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模型的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
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或构件模块,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快速组装的一种建筑方法。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建筑质量高、环保节能等优势。
为了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必要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下面将从研究方向、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构件生产技术方向:1.研究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发展新型高强度材料、镁合金等,提高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研究新型制造工艺,采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来进行构件的制造。
2.研究构件的模块化设计:将构件按照不同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构件可以灵活组装,满足不同建筑需求。
二、运输与组装技术方向:1.研究高效、安全的运输方式:包括运输工具的研发、装载与卸载技术的研究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运输成本。
2.研究组装工艺及装配工具:研究快速组装技术,提高组装的精度和速度;开发智能化工具,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数字化技术方向:1.研究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生产、运输、组装等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2.研究建筑装配过程的数字化技术:包括数字化测量技术、结构性能传感器技术等,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提高装配质量和施工效率。
四、工人技能培训与规范制定方向:1.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人的技能培训:制定培训标准,培养专业化的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
2.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研究制定统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减少施工中的问题和失误。
以上是对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一些建议。
具体实施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经济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合作,共同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数字化设计方法是当今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一系列复杂且独特的问题,如合理安排构件运输、精确定位构件位置等。
因此,开发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化设计方法1. 三维模型设计数字化设计需要依赖于三维模型来完成,通过制作准确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好地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和优化。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可以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
2. 施工工艺仿真数字化设计方法可以通过施工工艺仿真来模拟施工过程,并在虚拟环境中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采用仿真软件可以实时演示建筑物的组装过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3. 数据共享与协同数字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虚拟模型,还可以集成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通过数字化平台,各个参与者可以实时查看图纸、标准和规范,并进行在线讨论和决策。
三、数字化设计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1. 构件生产优化通过数字化设计方法,可以对构件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例如,在预制厂进行构件制作前,可以使用数字仿真技术评估生产线配置,提高构件生产效率。
2. 运输与安装规划装配式建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合理安排构件的运输和安装过程。
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精确计算构件从预制厂到施工现场的最佳路径,并为运输车辆提供导航支持。
此外,在施工现场,数字化设计方法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装配方案实时监测构件的位置和状态,提高装配精度。
面向大型产品装配序列规划的分类方法研究
面向大型产品装配序列规划的分类方法研究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化装配系统在不断改进,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部分,装配过程也在不断变得更加复杂。
面对大型产品的装配,如何确定一组合理的装配序列,实现有效的装配计划,节省劳动力和物料成本,以提高系统效率,是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与此同时,新兴的装配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化、自动化挑战,基于这种情况,装配序列规划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实现对装配序列结构的自动生成,有助于对装配系统的参数调整以及性能优化。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装配序列规划的分类方法。
首先,介绍装配序列规划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装配序列规划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装配序列的技术,旨在通过优化把产品的各组成单元组装在一起,使其具有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和最优性能等特点。
装配序列规划可以让装配更加高效,更加合理,进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其次,着重介绍装配序列规划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加工工艺技术、基于组织管理方法、基于决策理论进行装配序列规划等三大类。
基于加工工艺技术,装配序列规划可以通过改善分水岭算法、马尔可夫链算法等加工工艺技术,以实现装配序列的有效优化。
基于组织管理方法,装配序列规划可以通过改变团队管理模式、激励激励机制等,以调整装配序列的有效组织。
基于决策理论,装配序列规划可以通过分析系统模型、约束条件等,来制定有效装配序列规划策略。
最后,介绍装配序列规划的实际应用,主要有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
FitCluster技术可以支持大型装配系统的自动化,使部件的装配更加高效,装配序列的优化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装配序列规划分类方法是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技术、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理论,实现对装配序列结构的自动生成,有助于对装配系统的参数调整以及性能优化,可以更加高效、合理地解决大型产品装配序列规划问题,是装配行业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字化设计方法以其高效、准确、可重复性等优点,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一、 3D模型技术在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1.1 建立精确的3D模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精确的3D模型建立。
通过使用专业软件,可以快速创建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真实感的3D模型,并且能够进行动态仿真和静态分析。
这些模型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团队理解整个项目的构造和细节,还能够为后续施工过程提供参考。
1.2 模拟装配流程针对每一个构件或组件,在对应的3D模型上模拟装配流程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通过将每个构件按照正确顺序进行组合,并考虑到各种场景和约束条件,可以在模拟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
这样可以避免实际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纰漏,并提前解决可能引发延误的因素。
1.3 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
通过使用专业软件,将各个构件进行组合,并在3D模型上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这样能够避免因为尺寸不精确或者组装顺序等问题而导致的装配错误。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2.1 设计师体验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更直观、身临其境地参与数字化设计的方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进入虚拟建筑场景,亲身感受到整体设计效果,并对细节进行调整。
这种沉浸式体验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理解项目需求,并改善施工工艺。
2.2 工人培训和操作指导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人培训和操作指导。
通过将施工过程建模,并结合虚拟现实设备,可以提供仿真的体验平台,让工人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
这不仅能够降低因为操作错误而引起的安全风险,还可以提高工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熟悉度和理解。
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优化研究与应用
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优化研究与应用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优化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如订单量的增加、交货期的缩短、质量的提高等。
在车间装配过程中,如何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了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方式通常依赖于实际车间操作,然而它们在资源配置、生产流程设计和作业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始借助仿真软件进行装配车间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PlantSimulation是一款常用的装配车间仿真软件,它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技术,能够模拟和评估装配车间的生产过程,帮助制造企业在装配车间优化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首先,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往往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通过PlantSimulation的仿真模拟,可以模拟车间的实际运行情况,根据装配车间的布局和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可以优化生产流程设计。
在装配车间中,生产流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装配效率和质量。
通过PlantSimulation的仿真模拟,可以比较不同的生产流程方案,评估其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装配过程中的生产流程,提高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可以优化作业组织。
作业组织是装配车间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合理的作业组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通过PlantSimulation的仿真模拟,可以模拟不同的作业组织方式,评估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从而优化作业组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基于PlantSimulation的装配车间仿真优化研究与应用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更是与实际生产密切结合的实践。
数控机床装配可靠性建模及控制技术研究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数控机床装配可靠性建模及控制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识别 出了影响装配过程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控制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数控机床装配过程的可靠性,为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数控机床装配可靠性建模及控制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应 用范围。具体包括:1)深入研究更加精确的可靠性建模方法,以提高预测和评 估的准确性;2)探索更加智能化的控制技术,以实现对装配过程的实时监控和 自动优化;3)将可靠性建模及控制技术与具体的生产环境、生产需求相结合, 以推动其在制造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利用可靠性模型对机床的可 靠性进行模拟和分析,优化机床 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1、根据可靠性模型,模拟机床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2、根据FMEA方法,对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分类、统计和处理;
3、计算各故障模式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估其对机床整体可靠性的影响; 4、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机床的可靠性性能。
技术原理
数控机床运行可靠性控制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故障诊断、检测技术、网络监 控技术等。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对机床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 潜在的故障,避免设备损坏;检测技术用于实时监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确保 产品质量;网络监控技术则通过对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为远程故障诊 断和维护提供支持。
在诊断技术方面,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数学模型法和模式 识别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对数控机床的复杂故障进行准确诊断。因此, 研究人员开始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取得了显著的 成果。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自动识别故障模式,并对故障程 度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三维装配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而模型定义(MBD)技术的出现,为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MBD技术通过将产品信息直接定义在三维模型中,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全面集成和共享,为三维装配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的信息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MBD 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MBD技术的概念及其在三维装配中的应用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技术,即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它以数字化产品模型为载体,将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的信息完整地集成在一起。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制造执行等环节。
在三维装配过程中,MBD技术能够提供详细、准确的产品结构信息、装配顺序、装配工艺等,为装配操作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
三、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传统的三维装配信息主要通过文本描述或图纸展示,这些方式往往存在信息冗余、表达不直观等问题。
而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将产品信息直接定义在三维模型中,实现了信息的全面集成和共享。
这种技术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技术分析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模型构建:通过CAD软件构建产品的三维模型,并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信息定义:在三维模型中定义产品的结构信息、装配顺序、装配工艺等,实现信息的全面集成。
3. 接口开发:开发与各生产环节的接口,实现与ERP、MES 等系统的数据交互。
4. 集成应用:将集成后的信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基于MBD的三维装配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分析并总结现有的三维装配技术和MBD技术的应用现状;2. 设计基于MBD的三维装配模型结构,并构建相应的三维模型;3. 在模型中定义产品的结构信息、装配顺序、装配工艺等;4. 开发与各生产环节的接口,实现数据交互;5. 将集成后的信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分析其效果并不断优化。
SolidWorks的装配设计与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SolidWorks的装配设计与强度分析方法研究引言:SolidWorks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广泛应用于装配设计与强度分析领域。
本文将对SolidWorks的装配设计与强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 SolidWorks的装配设计方法1.1 部件建模和装配关系SolidWorks以零件(part)为基本设计单元,通过创建零件并定义其几何特征,可以构建复杂的装配模型。
在进行装配设计时,可以使用装配关系(mate)来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角度和约束。
SolidWorks提供了多种装配关系选项,如固定、平行、垂直等,使得设计者能够轻松组装和调整模型。
1.2 装配约束和运动分析在进行装配设计时,需要确保各零件之间的约束条件满足工程要求。
SolidWorks提供了多种装配约束选项,如距离、角度、配对等,可以通过设置这些约束来限制零件的相对运动。
同时,可以使用SolidWorks的运动分析工具,模拟装配件的运动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SolidWorks的强度分析方法2.1 材料属性与加载条件强度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评估零件或装配体在工作条件下的承载能力。
在进行强度分析时,首先需要设置材料的物理属性,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
同时,需要定义加载条件,如静载荷、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以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2.2 有限元分析(FEA)SolidWorks提供了强大的有限元分析工具(FEA),能够实现对装配体的强度和刚度进行精确模拟。
通过将装配体细分为离散的小元素,可以对每个元素的力学特性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到装配体在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位移等信息。
基于这些结果,设计者可以评估装配体的强度、稳定性和寿命预测。
3. SolidWorks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1 汽车零部件装配设计SolidWorks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设计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装配。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建造方式正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如协调性、工艺流程优化等。
因此,利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模拟与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与优化分析方法。
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1 BIM技术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综合集成设计模式,可以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和协调。
1.2 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优势- 实现离线和在线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实现构件信息共享与更新,准确描述构件相关属性及关系;- 利用仿真、虚拟现实等功能预测和解决问题。
二、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2.1 模型构建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前,首先需要构建BIM模型。
将设计阶段的三维模型转化为可供施工使用的模型,并添加与构件相关的信息(尺寸、材料、构造等)。
2.2 工艺流程分析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模拟中,关键是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包括分解施工任务、优化作业时间和资源配置等。
2.3 施工进度仿真利用BIM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线性规划等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进行仿真。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找到最佳施工序列和资源配置方案。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优化分析3.1 装配顺序优化借助优化算法和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提取功能,寻找最佳的构件装配顺序。
通过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空间限制、运输路径等),实现高效率和准确度的构件组合。
3.2 资源优化配置制定资源调度计划,并利用BIM技术对构件及设备的空间占用进行模拟与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施工过程中人力、设备和材料的高效利用。
3.3 碰撞检测与冲突分析基于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分析。
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
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快速、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优势,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要实现装配式建筑在规模化应用中的顺利推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本文将围绕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展开,从材料、连接、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材料选择与性能研究1.概述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采用预制构件进行组合,因此对于构件所使用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当前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并不断尝试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等。
2.材料性能研究需要深入研究各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防火性能等方面表现,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达到相应标准。
3.新型材料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型材料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能。
例如,可以将聚合物材料、轻质复合材料等应用于构件制造中,以降低重量和提高耐久性。
二、连接技术研究1.概述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之间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主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以及粘结等。
然而,这些方式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强度不足、耐久性差等。
2.创新型连接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创新型的连接技术,以提高构件间的连接强度、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可以使用钢板组合节点等新型连接方式来改进现有技术。
三、制造工艺研究1.概述制造过程是实现装配式建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建筑施工常常需要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并且浪费资源。
因此,研究装配式建筑制造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2.自动化生产设备需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进行模块化构件的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3.数字化设计与管理通过采用BIM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工具,可以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模型的应用与优化。
四、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研究1.概述装配式建筑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在传统建筑中,常规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CAD中的自动零件和装配设计
CAD中的自动零件和装配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现代工程设计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高效地创建、修改和分析设计。
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自动零件和装配设计。
自动零件设计是指使用CAD软件自动生成零件模型的过程。
通过事先定义好的参数和规则,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自动生成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特征。
这种自动设计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和准确度。
在CAD软件中,常见的自动零件设计工具有参数化设计、特征建模和零件族等。
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基于预定义参数的设计方法。
用户可以通过指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关系来定义一个零件的几何形状。
例如,在设计一个螺母时,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直径和高度的参数,然后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生成螺母的几何形状。
当需要更改螺母的尺寸时,用户只需要修改参数的取值,系统会自动更新螺母的几何形状。
这种参数化设计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减少错误。
特征建模是一种基于几何形状特征的设计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用户可以通过指定几何特征的类型和参数来定义一个零件的几何形状。
例如,在设计一个孔时,用户可以通过指定孔的直径和深度来定义孔的几何特征。
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生成孔的几何形状。
当需要更改孔的尺寸时,用户只需要修改参数的值,系统会自动更新孔的几何形状。
特征建模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定义零件的几何形状,并且易于修改。
零件族是一种用于创建一系列相似零件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用户可以定义一个主要零件,并在主要零件的基础上创建一系列变体零件。
变体零件通常只有一些参数或特征是不同的。
例如,在设计一系列不同尺寸的螺钉时,用户可以创建一个主要螺钉,并在主要螺钉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参数生成不同尺寸的螺钉。
零件族方法可以大大减少重复劳动,提高零件的可重用性。
与自动零件设计相对应的是自动装配设计。
自动装配设计是指使用CAD软件自动生成装配模型的过程。
通过事先定义好的装配规则和约束条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零件模型自动生成装配模型。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可拆卸组装的建筑部件。这些建筑部 件通常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在于其 高度可定制性、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性以及施工速度快等。随着国家对绿色建 筑和建筑产业化的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智能建造是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机械设备,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 的智能化。智能建造的特点在于其高效性、精度高、安全性好以及可持续性。随 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3、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可以更好地实 现节能、减排、节水等绿色建筑目标,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基于 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 造可以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应注重与实际工程的结合,根据具体 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比分析,了解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 与建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对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 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全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流程、技术和方法;最后,通过 问卷调查,了解行业专家和实际工程人员对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 造的看法和建议。
在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预 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这种建筑方式具有提高效率、 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优点。而BIM技术的应用,使得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过程更加智能化、精细化。
以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该综合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BIM技术。通过 建立三维模型,设计师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分析,这不仅提 高了设计效率,还降低了由于设计错误导致的成本浪费。而在施工阶段,BIM技 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此外,BIM技 术还可以优化物流运输和机电安装过程,进一步提高整体建造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模式,以其高效、精准、可持续的特点,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BIM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通过集成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它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的新型建筑方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成本节约等优势。
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可以实现构件的精准设计、优化生产和高效装配,进一步提升建筑品质和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模式,不仅代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也符合现代社会对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模式的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的概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装配式建筑还有助于减少施工现场的废弃物产生,降低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则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与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三维模型集成建筑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
BIM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
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智慧建造。
通过BIM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进行精确设计和优化,确保构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管理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管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施工流程管理方法,可以将建筑设计、建设与维护的信息集成到一个共享的模型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进行有效管理。
一、装配式建筑及其优势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各种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组装和制造,然后通过运输方式把构件运送到现场进行快速安装。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由于构件是在工厂中生产,并以模块化形式运送至施工现场,因此可以大幅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
2. 降低成本: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设计,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并且减少人力成本。
3. 提高质量:由于构件在工厂中精确加工和质量检查,故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二、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几个关键应用。
1. 模型制作与分析通过BIM技术,可以基于建筑设计图纸创建一个真实且可视化的模型。
该模型能够显示整体结构和细节构件。
其次,可以利用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解决,以尽量消除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在BIM模型中还可以进行物理仿真,预测装配过程中材料、能耗、噪音等方面的效果。
2. 施工进度管理BIM可以帮助施工团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并将其与三维模型对接。
通过电子标记、颜色编码等方式,在进度管理方面提供直观、及时的信息反馈。
同时,BIM技术还能提供虚拟现场参观功能,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施工顺序和方法。
3. 资源管理借助BIM技术,可以对各种资源(例如人力、材料)进行准确管理。
例如,根据装配式建筑每个组件的重量和尺寸,可以提前计算出所需资源的数量,并进行物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此外,BIM还可应用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模拟、监控与协调,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
基于Pro/Toolkit的锻压机床装配模型快速设计
实例验证 了该系统 的各项技术 ,并给出设计过程与结果 。
关健词 :计算机应用 ;Po ol t rT o i技术 ;快速设计 ;模 块化 / k
中 分 号 P97 圈 类 l 312 T .
基 于 P oT okt r/o li 的锻 压 机 床 装 配模 型 快 速设 计
魏 坤 ,钟小强 ,陈 开 ,竺长安
(e国科 学技术 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系 ,合肥 2 0 2 ) r 30 6
摘 要 :为 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提高设计效率 ,针对锻压机床 产品少批量、多种类、设计周期长等特点 ,利用模块化技术分析锻压机床
l 概 述 ’ 锻压机床是机械加工 中的重要装备 ,广 泛应 用于 航空、 汽车等行业 。锻压机床的设计生产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单件 或 小批量 的定制 ,设计任务在整个 生产过程 的比重 很高。一款
新锻压机床产品的开发 ,使用传统 的设计方法 ,设计周期通 常为 2月~ 月 ,时间长且设计精度难 以得到保证 。在保证设 3
r a ie y t m, h wsisd sg r c s n u pu s e lz d s se s o t e i n p o e sa d o t t .
[ ywo d [c mp tr p l ain Po o litc n lg ;a i ein mo uaiain Ke r s o ue pi t ; r/ okteh oo y rpdd s ; d lr t a c o T g z o
[ b t c]T so dq i l t m re t i rv e g fc ny ti p prb n s p e g yt f t f m n ah e’ A s a t or p n uc y o a t o mpo eds ne i c,hs a e r g r i d s ns s m o a r i m c i s r e k k, i i e i aad i e me l o g n
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研究
Cpk值虽然可以反映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质量, 还需要结合其他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结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企业可以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装配过程进行 全面的质量评估,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 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过程能力分析
通过对产品装配过程的详细分析, 确定关键工序和影响装配质量的因 素。
数据收集
收集实际装配过程的数据,并对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模型构建
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基于过程能力 的装配质量模型,将装配质量与过 程能力联系起来。
模型验证
通过实际应用和反馈,对模型进行 不断修正和优化。
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模型应用案例
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缺乏实际应用价 值等。
研究展望
从多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 的方法和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实践等。
03
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 模型构建
装配质量概述
定义
01
装配质量是指产品在经过装配过程后所达到的质量水平,包括
产品外观、尺寸精度、性能指标等方面。
重要性
02
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保证
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影响因素
03
装配质量的因素包括装配工艺、装配设备、装配环境、人员素
质等。
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模型构建方法
基于过程能力的装配质量研 究
利用Tekla模型技术研究装配式钢结构厂房快速施工工法(2)
利用Tekla模型技术研究装配式钢结构厂房快速施工工法利用Tekla模型技术研究装配式钢结构厂房快速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厂房建设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速度慢、周期长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研究装配式钢结构厂房的快速施工工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利用Tekla软件模型技术,研究并探讨一种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厂房快速施工工法,以期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轻量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通过在设计阶段利用Tekla软件进行模型化设计,实现了结构的准确控制和构件的预制化加工,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人力成本。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厂房、仓库等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特别适合建设时间紧迫和交货周期紧迫的项目。
由于结构轻巧,还适用于特殊地域如地震多发地区,能够降低地基要求和提高抗震性能。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Tekla模型技术实现了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减少了传统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交流及重复工作。
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Tekla软件进行结构模型的设计与优化,实现构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制造。
在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模型生成结构加工指令,实现钢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和快速安装。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分为结构制作和立体安装两个阶段。
结构制作阶段包括模型导入、制作构件并生成加工文件、钢材预加工等工序。
立体安装阶段根据加工好的构件进行安装,通过搭建临时支撑、吊装、调整与固定等环节完成整体组装。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更适用于专业团队施工,要求具备钢结构制作、安装、焊接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合理安排劳动分工,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主要有起重机械、切割设备、焊接设备、调整工具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对结构组件的加工、钢材质量、焊缝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
《装配线仿真与装配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装配线仿真与装配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装配线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装配线进行仿真与优化,以及装配件的检测技术成为现代制造业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装配线仿真的关键技术,分析装配件检测的核心理念,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装配线仿真技术研究1. 仿真模型构建装配线仿真的第一步是构建仿真模型。
该模型需要详细描述装配线的工艺流程、设备布局、人员操作等关键信息。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为后续的仿真分析提供基础。
2. 仿真软件应用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装配线仿真软件,如Flexsim、Witness等。
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优化功能,可以实现对装配线的实时监控和预测。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分析装配线的生产效率、瓶颈环节、设备利用率等关键指标,为优化生产流程提供依据。
三、装配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1. 检测方法装配件检测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视觉检测、激光检测、红外检测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实现对装配件的快速、准确检测。
其中,视觉检测技术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装配件的外观、尺寸、位置等信息的检测。
2. 检测系统设计装配件检测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
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相机、光源、传感器等设备,用于实现对装配件的实时检测。
软件部分则负责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生成检测报告。
同时,还需要对检测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实践装配线仿真与装配件检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采用Flexsim软件对装配线进行仿真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瓶颈环节和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优化了生产流程和设备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该企业还采用了视觉检测技术对装配件进行检测,实现了对装配件的快速、准确检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基于BIM技术的桥架及配电箱(柜)装配式施工工法(2)
基于BIM技术的桥架及配电箱(柜)装配式施工工法基于BIM技术的桥架及配电箱(柜)装配式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建筑施工领域,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和时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工法。
其中,桥架及配电箱(柜)装配式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基于BIM模型的指导下进行的快速、高效的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领域。
二、工法特点1. 提高施工速度:通过采用装配式施工工法,能够在工厂内预制并组装桥架及配电箱(柜),减少现场施工时间。
2. 优化设计:BIM技术能够在设计阶段进行综合设计和协调检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减少施工噪音和污染:由于桥架及配电箱(柜)在工厂内进行组装,现场施工噪音和污染减少。
4. 降低人力成本:装配式施工工法减少了人力的需求,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电力配电系统建设中的配电箱(柜)和桥架施工,特别适合大型工程和需要高质量要求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基于BIM技术,通过预先制作BIM模型,实现配电箱(柜)和桥架的精准定位和设计。
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设计模型的创建、构建预制桥架及配电箱(柜)、模型检查和施工阶段的实施。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包括设备准备、BIM模型导入、预制桥架及配电箱(柜)、现场安装调试等。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应确保施工人员熟悉BIM技术和装配式施工工法,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协调各个施工阶段。
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包括电动螺丝刀、搬运设备、起重机械等。
八、质量控制通过BIM技术,可以对模型进行全面检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
同时,施工期间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装配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注意安全事项,如佩戴安全帽、工作服和手套,遵守施工区域划分规定,进行安全培训等。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桥架及配电箱(柜)装配式施工工法,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成本和现场混凝土浇筑等工艺的使用。
虽然初期的投资较高,但长远来看,可以降低总体施工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公差设计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公差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品质要求的需要,因此需要探究更为高效、精准的公差设计方法。
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是一种新型的公差设计方法,可以将公差设计与数字化设计技术有机结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设计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本研究选题对于推动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建立装配尺寸链模型,实现公差分析、公差传递和公差合成等功能,进而实现高效精准的公差设计。
三、研究内容1. 装配尺寸链模型的建立根据装配要求和设计要求,建立装配尺寸链模型,确定各装配尺寸之间的关系,确定公差类型和公差大小。
2. 公差分析与传递在装配尺寸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公差分析与传递,确定各部件的公差要求,为公差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公差合成将各部件的公差要求进行合成,确定整体装配的公差要求。
4.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系统的开发基于装配尺寸链的公差设计方法,开发专用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软件,实现公差设计自动化。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掌握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2. 理论分析法对公差设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基于装配尺寸链的公差设计理论模型,阐述装配尺寸链模型的建立原理和公差分析、传递及合成的方法。
3. 软件开发法采用Visual Studio等开发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实现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系统。
五、预期成果1. 基于装配尺寸链的公差设计理论模型建立基于装配尺寸链的公差设计理论模型,探究公差设计的理论基础,为公差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 装配尺寸链模型的建立根据公差设计要求,建立装配尺寸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确保模型正确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413=P4(S66C44)P】3
P56=P5(S66S44)P6 P756二P7(s66C44)P56 d.总装配。
P=P412(s66s11)P413(S66C11)P413(S66C11)P756
参考文献:
[1]吴家洲,杨叔子基于实例推理的齿轮快速设计cAD系统研 究[J].机械,2002,29(1):185 188.
目前,如u(;、cATIA、Pm/E等商业三维cAD 软件提供的装配功能,都是完全依赖操作者来完成 装配,计算机不能代替操作者自动进行装配。这个 过程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而另一方面,对于大量 常用装配体,一旦装配模型建立,装配体中各个零 件的装配顺序和装配关系是确定的,可以将这部分 的知识传递到下游的装配过程中,使计算机能够利 用这部分知识进行自动装配,进而能实现装配的自 动化,达到快速设计的目的。
本文将装配的几何元素和装配类型分别赋予 特征项号和类型属性代号,详见表l、表2。则一个 装配约束关系可用装配约束符号R。来表示:R为 表l中的约束属性代号,表示约束属性;i,7为数 字,是表2中的几何元素特征项号,分别表示2个 装配体对应的几何对象,其中i为从动装配体对应 的约束几何对象特征项号,j为主动装配体对应的 约束几何对象特征项号,如s:。表示的是直线和圆 柱轴的重合约束关系。
[5]宋荆州一种改进的面向对象的虚拟装配建模方法[J].机械 科学与技术,2005,24(3):335—338.
[6]李迎光,万世明,周儒荣机械产品集成设计知识横型的研究
与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79—82
aut锄t。d [7]You c F,chiu c C An
a褂dnbly erwlmrmlem in f髓一
和XML解析器,下载协同应用CAD组件到客户 端。服务器将用户需求和设计约束以XML文档 形式在网上发布,设计者根据设计约束进行机床部 件的快速设计,并注册设计参数信息。当设计进行 到一定阶段,设计有效性不确定时,将设计有效性 检查请求和设计参数值以xML文档形式发布到 服务器上。评价服务器解释XIvIL文档,并根据相 关参数信息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 xML文档形式发布,客户端解释结果,通知并激活 相关操作。
3 自动装配 3.1提取装配几何对象17 J
零件的装配通常是通过几何对象如点、线、面 和坐标轴等来进行约束装配的。本文在零件的几 何属性中,对需要装配的几何对象都定义一个几何 对象装配属性,从而将装配的几何对象信息标识, 当装配时,通过搜索零件所有的几何对象,找寻到 有装配关系的标识,并根据标识信息提取所需的几 何对象,为下一步装配动作的执行奠定基础。 3.2 自动装配类
2006年1月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第35卷第1期
基于装配模型的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王俊,黄翔,李迎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针对现有装配模型的不足,在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表选式=又树装配模型,
通过中序遍历该树可得到装配表达式,运用自动装配技术并结合装配表达式蕴舍的装配信息,可
动装配体上P2的圆柱轴进行重合约束装配以及
对P1上的平面和P2上的平面进行接触约束装配,
P1和P2组成了新的装配体P12。
2.2表达式二叉树装配模型
二叉树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结点最多有2个后 件,子树有左右之分,其子树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这样的机构特别适合装配过程,而且二叉树具有齐
全规范的算法,基于二叉树建立的模型非常便于计 算机程序进行分析和评估。
直线 平面 平面表面 球(心) 圆柱(轴) 圆锥(轴) 曲线 坐标系
几何元素特征项号
1.3 装配信息的表达在Q盯IA中的实现
对于零部件的实体信息,可以将它们以参数形
式定义在G盯IA的树状结构中,而对于装配约束
关系,大部分标准件和组合件的装配关系一般是确 定的,如图1的螺钉,该零件有20多个几何元素, 但与其他零部件装配的时候,只需定义图1中2个 配对几何对象即可。
快速、高效的完成装配。在CATIA二次开发环境下,应用该装配模型于某航空企业飞机焊接夹
具CAD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装配模型;快速设计;弯管芯轴
中图分类号:Ⅱ'391.72
文献标识码: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章编号:1672—1616(2006】Ol一0028—04
基于装配模型的快速适应设计是现代快速设 计方法中的·一种…。据统计,现代工业制造中装 配设计工作约占整个产品生产工作量的45%【2 J, 而产品装配建模是装配设计的重要环节,其实质足 如何在计算机内有效地表达装配体内在和外在的 关系。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计系统后续工作 的效率,故而建立一个集成度高、信息完善的装配 模型对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从而 实现快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pLinlcobjl, piInStanceProdl, pLinkobj2, piInstallceP rol忆)
体和从动装配体,根据公式中的约束符号,从约束 属性代号表中找到约束类型,在几何元素特征项号 表中找出相应的装配几何元素,再应用自动装配类 里的自动装配函数,即可以完成自动装配。实现自 动装配的流程如图3所示。
常见的装配模型可分为关系模型和层次结构 模型两大类,关系模型常用连接图表示,结点代表 构成产品的零部件,边表示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 系;层次模型常用树表示,结点代表零部件,连接边 表示零部件之间的从属关系。围内外学者对树表 示的层次结构装配模型已有深入的研究_3一“,这 些研究解决了该领域的许多问题,但是目前树表达 的层次结构装配模型仍存在着装配建模复杂、信息 量匮乏等不足。
tLI倍bascd dcslgTl[J]Int J Adv Manuf T。dmd,1996(12):
2fj0—287
(下转第35页)
万方数据
·现代设计技术· 孟秀丽曹杰韩向东XML在机床产品协同设计支持环境中的应用 35
的确切含义,使用XML,各模块问在语义水平上是
协作的。下面以评价决策模块和协同应用a如模 块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客户端运行浏览器
二叉树装配模型一旦建立,零件的装配顺序和 零件问的约束关系就能得到确定。通过装配模型, 提取零件的装配几何对象以及装配约束类型,使得 两个零件能够迅速、高效的完成自动装配。建立自 动装配类的部分代码见表3。 3.3 自动装配的实现
通过基本装配公式,从零件库中调入主动装配
表3自动装配类
class Aut幽-ssernbly//自动装配类
表达式。例如将图2的二叉树模型转换成装配表
达式:
P=P5T4{P1T1lP2T3(P3T2P4)j} 整个装配模型按照装配顺序的先后可以拆解为
以下4个基本装配动作:(1)P12=P1(S26CbS34)P2;
(2)P34 = P3(S15033S44)P4;
(3)P1234 =
P12(勤C14S29)B4;(4)P=P5(c33C丝)P1234。
图6 3球头芯轴二叉树模型
S66S44,T3=丁4=丁7=T10=S66C44,T6=
丁9=T11=S66Sll。
用中序遍历此二叉树得到装配表达式,并拆解 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a.球芯头组件。
P12二P1(S66S44)P2
P412=P4(S66C44)P1
b.半球芯头组件。
P12=Pl(S66S44)P3 c.球杆组件。
收稿日期:2005—07—20 作者简介:王俊(1979),男,江西波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设计制造。
万方数据
·现代设计技术· 王俊黄翔李迎光基于装配模型的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29
历而汪———丽磊丽 表1约束属性代号
重合 接触 偏置 角度
表2几何元素特征项号
几何元素类型 点
2.1装配表达式 从装配过程看,每一步装配动作都是由2个装
配单元(零件或部件)按一定的约束条件合并在一 万方数据
图2表达式二叉树装配模型 将约束属性代号看作是运算符,并依据运算符 结点位于二叉树的层次越深其优先级越高的规则,
通过中序遍历法,这种二叉树表示的装配模型可以 很方便地将装配关系表示成一个上面所述的装配
Private:
CatC0nstraintType iCc吼straintType;//约束类型 CATILinkabl印lbject*pLinkobjl;//从动装配几何对象 CATIProduct“piIns协nceProdl;//从动子装配体 CATILinl【ableObject*pLin∞bj2;//主动装配几何对象 CATIProduct”piInstancePmd2;//主动子装配体 CATIProduct”pExistingProd;//装配成的新的装配体 Public://自动装配函数 void MyCr髓tdConstraint(iC0nstraintType,
计模块,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在输入导管产品信息
结构模型如图6所示。其中P1为挡圈,P2为内球
后,系统自动设计生成弯管芯轴三维模型。弯管芯 芯,P3为半内球芯,P4为球圈头,P5为六角螺钉,
轴的结构如图4所示,系统的对话框如图5所示。 万方数据
P6为球柱,P7为轴套;T】=T2=T5=T8=
:塑垡塑盐塑查: 王堡重塑鱼塑堂蕉王鏊堡夔型塑堡婆丛生查鎏盟塞
1装配信息的表达
装日d模型主要表达两部分信息:一是零件及子 装配体的实体信息;二是零部件间的相巨关系信 息-3 J。零件及子装配体的实体信息不仅要包括儿 何信息,也要考虑物理工程属性等在内的非几何信 息;零部件间的相互关系信息主要为它们之间的装 配约束关系。 1.1零件及子装配体的实体信息
在装配模型中,零件的几何信息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零件的尺寸规格。本文采取参 数化装配模型的方法,在建立零件库的时候将所有 零件的主要尺寸规格参数公式化,一旦装配模型的 主要尺寸参数确定,调入模型进行装配的零件通过 参数公式自动修改几何尺寸以配合整个装配模型 的尺寸关系L6 J。 1.2零部件间的装配约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