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励志杯”青年教师教学讲课获奖选手—晋记龙—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第一届“心存之声”中青年医师演讲比赛)超早期脑梗塞治疗——溶栓及脑保护

(第一届“心存之声”中青年医师演讲比赛)超早期脑梗塞治疗——溶栓及脑保护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3):2013
30天时NIHSS比较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3):2013
30天时BI的比较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3):2013
依达拉奉的指南推荐
2007年由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脑卒中协会发布 的早期处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最新指南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神经保护药物被推荐用于急性脑梗 死的治疗,但是溶栓联合脑保护可能是最有前景的治 疗。
Neurology ,2001,57: 1 199—1205.
依达拉奉延长治疗时间窗
依达拉奉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及神经保护作用, 会延迟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不可逆变化,延长 治疗时间窗
由于治疗时间窗的扩大,为溶栓争取到更多非 常宝贵的时间
崔丽英 《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人卫
动物实验中依达拉奉降低rtPA溶栓脑出血风险
用rtPA单独处理的大鼠 出血程度和内皮细胞衍 生的MMP-9水平增加。 **而用rtPA加上依达拉 奉处理的大鼠,出血程 度和内皮细胞衍生的 MMP-9的水平降低。
-++ --+
-++
--+
MMP-9=明胶酶B,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参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膜的降解
Kenji Yagi,MD et al. Stroke. 2009;40:626-631
第一届“心存之声”中青年医师演讲比赛 超早期脑梗塞治疗:溶栓及脑保护
黄立安 暨南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德国博士,副主任医师
超早期脑梗塞治疗:溶栓及脑保护
暨南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黄立安
德国博士 副主任医师
脑梗塞:顾名思义脑血管堵塞
栓塞
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

脑梗死(2018)

脑梗死(2018)



腰穿
心脏超声、动脉心电图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诊断 是否为卒中?出血性还是缺血性?是否适合溶栓?中年以上,既往高血压及动脉硬 化患者,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并能用每 一动脉供血区功能损伤解释,临床应考虑急性脑梗死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明 确诊断。 • 诊断标准:①血管影像学检查证实有与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 窄>50%或闭塞,且血管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或存在间接证据,如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 脑干、小脑或皮质下梗死病灶直径>1.5cm,临床有皮质受累体征或有脑干、小脑损害体征。 ②有至少一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 或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证据。③排除心源性栓塞。
治疗
• 1)静脉溶栓 •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 • 适应症: •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2、症状出现<3小时 • 3、年龄>=18岁 • 4、患者或家属签注知情同意书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 • 禁忌症
8、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9、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
• 6h内静脉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症:同3h内静脉溶栓禁忌
药物使用方法
• 使用方法: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 初1 min内静脉其余持续滴注1 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生命 体征。 如果血压没有≤185/110mmHg,不要给予阿替普酶。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急性高血压、恶心或呕吐、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 停药(如果正在输注阿替普酶),急查头CT。 • 使用方法: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 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

2015级吴登云班导师个人简介

2015级吴登云班导师个人简介

2015级吴登云班导师个人简介1.柏斗胜,男,1970年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获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复旦大学外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在外科学教研室任副教授,主讲外科学课程。

2009年开始任副教授,2010年开始任硕士生导师。

2011年获省卫生厅国合处资助,赴Mayo Clinic医学中心进行学术访问。

目前从事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09年获中国建行-汤钊猷优秀论文奖,2009、2011、2012、2013、2014年获扬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4年获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5年获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2.杜伟,男,1987年生,医学博士,主治医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获眼科学博士学位。

2011年起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工作,从事眼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主攻专业方向为眼底疾病的诊治。

2012年入选扬州市绿扬金凤优秀博士人才;2013年入选扬州市“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后备人才;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负责人)。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2篇SCI),参译《玻璃体显微手术学》,获2013年扬州市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4年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三),多次在省市级专业年会作大会发言,现任江苏省激光医学会眼科学组委员、为国际眼科杂志等专业期刊的审稿人。

3.石元洪,男,1972年生,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2003年获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学位学历,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学位学历。

在医学院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任科主任,从事精神卫生、临床心理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2009年开始任副主任医师,2012年开始任硕士生导师。

2014年获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2015年获扬州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4.管俊,男,1964年生,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脑部影像诊断”七层颅脑”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头顶部脑沟、中脑、脑桥、延髓等层面作用及图谱

脑部影像诊断”七层颅脑”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头顶部脑沟、中脑、脑桥、延髓等层面作用及图谱

脑部影像诊断”七层颅脑”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头顶部脑沟、中脑、脑桥、延髓等层面作用及图谱脑部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据脑部的横断面图像,即对脑部连续横向扫描获得的图像。

因设备不同,扫横层面间距为5~10 mm,有的设备甚至可以一次性获得320张脑部横断面图像。

一、基底节层面该平面的标志是形似独角仙角的侧脑室前角。

因此,可以说它是独角仙样层面。

在这个层面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神经结构。

额叶、颞叶和枕叶的皮质区、白质区都有重要的结构存在。

额叶与颞叶的分界是大脑外侧裂,其周围区域是语言中枢。

尾状核、豆状核、丘脑、运动性语言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第一视觉区都在这一层面。

尾状核:与豆状核(包括壳)一起构成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病变时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主要由豆纹动脉供血。

豆状核:由内侧苍白球和外侧壳构成,并与尾状核一起共同构成锥体外系的一部分,主要由豆纹动脉供血。

如果这个部位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自主运动。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中继站,同时还有维持意识、睡眠/觉醒生理钟的作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穿支供血。

如果单侧丘脑受损,患者容易出现一侧肢体的感觉障碍。

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位于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的额叶,由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血。

如果该部位受损,患者会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位于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的颞叶,主要由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血。

该部位受损,患者会出现感觉性失语。

第一视觉区:位于枕叶内侧,由大脑后动脉供血,如果该部位单侧受损,患者会出现偏盲(影响双侧)。

内囊:在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内囊,是这个层面中最著名的结构。

左、右侧分别呈“<”和“>”形。

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包含大量上、下行纤维。

一侧内囊小范围(如后肢)损伤时,可引起对侧肢体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和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大范围损伤还可以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组成内囊“三偏综合征”,是神经系统非常著名的综合征之一。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1/262第一篇物理治疗 (8)第一章功能评定 (8)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8)一、姿势 (8)二、身高与体重 (9)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9)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一、四肢关节 (10)二、脊柱关节 (11)第三节肌力评定 (12)一、徒手肌力评定 (12)二、等速肌力评定 (14)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5)四、肌肉耐力评定 (16)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6)一、手法评定 (16)二、仪器评定 (18)第五节感觉评定 (19)一、浅感觉 (19)二、深感觉 (20)三、复合感觉 (20)第六节平衡评定 (21)一、临床观察 (21)二、量表评定 (22)三、仪器评定 (24)第七节协调评定 (24)一、上肢 (24)二、下肢 (25)第八节步行评定 (26)一、步行能力 (26)二、步态分析 (26)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8)一、心率 (28)二、血压 (29)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0)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1)第十节呼吸评定 (32)一、通气功能 (32)二、代谢当量 (34)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4)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5)一、压力测痛法 (36)4/262第六节热疗法 (124)一、石蜡疗法 (124)二、湿热袋敷疗法 (125)三、泥疗法 (126)第七节压力疗法 (126)一、正负压疗法 (126)二、负压疗法 (127)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28)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29)第二篇作业治疗 (131)第一章作业评定 (131)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31)一、作业需求 (131)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三、工作 (133)四、生存质量 (135)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36)一、手功能 (136)二、知觉功能 (138)三、认知功能 (146)第三节物理环境 (149)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二、工作环境 (150)第二章作业治疗 (152)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52)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三、职业康复 (157)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62)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二、手功能 (167)三、知觉功能 (173)四、认知功能 (177)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 (178)一、自助具适配 (178)二、助行器使用 (179)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5)一、矫形器制作 (185)二、矫形器使用 (186)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5/262第三篇言语治疗 (188)第一章听力障碍 (188)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一、主观测听 (189)二、客观测听 (190)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第二章失语症 (192)第一节评定技术 (192)一、失语症 (192)二、口面失用症 (196)三、言语失用症 (197)第二节治疗技术 (198)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 (201)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第三章构音障碍 (207)第一节评定技术 (207)一、呼吸评定 (207)二、喉功能评定 (208)三、口唇评定 (209)四、下颌评定 (210)五、软腭评定 (211)六、舌评定 (212)七、反射评定 (214)八、言语评定 (215)第二节治疗技术 (216)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6/262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第四章吞咽障碍 (223)第一节评定技术 (224)一、口面部评定 (224)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三、摄食吞咽评定 (227)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第二节治疗技术 (231)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二、咳嗽训练 (232)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四、屏气吞咽训练 (234)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六、电疗 (235)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八、进食训练 (236)第五章发声障碍 (238)第一节评定技术 (238)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二、声质的评定 (239)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一、基础发声训练 (239)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第六章口吃 (242)第一节评定技术 (242)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第二节治疗技术 (244)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第七章唇腭裂 (247)第一节评定技术 (247)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二、语音评定 (248)第二节治疗技术 (249)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三、构音训练 (251)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7/262第一节评定技术 (252)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四、交流态度评定 (255)第二节治疗技术 (256)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6)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7)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第一节评定技术 (260)第二节治疗技术 (260)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 (260)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262)8/262第一篇第一章物理治疗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脑血管供应区域与脑梗死影像表现

脑血管供应区域与脑梗死影像表现
✓ 患者,男性,62 岁。突发左下肢无 力3天
右侧海马区梗死
✓ MRI T2FLAIR:右侧海马区高信 号
✓ 脉络丛前动脉的一部分(颈内动脉) 和脉络丛后动脉(大脑后动脉)
右侧海马区梗死
✓ 患者,男性,65岁。头昏伴视力障碍4天 ✓ MRI:右侧海马区长T1长T2信号
大脑右侧中动脉区部分梗死
✓ MRIT2WI:大脑中动脉区出现异常高信号影,是大脑中 动脉皮层分支和橙色箭头所指的外侧支豆纹动脉供血区受 累,内侧支豆纹动脉供应区未受累
分水岭梗死
✓ 分水岭梗死,它是指发生在血管边缘区之间的梗死,由于低灌注经常发生在血 管边界区,所以分水岭梗死较常见.分水岭有2种:
✓ 1、皮质分水岭:位于 ACA/MCA 和 MCA/PCA的边界区 ✓ 2、内部分水岭:外组豆纹动脉与MCA穿支动脉之间或MCA/ACA深部白质
边界区
左侧皮质分水岭梗死
PICA: blue parts AIPA: purple parts
小脑上动脉(SCA灰色)供应区 ✓ 1、内侧支(蚓支):小脑蚓 ✓ 2、外侧支(半球支):供应小
脑半球上部和大部分深部的髓质、 齿状核 ✓ 3、其它分支:供应桥脑、中脑 和三脑室脉络组织
脉络丛前动脉(AchA 蓝色)供 应区:部分海马,内囊后肢, 并向后上延伸至尾状核尾部
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 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又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它通 常包括后循环区潜在可逆性血管源性水肿
✓ 原因:多种,包括高血压,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等 ✓ 机制:未完全清楚,认为与灌注状态、血脑屏障的破坏以及
由此产生的皮质或皮质下水肿有关 ✓ 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压水序列上可见顶枕部和额叶后部皮质
✓ 丘脑: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后组 豆纹动脉供应

分水岭脑梗死和CT模板

分水岭脑梗死和CT模板

否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对诊断分水岭脑梗死具有重要意
义。
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进行鉴别,如腔隙 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症 状、影像学检查和病史进行鉴别。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脓肿、血肿等占位性病变也可能引起类似分水 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
03 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症状表现
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视野缺损等症
状,以及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眩晕、共济失调等伴随症状。
02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扫描显示脑部特定区域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有助于确诊分
水岭脑梗死。
03
病史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是
03
针对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
维等方面的训练。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等 方面的知识。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因素。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症状
分水岭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视野缺损 等症状,但具体症状取决于梗死
部位。
体征
可能出现偏瘫、肌力下降、病理征 阳性等体征。
并发症
可并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 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02 分水岭脑梗死的CT表现

脑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梗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xx年xx月xx日•引言•脑梗塞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目录•治疗与预防•总结01引言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梗塞的发病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脑梗塞的重要性脑梗塞是指脑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部疾病。

根据发病原因,脑梗塞可分为血栓形成型和栓塞型,其中血栓形成型最为常见。

脑梗塞的基本概念脑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失语、偏瘫、眩晕、恶心、呕吐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听力减退、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脑梗塞的常见症状02脑梗塞的诊断1 2 3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进行血液、尿液和脑脊液等检查,以确定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CT、MRI等,可发现梗死灶并判断其大小、部位和范围。

影像学检查欧洲卒中组织(ESO)脑梗死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标准和病因分型标准,其中临床诊断标准基于患者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脑梗死诊断标准:基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初步诊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观察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梗死。

对于初步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和范围。

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病因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部肿瘤等,以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建议病因和危险因素评估03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03影像学检查脑梗塞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中常显示明显的脑组织梗死灶,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无异常发现。

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01症状持续时间脑梗塞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仅持续数分钟。

脑梗塞各种影像表现PPT课件

脑梗塞各种影像表现PPT课件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等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 ,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与脑梗 塞的发生有关。
病理
脑梗塞发生后,阻塞的血管供应的脑 组织会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导致 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脑梗塞的症状因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
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
脑脓肿
脑脓肿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或 等密度影,周围有水肿带和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时,脓肿壁有明显强化。而 脑梗塞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影, 无强化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在影像上通常显示为脑 膜增厚、脑池变窄或消失等表现。增 强扫描时,脑膜有明显强化。而脑梗 塞在影像上无异常表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与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
脑膜瘤
脑胶质瘤通常在影像上显示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影,有时伴有囊性变或坏死。增强扫描时, 肿瘤实质部分常有明显强化。而脑梗塞在影 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密度影,无强化表现。
脑膜瘤在CT上通常显示为等密度或稍高密 度影,MRI上则显示为与硬脑膜相连的肿块。 增强扫描时,肿瘤有明显强化。而脑梗塞在 增强扫描时无强化表现。
MRI扫描 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部 结构信息,对于脑梗塞的早期诊 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DSA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和 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脑梗塞的 原因和程度。
预后判断的影像学指标
梗塞面积
梗塞部位
梗塞面积是判断脑梗塞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之一,大面积梗塞通常会导致较严重的神 经功能缺损。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答案(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答案(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交界区梗死的临床特征1.安东(Anton)综合征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患者既不能看到原本物体形象和颜色,也不能识别2.交界区梗死的机制是()参考答案:血流动力学衰竭和栓子清除障碍3.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4.与孤立的皮层交界区梗死有关的是参考答案:来自心脏或主动脉的斑块的微栓塞,优先传播至皮层下交界区域5.桶人综合症是参考答案:双侧不对称性上肢无力,面部及下肢功能相对正常二、交界区梗死机制的临床论证1.脑灌注不足患者脑梗死的重要机制是参考答案:栓子清除受损2.交界区梗死的机制是()参考答案:血流动力学衰竭和栓子清除障碍3.颈动脉狭窄的特点()参考答案:严重狭窄检测到的微栓塞信号较少4.内交界区是()参考答案:动脉深穿支末端和软脑膜动脉髓质穿支之间5.根据泊肃叶(Hagen-Poiseuille)定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动脉峰值流度不仅取决于动脉输入,还取决于静脉引流三、影像学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结局1.MRI的()在缺血数分钟后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是最精确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灶的技术参考答案:DWI2.恶性错配中Tmax≥()3.恶性错配中基线DWI≥()参考答案:100mL4.达标错配中梗塞核心体积PWI-DWI()参考答案:>20%5.常规MRI扫描不包括()参考答案:CT四、颈动脉璞未被识别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1.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参考答案:定期输液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为参考答案:以上均是3.引起急性脑缺血,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的疾病是参考答案:III度房室传导阻滞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的治疗时间窗是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参考答案:以上均是五、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一)1.标记脉冲结束到成像开始采集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标记后延迟2.受试者血液从标记层面流动到脑组织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ATT3.动脉通过伪影是()参考答案:ATA4.ASL动脉标记类型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3D-ASL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六、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二)1.()是平均差异图像参考答案:ΔM2.ω=()s,标记后的延迟时间参考答案:23.α=(),标记速率参考答案:0.84.λ=()g/ml,血液/组织水分配系数参考答案:0.95.ASL与DSC灌注成像相比,潜在优势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七、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卒中模式1.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卒中模式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2.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3.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梗死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4.颈动脉梗死预后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区域性梗死比皮质交界区梗死预后差5.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征()参考答案:TIA患者中,灌注不足仅可以限于交界区6.FLAIR血管高信号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全部有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和侧支血流受损的病例中可以见到7.关于侧支的保护作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CoA和PCoA的存在将症状性ICAS卒中风险降低72%8.在总人口中有4.2%存在高度颈内动脉(ICA)狭窄大于()参考答案:0.59.重度颈动脉狭窄Willis侧支代偿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有症状患者,对侧血流通过ACoA-ICA-A1段的血流逆转少于无症状者八、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血流代偿(二)1.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2.在总人口中有4.2%存在高度颈内动脉(ICA)狭窄大于()参考答案:0.53.双侧严重颈内动脉狭窄脑梗死()参考答案:ICA狭窄较大更易发生卒中4.脑循环实验模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在IS后,MCA中PSV低的患者不适宜急诊颈动脉血运重建5.颈动脉交界区梗死的管理中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皮质下型预后较好九、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血流代偿(三)1.FLAIR血管高信号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全部有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和侧支血流受损的病例中可以见到2.与正常Willis环相比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ICA闭塞和完全胚胎型后循环的患者,不易受到缺血打击3.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变异错误的是()参考答案:>8周胎儿时期,Willis环发展为2个变异体:成人形态或胚胎形态4.双侧严重颈内动脉狭窄脑梗死()参考答案:ICA狭窄较大更易发生卒中5.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患者,PWI检测灌注异常的模式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无灌注正常者十、颈动脉卒中梗死模式与鉴别1.相同类型CBZ梗死,FVH(+)患者()参考答案:颈动脉严重狭窄(> 70%)或闭塞的比例较高2.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卒中模式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3.FVHs使用以下标准定义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数量≥5个4.心源性栓塞的潜在因素中属中危的()参考答案:主动脉瓣下狭窄肥厚型心肌病5.关于心源性脑栓塞与ICA卒中比较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ICA卒中,多发病变更为常见十一、前循环脑梗死(一)1.以下哪些是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参考答案:基底节区、内囊膝部及后肢、半球外侧面中央部2.以下哪些血管是基底动脉的分支()参考答案:大脑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3.大脑主要动脉的供血范围属于大脑前A的是()参考答案:额叶底部4.下列不属于椎动脉的分支是()参考答案:前脉络膜动脉5.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不包括()参考答案:大脑前部十二、前循环脑梗死(二)1.大脑前动脉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下肢的感觉障碍、下肢的运动障碍、尿失禁2.ACA皮质支供应不包括()参考答案:尾状核和豆状核前部3.脉络膜前动脉主要营养()参考答案:尾状核尾4.纹状体内囊梗死分为以下几型()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以下哪些是脉络膜前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十三、后循环脑梗死(一)1.脉络膜后动脉丘脑后部梗死的一项特征性表现为()参考答案:眼球运动障碍2.典型Percheron动脉梗死三联征()参考答案:垂直性凝视麻痹、意识障碍、记忆障碍3.Percheron动脉闭塞引起的双侧丘脑梗死已得到人们充分认识。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基层医师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基层医师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基层医师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脑梗死患者的血压管理 (1)二、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决策 (3)三、进展性卒中的预测因素及防治 (5)四、癫痫患者的长程管理 (7)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 (9)六、复杂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 (11)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治 (13)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策略 (15)九、青年卒中的诊治思路 (17)十、心源性卒中 (19)十一、颅内动脉瘤的微导管塑形 (20)十二、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 (22)十三、脑卒中的现状及日常预防 (24)十四、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关解剖 (26)一、脑梗死患者的血压管理1.下列哪项不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手段()A.控制危险因素B.生活方式改善C.静脉溶栓D.ASCVD高危人群阿司匹林应用参考答案:C2.2022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中指出,在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麻醉辅助过程中,收缩压维持在()mmHg 可能是安全的A.100-120B.120-140C.140-160D.160-180参考答案:C3.降压药选择应关注()A.降低事件风险B.对脑血流影响C.药物安全性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4.收缩压每升高10mmHg,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A.5B.10C.20D.30参考答案:D5.引起卒中后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包括()A.既往高血压病B.卒中应激事件C.合并血管狭窄者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二、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决策1.溶栓后应注意观察()A.生命体征的改变B.神经功能变化C.有无过敏情况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2.AIS合并动脉夹层,哪个血管的夹层,可以考虑静脉溶栓()A.颅外颈动脉夹层B.主动脉弓夹层C.大脑中动脉夹层D.基底动脉夹层参考答案:A3.对于最近()d内有过重大手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考虑在经过谨慎选择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但必须对手术部位出血的风险增高与减轻卒中相关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潜在获益进行权衡A.3B.5C.7D.14参考答案:D4.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紧急开通血管的手段是()A.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B.抗血小板治疗C.脑保护治疗D.康复治疗参考答案:A5.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在卒中前使用了维K拮抗剂且INR≤(),建议静脉溶栓A.1.2B.1.7C.2.3D.2.8参考答案:B三、进展性卒中的预测因素及防治1.MRA-DWI不匹配指MRA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DWI梗死体积<()mLA.10B.15C.20D.25E.30参考答案:D2.根据ECASS分型,PH-1型指血肿≤梗死灶的()%并有轻微占位效应A.5B.10C.20D.30E.40参考答案:D3.美国卒中指南中明确推荐()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其神经保护作用得到公认A.他汀B.抗生素C.强心药D.钙离子拮抗剂E.水杨酸类参考答案:A4.利用DWI研究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缺损进展主要与初始病灶大小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梗死直径≥()mm是PMD的独立预测因素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C5.END多数指卒中发病后48h或72h内病情继续进展且NIHSS评分增加≥()分A.2B.3C.4D.5E.6参考答案:C四、癫痫患者的长程管理1.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A.反复性B.发作性C.短暂性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2.减少AEDs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A.AEDs的致畸性B.妊娠期生理变化可影响AEDs的代谢C.AEDs对后代认知功能的影响D.AEDs致维生素K缺乏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3.建议癫痫女性在妊娠最后1个月每天口服维生素K()mg,并应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K以避免新生儿出血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B4.因妊娠期血药浓度易波动,建议癫痫孕妇每()个月根据AEDs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用药A.1B.1.5C.2D.3E.4参考答案:D5.抗癫痫药物用药期间还应定期监测患者()等指标,以指导癫痫患者体重的控制A.身高、体重B.体质指数C.血脂D.血糖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1.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适应症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mg/dA.50-100B.100-150C.150-300D.300-400E.400-500参考答案:C2.脑卒中患者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A.88B.90C.92D.94E.98参考答案:D3.脑梗死后()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A.2B.4C.24D.48E.72参考答案:C4.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适应症包括()A.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B.症状出现<3hC.年龄≥18岁D.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5.对于发病()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符合条件的推荐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的桥接治疗模式A.1B.3C.4.5D.9E.12参考答案:C六、复杂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1.颈动脉重度狭窄治疗的金标准是()A.CASB.CEAC.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降脂E.其他参考答案:B2.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是()A.MRAB.CTAC.DSAD.TCDE.B超参考答案:C3.关于双侧颈动脉狭窄说法错误的是()A.若仅单侧有症状,则症状侧优先B.若双侧均有症状,则可同期处理C.对于长段、复杂的颈动脉狭窄/闭塞病变,分期CE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D.分期CEA的时机选择原则为避开CEA术后过度灌注的危险期,双侧手术时间间隔至少在4周以上E.若斑块性质或狭窄度相似,则采用先易后难,分期处理的策略参考答案:B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内手术为佳A.2周B.3周C.4周D.3月E.6月参考答案:A5.对于近期出现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可推荐选择于()手术A.24小时B.48小时C.1周内D.2周内E.1月内参考答案:D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治1.后循环梗死影像学检查金标准是()A.CT平扫B.CTAC.MRI-DWID.X射线E.血管造影参考答案:C2.()是后循环梗死中最常见的症状A.眼震B.头晕C.面舌瘫D.恶心呕吐E.共济失调参考答案:B3.小脑梗死中有()%为孤立性眩晕A.10B.20C.30D.40E.50参考答案:A4.后循环梗死易误诊的原因包括()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B.缺乏定位体征或不明显C.颅脑CT敏感性低,甚至颅脑MRI(DWI)也会漏诊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5.下列关于后循环梗死的说法有误的是()A.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75%-80%B.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误诊率是前循环梗死的2倍D.急性期进展、复发风险大E.预后不良参考答案:A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策略1.()是我国第一死亡原因,发病率居全球首位A.脑卒中B.心梗C.癌症D.冠心病E.车祸参考答案:A2.血管内治疗包括()A.动脉溶栓B.机械取栓C.血管成形术补救措施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3.WAKE-UP研究和EXTEND研究提示,经过严格的影像筛选,即使发病时间超过()小时或发病时间不明,急性脑梗死也可以从静脉溶栓中获益A.4.5B.6C.9D.12E.15参考答案:A4.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禁忌症包括()A.严重活动性出血者B.已知有明显出血倾向者C.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D.结合患者病情资料及检查结果,预期生存期小于90d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5.基线血压高不能作为血管内治疗的排除指标,但较高的基线血压可能提示不良预后,建议血管内治疗前将血压控制在()以下A.200/120 mmHgB.180/105 mmHgC.160/95 mmHgD.150/90 mmHgE.140/85 mmHg参考答案:B九、青年卒中的诊治思路1.60岁以下的中风患者高达()%有颈动脉蹼A.5B.10C.20D.25E.30参考答案:B2.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多变,包括()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B.缺血性卒中C.脑出血D.癫痫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3.大多数心脏黏液瘤(75%)起源于()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E.室间隔参考答案:A4.下列关于心房颤动说法有误的是()A.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B.与年龄无关C.单纯心房颤动在青年人群中并不多见,常伴随瓣膜病和预激综合征等D.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内血栓形成和脱落E.虽然近年来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已较为普及,但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检出率仍较低参考答案:B5.下列哪些心脏疾病能引起青年卒中()A.心脏结构异常B.感染性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C.心律失常D.心脏肿瘤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十、心源性卒中1.最易发生心源性卒中的左心耳形态是()A.仙人掌型B.菜花型C.风袋型D.鸡翅型参考答案:B2.心源性卒中患者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A.20B.60C.120D.180E.240参考答案:B3.()是最多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A.横纹肌瘤B.脂肪瘤C.心内膜乳头状瘤D.粘液瘤E.平滑肌肉瘤参考答案:D4.对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者,华法林和NOACs均可用于其卒中预防,当华法林抗凝强度为INR()时,可有效预防卒中A.0.5-1.5B.1.0-2.0C.2.0-3.0D.3.0-4.0E.4.0-5.0参考答案:C5.心房颤动可使卒中风险增加近()倍A.2B.3C.5D.10E.15参考答案:C十一、颅内动脉瘤的微导管塑形1.微导管塑形,是指通过蒸汽将微导管头端塑成一定角度的弯曲,再用冷水定形,目的是()A.利于管头进入动脉瘤腔B.管头在动脉瘤内位置稳定C.防止管头抵住动脉瘤壁造成破裂D.利用管头的朝向使弹簧圈在瘤腔内适宜地分布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2.微导管头形状,大致包括()A.直头B.平面弯儿C.立体弯儿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3.栓塞前交通动脉瘤时最常用的微导管塑形模式是()A.直头B.C形C.S形D.以上均是参考答案:D4.颅内动脉瘤选择微创治疗的优点包括()A.损伤小B.恢复快C.并发症少D.易于接受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5.微导管头可以塑一个弯儿,顶多塑()个弯儿A.两B.三C.四D.五E.六参考答案:A十二、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1.NUTRIC评分≥()分,存在营养风险,应接受营养支持A.2B.3C.4D.5E.6参考答案:D2.肠内营养的绝对禁忌症不包括()A.急性腹痛B.经口摄入不足C.消化道出血量>100mlD.肠梗阻E.肠穿孔参考答案:B3.当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并发腹泻时,推荐采用Hart腹泻计分法来进行腹泻评估,对24小时之内每次粪便评分的值相加,总分≥()分即存在腹泻A.3B.6C.9D.12E.15参考答案:D4.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常见的并发症包括()A.腹泻B.误吸C.高水平GRVD.腹胀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5.当患者连续2次监测GRV>()mL或GRV监测值超过前2h喂养量的50%时,即可视为高水平的GRVA.100B.150C.200D.250E.300参考答案:D十三、脑卒中的现状及日常预防1.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要求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正常或梗死灶直径小于()cmA.0.1B.0.3C.0.5D.1E.1.5参考答案:E2.脑卒中的特点包括()A.致死率高B.致残率高C.患病率高D.复发率高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3.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且病情稳定后如果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如无绝对禁忌,可启动降压治疗A.110,80B.120,85C.130,85D.140,90E.160100参考答案:D4.下列属于脑卒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是()A.遗传B.高血压C.血症异常D.肥胖E.吸烟参考答案:A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也就是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为颅外颈部大动脉或颅内较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者颅脑CT和磁共振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直径大于()cmA.0.5B.1C.1.5D.2E.2.5参考答案:C十四、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关解剖1.下列关于面静脉说法有误的是()A.面静脉是指在眼内眦处自内眦静脉,伴面动脉下行,至舌骨平面汇入颈内的静脉B.面静脉收集面部软组织的静脉血C.面静脉通过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D.面静脉在平口角以上的部分一般有静脉瓣E.面总静脉自内向外横跨颈动脉分叉表面,汇入颈内静脉参考答案:D2.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含有下列哪些种类的纤维()A.躯体运动B.内脏运动C.内脏感觉D.躯体感觉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3.舌咽神经是颅神经的第()对神经A.三B.无C.七D.九E.十参考答案:D4.颈丛神经中最大的分支是()A.锁骨上神经B.枕小神经C.耳大神经D.面神经颈支E.锁骨下神经参考答案:C5.颈动脉鞘内有()A.颈总动脉B.颈内动脉C.颈内静脉D.迷走神经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

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特点中预测一年期缺血性脑血管事

高分辨磁共振在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特点中预测一年期缺血性脑血管事
本文通过高分辨磁共振扫描及增强,评估斑块强化情 况与治疗后一年期再次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实 验表明,随访一年的 54 例患者中,存在斑块强化的有 36 例,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间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颅内动脉斑的强化特点可能不是一年期缺血性 脑血管事件 [9] 的因素。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8 月我院 54 例症状性颅内动脉斑 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30 例,女性 24 例,平均年 龄(53.6±2.1)岁,基底动脉狭窄 20 例,大脑中动脉狭 窄 13 例,脑梗死 15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 例,患者的 年龄、性别、病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54 例患者不具有心源性栓塞、合并颈动脉或椎动脉中、 重度狭窄。 1.2 方法 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Skyra 3.0T超导磁共振, 16 通道头颅线圈。所选患者均行 3D-TOF 扫描,高分辨据 其血管狭窄部位垂直血管长轴定位。扫描参数如表 1。
度强化 4 例,显著强化 3 例),44 例未再发生过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为非事件组(中度强化 18 例,显著强化 11 例)。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强化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颅内动脉斑块的强化特点可能不是一年期缺血性
脑血管事件的因素。
【关键词】高分辨率磁共振;颅内动脉斑块;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表 1 扫描序列与参数
TR TE FOV 序列
(mm) (ms) (cm)
矩阵
层厚 间距 层数 (mm) (mm) (mm)
TOF 21 3 22×22 384×384 0.6 0.25 36
高分辨 900 16 15×15 256×256 0.65 0.8 160

成教.蓝景

成教.蓝景

病理生理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阻断血流30秒 脑代谢发生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 止,超过5分钟可发生脑梗死。缺血后神经元 损伤具有选择性
*急性脑梗死病灶由坏死区及缺血半暗带组成。 坏死区脑细胞死亡,缺血半暗带存在侧枝循 循环,尚有可存活的神经元,保护这些神经元 是治疗的关键
*血流再通超过再灌注时间窗(time window) 产生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damage)
病因及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 某些病例很难找到确切病因,
可能病因包括脑血管痉挛、来 源不明的微栓子、高凝状态等
病理及病理生理
病理
*超早期(1~6小时):变化不明显 *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组织苍白和
轻度肿胀 *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
消失,胶质细胞坏变,炎细胞浸润,脑 组织明显水肿 *软化期(3日~3周):并边区液化变软 *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组织被清除 病灶处形成胶质瘢痕或中风囊,持续数月 至2年
病因及防病机制
高血压 动脉壁变性 管腔闭塞 大脑中、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栓
形成阻塞深穿支 腔隙性梗死 血流动力学异常 狭窄远端血流减少 各类小栓子 血液异常
病理
梗死灶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 狭长形,直径3~4mm
高峰 意识清或轻度障碍
颈动脉闭塞综合
单眼一过性黑朦 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同
向性偏盲 失语症(优势侧) 体像障碍(非优势侧)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干闭塞
三偏 失语症或体像障碍
*皮质支闭塞
上部分支卒中:对侧面部和上肢偏瘫和感 觉缺失,伴失语和体像障碍 下部分支卒中:对侧同向性偏盲,对侧皮 质感觉受损,Wernicke失语或意识模糊

脑梗死诊治临床教学体会

脑梗死诊治临床教学体会

脑梗死诊治临床教学体会郝勇周夏俊吴帅蒋建明管阳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200433)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3-0084-02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梗死不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也是我国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

因此,提高脑梗死的诊治水平迫在眉睫,笔者就近年来脑梗死临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临床教学脑梗死脑血管病The Summary of Bed Side Teach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erebral Infarction//Hao Yong,Zhou Xiajun, Wu Shuai,Jiang Jianming,Guan Yangtai*Abstract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Cerebral in-farction has been not only one of the commonly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s,but also one of the diseases with relative higher mutilation and mortality in China.Therefore,it is immi-nent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 bed side teaching;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1明确症状体征、探寻责任血管脑梗死主要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等。

1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

1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

12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诊治体会
王春林;郎志荣;张海森;乐奇志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1999(014)018
【摘要】@@ 外伤性脑梗塞在临床上少见,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预后欠佳,应提高认识,我们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脑梗塞17例,其中,基底节区1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835-836)
【作者】王春林;郎志荣;张海森;乐奇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宣化市解放军二五七医院外科,075100;河北省宣化市解放军二五七医院外科,075100;河北省宣化市解放军二五七医院外科,075100;河北省宣化市解放军二五七医院外科,07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17例小儿基底节区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J], 孔伟;薛跃华;徐正保;付伟春;林亦海;冯路;王军友
2.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临床分析张国华 [J], 张国华;张荣珍;贾荣国;谢传凤
3.儿童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45例诊治体会 [J], 魏方良
4.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26例的诊治体会 [J], 燕武;燕雯
5.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 [J], 余晓龙;程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梗死区
灌注减低区
缺血半暗带
如 何 确 定 缺 血 半 暗 带
高信号和低密度的含义
常规MR
因此高信号及低密度传达了一个坏消
息:脑组织彻底的死亡。
(六)鉴别诊断
一.病毒性脑炎 二.低级别的胶质瘤 鉴别要点
① 脑梗死常同时累及灰白质,且以灰质为主
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脑功能成像,对脑缺血最为敏感
由于细胞毒性水肿,打破了细胞内、外水分子的 平衡状态,导致细胞外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受限。 ----正常情况下水分子能够自由运动,扩散不受限,也 不产生信号; ----DWI高信号表明细胞外水分子运动扩散受限。 ----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 鉴别脑梗死是新鲜或陈旧性
低于10ml/100g. min 以下时,脑灌注严重降低,发生
去极化,5分钟后可发生脑梗死
缺血后1h发生电衰竭伴随细胞缺氧,导致ATP耗竭,
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膜电位而出现去极化,谷氨酸盐 释放入细胞外间隙,导致Na+和Ca+内流,引起细胞毒 性水肿和氧自由基增多。 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脑组织梗死
亚急性期(3~10天)
早期慢性期(11~30天) 晚期慢性期(>30天)
(四)临床
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其次为大脑后、大脑前动
脉以及小脑的主要动脉闭塞 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 和高血脂症者 常于休息或睡眠时起病
临床症状和体征因闭塞血管不同而异;常见的有偏瘫、
血栓形成
• 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瘤、血管畸形 • 动脉炎 • 血管痉挛 • 高凝状态 栓塞 血栓、气体、脂肪、粘液栓、赘生物 低血压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正常脑血流量:50~55ml/100g. min 15~20ml/100g. min ,1分钟后神经电活动消失,缺血
后数小时损伤还可以恢复
② 梗死区形态呈楔形,底位于脑表面,尖指向脑室
③ 梗死与脑动脉分布区一致,胶质瘤沿白质侵犯、浸润 ④ 梗死呈脑回样强化
⑤ 梗死发病突然,胶质瘤发病缓慢
⑥ 病毒性脑炎好发年龄为儿童和年轻成人,脑梗死常见
于中老年人,且临床表现不同。
病毒性脑炎
低级别胶质瘤(36岁女性,头痛头晕半年余)
(七)小结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 CT和MR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最重要的方法,影像表现有一定
晋城大医院 晋煤总医院
磁共振科 晋记龙
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三.分类及分期 四.临床 五.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 六.鉴别诊断 七.小结
(一)概述
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
卒中或中风。 各种原因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又无充 分侧枝循环代偿供血时导致的脑组织缺血、 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症候群。
63岁男性,左侧肢体无力、头晕1天 余,言语不清半天
模糊效应期----脑回样强化
CT
T2WI
T1WI
MR-DWI
78岁女性,脑血管病复查-陈旧性脑梗死
脑梗死病灶的认识
急性期梗死灶分为中央坏死区(脑细胞死亡)
和缺血半暗带(脑损伤为可逆性)
再灌注损伤:脑血流的再通超过了再灌注时
间窗的时限,则脑组织损伤可继续加剧 再灌注时间窗:6小时
扩散加权成像(DWI)能敏感检出超急性期和急 性期脑梗死。
灌注成像(PWI):灌注减低 无骨伪影和模糊效应,对脑干和小脑的梗死敏感
影像学表现—MRI/CT
形态学:
> 24小时
同时累及灰白质,且以灰质为主梗死区形态呈楔形, 底位于脑表面,尖指向脑室,梗死与脑动脉分布区一致 信号及密度: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CT呈低密度 2~3周 “模糊效应” 1~2月软化灶 水肿和占位: 1~2周最明显 增强:3天~6周, 1~3天邻近脑膜强化:2~3周 最明显; 呈脑回、斑片、团块状;机制:BBB破坏、新生毛细血管、 过度灌注
② 岛带征: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白
质界面消失
③ 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④ 灌注成像(PWI):灌注减低
由于受骨伪影的影响,后颅窝(脑干和 小脑)的梗死容易漏诊
影像学表现--MRI
10~20%阴性
正常流空信号消失
T1WI脑组织肿胀 T2WI出现高信号(>8小时)
< 24小时
的特征 MR较CT能更早的检出脑梗死,尤其超急性期 MR-DWI能鉴别脑梗死病灶是否新鲜或陈旧 MR-DWI和PWI的不匹配区域------缺血半暗带(可逆的脑组 织),是临床挽救的目标
MR高信号及CT低密度预示脑组织彻底的死亡。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150/10万 死亡率--------120/10万,130人/小时,全部死因第 二位 致残率--------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复发率--------5年内约有20%~47%的复发 约80%的脑血管病为脑梗死
4个高
(二)病因
(三)脑梗死分类及分期
I. II. III. IV.
大动脉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 小血管或腔隙性脑梗死 原因不明
I.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类型 II. 脑栓塞 III. 腔隙性脑梗死。
脑梗死分期
超急性期(<6小时)-----溶栓的时间窗 急性期( < 3天)
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失语、小便失禁等,小脑或脑 干梗死常有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呛咳等。
(五)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
目前临床上诊断脑梗死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
要有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豆状核模糊征
即基底节区出现斑片状低 密度影,其由大脑中动脉 阻塞所引起
CT---PWI
4小时,左侧大脑半球血流灌注较对侧明显减低
T2WI
T1WI
MR-DWI
MR-PWI
发病1小时
发病2小时
发病4小时
右侧额颞叶脑回肿胀、脑沟变窄, 皮层信号增高
MR----PWI
发病4小时
68岁男性,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1. 排除出血 2. 分辨不可逆的脑组织和可恢复的脑组织 3. 确认主要颅内或颅外动脉的狭窄和闭塞
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认哪些患者适合 临床溶栓治疗。
影像学表现-- CT
• 50~60%正常 • 早期征象: ① 致密动脉征:大脑中、颈内A或椎动脉密度增
<24小时
高, CT值77~89H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