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理解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4.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3. 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 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5. 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6. 汽车电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 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1. 导入:通过观察一辆汽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
2. 讲解: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包括四冲程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操作实践,加深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第三课时: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3. 观摩讲解:组织学生观摩现场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第四课时: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悬挂弹簧、减振器等。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悬挂系统的拆装实验,了解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时: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刹车片、制动液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制动系统的检修实践,熟悉制动系统的排除方法。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机械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1.1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1.2汽车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组成1.3汽车机械基础的发展趋势第二课:汽车发动机2.1汽车发动机的概述2.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指标2.4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3.1汽车传动装置的概述3.2汽车传动系统的常见形式和主要部件3.3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3.4汽车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4.1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4.2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4.3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4.4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5.1汽车悬挂系统的概述5.2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和主要部件5.3汽车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5.4汽车悬挂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
2.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或案例,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与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2.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训练。
教学评估:1.学生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实际操作的成果,并评估其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讨论和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撰写讨论报告,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安排: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教学内容:1.1-1.3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评估:学生作业第二课:汽车发动机教学内容:2.1-2.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教学内容:3.1-3.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小组合作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和报告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教学内容:4.1-4.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教学内容:5.1-5.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项目三 汽车构件静力学分析)
3.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有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平面力系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可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2.部分学生对理论推导和计算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
3.网络搜索资料能力强,但是逻辑分析能力较弱。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政元素
发布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1天内]
发布五道问题,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主观评价
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调查
及时、认真完成问卷调查
职教云作业[课程结束后2天内]
学习静力学基础在汽车上案例应用。
督促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及时批改反馈给学生及时改正。
按时完成书本作业及时上交,针对成绩反馈的知识点掌握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观看视频,并聆听教师总结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堂评价[10分钟]
总结此次课程知识点,展示学生课堂过程得分,并发布课后作业。
总结课程知识点,职教云上传知识总结图片,展示职教云上本节课学生得分,鼓励得分低的同学,并下发课后作业
认真观看板书,课后查看职教云课程总结图片,并及时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活动
环节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平衡方程等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1.通过对平面力系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包括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简化、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等,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平面力系的相关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职业素养。。
1.了解平面力系的基本概念;
2.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汽车机械基础》常用传动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常用传动教案教案名称:汽车机械基础常用传动教案目标:1.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知识;2.常见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各种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掌握传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准备:1.汽车传动系统的相关教学资料;2.多媒体教学设备;3.汽车传动系统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提问: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将动力传递给车轮的?二、讲解(20分钟)1.展示汽车传动系统实物模型,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详细讲解常见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传动轴、差速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
3.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实际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视频,并解释其原理。
三、实际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辆废旧汽车底盘。
2.让学生根据刚才讲解的知识,在废旧汽车底盘上进行实际搭建传动系统的操作。
四、问题解决(20分钟)1.学生在搭建传动系统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传动系统的搭建。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对刚才的实际操作进行总结,并就体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通过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实际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教学过程可能稍显繁琐。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DOC
教师姓名讲课日期讲课项目及任务名称知识目教标学目标技术目标教课重点教课难点教课方法教课手段-1-讲课形式解说讲课时数2年月日讲课班级项目1 机械概括任务1 机械基础的有关名词1.掌握剖析构件与零件。
2.认识机器、机构的含义与区。
1.能简述机械各个部分的功用。
2.简单学会正确使用数控车床。
1.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机构的观点。
3.构件与零件的差别。
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解说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经过对单缸发动机模型的察看和认识理解机构的观点,同时分清构件和零件的差别和关系。
学时安排教课条件课外作业检查方法1.机械构成及特色约45分钟;2.利用教课模型或实体认识理解构件、零件和机构的关系45分钟;多媒体课件、教课模型或教课实体。
认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形状、名称和装置关系。
随堂发问,按成效计平常成绩。
教课后记-2-讲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经过察看单缸发动机的工作动画,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机械是机器的总称,任何机器均是由不一样的构件构成,每一台机器都是由不一样的部分和不一样的零件和构件构成,其各自有自己的形状和工作特色。
一、机器和机构机器的构成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履行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构成。
(1)动力部分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的动力源。
现代机器的动力源多为电动机和热力机(汽油机、柴油机),在一般机器中电动机的使用最为宽泛,而在汽车中多项选择择内燃机作为动力源。
(2)工作部分工作部分是机器预约功能的履行部分,如汽车车轮、机床的刀架、轮船的螺旋桨等。
(3)传动部分传动部分是传达原动灵巧力和转变运动形式,以适应工作部分需要的一种传达和变换装置。
它由轴及轴系零件及离合、制动、换向、蓄能(如飞轮)等各样传动元件或装置构成,如汽车的变速箱、主减速器及机床的主轴箱等。
(4)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经过人工操作或自动控制来改改动力机或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使履行机构保持或改变其运动或动力的装置,如汽车的点火开关、变速箱的操控杆、离合器踏板等。
中职汽车机械基教材
中职汽车机械基教材
1.《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介绍汽车的构造和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2.《汽车电子技术》:讲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构成,如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车载电脑等。
3.《车辆维修与保养》:介绍汽车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如更换机油、更换雨刷器、更换轮胎等。
4.《汽车安全与环保》:讲解汽车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汽车的环保问题和应对措施。
5.《汽车绘图与设计》:介绍汽车绘图软件和绘图方法,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汽车制造工艺》:讲解汽车制造的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以及汽车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
7.《汽车文化与品牌》:介绍汽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种汽车品牌的历史和特点。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参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3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概念与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3. 汽车的主要参数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的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2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3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3.3 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3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基本原理;3.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汽车维修保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含义;2.汽车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构成;3.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汽车维修保养中的应用;4.动手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机械部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汽车机械基础是什么吗?它在汽车维修保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知识讲解: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构成。
具体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教师对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示)3.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汽车机械故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根据所学知识给出修理方法和建议。
4.练习:分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判断给出的部件是属于哪个系统,并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指导和讲解。
5.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向学生提问回顾,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6.拓展:通过配发相关维修保养资料,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维修保养操作。
7.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汽车机械基础的实践操作,例如:更换机油、更换火花塞等。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展示。
8.课堂延伸:与汽车维修相关的行业进行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到教室进行讲座或参观实习。
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测评,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通过实践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练习、小结、拓展、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向学生介绍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章节一: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汽车的发明与发展、汽车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发动机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传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汽车制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制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汽车电气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电气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汽车悬挂系统教学目标: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常见类型。
教学内容: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弹簧和减震器的类型、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护。
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模拟图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进行教学。
章节七:汽车轮胎与车轮教学目标:掌握轮胎的结构、功能和磨损规律,了解车轮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轮胎的结构、功能、磨损规律、车轮的构造和轮胎的更换与维护。
教学方法:利用轮胎模型、视频和实操演练进行教学。
章节八:汽车冷却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常见冷却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冷却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视频和冷却系统模型进行教学。
章节九:汽车燃油系统教学目标:认识汽车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项目二
(3) 根据约束类型正确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正确地画出受力图是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
下面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画法(无特别说明,则物体的重力一般不计,并认为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例2-1】如图2-25(a)所示,重为G的均质球O,由杆件AB、绳子BC和墙壁支持。
设各处的摩擦及各杆的重量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球O、杆件AB的受力图。
(a) (b) (c)图2-25 球支架解:(1) 以球为研究对象,画分离体图。
(2) 对球进行受力分析:球受到主动力为重力G,方向垂直向下;杆AB、墙壁约束力F D、F E分别过球与两者的接触点D、E,并沿接触点处公法线指向球心,如图2-25(b)所示。
(3) 以杆AB为研究对象并画分离体图。
(4) 对杆AB进行受力分析:杆AB上的主动力是球对它的压力F D′(和F D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方向沿D点处公法线指向杆AB。
同时B 点受到绳子对AB杆的拉力F T 作用,方向从B点指向C点。
A点为固定铰链约束,约束反力的方向可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判定,F A经过F D′与F T交点P,如图2-25(c)所示。
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等值、反向、共线地分别画在两个物体上。
课题3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简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可按其作用线是否共面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平面力系是指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
若各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则称为空间。
平面汇交力系是指各个力的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是指各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
平面力偶系是指由力偶组成的平面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是指各力既不完全平行也不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
其中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平面力系中的两个基本的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则是平面力系的一般情形。
本课题将介绍平面力系简化的方法及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合成1.力多边形法二、力偶及力偶系的简化1.力偶的基本性质性质1: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或同时改变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它对刚体的效应不变。
汽车机械优秀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 掌握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汽车的主要机械部件。
- 能够分析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2. 教学难点:- 发动机内部复杂部件的工作协同。
- 汽车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汽车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第二阶段:理论讲解(20分钟)- 讲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 重点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 讲解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机械部件的拆装和组装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五阶段: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五、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回答情况。
- 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范文: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教学一、教案名称: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 掌握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汽车的主要机械部件。
- 能够分析汽车常见机械故障的原因。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机械概述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常用机构介绍传动机构:齿轮、链传动、皮带传动运动机构:连杆、凸轮、曲柄摇杆机构调节机构:液压制动系统、悬挂系统3. 机构分析与设计机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机构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原则4. 汽车机械实例分析发动机:内燃机、电动机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前驱、后驱、四驱5. 动手实践参观汽车维修店或实验室观察和分析实车机构的运作制作简单的机构模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机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机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汽车机械实例,加深对机构应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和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和常用机构的掌握。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提供理论知识支持。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实验室设备:提供汽车机械实验设备,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案例。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汽车机械概述的内容。
2. 讲解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知识。
3. 介绍常用机构,如传动机构、运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并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实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理解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
汽车的分类: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
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观看汽车的组成和分类的图片。
小组讨论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4 作业:学生完成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的练习题。
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和外燃机。
发动机的结构: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燃油系统等。
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观看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图片。
小组讨论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4 作业:学生完成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练习题。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3.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摩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手动传动系统、自动传动系统、CVT传动系统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观看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图片。
小组讨论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3.4 作业:学生完成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练习题。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机械基础 第三版 教案 模块三 机械零件的精度
6.跳动公差与跳动公差带、跳动公差带的特点:
1)跳动公差是关联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跳动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2)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跳动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2,尺寸分段的意义、基本偏差的主要特点。
3.查表法确定基本偏差值的方法。
学习通作业
讲授
六、教学效果与反思
课号
7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单元名称
单元二标注几何公差
一、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识几何公差对零件的影响
知识目标
1.了解方向公差、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的概念。
2.掌握几何公差的项目与符号。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几何公差、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形状公差项目标注与解读。
四、思政元素
几何公差的大小与工件的精度有密切的关系,要让学生意识到几何公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环节1: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PPT预习
2•学习通预习习题的发布
9.定向公差与定向误差、定向公差带的特点:
10.定位公差与定位误差、定位公差带的特点:
11.跳动公差与跳动公差带、跳动公差带的特点:
环节4:总结与作业
1.形位误差对零件自由装配性、配合性质、功能要求的影响。
2.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3.形状公差与公差带、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
4.基准的建立与体现,基准的种类。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理解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汽车的组成和功能1.2 汽车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3 汽车产业的发展了解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掌握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2.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发动机的活塞、曲轴、气缸、凸轮轴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传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2 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3.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的基本原理4.2 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4.3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五章:汽车电子系统5.1 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电子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的基本原理5.2 车载娱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车载娱乐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车载娱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5.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水冷和风冷的基本原理6.2 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6.3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燃油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化油器和电子喷油器的基本原理7.2 燃油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燃油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7.3 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燃油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八章:汽车电气系统8.1 电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电气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等的基本原理8.2 电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8.3 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九章:汽车行驶系统9.1 行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行驶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9.2 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9.3 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十章:汽车维修与保养10.1 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维修的作用和分类掌握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10.2 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周期了解汽车保养的重要性掌握各种保养项目的周期和注意事项10.3 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践操作学习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维修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和工作原理2.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 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 车载娱乐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基本原理5. 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的结构与维护6. 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故障诊断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护8.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9.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难点环节:1. 内燃机工作原理中的燃烧过程和能量转换2. 传动系统中不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3. 制动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4. 电子系统中的编程和系统集成5.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热力学特性6. 电气系统中高压电的安全操作和故障排查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调校与优化8. 汽车维修中的高级诊断技术和编程知识9. 汽车保养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冲程,每个冲程对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项目四
A.最短杆B.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C.最长杆D.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8、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长度分别为mmlAB40,mmlBC90,mmlCD55,mmlAD100。
若取AB为机架,则此铰链四杆机构为()。
A、双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9、凸轮机构会产生刚性冲击时,从动件的规律为()。
A、等速运动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C、简谐运动10、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会发生刚性冲击。
A、推程的起点B、推程的中点C、推程的终点D、推程的起始点和终点11、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与凸轮的()有关。
A、实际廓线 B、轮廓曲线 C 、表面硬度 D、基圆四、问答题1、什么是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急回特性系数K表示什么意义?2、什么是死点位置?通常采用哪些方法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位置?3、根据下图所注尺寸(单位:mm),判别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常用的端部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应用特点?5、螺旋传动有哪些类型?简述其特点和应用?6、棘轮机构是如何实现间歇运动的?应用于什么场合?7、槽轮机构是如何实现间歇运动的?应用于什么场合?比较说明。
单元3常用机械传动装置教学目标: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
2、掌握各种带传动在汽车中的应用。
3、了解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4、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5、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6、掌握标准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7、了解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8、了解涡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基本参数。
9、了解定轴轮系、周转轮系的组成和特点。
10、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1、了解轮系在汽车中的应用。
2、某机床上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传动比为4,由于小齿轮已损坏,测得大齿轮齿数为84,齿顶圆直径为172mm,请你选择一小齿轮为其配对使用。
3、下左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18,Z2=24,Z3=20,Z4=30,Z5=2(右旋蜗杆),Z6=40,升降机卷筒直径D=200mm,由轮6带动运转。
轴与轴承(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轴与轴承(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汽车机械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轴与轴承”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轴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结构;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与轴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2. 掌握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3. 学会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教学重点:轴与轴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轴承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PPT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汽车内部的轴与轴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轴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结构;(2)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3)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汽车维修为例,讲解轴与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轴与轴承配合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实际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轴与轴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2. 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3. 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轴与轴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2)解释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3)论述轴与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2. 答案:(1)轴是支承旋转零件的基本零件,分类有光轴、阶梯轴等;(2)轴承有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类型,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因类型而异;(3)轴与轴承的配合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合公差等级,装配要求包括清洁、无划痕、无毛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将轴与轴承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内容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轴承的配合及装配要求。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维修领域,了解轴与轴承在实际应用中的新技术、新工艺。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一、概述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机械性能指标:强度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汽车用钢一、黑色金属钢、铁一类的金属被称为黑色金属;钢铁材料的基本成分是铁和碳,所以又称为铁碳合金;含碳量小于%的铁碳合金是钢,含碳量大于%的铁碳合金是铁;二、钢碳素钢合金钢三、碳素钢除含碳量小于%之外,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杂质元素的钢, 我们称之为碳素钢,简称碳钢;碳素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工艺性能、价格低廉,是汽车生产和其他工业产品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分类按钢中碳的含量多少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按钢的质量可分为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按钢的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铸钢;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以低碳钢和中碳钢为多;汽车上受力不大、要求一定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的零部件大量的使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工、量、刃具和模具,多属于高碳钢;铸钢主要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难于用锻压等方法成形的零件,如汽车上的桥壳等;四、碳素钢的牌号常用碳素钢的牌号及含义举例如下Q235-AF碳素结构钢;其中Q235代表屈服强度值,A代表质量等级A含硫磷最多、D含硫磷最少,F代表沸腾钢冶炼时脱氧不完全45Mn优质碳素结构钢;其中45代表钢的平均含碳量为%,Mn的含量为 %~1%ZG310-570铸钢;其中310代表屈服强度值,570代表抗拉强度值五、合金钢合金钢是指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冶炼时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种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锰Mn、硅Si、铬Cr、镍Ni、钼Mo、钨W、钒V、钛Ti、磞B、铝Al、稀土Re等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后,才能达到改善机械性能的目的合金钢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六、合金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在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3%~5% 合金元素而得到的钢这类钢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的强度要高10%~30%,并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又因为它的冶炼较简单,生产成本与碳钢相近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如汽车上的车架纵梁、横梁、发动机吊耳等用低合金结构钢取代碳素结构钢,可节约钢材,减轻重量,且使用可靠;常用的钢种有12MnV、16Mn等合金渗碳钢合金渗碳钢制造的零件,经热处理后,不仅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零件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汽车上承受高速、重载、强冲击和剧烈摩擦的零件如活塞销、齿轮、轴类件和重要的螺栓等都是用合金渗碳钢加工经热处理制作的;合金调质钢合金调质钢是指经过调质处理后使用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若调质后再进行淬火,则能进一步改善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常用于制造承受重载荷、冲击载荷的零件;如机床主轴、汽车半轴、连杆、转向节等;合金结构钢的牌号采用两位数字和化学元素符号及数字的方法表示;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万分之几,后面是化学元素符号名称,如铅、铬、锰等,各元素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元素平均含量百分之几;例如12CrNi2,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平均含铬量小于%、平均含镍量为2%;其他合金钢和特殊性能钢,常用的钢种有合金弹簧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工具钢耐候钢良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不锈钢耐磨钢耐热钢七、铸铁性能特点:与钢相比,其强度低,特别是韧性、塑性差,但铸造性能优良、耐磨、切削加工性能良好;随着技术进步,某些传统上用铸铁制造的汽车零件,已逐步由轻金属替代;铸铁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几种;白口铸铁白口铸铁断口呈白色,性能硬而脆,很难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来炼钢灰口铸铁灰口铸铁断口呈灰色,由于生产工艺较简单,成本低,熔点低、收缩率小、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在汽车零件上应用较多可锻铸铁俗称马铁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用于制作承受冲击和振动的零件,不能进行锻造球墨铸铁俗称球铁球墨铸铁兼有铸铁和钢的理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也像钢一样可进行热处理;通过合金化和各种热处理后,可用来代替铸钢和锻钢制造一些受力复杂、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如代替45号钢和35CrMo钢制造大马力柴油机的曲轴、凸轮轴、齿轮和连杆等球墨铸铁的牌号由"QT"及两组数字组成;其中第1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第2组数字表示最低延伸率;例如QT400-18,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00N/mm2、最低延伸率为18%的球墨铸铁合金铸铁:具体包括:在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获得特殊性能的铸铁称为合金铸铁;八、钢的热处理钢件的热处理是利用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方法,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使钢件获得所需性能的加工工艺;钢的热处理根据加热和冷却的方法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类退火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慢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塑性和韧性,消除钢中的组织缺陷,消除内应力;正火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50~70℃,充分保温,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与退火基本相同,但正火后钢件的强度、硬度比退火后高;淬火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矿物油、盐、碱的水溶液等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件的硬度和强度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件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调整硬度,降低脆性,保证钢件的形状、尺寸不变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中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目的是使钢件表面获得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而心部仍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某一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钢件表层,从而改善表层性能目的是提高钢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主要有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等;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材料之外的其他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在汽车制造生产中常用的主要是铝、铜及其合金一、纯铝纯铝的熔点为660℃,密度为的1/3,是一种轻金属材料,其电导性、热导性仅次于银、铜,抗氧化、抗大气腐蚀性能好,常温下在大气中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阻止铝表面进一步氧化;纯铝的强度硬度很低,但塑性很高,一般不能作为结构件使用;二、铝合金铝合金是在铝中加入适量的锡、铜、镁、锰等元素后获得的合金,经处理后,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大为提高;铝合金的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可以实现柔性的强度设计、表面美观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用铸铝合金制造汽缸体、汽缸盖、轮辋、保险杠,用铝合金材料制造散热器、冷凝器等部件;按铝合金的成分和加工特点,可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三、形变铝合金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等防锈铝合金主要指Al-Mn系、Al-Mg系合金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抗蚀性,故常称为防锈铝合金;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一定的焊接性能,但强度较低,不能进行热处理,只有经过冷加工变形才能使其强化硬铝合金主要指Al-Cu-Mn系、Al-Cu-Mg系合金通过淬火时效处理而获得相当高的强度,在淬火时效状态下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但耐蚀性较差;超硬铝合金属于Al-Cu-Mg-Zn系合金,另外还加入少量的铬、锰强度在铝合金中最高,故称超硬铝超硬铝主要用作要求重量轻而受力较大的结构件;四、铸造铝合金用来制造铸件的铝合金,俗称铸铝铸铝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即Al-Si系、Al-Cu系、Al-Mg 系、Al-Zn系等;铝硅合金铝硅合金广泛用于制造内燃机的活塞、气缸体、气缸盖、风扇叶片,电机、仪表外壳及形状复杂的结构件;铝铜合金铝铜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强度,可制作高温300℃条件下工作的零件;但抗蚀性较差; 铸造铝合金铝镁合金铝镁合金的特点是密度小小于cd、耐蚀性好、强度高,但铸造性能差,易产生热裂和缩松多用于承受冲击、振动载荷和腐蚀条件下工作的零件铝锌合金强度较高,但耐蚀性较差;若加入适量的锰、镁,可适当提高耐蚀性;另外工艺性能很好可用于在铸态下直接使用的零件,如汽车的化油器、仪表、各种薄壳等五、铜及铜合金工业和汽车上使用品种主要有工业纯铜、黄铜、青铜等工业纯铜又称紫铜、电解铜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和耐腐蚀性,可进行冷、热压力加工,但强度和硬度低;纯铜主要用于制造电线、电刷、铜管等黄铜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即为铜锌合金;黄铜又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普通黄铜只含铜、锌元素的合金机械性能比纯铜好;其牌号用“H”加两位数字表示,“H”是“黄”汉语拼音的第1个字母;两位数字表示含铜量例如H68是平均含铜量为 68%、含锌量为32%的普通黄铜;若H前面加“Z”,表示为铸造黄铜特殊黄铜在普通黄铜中分别添加锡、镍、铅、锰、硅、铝等合金元素生成的合金黄铜加入合金元素后能进一步提高强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特殊黄铜的牌号用“H”加主元素符号及数字表示青铜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合金统称为青铜青铜又分为锡青铜普通青铜和无锡青铜特殊青铜锡青铜是以锡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锡青铜的牌号用“QSn”加几组数字表示‘例如是平均含锡量为%、其他元素平均含量为1%的锡青铜; Sn前面加ZCu字母表示为铸造材料,如ZCuSn5PbZn5是表示平均含锡量为5%、平均含铅量为5%、平均含锌量为5%的铸造锡青铜;无锡青铜是添加硅、铅、铍、锰、铝、镍等元素的铜基合金,并以添加的元素命名,如硅青铜、铅青铜、铍青铜……无锡青铜也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汽车上的应用一、塑料概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为基础原料的各种单体,通过聚合、树脂粘合、树脂添加、缩合等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材料性能:属轻质材料是钢的1/8、比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绝缘性好、耐磨性好、消声吸震性好、易加工成型;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内装件:仪表板及衬垫、杂物箱、转向盘、操纵杆、内饰板、座椅扶手、车门内衬、各种填充材料等;外装件:密封条、保险杠面板、挡泥板、裙边、饰条、软管、减震垫片、把手等;其他:空滤器壳、风扇叶片、各种传感器电器壳体、部分齿轮等;随着高级工程塑料在性能方面的不断提高,在汽车的发动机仓盖、车顶、行李架等部位正在开发和应用;分类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加热后软化,具有可塑性、可加工性,冷却后变硬;若再加热后又软化, 冷却后又变硬;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而对其结构性能却无影响;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又叫尼龙等;它们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但耐热性和刚性较低;热塑性塑料在汽车上应用最多;常用的有:ABS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PP聚丙烯、PE聚乙烯等;热固性塑料加热后起化学反应,固化成型后质地变硬;再加热不能使之再软化;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等;它们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价格比较便宜,但成型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工程塑料是指具有较高强度和其他特殊性能的塑料有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耐久性优良、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金属材料,主要品种有EP环氧树脂、PA聚酰胺、POM聚甲醛等;它们具有足够的温度—强度特性及尺寸稳定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日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上;二、橡胶橡胶是汽车用的一种重要材料,一辆汽车上的橡胶件约占全车整备质量的6%~10% 如轮胎、软管、密封件、防振件、传动件、衬垫类等,主要性能特点高弹性吸振能力橡胶可吸收一部分机械能,并将其转变为热能;橡胶还有一定的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橡胶是以生胶为基础,加入适量的配合剂硫化剂、活性剂、软化剂、填充剂、防老剂等而组成的高分子材料,根据生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类;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胶乳,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生胶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好,有较好的弹性,良好的热可塑性和绝缘性、耐撕裂,低的导热性;主要缺点是易老化、不耐高温,随时间的增加,会出现变色、发粘或变硬、变脆龟裂;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又称人造橡胶,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成单体,经聚合制得类似天然橡胶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 性能特点也各不相同;合成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好,可制作轮胎和其他一般的橡胶制品;其中丁苯橡胶耐磨、耐老化较好,抗撕裂性也较高,抗滑性特别是抗湿滑性好,但耐热、耐寒性差,弹性差;主要用于轿车轮胎;特种合成橡胶具有特殊性能,用来制作要求耐油、耐热、耐寒、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齿轮传动依靠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与其他传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优点1适应性广; 2传动比恒定;3效率较高,齿轮机构传动效率一般在95%以上;4工作可靠,寿命较长; 5可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2.缺点1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2低精度齿轮传动时噪声和振动较大;3不适于距离较大的两轴间的运动传递等;二、齿轮传动的类型1按照一对齿轮两轴线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齿向,齿轮传动可分为:2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齿轮传动又可分为渐开线、摆线和圆弧等三种;三、渐开线的形成及其啮合特性1.渐开线的形成如图7-2所示,当直线NK沿一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一点K的轨迹AK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b和db表示,直线NK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根据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可知,渐开线具有下列基本性质:1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度;2发生线NK是渐开线在任意点的法线;3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4渐开线齿廓上任意点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线所夹的锐角ak称为该点的压力角;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1恒定的传动比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的特点;齿轮的传动比是指主、从动齿轮角速度之比,工程上又常用主从动齿轮的转速之比表示,即i12=ω1/ ω2=n1/n2传动比是否恒等于常数,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平稳性;2.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1齿数z2齿顶圆da、齿根圆df3齿厚sk、齿槽宽ek和齿距pk4分度圆d、模数m和压力角a5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如图7-6所示;四、齿轮系的类型轮系传动时,根据各齿轮轴线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分为定轴轮系如图8-1所示和周转轮系如图8-2所示两大类;五、齿轮系的功用轮系的功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两轴间远距离的运动和动力的传动如图8-3所示;2.实现变速、变矩传动3.实现换向传动4.实现差速作用运动的分解六、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中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包括: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和确定从动轮的转动方向;1.一对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图8-6所示为一对齿轮啮合情况;判断两轴的转向,对于平行轴传动,两轴转向相同时图8-6b的内啮合传动比为正值;两轴转向相反时图8-6a的外啮合传动比为负值;即i12=n1/n2=ω1/ω2=±z2/z1对于非平行轴传动,其中传动比不能用正负号表示,齿轮的转向只能标注在图上; 2.定轴轮系传动比轮系中主动轴与从动轴间的转速或角速度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如图8-7所示轮系中,齿轮1为主动轮,通过齿轮2-3-4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齿轮5,则轮系的传动比大小为i15==n1/n2=ω1/ω2;七、周转轮系的应用1.周转轮系的结构如图8-12所示为一单排内外啮合的周转轮系中,外齿轮1、内齿轮3位于中心位置绕着轴线O1回转———称为中心轮;齿轮2同时与中心轮1和齿圈3相啮合,其既作自转又作公转———称为行星轮;支持行星轮的构件H———称为行星架H;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如图8-12所示,由于行星轮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所以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不同于定轴轮系,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假想行星架相对固定,使周转轮系转化为假想的定轴轮系,则有i13=n1/n3=n1-nH/n3-nH=-z3/z1式中 i13———假想行星架相对固定时,齿轮1和齿轮3的传动比;n1———齿轮1相对于行星架的转速,即n1=n1-nH;n3———齿轮3相对于行星架的转速,即n3=n3-nH;“-”———表示齿轮1与齿轮3转向相反;3.周转轮系的分类1差动轮系:中心轮的转速都不为0的周转轮系;2行星轮系:有一个中心轮的转速为0的周转轮系;八、混合轮系九、齿轮减速器减速器可以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等减速器的润滑一、带传动的类型及应用带传动根据其传动原理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两大类;摩擦型带传动包括平带传动、V 带传动、圆形带传动等,它主要是靠带和带轮间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和运动;而啮合型带传动即为同步带传动,它是靠带齿与带轮齿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此外,近年来对带传动安全性、多样性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如金属带、难燃带、抗静电带等;V带的类型很多,除普通V带外,还有窄V带、齿形V带、联组V带、广角带、楔形带等,其中以普通V带和窄V带最为常用;二、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由于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不需润滑及可以缓冲吸振等特点,使带传动在机械传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从易损件向传动的功能部件演变,以至在许多场合替代了其他传动形式;三、带传动的使用和维护为了延长带的使用寿命,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使用和维修;1传动带的使用温度范围为:-40~120℃;2安装时两带轮轴线必须平行,轮槽应对正,否则将加剧带的磨损,甚至使带脱落;安装时先缩小中心距,然后套上V带,再作调整,不得硬撬;3严防带与矿物油、酸、碱等介质接触,也不宜在阳光下曝晒;4多根带的传动,坏了少数几根,不要用新带补上,以免新旧带并用,长短不一,受载不均匀而加速新带损坏;这时可用未损坏的旧带补全或全部换新;5为确保安全,传动装置须设防护罩;6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变形伸长,导致张紧力逐渐减小,严重时出现打滑;因此,要重新张紧带,调整带的初拉力,图9-4为常见的带传动张紧装置,图示9-4中a和b设有调整螺栓,可随时调整电动机的位置;图9-4中c所示的结构,是靠电动机和机架重量的自动张紧装置;图9-4中d为带轮中心距固定,利用张紧轮调紧;四、链传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机械基础》课题项目一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2课时教学内容任务一制作立体模型教学目的1、明确制图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图样的基本知识。
2、掌握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重点难点对组合体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黑板制图教学内容讲授新课任务一制作立体模型一、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1、任何复杂形体都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通过叠加、切割组合而成。
2、切制长方体。
3、最后切割后得到的形状。
二、立体模型的观察1、分析方法假想地将上面切制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搞清楚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互的位置关系、表面连接的状态和组合形式,达到了解和想象出整体的目的。
2、表达方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看模型,并把所看到的用笔画下来。
从前面看到后面的图形————主视图。
从左看到右的图形————左视图。
从上看到下的图形————俯视图。
三、认识组合体l、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任何复杂的物体,从几何角度看,都是由一些基本体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堆叠或切割所组成的类似零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常见的是两者的综合体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如图所示,相邻表面不平齐及平齐时,应按图C有交线及图d无交线样式表示。
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着重弄清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对组合体的分界问题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作业: 思考与练习p13 看组合体画三视图《汽车机械基础》课题项目一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2课时教学内容任务二识读三视图教学目的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
重点难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教学方法讲授黑板制图教学内容讲授新课任务二识读三视图一、投影的基本知识1.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方法称为正投影法。
其具有真实性、收缩性和积聚性,如图所示。
1.1、汽车是由许多形状各异的零部件组成的,装配一辆汽车,首先要按照零件图样加工每一个零件,再根据装配图样进行组装。
因此,工程上要求图样具有绘图简便、利于交流,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供生产、维修及检测所需的技术资料。
1.2、机械图样中表达机件形状的图形是采用正投影原理绘制的。
通过正投影原理绘制出零件的三视图,即用平面图形来表达实物的空间形体。
要看懂各种图样,必须首先了解其作图原理和方法。
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1)三视图的形成主视图所投影的投影面称之为正面——V面俯视图所投影的投影面称之为水平面——H面左视图所投影的投影面称之为侧面——W面将物体放入由V、H、W面组成的投影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分别得到物体的三个投影如图,在V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在H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在W面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
然后V面保持不动,将H面绕X轴向下旋转90度,将W面绕Z轴向右旋转90度,就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内,如图。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和俯视图的投影关系————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关系————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关系————宽相等3、举例:绘制三视图的方法绘制如图所示物体的三视图时,要先画出作图基准线,对称的视图应先画出对称中心线,再定出另两视图的作图基准线。
绘制视图时,先按尺寸绘制反映形状特征的图,如图所示。
然后按照三面投影规律即“三等”关系将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依次作出每一条线及面的3 个投影图,把不可见的线条应画成虚线。
简单物体三个视图方向画三视图的方法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着重弄清三视图的主要投影方法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以及作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业: 思考与练习p13 选择题《汽车机械基础》课题项目一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2课时教学内容任务三认识国家标准中有关机械制图的规定教学目的1、.图样的概念与图样的种类2、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重点难点认识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教学方法讲授黑板制图教学内容讲授新课任务二认识国家标准中有关机械制图的规定一、认识图样图样的概念: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称为图样。
图样的种类:机件的图样大致分为四类:部件结构简图;部件装配图(包括分解式装配图);零件图(投影)图;零、部件三维效果图。
(1)部件结构简图,这类图主要用于产品的装卸、调试、维修与改装更新,不能用于产品的直接加工及尺寸检验。
(2)零、部件三维效果图这类图主要用于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形、色宣传及产品的性能和外观宣传。
(3)装配图如图所示,这类图主要用于产品的设计和装拆指导过程。
齿轮油泵装配图(4)零件图,这类图主要用于指导零件的生产、加工和检验。
为便于生产、管理和交流,必须对图样的画法、尺寸注法等做出统一的规定。
零件的生产制造和机械修理过程中被称为标准机械图样。
如图所示是齿轮轴的零件图。
齿轮轴零件图二、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1、图纸的幅面和格式:图样根据实际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图样幅面是大小不一的,国家标准规定五种基本幅面,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具体尺寸如表1—1。
表1—1 基本幅面及尺寸其中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
2、比例:图形的大小与实际物体的大小之比称为图样的比例。
其类型如表1—2。
表1—2 比例标准系列值3.字体字体是图样和技术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汉字、数字、和字母。
4.图线机械制图的图线常用有六种,其名称、线型和用途如表1—3 。
表1—3 图线样式及应用5.尺寸注法图样表达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尺寸标注来确定的。
无论图样的比例如何,应标注物体的实际尺寸,机械图纸中的尺寸单位的国家标准是mm(毫米),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明单位的符号。
标注一个尺寸,应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三个要素,如图所示。
尺寸标注三要素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着重弄清作图中注意国家标准的规定,画图时要注意线型的运用,尺寸标注时要注意三要素。
作业: 思考与练习观察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汽车机械基础》课题项目二测绘汽车零件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任务测绘连杆衬套教学目的1、学会使用各种绘图工具,明确基本几何作图方法。
2、会测绘简单汽车零件。
重点难点使用各种绘图工具,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测绘简单汽车零件,实现使学生掌握测量零件的基本过程,从而会绘制简单的汽车零件图。
教学方法讲授黑板制图任务测绘连杆衬套一、认识绘图工具1、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矩形木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导边平直。
图板和丁字尺的使用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两部分组成。
它主要用来画水平线,配合三角板画垂直线和常用角度的倾斜线。
使用时,左手握住尺头,使尺头内侧边紧靠图板导边,上下移动到绘图所需位置,配合三角板绘制各种图线。
2、圆规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
画图时应尽量使钢针和铅芯都垂直于纸面,钢针的台阶与铅芯尖应平齐,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3、分规分规主要用来量取线段长度或等分已知线段。
分规的两个针尖应调整平齐。
从比例尺上量取长度时,针尖不要正对尺面,应使针尖与尺面保持倾斜。
用分规等分线段时,通常要用试分法,如图所示。
二、测绘连杆衬套量出衬套总长度尺寸,如图所示。
量出衬套外径尺寸,如图所示。
量出衬套内孔直径尺寸,如图所示。
三、分析连杆衬套的尺寸1.衬套的尺寸分析平面图形是由一个或几个由一些线段连接而成的封闭浅框构成,在画图时要根据图中尺寸,确定画图步骤,在注尺寸时,要根据线段的关系,分析需要注什么尺寸,注出的尺寸要因此,必须掌握如何对平面图形过行尺寸分析,衬套图形如图所示。
1)尺寸基准: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中常用:对称图形的对称线;圆的中心线;底边、侧边作为基准线。
如图所示,衬套的水平中心轴线是衬套的径向尺寸的基准。
衬套的右端面是长度方向尺寸的基准。
2)定位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线段或线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所示中的16.5的尺寸,是确定油孔位置的尺寸。
3)定形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上各线段形状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
如图2—16 所示中的37、φ30、φ25、φ5等尺寸,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根据尺寸是否完整可分为以下三类。
(l)已知线段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作图时,根据给出的尺寸可以直接画出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
如图中,37mm φ30mm的线段。
(2)中间线段缺少一个定位尺寸,需要依靠与其一端相切或相接的线段作出后,才能由已知的尺寸和几何条件画出的线段,称为中间线段。
如图所示中φ5油孔的深度线段。
(3)连接线段缺少两个定位尺寸,作图时,需依靠与其两端相切或相接线段的连接关系,待两端相邻线段作出后,才能画出的线段,称为连接线段(也称为连接弧)。
其两个方向定位尺寸均未给出,而需要用与两侧相邻线段的连接条件来确定其位置。
小结: 通过本次课要求学会测绘零件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测绘时的技巧,还有就是对测绘工具的使用。
作业: 思考与练习p23《汽车机械基础》课题项目三识读零件图2课时教学内容任务一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教学目的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包含的内容。
2、明确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对零件图视图表达的具体运用教学方法讲授黑板制图教学内容讲授新课任务一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一、观察轴类零件图1、分析标题栏所示零件为齿轮轴,材料为45钢,比例为1:1,数量为1件,说明该齿轮轴在减速器装配时只用了一个。
2、分析视图(1)该零件选用了两个视图,主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2)主视图主要表达了轴的主要结构,移出断面图主要表达了键槽深度和有关键槽标注。
3、分析尺寸标注(1)该零件的径向基准为圆柱的中心轴线;长度基准为左端面,尺寸17mm、145mm (2)图中定位尺寸6mm、25mm其余为定形尺寸;倒角C1.5有两处半径为1.5mm的倒圆角一处;退刀槽宽为2mm,深度为0.5mm。
4、分析技术要求(1)表面粗糙度的最高要求是0.8um,最低要求是12.5um。
右上角标注了该齿轮轴的基本参数(模数、齿数、压力角)。
5、归纳与总结二、零件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零件图是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图样,零件图中必须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时所需的全部资料。
1、一组视图及表示方法用一组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1)认识基本视图将一个零件置于正六面体中,以 6 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作投影面,分别向各投影面进行正投影,再按规定展开,就可得到 6 个基本视图。
一般情况下, 6 个基本视图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
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后视图长相等;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后视图高平齐;俯视图、左视图和仰视图、右视图宽相等。
2)认识剖切与剖视剖视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平面或柱面)剖开机件,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