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7上PPT课件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可是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从前,当初
用
翻译:
于是就把瓦片铺 排在塔的上面, 可是木塔还是像 当初一样晃动。
————————— —— —— —— —— —
暗中,秘密 派 自己的
赠送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 钗,问塔动之因。
询问,打听
用,把
翻译:
没有办法,匠师就暗中派自己的妻子去见 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 皓)打听木板晃动的原因。
这 只要 终了,完成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则不动矣。”
翻译:
使坚实,牢牢的 就
喻皓笑着说:“这 个容易,只要逐层 铺排好木板,然后 用钉子牢牢的钉上, 就不会晃动了。”
按照 他的 说法,说的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于是,就
翻译:
工匠遵照喻皓的话 去做,于是塔身就 稳定了。
因为 紧密约束 六面 连接
课文并不是平实地说明木工知识,而是 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人物的语 言、神态等具体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 寓知识于叙事、描写当中,使文章更有 可读性。
2、《梵天寺木塔》一文的写作特点 与《以虫治虫》的相似吗?
相似。全文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 “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 作、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其 中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 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 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 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以 “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 出了文章的中心。
古诗梵天寺木塔翻译赏析
古诗梵天寺木塔翻译赏析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
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干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
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
方,才。
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
(此:代指塔晃动)(9)瓦布:盖瓦。
布:铺设。
(10)密:私下(11)使:派(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
赠送财物之意。
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
“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16)但:只。
(17)讫(qì):完毕,终了。
(18)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盖:因为。
(22)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1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才]二三级[层],钱帅登之,患[嫌,担心]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介词,用]瓦布之,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动如初[从前,当初]。
无可奈何,密[暗中,偷偷地]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赠给]以金钗[以金钗贻],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只]逐层布板讫[终了,完了],便实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遵照]其言,塔遂定。
盖[连词,解释原因]钉板上下弥[更加]束[紧密],六幕[上、上、左、右、前、后]相联如胠箧,人履[走,踩踏]其板,六幕相持,自[自然,当然]不能动。
人皆伏[同服,佩服]其精练。
1、《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代科学家、政治家。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钱帅登之(塔)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匠师)匠师如其言(喻皓) 此易耳(指固塔这件事)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的意思是: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4、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答: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2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4题。
(共12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梵天寺木塔
感言: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华夏5000年的辉煌成就 而自豪;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们将担负起 祖国腾飞的重任。感受到这些古今科学成就的 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提 高观察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无愧于我们的历 史责任。
全文结构分层及大意
①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 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②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 决了“塔动”的问题。
③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 此事的反应。
揣摩人物的心理
1.喻皓得知“塔动”后,他的表现如何?
2.他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透露出喻皓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 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
统治
介词,在
塔,方两三级, 钱帅登之, 患其塔
才
层 代正建造的木塔 担忧
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
说
铺排
所以
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用
但是 当初
译文及疏通理解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 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 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 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 暗中,秘密的;派 赠给;用,把;询问 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
只
终了,完毕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使坚实 钉(用钉子钉)木板 遵照 于是,就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
因为 更加紧密相束 打开的箱子 走,踩踏 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 沈括(1031~ 1095),字存中, 杭州钱塘人,是 我国北宋时代杰 出的科学家、政 治家,也是中国 科技史上的一位 巨人。
沈括《梵天寺木塔》原文、注释及译文
沈括《梵天寺木塔》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梵天寺木塔》宋·沈括钱氏②据③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④两三级⑤,钱帅⑥登之,患⑦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⑧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⑨使其妻见喻皓⑩之妻,贻(11)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12)逐层布板讫(13),便实(14)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15)其言,塔遂定。
盖(16)钉板上下弥束(17),六幕(18)相联如胠箧(19),人履(20) 其板,六幕相持(21),自不能动。
人皆伏(22)其精练(23)。
【注释】①选自《梦溪笔谈》。
梵天寺木塔,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今已损毁。
②〔钱氏〕指五代时期吴越国钱氏王朝。
③〔据〕割据,统治。
④〔方〕才⑤〔级〕层。
⑥〔钱帅〕指钱俶(chù),钱氏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
⑦〔患〕担忧。
⑧〔布〕铺排。
⑨〔密〕暗中。
⑩〔喻皓〕五代宋初浙江杭州的建筑工匠,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
(11)〔贻(yí)〕送。
(12)〔但〕只要。
(13)〔讫(qì)〕完毕。
(14)〔实〕使……坚实牢固。
(15)〔如〕遵照。
(16)〔盖〕连词,相当于“因为”。
(17)〔弥束〕更加紧密相连。
弥,更加。
(18)〔六幕〕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19)〔胠(qū)箧(qiè)〕撬开的箱子。
(20)〔履(lǚ)〕踩踏。
(21)〔相持〕相互牵制。
(22)〔伏〕通“服”,佩服。
(23)〔精练〕熟练,精湛。
【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地区的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前建造了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登上木塔,对塔身晃动表示担忧。
工匠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塔的上部轻,才会这样晃动。
”于是就铺上瓦片,但是木塔还是像原先一样的晃动。
工匠没有办法,就暗中让他的妻子去找喻皓的妻子,送她金钗,询问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每层都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木塔就不动了。
《梵天寺木塔》课件 (一)
《梵天寺木塔》课件 (一)《梵天寺木塔》课件是一份以梵天寺木塔为主题的教育材料,其主要涵盖了梵天寺木塔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保护等方面的介绍和展示。
通过对这份课件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梵天寺木塔这一瑰宝级文化遗产,感受中华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风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一、梵天寺木塔的历史渊源梵天寺木塔是中国宋代的一件木结构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该塔于公元970年至972年间,由江南常州崇善寺的寺主大士□善伲接受重华和尚的委托而建。
该塔高56.7米,共13层,是古代中国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形制最优美的代表之一。
同时,它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最大的宏伟木构建筑,被誉为“东方木版威尼斯”和“东方木版多米尼克”。
二、梵天寺木塔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梵天寺木塔是中国传统寺塔建筑的经典代表,传承了唐代大中式塔和北方山地小式塔的建筑风格,融汇了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南传佛教文化的建筑要素。
该塔外观被划分为数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不同的装饰和构造方式。
从底向顶分别为:塔基、藏经阁、浮屠阁、犍陀罗台、美观阁、金刚台、湿婆众佛阁、罗汉阁、三塔舍利宝藏、顶幢、宝盖等。
塔身造型修长精美,中心柱和梁桁结构严谨,楼层之间的设计流畅而优美,从底向上逐渐变细,形成了优美的倾斜曲线。
三、梵天寺木塔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梵天寺木塔不仅是一件优美的建筑艺术品,更是一件蕴含着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和共存。
通过对该塔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与当代文化的联系和共通之处,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梵天寺木塔的保护与传承梵天寺木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做好对其建筑结构和木质材料的保养和修复工作,延长其寿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宣传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梵天寺木塔》课件
2 独特造型
木塔的造型独特,常常以宏伟的塔顶为特色。
3 精细雕刻
木塔的外观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展示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木塔的装饰特点
彩绘壁画
木塔内外常有华丽的彩绘壁画, 描绘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
织锦挂帘
木塔内的大殿和佛像周围常有织 锦挂帘,增添了神圣和庄严的氛 围。
木塔通常采用多层结构,通过奇妙的榫卯拼接方式和结构平衡来支撑整体。
梵天寺的历史
1
公元5世纪
梵天寺建成,成为当地重要的佛教寺庙。
2
唐朝
梵天寺逐渐成为佛教圣地,人们前来朝拜。
3
明朝
寺庙多次重修,保留至今的建筑风格得以保留。
木塔的历史
1
唐朝
木塔开始出现于唐朝时期,被广泛用于
宋朝
2
佛教寺庙。
木塔的建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
金字塔顶
木塔的塔顶常常覆盖以金黄色的 琉璃瓦,像一座闪耀的金字塔。
梵天寺文化的代表性
佛教精神的象征
梵天寺代表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和信仰体系。
艺术与美学的结合
寺内的艺术品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
历史记忆的载体
梵天寺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木塔对于当地文化的影响
1 宗教信仰的中心
创新。
3
元朝
木塔的规模和数量达到顶峰,成为建筑
现代
4
史上的杰作。
梵天寺木塔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广泛 保护和传承。
木塔的结构
多层结构
木塔通常由数层建筑构成,每一 层都有不同的用途和意义。
高耸的塔顶
木塔的塔顶通常非常高,是寺庙 的标志性特征。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翻译钱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为塔的晃动而感到担心,工匠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匠师就让妻子秘密地去见喻皓的妻子,把金钗送给喻皓的妻子,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身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注释(0)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1)据:统治,割据。
(2)于:在。
(3)方:才。
(4)级:层。
(5)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6)患:嫌,担心(苏教版上的.课本注释中有这两种意思,根据语境,应该是“嫌”的意思)。
(7)其:这个。
(8)匠:工匠。
(9)师:师傅。
(10)云:说。
(11)布:铺。
(12)故:所以。
(13)如此:这样。
梵天寺木塔
正确朗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注意正确的停顿。
疏通字词,读准下列字词
梵天寺 fàn 喻皓
hào qì lǚ
贻以金钗 yí chāi 讫
胠箧 qū qiè 履 dì ng
小结: 本文通过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 “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 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赞扬了喻皓 的高超技艺,说明早在l000多年前我国在建 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 平。
研读短文,分析人物的刻画
1、本文是怎样突出喻皓才能的呢?
使用 的手法:本文用“匠师”的言行举止 和喻皓作对比,从而突喻皓的高超的才能。
课文并不是平实地说明木工知识,而是 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人物的语 言、神态等具体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 寓知识于叙事、描写当中,使文章更有 可读性。
2、《梵天寺木塔》一文的写作特点 与《以虫治虫》的相似吗?
相似。全文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 “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 作、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其 中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 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 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 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故以 “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 出了文章的中心。
宋太宗想在京城汴梁建造一座大型宝塔,从全国各 地抽调了一批名工巧匠和擅长建筑艺术的画家到汴梁进行 设计和施工。喻皓也在其中,并且受命主持这项工程。 塔建成以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倾斜,感 到奇怪,便去询问喻皓是怎么回事。喻皓向大家解释说: “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 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风吹正。”原来 这是喻皓特意这样做的。可见喻皓在搞设计的时候,不仅 考虑到了工程技术本身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注意到周围环 境以及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高层木结构的设计来说, 风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荷载因不。在当时条件下,喻皓能 够做出这样细致周密的设计,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造。
《梵天寺木塔》
旅游价值
独特的景观
《梵天寺木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建筑 的魅力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旅游景点,《梵天寺木塔》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04
CATALOGUE
《梵天寺木塔》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现状
历史学家
对于《梵天寺木塔》的研究和保护,众多历史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通过文献考证 和实地考察,揭示了木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文化传承者
梵天寺的僧侣和信众是《梵天寺木塔》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他们通过日常的礼拜、诵经等 宗教活动,以及对木塔的维护和保护,将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传承至今。
02
CATALOGUE
文物保护级别
首先需要明确《梵天寺木塔》的文物保护级别,这直接影 响保护策略和力度,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会得到更多 的资源和关注。
保存状况评估
定期对《梵天寺木塔》进行保存状况评估,包括结构完整 性、木材老化程度、雕刻细节损失等方面的考察,以全面 了解其保存状态。
保护措施
根据保存状况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定期维 护、紧急抢险、环境调控等,确保古塔的稳定和安全。
色彩与图案
绚丽多彩
木塔的色彩运用绚丽多彩,以红 、绿、金等为主色调,搭配协调
,视觉效果突出。
寓意深远
色彩与图案的运用还寓意深远, 如红色象征吉祥、繁荣,绿色象 征生命、和平,金色象征尊贵、
神圣等。
精细化处理
色彩与图案的处理非常精细,采 用天然矿物颜料和传统绘画技法 ,既环保又耐久,保持了长久的
艺术魅力。
02
历史变迁
《梵天寺木塔》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历史的变迁在其身上留下了深
卖油翁和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
卖油翁和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
卖油翁和梵天寺木塔是中国传统木刻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两件
作品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技法。
首先,我们来看卖油翁。
卖油翁是明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所作木刻
画作品,刻画的是一位背着油桶的老人。
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徐悲
鸿采用了贯穿中西文化的立体造型手法,通过细长而丰满的笔画来表
现老人的衣纹、脸部特征、手指头等细节部分,令人惊叹不已。
同时,徐悲鸿充分利用了木刻画的特点,通过刻刀的力度和深浅来表现老人
的阴影效果,让整个画面更有立体感。
接着,看看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是中国唐代寺庙建筑中的杰
出代表之一,主要刻画了佛教经典中的十六罗汉。
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梵天寺木塔采用了传统的浮雕手法,以高出基座的浮雕形式,凸
显人物的轮廓和细节。
特别是在表现罗汉面部表情和饰物的刻画上,
梵天寺木塔更是达到了高妙的境界。
刻刀的一步一刻表现的生动化和
细腻度,让罗汉面容生动而富有灵气,栩栩如生。
两件作品的刻画人物方法看似不尽相同,但都同样体现了中国传
统木刻画的独特魅力和技法。
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刻画家们充分利
用了木刻画的特点和优势,以自己的创意和技艺塑造出了深入人心的
艺术形态。
这些传统的木刻画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欣赏艺术和探究人类文化的新视角。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梵天寺木塔【文言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梦溪笔谈》二则之《梵天寺木塔》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塔不动的原因。
因为木板与塔紧密相联,相互制约,所以不能动。
3、“人皆服其精”中“其”指谁为什么佩服他? 匠师。别人都以为是匠师解决了这个难题,匠师是“密使其妻问 喻皓之妻塔动之因”。
阅读这一篇短文 后,对你有什么 启示?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喻皓心里可能在嘲笑这个匠师的浅薄无知如此简单的问题都解决喻皓心里可能在嘲笑这个匠师的浅薄无知如此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沈括
梵天寺木塔:
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宋乾德二年(964) 重建。这里是指重建时的木塔。
钱氏:
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钱鹨及其孙子。
方两三级: 方,才。级,层
钱帅: 患: 喻皓:
匠师。找不出塔动之因,无法使塔定。
2、“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 怕别人知道他无能。
练习:
三、翻译句子 1、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做,塔终于不动了。
3、人皆伏其精练。笑”字想象一下喻皓的心理活动。
指钱亻叔(chu)(929-988),钱鹨(liu)的孙子。
嫌,担心。
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擅长营造,尤 其建塔。所著《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 已散失。
: 贻(yí)
但:
赠给。 只。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
则不动矣:
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如: 盖:
遵照。 因为。
弥束: 紧密约束。
六幕: 批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天寺木塔
1.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正确翻译课文(重点);
3.理解文中人物不同心理,体会我国建筑科学的卓越成就(难点)。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预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梵.天寺( ) 喻皓.( ) 贻.以 ( ) 金钗.
( ) 布板讫.( ) 胠箧.( ) 弥.束 ( ) 人履.
其板(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y í以金钗( ) 逐层布板q ì( ) 六幕相连如q ūqi è( )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文中的喻皓是我国 代著名建筑家,梵天寺在 。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加点字。
据.两浙 ( ) 方.两三级.
( )( ) 患.其塔动 ( ) 以瓦布.
之 ( ) 密.使其妻 ( ) 贻.
以金钗 ( ) 但.逐层布板 ( ) 布板讫.
( ) 实.钉之 ( ) 如.
其言 ( ) 上下弥束.. ( ) 胠箧..
( ) 六幕..相持 ( ) 人皆服其精练..
(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示例:密使其妻/见俞皓之妻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盖/钉板上下弥束 人/皆伏其精练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3.活用字
便实.
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一、教学目标
方:方为秋田之害( ) 方两三级( )
如:而动如初( ) 匠师如其言( )
之:钱帅登之( ) 以瓦布之( )
俞皓之妻( ) 塔动之因( )
便实钉之( )
其:患其塔动( ) 密使其妻( )
人履其板( ) 伏其精练( ) (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
1.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
2.结合有关内容分析“笑”写出了喻皓怎样的心理活动?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起因:
经过:
归因:
(六)课文小结
(1)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叙述,赞扬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俞皓高超技艺的表现有正面的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②梵.天寺()
③但逐层布板讫.()④人履.其板()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其塔动()②故如.此()③盖.钉板上下弥束()
④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未布.瓦()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
③贻.以金钗()④但.逐层布板讫()
⑤问塔动之.因()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②人皆伏其精练。
7.“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8.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匠师
喻皓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