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对西部地区农村青少年成长情况的思考
西部地区青年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第11卷第3期(总第81期) Vo l.11N o.3GeneralN o.81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JOUR N AL OF PETRO LEU M ED UCAT IONA L I N ST ITUTE OF X I N JIAN G2010年第3期N O.32010西部地区青年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常婧李永妮(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20;陕西省杨凌区揉谷乡石家小学西安722200)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
这是由青年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决定的。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西部地区的主要特征,并且就西部地区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分析了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文章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西部青年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西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西部大开发培养出优秀的青年。
关键词:西部地区;青年;主要特征;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特殊阶段,是认得自认属性和社会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
在迅速发展的身心发育过程中会呈现出特殊的生理、心理现象,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产生许多特殊的需要,这些就构成青年的一般特点1。
针对这些特点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很好地引导青年在生理、心理成熟的同时走向思想政治上的成熟。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部青年的发展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此,西部青年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受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文盲率降低,少数民族教育取得较大进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不断发展。
但是西部青年的固有特征制约着西部青年的发展,只有清楚的了解西部青年的这些特征,才能找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一、西部青年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西部是传统的农业结构,从地区内部来看,这是一个层层封闭的体系,家族和家族之间、村与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都隔离开来,各自为阵,以邻为壑,互相封闭。
对西部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西部农村中学的学 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研究展望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西 部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制定相 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教
师到农村工作。
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开展教育扶贫扶贫# 对西部农村 中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确 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 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使他们 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加强教师交流
组织城市与农村地区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 学校传授经验,同时鼓励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交流。
THANKS.
教学方法落后
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相对 落后,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缺乏个性化教育
农村学校往往采用大班教 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 个性化需求,影响学生的 学习效果。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压力大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农村学校的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情问题
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 匮乏,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 度普遍较低。
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 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 以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学生在 进一步学习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和挑战。
学习动力不足
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动力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经济 条件、父母教育程度、社会环境
学习环境的恶劣还表现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氛围等方面,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和文化建 设。
(核心)关于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_粟道平
一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和 存 在 的 问 题 , 笔 者 于 !""’ 年 .$* 月 在 重 庆 市 璧 山 县 广 [收稿日期] !""#$"%$"#
!
粟道平,重庆市九龙城区石坪村 %# 号
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 !",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存在不少问 题和危机:首先是一些孩子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祖 父母等亲属因年长、或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 对孩子的管理和监护权。其次是思想道德教育严重缺 失。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 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 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问题 ( ! )农村单亲家庭,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增加, 城市 !" 世纪 0" 年代以来,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倍受社会关注。 而近些年来, 随着农 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农村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 不断增加,外出打工使某些家长开阔了眼界却淡化了婚 姻的义务和责任。 有关部门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农村离婚
[*]
) ,这极不利于农村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
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思想道德建设是由社会、 学校、 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 的系统工程。 但在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 往往只注 重学校的教育功能, 不注意发挥社会、 学校、 家庭、 学生自 律 * 位一体的网络教育功能。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会议指出: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 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 要形成学校、 家庭和社会共 同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格局。 因此, 今后的思想道德建 设要积极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领域, 变单线型为网络型, 真 正实现 $ 个有效结合,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 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 综合教育与学生自 律教育的有效结合。 树立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 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诚心诚意为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既教育人,又服务人。对未成年人要多尊重、多 理解、多关心、多帮助,不能仅仅把他们当作教育和管 理的对象。 未成年人道德的养成、理想的树立,离不开他们的 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我们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 遍规律,又要适应农村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在尊 重、理解未成年人的基础上,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 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积极主动 参与思想道德实践。同时根据他们心理、生理和思想可 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 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 标,区分不同的年龄层次、地域群体,各有侧重,循序 渐进,真正增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思考[摘要]西部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很多年,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受地域条件、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教学经费、师资力量、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而长期存在。
如何改变西部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状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西部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探究其原因,并试着提出了相应的问题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西部山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问题思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0%以上。
因此,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承担着对亿万农村学生实施基础教育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农村青少年的学习与发展,关系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总体落实水平,更决定了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和繁荣。
国家自1986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法》以来,已经走过了26年的艰苦历程。
在这26年中,我们经历了学制和教材的改革,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大大拉近了与城市教育的距离。
然而,限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对教育环境的制约,我国西部广大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乐观,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如何改变西部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现状,让山区义务教育政策落到实处,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使义务教育能均衡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西部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1.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及格率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虽然义务教育在西部贫困山区已普及了十几年,但整体薄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中小学教学质量低下。
以我县某中学八年级(未分实验班)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为例:全市统考语文及格率72.3%,数学及格率19.6%,英语及格率17.4%。
所谓的重点学校要好一些,有些学校甚至连这一数字都达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学生辍学率、流失率仍然居高不下,有些地方,有些学校高达10%以上,这严重影响了西部山区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整体质量的提高。
西部乡村学校现状及发展思考
西部乡村学校现状及发展思考西部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承载着教育事业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西部乡村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考。
一、现状分析西部乡村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师资力量不足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城市的吸引力和条件更好的学校的竞争,乡村学校往往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
而那些留下来的教师,往往也面临着教育条件不足、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效果。
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后是西部乡村学校的另一大问题。
相比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都存在较大的缺失,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限制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品质的提升。
学生来源的不均衡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一些学生可能面临辍学或转学的情况,这更加加剧了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以及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二、发展思考针对西部乡村学校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为其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方向。
应该加强对西部乡村学校的师资支持。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财政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乡村学校的教育工作条件,从而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往西部乡村学校工作,并提升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效果。
需要加大对西部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或者提供技术支持,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图书馆等设施,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品质。
可以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西部乡村学校可以引进更多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跨地域教学,提高教育科技水平,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资助和扶助。
政府可以建立更多的教育基金,为西部乡村学校的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和帮助,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接受良好教育的梦想,防止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转学的情况的发生。
应该加强对西部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
对西部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西部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摒弃“难繁旧偏”到新课程标准,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高考以“分”定乾坤,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育现状究竟如何?加之这几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对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学教育会不会带来一定的困扰?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1 留守学生的教育。
是西部农村中学教育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西部劳务输出这一政策的实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随之也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
由西北大学、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2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2》称,西部地区约9000万18岁以下儿童中,有留守儿童约1883万、流动儿童2000多万。
留守儿童占西部儿童总量的21%,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比例3个百分点,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32%。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增多,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攀升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为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生活、认清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因缺乏学前教育的正面引导和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得不到更多人的关注等各种因素使得他们在学习、心理、道德品行、非社会性行为等诸方面存在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是摆在西部农村中学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
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但是,孩子良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除了教育工作者,父母、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的配合,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别是家长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当前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1.教育资源不足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学校条件落后,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学质量不高受制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城市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校管理水平较低,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3.学生辍学率高受经济条件和家庭观念的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率普遍较高。
一方面,家庭的经济困难使得孩子们不得不辍学打工,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1.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不足是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形成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2.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问题严重,大量优秀的教师都选择到城镇、乡镇学校工作,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远程支教的年轻教师或是本地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3.教育观念滞后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他们普遍认为能干活就行,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多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不积极性,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三、解决办法1.加大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完善政策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支持政策,对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从教。
3.推进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正确的教育观念。
西部乡村高中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年3月西部乡村大批中年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长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成为留守青少年,以致出现诸多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乡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关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本文的探究对此提供借鉴。
一、西部乡村高中留守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西部乡村由于干旱缺水及自然资源匮乏,再加上人们自身原因,为了承担家庭的各项开支,大批青壮年大多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必要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不够,从而使他们心理发展受到影响[1]。
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一般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第一,学习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作业无人辅导督查,与学校的沟通也是甚少,学生一般学习差,进一步造成其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
比如刚到高一就表现出厌学情绪,甚至高一就会有学生辍学。
第二,交友问题。
留守儿童父母(或单方)大多不能陪伴孩子,没有应有的关心爱护。
生活中也与外界不肯交流或交流太少,大部分表现出自闭、情感冷酷、行为怪异,更有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叛逆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生长在约束力差、情感缺失的家庭氛围中。
他们没有享受到父母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领和协助。
加之进入高中,学生自我认识加强,越来越想摆脱大人的束缚,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产生严重的心理叛逆[2]。
二、西部乡村高中留守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第一,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由于父母经常外出务工,家庭教育不能合理进行。
从而出现在同一个班级,心理问题最多的就是这些留守儿童。
第二,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书本内容知识的以外,还要接受心理教育。
在乡村,科班出身的心理教师仍然比较少,教师对留守学生心理教育,没有全面研究,而且认识也比较浅薄,心理教育的手段单一。
学生心理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同时也缺少对应办法。
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及其发展
浅论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及其发展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也快速向城镇集中,农村劳动力减少,学生数量急剧下降,留下来学生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如何培养这些孩子不仅仅是教师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困惑和学习现状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发展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010-01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减少,学生数量急剧下降,留下来学生也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而这些学生则托付给家里年迈的老人或亲朋照顾。
如何培养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现就对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1 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1)父母关爱太少。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来自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与自己的孩子联系很少,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
所以时间长了使得这些孩子亲情缺失,与父母的沟通极少甚至无法沟通。
而负责监护的老人或亲朋又不会甚至无暇与孩子交流。
于是导致这些留守学生很容易形成内心封闭,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行为偏激等不良心态。
一遇上不顺心如意的事很容易走极端,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难题。
(2)学习兴趣缺乏。
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缺少自控能力,缺少学校和家长的有力监管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很难养成自觉学习看书的习惯;加之没有适当和及时的家庭辅导,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自然很不理想。
同时,农村的家长只注重成绩,看到孩子考试不好,就是责备和打骂,孩子点滴的进步得不到肯定和鼓舞,孩子对自己、对家人失去信心,时间一长,厌学情绪就生成了。
(3)行为习惯不良。
父母因常年在外觉得亏欠孩子太多,所以回到家对孩子有求必应。
多数留守学生零花钱都比较多,大都用来购买手机、mp3等物品,在学生间炫耀、攀比。
加之爷爷奶奶的娇惯放任,致使他们任意妄为,无视学校纪律,自由散漫,懒惰成性且屡教不改,成为最难管教的对象。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
西部农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西部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教育投入缺口仍然较大,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
这些既是西部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现实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举债”达标问题较为普遍,已对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存在为“两基”而“冲刺”达标的现象,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则非常突出。
为了“普九”达标,许多地方采取“先上马,后备鞍”的办法,经县级政府批准,进行教育集资,创造或改善办学条件,然后再分年逐步偿还;或者向银行贷款,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债务人一般是学校,乡镇政府只是口头承诺偿还贷款。
费税改革后,乡镇政府借以推脱了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因此,“两基”达标后,很多农村中小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据测算,全国欠债500亿元左右。
(注:李培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任重而道远”,2004。
)西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存在“举债普九”现象,这些年来,在落实农村“普九”、进行“两基”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相当多的学校用贷款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普九”工程,因而负债累累。
有学者认为,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教育的欠债主要是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
据我们对贵州省息烽县的调查,为迎接2000年的“两基”验收,县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办学条件。
世行贷款工程、义教工程的作用尤其重要,但其项目资金都只落实在主体工程上,需要县里匹配资金。
由于县财政紧张,无力匹配,匹配资金和附属工程资金就都要由学校承担。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只好赊帐举债进行建设。
根据县财政审计监察几部门核实的数据,全县“两基”欠帐911万元。
这笔欠帐学校无力偿还,县财政和县教育局也没有款项拨付。
据我们在一些学校了解,很多学校校长被施工单位追债弄得焦头烂额,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工作。
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探讨
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的探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减少,学生数量急剧下降,留下来学生也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而这些学生则托付给家里年迈的老人或亲朋照顾。
如何培养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现就对我国西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1 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1)父母关爱太少。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来自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与自己的孩子联系很少,让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
所以时间长了使得这些孩子亲情缺失,与父母的沟通极少甚至无法沟通。
而负责监护的老人或亲朋又不会甚至无暇与孩子交流。
于是导致这些留守学生很容易形成内心封闭,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行为偏激等不良心态。
一遇上不顺心如意的事很容易走极端,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诸多难题。
(2)学习兴趣缺乏。
大多数留守学生因缺少自控能力,缺少学校和家长的有力监管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很难养成自觉学习看书的习惯;加之没有适当和及时的家庭辅导,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自然很不理想。
同时,农村的家长只注重成绩,看到孩子考试不好,就是责备和打骂,孩子点滴的进步得不到肯定和鼓舞,孩子对自己、对家人失去信心,时间一长,厌学情绪就生成了。
(3)行为习惯不良。
父母因常年在外觉得亏欠孩子太多,所以回到家对孩子有求必应。
多数留守学生零花钱都比较多,大都用来购买手机、mp3等物品,在学生间炫耀、攀比。
加之爷爷奶奶的娇惯放任,致使他们任意妄为,无视学校纪律,自由散漫,懒惰成性且屡教不改,成为最难管教的对象。
(4)缺乏感恩的意识。
因为从小被娇惯宠爱,一些留守学生视家长、老师、社会的关爱和付出为理所当然的事,不知到感恩回报。
一点小愿望小要求没有被满足或因犯错被批评教育,就觉得自己被歧视被遗弃从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他们在家不做家务,在校遵守班规,在外拉帮结派,长辈的无可奈何,老师的苦口婆心,似乎很难打动他们。
(5)安全隐患严重。
多数留守学生因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很容易使他们义气用事,进而滋生打架斗殴、吸烟赌博、早恋、逃学等事端,给学校家庭社会带去很多负面影响和管理难题。
当代西北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当代西北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作者:章平生来源:《发展》2020年第03期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伴随着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教育日益分化,呈现二元格局。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事业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因此,选择合适个案,结合西北部农村教育事业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教育的症结、探讨改革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教育优先战略”,而西北地区农村教育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中存在问题最多、困难最大的部分,是中国教育事业走向全面现代化的难题所在。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其重要性更为凸显。
本文就针对平凉市农村教育的现状、困难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试图对西北农村教育改革做出有益探索。
一、西部农村教育现状平凉市隶属甘肃省,截至2018年,下辖1个区、5个县、1县级市,农村面积广大。
21世纪以来,经过国家教育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自我努力,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相较于之前,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具体成果如下。
首先,根据表格分析全市学生入学问题。
自2012年以来,平凉市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数除个别年份外,呈逐年递减趋势,这与相应年份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相一致。
与此不同的是,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总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仅2017年总数稍有下降。
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适龄儿童未能按时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以至于出现了适龄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年份滞后的现象,而这种情况是与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一部分地区未能建立相应的学前教育系统有很大关系。
其次,分析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师生比问题。
自2012年以来,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师生比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与同一时期同一教育阶段的国家师生比平均水平相比,平凉市师生比全部明显偏低。
平凉市农村教育各阶段师生比偏低是与整个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的。
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西部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中抽取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研究工具和数据采集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焦虑量表等工具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统计分析。
研究限制和伦理考虑
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限制
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研究可能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和地域 范围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局限与不足之处
研究局限
本研究仅针对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进行调查 ,可能存在地域和群体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本研究未能对所有影 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
拓展和完善相关研究内容。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要点一
建议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涵盖更多具有代表 性的地区和学校,以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有效的改善策略,以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和学习成 绩。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西部农村地 区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揭示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 及程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0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提供学习资源
03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设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
效果和自信心。
社会层面
加强宣传和教育
社会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学习焦虑的认识和理解。
探讨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的提出2011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关注西部农村学校的困境与出路”为题,全面真实地报道了甘肃省庆阳市农村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事实让人们更加坚定了加大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信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现将近10.4亿,占总人口的78%,正是占据这样一个庞大数字的中国农村人口的教育却不尽人意。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大力扶持,但地区的贫富差距、政策的难以落实、学生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都使农村教育滞后。
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正处于更加严峻的局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2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2.1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1)农村学校空壳化加剧,甘肃省东部革命老区庆阳市,由于近年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村人把孩子接到城里,留在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他们的求学之路也越来越难。
记者从庆阳市环县寇家河小学校长孙明芳那了解到,他是这个学校唯一的教师,前年还有28个学生,去年15个,今年全村60多个适学儿童就剩下5个了,5个学生分成三个年级。
像这样的情况,环县280个行政村,村村如此。
环县殷家桥小学校长马清祥说,他们学校一年级3个学生,四年级4个,五年级4个,全校共3名教师,如果按师生比就够了,但是按年级分就很紧张。
庆阳市合水县南庄寺小学,36间教室里只有38个学生,以前能达到过三四百名学生。
但从2004年后,生源逐渐减少,教师宿舍现在也大门紧锁。
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解释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一是课开不齐,特别像一些薄弱学科,如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二是老师派不齐,由于没有生源,政府也不会将资金、教师投入这些日渐衰落的农村学校;三是按素质教育要求,要开发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开不齐,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或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