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__省略_马克思_资本论_及其创作过程为例_张雷声
02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工程
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 运用,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论的创立,马 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 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概念。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 剩余价值一般作了更广泛的探讨。他把剩余价值 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的转化关系,看做是资本一 般形式到资本特殊转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 《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 阶段
对现实社会研究和理解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原因。
概括起来说, 主要体现在:
第一,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 第二,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问题又
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 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 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 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
在与奥格斯堡保守派报纸《总汇报》关于共产主义 的争论中,马克思深感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对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性质作出探讨。
此外,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发展,要求他深入到政治 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去。
1844年8月马克思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是他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到唯物史观的逻辑推演——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例
关键 词 : 剩余价值理论 ; 唯物史 观 ; 《 资本论 》 及其手稿 ; 一般 利润率下降 中图分类号 : F 0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8 1 7 I 2 0 1 5 ) O 5 一O 1 O 8 一O 6
在早期著作中, 马克思 已经厘清一些剩余价值 理论的基本范畴和问题 , 为他后来构建科学的剩余 价值理论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考察、 深入研究并最
收 稿 日期 : 2 O 1 5 一O 1 —1 O
作者简介 : 周宏 ( 1 9 6 8 -) , 女, 陕西丹凤人 , 中共商洛市委党校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 。
1 08
周
宏: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论 到唯物史观的逻辑推演
建 出 了唯物史 观 的基 本 骨 架 。但是 , 这 一 时期 的 唯 物史 观还 不能 被称 为成 熟 、 科学 的唯 物史观 , 因为它 还没 有得 到验 证 和检验 。概而 言之 , 从《 黑 格 尔法哲
( 二) 生产 力提 高和 一般 利润 率 下降
第2 8卷 第 5 期
2 0 1 5 年 1 O月
西 安财 经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i c s
V0 1 . 2 8 No . 5 0c t . 2 0 1 5
学批判》 到《 哲学的贫困》 , 马克思 已经勾勒出了唯物
史 观 的骨架 。它 应该 包 含 如 下 几 个 主要 观 点 : 1 . 生 产 劳动 是人类 历 史 的起 点 ; 2 . 生 产力决 定 生产 关 系 ,
02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工程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从《巴黎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的“对话”中, 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 理论研究的新起点的。
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由他和恩格斯刚刚创立的唯物史 观,得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重要 结论。
他从社会总体结构中,分离出社会生产关系这一特定的 研究层次,认为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范畴, “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 因此,“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 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
概括起来说, 主要体现在:
第一,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 第二,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问题又
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 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 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 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
第四,首次形成了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 但未做系统考察。
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 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 基本内容:
(1)价值实体是抽象的 一般人类劳动。
(2)价值量是由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价值形式及其历史 的发展。
(4)价值的社会本质。 (5)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 理论的过程中最先提出来的。
《资本论》在中国百年汉译出版与研究考释
《资本论》在中国:百年汉译出版与研究考释 *◎ 付文军摘要:《资本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南。
国内的《资本论》译介和研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得以蓬勃开展起来,一系列译本和研究著述纷纷问世。
通过考察发现,国内《资本论》的译介与研究始终是与“时代课题”紧密相联的。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仁人志士们从事《资本论》译介与研究主要是为了从中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资本论》的全面传播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资本论》的系统传播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探索相适应的。
经过百年的译介和研究历程,国内的《资本论》的研究和传播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译介出版中图分类号:A811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著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南”。
《资本论》之所以有此“功效”,除了这一理论自身具有的科学性以外,还在于中国人民结合“中国”这一最大的实际。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使《资本论》成为带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
在《资本论》中国化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涉及它的研究与传播问题,只有研究好《资本论》的理论和传播好《资本论》的声音,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资本论》在中国研究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1]的思路来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1921—1949年:《资本论》的自觉译介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随着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天朝上国”的迷梦就此被打破,“唯我独尊”的状况也得以改写。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就此遭受列强的百般欺辱,“这极大地激发了有志之士为强国而求知识于西学的潮流”[2]。
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创作过程
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创作过程《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一部宏伟巨著,是一部最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著作。
这不仅从它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中把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上得到充分反映,而且还从它的创作过程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的紧密联系方面得到充分反映。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唯物史观的创立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来看,《资本论》的创作是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的,它经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理论体系的构建,最后明确为写作《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过程。
在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虽然马克思对哲学的研究先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但是,这并不是说,唯物史观的创立就先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主修法律,研究兴趣是历史和哲学,特别是哲学。
当时,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作为法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在对哲学的研究中虽然始终把哲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不断寻求唯物史观的创立,但是,马克思当时在对哲学的研究中并未创立唯物史观。
1843 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正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
可以认为,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并论证其科学性的过程。
1842 年 4 月到 1843 年 3 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遇到了有关林木盗窃事件、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以及德国摩塞尔河地区酿造葡萄酒的农民贫困破产问题,需要他为农民的物质利益辩护,需要他去探索物质利益中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内涵,这成为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
1843 年 3 月,马克思退出社会舞台回到书房。
在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中搞清楚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关于“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是理性的表现,是一种现实的理念,市民社会是由这种现实的理念产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颠倒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董良杰: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科学。
因此,探讨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对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生成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作为理论形态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两个理论形态的发展不是封闭的平行线式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端点相连的两条射线式的发展。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生成过程表现为二者的交互建构过程。
第一阶段,唯物史观的萌芽状态与否定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1841年)。
在这部博士论文的献词和序言中,马克思明确表明自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拥护者,并且把普罗米修斯当成与神灵斗争的榜样。
[1](P9)这一点在他遇到物质利益的难事之后有了更加明确的表现,《莱茵报》成为这位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战场。
《莱茵报》的活动使马克思不得不深入研究由社会生活实践的各种问题引起的新冲突,因此马克思不得不研究越来越具体的现实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
对现实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疑问,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及市民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产生怀疑。
在1843年,马克思阅读了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并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一次批判性的考察,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的符合唯物史观的观点,概而言之,政治国家不是由绝对观念而是由市民社会的性质和政治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对比决定的,明确地表明政治国家的基础是市民社会。
同时为了在现实中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使自己的学说和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现实的改造力量。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关系辨析【摘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关键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可是,我们也同样知道,马克思的伟大成果不是他一个人的贡献,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继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
真正属于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则是他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者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
我们不能机械地把两者截然分开,实际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两者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和互相渗透的。
具体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假设。
然而剩余价值理论却把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在这种哲学方法论指导下的经济学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固有矛盾性和它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是对唯物史观的证明。
一、唯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揭示,是假设唯物史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1843年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阶段,在这篇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第二,1844年马克思写作《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篇手稿中提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诸因素和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观点;第三,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阶段,第一次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关系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关系1. 唯物史观:从生活中找答案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街边小摊上买了个热腾腾的包子,这个包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历史的缩影。
唯物史观就是这么一回事,它告诉我们,历史是由具体的物质条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推动的。
简单来说,就是“人吃饭,饭养人”。
这个观点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咱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等等,都是在经济条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所以,当你看到某个社会风潮或者流行文化的时候,不妨想想它背后的经济因素,这可不是瞎说的哦。
1.1. 生活的真实力量有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比如说,经济危机来了,大家的钱包都瘪了,结果流行的潮流也变了。
这时候,唯物史观就像个聪明的老爷爷,告诉你:“嘿,小伙子,这可不是偶然。
”它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实力量在于物质基础,而这些基础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1.2. 历史的根源再说说历史的根源,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在物质条件下做出的选择。
历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结果。
如果没有一群勤劳的人民,哪来的那些辉煌的历史?所以,唯物史观让我们明白: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在创造的,而不是某个神秘力量的随意摆弄。
2. 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的面纱接下来,咱们聊聊剩余价值学说。
这是个听起来有点深奥的名词,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一场“猫鼠游戏”。
资本家出钱请工人工作,工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天,结果赚到的工资远远不如他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那部分工人创造的,但没有得到回报的价值。
就像你做了一桌好菜,结果只给别人吃,而自己却没吃上。
2.1. 劳动与价值的较量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工人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为资本家“打工”,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实际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
这就好比你拼命把车推上坡,但最后却发现这辆车只给别人开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公平?没错,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核心矛盾。
2.2. 两者的交汇点好啦,咱们来看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者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这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
我们就像在聊一杯咖啡,轻松随意。
说到历史唯物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关注那些让历史变动的力量。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能见到一些大人物、大事件,但其实背后还有许多我们不太注意的小东西。
比如说,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甚至人民的觉醒,这些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就像一部好电影,除了明星大腕,导演、编剧和幕后团队才是那个让故事走向的关键。
剩余价值学说可就更有趣了。
咱们用生活中的事儿来理解。
想象一下,假设你在一家咖啡馆工作,老板给你发工资,打个比方,工资是一杯咖啡的价钱。
但你一整天工作,做了很多杯咖啡,然而你只能拿到那一杯的价钱。
老板为什么能把剩下的那些咖啡的钱留下呢?没错,就是剩余价值!你辛苦劳动,老板却在背后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常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公平?但这就是咱们社会的运行规则。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经济基础。
这个基础就像是一座大楼的地基,没有它,整个楼都会摇摇欲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关部门、法律、文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想想看,咱们现在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追剧、上网,都是在这个经济大环境里转动的。
你如果不去理解这个背景,很多事情就像看电影时没带上3D眼镜,没法深入进去。
再说剩余价值,那个听上去像个经济学名词的概念,其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你辛苦上班,结果发现自己的钱总是花不够,甚至得省着花。
这就是剩余价值在你生活中的真实体现。
老板拿走了你辛苦赚来的价值,留下你那点可怜的工资。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遭遇,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
你工作了大半辈子,换来的却是那点工资,心里总觉得憋屈。
我们再来看历史的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生产力的变化往往导致了社会的变革。
就像那句老话,“不破不立”,没有一些大的动荡,很多事情根本不会改变。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共同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共同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共同意义,嘿,听起来可能有点深奥,但其实说起来也不难。
想象一下,唯物史观就像一双透视眼,让我们看清历史背后的真相。
它告诉我们,物质生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咱们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大事小情,都是在这物质基础上搭建起来的。
比如,你看看咱们每天吃的喝的,用的这些东西,它们都是经济活动的结果。
没有经济,哪来的文化、艺术?想想,如果没有粮食的滋养,哪能有诗人的灵感?这就像一个马车,经济是车轮,文化和思想是车厢,车轮转动得好,车厢才能平稳前行。
再说说剩余价值学说,嘿,这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家通过工人劳动获取的那部分超出工人工资的价值。
打个比方,就像你去餐馆吃饭,点了一份好吃的,结果老板除了给你服务,还从你身上赚了个盆满钵满。
工人辛辛苦苦在厂里干活,结果赚的工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就成了资本家的“意外之财”。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有些人辛苦工作,有些人却坐享其成。
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能平等分享这剩余价值,社会会不会更加和谐美好?这两者其实是有共鸣的,都是在探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唯物史观关注的是大环境,剩余价值学说则聚焦在具体的经济关系。
咱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两只手,一只手在推动历史的发展,另一只手在揭示经济的不公。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工人的汗水,他们的劳动创造了社会的财富,而资本家则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没有这些工人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像个没电的电动车,怎么也动不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两者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物质基础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但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创新也无从谈起。
你要知道,就算再聪明的人,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很难实现理想。
至于剩余价值,它也提醒我们注意社会的不平等,追求公平正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意义唉,说起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那可真是不得了的事儿。
这两个概念就像是历史的调味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加了不少风味。
想想看,唯物史观这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推动的。
听着是不是有点深奥?别着急,咱们慢慢聊。
要知道,历史可不是某个古代皇帝的随意决定,也不是几个人喝茶聊天就能解决的。
生活、经济、科技,都是推动历史的巨大力量。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条河,水流不断,有时候汹涌,有时候缓慢。
但无论怎么流,它都在改变着周围的一切。
再说到剩余价值学说,这个就更有趣了。
马克思的这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劳动创造价值。
嘿,大家都知道,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可是挣钱的背后还有一层深意呢。
你想啊,工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创造了不少价值,但老板却只给他们一部分的工资。
剩下的那些价值呢?就成了老板的“剩余价值”。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公平?这就是马克思想要揭露的东西。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工人被“榨取”了。
他让我们意识到,财富的积累其实是有一个不平等的过程。
谁在劳动,谁在受益,这里面的道道可多着呢。
你想象一下,假设你在一个超市里打工,辛苦一天,收银机的声音“嘀嘀”响个不停。
结果你拿到的工资,和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只需偶尔喝杯咖啡的管理层相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哎,这就是剩余价值学说的现实写照。
它让我们看到,工人阶级的艰辛,和资本家对劳动成果的占有。
这种剥削关系,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结合起来,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有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唯物史观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历史是由普通人的生活和劳动构成的。
想想那些为了生计而拼搏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才是历史的主角。
换句话说,历史不再是那些王侯将相的专属,而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和付出。
难道这不是一种深刻的改变吗?这两个理论的出现,让我们对于社会不平等的认识更加清晰。
以前嘛,大家可能都觉得,哎,富人就是富人,穷人就是穷人,没什么好说的。
浅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浅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王一妍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2)002
【摘要】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总页数】3页(P212-214)
【作者】王一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O-O
【相关文献】
1.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以马克思《资本论》及其创作过程为例[J], 张雷声
2.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两大伟大发现的关系 [J], 石琛
3.浅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下的我国劳资关系 [J], 张琦卉
4.陈溥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本关系考——基于唯物史观的相关论述 [J], 安雅琴
5.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在唯物史观与《资本论》之间 [J], 周露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唯物史观对《资本论》创作的贡献研究
唯物史观对《资本论》创作的贡献研究中共龙游县委党校,浙江衢州324400摘要:唯物史观对《资本论》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及其成果为《资本论》的创作奠定了正确的哲学前提;另一方面也为《资本论》的具体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支持。
科学理解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正确理解《资本论》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与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哲学前提;方法论一、前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对其的研究与完善几乎贯穿的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探索,也是其进行其他政治经济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工具。
《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明显体现出了马克思对这一天才的发现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就其前期来说是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对唯物史观的辩证否定;另一方面,《资本论》创作的后期,马克思一直坚持唯物史观,灵活运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对《资本论》进行发展与完善。
二、唯物史观为《资本论》创作的贡献奠定了哲学前提创作于1850年的《伦敦笔记》被学界普遍认为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开始的标志。
但实际上,它的酝酿准备完全是和他开始构建科学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进行的,也即从《克罗茨纳赫笔记》、《手稿》开始,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从事广义上的《资本论》创作研究工作了,《手稿》中的很多理论成果后来也都直接被吸收到了《资本论》当中去。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这些前期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实际上为《资本论》的创作做好的哲学方法论的准备,也即在《资本论》正式创作前,马克思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这也是创作《资本论》的重要的哲学前提。
从1843年到1845年初,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的唯物史观思想并不是很成熟,但已经具有突破既有理论的限制。
最明显的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否定一切私有制和竞争的作用,从而否定整个当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与我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完全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于是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制度是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雇佣劳动制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有两点: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都是商品,尤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因此商品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
这使资本主义成为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新制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紧密结合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状态,生产资料属于少数人,劳动力属于大多数人,是通过雇佣劳动把二者结合起来的。
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
它的发现使以往的全部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也为马克思建立系统的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运动规律奠定了基础。
剩余价值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作为商品价值构成。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渗透着鲜明的价值立场,这不仅体现在宏观的含义层面,而且体现在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动力来源和生产方法等微观逻辑层面。
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价值立场是密不可分的。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走向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鲁品越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7页)这两个发现完全不可分离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今天的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被人为地分离开来:唯物史观被归结到哲学,剩余价值学说被归入政治经济学。
二者关系似乎是: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应用,而唯物史观却不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由此被理解为三个不同部分的组合: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只是在讲阶级产生的条件时提到剩余劳动,后来很快就把它放置一边,到了资本主义又突然重提剩余价值,然而讲到社会主义社会时,又刻意回避。
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若隐若现,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
于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是对马克思那段经典表述简单扩充,这是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的最根本的缺陷。
实际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只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的方法论骨架。
而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则是这一方法论的分析对象,是唯物史观的血肉。
一旦我们把剩余劳动作为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本范畴,将会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哲学画卷,由此构成的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自然地被融入到这个理论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是沿着这一理论建构路径的所做的初步尝试的理论提纲。
一、剩余劳动的社会历史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看成人类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史,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仅仅停留于这种一般性认识,并不能把握历史过程中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的伟大正在于把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概念推广到人类历史领域,将人类劳动分解为两个层次,这就是“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简单地说就是因而能对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
这要从三方面来看:第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社会主义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这就从根本上客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进一步与其划清界限。
第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体。
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人群,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人物出现的局限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
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认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大体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指明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和目标。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_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而作_吴易风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而作吴易风【内容提要】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创立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剩余价值理论不容否认,市场经济中的分配不取决于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中的作用,分配关系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 分配马克思一生在自己研究的每一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马克思的这些发现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
在马克思的许多重要发现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两个伟大发现: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个伟大发现是通过剩余价值的理论分析,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一、前人对剩余价值的探索恩格斯说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类生产剩余价值已经有几百年了,他们渐渐想到剩余价值起源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在马克思以前,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经对剩余价值进行过探索。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地租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法国重农学派在纯产品即农产品扣除农业资本家的预付后的剩余产品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代表亚当·斯密在地租和利润的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利润形式上看到剩余价值的存在。
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受到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受到既有经济范畴的束缚,都没有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
19世纪初期的英国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在利用李嘉图经济理论反对资本主义时,也对剩余价值进行过探索。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剩余价值理论集中体现在《资本论》这一宏伟巨著中。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生产及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实现和分配等问题的探讨,不仅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而且也以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运动的分析,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研究,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使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得到了逻辑展开。
正如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感念马克思的伟大2008年末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政治家仿佛一夜之间又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主义”,但这一次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各国经济运营机制的反思,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试图借用伟人的理论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找一条捷径。
这些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屹立着,战斗着,发展着。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开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愈加高大,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辉。
历史的车轮正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在前进。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二,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前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
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关于唯物史观: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
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历史的一般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很难看到重复性和常规性,而这种重复性和常规性是探寻客观规律所必需的。
马克思的伟大创造在于,他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这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这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社会形态,包括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显示出了人类历史重复性和常规性,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的、在矛盾中斗争,而矛盾的解决或扬弃就在 于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不断的斗争会综 合产生出新的经济范畴。这些经济范畴的不断产 生和累积就产生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蒲鲁东 认为,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保留经济范畴的好的 方面,消灭坏的方面。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蒲鲁东 制造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种对黑格 尔哲 学 的 浅 薄 理 解,注 定 了 蒲 鲁 东 的 政 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只能是经济范畴在他头脑中的主观排列。
·1·
态”[1]544。“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 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 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 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 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 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 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 生的过程。”[1]5441846 年 5 月,马克思恩格斯完成 了《德意志 意 识 形 态 》的 写 作,在 这 一 著 作 中,他 们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批判和清算,系统地阐 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并论证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了生产方式在 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对唯物史观 作了初步 概 括。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中 关 于 唯 物 史观的论点,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关于 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野,从而使唯物 史观成为他深入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摘 要: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在《资本 论》创作过程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经济范畴特性的辩证统一; 在《资本 论》的理论内容叙述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运动的逻 辑关联; 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唯物史观与经济范畴辩 证转化的整体关照。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不仅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而 且也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印证,更重要的是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与剩余 价值理论的结合之上的。
二、在《资 本 论 》内 容 叙 述 中,唯 物 史 观 与 剩 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体现为唯物史观与资本主义经 济矛盾运动的逻辑关联
19 世纪 60 年代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时 期。从 1863 年 8 月 开 始,马 克 思 开 始 以《资 本 论》为标题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资本 论》四卷结构。《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是马 克思完成的 关 于《资 本 论 》理 论 部 分 三 卷 的 直 接 草稿。这 一 手 稿 是 继《1857—1858 年 经 济 学 手 稿》、《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之后,马克思关 于资本问题研究的又一部手稿。《1863—1865 年 经济学手 稿 》完 成 以 后,马 克 思 接 受 了 恩 格 斯 的 建议,决定分卷出版《资本论》。1867 年 9 月 14 日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了《资本论》第 1 卷。马 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起《资本论》后两卷的编 辑出版 任 务。《资 本 论》第 2 卷、第 3 卷 分 别 于 1885 年和 1894 年出版。《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 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 理论结合的典范。
2013 年第 8 期 ( 总第 217 期)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
学习与探索 Study & Exploration
No. 8,2013 Serial. No系列专题讨论之五)
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
———以马克思《资本论》及其创作过程为例
张雷声
(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驳了蒲鲁东对 黑格尔哲学的庸俗理解,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 作。一方面,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 了经济范畴,阐明了经济范畴的客观性、历史性。 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认为经济范畴是历来存在、 永恒观念的基础上,强调指出: 蒲鲁东企图辩证地 说明经济范畴的体系,但他没有把经济范畴看作 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 产关 系 的 理 论 表 现,因 而 也 就 唯 心 主 义 地 认 为 “现实关系只是 一 些 原 理 和 范 畴 的 化 身”,“这 些 原理和范畴 过 去 曾 睡 在‘无 人 身 的 人 类 理 性 ’的 怀抱里”[1]602 ,并且把实在的关系当做抽象的体 现。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认识经济范畴的唯心主 义方法,强调指出: “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 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1]602 ,经济范畴只 有从经济关系本身的运动中通过深入的研究才能 得出。经济关系是第一位的,经济范畴是第二位 的,随着生产力、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 想、范畴也 会 发 展、变 化。 因 此,经 济 范 畴“同 它 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 的、暂时的产物。”[1]603 马克思对经济范畴的唯物 史观的考察成为他构筑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的重 要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强调了矛盾斗争的实质,阐明了经济范畴之间 的内在联系和矛盾。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形而上 学臆造经济范畴体系的基础上,强调指出: 每一个 社会中的 生 产 关 系 都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 整 体,“两 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 范畴,就是辩证运动”[1]605 。马克思的这个认识, 第一次科学地指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 质和核心。针对蒲鲁东无视经济范畴之间内在联 系、通过纯粹思维活动臆造经济范畴顺序的做法, 马克思明确指出: 社会生产方式是一个总体,在这 个总体中每一种关系都只是其他经济关系的整个 锁链中的一个环节,它们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经济范畴的理解,对经济范畴顺序的安排,不能 脱离生产关系整体的内部联系。马克思由此提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哲学的贫困》是反 映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最初结合的一部重要著 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决定意义的论 点”,在这里“第 一 次 作 了 科 学 的、虽 然 只 是 论 战 性的概述”[2]。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坚持唯心 史观,力图通过给经济学提供一种哲学理论的框 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科学”。从黑格尔的思辨 唯心主义出发,蒲鲁东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 观应用于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从而把经济进 化划分为分工、机器、竞争、垄断、国家或税收、贸 易平衡、信贷、私有、共产主义、人口十个时期,认 为现实的经济关系不过是经济范畴的体现。他对 这些经济范畴作了唯心主义的庸俗解释,把任何 一个经济范畴的应用都划分为“好的方面”和“坏 的方面”,认为“好的”和“坏的”两个方面加在一 起就构成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这两个方面是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 B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462X( 2013) 08 - 0001 - 06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马克思给予人类特别是给予无产阶级的伟大的 认识工具。唯物史观的创立和运用,既使剩余价 值真正成为揭开资本主义生产奥秘,揭示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理论,也通过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和阐述使自身的科学性得到 了充分的论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 克思一生中两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构成了马克
收稿日期: 2013 - 05 - 22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12KDA005) 作者简介: 张雷声 ( 1954—)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经济发 展研究。
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两块基石,正是在这两块基石 之上,马克思彻底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无法解决 的问题,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唯物史 观和剩余 价 值 理 论 使 社 会 主 义 由 空 想 变 成 了 科 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 的结合给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供了 重要启示。
一、在《资 本 论 》创 作 过 程 中,唯 物 史 观 与 剩 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体现为唯物史观与经济范畴特 性的辩证统一
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 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 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 实践,而 是 从 物 质 实 践 出 发 来 解 释 各 种 观 念 形
在 1847 年上半年马克思写成 的《哲 学 的 贫 困》和 1847 年 12 月完成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以及 1848 年 8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共 产党宣言 》中,唯 物 史 观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阐 述 和 发 挥。这些成果 被 看 成 是 马 克 思 为《资 本 论 》创 作 所做的研究准备,同样也是研究《资本论》和现代 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入门。在这一过程中,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唯物 史观与经济范畴特性的辩证统一上,对经济范畴 客观性、历史性的认识是马克思确立剩余价值理 论的重要前提。而运用唯物史观对经济范畴的性 质以及对劳动价值学说作出正确的、科学的认识 则主要体现在《哲学的贫困》中。
资本主义 社 会 的 发 展 同 样 是 一 个 辩 证 的 运 动 过 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肯定的理解中,也同时包含 着对它否定的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 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走 向灭亡。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 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析经济范畴的矛盾的二 重性及其矛盾运动上。当然,我 们 说,在 价 值 实 体、价值创造、价值增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资 本周转、剩余价值规律、利润率下降规律等一系列 具体的理论问题上,都体现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 值理论结合的整体阐述。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可 以另文论述。《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是 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基本、最普遍、最平凡的 东西。马克思在 对 这 个 简 单、基 本、普 遍、平 凡 的 东西的研究和叙述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一切矛盾。首先,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 运动。在分析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中,马克思 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必不可 少的 两 个 因 素,商 品 是 这 两 个 因 素 的 统 一 体,但 是,两者又存在着矛盾,因为商品生产者生产使用 价值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他只有在把使用价 值让渡给消费者以后,才能获取价值。紧接着,马 克思分析了决定商品二因素的劳动二重性,即具 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具体劳 动和抽象 劳 动 是 同 一 劳 动 过 程 的 两 个 不 同 的 方 面,它们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但是,在商品交换 中,具体劳动存在不同形式,无法进行量的比较, 因而还必须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然后, 马克思又分析了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之间的 矛盾。物的人格化是指商品交换中物与物的关系 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人格的物化是指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 一矛盾的产生说明了生产关系披上了商品这种物 的外衣,商品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 系的支配权,产品支配着商品生产者,人的关系变 成了物的关系,由于这种幻觉类似于宗教迷信,所 以,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之后,马克思分析 了所有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源,即私人劳动与社会 劳动之间的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商品的 劳动总是表现为私人劳动,但社会分工又使这种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私人劳动与 社会劳动的矛盾要化解,就必须要通过交换。这 样一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 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物与物 之间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