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湘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包括两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
3.挖掘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与兴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对科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
4.动手做,玩中学,一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自经动手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1. 掌握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特征。
2.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基本科学原理。
3. 了解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
4.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观察能力,激发研究兴趣。
5. 培养良好的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海洋世界1. 海洋中的动物- 了解不同的海洋动物,如鲸鱼、海星、海藻等。
2. 海洋中的植物- 研究海洋中的植物,如藻类、海葵等。
3. 海洋现象- 探究海浪、潮汐和暴风雨等海洋现象的形成原因。
第二章太阳系1. 行星与卫星-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2. 太阳的意义- 探究太阳的构成,了解太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星座与天文现象- 了解星座和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产生原因。
第三章生命与环境1. 种子的生长-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生长过程,培养种植兴趣。
2. 环境中的生物- 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垃圾分类- 研究垃圾分类方法,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1. 动的事物- 探究小球滚动、人跑步等常见运动的规律。
2. 静的事物- 了解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特征,如硬度、形状等。
3. 重力与磁力- 研究重力和磁力对物体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方法1. 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形象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海洋动植物。
2. 通过实地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日月星辰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星座和天文现象的产生原因。
3. 利用教育玩具和积木等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各种物体,提高其动手创造能力。
4. 采用团体合作研究模式,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共同探究环保、垃圾分类等问题。
总结本教学计划秉承“探究—发现—萌芽”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以及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愉悦中快速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教学计划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环境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觉关注身边环境,成为积极的环保行动者。
2018年春湘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前4个单元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水和空气、常见动植物的特征或性质为线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最后一个单元是“制造产品”(纸飞机)的工程技术单元,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工程的核心“设计”,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制造纸飞机,开始具体地学习如何“做技术”。
本册共布设28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
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
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
正由于看不见,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学生认识空气要难于认识水。
因此本单元置于水单元之后,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去,教材按“找空气一观察并研究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始终通过对水和空气的比较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
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学生观察水的形态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水的形态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水的形态。
请你们拿出水管和不同形状的小杯子,看看能不能让水变成不同的形状。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形态)2.学生观察水的表面张力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水的表面好像有一层膜似的,能承载一些小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请你们拿出气球,放在水的表面上,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表面张力)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的形态可以变化,而且水的表面张力很强,能够承载一些小东西。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水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四、水的分布师:孩子们,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你们知道水在哪里吗?(学生回答: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请你们分组,用气球代表地球,把水的分布情况画在气球上。
(学生进行分组活动,绘制水的分布情况)小结:通过活动,我们了解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需要我们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水的分布情况,同时引导他们意识到水是有限的资源,需要节约用水。
】五、总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探究了水的特点,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最后,我们要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学会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对今天的研究进行回顾,同时再次强调水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少毫升。
使用量筒时,要注意准确读取液面高度,避免误差。
自评:科学探究需要精确的测量,量筒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需要认识和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4、进行科学实验,验证猜测。
(1)实验设计。
我们已经比较出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并且用量筒测量出了具体的数值。
那么,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呢?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请同学们组织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水的流动性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水流动的情景呢?比如说,水流进下水道,或者水从龙头里流出来。
那么,水为什么能够流动呢?(学生回答)对啊,水是液体,分子之间没有固定的位置,所以可以自由地移动。
那么,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水的流动性。
(师拿出水管和不同形状的小杯子)请看,我用水管把水从一个杯子里面吸起来,然后让它流到另一个杯子里面,看看水是不是可以顺着水管流动呢?(学生观察并回答)2.水的凝固性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冰块呢?冰块是什么?(学生回答)对啊,是水在低温下凝固形成的。
那么,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水的凝固性。
(师拿出水盆和气球)请看,我把水倒进水盆里,然后把气球放进去,再把水盆放到冰箱里冷藏一会儿,看看气球里面的水会不会变成冰块呢?(学生观察并回答)四、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师:孩子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那么,水在自然界中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对啊,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有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等。
我们来看一张地图,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水资源。
(师拿出地图)请看,这是我们所在的地方,周围有哪些水资源呢?(学生观察并回答)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认识水这个课题,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水的特点,也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水这个宝贵的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板书)1.老师介绍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认识水的特点和比较水的多少。
2.老师通过观察、闻、尝、摸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水还有哪些特点?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领取材料进行验证。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水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5.老师讲解液体和固体的概念,以及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6.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液体。
7.老师介绍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提醒学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湘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前4个单元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水和空气、常见动植物的特征或性质为线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最后一个单元是“制造产品”(纸飞机)的工程技术单元.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工程的核心“设计”.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制造纸飞机.开始具体地学习如何“做技术”。
本册共布设28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
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
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
正由于看不见. 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学生认识空气要难于认识水。
因此本单元置于水单元之后.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去.教材按“找空气一观察并研究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始终通过对水和空气的比较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
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学年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经过一个寒假,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教室、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
好动。
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分散,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他们来说比较难。
一年级下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有特殊意义。
课程的含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对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恰恰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三、教材分析:“科学家这样做”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共两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总计13个教学内容,另外每个单元最后又有“科学阅读”内容。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物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
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2)“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
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
(word版)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文档
认识水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根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学习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拟、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学习准备: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牛奶2号杯:白醋3号杯:糖水4号杯:清水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学习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谜底是〔水〕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二、认识水: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助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拟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
〔板书〕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1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
师演示“尝〞的方法: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是由不同的物质所组成的。
2.了解常见的物质有哪些,并且知道它们的用途。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知识,如水的性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1)性质相同的物体是由相同的物质组成的。
(2)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用途?(3)同一物质可以有不同的状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2.第二单元:水的性质(1)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液体,它可以用来熄灭火焰,洗涤物品等。
(2)水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3)水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如流动性、浮力等。
3.第三单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太阳。
(2)太阳光可以照亮地球,提供光和热。
(3)太阳对地球上一些重要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生物生长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对比不同物体的性质。
2.通过多媒体及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物质的用途。
3.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有趣的实验,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水的性质。
4.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进行研究探讨。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中,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
在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游戏、教学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另外,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观察、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彼此学习。
最后,可以通过考试、问卷等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2018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科学计划
xxx小学2018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XXX小学——XX一、教材解读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
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
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
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
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
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三、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018年一年级下册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8年一年级下册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科学知识范围,提高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研究科学的兴趣,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要求:教师要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研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树立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学生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材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研究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发明的联系,加强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科学知识范围,提高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研究科学的兴趣,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师要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研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树立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学生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018春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47页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比观察法摸表面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前4个单元以认识周围常见物体——水和空气、常见动植物的特征或性质为线索,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
最后一个单元是“制造产品”(纸飞机)的工程技术单元,旨在引领学生围绕工程的核心“设计”,在可利用的条件下制造纸飞机,开始具体地学习如何“做技术”。
本册共布设28个丰富有趣的探究活动,继续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分类、小制作、小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安排了“水”“空气”“形形色色的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纸飞机”5个主题单元,共计15篇课文。
5个主题单元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是物质科学领域的水和空气单元;第二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动物和植物单元;第三组是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纸飞机。
第一单元“水”: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并研究我们所熟悉的物质“水”,从水的基本特征人手,通过观察、辨识、比较、实验等方法认识“水”,了解人们对水力的应用,体会事物具有两面性。
第二单元“空气”:空气和水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看不见它。
正由于看不见,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
学生认识空气要难于认识水。
因此本单元置于水单元之后,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将观察和研究水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认识空气当中去,教材按“找空气一观察并研究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始终通过对水和空气的比较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
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继续感受动物是生物,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
单元认知线索是从认识常见的动物开始,然后选择猫和鸡两种动物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的方法,再从不同的动物个体中学会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拓展认识动物和我们的关系。
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和动物相比,学生更容易被动物的“动”吸引。
为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将植物单元置于动物单元之后。
本单元也将利用学生在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单元学到的认识方法,迁移到对植物的认识。
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植物人手,继续感受植物是生物,通过观察和简要描述不同植物的特征,尝试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体会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周围植物的意识。
第五单元“纸飞机”:教材借助让一张纸飞起来、飞得远这个需求为本单元的主线,主要的做法是改变纸的形状,其次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想到做成纸飞机可以让纸飞得更远。
通过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受一个简单的经验型技术的流程,以达到一年级学生渗透技术工程思想的目的。
内容的组织上是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一张纸飞得远”,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初步的尝试,接着带领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看图纸制作一架纸飞机来达到让纸飞得远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反思,调试、改进纸飞机,初步感受科技的进步是一个不断根据人类需求而改进的过程。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实现了单元内及前后单元由“扶”到“放”的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为学生进入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经历了一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如大自然、天气),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分类,动手做实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措施(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搞好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
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到的视野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小学一年级学生处在从幼儿向少儿过渡阶段,爱观察、爱动手、爱玩,这是他们的天性。
为此,在一年级科学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教学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使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
3.尊重每一位学生“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热情、积极,对科学课充满喜爱,对科学课老师无限信任,对科学课上的各项探究活动、老师的各项要求都会积极响应、努力表现。
这也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需要充分运用。
与此相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很脆弱,经不起学习活动的失败,经不起教师的责难和批评。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准备、努力上好每节课,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过程的重要以及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教师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民主;要多用鼓励、表扬,慎用、少用批评,鼓励、表扬、提示或批评都要具体、有针对性,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愉快的学习,科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科学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经过一个学期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学生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喜欢。
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提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未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这个特点,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严谨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教学组织工作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
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怎样培养技能与发展他们的能力,还必须细致、全面地考虑各项教学活动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避免或解决。
越是低年级、动手活动多、教学环境复杂(例如室外考察)的课,越要周密考虑。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科学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的研究备课。
教学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采取的措施都要尽可能地想在前面,常常是哪里想不到哪里就出了问题。
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可循,也有很多因教学组织不严密而造成教学混乱的教训值得吸取。
一般来说,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前首先要明确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活动中要有监控,出现影响学习方向、学习效果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纠正;活动后要有具体、针对性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组织工作既要严格、周密,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
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采取的各种措施,都应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将学生“管死”,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常规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制定的,经过较长时间培养训练形成的、学生自觉遵守执行、已成习惯的教学规矩。
教学常规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要求,是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一种默契,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学常规既有共性,又会因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不同而具有某些特性。
在一年级的下学期,依然要把教学常规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培养在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要着重构建的教学常规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上科学课时要带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如果在科学课专用教室上课,有什么特殊要求;老师讲述、讲解、演示时,怎样注意听讲;观察、实验时,小组学生怎样分工合作;观察、实验后,怎样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介绍(首先说观察对象、实验目的,然后说采用的观察、实验方法,之后再说在观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研讨时,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怎样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怎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和辩解;归纳概括结论、判断解释问题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表达;教学反思时,应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评价手册应该怎样填写;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研究项目,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切,都要有计划地坚持一贯地训练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科学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透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观察所得的信息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观察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
搞好观察活动,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必须准各好观察材料。
没有观察材料,就无法进行观察。
观察材料应该比较典型,具有一定揭示事物特征的结构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观察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能做到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
选择材料时教师应参照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
2、把握观察训练的“扶”和“放”。
观察“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会了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水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征,层次上属于半扶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