 学 比较 ” 在 研 究 中衍 生 为 “ 比 误 文 , x+Y 或 者 x 与 Y” 式 。 模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第一节文学关系研究一、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1、文学研究领域通常划分为三个方面:(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学研究出现了另一层面上的划分: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

(1)国别文学:研究一国本身的文学。

(2)总体文学:研究强调从多种文化的文学文本来研究某种共同的文学现象。

(3)比较文学: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是超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1、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

2、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

3、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4、“跨民族”是判断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是不是属于比较文学的最基本标准。

总结:1、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即“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2、比较文学研究的性质即“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墙”的比喻)。

3、比较文学的“三个特性”(开放性:时间、空间、价值;宏观性:视野、胸怀、整体;文学性:首先是“艺术”与“形式”层面,而非“文化”、“历史”、“哲学”、“宗教”层面)强调以下八点:1、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精神沟通与平等对话;2、比较文学的核心概念是“多元视域”;3、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是“可比性”;4、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文学关系;5、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是文学问题,离开文学问题则不是文学研究;6、比较文学是一种综合研究的方法;7、比较文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共同诗学的建立;8、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体现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促进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共生与共存。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1、跨越性: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2、可比性: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

3、文学性:比较文学必须以文学为中心,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比较文学考试试题

比较文学考试试题

比较文学中“文学”单指文学研究,不包括文学现象.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P3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

(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来进行的文学研究,都是比较文学。

)P42、美,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的比较.P43、“比较”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跨(民族、国家、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

P54、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还超越文化体系。

P65、比较文学“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P76、比较文学“跨越性”这一本质特征:(1)“四跨”中,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的最基本标准。

(2)“四跨”含义广泛,既指比文的研究视野,也指比文研究对象的必备特性,也可指比文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式,甚至是评论者的心态。

(3)四跨中,除了跨学科外,其他三跨相互联系,内容重叠,各有所指。

(4)这里的“跨文化”指跨越文化体系.(5)必须把握好“跨越”的限度,不然会学科边界模糊。

P77、民族文学: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等条件决定,反映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品格.8、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实体和组织形式形成的文学。

9、世界文学:(1)指一系列文豪巨作的文学作品和文化遗产,如《神曲》等,经过时间考验并获得世界声誉和永久价值。

(2)一种未来的理想哲学,在马克思和歌德心中,“世文"指人类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理想阶段,各民族文学成为人类共同财富。

(3)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文学创作的总和及对他的评价。

10、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专门研究许多国家中共同发展的问题,如综合研究在理查生和卢梭影响下欧洲伤感小说的发展问题。

11、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是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选文论为《比较文学教程》P1512、比较文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比文杂志的出现.梅茨尔的《总体比较文学报》。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学”——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学”——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学”———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思想研究袁晓军*摘要:阿诺德是英语世界中第一个提出“比较文学”这一名称的批评家。

《莫里斯·德·古林》《尤金·德·古林》和《海因里希·海涅》等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他的比较文学思想。

在英国与德国、法国和希腊等国文学的比较中,他实现了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学”的转变。

他具有强化语言素养、跨学科、跨民族以及立足英国、放眼世界的意识。

无论他本人,还是他批评作品中的人物,在语言方面都极具天赋;他从未将自己的批评限定在单一的领域,而是穿梭于诗歌、批评、期刊和社会评论之间,在公众领域内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的批评突破了英国文学的边界,融入了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瑞士、荷兰、美国和俄国相继进入他的批评视域。

可见,他的文学批评已经具备了现代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阿诺德;“比较”文学;比较文学;语言能力;跨学科意识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是19世纪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和文化批评等方面,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的付诸阙如。

他在英语世界中最先提出“比较文学”这一名称[1](P40),并认为英国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大陆[2](P10)。

他的这种比较文学的意识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肯定:韦斯坦因将其视为“把比较文学引进英国名副其实的功臣”[3](P214-215),安德森认为阿诺德是“天生的比较文学学者”[4](P289)。

中国学界同样肯定了阿诺德在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①。

令人遗憾的是,中外学者给出的多是碎片式、断言式的结论,并未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无形中遮蔽了他比较文学思想的深刻价值。

本文拟对阿诺德的比较文学思想进行系统性的阐释,深入剖析他的比较文学思想的践行路径,探讨他如何实现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学”的转变,进而概括其比较文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以期为现代比较文学的发展提供某种启示。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特点?(1)跨越性:跨语言、民族、文化、学科。

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比较文学的最基本的标准。

(2)比较性:约定俗成的专业学科的名称,具有特殊的学科意义。

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应把两种文学体系化、内在性的汇通作为比较文学衡量的标准。

(3)文学性:立足于文学之本;通过与其他文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4)开放性(5)理论性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三种关系”,即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作家所受的外来影响与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设计出了“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经过路线。

★美学价值关系——美学价值关系是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的方法论上所倡导的。

即将历史上没有事实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作平行研究,追寻两者之间的共同的美学价值关系。

★学科交叉关系——这也是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所倡导的。

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与心理学、宗教、历史、哲学、科学等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系统与结构上不可割裂的学理关系。

比较文学具有“四个跨越”的特征: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1、法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五个本子上有)(2)评价: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例如梵第根详细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

2.严谨的定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缺点:过分拘泥于实证、考据,过分强调事实联系而相对忽视了作品内在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欧洲中心论意识,研究范围局限于欧洲文学内部,同时把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排除在考查范围之外。

2、美国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4个;(2)评价优点:1)突破了法国学派机械保守的实证对比较文学的束缚,使比较文学获得了生机;2)扩大了比较文学的范围,不仅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也使中西文学比较成为可能;3)重视作品的文学性,更接近“文学内核”。

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

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

比较文学论文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胡亚敏,著名文学教育家,本刊顾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社长, __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具体领域为叙事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中外文学批评研究。

出版专著《叙事学》等多部。

近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和 __奖励,《叙事学》、“詹姆逊研究系列论文”等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比较文学(parative literature)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左右,但它已在世界文坛站稳了脚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普遍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在更宏阔的背景下认识文学。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了解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学教育。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容易造成误解。

韦勒克认为,“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

同时,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pare),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 的修饰语,是形容词;而在中国,“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同时,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

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

在本书中,“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指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比较文学 整理

比较文学 整理

1、“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及定义):一、两者所说的“比较”归属的层面不同。

前者的比较是指一种比较意识,是一种本体;后者的比较仅仅是以后总方法和手段。

二、两者所涉及的对象不同。

前者的研究对象必须跨越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体系)的界限,跨越其中之一即可;后者的对象不一定要跨越这些界限。

三、两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

前者除用比较法之外,还可用实证法,批评法,阐发法,对话法;后者只使用比较法。

2、比较文学意义:可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考察文学作品;有利于探讨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加强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发展。

3、法国学派: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基本主张:学科性质——文学史的分支,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对象——事实联系,亲缘关系,研究影响的传播,称为影响研究;研究方法——实证法,或考据法,以证明不同民族文学间事实联系的存在。

形成原因:孔德实证主义哲学流行;法国有重视文学史研究的传统;法国为世界文学输出大国。

美国学派: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奥尔德里奇。

基本主张:学科性质——文学研究;研究对象——文学性类同关系、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科技整合);研究方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美学价值分析,即批评法。

形成原因:美国文学史短暂;受新批评的影响。

4、比较意识(思维、视域):是比较文学的本体,指研究者进行文学研究时认同各民族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而同异共存、和谐共处的思维和观念,是为了张扬不同文学的独特性,促进不同文学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本质是多元性思维,是一种自觉的成熟的思维或观念。

特点:多元性、复合性;自觉性、成熟性。

5、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以阐发法为主;研究对象以中西文学、文论比较为主;研究成果以比较诗学最为醒目;目前研究热点是海外的华文文学与海外汉学。

6、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跨越性(族际性、语际性、科际性、跨文化性、);综合性(整体性、理论性、汇通性、);开放性(是学科意识、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层面上的涵义)7、研究对象的必备条件:跨越性、文学性、可比性(是内在关联,强调深度挖掘;既是对象的客观存在,又是研究者主观发现。

比较文学 百度百科

比较文学 百度百科

比较文学1概述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1]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

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维尔曼(1790~1870)。

他于1827年在巴黎大学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于两年后将讲稿整理,以《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书名出版。

在讲课和著述中,维尔曼多次使用“比较文学”、“比较历史”等词语,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比较文学提供了范例。

1838年,他在出版其讲稿的第三卷序言中正式使用了“比较文学”这个专门术语,后人因此尊他为“比较文学之父”。

2发展19 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

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1952 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3分类比较文学研究,不同国家的学者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以第根、伽列等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强调不同民族文学的平行研究,以阿历克谢耶夫和日尔蒙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学者则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可分,应该同时并重。

在中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曾广泛比较研究过各国文学的发展,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茅盾的《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

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介绍外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理论。

比较文学比较方法

比较文学比较方法

比较文学比较方法比较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研究的是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向。

比较文学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和文化交流的理解,可以深化人们对文学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研究,还可以拓宽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比较文学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种:第一种,文本比较法。

文本比较法是比较文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同一文学类型或不同文学类型的作品进行类比分析,比较它们的语言、形式、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研究文学的发展演变。

文本比较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内部比较,即比较同一作者或同一文学流派的作品;另一个是外部比较,即比较不同作者、不同流派、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作品。

第二种,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历史比较法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二是比较同一国家、同一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历史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种,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比较文学的一种高级形式,它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研究文化间的异同。

文化比较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同一文学类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例如比较东方与西方的诗歌作品;另一种是比较不同文学类型的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种,传统比较法。

传统比较法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原始方法,它主要采用质的和形式上的比较,比较同一文学类型或不同文学类型的作品,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讨它们的发展历程和演化趋势。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学研究方法,它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向,扩大研究者的视野和深化对文学的认识。

而不同的比较文学方法则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和方向上展开研究,为文学的研究提供多种视角和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性
斯皮瓦克不但指出teleopoiesis是新比较文学的方法学,也强调teleopoiesis无论在字面上还是作为一种阅读方法,都植基于poiesis,即“想象创作”(imaginative making)。斯皮瓦克谈论poiesis时赋予文学作品十分特殊的地位,认为文学的特点在于使用比喻性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而“以语言为本的文学研究”在想象力上的训练,则特别有助于跨越自我与异己之间的鸿沟,通向“未来的友谊”(friendship to come)。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2-0008-5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200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受访时,曾将她在2003年出版的《学科之死》(Death of a Discipline)比喻成一首挽歌。她并解释在西方的文学传统里,挽歌虽以悼亡始,却总以颂赞生命的永续告终。斯皮瓦克的访谈固然有助澄清她那耸动的标题下真正的意涵,但也显示比较文学学者屡屡唤起危机意识时更关切的一个议题: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比较文学终将以何种形式幻化再生?
透过teleopoiesis,斯皮瓦克重申了中间对比项在比较文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将其范畴从两个语言间的质变(qualitative leap)扩大到两个符号系统间复音的对话辩证,学科之死果真潜蕴生之蜕变,印证了吾师张汉良教授的见解,危机论述实即学科演化的一种机制。透过poiesis,斯皮瓦克在喻象里发现了“文学性”,只可惜她太快退出这个理论议题的战场;而她对喻象的分析,因为缺乏引证和对语言范畴的深入思辩,套用卡勒半戏谑的说法,让人觉得怎么理论也变成文学了。
对于《学科之死》发出响应的学者,包括斯皮瓦克自己,强调的多半是书中的政治立论。相对于传统比较文学里的欧美霸权中心论述,斯皮瓦克认为新的比较文学应结合区域研究(Area Studies),撷取其跨学科的绝佳资源与严格的语言训练,但褪去冷战政治对立的色彩,并走出僵化的“区域”观(如国家、地区),而强调“跨界”的了解和互动。立意虽美,意图“去政治”的政治观矛盾难解,而与区域研究结合的想法究竟有多少新意更令人质疑。雷马克(Henry H.H.Remak)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将跨学科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了。此外,如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在《比较文学批判导论》所言,尽管比较文学草创之初怀抱世界大同理想,实则与欧美国族主义生息相通,但自1970年代后,随着后殖民批判理论的兴起,多元文化观点早已风起云涌地进入西方主流论述了。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s)曾写过一篇专论,详述poiesis这个概念在西方历史上的递变,很可惜斯皮瓦克并没有援引。尧斯介绍,poiesis希腊文原意为“制作”(making),因此在美学上的讨论有很长的时间聚焦在“生产”(productive)维面,然而到了20世纪尤其在达达主义(Dadaism)之后,“艺术品和艺术外真实世界的区隔已经消失”,于是poiesis变成接受美学的范畴,也就是斯皮瓦克所
说的teleopoiesis。重点是,尧斯讨论poiesis时涉及所有艺术形式,而斯皮瓦克却独尊文学。此外,斯皮瓦克对文学的看法也与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的看法相抵触,后者宣告文化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学与其它文化论述同是文化生产的一环,本质无异。斯皮瓦克200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受访时,对于这一点显然也已经改变想法,而改口说新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是不可能的了,也不再是理想的了”。
在《学科之死》中,斯皮瓦克有两个很少为人提及的论点其实更具发展的可能,一涉及比较文学中“比较”的意涵,一则与“文学性”相关。前者她称为teleopoiesis,后者为poiesis。就词源而言,前者衍生自后者;但实际运作上二者隶属于符号化过程中同一意义的流动循环,互为表里、关系密不可分。
斯皮瓦克指出,与其它论述相较,文学特别能激发想象力(teleopoiesis),而其特点就在于使用比喻。因此她说:“文学……喻在意先(Literature…may prefigure)”,又说“文学研究必须以‘喻象’为师(literary studies must take the‘figure’as its guide)”。但若用喻为“文学性”的重大指标,斯皮瓦克对于究竟何谓“喻象”(figure)却又语焉不详,我们只能参考其它学者相关著作从旁推敲。西方修辞学常将比喻分为两大类:转喻(trope)和喻象(figure);前者涉及意义的转变,后者则偏重文字上的替换,但实际两者经常混用。斯皮瓦克的“喻象”很有可能是两者的通称。她一方面认为传统比较文学阅读原典的语言文字训练,有助于分解(dis-figure)和重组(reconfigure)喻象;而另一方面当她一再重申读者透过喻象,可以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某一意义所在,即文学有“喻在意先”的特质时,强调的更像是想法的联结。而从另一角度而言,转喻和喻象容易发生混淆的现象更突显文字和意义、符征和符旨、喻体和喻意在符号的运用上是一体两面、不可切割的关系。
斯皮瓦克认为“文学性”和喻象有直接关连,是因为喻象的不可译性:喻象可分割(dis-figure)但不可破解(decipher),可转码(transcode)却不能解码(decode)。“喻象不可化约”论呼应了杰哈·热奈特(Gérard Genette)在《文学话语的修辞》(Figures ofLiterary Discourse)一书中的说法。热奈特认为喻象位于“符号和意义之间的间隙(gap)”,意义在这空间里自由舒展,暧昧未决,但却又具形具象,神秘而厚实。然而热奈特跟斯皮瓦克对于“文学性”的看法还是有基本差异的,热奈特认为文学性依附在poiesis上,文学语言本身就已充分呈现这个特色了;而斯皮瓦克则相信文学性必须透过teleopoiesis,在阅读的过程中由读者去创造这对话空间的丰富性。在文学性这个议题上,这两个观点看起来仍是目前最具说服力的两个学派。
这个群体也许仅能短暂存有、转瞬即逝,因其根基是想象的,但重点是teleopoiesis创造了一对话(inter-diction)的场域。这种透过阅读行为而完成的共同创作,保留了文本内的众声喧哗,因此与一些全球化论述由一核心都会主体替代边缘主体发言、企图制造同构型(homogeneity)的假象迥异。于是斯皮瓦克强调teleopoiesis并非“修剪(cutting)”,而是“拷贝”(copying)与“黏贴”(pasting)的创作。因为表达了对异己他者性(alterity)的尊重,斯皮瓦克认为teleopoiesis涵括了一种“负责任”的道德面向,也可说是新比较文学的阅读伦理。 他者性常直接透过语言呈现,要将阅读创造成一个对话空间,先决条件是必须在文本精读中仔细聆听他者话语。因此对斯皮瓦克而言,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Doctors Without Frontiers)到第三世界救援弱势,通常却不学习当地语言而雇用口译人员,阻断直接沟通的机会,美中不足,令人扼腕。而英国作家约塞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在《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中马罗(Marlow)垄断了非洲的发言权更是经典反例。相反地,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在《一间自己的房子》(A Room of One's Own)中让女同志情欲在异性恋的架构里以诡秘(the uncanny)的方式不经意自然涌现,teleopoiesis的实践就在于能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到与他者不期而遇的片刻激荡出来的火花。由伍尔夫的例子来看,斯皮瓦克的他者并非如同众多学者或她自己到东方演讲时所言,仅是相对于欧美中心主义或民族主义的他者,而是更广义的、任何具备差异性的对象。
比较文学研究涵盖的内容应超出文学研究,而包括跨学科与更广义的跨符号系统研究,这似乎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然而这并不代表从此以后有关“文学”的问题就只能束之高阁。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在2007年出版的《理论的文学性成分》(The Literary in Theory)中提醒我们,“文学性”仍是文学研究上很重要的问题,不过因为经常被各种理论排挤,至今仍悬而未决。从这个角度而言,斯皮瓦克规划比较文学的新风貌时重新开启旧文件,质问文学知识与其它学科有何根本差异,就饶富深意了。
更重要的是,斯皮瓦克认为teleopoiesis创造的对话空间不但是“翻译”的场域,也是“比较”的场域。1993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伯恩海默(charles Bernheimer)报告就曾提议以翻译作为比较文学的典范,巴斯奈特在同年发表的《比较文学批判导论》中,更大胆建言将比较文学视为翻译研究的附属范畴,虽然她在《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收回这个看法,但仍认为翻译和比较文学在方法上有许多相仿之处。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中也发表过类似的想法,她说:比较文学传统的精读法“接近……翻译”。不过她注重的并不是造译的结果,而是过程。比较文学学者扮演的主要角色若是一位读者,那么面对的挑战应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相同:在两组符号系统间不断穿梭的阐释过程(semiosis)。这个对话的过程,其实也是互文(inter-textual,)衍义的过程,勾勒出来的空间构成了“比较文学”的中间对比项(tertium comparationis,或译“比较因素”),也就是乌尔利希·韦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认为比较文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关键。
一、Teleopoiesis:一种阅读伦理
巴斯奈特在《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一文中提到,比较文学和翻译一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阅读文学的方法。此说法其实是呼应了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中有关teleopoisis的主张。Teleopoiesis一词是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友谊政治》(Politiques de l'amitié)一书中自创的词,teleo在希腊原文有“遥远”和“完成”二意,而poiesis则指“制作、创造、生成”,因此teleopoiesis既有“远距创作”也有“完成创作”的含意。斯皮瓦克借用teleopoiesis来指涉经由文本阅读的方式和远方的他者透过想象而结合为一群体(collectiv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