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巨大血管外皮肉瘤1例
面部毛母细胞瘤1例报告
43 7
病例 报告 面部毛母细胞瘤 1 例报告
王 东明 , 于庆 生
关键词 : 毛母细胞瘤; 面部; 诊断; 治疗
中图分 类 号 :79 1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764( 1) —470 R 3. 8 A 10—98 0 0 03—2 2 14
限清楚 。由于毛母 细胞瘤报道的病例数较少 , 人们 对它 的认识 不足 , 经常误 诊为表 皮或皮 肤 附件肿
瘤 。由于毛囊 、 皮脂腺 、 大汗腺的共同胚胎学起源 , 故毛母细胞瘤体 中可出现皮脂腺分化 。其临床表现 和病理变化 与皮脂腺瘤相似 , 常需鉴别。毛母细胞 瘤的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 以及免疫组化 染 色 , 细 寻找 具 有特 征性 的 细胞 , 仔 确诊 需要 见 到毛
节, 少数呈斑块状 , 在躯干 、 四肢有时为皮下结节 , 界
肿胀 及其他 不适 。肿块呈 黑色 , 规则 , 不 隆起 , 约 20c ×1 m大小 , 韧 , 明显 压 痛 , 毛发 生 . m .c 5 质 无 无
长, 界限清楚 , 基底不深 , 活动度差 , 表面皮肤完整 、 光滑 。双侧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无面瘫 体 征 。于 2 1 年 9 1 00 月 5日在 2 %利 多 卡 因局 部 浸润 麻醉下行右侧 面部肿物切除术 , 术中见肿块界限清
( 稿 :( 1 【 一) 修 回 :0 1 0 — o) 收 21 一1 ( 1 l 6 2 1— 3 1
( 责任编辑
孔 棣)
第九次全 国中西 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 江苏省中医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中西 医结 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于2 1 年 6 1 日至6 l 日在南京召开。 01 月 0 月 2
局部肿物完整病历范文
局部肿物完整病历范文1.病例报告患者,男,6岁,因右侧颊部黏膜多发肿物3年余入院。
患者约3年前发现右侧颊部有一“绿豆粒”大小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做任何治疗,后逐渐增大,数目有所增加。
检查:沿右侧颊部咬合线可见乳头状突起,较大突起为3个,由前至后大小分别约1.8cm×1cm ×0.5cm、1.5cm×1cm×0.5cm、0.6cm×0.5cm×0.5cm;右侧唇黏膜近唇红处亦可见一肿物,大小约1cm×0.8cm×0.5cm,均边界清楚,质软,表面红肿,无触压痛,活动度可。
于全麻下行“下唇及颊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灰白色,质韧,表面光滑(图2),术后病理诊断:(颊部)丛状神经纤维瘤,(下唇)血管瘤。
2.讨论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 fibroma,PNF)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良性肿瘤,表现为神经干及其分支上的肿块,好发于儿童,可发生恶变。
镜下见肿瘤组织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瘤细胞呈梭形,疏松排列,细胞核呈尖细波浪状,可见EMA阳性的神经束膜细胞,胶原纤维增生,间质黏液样变。
本病主要需要与丛状神经鞘瘤、局限性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黏液瘤鉴别:①丛状神经鞘瘤:好发于40岁以下青年人,一般与神经纤维瘤病无关。
镜下表现为密集排列的梭形细胞,核排列成栅栏状,形成独特的Verocay小体,间质无或很少含有黏液,恶变罕见;2局限性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瘤细胞与PNF主要瘤细胞的形态相同,均为梭形,核细长,但无神经束膜细胞,不会分割、包绕Schwann细胞形成丛状结构,也无粗大的神经3神经鞘黏液瘤肿瘤内一般无成簇分布的星状细胞、类圆形上皮样细胞核、多核的合体样细胞。
目前,PNF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术中易出血,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易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不完全的手术切除会增加PNF进展的可能。
本例患者术后5个月复查,恢复良好,未见复发。
纤维组织细胞瘤皮肤纤维瘤硬化性血管瘤皮肤组织细胞瘤结
免疫组织化学肿瘤鉴别诊断刘勇路名芝江西省人民医院刘勇,男,1970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2004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职称。
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从事病理工作至今,现任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江西医学院病理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年入选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病理专业唯一一名),2004年获得“江西省青年科学家”荣誉称号,2000年获江西省“杰出青年”荣誉称号,江西省卫生厅和江西省人民医院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为江西省医学领先专业、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点科室。
【通讯地址:330006 南昌市爱国路92号江西省人民医院刘勇,电话(0791)6895672;;;】目录纤维组织细胞瘤肢端表浅性纤维粘液瘤黑色素瘤皮肤的黑色素细胞病变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血管球瘤微囊性附件癌,MAC皮肤麦克尔(Merkel)细胞癌皮肤麦克尔(Merkel)细胞癌与肺转移性小细胞癌皮肤基底细胞/鳞状细胞/基底鳞状细胞癌皮肤和皮下组织粘液样病变的鉴别诊断鼻咽部血管纤维瘤鼻窦血管外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肺的炎性假瘤支气管错构瘤支气管上皮—肌上皮癌肺腺纤维瘤肺的脑膜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肺癌中cytokeratins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免疫组化表达肺的微乳头状癌肺的原发性印戒细胞癌肺类癌/胃肠道类癌/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比较研究肺透明细胞瘤(糖瘤)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肺癌的类固醇受体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支持细胞肺淋巴瘤间皮瘤(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胸膜韧带样肿瘤胸膜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胸腺乳头状癌心脏粘液瘤原发性心脏肉瘤造釉细胞瘤唾液(涎)腺的上皮性肿瘤多形性腺瘤唾液腺癌/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管状腺瘤唾液腺囊腺癌腺泡细胞肿瘤唾液腺多形性低分化腺癌上皮—肌上皮癌唾液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唾液腺小细胞癌食道上皮食道Merkel细胞癌胃腺癌,Cytokeratins十二指肠和十二指肠壶腹类癌胃肠间质瘤(GIST)小肠的胃肠间质瘤(GIST)结肠的胃肠间质瘤(GIST)胃肠自主神经瘤(GANT,丛状肉瘤)胃肠血管球瘤肝细胞癌/胆管癌/转移性腺癌胰腺肿瘤胰腺癌,cytokeratin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结肠腺癌派杰(Paget’s)病乳房肌纤维母细胞瘤(乳腺梭形细胞瘤)乳腺,特异性CK乳腺癌,类固醇受体的表达率乳腺癌中的E-cadherin、β-caternin和CD44乳腺小细胞癌乳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瘤(类似纤维瘤病)纤维结构不良和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玫瑰花结状上皮样骨肉瘤小细胞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脊索瘤骨肌纤维肉瘤成人肾上皮肿瘤,概述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后肾腺纤维瘤(MAF)肾小球旁细胞瘤(肾素瘤)血管肌肉脂肪瘤泌尿上皮的Cytokeratin膀胱的平滑肌肿瘤泌尿上皮:正常/反应性/原位癌(CIS)膀胱原发性腺癌、泌尿上皮癌和继发性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卵巢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肝样卵黄囊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血管外皮样肿瘤,PEComa女性外阴软组织肿瘤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表浅性子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葡萄胎;完全性/部分性/绒毛膜癌/胎盘部位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胚胎性癌睾丸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睾丸畸胎瘤精囊腺癌Wolffian(中肾)附件肿瘤,WATs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多形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分泌性脑膜瘤脉络丛肿瘤幼儿型髓母细胞瘤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淋巴间质的甲状腺嗜酸细胞乳头状癌甲状腺岛状癌(低分化癌)甲状腺间变性癌(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肿瘤中的c-erbB-2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肾上腺肿瘤睫状体腺癌淋巴结和脾的炎性假瘤前体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前体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免疫细胞瘤)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脾边缘区淋巴瘤(伴有绒毛状淋巴细胞的脾脏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瘤/浆细胞骨髓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Burkitt’s 淋巴瘤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样一种新型的大B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覃样肉芽肿/Sezary’s综合症周围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D30+),T和裸(null)细胞型,ALCL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肉瘤粒细胞肉瘤结节性筋膜炎钙化性纤维假瘤腹壁纤维瘤病非典型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假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伴有畸形细胞的皮肤纤维瘤幼年型黄色肉芽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巨细胞性纤维母细胞瘤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脂肪瘤梭形细胞型脂肪瘤软骨脂肪瘤腹膜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多形性平滑肌肉瘤横纹肌瘤卡波西(Kaposi)型血管内皮瘤软组织血管肉瘤血管外皮瘤神经鞘瘤(雪旺细胞瘤)良性上皮样雪旺细胞瘤黑色素性雪旺细胞瘤神经纤维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粘液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上皮样恶性雪旺细胞瘤)透明细胞肉瘤(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滑膜肉瘤骨外粘液型软骨肉瘤软组织骨化性纤维粘液样肿瘤副脊索瘤(周围组织脊索瘤、脊索样肉瘤)软组织细胞型粘液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纤维组织细胞瘤(皮肤纤维瘤、硬化性血管瘤、皮肤组织细胞瘤、结节性表皮下纤维化、纤维性黄色瘤)免疫组化1、a—1—抗胰蛋白酶阳性2、XIIIa因子阳性变异型1、结构的特异性1)深部浸润2)伴有萎缩3)动脉瘤样4)血管外皮瘤样5)栅栏状2、细胞/间质的特异性1)透明细胞2)颗粒细胞3)肌纤维母细胞4)硬化5)畸胎细胞6)破骨细胞样巨细胞7)不典型(假性肉瘤样)8)含铁血黄素沉着9)胆固醇沉着10)栅栏状11)粘液样12)类脂状“踝型”3、结构和细胞/间质的特异性1)上皮样细胞2)良性细胞3)平滑肌增生4)多核细胞组织细胞瘤5)细胞性神经鞘粘液瘤6)丛状纤维组织细胞7)丛状黄色瘤鉴别诊断1、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肢端表浅性纤维粘液瘤这是一种新型的好发于手和脚的特征性软组织肿瘤,有侵犯指甲的倾向。
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
脂肪组织肿瘤良性脂肪瘤8850/0*脂肪瘤病8850/0神经脂肪瘤病8850/0脂肪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病8881/0血管脂肪瘤8861/0肌脂肪瘤8890/0软骨样脂肪瘤8862/0肾外血管肌脂肪瘤8860/0肾上腺外髓脂肪瘤8870/0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8854/0冬眠瘤8880/0交界性(局部浸润)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8851/3恶性去分化脂肪肉瘤8858/3粘液样脂肪肉瘤8852/3圆形细胞脂肪肉瘤8853/3多形性脂肪肉瘤8854/3混合型脂肪肉瘤8855/3未归类的脂肪肉瘤8850/3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良性结节性筋膜炎增生性筋膜炎和增生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和指/趾纤维骨性假瘤缺血性筋膜炎弹力纤维瘤8820/0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8824/0颈纤维瘤病青少年玻璃样变性纤维瘤病包涵体纤维瘤病_________________*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形态学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 ICD-O)[726]和系统医学术语(Systematize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腱鞘纤维瘤8810/0促结缔组织性纤维母细胞瘤8810/0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8825/0钙化性腱膜纤维瘤8810/0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8826/0细胞性血管纤维瘤9160/0颈背型纤维瘤 8810/0 Gardner纤维瘤8810/0钙化性纤维瘤巨细胞血管纤维瘤9160/0交界性(局部浸润)表浅纤维瘤病(掌跖)韧带样瘤型纤维瘤8821/1脂肪纤维瘤病交界性(很少转移)孤立性纤维瘤和8815/1血管外皮瘤9150/1(包括脂肪瘤样血管外皮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8825/1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8825/3粘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8811/3 婴儿纤维肉瘤8814/3恶性成人纤维肉瘤8810/3粘液纤维肉瘤8811/3低度恶性纤维粘液肉瘤8811/3透明变性梭形细胞肿瘤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8810/3所谓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良性腱鞘巨细胞瘤 9252/0弥漫型巨细胞肿瘤9251/0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830/0交界性(很少转移)丛状型纤维组织细胞瘤8835/1软组织巨细胞肿瘤9251/1恶性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高度恶性多形性肉瘤8830/3 巨细胞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巨细胞型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8830/3 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炎症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8830/3平滑肌肿瘤血管平滑肌瘤8894/0深部软组织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平滑肌瘤8890/0平滑肌肉瘤(除皮肤外)8890/3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球瘤(和各种亚型)8711/0 恶性血管球瘤8711/3肌外皮瘤8713/1骨骼肌肿瘤良性横纹肌瘤8900/0成人型8904/0胎儿型8903/0生殖道型8905/0恶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8910/3 (包括梭形细胞型、8912/3葡萄状和间变型)8910/3腺泡型横纹肌肉瘤(包括实性型、间变型)8920/3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8901/3血管肿瘤良性血管瘤皮下/深部软组织血管瘤9120/0 毛细血管瘤9131/0海绵状血管瘤9121/0动静脉血管瘤9123/0静脉性血管瘤9122/0肌间血管瘤 9132/0滑膜血管瘤9120/0上皮样血管瘤9125/0血管瘤病淋巴管瘤9170/0交界性(局部浸润)Kaposi型血管内皮瘤9130/1交界性(很少转移)网状型血管内皮瘤9135/1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9135/1 复合型血管内皮瘤9130/1 Kaposi肉瘤9140/3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9133/3软组织血管肉瘤9120/3软骨、骨肿瘤软组织软骨瘤9220/0间叶软骨肉瘤9240/3骨外骨肉瘤9180/3未确定分化的肿瘤良性肌间粘液瘤8840/0(包括细胞型亚型)近关节粘液瘤8840/0深部进展型粘液瘤8841/0多形性玻璃变血管扩张肿瘤异位错构性胸腺瘤8587/0交界性(很少转移)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8836/1骨化性纤维粘液瘤8842/0(包括不典型和恶性)混合瘤/ 8940/1肌上皮瘤/ 8982/1副脊索瘤 9373/1恶性滑膜肉瘤9040/3上皮样肉瘤8804/3腺泡性软组织肉瘤9581/3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9044/3骨外粘液性软骨肉瘤9231/3(脊索样型)PNET/骨外尤文肉瘤PNET 9364/3骨外尤文肉瘤9260/3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8806/3肾外横纹肌样瘤8963/3恶性间叶瘤8990/3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瘤血管内膜肉瘤8800/3软组织肿瘤: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分型和分级著者:C.D.M. Fletcher M. SundaramA. Rydholm J. M. CoindreS. Singer大部分软组织肿瘤是良性的,外科切除后有非常高的治愈率。
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诊断
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诊断李双生; 邱晓晖; 张建魁; 耿旭影; 牛鹏飞【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作者】李双生; 邱晓晖; 张建魁; 耿旭影; 牛鹏飞【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安徽亳州 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732.2; R445.2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是一种发生于间叶组织血管源性肿瘤,它来源于毛细血管网状纤维鞘外的血管外皮细胞[1]。
其发生与毛细血管后的微静脉有关,故全身各部位均有发病可能[2]。
血管外皮瘤影像诊断缺乏特异性表现,为提高对其认识水平,现将10年来所见6例血管外皮肉瘤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6例血管外皮瘤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21~51岁,平均年龄36.7岁。
颅内血管外皮瘤4例,(其中右枕部1例,额部2例,顶部1例);颈椎椎管内血管外皮瘤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1例。
上述血管外皮瘤患者4例是在检查中偶然发现,2例因出现局部不适就医检查发现。
所有病例均经术后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血管外皮瘤,其中2例为恶性血管外皮瘤,4例为良性血管外皮瘤。
1.2 扫描方法 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患者行CT和MR平扫加增强检查。
使用美国GE公司Hispeed双层螺旋CT机,自膈顶上方5cm至肾脏下极,层厚7mm,螺距2连续扫描,扫描条件:120kV,200~300mA,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对比剂采用先灵公司生产的优维显(非离子型) 100ml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3.0ml.s,延迟20s扫描,分三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均以软组织窗片观察,分析其CT征象。
MR扫描使用Siemens Magnetom Symphony 1.0T超导MR仪进行检查,使用腹部线圈常规横断面、冠状面扫描,扫描序列为常规横断位、冠状位SE T1WI、TSE T2WI,层厚5mm,层间距1mm。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颅外转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8岁,病案号:357254,主因“左额顶窦旁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13年,抽搐伴右侧肢体无力渐加重1个月”于2010年1月18日入院。
患者在13年前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行左额顶窦旁镰旁脑膜瘤切除术,肿瘤8cm×7.5cm×6.5cm大小,当时术前胸片X线检查未见异常。
术后病理诊断“脑膜瘤”,1个月前患者出现抽搐,右侧肢体无力并渐加重,复查CT发现左额顶肿瘤复发,肿瘤约3.8cm×3cm×3cm大小。
查体:左额顶手术瘢痕,右侧肢体肌力IV级。
入院后诉左胸部疼痛,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左胸膜占位,左胸腔少量积液。
术前行心、肺功能,腹部B超检查示:结果正常。
行手术切除颅内肿瘤。
术中情况:左额顶原切口向前延长呈半冠状切口切开头皮,皮肌瓣向鼻根部分离并牵开,暴露原骨瓣,额骨缺损约3cm×3cm,可见肿瘤由骨孔内长出,部分颅骨受肿瘤侵蚀。
铣刀铣下骨瓣。
硬脑膜大部分被肿瘤侵蚀,肿瘤灰红色,质地韧,边界尚清楚,血运丰富,肿瘤基底侵蚀上矢状窦和大脑镰,电灼肿瘤基底,分块切除肿瘤,切除窦壁上的肿瘤,剪除肿瘤侵蚀的大脑镰,切除肿瘤及受累硬膜,肿瘤有3.8cm×3cm×3cm大小。
抬起额叶于前颅凹底偏左侧又可见一灰红色肿物,质软,大小约1.7cm×1.5cm×1cm,边界尚清楚,血运丰富,分块切除。
颅内肿瘤病理和免疫组化示为HP C。
HE染色光镜表现:具有HPC的典型结构,细胞丰富,细胞核轻-中度异型,少数细胞核退行性变,偶见小灶微坏死,核分裂像记数1/10HP。
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entin)(+),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PCNA阳性细胞>75%,上皮膜抗原(E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MIB-1(Ki-67)(+),Ki-67阳性细胞<10%,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蛋白(-),CD34(+),凝血因子VIII (FVIII)(+)。
血管外皮瘤
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coma HPC )文献复习一般情况:❖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是血管基底膜外层的间叶细胞❖1942 年Stout 和Murray 首先描述并命名为血管外皮细胞瘤。
❖也称血管外皮肉瘤(hemamgiopericyte sarcoma)❖1975 年Mcmaster等将血管外皮细胞瘤分为3 组,即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和高度恶性。
随后又把瘤细胞核异型大、核分裂、有灶性坏死称为血管外皮肉瘤❖约占血管肿瘤的1%。
临床特征:❖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成年发病;❖男女发病无差异;❖多发于下肢、腹膜后、骨盆等处。
❖肿瘤的发生与毛细血管之后的微静脉有关,故全身各部位都有发病的可能;❖一般为无痛、缓慢生长,边界清晰的局限性孤立的肿物。
影像学特征:❖x线片:显示出不透x线的软组织团块,并向周围组织浸润,偶尔有钙化影。
❖CT表现:肿瘤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其病灶内可见低密度的囊性坏死区。
增强后的CT或血管造影能分辨出肿瘤的密度及界线。
❖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等略高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
病理特征:❖巨检多为实性,棕红色或紫红色圆形肿块,质软而脆,有明显的鱼肉,无完整的包膜,1/ 3 肿瘤质硬地中等偏硬,内有灰白色纤维束分隔瘤体成分叶状。
❖镜下肿瘤富含血管,内衬单层内皮细胞,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紧贴血管壁呈放射状或环绕血管呈束状排列。
治疗方案:❖手术广泛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可行介入血管栓塞术或术前放疗防止术中大出血,放疗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缓解期较短。
❖单纯放化疗对此病不够理想。
预后:❖该病的特征就是复发和转移,死亡原因多为远处转移。
❖单纯手术效果差,复发率是50%-75%。
❖联合放疗,可以延长复发时间38-75个月。
相似病例报导:❖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金城报导:1例41岁女性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有多发性颅外转移,包括肝脏、肺脏及颈椎等。
乳腺恶性血管外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胞浆 内黏液及间质黏液 。核 分裂象 多见 ,0 3 2 ~ 0个 /0H F, 1 P 可
见大 片肿瘤性坏死 。见 图 2 。
【 摘要】目的 阐述乳腺恶性血管外皮瘤的病理形态学特
点及 鉴别诊 断。方法 对1 例乳腺 恶性外 皮瘤组织病理 学、 免
瘤分为 良性血管外皮 瘤和恶性血管外皮瘤 ,0 2年 WHO软组 20 织肿瘤 新分类将过 去认为 大多数所谓 的血管外 皮瘤或 良性血 管外皮瘤列人 中间型纤维母细胞 / 肌纤维母 细胞 肿瘤 , 把恶性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少见 的软组织肿瘤 , 而发生在乳腺 的恶 性血管外皮瘤更 为罕见 ,本院 2 0 0 5年 4月 1 6日收治 1 , 例 现 报告如 下并复 习相关文献 。
1 方法 . 2 标本经 中性 福尔马林 固定 , 常规石蜡切片 , E H 染色。免疫组化 : 采用 Ei s n Mp s li oT l 两步法 , 用一抗为 v — vi u 所 i
m ni S 1 0 C r E / E C K - 7 C a S n p3 M4 、 e t - 0 、 K A 1 3 、 D 、 i6 、 g 、 y S HB 5 n A .
一
.
23 免 疫 组 化 C E P p3C eb 一 、 g 、y 、 . K、R、 R、5 — rB 2 C aS n , E cd ei、 B 5 A f — ah r H M4 、 c n均为 阴性 , i e t n i Vm ni n弥散 阳性 ,- 0 S 10 散在阳性 , D C 血管 内皮 细胞阳性而瘤细胞阴性 , i6 0 K一 73 %细 胞 阳性 ,A P S部分 阳性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2种性质不同的病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拉圳。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引,各有优缺点。
经过4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
在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Et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一、血管瘤的治疗1.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期。
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访观察(waitandsee)一J,其他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治疗,其理由有:(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生后l~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的发生;(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3)眼部等重要部通讯作者:郑家伟,20001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上皮样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上皮样血管肉瘤治愈的案例
近日,一名30多岁的患者持续7年时间出现右肩和左肘淋巴结肿大,右肩肿大更甚,经检查和治疗,每次抽液疼痛变得越来越厉害,有恼人的皮肤病变。
病人被诊断为皮样血
管肉瘤,进行全身化疗,治疗效果不佳,可致病性持久,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于是,专家们采用了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术前改善患者营养及
预防抗感染并行细胞免疫功能,施行在多发淋巴结的腔内切除术。
经过手术后,病情急剧
好转,病人体内的淋巴结消失,经过化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令患者能够重新回到正
常的生活状态。
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术后痊愈无复发,且治疗效果持久,外观逐渐改善。
此次治
疗让病人重新拥有了健康,这也为抗击皮样血管肉瘤树立了榜样。
皮肤血管肉瘤是一种病变,它是一种肿瘤,主要由血管细胞构成。
皮肤血管肉瘤可分
为内和外皮肤血管肉瘤,外皮肤血管肉瘤症状表现为外表症状及淋巴结肿大,且可以轻松
将淋巴结肿大和肿瘤移除。
内侧皮肤血管肉瘤一般伴随较多的淋巴结,淋巴结的肿大主要
分布在头背部、腹部、颈部及肩部,症状表现为淋巴结性肿物,头面部尤其明显,脱发
也不可避免,有的还会伴随发热和脓液表现。
治疗这种皮肤血管肉瘤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手术切除,结合合适的化疗和放疗,手术一
般较大型,病人需长期服药抗炎、抗感染,以及精细的体内外保健护理,术后定期复查,
以确保手术疗效。
通过本次治疗,治疗由病人的淋巴结和肿瘤的组织清除成功,术后无复发病情,更希
望临床上多使用此类技术,改变传统的短期治疗方法,给患者一个更有希望、舒心的健康
生活。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1例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 1例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20年WHO软组织分类中新收录的良性肿瘤,并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
该肿瘤2012年由Mariño-Enríquez A和Fletcher[1]首先报道并命名。
国内外对于AFST的报道和分析不多。
目前国内总结较为全面的是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许晓琳、刘尽国等做的24例AFST回顾分析[2]。
虽然WHO已经正式收录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但病理医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尚缺少充分认识,容易误诊。
本文报道1例AFST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瘤的认识。
患者,女性,73岁。
发现右侧大腿内侧包块10余年,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骚痒等症状。
因自觉肿块有增大,遂来我院就诊。
影像学示右侧股骨远端内侧肌层下囊性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大小约4.9×3.4×6CM,骨未见异常。
既往史无特殊。
予住院手术切除治疗。
肉眼见肿瘤为一灰白色结节,包膜完整,部分已切开;大小约4.6×3.5×6CM,切面囊实性,实性区灰褐色、灰红色,富有粘液感,可见囊性变(图1)。
镜下见纤维性包膜,肿瘤细胞主要由短梭形、椭圆形的纤维/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细胞无明显的排序趋势(图2),细胞形态温和,核仁不明显,未查见奇异核及核分裂象,胞质淡染嗜酸性。
肿瘤细胞间分布大量分支薄壁血管,血管腔多闭合,肿瘤外围区域血管多扩张并可见玻变厚壁血管聚集。
间质中散在分布粘液区和胶原区;肿瘤可以出现局灶性出血和坏死。
未见明显的间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Vimentin强阳性(图3)、CD34血管阳性、EMA、ER阳性强度不一、SMA、S-100、Actin、CD117、BCL-2、HMB-45阴性、KI-67指数约1%。
AFST尚无特征性免疫组化标记。
甘肃皮肤科模拟题2021年(70)_真题-无答案
甘肃皮肤科模拟题2021年(70)(总分97.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女,17岁,5个月时被老鼠咬伤鼻部,导致鼻半侧缺损已超过中线及鼻尖,预行修复应考虑行A. 鼻尖再造B. 半鼻再造C. 全鼻再造D. 局部皮瓣修复E. 鼻唇沟皮瓣2. 女性,70岁。
外伤致左环指末节离断,环指掌侧面有纵行长约60m皮肤裂伤。
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 指骨短缩,右掌侧面皮肤直接缝合B. 指残端做邻指皮瓣掌侧面皮肤缝合C. 指残端用中厚植皮覆盖,掌侧面皮肤直线缝合D. 短缩指骨,缝合残端,掌侧面创口做"z"字缝合E. 换药待其自然愈合3. 男性,36岁。
下眶壁外伤性骨折经下睑睫毛下切口行修复术后1个月。
现出现下睑轻度外翻,巩膜暴露2mm。
受伤时皮肤软组织无裂伤,颧骨无骨折。
应采用的治疗措施是A. 继续观察,局部按摩B. 皮片移植术C. 外眦成形术D. 眼睑短缩术E. 颧骨截骨术4. 男性,32岁。
因切除基底细胞癌,鼻端出现直径3.5cm的皮肤全层缺损,并累及双侧鼻翼缘。
下列哪个皮瓣是修复该畸形的最佳选择A. 鼻唇沟皮瓣B. 鼻背皮瓣C. 鼻部的双叶皮瓣D. 额部皮瓣E. 颊部的V-Y推进瓣5. 男,18岁。
1岁时手掌烧伤,现瘢痕挛缩畸形呈团状手,治疗方案为A. 功能锻炼B. 手术切开松解手掌与手指,游离皮片移植C. 局部浸润麻醉D. 用外力伸直手指E.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6. 男,20岁。
因右下睑睑腺炎感染破溃,自行愈合后导致右下睑轻度外翻,1年后症状未见好转,正确的诊断是A. 先天性睑外翻B. 痉挛性睑外翻C. 老年性睑外翻D. 麻痹性睑外翻E. 瘢痕性睑外翻7. 男,38岁,鼻头鼻翼异常肥大,诊断为巨鼻,关于其诊治,错误的是A. 手术入路可采用鼻孔内进路和鼻孔外进路两种B. 手术要点为鼻翼部分切除、鼻背缩窄和鼻下部的改造C. 鼻孔外进路手术操作复杂,一般不选择D. 鼻孔外进路术后将在鼻小柱中、下2/3交界处遗留切口瘢痕E. 术后以碘仿纱条填塞内固定1周,印膜胶外固定2周8. 女性,30岁。
肿瘤的基本特征
起源不同的肿瘤细胞各自仍程度不一地保持其相应正常 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这是鉴别肿瘤类型的依据。也有些肿 瘤组织有较为特殊的超微结构,由此可作为诊断的依据或参 考。
● 粘液颗粒的存在表明肿瘤来自粘液上皮。
●一般良性肿瘤间质中血管较少。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如乳 腺硬瘤、肺疤痕癌、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其间质中血 管较少。原位癌中无血管进入肿瘤组织。
● 距血管近的肿瘤细胞生长活跃,远离血管的肿瘤细胞容 易退化和坏死。
●间质内含有丰富血管的肿瘤,可利用其血管作浅表热相图、
X线血管造影以及插管治疗等诊断或治疗。
粗面内质网 在肝细胞癌、肾上腺皮质肿瘤、 卵巢癌、浆细胞瘤内特别丰富。纤维肉瘤、骨肉 瘤和软骨肉瘤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也很丰富,其分 支彼此相连成网。内分泌腺肿瘤的粗面内质网常 短小呈多层状排列。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瘤细胞及 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很少。卵 巢黄体细胞、睾丸间质细胞来源的肿瘤中有丰富 的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 肿瘤细胞的变得十分畸形,线粒体脊变 少,排列方向杂乱。
粗面内质网 在瘤细胞中减少,也有的仍保留丰 富的粗面内质网,但显畸形,如同心圆状、指纹状、 漩涡状或不规则分支状,腔隙常有不规则扩张。
核蛋白体 生长迅速的瘤细胞核蛋白体较多。
溶酶体 侵袭性强的瘤细胞中显著增多,常见的 为多泡状体及残渣小体,后者结构不规则,以髓膜样 结构为主。
喉癌
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
肾癌
黑色素瘤
4.大体 结构:
▲ 切面均匀一致者多为高度恶性肉瘤,如淋巴瘤和未分化肉瘤; ▲ 呈囊腔状的有囊性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各种囊腺瘤、囊性癌以 及囊性变的肿瘤; ▲ 呈裂隙状的有血管外皮瘤、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管内乳头状瘤等; ▲ 呈漩涡状或编织状的有平滑肌瘤、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等; ▲ 含岛屿状骨组织、软骨组织的多为各种良恶性骨和软骨肿瘤以及有软 骨和骨化生的肿瘤,如恶性软组织巨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
Fordyce血管角皮瘤1例
Fordyce血管角皮瘤1例
李锋;张琰;马琳;张红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7(7)8
【总页数】1页(P1923-1923)
【关键词】血管角质瘤/诊断;外阴肿瘤/病理学
【作者】李锋;张琰;马琳;张红
【作者单位】武警陕西总队医院内一科;武警陕西总队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50.21
【相关文献】
1.老年女性外阴血管角皮瘤并外阴上皮内瘤变1例 [J], 邓秦潇;张玮;彭丽秀
2.阴道口恶性黑色素瘤并大阴唇内侧血管角皮瘤1例 [J], 马孝葵;张琳
3.儿童肢端假性淋巴瘤样血管角皮瘤一例临床病理特征 [J], 储开宇;毛荣军;王键旋;钟敏华;莫惠芳
4.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 [J], 尚进;何威;吴军;黎智;黄海;余小勤;付秋红
5.局限性血管角皮瘤并发血管脂肪瘤1例 [J], 吴志波;薛筑云;曾学思;骆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外周细胞瘤及其相关肿瘤的病理诊断
血管外周细胞瘤及其相关肿瘤的病理诊断赖日权;王卓才【摘要】@@ 血管外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HPC)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表现为各种薄壁分支状血管的结构,过去被诊断的病例可能较大一部分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hrous tumour,SFT)及其形态相似的肿瘤.目前多数专家认为HPC不能定义为一种独立性病变,但WHO 2002年版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仍保留HPC的诊断名称,认为其是一种罕见病变[1],应与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区别开来.【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2(028)006【总页数】5页(P595-599)【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血管外周细胞瘤;鉴别诊断【作者】赖日权;王卓才【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广州,510010;广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作者单位:赖日权,男,硕士,主任医师。
Tel:(020)36653943,E-mail:*******************.cn血管外周细胞瘤(haemangiopericytoma,HPC)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表现为各种薄壁分支状血管的结构,过去被诊断的病例可能较大一部分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hrous tumour,SFT)及其形态相似的肿瘤。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HPC不能定义为一种独立性病变,但WHO 2002年版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中仍保留HPC的诊断名称,认为其是一种罕见病变[1],应与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区别开来。
HPC极为罕见,多数发生于中年女性,好发于深部软组织如盆腔、腹膜后,肢体近端和肢带部位少见,脑膜也可以发生(称之为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眼观:一般为局限性肿物,大小不等,直径5~15 cm,切面呈黄褐色,常有出血但无坏死。
口腔颌面部肉瘤(附40例报告)
口腔颌面部肉瘤(附40例报告)
谢志坚;谷志远;吴求亮;郭琦
【期刊名称】《科技通报》
【年(卷),期】1993(9)1
【摘要】对口腔颌面部肉瘤40例临床资料作了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复查证实,随访率达80.5%,5年生存率达45.5%.复发率为66.7%.肉瘤病理类型复杂,恶性程度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早期诊断治疗已成为可能.本文中5年生存率比以往报道有所提高.颈淋巴清扫术有一定价值.但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除早期诊断外,还在于综合治疗。
【总页数】3页(P59-61)
【关键词】肉瘤;口腔;颌面部
【作者】谢志坚;谷志远;吴求亮;郭琦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81
【相关文献】
1.口腔颌面部血管外皮肉瘤(附6例报告) [J], 杜晓军;沈言备;黄晓峰
2.口腔颌面部平滑肉瘤临床和治疗(附10例报道) [J], 令狐清溪;唐友盛
3.口腔颌面部横纹肌肉瘤:附10例临床病理报告 [J], 王兆元;田玉楼
4.口腔颌面部脂肪肉瘤(附6例报告) [J], 董福生;王洁
5.口腔颌面部软骨肉瘤——附17例报告 [J], 张文峰;东耀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例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15例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李蜀华;郑敏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3(9)1
【摘要】通过光镜、网织纤维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5例血管外皮瘤进行了研究,其诊断要点为:(1)血管极为丰富,遍布整个肿瘤组织,而呈非灶性区域性的血管外皮瘤样区,血管腔隙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从大的扩张薄壁血窦、鹿角状血管,到中等大小直至小的毛细血管均可见到;(2)网织纤维极为丰富,遍布全瘤,且分布规律,总在血管基底膜外围绕单个或2~3个瘤细胞呈细网状,瘤细胞巢内均有网织纤维;(3)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仅对Vimentin呈阳性反应。
本文还讨论了与滑膜肉瘤等的鉴别诊断。
【总页数】4页(P14-16,T005)
【作者】李蜀华;郑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02
【相关文献】
1.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血管外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J], 徐东波;孙保存;惠京;赵秀兰;刘岩雪;林建韶
2.第四脑室内脑膜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附2例电镜观察) [J], 黄文臣;吕博川;等
3.卵巢无性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J], 姚伶俐;张晓亮;孟波;王栋;翁
海燕
4.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J], 冀春萱;周晓红;杨龙泉;黄格非;王全红;刘育艳
5.脑膜血管外皮瘤临床病理学观察(附2例报告) [J], 侯文娜;马小兵;郑素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粗 迂 曲 血 管 呈 蚯 蚓 状 未 扪 及 波 动 感
, ,
。
体位 移动试 验
讨论
血 管 外 皮 肉瘤 亦 称 恶 性 血 管 外 皮 瘤 是 起 源 于 血
一
l
,
透 光试验 ( )
一
。
管外皮细胞 的
,
种罕见 恶性 肿瘤
.
,
’ 约 占血 管 肿 瘤 的 1 % I 1 占
,
CT
检查
:
平 扫 示 左 面 部 巨 大椭 圆形 肿块 影
文 【 章 编 号 】 10 0 8 1 0 6 2 ( 2 0 0 8 ) 0 9 0 6 8 0 0 2
— —
病例
女 65 岁
,
。
左 面 部 肿 块 15 年 近 3 年来 肿 块 迅 速
, 。
管 迂 曲明显
。
k 并 间 断 伴 有 肿 块 表 面 少 量 出血 而 人 院
m
左 侧面 部可 见
,
f o
L
ho
u
M e d ic a l
Co l l g
L
u z
S ic h u
646000
,
Ch i n
a
)
关 【 键 词 】 面 部 肿 瘤 ;血 管 外 皮 细 胞 瘤 ;体 层 摄 影 术 X 线 计 算 机
,
中 【 图 分 类 号 】 R 7 3 9 8 l ;R 8 14 4 2
. .
文 【 献标识 码 】 B
。
肿 块 有 时 由于 压 迫 外 周 神 经 可 引起 疼 痛
,
、
肿 瘤组 织 亦 可 分
。
手 术 所 见 :于 左 侧 面 部 切 除
,
一
14 c
m x
l l
c m x
l l
c m
大小肿
,
引 泌 异 位激 素 临床上 偶可 见 高血 压 低血 糖 和 女性 男性 化【
边 界 尚清 大部分包 膜 完 整 仅 少 部分包膜 缺如 肿块 已
维普资讯
6 80
中国临 床医 学 影 像 杂 志
20 0 8
年 第 1 9 卷 第 9 期 J C h i n C l i n M ed ! 塑! 西 妾 三 ! ! ! !:! ! : 型 : 望 ! 塑墨 ! !
病例报告陟
面 部 巨 大 血 管 外 皮 肉瘤 1 例
CH E N G u
a n
g
-
x
ia
n
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CH E N H o n g l ia
t
e
l ia
n
g
,
TA N G G u
uz
a n
g
-
c a
i
,
Qt J u n
e e
,
,
GA 0 ho
u
Li
—
m a n
i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o lo g y
,
the
Af i
d H o s p ita l
-
左 面 部 巨 大 软组 织 肿 块 内动 脉血 管 显 著 增
, ,
肢 腹 膜 后 骨 盆 头 颅 及 躯 干 较 常 见 约 15 % 3 0 % 发 生 于 头
、 、
,
.
增 粗 不 规则 实质期 呈 不 均 匀 瘤 染 但静脉 回 流 无 明显
、
颈部
。
该 病 可 发 生 于 任何 年 龄 除 少 数 为 先 天 性 外 以 2 0 6 0
,
虽扫 描 肿 块 呈 不 均 匀 强 化
,
,
内见 较 多 粗 细 不 等 不 规 则 扩
、
和 纤 维 鞘 断断续 续排 列 的
一
层 梭形细胞
,
,
具有收缩能力 细
,
血管 影 其 表 面 为 增 粗 迂 曲 血 管 包 绕 周 围 血 管 亦 显 著 迂
,
胞 有 分支状 的突起 包 绕 着 毛 细 血 管 当细胞 收缩 时 毛 细 血 管
。
切 面 呈 鱼 肉状 血 供 丰 富 表 面 血
, ,
内有 灰 白 色 纤 维 束 分 隔 瘤 体 成 分
2 脯 日期 】 0 0 8 0 2 2 6
,
肿瘤 多为实性
,
一
,
般 体积 不 大 有 假 包 膜 边 界 清 楚 呈 结
,
、
,
受上 颌 窦 前 壁 破 坏 进 入 上 颌 窦 内 侵 及 上 牙 槽 嵴 顶 肿 块
, ,
节 状 或分 叶状 少 数肿 瘤 表 面有 丛 状 的血 管 网
红 色或紫红 色 质软而 脆
, ,
。
切 面 常呈 棕
及外 侧 面 波 及 腮 腺 前 缘
一
病 理 诊 断 :左 面 部 血 管 外 皮 肉 瘤 ( 低 度 恶 性 )
。
免疫组 化
一
x
l 2c
m
x
l 2c
m
大小肿块 质软 饱满 皮温 高 肿块表面可
,
、
、
结果
:
V i m ( + ) F 8 (+ ) C D 3 4 ( + ) S M A
, , ,
部分 (+ ) E MA ( )
, ,
。
He
m a n
g io p e
r
ic y t e
sa r c o m a
o
f fa
c ia
l
r e
gio
n : r e
po r t
o
f
o n e
c a s e
陈光 祥 陈 洪 亮 唐 光 才 漆
, ,
,
军 高礼 明 ( 泸 州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放 射 科 I~ 1) 11 泸 州
,
,
-
64 600 0 )
、
密度不 均
。
软组 织恶性肿瘤 的 0
2% 0 3%
一 .
l。 I
。
血 管 外 皮 细 胞 (Z i m
m e r m a n
可 见 斑 片状 低 密 度 坏 死 区 和 点 条 状 高密度 钙化 ( 图 1 )
周 细 胞 )存 在 于 毛 细 血 管 周 围 是 紧贴 毛 细 血 管 网状 纤 维 膜
~
,
,
前
。
主 要 由 左 颈 外 动 脉 之 颌 内动 脉 面 动 脉 舌 动 脉 右 颈
、 、 、
岁 发 病 最 多 约 占 7 5 % 大 约 半 数 为 良性 半 数 为 恶 性
, , , , , ,
。
恶性
为脉 之 颌 内 动 脉 供 血 供 血 动 脉 均 明 显 增 粗 右 眼 动 脉 亦
广张 左 上 颌 骨 骨 质 破 坏 肿 瘤 侵 入 左 上 颌 窦 腔 内 ( 图 2
, ,
,
一
管腔发生 变化 从 而 调节 毛 细血 管 内的血 流
,
。
毛细 血 管无 所
,
诊 断 意 见 :考 虑 为 左 面 部 血 管 性 肿 瘤 并 恶 变
DS A 检 查
:
。
不在
、
,
因此 血 管外 皮 细胞 瘤 可 见 于 身体 的任何部位 但 以 下
, ,
者 即 血 管 外 皮 肉瘤 术 后 易 复 发 也 可 发 生 转 移 最 常 见 的 转
移部位是肺 和 骨 淋 巴 道 转 移少 见
, , 。
净参 与供 血
。
诊 断 意 见 :左 面 部 巨 大 富 血 供 肿 瘤 考 虑 血 管
, ,
。
临床上 常表现 为无 痛性
。
芰瘤 可 能 性 大 不 排 除 有 恶 变 已 行 大 部 分 动 脉 栓 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