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原训练的利弊探讨与思考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篇一: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高原训练的研究综述摘要:从生理生化角度和高原环境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出发,阐述了高原训练的概念、发展和研究现状,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以及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介绍了高原训练在方法和器材上的进展。
关键字:高原训练;缺氧;方法现代运动训练是为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组成的一种综合系统教育工程,要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开发和运用新的、更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科学理沦研究的深入,使运动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就更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高原训练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了。
1.高原训练高原的概念高原是指在海拔较高,一般是3000m以上的大片起伏较小的平地。
大多数人在到达3000m这个高度以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超过这个高度, 生理、生化和形态等方面的适应性改变就会变得愈来愈明显, 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
高原训练的概念和研究现状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双重刺激,可以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变化。
近年来,在查看和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为XX-2500m,低于XXm,低压缺氧刺激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身体潜力,而海拔高于2500m,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不利于训练后的身体恢复。
同时发现对于世居在高原的运动员的最佳训练高度是缺乏相关的研究的。
最近的文献研究还表明,高原训练最佳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而对于高原训练后最佳的比赛时间一般认为是下平原后的4-5天,中长距离项目10-14天,短距离项目20-26天。
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高原训练应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当时就发现在较低海拔的高原上,人体的最大心率会逐渐下降,这或许是高原训练研究的萌芽。
高原训练的多元化发展
高原训练的多元化发展一、传统高原训练概念:高原训练的实质就是利用高原低氧(而不是低压)环境加强运动员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为运动能力的提高奠定生物学基础。
高原训练方法的建立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么多年以来,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能力在国际上还一直存在争论。
一派认为高原低压缺氧环境,确实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缺氧生理反应,如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能提高人体运动时氧的利用率和肌肉的耐酸能力等,它对提高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成绩极为有利;坚持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成绩的观点,目前已在国际上占据优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原训练后,红细胞增多固然提高了携氧能力,但这一效应保持短暂,当运动员下到平原后很快红细胞生成减少而破坏增多。
另外,在高原上训练强度降低也会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肺功能在高原数周的变化甚微,因此不利于提高运动员到平原的运动成绩。
造成以上争论的原因可能是:高原训练受多种因素影响,再加上有关高原训练研究报道的受试者个体差异、各项目之间的高原训练差异及进行高原训练的地方和环境不同、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不统一等,以至于得出的研究结果也势必存有差异。
高原训练的有利方面高原训练的利主要表现在对机体的刺激深刻,可望得到超量恢复,提高机体的机能贮备。
通过高原训练,可最大限度地挖掘机体抗缺氧和耐酸潜能及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如高原训练可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增加,线粒体的增多,2,3-DPG以及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从而提高血液运氧和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耐力的目的。
高原训练的不利的方面(1)表现在平原——高原——平原的环境转换造成身体不适应,身体反应大;(2)血液粘度增高,不利氧运输,最大摄氧量降低;(3)骨骼肌的血流量下降以及蛋白质合成的下降,力量、速度素质容易丢失,爆发力不足;(4)训练负荷不易控制,易出现疲劳、伤病等;决定高原训练效果的因素高原训练是否有效有赖于上述两方面的平衡,当有利反应大于不利影响时,高原训练可以提高回平原后的运动能力。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
高原训练心得体会高原训练对我的生命触及最深的地方。
高原训练是我大学期间参加的一项特殊训练,我是第一次离开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对这个未知的环境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我并没有想到高原带给我的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首先,高原的缺氧对我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一到高原地区,就感到气候的干燥和空气的稀薄,呼吸都觉得困难。
每天的晨练都让我筋疲力尽,直到我适应高原的环境才慢慢找回了体力。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适应新环境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克服困难。
其次,高原的恶劣天气和道路条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在高原地区,天气变化异常迅速,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有时候还会有狂风暴雨。
出行的路况也不容乐观,土路泥泞不堪,行走困难重重。
这让我学会了要时刻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不仅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还要熟悉和熟练掌握路况。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原的复杂环境中安全度过。
最后,和当地村民的相处让我受益匪浅。
在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我们大不相同,他们依靠牛羊为生,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贫困。
然而,他们的乐观向上和勤劳坚韧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
他们勤奋工作,努力经营,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从不抱怨。
和他们的相处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通过这次高原训练,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贵。
高原让我明白,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坚韧的。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努力奋斗,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我们想要的成果。
不能让困难吓倒自己,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努力,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
此次高原训练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它不仅带给我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我想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保持住刚刚高原训练时的那份坚持和勇敢。
人生的路上没有轻松的旅途,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我们想要的成果。
所以,让我们一起勇敢面对困难,努力拼搏,追求自己的梦想吧!。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首先,高原驻训让我深刻认识到高原环境的特殊性。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氧气稀薄,气压低,环境恶劣,这对于平时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时,我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头昏眼花、体力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
因此,要想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必须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都有一定的准备和提前的适应性训练。
其次,高原驻训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要想完成训练任务,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的意志品质,更需要高度的团结协作。
新兵们需要相互配合,互相照应,共同面对高原环境的考验。
在高原驻训中,我们有幸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彼此之间相互帮助、鼎力支持,在协作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高原驻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才是真正战胜困难的关键。
再次,高原驻训让我明白了纪律严明的必要性。
在高原驻训期间,我们每一个战士都必须遵守军营纪律,服从命令,听从安排,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纪律严明更是一个重中之重,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生命安全的危险。
因此,高原驻训不仅是一次体能和心理上的考验,更是一次战胜自己、坚持到底的考验。
只有严格执行纪律,才能确保每一次训练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后,高原驻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对技能和装备的重视。
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装备和武器,因此熟练掌握技能和装备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原驻训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实战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实战能力。
同时,要及时检查维护装备,确保每一次训练的顺利进行。
在高原地区,装备的作用更加显著,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综上所述,高原驻训是一次全面的体能、心理和战术的训练。
通过这次高原驻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纪律严明的必要性以及对技能和装备的重视。
高原地区锻炼身体之我见
众所周知,高原地区以其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著称。
高原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干燥少云,白天地面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近地面层的气温上升迅速,晚上,地面散热极快,地面气温急剧下降。
因此,高原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很大,有时一日之内,历尽寒暑,白天烈日当空,有时气温高达20~30℃,而晚上及清晨气温有时可降至0℃以下,这亦是高原气候一大特点。
生活在高原地区,不运动呼吸就很困难,一运动氧气就很难充足,人就容易窒息,但必要的运动对身体很有好处,所以不论你生活在那里,运动一定要有,正所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科学家们将海拔3000米以上称为高原。
因为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不同。
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
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因此生活在高原地区或进入高原地区的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乐观情绪。
否则过分担心,思想焦虑,睡眠欠佳,反而会加大脑组织耗氧量,导致高原反应或使高原反应加重。
但高原地区并不像你想的那么恐怖,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谈虎色变。
高原环境虽然恶劣但必要的锻炼还是要有的。
只要控制好锻炼的尺度和活动量,既能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能跟好的适应高原环境,何乐而不为呢?高原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1、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所以锻炼宜选耗氧量小,运动不剧烈的锻炼方法。
例如:慢跑,骑自行车等。
2、高原地区应特别注意锻炼时间,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
所以锻炼时间应选在早上太阳出来之后或下午的黄昏。
3、高原地区锻炼应保证身体状况良好,并且在饭后的进行锻炼,不要空腹锻炼,那样容易体力透支。
4、高原的食物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锻炼之后由于体内能量的消耗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应先喝一杯热水,切记不可运动后暴食,以免身体受到损害。
5、高原地区生活不要暴饮暴食,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在高原的驻训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经历和感悟。
这段时间的艰辛与磨砺,让我更加成长和坚强。
以下是我在高原驻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原驻训的环境极其恶劣,有着稀薄的空气和极低的氧气含量。
一开始我感觉呼吸困难,身体有些不适应。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个环境,体内的氧气含量恢复了正常,身体也越来越适应高原的生活。
我意识到,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其次,高原驻训的训练强度非常大。
每天早起跑步,进行体能训练,晚上进行武器装备操作和战术演练。
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和疲劳,都要坚持下去。
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和磨砺,才能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和应对能力。
再次,高原驻训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由于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训练,我们的队伍必须形成一种紧密的团结合作的氛围。
团结合作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在高原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和支持。
在和战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经常感受到他们的无私和友爱,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共同完成了一个个困难的训练课目。
此外,高原驻训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珍贵。
在高原的环境下,许多人常常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
这使我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和生命的脆弱。
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身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抗逆能力。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最后,高原驻训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
高原上的每一天都是在为保家卫国而努力。
面对高原的严寒和恶劣的环境,我深感自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我体会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使命,深深地热爱着我所生活的国家。
总的来说,高原驻训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历和感悟。
在这段时间里,我适应了高原的生活,坚持了艰苦的训练,体验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热爱了自己的国家。
这次驻训经历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和信念。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 于高原训练 中若干 问题 的思考
胡 扬 (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 中心教授)
作者简介:1 9 9 9年 3月获得 日本筑 波大学博 士学位。现任北京体 育大学教授 。主要 研究方向为运动分子生物 学,低 氧训
练 生 理 、生化 学 。
关 键 词 :高 原 训 练 ; 问题 ; 思 考
On S me I s e l t g t tt d r i i g o s u sRe a i o Al u e T a n n n i
19 年 巴塞 罗那 奥运会 上,共有 2 名赖在 肯尼亚 (2 ) 92 O 1人 、墨西 哥 ( 人) 4 、埃塞俄 比亚 ( 人 )等 国家 的运动 员在 田径 比赛 中进 4 入前 8 名:而在 1
HL ) io 、高 住 高练 低 训 (i n iheec e iht iig o , 1 ighg-x ri g -a n w v sh rn l Hi L ) Hio 、低 住高 练 (vn w.xri ihL H ) 1 igl e e s hg ,o i间歇 性 低 i o ce 氧 训练 ( t miet y o i t iigI ) 多 种 方式 。 由于 i e t n p xc r nn , nr t h a HT 等
高原 训练 已经 成为 一种 重要 的方式 ,许 多运 动员 都是通 过 高原 3 0 0m、5 0 0m 跑 记 录创 造 者 Sz ao H mio : 国 0 0 uyfv r a l m 美 t 训练 在世 界 大赛 中取 得 了显 著的 成绩 。 优 秀 男 子长 跑 运 动 员 F r aaa; 界 纪录 创 造 者 ,美 国著 名 o l r S z 世 男 子游 泳 运 动 员E ss 界 著 名铁 人三 项 运 动 员Mi ei dMoe; 世 c le h l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驻训在高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体验。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锤炼和磨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高原的艰苦和严峻,也领悟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高原驻训期间,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高原地区的氧气稀薄,空气湿度低,气温变化大,对身体状况要求很高。
因此,提前进行身体锻炼,并适应高海拔环境,对于适应驻训生活至关重要。
此外,心理上的适应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原气候下的环境与平原有很大差别,很容易让人感到不适应和疲惫。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韧性,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克服高原环境困难的必备条件。
其次,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在高原地区,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增加,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疲劳。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整身体的节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再次,团结合作和相互支持是团队在高原驻训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高原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结一致、携手合作,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相互支持和鼓励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面对困难,迎接高原驻训带来的各种挑战。
彼此间的信任和尊重,是高原驻训中保持稳定的战斗力的基石。
最后,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
高原驻训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找到不足,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在高原环境中,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任务和问题,这是培养个人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的良好机会。
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这次高原驻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心理素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自我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高原驻训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能力。
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宝贵的财富。
对高原训练问题探讨
第!"卷总第#"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月!"#$%&’"()"$*+,-.*/%01-$.0*2("$)&*0"%&’0*0-.((-./0-&1234524)6-027,!!!!!!!!!!!!!!!!!!!!!!!!!!!!!!!!!!!!!!!!!!!!!!!!!!!!!!!!!!!!!对高原训练问题探讨王琳)(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8,**,*""""""""""""""""""""""""""""""""""""""""""""[摘要]高原训练自上世纪9*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经验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但也暴露出高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高原训练的热点问题:文章就模拟高原训练同传统高原训练之间的关系,高原训练应以能力提高为重点,训练的控制不能简单地依靠机能监测和评价、适应期问题、高原训练中速度训练问题和种族差异问题等几个方面对高原训练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客观地进行分析,提出高原训练的针对性建议:加强高原训练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断探讨:[关键词]高原训练;理论于实践;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88=*9高原训练,主要是利用对不习惯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系统适应,并与定期使用的身体练习相结合,来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它已进入现代高级运动员的训练系统: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非洲运动员在世界中长跑运动的成就,已成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推广最具权威性的广告:我国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利用高原环境的地理优势,在经济条件不发达或欠发达的条件下也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同样证实了高原训练手段的优势:高原训练对所有项目,特别是对耐力性项目成绩的提高,在运动界基本形成共识:我国在耐力性运动项目方面成绩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制约我国运动员在!**+年奥运会上能否取得主办国应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制约因素:国家体育总局特别重视高原训练,把高原训练作为突破“))"”的一条重要手段:但目前高原训练,无论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无论从理论研究看,还是从操作实践看,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加以摸索和探讨:3模拟高原训练同传统高原训练之间的差异“模拟,是用制造和研究模型的方法来考察物体的某些现象、过程或系统,利用模型可确定或弄清新构造的物体在构成方法上的特性和合理性:模拟是认识论的主要范畴之一,实质上任何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无论是理论的方法(这时用各类符号的和抽象的模式),还是实验方法(此时用实物模型)都以模拟为基础: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纬度、经度、海拔、气压、氧分压、湿度、日照、温度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效应的复杂性(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及高原训练过程的复杂性(项目、训练量、强度、时间、密度、个体、平原比赛的再适应等),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和把握程度来说,还很不深入、不系统,因此,采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模拟法对高原训练中的一些较难分析、把握、解决的问题,采取人为控制(如控制高度),对其某个方面进行单独的、片段的模拟研究,取得数据,然后同传统高原训练加以分析、比较,不断揭开高原训练中的许多奥秘,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且近[收稿日期]!**8=)!=!+[作者简介]王琳()"#)—)男,天津市人,教授,主要从事运动训练研究: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两者比较来看,模拟高原训练可以弥补传统高原训练的不足,能稳步提高各个训练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传统高原训练在高山氧转运、氧利用、葡萄糖转运、血管扩张等方面效果明显!模拟高原训练由于低氧持续刺激时间短,因而对机体心肺功能刺激和机能状态的改善远不如前者!很明显,前者主要供研究和个别项目少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使用,而后者为众多项目大多运动员采用!模拟高原训练不能代替传统高原训练!传统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如同原始森林和人造森林一样,虽然都是森林,原始森林有层次之分,而人造森林除了人工种植的树木外,很难有参天大树、灌木、草被之分;原始森林比人造森林要复杂得多!两者都需要有人走近,认识,而“走近,认识”的手段之一是模拟,其最终目的是揭开传统高原训练的秘密!前苏联科学家研究认为:“空气、日光、气候、高海拔是高原训练成功的四大要素!”新鲜的空气富含氧离子,能使运动员机体得到某种清洗,使体内的有害物质通过剧烈运动排出体外;充足的日光能够杀灭生物污染扩散到空气中的病菌;而凉爽的气候则可以保证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训练时不至于中暑;高海拔地区则以其特有的缺氧环境,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加,从而使运动员在激烈的运动中血液携氧能力增强,而这正是不少项目,特别是耐力性项目不可缺少!这也正是传统高原训练最大的优势所在!!模拟高原训练应以过程控制和能力提高为重心从运动生理学理论来看,运动应激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生理活动的基本理论!运动应激分为警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运动训练能使运动成绩上升主要是抵抗阶段!在这一阶段,机体调节能力提高(包括酶和结构蛋白质增加、激素平衡调节加强),机体能源储备能力提高,机体防御动员能力提高(内环境变化的免疫力调节能力等)!很明显,没有抵抗阶段,就不可能产生适应,运动成绩也不会得到提高!抵抗阶段是训练周期中最为敏感的时期!其后期机体防御能力可能降低,持续原有负荷或不适当的超负荷都会导致机能下降,因此这一阶段特别要注意加大对运动员身体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从运动实践来看,训练过程必定遵循着辩证唯物论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通过机体内不断发展的矛盾运动,打破原有的生理状态的内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并通过量到质的不断变化,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提高!在这一系列矛盾运动、在打破机体内平衡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氧转运系统、骨骼肌等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但这种变化必须在一定限度之内,而且经过一定时间又能恢复到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范围!即生理生化指标的不正常是绝对的,正常则是相对的!正常只是机能恢复和赛前调整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平原训练,还是高原训练都是如此!国家皮划艇队为备战雅典奥运会,分三个组开展了"次高原训练,涉及高住低练、亚高原到平原和高原、低住高练等多种形式!通过总结该队的高原训练经验认为,从理论上讲,高原训练虽具有发展能力、培养竞技状态和促进恢复等多种目的,但从实践来看,以提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高原训练成功率高,而把目的放在培养状态,过分重视机体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则失败的概率高!男子皮艇的高原训练尝试,因为多以培养状态为主,结果在世锦赛和全国锦标赛上均遭失败!划艇组针对自身问题,采取发展能力为目的,取得了成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高原训练利用的缺氧和训练的双重刺激,促进机体机能发生代偿性的提高!一方面,这种提高往往具有泡沫效应,另一方面,对机能变化的过多关注会误导训练实践的深入,表现为畏首畏尾,不敢加量和加大强度!同时,机能的代偿性变化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不同步!而运动比赛赛的不是机能,而是运动素质和专项能力!过去对高原训练规律的认识能力有限,往往将高原训练的控制寄托在机能监测和评价上,忽视了高原训练中应解决的实质性问题是提高和发展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有人认为以能力提高为重点开展高原训练是对高原训练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大贡献!"高原训练的生物适应期生物适应是运动员获得高原效应的理论基础!所谓适应,就是生物体在改变了的环境中,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本身机能与外界环境重新实现平衡的过程,是机体对外部条件刺激做出的应激反应!运动员初到高原,由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高原!"较低引起人体各系统机能发生暂时的紊乱$高原环境#下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代偿机制,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反应阶段是必须的,只不过时间长短不一$因而,就一般的传统的高原训练来说,初上高原都要安排一定的适应期$这一阶段的生理特点是疲劳快,恢复慢$运动训练安排的一般原则是小运动量、多课次,主要是加强一般耐力训练,完善技术,为逐渐进入适应———强化训练阶段累积一定能量$高水平运动员、有多次高原训练经历的运动员、久居及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反应时间较短,反应程度较轻$但最近几年,尤其是在赛前高原训练中,对反应期内的训练安排采取了同上述观点完全相左的做法$这种安排是从上山第一周强烈反应阶段就按照和平原基本相同的强度进行训练,而且根本不考虑女运动员的生理周期$欧洲许多高水平教练常使用这一安排$他们认为,强烈反应阶段是为提高平原比赛成绩进行高原训练的关键,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要不显著降低训练强度,充分利用初到高原所自然形成的训练难度$国家速滑队盐城冬奥会前,曾先后在兰州西部欢乐园(%&’(米)进行过)次适应性训练$第%次,#)天,第#次,*天$第)次%&天$第#、第)次均采取了上述方法$结果显示,传统的第%次安排效果并不好,运动员各项体能素质功能的整体匹配失去了专项比赛所需要的平衡,肌肉能量的代谢能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爆发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耐力丢失比值较大$而第#、第)次效果很好$第#次科学利用亚高原形成的机能高峰到韩国野边山、首尔参加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运动员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第)次效果更为明显,实现了我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国家划艇队的高原训练是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坚持大运动量的典型$#++,年%月,日!#月%日,在昆明松茂进行了为期,周的高原训练$这次训练,运动员上山根本没有采用适应期,首先连续进行#周积累周,接着是强度周,积累周,然后下山$训练总量超过了平原$事实证明,划艇组这次高原训练效果非常显著,为备战雅典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打下了雄厚的体能基础$赛前强度训练中,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能力$资格赛上,夺得所有项目冠军,取得全部入场券,为划艇队在奥运会的历史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多年观察,我们认为,这种典型的、打破传统的、强制性的训练方法可能只适用于那些多次上高原的优秀的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并且必须注意:"教练员有长期的丰富的高原训练经历,有相当好的调控能力;#海拔高度不宜过高,应在%-++!#+++.左右;$有很好的生理生化监测条件$!高原训练中的速度训练问题的降低所带来的训练强度的下传统的观点认为,高原训练存在的最大缺陷之一是由于高原!"#降,也就是说训练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平原的相应强度$最近几年,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在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实践中,已逐渐打破了认识误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理论上讲,"高原环境空气稀薄,单位容积内气体的分子数高于平原,空气阻力小,重力随高原高度上升而降低,因而会给不同项目带来不同影响$对短距离跑步项目%++!,++.、短道速滑、场地自行车&++!%+++.等没有影响,而且比平原速度要快$这为高原环境中进行短距离速度训练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运动生理学方面,骨骼肌横切面积的毛细血管数随着对高原的适应而增加$而肌肉面积是决定肌肉力量和收缩速度的主要生理因素;通常,高原训练后肌肉的缓冲能力,快肌纤维的%/型肌纤维百分比均有所提高$俄罗斯学者认为,兴奋型神经类型的人比抑制型神经类型的人更易耐受缺氧,高原习服后,脑耐酸能力提高,为无氧耐力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高原训练后,肌糖元、01!、2!的浓度均有所提高,单位时间内激素产量有所增加,这无疑对非耐力性项目运动超负荷后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实践上看,无论是肯尼亚,还是世界其他中长跑强国,都很重视高原训练中的速度训练$"根据3004(#++#5%)提供的资料,肯尼亚成年运动员在跑步技术上养成了步频快,上坡技术基本不变型,后蹬结束后大小腿迅速折叠,大腿前抬很高,上体不过分前倾,跑步动作很节能的特点$其周训练量并不比我国运动员高,但混氧/无氧工作比例很高,每周%/)时间为近似比赛强度跑,高速无氧跑的强度为6"#.78的(+9!%++9$几乎每周都安排两次%+ &%++.或%&&%++.的上坡跑或场地跑,而且随着比赛的临近,强度逐渐提高$#俄罗斯高原训练专家雅基莫夫认真总结了俄罗斯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制定了长跑运动员适应后期各种距离分段跑的训练方案!这一方案,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中距离分段跑速度慢于传统方案;而"##!$##%分段训练中,跑步速度与传统的训练方案比,却明显要快得多;每组及各分段之间的间歇却比传统训练时间要长&而后一条,是适应高原环境进行强度训练很重要的措施!"我国高原训练中,对这一方面研究还不够!就高原对强度训练的影响强调多,而对有利的方面考虑少!就自行车项目来讲,我国自行车著名教练沈金康("’’()指出,高原训练中要加大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的比例!最近几年他的训练方案中,无氧训练比例明显增大!我国自行车高原短距离项目训练中,最成功的范例当属河南自行车队!十运会前夕,由延烽教授执教的队伍到甘肃自行车赛场(")(#%),充分利用高原空气稀薄,阻力小,速度快的特点进行了为期*个周的高原训练!坚持每天+练,终于成了十运会自行车赛场的大赢家,取得了*金、"银、"铜的辉煌战绩!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我们认为:#我国运动员,几乎体能类的各个项目在高原训练中,除突出体能训练外,应安排一定量的强度训练!至于强度多大,要根据运动员、项目、高原高度等情况而定,而且必须掌握一个“阈”字!$特别是自行车项目,更应利用高原空气稀薄、阻力小等自然特点,进行公路和车场速度训练,以提高我国自行车的竞速能力!"高原进行速度训练时,要特别注意间歇时间的把握!同平原相比,间歇时间应适当延长,让运动员的心率等得到恢复!!种族差异分析人才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探索人才空间的分布规律,包括人才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影响人才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探索人才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包括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布研究!诚然,亚高原人,主要是东非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从(#世纪)#年代起,其中长跑选手在世界独领风骚,在中长跑各个单项中独领天下!特别是肯尼亚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奥运会都取得了和本国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应的成绩!据统计,(#世纪世界’"名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中,肯尼亚就占了("席!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世界上那么多高原国家,为什么单是非洲,而非洲又只是那么几个国家运动员有如此的中长跑天赋呢?著名人类学家赫胥黎根据人类的肤色、发色、面部形态和血型等的差异把人类分为三种基本人种,即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东非人(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为尼格罗人种的一个亚种!从整个黑人的人种学特征看,有许多适宜于竞技运动的优势!对黑种人的代谢研究发现,其汗腺比白种人和黄种人多,皮肤致冷快,在过热条件下热调节功能十分完善!高原缺氧和适宜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形成了机体内部对缺氧的经济适应的遗传条件,新陈代谢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红细胞,越来越能有效地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氧!从形态特征看,黑种人的口裂宽度很大,唇粘膜的延展面大,皮肤致冷快&高原居民胸廓发达,肺活量大,在肌肉紧张工作中,非通气量较低,呼吸肌工作时能量消耗也低;另外还发现,肯尼亚运动员的股直肌有着大量的无氧化酶,四头肌肌纤维周围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组织纤维中有着大量的线粒体!肌纤维能改变氧的弥散能力,使氧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线粒体!根据对世界重大比赛各大洲优势体能类项群及累积百分比(巴雷托百分比)的统计,非洲主要优势项群为田径(’*&$+,),而亚洲(蒙古人种的大陆种族亚族)为举重(+-&+",)、游泳()$&).,)、田径(’(&.+,)!肯尼亚等国之所以在耐力项目上业绩盖世,还得益于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训练理念!肯尼亚中长跑在世界暂露头角后,引起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关注,国外经纪人涉足其中,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资金,国际田联援助基金也为该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世界著名教练长期在肯尼亚指导训练!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亚高原人虽具有亚高原人的一般特点,有着基本相同的生活背景、工作条件及从事运动的共同动因,却并不具有非洲人在中长跑方面许多特殊的优势和遗传条件!这可能是我国亚高原人和肯尼亚等国的运动员在耐力性项目上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所在!在讨论高原训练中,如果只估计到亚高原人的一般人种优势,估计到高原环境所带来的训练优势,而对非洲人在形态、代谢方面所特有的人种优势估计不足,我们的高原训练就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高原训练问题辩证高原训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高原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高原训练中,人体要承受自然缺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刺激!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他并不是单以“自然人”的角色进行社会活动的,而是同时以“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参与社会活动的,这就更加大了高原训练的复杂性!“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增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分析,认识诸多事物的共同的属性!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是如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是先从特殊到一般!这种从特殊到一般,使我们基本或者说初步认识并掌握了高原训练的一般规律!但是,刚认识一般规律远远是不够的!人体是一个复杂、科学的有机体,但人与人之间在基因组生有多态性,故人与人之间在生理特性上具有个体差异或种族差异!而高原训练中还有与海拔高度、训练时间、训练量及训练强度、性别、年龄、控制手段、操作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因而还必须解决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因而,在高原训练实践中,首先必须掌握一般规律,但不能把一般规律不加分析地对具体对象加以套用!目前在高原训练的研究上,应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地点、不同高度、不同对象、不同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要加大对优秀运动员个体的研究,忌切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加强研究高原训练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揭示训练过程中的本质,使高原训练能有序地、成功地向前发展!参考文献:["]韩佐生,陈耕等#高原训练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曹景伟,刘爱杰等#皮划艇项目短期内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突破的系统思考[(]#天津体院学报,%&&),%![*]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上接第’*页)"#$%&’&()*+,’-.$,)/’0$1234’0%$-(45-*6(/&3*2’267(’03&89*2&-*032:(-9*(2&-8;1<#*2.,-$2,=:>,’2,?32,@A B CD(,E32.,7F1:<3,032,,F<#(*,@A B CG(* ,+$3,,F;32.,)#$2.(-./012341534/36783.9:89..489:36;515.<5=8>1?@66184A3B B855..36C345=D.E5F98G.4E85/634C158391?858.E,019H=3I J19E I+*&&*&,A=891)[1H)&-’/&]K=.E515I E36L43M I>89:198B1?E.4I B391?14:.E>1?.19M N I1?85/>39543?893I4>3I954/D1E4.O G8.D.M895=8E L1L.4#K=.E.4I B>?1E E868>15839,1L L?8>15839E19M5=.N I1?85/>39543?4.N I84.B.95E895=.:?32O 1?D.4.89543M I>.M248.6?/15=3B.19M12431M#[I$8J*-6)]@98B1?E.4I B;P I1?85/>39543?。
高原训练心得
高原训练心得高原训练心得篇1探索高原训练:身体与精神的提升自从我开始进行高原训练以来,我对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有了深入的理解。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训练的方式,它对提升运动表现和健康生活方式都有显著的影响。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高原训练中的体验和发现。
高原训练的益处高原训练对提升有氧运动能力和心肺健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增强肌肉的耐力,提高身体的恢复速度。
最重要的是,高原训练还可以帮助调整和优化人体的基础代谢率。
如何适应高原环境当首次进入高原环境时,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适应。
起初,我感到气喘吁吁,难以跟上队伍的步伐。
然而,逐渐地,我的身体开始适应高原环境,我可以感到我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高原训练的技巧在高原训练中,我学到了许多技巧,帮助我更好地适应高原环境并提高训练效果。
其中包括: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在训练中保持水分和营养的均衡摄入。
高原训练的挑战高原训练虽然有益,但也存在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高原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失眠等。
尽管这些反应是暂时的,但也需要我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在训练前服用适当的药物,以及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高原训练的启示通过高原训练,我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无论是在运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环境。
而这种适应和应对的能力,正是我们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
总结高原训练是一种独特而有益的训练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提升运动表现,还可以提升心肺健康和肌肉耐力。
然而,它也需要我们适应高原环境,采取适当的训练技巧,并克服可能的挑战。
高原训练心得篇2探索高原训练:揭示潜力,迎接挑战随着体育竞技的不断发展,运动员们对于训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独特的训练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大运动团队的关注。
*将介绍高原训练的背景、训练原理、个人体验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运动员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高原军训训练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高原军训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体验了人生中难得的军训生活,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次高原军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原军训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军训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训练任务。
为了完成各项任务,我们需要相互扶持、相互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无论是队列训练、内务整理还是体能训练,我们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好成绩。
团结协作,让我们在军训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次,高原军训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
在高原上,氧气稀薄,气温较低,加之严格的训练要求,使得军训变得更加艰苦。
面对困难,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挑战自我。
在军训中,我感受到了自身的潜能,也明白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不努力的自己”的道理。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再次,高原军训让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性。
在军训期间,我们严格遵守各项纪律,按时作息、严守规定。
这使得我们的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纪律风貌。
通过军训,我明白了纪律是军队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团队成功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严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高原军训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友谊的可贵,也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
我相信,这些友谊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高原军训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在军训中,我们时刻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这种自豪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总之,高原军训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它让我收获了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纪律严明、友谊长存和热爱祖国的宝贵财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浅析高原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浅析高原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者:王玉坤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7期一、前言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低氧训练发展至今,先后出现多种高原低氧训练方法。
低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能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发现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国际上越来越重视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昆明海埂高原训练基地召开了“备战2008奥运会高原训练工作会议” 。
这次会议是我国体育史上由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原训练工作会议,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一)高原训练医学上高原是指3000m以上海拔地区,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2000m—2500m。
高原训练的概念,传统高原训练(Altitude Training,AT)始于20世纪50年代,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训练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机体的机能潜力,从而加速提高人体机能,即出现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习服能力。
(二)低氧训练传统高原训练和模拟高原训练都应该属于低氧训练范畴。
低氧训练是在运动训练周期中持续或间断采用低氧条件刺激,利用高原自然低氧环境或人工模拟对人体所产生的特殊生物学效应,配合运动训练来增加机体的缺氧程度,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及适应,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三)高原习服和适应“习服”和“适应”间存在着过渡,如低氧条件下的组织毛细血管增生就是一种习服和适应的双跨形式。
目前对高原习服和适应的认识尚不尽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认同,即二者是不同的生理学概念。
三、高原训练方法与分类从广义上看,利用自然或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方法均可称为低氧训练。
低氧训练应包括高原训练、高住高训(HiHi)、高住低训( HiLo)、高住高练低训(HiHiLo)、低住高练(LoHi)、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等多种方法。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作者根据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成果,描述了高原训练是如何影响血管和心/肺系统并为在高原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提供参考意见。
1.高原对身体的影响高原如此神秘,从运动员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可以观察到身体内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血液中的氧容量、血浆、总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下降,而肺通气量、体液损失、安静时脉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
这些变化是因为高原的大气压下降而引起的。
在练习时,这种现象加重,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更大。
在这些变化中,值得注意的是,增大了的肺通气量降低了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局部压力,同时提高了PH值浓度。
为适应这种呼吸碱中毒,肾脏通过分泌重碳酸盐来降低血液中PH值浓度,使其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从而得到代偿(称为肾代偿)。
不论高度如何,空气中氧分子是恒定的,高度的增加及伴随着的大气压的下降将降低空气中氧量。
除此之外,高原还降低了肺内氧气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小了肺脏和血液之间的压力倾斜度。
由于分子是从高压力区域向低压力区域移动的,较小的压力倾斜度降低了进入血液的氧气量。
对运动能力来说,最明显的现象是,心脏和骨骼肌肉的氧供应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在较高有氧强度下练习的能力。
2.1968年墨西哥城人们对高原训练表现出浓厚科学兴趣并相信它对运动成绩能产生影响,首先是受1968年墨西哥城(高度为2286米)夏季奥运会的启发。
在高原地区进行的比赛,短跑和力量运动员的成绩好于以往奥运会的比赛成绩,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则略微下降。
跳远运动员比蒙和400米跑运动员埃文斯的优异成绩大部分应归功于高原地区空气阻力的下降,这里的空气要比海平面稀薄和干燥。
在高原,耐力项目(1500米或更长)成绩的下降,主要归因于最大有氧能力或最大吸氧量的降低。
最大吸氧量代表肌肉每分钟消耗的最大氧量,它经常作为有氧素质的指标。
由于在高原地区,肌肉可利用的氧气减少,最大吸氧量低于海平面地区的数值。
不仅如此,对身体素质出色的个体,最大吸氧量下降更大,因为他们血色素中的氧饱和度下降较大。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篇5高原驻训心得体会稿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高原驻训心得体会高原驻训是我们军人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军队的训练方式。
在高原驻训期间,我们经历了高寒、缺氧、干燥等恶劣环境,这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高寒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失衡,容易出现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其次,缺氧会导致人体内氧分压下降,容易引起心肺功能不全、脑缺氧等疾病。
最后,干燥的环境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问题。
在高原驻训期间,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和战术知识。
例如,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野外生存等。
这些技能和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战场上更好地保护自己,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在高原驻训期间,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军队的训练方式。
军队的训练方式是非常严格的,他们要求我们在高寒、缺氧、干燥等恶劣环境下,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注意力集中。
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和应对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通过高原驻训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身体和意志力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
总之,高原驻训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身体和意志力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军队的训练方式。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让自己更加坚强和自信。
高原训练心得(优秀4篇)
高原训练心得(优秀4篇)高原训练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高原训练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高原训练心得(优秀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高原训练心得篇1探索高原训练:我的身心觉醒之旅当我站在高原之上,我体验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力量。
这里,空气稀薄,阳光强烈,风景如画。
这里,我学会了如何在极限环境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这就是我所体验的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是一种独特的训练方法,通过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帮助运动员提高耐力、增强体力、调整心率等。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身心觉醒的旅程。
在高原训练期间,我体验到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
身体上,我必须适应低氧环境,调整心率,以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心理上,高海拔带来的压力和孤独感也给我带来了挑战。
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让我屈服。
相反,我从中找到了力量。
我发现自己比想象的更强大,更有耐力。
我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坚持,如何在孤独中寻找自我。
这次高原训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身体和心理的力量。
我学会了如何在极限环境下保持平衡,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
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享这个旅程,共同克服挑战。
总的来说,高原训练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理上的觉醒。
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只要我们勇敢地去挑战自己,就能找到自己的极限,超越自我。
回顾这次旅程,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满足。
我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
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如何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这就是高原训练给我带来的影响,也是我将继续坚持的信念。
高原训练心得篇2突破极限,挑战自我——高原训练心得高原训练,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自我突破的机会。
我将以亲身经历告诉你,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打破自我极限,提高运动水平。
高原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模拟高原环境,帮助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下提高耐受力,提高运动能力。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我从未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过训练。
部队高原驻训心得体会
部队高原驻训心得体会在部队高原驻训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原环境带来了身体上的挑战。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气压较低,呼吸困难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刚开始的几天,我常常感到头晕、胸闷,甚至有点虚弱。
尽管如此,我坚持进行体能训练,每天进行呼吸训练,并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通过坚持训练,我的身体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体能也得到了提高。
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克服困难,适应高原环境。
其次,高原驻训还带来了心理上的挑战。
在高原环境中,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训练和考验。
一些任务和训练项目对我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有时候我会感到很疲劳,有时候会感到很无助,但我知道,这些困难和挑战只会让我变得更加强大。
在面对困难时,我认识到只有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因此,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鼓励自己要坚持,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团队的力量。
通过不断坚持和努力,我成功地完成了高原驻训的任务。
最后,高原驻训也使我意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在高原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和挑战,大家彼此支持、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我们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在高原驻训中,有时候我会感到疲惫和压力,但是当看到身边的战友们坚持不懈地拼搏,我也能获得动力和勇气。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通过高原驻训,我深刻体会到了高原环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我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同时,高原驻训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相互支持,我们才能迎接挑战,取得胜利。
我相信,通过这次高原驻训,我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坚强和坚定,这将对我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原训练的理性思考
292009年第7期高原训练的理性思考顾汉文杨建昌(西安体育学院)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居非洲高原的中长跑选手的崛起引起世人的瞩目。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选手在备战重要赛事时都要进行高原训练,一些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取得了好成绩。
然而,也有一些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并没有获得好成绩,甚至有的成绩反而倒退。
因此,对高原训练的效果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原训练确有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它,才能为运动训练提供更好的帮助。
高原训练方法的建立虽有50多年的历史,但对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在国际上还一直存在争论。
然而,通过对高原训练运动员的调查,不难发现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高原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生物学基础。
(1)提高机体运输氧气的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近3周的高原训练,红细胞数(RBC)、血红蛋(Hb)和红细胞容积(Hct)有明显的增高。
另外,作为血红细胞体积评价指标的平均血球容积有所减少,而反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数量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球血红蛋白浓度有所增加。
这种变化有利于RBC在毛细血管中的移动和携带O能力的增加,对提高耐力有极大的好处。
(2)提高心脏供血能力。
研究表明,随着高原滞留在时间上的延长,受试者每搏输出量减少。
但回到平原以后,每搏输出量会明显提高。
也就是说,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在平原上运动时心脏的供血能力,从而提高耐力。
高原缺氧与运动负荷加大,使心代偿功能逐渐增加,当离开高原后比高原训练前心功能显著增加。
(3)提高骨骼肌的代谢能力。
ammonia/血乳酸比值可以反映体内无氧代谢状况。
比值升高时,机体无氧代谢加强。
Mizuno等让10名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进入海拔2100m的高原居住,训练在海拔2700m。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
高原训练的利与弊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高原缺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高原训练是指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进行的强度刺激的训练,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负荷的双重刺激,使运动员达到和突破自己的生理极限,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生理反应,充分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
高原环境中的大气压、气温、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等都对运动员有影响,但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大气中氧气压的下降。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产生的积极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肺系统功能的改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增加,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提高;二是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加;三是组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分解供能能力增强,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效率;四是肌肉中糖元等能量物质的含量和储备增加;五是提高大脑对低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六是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对运动员的自信心、耐受能力、拼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高原训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长期的高原缺氧刺激无疑对机体有不利的影响。
首先,高原缺氧训练可引起体重下降,骨骼肌组织丢失、肌肉萎缩,其在运动能力上的表现是肌肉力量的丢失。
如高原缺氧环境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过度增加,使血液的粘滞性增高,进而引起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的改变,导致血流变慢,循环阻力增加,甚至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对组织的氧供应不利。
另外,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强度降低,绝对运动量也比平原训练少,这又使平原训练所获得的肌肉神经应激性减退,甚至消失的可能。
高原训练中产生的疲劳不宜完全恢复,易造成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另外由于客观环境和训练的影响,在高原训练中更易发生感冒、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受伤、血尿、心电图紊乱等现象。
运动员对高原缺氧在适应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而这种个体差异决定了高原训练效果的好坏。
浅谈高原短跑训练
浅谈高原短跑训练在体育训练中,短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
而在高原地区进行短跑训练,由于高原的高海拔和气候特点,训练方式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高原短跑训练的意义、训练方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浅谈高原短跑训练。
高原短跑训练的意义。
高原地区的海拔较高,氧气稀薄,气温低,日照强烈等因素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短跑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心肺功能和适应能力,增强运动员的体质素质。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可以增加其身体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提高其竞技水平。
高原短跑训练的方式。
在高原地区进行短跑训练,需要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一般来说,高原短跑训练可以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两个阶段。
在有氧训练阶段,可以采用长跑、慢跑、间歇跑等方式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在无氧训练阶段,可以采用短跑、爬坡短跑、爬楼梯训练等方式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还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和灵敏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高原短跑训练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问题。
高原地区的氧气稀薄会导致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更容易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呼吸和心率的监测,避免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温较低,运动员在训练时需要增加保暖措施,避免受凉感冒。
高原地区的日照强烈,紫外线辐射大,运动员在进行户外训练时需要及时做好防晒和防护工作,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高原短跑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竞技水平。
在进行高原短跑训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还需要特别注意高原地区的氧气稀薄、气温低、日照强烈等特点,做好防护和适应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原短跑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探讨 , 只有在实践 中不断积 累经验 , 掌握它的规律性才能运用成功。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 , 通过对 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
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探讨 , 图从生理生化基础理论上剖析传统高原训练的利弊得失从而得出结论并提 出相应的建议 , 试 为今后在实践 中能更有效地应用发挥积极作用 。 关键词 : 高原训练 ; 生理效应; 运动能力 ; 骨骼肌代谢7 G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86 (0 9 1 — 1 8 0 10 — 6 6 20 )2 0 0 — 3
0 引 言
高原训练 ( ltd a i )是 指有 目的、 Atu e ̄ i n , i ng 有计划地将 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 的地 区, 进行定期 的专项 运动训练 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 , 人体在高原低压 、 缺氧环 境下训练 , 利用高原缺氧 和运 动双 重刺激 , 使运动员 产生
没 有 涉及 到 回平 原 后 的运 动能 力 [ 3 1 运 动 实 践 中 确 实 也 。但
血液对机体 的氧供应能力 , 不仅取决 于其携带和运输
氧的能力 ,还与红 细胞 将氧气带 到组织后 的释 放能力有
关 。而红 细 胞 释 放 氧气 的能 力 与 红 细胞 中 2 3 D G有关 。 ,- P 高原 训 练 后 , 动 员 机 体 内 的血 红 蛋 白 、 细胞 、 细 胞 压 运 红 红 积 、 红 蛋 白 、 ,- P 和 E O增 加 日 肌 23 D G P 。肌 肉 毛 细 血 管 增
加氧运输能力 以补充因血氧饱 和度下 降而丧 失 的动脉氧
含量 , 而一定数量 的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的升高 , 能增加血 液携带氧 的能力 , 高血氧含量和血 氧容量 , 有代偿 意 提 具
义 。另 有 学 者 分 析 认 为 , 细胞 的生 成 除与 缺 氧 环 境 有 关 红
者均进行过高原训练 ,9 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 总数列 19 前 8 的国家 ,在奥运会前均派遣 运动员进行 了高原训 名 练 。目前虽然还无任何直接研究表明高原训练提高了平原 运动成绩 , 但认为高原训练能提高平原运动成绩 的观点在
性耐力项 目运动成绩极为有利。5 0年代 中期 , 苏联研究人
员提 出人在高原环境对缺氧可 以产生适 应 , 而且对提高有
氧代谢能力 , 促进运动成绩特别是耐力项 目成绩的提高有 显著的效果目 。另一种观点则认 为, 高原训练后 固然 出现 了 提高运动 能力 的生理适应 , 大多数保持短暂 , 但 下高原后 很快消失 。B ily a—e 等人分析 了 1 5 9 0年以来有关高原训练 的 13篇论文 , 7 发现绝 大多数研究没有实验 对照组或根本
多, 肌肉细胞线粒体 的数量 、 容量和密度增加 。研究表 明, 高原缺氧可 以有效地提高 23 D G含量 ,- P 。大量学者研究 认为 , 高原训练可 以刺激骨髓 , 促进红细胞 的生成 , 而增 从
有许多成功运用高原训 练提高平 原运动成绩 的报道 。如
16 年墨西哥奥运会的结果显示 , 98 长距离耐力项 目的优胜
方 萍
( 西师 范大 学 体 育 学院 , 西 桂 林 5 10 ) 广 广 404
摘
要: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 和运动技术水平 的提高 , 高原训 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 。 与平原相 比, 它
具有一定 的特殊性和难度 , 作为一种特殊 的训练方法 , 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 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 , 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进 但
动成绩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 为 , 高原低 压
低氧环境 , 维持正常 的生命活动 。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体 能产生一些积极的生理效应 , 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 面:
1 机 体 携 带 、 送 氧 气 的 能 力提 高 . 1 运
缺氧环境确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缺氧生理反应 , 对提 高周期
强 烈 的应 激 反 应 , 以调 动 体 内 的机 能潜 力 , 而 产 生 一 系 从
1 高 原训 练 的积极 生 理 效应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 复杂 的 , 并且
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 , 人在高原氧条件下 , 红 细胞生成增多 , 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 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 , 而循功能 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
应最重要的表现 。 机体通过神经反射 和高层次神经 中枢的 调节 、 控制作用使 心出量和循环血 容量增加 , 补偿细胞 内
降 低 了 的 氧含 量 , 而 提 高 耐 受 缺 氧 的 能 力 , 应 恶 劣 的 从 适
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l 】 。
自高 原 训 练 建 立 以 来 , 际 上对 高原 训 练 能否 提 高 运 国
1 8 0
有 明显 的 增 高 。 另 外 , 为血 红 细 胞 体 积 评 价 指 标 的平 均 作 血 球 容 积 ( V, c R C 有所 减少 , 反 映 红 细 胞 内血 红 MC H t B ) / 而 蛋 白 数 量 的 评 价 指 标 — — 平 均 血 红 蛋 白 量 ( H, / MC Hb R C)及 红 细 胞 内血 红 蛋 白浓 度 的 评 价 指 标— — 平 均 血 球 B , 血 红 蛋 白浓 度 ( H Hb} t有 所 增 加 。也 就 是 说 , 原 MC C, , c) { 高 训 练 期 间 R C在 增 加 的 同 时 , 体 积 有 所 减 少 , 所 含 的 B 其 而 H 量 却 明显 增加 。 b 这种 变 化无 疑 有 利 于 R C在 毛 细血 管 中 B
第2 4卷 第 1 期 2
20 年 1 09 2月
乐 山师 范学 院学报
J u n o e h n T a h  ̄ Colg o r M fL s a e c e l e e
Vo .4。 .2 1 2 No 1
D e2 0 e .0 9
传 统 高 原 训 练 的 利 弊 探 讨 与 思 考
国际 上 已逐 渐 成 为 主 流 。
外, 还与缺氧的程度有关 。研究表明 , 通过近 3周 的高原
训 练, 红细胞 数( B , R C)血红蛋 白( b 和红细胞容积 ( e) H ) Ht
收稿 日期 :0 9 0 — 6 2 0 — 3 1
作者 简 介 : 萍( 94 )女 , 徽 铜 陵人 , 西 师 范 大学 硕 士研 究生 , 究 方 向 : 育教 育训 练 学 。 方 18 一 , 安 广 研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