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The_Design_of_Teaching_Plan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优秀奖作品: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优秀奖作品: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方案

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以高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为教学内容,在经过前期分析(包括教材、学习任务、学习者)的基础上,编写本教学设计.在课堂引入及整个过程设计中,主要采用了“情境引入、已有概念探测、引发认知冲突、建构概念和构图总结”的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主要分成三部分: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对于“任意角”部分,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研究“角”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关于角的思维导图,以反映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已有概念;进而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出推广角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对个人概念图的观察分析及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已有概念,并以圆心角的概念作为教学的“先行组织者”,以时钟分针的旋转为教学起点,配以实物操作,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对已有概念的不满;教师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引出任意角的概念,进而顺利建构任意角的概念.对于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设计的思路是:通过为已经完成的练习进行反思,引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讨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以适当提示,提出概念;师生共同对例题进行探讨,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完成概念建构.最后,师生共同绘制“任意角”的概念图,完成概念建构.【教材分析】第五章研究的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它领域都有重要作用.第五章安排在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面,是以函数的视角重新审视初中课程中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涉及到的三角函数.圆周运动是周期运动的典型,项武义先生对此曾经指出“正弦、余弦函数是一对起源于圆周运动”.在对圆周运动的分析过程中,圆心角自然成为研究的变量,因此,在研究三角函数前有必要先将角的概念进行推广,并引入弧度制.本节是第五章的第一小节,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角的概念的推广、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是对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的“角”的概念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和体验周期现象的绝佳题材.为了便于在同一参考系下讨论三角函数,引入了象限角;对终边相同的角的讨论则为以后证明恒等式、化简和运用诱导公式等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知道正角、负角和零角;②.会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③.会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2.能力目标①.通过推广角的概念,增强运用数学的视角观察和刻画客观事物的能力;②.通过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③.通过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提高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经历从分析生活实例到建立概念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兴趣;②.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学信念.【教学重点】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难点】任意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三角板、量角器、指针式时钟、硬纸板(或吸管)、大头钉、计算器【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计算和推理能力,在小学、初中已经接触过角的概念,但当时所认知的是角的静止状态,而且角的大小在0°~360°,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也会成为学生对角的概念认知的一种思维定势.学生已经学习过使用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来表示集合,还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重要模型”这一理念有一定的感受体会.该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注意力易分散,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善于合作,对电子、机械等知识很感兴趣.空间想象能力较好,偏爱形象思维,倾向于理解式学习.【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和讨论法.【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各种与“周而复始”现象相关的图片;查阅与圆周运动有关的资料,至少找出两个圆周运动的现实例子,了解圆周运动的普遍性;自备计算器.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配套的PPT课件的基础上整合补充需要的资料);指针式时钟;硬纸板(或吸管)、大头钉;角的思维导图的模板.【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5 min)1.感受周期现象播放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的视频片段,视频伴着轻松的音乐,用美妙的大自然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点评: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感受到周期现象的普遍存在.【设计意图】营造轻松的氛围,为课堂开展定下基调,在美的享受中带出本章主题.2.“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重要模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函数以及它们所描述的现象的例子.例如一次函数可用于描述匀速运动等.强调“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重要模型”.【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由于本节课时第五章第一节,所以很有必要先指出学习三角函数的必要性.强化“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的重要模型”这一理念,为引出本章的主题——三角函数做铺垫.3.分享课前准备的成果教师抽取两组作为代表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前搜集的成果,给参与汇报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教师指出三角函数是描述圆周运动的重要模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也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4.引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教师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圆周运动的动画效果,连结起点和圆心、动点和圆心,指导学生观察圆周运动中的自变量,引导学生关注圆心角的变化.进而导出本节课的主题——角.【设计意图】在这个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便于学生对本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从而能正确认识本节课在学习中的基础地位.二.新课教学1.角的概念的推广(22 min)1)探测已有概念教师提问:同学们学过哪些与角相关的概念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指导学生独立把相关概念做成思维导图(例如下图),时间限制只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形式就可以了.学生完成后选择两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解释.分别给发言的学生和所在组加分奖励.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概念和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也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概念,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组织以下的教学和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2) 小组讨论,引发认知冲突教师提出情境问题:(1) 如果我们的指针式时钟走时快了5分钟你将如何调整呢?如果走时慢了5分钟呢?(2) 如果我们的指针式时钟走时快了1小时05分钟,你将如何调整?如果是走时慢了1小时05分钟那又该如何调整呢?学生动手操作实物,教师鼓励学生准确描述分针的旋转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摩天轮和扳手旋转问题.教师选择两个小组分别回答问题,给发言的小组加分奖励,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描述不够准确,或者与以前的概念有不同,引发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想探个究竟的学习愿望.3) 课件演示,提出概念教师强调:为了能更好的描述客观世界,角的概念很有必要进行推广.教师呈现角的形成过程的动画,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任意角的定义.教师提示学生在定义时要注意区分角形成时射线的旋转方向.教师选择两组进行讨论汇报,给出任意角的定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学生一道完善答案,并共同写出任意角的定义,类比数轴的正负方向得到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120°和-120°,解说任意角的表示法.【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的获得结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对照彼此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知道自己认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4) 堂上练习,完成概念建构教师使用PPT 呈现堂上【练习1】:画出下列角:60°;180°;-45°;-135°;225°;330°;-300°;-210°.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组员之间相互批改,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教师当场给组长评分,组长负责给组员评分,记分员负责登记.【设计意图】前四小题练习选取的角的范围都是-180°~180°,便于学生使用量角器直AO接画出.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练习画图,体会“旋转”两个字的含义,加深对任意角的概念的理解.后四个小题选取的角范围超出-180°~180°,需要使用量角器配合加减法画出,同时也为引入象限角做铺垫.2.象限角和界限角(18 min)1)反思练习,引出学习任务教师提问:“刚才做练习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选择了一些基线作参考?同学们选用了哪些角的终边作为基线?”学生反思后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指出0°、90°、180°以及-90°的终边刚好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轴线.【设计意图】解题后进行反思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反思并引出坐标系这一重要工具.2)小组讨论,形成认知冲突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发挥坐标系的参照作用?”.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学生相互提问并进行解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提示:主要是要确定顶点和始边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去寻找最简洁的形式,以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课件演示,提出概念教师选择两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教师展示课件,同时给出象限角和界限角的定义.教师让学生说出练习1中的八个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学生回答,记分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登记加分.【设计意图】象限角概念的引入顺理成章.给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机会,学生在发言中能够更积极的完成概念的自主建构,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讲评练习,完成概念建构(1)补充练习教师使用PPT呈现堂上【练习2】在0°~360°的范围内,写出各个象限的象限角的范围.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争取获得一致的意见.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教师选择两个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本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象限角概念的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更好地建构概念.为下一道练习题做准备.教师适当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2)课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93练习5.1.1的选择题,完成后组员间相互比较答案,讨论后争取达成共识.教师选择两组代表对这两道选择题分别进行解释,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注意强调锐角、直角、钝角这些角的范围.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本题有利于学生明确区分锐角与第一象限角等若干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更好地建构概念.教师的引导和鼓励给学生树立信心.(3)补充练习教师使用PPT呈现堂上【练习3】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390°;30°;750°;-330°;-240°;120°;480°;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争取获得一致的意见.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教师选择两个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对三个练习题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后,学生顺利建构象限角和界限角概念.练习3在加深学生对第一课时内容理解的同时,也为下面引入终边相同的角这一主题做铺垫.第2课时3.终边相同的角(35 min)1)反思练习,引出学习任务教师提问:“观察我们刚画过的角,我们一共画了7个角,但却只有两条终边,为什么呢?”学生反思后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引出概念——终边相同的角.【设计意图】解题后进行反思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醒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自然地引入本课时讨论的主题——终边相同的角.2)小组讨论,形成认知冲突(1)教师布置任务:“请尽量多的找出与30°始边、终边都相同的角.”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用图钉联结两根硬纸条,将其中一根固定在OA的位置,将另一根先转动到OB的位置,然后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硬纸条重复转到OB的位置时所形成角的特征.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学生相互提问并进行解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提示:关注角的“周而复始”的现象.教师选择两组代表回答,同时把学生的答案有规律的板书在黑板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简单直观的获得结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加深对终边相同的角的“周而复始”的现象的理解,为以后学习诱导公式和三角函数的性质提供直观材料.(2)教师提问:“这些与30°始边、终边都相同的角可以构成集合吗?如果能,请把它表示出来.”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争取获得一致的答案.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别使用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然后让学生体会性质描述法的简洁美.教师选择两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先讨论具体的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为后面一般化的讨论做准备.通过对比法学生可以体会数学语言的抽象美和简洁美.3)课件演示,提出概念教师展示课件,“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构成的集合可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成员间展开讨论,争取获得一致的答案.教师选择一组代表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学生一起完善答案.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经过对与3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的讨论,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学生在发言中能够更积极的完成概念的自主建构,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讲评练习,完成概念建构(1)练习4教师使用PPT呈现堂上【练习4】: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①60°;②90°;③-135°;④-114°26′.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员间相互比较答案,讨论后争取达成共识.教师选择四组代表对这四道题分别进行解释,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给发言的小组学生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本题作为对概念的直接应用,难度较低,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终边相同的角概念的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意见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更好地建构概念.教师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为突破难点营造良好的情绪基础.(2)练习5a)教师使用PPT呈现堂上【练习5】: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判定各是第几象限的角?①-120°;②640°;③-950°;④-45°;⑤760°;⑥-2013°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先通过作图的方式寻找答案.教师先选择三组组代表对前三道题分别进行解释,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能不能使用计算器来获得答案?请同学们尝试使用计算器求解刚刚评讲的b)教师提问,前三小题.”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求解.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计算器累加(累减)功能.教师选择一组代表回答,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c)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使用计算器完成④至⑥小题”.教师先选择三组组代表对前三道题分别进行解释,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本题非常重要,对后面的课程内容如诱导公式、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性质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本题采用了较多的步骤.根据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教师先让学生通过画图这种一步一步的外显性(或记忆性)指令去变换角;然后当这种活动经过多次重复而被个体熟悉后,借助计算器将这一活动内化成学生的心理操作,学生可以在脑中实施这一程序而不需要具体操作;他甚至还可以对这一程序进行逆转以及与其它程序进行组合,为学生能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和转换的时候,把这个过程就变成了他的一种心理“对象”做准备.(3)课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96练习5.1.2的解答题,一共八个小题,完成后组员间相互比较答案,讨论后争取达成共识.教师采用抢答的方式请组员代表回答并对答案进行解释,对于有不同意见的由其他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作补充解释.给发言的小组加分,记分员登记分数.【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概念,加深对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优秀奖作品:说课课件_复合模结构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优秀奖作品:说课课件_复合模结构


设计
流程
模具生产视频

教学
过程
师生互动装配模具

模式
比较
传统教学
三维模具仿真教学
教学特色
请多指导, 谢谢!
复合模结构
课程
分析
教材
教材分析
课程
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复合型冷冲压模 具的结构特点及工作 原理。
教学目标
课程
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掌握复合模具的 各部分结构及相互之 间的关系。 难点: 分析复合模具结构 及阐述其工作过程。
重点难点
课程
分析
学情分析
课程
分析
教学设计原则
1、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 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学。 2、教学内容变得简单, 使学生能够听得懂。
设计原则
教学
手段
该模具哪些 零件属于 导向零件?
任务驱动
教学
手段
互动学习
教学
手段
仿真实训软件
3D仿真
教学
过程
复合冲裁模结构

教学
过程
复合模工作过程引教学过程来自模具仿真教学过程找
教学
过程
固定
工作 零件 卸料

零件
零件
导向 零件
支撑 零件
简单冲裁模结构
复合冲裁模结构
教学
过程
观看模具装配仿真

广东省“创新杯”语文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面试中的语言明确性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语文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面试中的语言明确性教学设计方案

(二)分析案例,储备技巧
一 视频导入,合作探究
1. 播放现场模拟面试视频《模拟面试--职业生涯启航》
案例(一) 应聘者:李湛 专业:楼宇智能 应聘岗位: 电话销售 招聘公告 任职要求: 1.有一定的物流行业和外贸英语基础知识。 2.善于与人沟通,性格外向。具备良好的团 队合作意识。 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具备一定的处理应急问题的处理能力。 李湛面试问答摘录 HR:你的专业跟销售联系不大,你如何胜任这 个岗位? 李湛:我在校期间获得了很多证书。我的特长 是体育,获得 2015 年市运动会中小学生团体 第三名,获得 2015 年市体彩飞羽毛球高中组 团体第一名,2015 年校运动会男子 1000 米第 一名……
何针对提问中心作答,做到语言的明确性。

过程剖析,总结技巧
1. 剖析语言明确性三部曲 第一步:看公告 知中心
明确招聘公告的要求 ① 岗位所需的两种能力 岗位专业能力: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成绩、专业技能证书、竞赛获奖证书等)职 业核心能力: “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 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 ② 个性要求 稳重、开朗…… 第二步:听问题 明中心
① 猜一猜,面试官怎么点评的?
参加模拟面试的同学揭晓答案:李湛 姜又纶所回答与岗位所需不匹配。黄津健的表达与岗位所需相 吻合。
② 议一议:面试官考核的中心 (考核能力、动机、个性与岗位的匹配度) ③ 看一看:两家实习单位面试官的评分表 探究面试考核维度:能力潜质、求职动机、个性匹配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亲历实践的反思体悟,真实情境导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面试语言的技巧,如
面试官爱问哪些问题?根据课前作业“搜集面试十问题”总结 类型一:个性类(性格、爱好) 类型二 : 能力类(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类型三 :求职动机(职业规划、对岗位的了解程度、薪酬) 第三步: 说重点 显中心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学前教育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目录大海啊,故乡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陈淑贤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该作品选自高教版键盘乐器演奏基础《大海啊,故乡》。

这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曲改编而成的钢琴伴奏曲,F大调,分2段,由四个乐句构成,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深挚的感情。

通过学习曲中琶音伴奏音型,能提高学生的弹奏技巧。

这首曲分两个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音乐结构,并能通过体态律动尝试表达音乐;2. 巩固右手附点节奏,能准确弹奏右手旋律;3. 能体悟音乐意境,正确弹奏左手琶音伴奏音型。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幼教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钢琴弹奏学习,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弹奏知识,有学习简易歌曲伴奏的能力。

此课前已学习《八月桂花遍地开》、《芭蕾舞排练》和《喀秋莎》等乐曲,已掌握四分附点,二分附点,前八后十六等节奏音型,对半分解、全分解这两种伴奏音型较熟悉,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描绘音乐形象,分析音乐结构,会用一定的音乐载体去尝试表达音乐内容。

由于学生的钢琴基础、乐理知识较薄弱,本课中出现的琶音伴奏音型对于学生来说较难,所以在课堂上需做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不过,她们性格活泼、学习认真,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这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激趣法、启发点拨法、示范法、辅导法。

学法:欣赏法、律动法、模仿练习法、表演法。

四、教学准备1.认知准备:复习伴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芭蕾舞排练》和《喀秋莎》;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为作品《大海啊,故乡》搜集资料,分别是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作曲家生平介绍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由组长在课前做好归纳总结。

2.环境布置:在上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

3.教具准备:电钢琴室、投影仪、电视、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流程:复习旧知,巩固知识——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律动练习,学习新课——整体感知,双手配合——学习效果评价,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欣赏原唱。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依法维护权益 教学设计方案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德育类一等奖作品:依法维护权益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门课的作用和地位: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通过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层次水平,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遵守法律规范,杜绝不良行为,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医护工作中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与病患、同事和谐相处,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法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喜欢群体活动,希望他人能看到自己的优点,教师根据此情况引导学生使用活动体验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通过活动体验、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并逐步增强自信心和应变能力。学习中,为了解决自己的疑惑,激发自己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运用:
1、了解证据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权益被侵犯时能选择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难点:
如何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13护理班的学生,现为本校一年级的学生。该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兴趣高,明确自己的职业岗位是护士岗位,因此学生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对德育课和其他文化基础课却未能够加以重视,认为文化基础课对于她们的职业所起的作用不大。故而在德育课的教学中需要渗透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能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学法、懂法是要督促我们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运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另外,大部分学生自信心不够强,教学中应提供机会给学生发言或参与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交流和沟通,并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为自己综合使用。

广东省“创新杯”财政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财政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

广东省“创新杯”财政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目录授课班级会计152班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40分钟一、教材内容分析1.使用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管理洪主编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2.所属章节:第五章“超市卖场的管理与核算”中第七节“超市卖场促销活动的核算”3.教学内容:超市卖场促销活动的核算4.教材处理:商业会计是一门贴近日常生活的课程,因此我从教材理论知识出发,结合超市卖场的促销方式,选取“打折销售”,“返券活动”两种方式做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分享,闯关挑战,让学生学习这些促销方式的核算。

让教材在实践中得到活用,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能力掌握了商品流通企业的核算方法,有一定会计基础。

在相关的会计课程中学习过打折销售的内容。

学习能力①学生应用手机微信操作平台能力较强②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能力较强③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学习态度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熟悉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熟悉超市卖场主要促销活动方式②掌握超市卖场促销活动的核算第一环节(导入)第二环节(完成任务展示)第三环节(做题巩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九、教学后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附录:评价表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张玉森、陈伟清主编讲授章节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三节任务四--记账凭证的填制所属专业会计授课班级14会计(3)班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90分钟教材分析本次授课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张玉森、陈伟清主编的《基础会计》第四版,该教材是中职教育国家规范教材,是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等特点。

内容分析本次说课内容记账凭证的填制在书本乃至于整个会计体系都具有重要性。

学习会计凭证,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的技能,是每位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的重要途径。

记账凭证是教材的重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东省“创新杯”机械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程序校验》教学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机械类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程序校验》教学设计

《程序校验》教学设计专业:数控加工技术年级:中技2年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自学登录“雨课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观看视频《加工事故》,了解在加工中产生事故的危害。

2、观看微课《程序校验》,了解其相关知识。

3、做调查问卷。

看答发布资料观看真实的事故视频,引起学生对本次课的重视。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策略调整。

组织教学5分钟1.值日生组织集队、考勤、汇报上次课的纪律、卫生等实训情况。

2.教师创设数控铣床操作工的职业情境,布置任务,强调安全、任务工期等要求。

任务描述:作为一名数控铣床的操作工,现要求你在一天内保质保量完成图纸所示工件的加工任务。

注意事项:1.加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

佩戴好护目镜,机床加工过程中严禁打开防护门。

2.严格遵守6S规范要求。

1.总结、汇报2.接受任务。

创设职业情境,布置任务,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入到工作行动中,便于形成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

复习引入10分钟1.游戏竞技“对刀操作”。

游戏规则:用“随机数抽取软件”,每组抽取1位同学进行“对刀操作”游戏比拼。

按所用时间的长短进行排名。

其他同学通过视频转播,一起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在录入程序、对刀完成后是否就可以开始正式加工了”。

各抒己见,阐述见解。

3.案例分享(实物投影仪展示加工完成工件及报废工件)观察老师展出的两个工件,浅析工件报废的原因?1.参加游戏,完成比拼。

2.小组讨论,思考答案1.组织游戏竞技。

2.布置问题,引发思考。

3.案例分析1.通过游戏和问题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温故知新,将上节课内容与本节课内容进行串联。

2.通过典型案例的分享,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有直观的认识。

知识引导10分钟游戏竞技:完成下列引导问题,看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好最快?(登陆易考网进行答题)1、查阅资料,简述程序校验的目的和意义?2、你所知晓的程序校验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3、说明下列按键的含义及作用作用?含义:作用:含义:作用:小组讨论网络搜索查阅资料观看微课登陆网站进行答题准备网络试题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资料检索,沟通协调等能力。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商贸类一等奖作品:产品的生命周期教案设计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商贸类一等奖作品:产品的生命周期教案设计
1、创设情境:麦当劳“微招聘”
2、今天,麦当劳公司将举行一场模拟“微招聘”,他们希望招聘一支能够为他们的每个生命周期的产品制定出优秀产品策略的团队。我们的课堂将与麦当劳建立“微招聘”链接,利用移动视频招聘APP---Q职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依托,进行异步面试。
校企合作情景教学
1、介绍麦当劳公司的企业背景;
3、班级情况:15营销班是由广东省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冠名的麦当劳营销班,与佛山市麦当劳分店存在校企合作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同时能够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出适合的产品策略;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营销的兴趣和激情;
3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了解和掌握企业营销中需要的各种工作技能、综合能力;同时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创织
重教
讲学
1、组织学生以营销团队为单位,营销总监组织本企业员工整理仪容仪表
2、组织每个营销团队喊出自己的应聘口号同时展示本团队的名片,将名片贴在黑板上
3、发放给每个营销团队提前准备好的“面试通关”小册子,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面试小技巧。
情景教学法
1、组织学生以营销团队为单位,营销总监组织本企业员工整理仪容仪表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移动设备下载蓝墨云班课APP软件、Q职;
3、在班级的微信群和OO群,根据学生课前观看的微课,提出相关问题
1、观看“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微动画
2、浏览教学资源库,完成课前思考题。
3、下载APP软件蓝墨云班课、Q职,并进行注册登录,熟悉操作方式。
1、提起兴趣
2、引发思考
3、教学铺垫
环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rk interview(35’)
Assessments(5‘)
6%
Homework assignments(5%
Homework assignments
Reviews
Warming-up
Group presentations
Mock interview
Assessments
Group presentations
Homework assignments
• Useful structures and sentences:
•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 What are your strong point? • ……
Reviews Mock interview
Interviewer: OK. 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
Tang Hua: Yes, I have worked as a part-time salesperson in a company for two years.
Reviews
Warming-up
Power point
Colors
Emphasis, difficulties
Font size
Micro class video
Preview 、Review
……
Flexible Repeatable
……
Pictures, music, videos
Vivid 、Attractive
Network resources
Unit 3 Have you ever done a L/O/G/O part-time job?
Contents
Teaching materials & Students’ situation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procedures
Convenience 、Further study
Task assigned Assessments Additional study materials ……
• Teaching object: Pharmacy students in Grade One
Know little about job interview Have a vague idea about job interview Know something about job interview Have rather excellent skills about job interview
Blackboard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s
2
Ⅰ、Teaching materials & Students’ situation
Interview skills
Unit Task: Prepare for a job fair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0
✓GWraosrpdu-gsueefuslssinkgillsgainmjeob application ✓ Senten✓cSestu-mdyamkinicgrogaclmasess video
✓Mock intervSiekwills & Emotion
Ⅲ、Teaching methods & Learning strategies
Warming-up Assessments
Group presentations
Homework assignments
Interviewer: Good morning, Miss Tang.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Tang Hua: I am a student at XYZ Vocational School. I will graduate next month. I am creative and hard-working.
5% 14%
23%
58%
Ⅱ、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 Capability
Cultivate confidence and cooperation abilPityrocesses &
✓Group presentaMtioenthods
Mastery of words and sentences
Group presentations
Mock interview
Assessments
Homework assignments
Interviewer: What are your strong points?
Tang Hua: Well, I can speak fluent English. And I have very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Homework assignments
1、Group games
Word-guessing
Sentences-making
Reviews
Warming-up
Mock interview
Assessments
• Useful words:
• salesperson sportsman • actor / actress manager • computer operator • clothes designer • ……
7
Ⅳ、Teaching procedures
Reviews Warming-up
Group presentations
Mock interview Assessments
Reviews(5‘)
Time distribution
Warming-up(5’)
Group presentations(25‘)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strategie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Game-teaching method
Task-based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petitive lear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