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逻辑连接词文体对比研究
中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
中英文写作逻辑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自文化、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中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1. 句子结构:中文: 中文句子通常以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为主,信息传达方式较为直接。
英文: 英文句子可以采用主谓宾结构,也可以使用被动语态、倒装句等多种结构,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方式。
2. 篇章结构:中文: 中文写作通常采用"总-分"结构,即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主题,然后逐步展开分论点或论据。
英文: 英文写作常使用"分-总"结构,即在文章开头提供背景信息或引入话题,然后在文中逐步引出主要论点,最后总结结论。
3. 修辞方式:中文: 中文修辞注重意境、修辞和比喻,常采用修辞手法如夸张、对仗、排比等,以增强文章表达的艺术性。
英文: 英文修辞更注重精确和清晰的表达,通常避免过多的修辞手法,更强调逻辑和论证。
4. 引用和引文方式:中文: 中文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或文字常采用直接引用,以展示作者的权威性。
英文: 英文写作中引文较多地采用间接引用,即用自己的话总结或概括他人观点,以保持连贯性。
5. 逻辑连接词:中文: 中文中常使用"因为...所以..."这样的连接词表达因果关系,也使用"但是"、"另外"等来连接不同观点。
英文: 英文中常使用"because"、"therefore"等连接词,也使用"however"、"in addition"等来引导逻辑关系。
6. 文化因素:中文: 中文写作常强调作者的立场和情感,较为间接地传达观点,强调礼貌和尊重。
英文: 英文写作通常较为直截了当,强调清晰的逻辑和论证,表达观点时更注重事实和证据。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文和英文写作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因此在跨文化写作时需要根据受众和写作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逻辑。
英汉语篇连贯手段对比与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英汉语篇连贯手段对比与对英文写作的启示英汉语篇的连贯手段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使用过渡词、标点符号和逻辑连接词等。
然而,在某些方面,英文和中文的连贯手段也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连贯手段对比以及对英文写作的启示。
1. 使用连接词英文中连接词的使用相对频繁,特别是在句子之间。
例如,因为、然而、所以、但是、同时等。
这些连接词可以将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而中文则相对较少使用连接词,一般通过语序和上下文来表达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更加注重使用连接词来使文章更加连贯,而不是仅仅依靠语序和上下文。
2. 使用代词在英文中,使用代词可以帮助避免重复性和啰嗦性的问题,也能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而在中文中,代词的使用相对较少,往往会重复使用同一名称,以便更清晰地表达思想。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使用代词来避免重复性和啰嗦性,并使文章更加连贯。
3. 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种表达语气、分割句子和段落的重要手段。
英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分号、冒号、破折号等,而中文中则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顿号、问号、感叹号等。
虽然两种语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和作用方式都是相似的,都是为了表达语气和分割句子和段落。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来帮助表达语气和分割句子和段落,从而使文章更加连贯。
4. 使用过渡词过渡词是英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连贯手段。
这些词汇包括转折词、补充词、并列词、归纳词等,它们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在中文中,使用过渡词的频率相对较低,因为中文语言本身比英文更倾向于使用词语的语义关系来表达文章的逻辑。
启示: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使用过渡词来帮助表达文章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
5. 使用段落结构段落结构是英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连贯手段之一。
一个好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
在中文中,段落结构同样重要,但段落的长度和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1. 引言1.1 引言概述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门跨文化研究领域,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特性和文化背景。
英语是一种基于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中心,谓语为核心,宾语为补充的结构比较常见。
而汉语则是一种基于主谓宾补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核心,谓语为主体,宾语和补语为修饰的结构比较常见。
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通常采用线性结构,文字呈现方式直截了当,一般而言,英语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而汉语则较为灵活多变,篇章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进行灵活调整,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运用习惯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对比分析的结论,更好地进行英汉语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正文2.1 英语篇章结构1. 主题句和主题段落:英语篇章结构通常以主题句作为段落的开头,主题句用来概括该段落的主旨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题。
2. 段落间的逻辑连接:在英语篇章中,段落之间通常通过逻辑连接词或短语进行连接,使得整篇文章内容连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 概括句和过渡句:在英语篇章结构中,概括句和过渡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它们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同时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4. 引言和结论:英语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引言用来引入文章的主题,结论则总结全文内容并给出作者的看法或建议。
5. 句子结构:在英语篇章中,句子结构简洁明了,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同时也注重句子之间的平衡性和连贯性。
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合理的段落安排和句子结构,使得文章内容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2.2 汉语篇章结构汉语篇章结构是指汉语语言中文章、段落、句子等单位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其中所使用的连接词、语法结构等。
从连接词比较英汉逻辑
质数 , 也称 为素 数 , 是 只可被 1 和 它 自身 所 整除 的 自然 数 。欧 儿 罩得 在他 的 《 几何 原 本 》 ( 第9 卷, 命题2 0 ) 中陈 述 到: “ 素数的个数要超过任何一个我们可以指定的数 。” 但 是, 在 整数序 列 巾质数 的 现并 没 有规律 可循 。公 元 前3 0 0 年 欧 几 里得 在 《 几何原本》 中给 出 了有 无 穷 多个 质 数 的 证 明 。公 元前 2 3 0 年埃 拉 托 色尼 描 述 了一 种从 所 有 整数 中筛 出 质数 的方法 。 1 7 4 2 年 哥德 巴赫猜 测 所有 大 于 2 的偶 数 郁 百 丁 表 述 为两 个质数 的和 。1 8 9 6 年 关 于质数 分布 的质 数定 理 被证 明 。 1 9 6 6 年 中 国著 名数 学 家陈景 润几 乎证 实 了哥德 巴 赫猜 想 。
对 客观事 物 的逻辑 描述 关 注太 多 ,从而 导致 了句 子 结构 松 散和连同使用较少, 包括其他连接 同的使用亦是如此。 有关 英语 和 中文 连词 的研究 不仅 对 理解 领会 连词 的 正确 用法 有 帮助 ,而 且 为我们 理解 句 子 间语 义联系 和逻 辑 整合 提供 帮 助。 从 英 义和 中文 连词 的 比较 中 , 我们 可 以发现 不 同人 的逻 辑模 式 、 说 话特 点 、 书写 习惯 的不 同 。
1 . 辑 模式 和 语言 得 。语言 习 得 的过 程和 结 果受 到 很多 素 的影 响 。在众 多 因素 中 ,逻 辑扮 演着 最重 要 的角 色。 逻辑是语言的灵魂 , 语言是逻辑的载体 , 它们相互影响, 不可 分离 。没有 逻辑 , 语言 就不 具有 功能 多样 性 的特点 。由 r义化差 异 , 英 同人 和 巾国人形 成 了他 们 自己 的思维模 式 , 极大 地影 响 了他们 的生 活方 式 , 尤其 是 在语 言方 面 。 思 维模 式是 一个 与哲 学 密切相 关 的非 常复 杂抽象 的概 念 。英 国人 更加 崇 尚个 人主 义 , 常常 受其 影响 , 将 认定 的 目标 划分 为许 多小 目标 。然 而 , 中国 人喜欢 整体 美 , 常 常将 世界 看做 一 个 整体 。语 能够 明确 地反 映 出思 维模 式 , 因此 , 英 语 以主从 结构 为主 , 而汉 语 以并列 结构 为 主 。 不 同的思 维模 式形 成不 同的语 言思 维和 口语 。例 如 , 英语 是一 门从 属结 构 的语 言 , 而 汉语 是一 门并 列结 构 的语 言 。 所以, 它 们 的思 维方 式就 可 方根” 作 为一 个 新 的实 体 ( 表 示 为i ) , 这是 数 学 史 上非 常 重 要 的一 步 , 大 约发 生在 1 9 世纪 初 。实数 和虚 数统 称 为复数 。 从 此 以后进 入 了一个 全新 的二 维数 平面 。公 元 1 5 7 2 年拉斐 罗・ 帮 别利 在 计算 中使用 了虚数 。 1 7 7 7 年 欧 拉第 一 次使 } 丰 { 符 号i 来表 示一 l 的平方 根 。 1 8 0 6 年阿 冈对 复数 的 图表表 示法 被 称 为 阿 冈图 。 1 8 1 1 年 高 斯 对 复数 变 量 的 函数 进 行 了研 究 。1 8 3 7 年 哈 密顿将 复数 看作 是有 序 的实数 对 。
汉英语篇逻辑连接对比分析
汉英语篇逻辑连接的对比分析摘要:从逻辑语义的角度,对汉语和英语语篇连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汉英语篇逻辑连接的形式和特征,归纳汉英语篇逻辑连接的异同。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和英语主要的逻辑关系是有共性的,汉英语篇都是语义上的统一体;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是否使用了逻辑连接词。
英语语篇的逻辑关系的呈现更多依赖逻辑连接词,倾向于更多地使用外在形式的词语来体现逻辑关系,而汉语语篇的逻辑关系则更多依赖语境,相对地倾向于依赖句子蕴含的内在的含义。
这启示译者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仔细分析语言内在的逻辑连接方式,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11.引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媒介、工具。
任何语言形式都必然要有相应的语义内容。
语言并不存在于单独的词语或是句子之中,而是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之中。
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语或句子构成的语言的整体,是指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但语篇并不是句子的简单罗列堆积,而是一个语义上的统一体,是由内在涵义相联系的句子,为了达到一定交际目的,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2.显性逻辑连接与隐性逻辑连接(halliday)在1962年首先提出了“衔接(cohesion)”的概念。
韩礼德和哈森把衔接分为5大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a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其中,连接也叫逻辑连接,指由连接成分把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者段落连接起来的现象。
述的基础上,胡壮麟将逻辑连接按连接语义区分为4类:添加、转折、因果、时空,并陈述了连接关系的显明性与隐含性。
段落的手段。
要进行汉英语篇逻辑连接对比就必须从逻辑连接词着手。
逻辑连接词能明显直观地表示两个或更多的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联系,并指出句子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或连接起来的。
英汉语的逻辑连接对比及翻译研究
英汉语的逻辑连接对比及翻译研究作者:向颖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2期摘要: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思维逻辑和连接手段也不同。
本文分析对比了英汉语的时空、因果、转折三种主要逻辑关系和连接词的使用,并对互译策略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篇;逻辑连接词;翻译[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一、引言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
(胡壮麟,1994:1)语篇表示一个完整语义,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乃至整个著作。
它是一个语义单位,意义单位,具有语义连贯性。
语篇内的连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体现于词汇、语法、结构等语言表层形式,隐性则有赖于语境和语用因素蕴涵的连贯。
逻辑连接是语篇中最普遍的连接,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连贯,都不可能缺乏逻辑衔接,否则便无完整的语义整体,也就谈不上语篇。
(何善芬,2002:467)在翻译中逻辑思维是不可少的。
译文是逻辑活动的产品,在翻译中要去寻找描述人或事物的逻辑关系,内在的相互关系,从而再现原文的思想、意义、语言特点及风格。
二、英汉语逻辑形式差异英语民族重视形式分析,强调理性。
语言惯用形式标记,具有形合特征。
语句大都借助主谓等范畴和与之对应的形态手段来表达语言逻辑关系和信息结构,语句各成分依约定的形态逻辑、等级各处其所,形彰意显。
语篇是用逻辑连接词把意义相关的句子组织起来的语义整体,这些表示逻辑概念的过渡词大都是一些连词和连接副词。
汉民族在思维上长于整合,强调悟性。
语言有含蓄之美,强调语境,具有意合特征。
句法以意为主,以事理为序,追求神韵流动,以意制形,意尽段终,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因此逻辑关系词在句中很灵活,在连接手段上也少用纯粹的语法和逻辑连接词。
中国古代诗人就善于借景抒情,寄情于景。
三、主要逻辑关系在翻译中的处理1.时空关系处理一切事物无不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之中,时空关系是一种最自然的逻辑关系,其他一切逻辑关系无不建立在这种基本联系之上。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20050401摘要语法衔接在语篇构建中起者举足轻慝的作用。
它是赋予话谬篇章性的重要手驻,同时还嫠誊缝缀籍辈结构豹俸臻。
因此,本文拟以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语篇衔按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朱永生等入(2001)关子英汉语衔羧手段对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弱纳推理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英汉语语料中语法街接手段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它们的差辩,并试图从文化、哲学和语言逻辑的角度对差舁予以设释,从而指导我们的翻译活动。
本论文出五个部分组成:第一,弓i言。
主要介绍本研究在语篇衔接研究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其重疆性。
基于本研究魑英汉语的对比研究,所以笔糟主要采用了归纳推理的磺突方法。
撂我们鼹螺,语壤瓣比包捶宏观怼毙和微观对比褥秣,微蕊对院又分为缩梅整的和菲结构髋的,衔接手段的研究满于非缩构住的对院研究。
韩礼德和哈粱搬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衔接的衔接手段称为语法衔接手段,把通过词汇实现衔接的徽接手段称为词汇颓接手段,这里我们主要是对语法缎接手段湛罩予对比研究。
葵鐾的就楚找毫它们的茬髯并给予解释。
我们戋嚣邋,荚汉对眈研究的目的之~就疆描寻翻译活动,所以本研究的羹要性就在于把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第二,本镁域獗究璎状熬回顾及本研究翳要考察的闫题。
衔接作为梅戏语篇熬羹要组成部分,设弓|了众多学者的评究兴趣。
澳大荆亚的韩礼德和晗桑(1976)、英国的盏·库克(1989)、侯仪(1991)以及中国的胡壮麟(1994)、廖秋忠(1992)、朱永生(2001)、张德禄(2003)等都做过掰接理论的磅究。
他们对一些搬关术语都绘过器寇,毙如:衔接、衢接手段、语篇等。
铯们盼骄究对本学科建设和发最都羹定了一定的蒸确,但对于语法衔接手段较为深入的研究著不多,所以笔者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考察:(一)韩礼德提出的谗法衔接手段是对准英语蛇,那么这些手段是秀也存在予汉语?荚汉语熬这些衔接手段是否对匿2‘基拢,考察荚汉语在语法衔接手敌上存在什么祥的差异。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差异分析邬东【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29)12【摘要】Since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re two distinctive languages falling two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very naturally differences occur in making sentences and discours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which in turn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two varies.Coupled with some typical examples in translation,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s of both languages is done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the textual cohesion,coherence and the shift of the textual subj ect ortopic,fol-lowing which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th as well.%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通的语系,因此两者在组句成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英汉语篇逻辑结构上的差异。
为此,结合英汉翻译的一些实例,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语篇主语话题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英汉语篇的逻辑结构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4页(P95-98)【作者】邬东【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四川遂宁 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英汉语篇差异分析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J], 钟卫红2.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对比研究 [J], 陈青松3.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 [J], 刘英杰4.英汉语篇建构差异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 [J], 王典娇5.英汉语篇结构差异分析 [J], 李庆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关联理论是指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使语篇更加连贯、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理论。
在英汉语篇中,由于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衔接手段上会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类型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
在衔接手段使用频率上,英语语篇中较常见的衔接手段包括代词、连词、副词等,而汉语语篇中更常见的则是代词、状语、动词等。
在英语语篇中,我们常见到的连词有and、but、however等,用以连接两个句子或两个并列的片段,使其衔接更加紧密。
而在汉语语篇中,状语和动词的使用更为广泛,通过修饰前后句子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实现语篇的衔接。
在衔接手段的类型上,英语语篇较常见的衔接手段有逻辑衔接、顺承衔接、递进衔接、对比衔接等,而汉语语篇常见的衔接手段有因果衔接、条件衔接、让步衔接、选择衔接等。
这是由于英语语篇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运用逻辑关系衔接不同部分;而汉语语篇注重条理性和连贯性,通过明确表示原因、条件、转折等关系来实现衔接。
衔接手段的表达方式上,英语语篇更注重具体化和详细化的表达方式,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来实现衔接。
汉语语篇更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通过简单的句式和词语的选择来实现衔接。
在英语语篇中我们常常看到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来增强语篇的描述性,而在汉语语篇中,动词和名词的使用更为频繁,突出语篇的主旨和信息传递。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使用频率上,英语语篇倾向于使用连词等词汇来实现衔接,而汉语语篇倾向于使用状语等来实现衔接。
在衔接手段的类型上,英语语篇注重逻辑衔接,而汉语语篇注重条理衔接。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语篇更注重具体化和详细化的表达方式,而汉语语篇更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但都以实现语篇的连贯和紧密为目标。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者们不断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指称衔接作为语境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英语和汉语的特点,对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上的对比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语言现象。
首先我们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入手进行比较。
英语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结构,通常以定式动词开头,然后是宾语及其他成分。
而汉语则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结构,通常以动词开头,然后是主语及其他成分。
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导致了在指称衔接上的方式不同。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通常使用代词或者名词短语来引出先行词,并且通常出现在先行词的前面。
“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中,“which”引出了先行词“the book”。
而在汉语中,指称衔接通常使用代词或者名词短语来引出先行词,且通常出现在先行词的后面。
“我昨天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中,“那本书”就是先行词,而“我昨天买的”就是指称衔接。
在英语和汉语中,指称衔接还存在不同的形式。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两种形式。
关系代词包括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等,而关系副词包括where, when等。
通过这些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可以将先行词与后面的从句或者补语联系起来。
而在汉语中,则通过使用关系词来引出关系从句,比如“的”、“得”等。
这些关系词起到了连接先行词和后面的从句或者补语的作用。
还有一些特殊的指称衔接形式。
在英语中,有时候可以使用who, which, where等来引出名词从句,而在汉语中,则可以通过使用“之”的方式来引出名词短语,比如“我的书之一”。
这种特殊形式在语法结构上是非常有趣的,也为我们研究英语和汉语在指称衔接上的对比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翻译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本文参照Halliday和Hasan对衔接手段的划分,对比了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通过举例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翻译句子,分析如何通过注意语篇衔接手段提高翻译水平。
语篇衔接翻译形合意合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英语重视“形合”,而汉语重视“意合”。
这一点美国翻译学家奈达(1982:16)早就提出“…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the most important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就英语和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
本文将以Halliday和Hasan关于衔接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课文实践材料,对比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在语篇衔接中的差异,旨在提醒大学生在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语言的各自特点,注意策略,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
一、英汉句子的主要特征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的语言。
综合型语言指主要通过词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性、数、格、时、语态等。
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汉语重意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
而分析型语言是指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汇自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完成。
英语在选择词语,造句子及语篇上经常使用形合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使用介词,关系词和连词来实现句子的连接。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英语中频繁的使用介词是英语衔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如up,along,towards,of,to,in,on,above 等都是常见介词。
而关系词和连接词使用的也比较多,英语主要关系词是which,that,what,how,when等,主要连接词是and,or,yet,unless等,但在汉语中却较少使用这类词。
英汉语篇中逻辑联系语的使用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中逻辑联系语的使用对比研究作者:刘英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摘要:语篇(discourse)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在语篇的研究中,语义上的衔接与连贯关系是一个主要方面。
语篇中用作语义性衔接、体现逻辑关系意义的手段很多。
本文就英汉语篇中非结构衔接中的一种语法衔接手段--连词作为逻辑联系语的使用对比问题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英汉语对比;语篇;逻辑联系语;连词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43-03语篇中,在语义上用于连接词、短语或分句之间逻辑关系的成分主要由连词(conjunction)来担任。
连词在语篇衔接手段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称作逻辑联系语(Logical connector)。
连词是一种虚词,在句子中不担任句子成分。
从句法上看,连词所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分为平等并列和主次从属两种。
在英语语言中,由并列连词(coordinators)承担平等并列关系,而从属连词(subordinators)则用来表示从属关系;汉语语言中同样用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而表示主次从属关系的连词称偏正连词。
这里,我们分别对比探讨一下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中用作逻辑联系语表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连词。
一、用作逻辑联系语的英汉语并列连词对比英语中,词、短语或句子均可以作为并列成分由并列连词进行连接;而汉语中不同的并列连词所连接的并列成分则不尽相同。
就英语而言,引申、选择、转折和原因是并列连词表示的四类逻辑意义关系。
其中,以and为代表的并列连词用于意义引申,以or为代表的并列连词用于意义转折,以for为代表的并列连词则用来表示原因。
汉语中,并列连词表示的逻辑意义关系可分为并列、选择、承接和递进四类,然而这种分类并不像英语那么清晰。
A.以and为代表的英语并列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学习者造成的困难最大,在此,将着重进行讨论。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汉英语篇衔接⼿段对⽐研究2019-10-01摘要:汉英两种语⾔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语⾔结构和写作⽅式,但⽆论⼝头还是书⾯交流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对⽐研究两种语⾔的衔接⼿段可以有效地对英汉语篇章结构进⾏系统性认识,从⽽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思。
此外,此类分析对汉英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衔接⼿段连贯汉英语篇1. 引⾔不同语⾔的词语和词组的组合遵循不同的规则。
或许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表述⽅式会因语⾔的差异⽽不同。
尽管英汉两种语⾔有其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结构和写作⽅式,但有⼀点是相同的,即⽆论写或说两者都要求衔接。
衔接是语篇中⼀个成分与另⼀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当语篇中⼀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了衔接关系。
衔接与词素、单词、词组、⼩句、句⼦等概念不同。
衔接主要从语义上来分析语⾔。
⽽后⾯这些主要从语法词汇上来分析语⾔。
由于衔接是实现连贯的⾮常重要的⼿段,对⽐研究英汉语篇的衔接能够有效地对英汉语篇章结构进⾏系统性认识,从⽽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意思。
2.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语篇⽆论是⼝头表达,还是书⾯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
衔接和连贯都属于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篇纯理功能,有很强的实⽤性和实践性。
我们在谈到语篇中的衔接现象时常常会涉及“连贯”(coherence)。
其实,衔接和连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地说,衔接是语篇现象,指的是发话者⽤来表⽰经验和⼈际⽅⾯语⾔连贯的语法⼿段;⽽连贯是⼼理现象,它存在于发话者的头脑中,⽆法在语篇层⾯上找到线索。
有⼈认为,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络,⽽连贯是语篇整体意义的⽆形框架。
(《功能语法⼊门》黄国⽂导读)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之间的衔接,⽽且要符合语义、语⽤和认知原则。
语篇正是通过衔接⼿段(cohesive devices)才实现了它的连贯性(cohence)。
0701试析英汉语篇逻辑连接的异同
试析英汉语篇逻辑连接的异同黄振定(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逻辑连接是语言连贯成篇的关键。
由于人类思维的普遍性,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总的来说是共通的;但由于逻辑范畴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达的差异,英汉语篇的逻辑衔接手段还是多有不同。
本文就英汉语篇的时空、因果、转折和推延4种主要的逻辑连接作一例析,以具体说明二者间的异同及其意义。
关键词:逻辑连接;逻辑关系;衔接手段Abstract :Logical connection is the key of discourse coherence.Generally ,the logical rel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s are almost the same because of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thought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t log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logical categori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expressions.This text ,as a sampling analysis ,discusses four main logical connections ,space-time ,cause-effect ,adversative and development ,to illustrate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its significance.K ey Words :logical connection ;logical relation ;cohesive devices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1-0039-04 逻辑连接是语篇内深层次的最普遍的连接,无论是显性的连贯还是隐性的连贯,可以没有语法或词汇衔接(二者皆无即为隐性连贯),但决不可没有逻辑上的衔接,否则便无完整的语义整体,也就无所谓语篇了。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比英汉语篇指称衔接,通过分析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在英语语篇指称衔接方面,主要涉及代词、名词短语和文章中的指代关系;而在汉语语篇指称衔接方面,则涉及代词、名词短语、零指代和量短语等。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在文章中的指代关系处理方式上。
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在代词的使用上都有一定的规范性。
本研究的发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英汉语篇的指称衔接特点,为跨语言交流和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共同点和差异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共同点、差异点、结论、研究发现、启示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英汉语篇指称衔接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其在语篇中起到承上启下、连接段落的作用。
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方面的特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特点,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英汉语篇指称衔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特点和异同,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称衔接上的各自特点,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 分析英语和汉语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方式,探讨其特点和运用规律;2. 比较英语和汉语指称衔接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寻找其异同之处;3. 总结研究发现,探讨可能的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对比,旨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语篇中的指称衔接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部分,能有效帮助语言使用者理解信息、推断意义以及维持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英汉转折关系连接词在三种不同文体中的对比分析
主要 连 接 词 有 :u,hwvr e,w e a,sl n bt oee,yt hr s tl e i,o
t eoh rh n ,n v r ee s n ta ,c n es l ,a e — h t e a d e et ls ,is d o v rey l r h e t n t ey n t e c nr r ,fral h t f ral y e n・ ai l ,o o tay o l t a ,a e ,b o l v h t l
英 语 为主 语显 著 (ujc po iet 言 , 汉 sbet rmnn)语 . 而 语 为 主 题 显 著 (oi.r iet 语 言 。 ( 余 龙 , t cpo nn) p m 许 20 b 英汉语 言在句 法结构 上 的差异 主要 表 现为英 0 1) 语注重 形合而汉 语 注重 意 合 , 英语 句式 成树 状 结 构 展开, 句与句 之间多包 孕关 系 , 并依 赖连 接词 统制 , 很少使用 或 不用 连 接 词来 标 示 句 问关 系 。 国 内有 一些关于英 汉关 系 连 接词 的对 比研 究 ( 文 胜 许 等 ,06 罗 一 , 0 3 邓 云 华 , 04 晏 尚 元 , 0 9 20 ; 20 ; 20 ; 2 0 等) 有些研 究 以定 性分 析为 主 , , 采用 内省语 料 , 有些
以上研究只采用内省语料做定性研究或者即使借助
语 料库做定 量研究 , 只从 一种 文体 出发进行 对 比。 却
本文试 图借 助 于语 料库统 计英 汉表示 转折关 系 的连 词分 别在三 种不 同文 体 中 的使 用 情 况 , 比分 析异 对 同, 并简要 阐述对英 语教 学的启 示 。
2 0理论基础 .
pfo , t. ( 振 邦 ,04 67—68 另 外 。 于 asn e 。 章 i e 20 :3 3) 关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摘要】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和汉语各自的篇章结构特点,包括句子结构、篇章连接和逻辑关系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英汉篇章结构的异同点,比如英语偏重于主谓宾结构,而汉语更注重主谓宾补结构。
随后对英汉语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语言在语法规则和用法上的差异。
讨论了影响英汉篇章结构的因素,包括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个体认知等因素。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从而提高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英汉篇章结构、语法对比、特点、异同点、影响因素1. 引言1.1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项涉及英语和汉语语言特点的研究领域。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其篇章结构在语法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英语篇章结构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具有明确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重视主谓宾结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联较为直接和清晰。
而汉语的篇章结构则更注重于词语之间的搭配和词序的变化,句子结构相对自由,语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的排列和修饰来表达。
在英汉篇章结构的异同点分析中,可以看到英语和汉语在主谓宾结构、修饰语的位置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英汉语法对比分析也可以发现英语更重视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汉语更注重主谓宾的搭配和词语的修饰。
最终,英汉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于语言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等方面。
英语和汉语作为代表性的西方和东方语言,其语法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流。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两种语言,也能够拓展我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
2. 正文2.1 英语篇章结构特点1. 逻辑性强: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关系的表达,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要具有清晰的逻辑性,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篇章结构是指一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英汉篇章结构在语法上有一些对比,下面将针对这些对比进行分析。
在主体部分,英语文章通常采用分段的形式,每个段落中有一个主题句,然后通过陈述事实、论证和举例来支持主题句。
英语文章中常用连接词比如"however"、"on theother hand"等来引导不同观点的转换和衔接。
而中文文章的主体部分通常没有明显的段落分隔,信息的组织和结构更为松散。
中文文章常使用排比和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中文文章常通过反问和设问来引导读者思考和关注主题。
一个英文段落可能是:"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limitations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or example, technology can be a dist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with students spending more time on their devices tha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 而一个中文段落可能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技术在教育中的局限性。
技术可能会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导致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而不是听老师讲课。
"。
英汉篇章结构在语法上有一些对比。
英语文章通常使用主动语态和第三人称,并且使用明确的段落分隔和连接词来组织主体部分。
而中文文章通常使用被动语态和第一人称,并且采用更为松散的组织结构和修辞手法。
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文章,都需要清晰明了地陈述观点和论证,并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
英汉语篇指称衔接对比研究前言指称衔接是语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用于确定前文和后文中所提到的人或事物的关系。
在英汉语中,指称衔接的运用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对比英汉语篇中指称衔接的运用,分析其异同点,进而探讨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一、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基本概念1. 英语中的指称衔接英语中的指称衔接主要通过代词、名词和指示词等方式进行。
代词的使用可以明确指示前文提到的事物,例如:This is the book I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yesterday.(这是我昨天从图书馆借来的书。
)其中的this就是指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the book”。
名词的使用则可以通过重复前文中的词语来进行指称衔接,例如:John is an excellent student. He always gets high scores in his exams.(约翰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在考试中总是取得高分。
)这里的he就是指代前文的“John”。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的语序通常是主次分明的,即先提及主体,再提及具体描述,例如:Mary bought a new car. It is red and very expensive.(玛丽买了一辆新车。
它是红色的,非常贵。
)其中的it直接跟在前文的名词“car”之后,形成明确的指称衔接。
而在汉语中,指称衔接的语序较为自由,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梅丽买了一辆新车。
它是红色的,非常贵。
”这里的“它”可以出现在前文的“车”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后文的描述之前。
三、英汉语篇指称衔接的文化差异及语言特点英语与汉语在指称衔接方面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
在英语中,指称衔接更注重信息的传递和逻辑的严谨,因此对代词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而在汉语中,由于语序的自由和指代的灵活性,指称衔接的使用相对宽松,更注重表达者的感情色彩。
四、结语本文对比了英汉语篇中指称衔接的运用,分析了其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n dpo io s ,汉语 中有 “  ̄ o s n rvs n 等 a i 权利和义务 、禁 l或限 卜 制”等表达法 。这种词汇并列。同义重现的现象表明法律语
用语料分析软件检索统计:大量不同文体的语篇必须得到保
证,确保研究的客观性。 23 材料 来源 .
言对词义正确、语义确凿的刻意追求,从而形成了法律语言
要 。本文试 图将连接 词的研究与文体 结合起来考虑 ,尝试对
连接词的使用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按照文体分类收集大量
英汉语料,利用语料分析软件对各类语 篇中连接词的出现频
率 、连接词的逻辑关系等进行分析处理 。
2 以语料为基础的量化研 究 2来自 研 究对象 . 本文基于 Mat o (9 2 rn o s 16 )对不 同文体的分类 ,选取 iJ
从而加 深人们对不 同 语篇 连接词使 用特 点的了解 。 关键词 :逻辑连接词 ;荚汉对 比;文体对 比 中图分类号 : 3 H1
1 引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04(06 0- 6-3 62 9 20) 40 7 2 0 0
法律 文本从 网上下载 ( ht:/ ww w o og t : 如 t / p w . t. r;ht p
语篇的衔接 (o ein chso )从语篇生 成的过程来看 ,是组 句成篇必不可少 的条件;而从业 已生成 的语篇来看是 语篇 的 重要特 征之一 。衔接手段在 Ha ia ld y与 Haa (9 6 l sn 17 )看来 可分为五大类:照应 (eeec ) rfrne 、替代 (us tt n 、省略 sbtui ) i o
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ai y H l a 把它们表示的关系分为四大类: l d
增补 (d iv ) adt e ;转折 (d est e ;原 因 (as1;时间 i a vra v ) i cua)
从图表 1 可以看出:增补连接词在英汉法律文木中占的 比重最大,条件连接词居第二;其他类型的连接词所占的比
20 0 6年 1 1月
NO .2 0 V 06
英汉逻辑连接词文体对 比研 究
王 培
(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曲阜 2 3 6 ) 7 15
摘要:本文试图将逻辑连接词的研究与文体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探讨,按照文体分类收集了大量的英汉语料,利用语料 分析软件对四种 不同文体 中连接词的 出现频率 、连接词 的逻辑关 系等进行量化 分析 处理 ,之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 明,
重相对较少 ;英语连接词的使用频率 (. 61 %)要高于汉语的 使用频率 (-2 。 2 %) 3
( m oa :为了便于分析汉语 的连接词 ,胡壮麟也 对连接 t p r) e 1 词进行 了相似分类 , 是他谈 的转折关系 中还包含 让步关系, 只
原因关系中包含条件假设关系 。 22 材料搜集标准 . 选取的各类材料尽可能在语域上相似 ,篇章数相 同;为 了保证语篇的长度尽量一致 , 篇文章 的长度 范围在 10 每 0 0到 3 0 字 ;为了确保统计的精确性,尽景选取电子版本 的。利 00
会话语体也来自在线网上资源 ( h p / w . d tcm. 如: t : w w ei.o t / c
h ;ht: / w t u c . d /g mi s 等) k t / p ww .hi mi e uci c e 。 . h / a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表 1 法律文本连接词使用频率
法律文体是各种文体 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 即庄重文
体 ,其正式性_ 要体现在专业性词汇和用语 的使用上,尤其 丰
是词汇 的并列使用上, 即同义词或近义词往往 由 o 或 ad r n 连
接 并列 使 用 ,如 :i ot co itr be d ii :sp - ncn atrnot la w ln t u ;a n lg i
/ w .aw s 1 .o 等) 科技文本摘 自一些报刊杂志 , / w es et a tm w t .w 。 如:Ne c nis E ooia E g er g等,或从网上下 w S i tt e s , clgcl n i ei n n
载 (t :/ WW cecma . r 等) ht /W .si e g og p n 。新闻报道 摘 自一些 报纸 ,或从 网上下载 ( 如:ht:/ w. e . o a t / p ww nws cm. u等) 。
(l s )词汇衔接 (xc hs n及连接词 ( n nt n。 ei i 、 l s p 1 i loei ) e ac o c j co) ou i
诸多学者已对前四种衔 接手段进行 了深入探讨 ,而对语篇构 建手段之一 的连接词却研 究较 少,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我 们对连 接词缺乏充分而清晰的认识,认为连接词除了连接功 能 以外,几乎没有其它 功能了。因此 ,加强连接词方 面的研 究,尤其是进行英汉两种语 言之 间连接词 的对 比研究很有必
维普资讯
第l 6卷第 4期
v1 6 o .1 No 4
四 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a o ih a Vo ain l n c ncl Co lg o r l f Sc u n n c t a a d Te h ia o le e
以下四种不同的文本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 法律文木 )
( o e s l)2 f zn t e )科技 文本 (omasy )3 r y fr ltl )新闻报道 ( n e c- o slte tl ) 会话语休 (a aad nm ts l 。文 u av ye ti s )4 cs ln t a e u ii e t ) y 中连接词的分类和描写 以 Ha ia 17 )和胡壮麟 (94 ld y(9 6 l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