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简介
满 族
金朝 在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 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人们对一个统 一的女真民族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金朝统治中原时期, 进入中原的女真人虽逐渐汉化但保持着相对的民族独立 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国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 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国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 及后来陆续回到东北的女真人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 在长期与汉民族杂居的过程中逐渐融合,最终成为构成 北方汉民族的一部分。 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分别称作:建州, 野人和海西,分设督司受明总兵节制,因此东北的各民 族以地域划分为三部女真,称作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和 海西女真,三部女真虽然同属一族,但是由于地理位置 不同,各部落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也都不尽相同,建 州女真统一东北各部之后将三部女真全部编入八旗,皇 太极时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太极时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满族的名称既由此开始, 同时,也有一部分辽代女真的后人并未被编入八旗, 变 成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他们是今 天满族的近亲,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 当时的一部分朝鲜族人 蒙古人和辽东汉人,甚至一些俄 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 入了满族。
满 族
简介 历史由来 满族文化 风情景点
简介
满族(满文: 拉丁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之前亦称 拉丁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之前亦称 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 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 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 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满族散居中 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 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 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 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 岩、新宾、青龙、丰宁、宽城、清原满族自治县及滦平、 隆化等民族县,和若干个满族乡。
满族介绍
八 旗 铠 甲
八 旗 铠 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语言文字
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金
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也不能表示动词词尾变化,长期以来 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 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 满族人通用汉语。满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 略加修改而成的,在新疆的锡伯族人还在使用锡伯文,并有 定期出版的锡伯文报纸,目前也有观点认为锡伯文就是满文 (祖先为融入华夏汉民族的鲜卑族)的一个变体,目前在故 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另外,满族姓氏已 经融入汉姓,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叶赫那拉”改 为“叶”、“那”“钱”等。
姓氏的转变
满族历史上的八大姓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
索绰络氏、祁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 到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姓了。现代满 族的姓氏从历史上的八大姓基本冠以汉字姓为:佟、 关、马、索、齐、富、那、郎。 除了八大姓之外还有西林觉罗氏、伊尔根觉罗 氏,郭洛罗氏等等,当然最最尊贵的姓氏要数爱新 觉罗氏了 这些现代姓氏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 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 如瓜尔隹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马隹氏改姓 马,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 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 因巴颜在满族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 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金子之意。
宰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 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拌上血肠剁碎的羊油和洋葱末、盐、 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 切片乘热食用,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我国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
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
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
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
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
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
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
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
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
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满族
满族婚俗:
满族婚礼 满族迎娶新娘时多用轿,但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 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 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在轿顶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有的 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迎娶时,轿内要有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压轿的 孩子一般是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是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土命人。 在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迎亲人们便在原订日子的前一天就动身了。打旗 的,打灯笼的以及吹鼓手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是12匹对子马,马上坐着年轻 的伴郎。在伴郎的后面是披红戴花的新郎,再后面就是接新娘所用的花轿了。 这娶亲的队伍沿途每到一个亲友家,亲友都要给新郎送礼披红。 到了新娘家之后,新郎不能立刻下马,要等小舅子来给新郎牵马,岳父上前 给新郎揣压腰钱之后,新郎才能下马。新娘上轿时不许自己走,而是要由哥 哥抱上轿,没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上轿。在新娘离开娘家之前,新郎要给 岳父岳母留下“离娘肉”,然后才能动身。 当娶亲的队伍回来后,新娘蒙红盖头,由两个伴娘从轿中搀出,新娘的脚不 能踏在泥土上,要在地上铺上红毡。拜完天地,再搀入洞房。在洞房门口, 放一马鞍,马鞍上放两串铜钱,新郎先跨过去,然后新娘再跨过去。当新娘 子跨过去之后,伴娘便随手拿拿宝瓶壶,壶中装着粮食,壶口用红布扎着,这时伴娘 接过宝瓶壶,给新娘子一个腋窝夹一个,此时还要撒五谷。 新娘被搀到屋里后,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被称之为“坐福”。“坐福” 时不能下地,到了晚上由伴娘和亲友们送新娘子入洞房。在洞房的炕上插3 支箭,然后再点上长明灯。有些地方,新郎还要求得新娘的同意才能进入洞 房。
在满族聚居的地方,与口袋房屋相适应的是 居室内的“万字炕”,民间也称为“拐弯炕”、 “转圈炕”。这种形式的炕由南、西、北相连 的三面炕组成(以南向正房为例),南、北炕 宽五尺多,长与住室的面宽相等,因“口袋房” 是两间或三间通连,搭设在室内的南北“大炕” 也分别称为“连二炕”或“连三炕”。
满族文化 -.
满族文化
• 剪纸
•
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
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
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
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
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
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
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 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 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 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国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 行。
•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
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
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
病”。
•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
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
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 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
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
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
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
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 满族补绣
•
满族民间工艺。或称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
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
•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
满族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一、民族概况满族(满文:拉丁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
目前满族人口超过一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人口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伊通、岫岩、新宾、青龙、丰宁、宽城、清原满族自治县及滦平、隆化等民族县,和若干个满族乡。
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属阿尔泰语系。
二、宗教满族人信仰佛教和萨满教。
满族人的家中供奉着佛各匣、祖宗板、祖宗架、木条等。
在满族人家中院里,迎着大门立着一根六尺高神等,竿顶是风磨铜顶,包一块红布,竿的根部故有三块石头,俗称“神石”,传说,这些是为祭祀努尔哈赤的。
满族人以鸦为“神”,把它供为“神鸟、圣鸦”。
祭祀时要把杀下的猪锁骨挂在神竿上让乌鸦吃,以示祭祀乌鸦。
满族人原始信仰敬狗,不杀狗,不吃狗肉,到满族家中做客,不能把狗皮帽子放在西坑上,因为满族人多用西炕供奉祖先,有北炕为夫。
三、语言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
满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略加修改而成的,在新疆的锡伯族人还在使用锡伯文,并有定期出版的锡伯文报纸,目前也有观点认为锡伯文就是满文(祖先为融入华夏汉民族的鲜卑族)的一个变体,目前,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
满族服饰
二、服饰特点
满族的服饰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满族服饰的基本组 成有帽饰、服饰、头饰、鞋饰、佩饰。 1.帽饰 在满族的服饰中帽饰是丰非重要的,它象征着满族的一 种礼节。在清代朝内朝外部戴帽,只是样式有所不同,一 改历代的冠制。帽又有礼帽与便帽之分。而礼帽一般指出 门、拜客或遇到重大事情,以表示某种礼节而戴的,礼帽 又称“大帽子, 分冬夏二式,冬为暖帽如图1-1,夏为凉帽如图1-2,只 是在每年的三月和八月进行更换而以。
•
(1)长袍
满族人通常是以穿长袍为主,长袍又称旗袍如图1-3,又因 他们都是旗人,所以把这种长袍称为旗袍。而旗袍是在满族 服饰中最为突出的。旗袍用料节省、制作简睫和穿用方便, 最早的旗袍是一种四开衩长袍,基本制式是圆领口,穿袖, 大襟,左衽,有扣襻,束腰带。旗袍的特征跟据年代的不同 和受文化影响的不同有不一样特征。特征一是不显露形体、 宽大平直、袍内着长裤,这是由于天下承平, 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以 及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所 致。特征二是旗袍面料厚重, 多提花、装饰繁琐。对装饰 细节的过分追求,这反映了 清代末清封建统治者病态的 鉴赏水平。特三是旗袍等级 分明、制度浩繁,是一种等 级身份的标志。增加了阶层 之间的壁垒作用。
图1-4马褂
(3)坎肩 除了旗袍和马褂外,还有独具特色的坎肩如图15。满族的坎肩镶有花边,绣有花卉图案,做工很 精致,在清代曾经成为满族的时髦服装,各部官员 见上司及平民节日会朋友都要穿。式样有大襟、对 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曾为八旗子弟喜爱的一字 襟坎肩,在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 套在袍子里穿很方便。脱坎肩时只需要解开前面和 两边的扣子,不需要脱长袍,这种坎肩叫“勇士坎 肩”。后来在袖窿处加了两只袖子,变成了“鹰膀 褂子。”但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 的 “半臂”演变来的。坎肩又称背心、马甲,是一种 无袖短衣。坎肩有棉有夹,或丝或布,多套在袍子 外面。由于坎肩美观、轻便、保暖,老少皆宜,因 此至今仍然沿用。
满族介绍.
酸汤子
住房
满族的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 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 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
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
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 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 1,068万。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 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 族属阿尔泰语系。
八旗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具有军事、生产和行 政三方面的职能,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
旗头
马蹄底鞋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 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 跟,满的步态。
男子衣物
扳指
护指
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 套,纹饰极为精美 丽,种类丰富。本图 为清代的指甲套
饮 食
香饽饽
饮食
驴打滚
沙琪玛
乱炖
血肠
起来。”
生活禁忌
满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 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 簸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 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大不敬。同时,西 炕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
满族忌服狗皮,忌食狗肉。这是满族(女 真)非常重要的习俗,对此有三种说法:一 是义犬救罕王说,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 说,三是图腾崇拜说。
觉罗氏了
这些现代姓氏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
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
满族.ppt
丧葬
•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 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报庙、烧饭。 这是满族旧时的丧葬习俗,过去,满族宗教有家庙,庙内藏有家谱书,人死后,不放在 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块木版,将尸体头朝西放在上面,然后是报丧,同时佳人在 家谱上死的名字旁画一道黑杠,就算市“报庙”了。送丧后,再坟前摆供桌、烧纸、烧 酒,然后,将馒头、肉菜一起烧掉,为止“烧饭”。“烧饭”有周年之俗,葬后七天, 四十九天,白天,周年各烧一次,连续烧三年。 备材,在老人50岁以上时,子女为老人上山砍木头,一般是果松(红松),请木匠 做两口鞑子荷包(棺材)准备着,俗称“旗材”。城市里一般都不备材,人死后,直接 到棺材铺购买。 丧仪,早期满人讲究丧礼。当家中死者弥留之际,便更易新衣,俗称“穿寿衣”。 灵床放在南炕前,头西脚东。断气之际,全家老小不许哭喊,静静地等候老人安静离开 人世。人死后,白布(纸)蒙脸,用白线绑住双脚,这叫绊脚丝(入殓时打开),还让 死者两手攥两个硬币,表示死后有钱花。还要把一只公鸡用手捏死,放在死者头前,叫 做“倒头鸡”。这时大家开始哭啼,哭得有声有韵,哭的内容都是死者生前的优点好处 ,这叫“哭九场”。满族长辈人去世,儿女穿白色孝衫。孝衫一般过七天后才脱下,等 到百日后再穿孝衫上坟烧纸,然后脱孝。
可口,极富营养。
白肉火锅
满洲饽饽
满汉全席
住宿文化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 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 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 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 俗称“万字炕”。
满族简介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 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洲族每一万人中的大 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 139.0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 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 满族的数据进进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满族服饰特色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 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 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 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 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 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 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幵挽成单发髻,结婚 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 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 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 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 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 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 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 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 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 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 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 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 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 或农历9月中旬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 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 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 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在这一 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 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 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 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 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 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 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 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 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简介.doc
满族简介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等省区和**、**、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数为10682263。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现在,只有**某些边远的满族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满族历史有悠久的渊源。
其直系认为为明代女真(亦称女直),往上可追溯到隋唐靺鞨、北朝勿吉、汉代挹娄与周代肃慎。
女真的名称出现于唐末五代,当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
12世纪初,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在首领阿骨打领导下,起兵反抗辽朝的奴役,并建立了金国政权,不久灭辽与北宋,成为与南宋对峙的王朝。
金代大量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绝大多数已融入汉族当中。
到元代,这些进入中原和散居辽东一带的女真人,与**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一同被视为“汉人”。
仍留住在今**省依兰一带的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的女真人,和分布于松花江两岸、**中下游以及乌苏里江流域、东达海岸的女真各部逐渐演化。
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努尔哈赤以建州、海西两部女真人为主体,把这些分散于**地区的女真人统一而成为共同体。
在统一过程中,努尔哈赤把被合并的女真各部部众分别编入原有的以氏族、村寨为基础的生产和军事组织“牛录”之中,并把这种基层组织逐步扩充成为八旗制度。
满族
满族的各种习俗也很多, 满族的各种习俗也很多,最有 意思的是“满族三大怪” 意思的是“满族三大怪” 窗户纸糊窗外、 窗户纸糊窗外、 大姑娘叼烟袋、 大姑娘叼烟袋、 养孩子吊起来。 养孩子吊起来。
服 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 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 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 戴圆顶帽,下穿套裤。 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 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 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 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 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 但现今的“旗袍” 鞋。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 满族女子的服装, 满族女子的服装, 而是吸收了西方 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 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 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满族秧歌
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
舞蹈。 男子表演。 庆隆舞舞蹈 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 刻痕迹。 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 一种庆贺舞蹈。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 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 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而舞的祭祀舞 蹈。
习 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 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 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 等长辈走过再行; 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 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 施礼, 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 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 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 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 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 俗称“佛爷炕” 供有“祖宗板子” 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 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 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 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 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
满族+朝鲜族民俗
2 民族起源
第一节满族民俗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 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 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外,满族人通用汉语。 而且满族姓氏已经融入汉姓 ,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因 爱新在满语中是金子之意;“叶赫那拉”改为“钱”“那”等。
第一节满族民俗
满族八大姓
佟隹氏、瓜尔隹氏、马隹氏、索绰络 氏、祁隹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 禄氏。 到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 姓了。现代满族的姓氏从历史上的八 大姓基本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 索、齐、富、那、郎。 除了八大姓之外还有西林觉罗氏、伊 尔根觉罗氏,郭洛罗氏等等,当然最 最尊贵的姓氏要数爱新觉罗氏了
“上”、“下”旗之分:
“ 上三旗”
顺
治
帝
镶黄旗 正黄旗 正白旗
“ 下五旗”
正红旗 镶红旗 正蓝旗 镶蓝旗 镶白旗
汉曹
人雪
, 满
芹
洲
正
白
旗
,
祖
籍
辽
宁
八旗旗人的特权 1.国家正规军 2.负责监视、镇压其他民族 3.每月按时从国家领取银两、粮食 4.拥有一份土地、减免徭役赋税 5.有资格担任国家重要官职 6.特殊的法律地位
唐代靺鞨首领大祚荣受唐封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国,这是满族历史上的 第一个地方政权。 公元12世纪,黑水靺鞨的后人完颜部落兴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这 是满族先人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 到公元16世纪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女真 人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温克人、鄂伦春人、锡伯人、赫哲人、 达斡尔人等,形成了一个以满族先人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
第一节满族民俗
02 民族起源——八旗制度
民族满族精讲
发饰
满族妇女幼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 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 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 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 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 米的被称为“大偏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 赤。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 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 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 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 结婚、节日、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带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 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 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旗鞋
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 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 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 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 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 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 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 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
满族
满族简介
满族历史 满族服饰
满族文化
承德满族历史及文化
满族简介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是中国的 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在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 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 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 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 凤城、新宾、青龙、宽城等满族自治县及滦平、隆化等民族县, 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朝鲜族
满族[民族简介]满族,现有人口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 0 0 0多年前的肃慎人。
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
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
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
1 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是1 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
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
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对祖国的缔造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饮食习惯]饽饽是满族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品。
饽饽是用粘米做成的。
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等。
满族的饽饽很耐饿,携带方便,风味独具,至到今天仍是颇为风行的食品。
酸汤子也是满族的传统饽饽食品。
萨其玛是驰名全国的满族糕点。
[婚丧习俗]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
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
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
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
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
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
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
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
满族民族简介
满族民族简介一、双城县满族简介1、风俗习惯,"挖地为穴以居之,喜欢养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据说可以御寒;男女善骑射。
满族的住所一般人家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
家中长辈多住北炕。
小辈的姑娘媳妇住南炕。
房屋多开南窗、西窗、北窗、冬暖夏凉。
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饭和黄米饭、黄面饽饽(即粘豆包),每逢过节吃饺子,除夕晚间要吃手扒肉,白肉血肠是满族人的适口菜肴。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过去,男女青年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3次。
每次都要带酒,俗话说"成不成,酒3瓶"。
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索要彩礼。
有猪,酒、衣服、首饰和钱等。
男方给的彩礼全都作为新娘的财产。
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坐一日,称为"坐福"。
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把酒壹和两个酒盅,新郎和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并点燃一对蜡烛通霄不熄。
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拉空";热闹一会儿自散。
3日后新郎随新娘去娘家,名曰"回门"。
满族的丧礼也很有特色。
人死后,在院子里两侧树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9尺,用红布与里布做成,幡的头尾用黑布,中间四条红布。
尸体不准停在西炕和北炕上,而要停在西屋。
头朝西,脚朝东,向外抬时不走门,而走窗户。
出殡时,亲友争抢幡上的布给小孩做衣服,相传可以避邪和不作恶梦。
一般进行土葬。
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
过去小辈对长辈是3天一小礼,5天一大礼,小辈每隔3天要给长辈请安,隔5天见长辈得"打千"。
"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滕,女人双手扶膝微蹲,幅度大小,由对其尊敬程度而定。
藏族和满族
满族的岁时节日虽与汉族没有区别, 但在欢庆形式上,仍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色 彩和地方特点。
1.除夕、元旦 2.上元节 3.清明节 4.二月二日
5.走百病 6. 腊八节 7.小年 8.元节
明王朝政治越来越腐败,边防也越来越松弛,在我国东 北地区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女真趁机扩大势力,开始强 大起来,它的领袖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藏族食物以牛羊肉、糌粑、 青稞面为主,交通方便的地 方以大米、小麦为主食。
藏族的主食---糌粑
青稞
1.藏族由于宗教信仰反对捕杀 野生动物
2.藏族有多种祭葬方式,天葬受 人尊敬,土葬最为人不齿。 还 有一种水葬,是孩子不能长大, 中途夭折所实行的方式。 藏族 人由此认为,鱼是吃他们的子 , 所以他们不吃鱼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把女真人编为 八个旗,旗既是一个行政单位,又是军事组织。 每旗下面有许多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平时耕 田打猎,战时打仗。这样既推动了生产,又加强 了战斗力。为了麻痹明朝,他继续向明朝朝贡称 臣,明朝廷认为努尔哈赤态度恭顺,封他为龙虎 将军。他还多次到北京,亲自察看明朝政府的虚 实。公元1616年,他认为时机成熟,就在八 旗贵族拥护下,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 即位称汗,国号大金。为了跟过去的金朝区别, 历史上把它称为后金。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甘南一带的藏族人民总要
欢度传统民俗节日——香浪节。 农历六月,正值藏区黄 金季节,牧场肉香奶甜,人们举家出游,到风景秀美的 大草原,搭起帐篷,过上十天半月的轻松闲适的日子。 这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连寺院的僧 人也很羡慕,都想同俗家群众一起玩乐几天。天长日久, 沿袭下来,并形成了今天的“香浪节”。 古老传统的
满族话祝福语
满族话祝福语摘要:1.满族简介2.满族话祝福语的来源和意义3.满族话祝福语的分类4.满族话祝福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满族话祝福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正文:满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满族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独特的语言和习俗。
满族话祝福语作为满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美好的寓意。
满族话祝福语的来源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满族人民的信仰、民间传说和生产生活等方面。
满族人民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有神灵主宰。
因此,满族话祝福语多涉及对神灵、自然和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同时,满族民间传说中也蕴含着许多寓意美好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祝福语的灵感来源,使得满族话祝福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满族话祝福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问候祝福、节日祝福、生日祝福、婚庆祝福、生育祝福、出行祝福等。
这些祝福语体现了满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尊重长辈、敬畏自然等传统美德。
在日常交流中,满族人民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运用恰当的祝福语,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
满族话祝福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多彩。
例如,过年时,满族人会互致问候,用诸如“恭贺新禧”、“岁岁平安”等祝福语,表达对彼此的祝愿。
在婚礼上,满族新郎新娘会接受来自亲朋好友的各种祝福,如“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等。
此外,满族人在生育、出行等重要场合,也会用满族话祝福语来表达心中的期许和祝愿。
满族话祝福语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这些祝福语是满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满族人民的信仰、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话祝福语逐渐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满族话祝福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承载着满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 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 菜)为主要蔬菜。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 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 煮的方法烹制。 满族的迚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 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 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 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 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 白肉血肠的习惯。
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 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 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 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突 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 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 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 彩,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 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 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洲族每一万人中的大 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 139.0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 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 满族的数据进进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 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 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 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 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 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 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 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 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 者、尊者致敬的礼仪。
满族喜爱粘食,喜食蜂蜜,爱喝糊米茶等等 习俗,也是他们在长期从事狩猎、采集、饲养、 农种、养蜂等经济生产的影响下,幵通过祭祀活 动的祭品被习惯地认定下来。当然,形成这种食 俗,还有地理、气候、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 满族入关统一中国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汉族 影响较大,但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惯性。从民间的 风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宫廷御点、满汉全席, 构成了满族饮食的庞大阵容,它不仅是满族民族 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烹饪宝库中的重要财 富。
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 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族传 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 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 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 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 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 晚辈住南炕。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 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 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 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 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 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 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 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 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 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 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 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汉全席中,必有烧烤菜,以猪为原料的菜 肴也占一定比例。 满汉全席中,火锅类、涮锅类、砂锅类的菜 肴,也占有明显的地位。 满汉全席中,干、鲜果品和蜜饯菜肴也是不 可缺少的菜肴。至于饽饽和粥品,则是满汉全席 的主食。 满汉全席中,关东野味尤为浓郁,熊掌、猴 头、飞龙、人参、哈什蚂等都是席上珍品。 满汉全席的菜品丰富多彩,有多种菜谱,少则 几十种,多则近二百种。往往要分多次进食。有 分两次、三次、甚至六次才能吃完。 此席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 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 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 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 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 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 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 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 或农历9月中旬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 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 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 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在这一 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满族起源问题
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 史就有6800年以上。隋唐时期,满洲族先世又称 靺鞨。至宋辽时期称女真,辽朝将女真分为两部, 开原以南称“熟女真”,开原以北称“生女真”。 12世纪中国北方蒙古族兴起,建立了幅员辽阔的 元朝,统一了中国。女真人从此臵于元朝统治之 下。 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 野人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就属建州女真。 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各部蜂起,皆称王争 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 寡”。各部纷争,仇杀无止。因此,统一女真各 部不仅仅是女真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更是女 真民族发展的强烈要求。
满族服饰特色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 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 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 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 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 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 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幵挽成单发髻,结婚 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 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 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 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 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 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语言
满语为满族本民族语言。现代满族 普遍使用汉语,除了一些学者还能应 用满语外,目前会说满语的满族人只 余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家,大多数满族 人已经不懂满语了。不过,东北和北 京地区的汉语方言中吸收了很多满语 的词汇。
民族特征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 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 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 达到40%以上。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 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 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 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 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 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 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 周围的头发。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 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 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 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 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 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 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 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 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 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 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人口与分布
人口超过1000万,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现 在满族人主要分布在:(1)中国东北的辽宁、吉 林、黑龙江三省,(2)北京及邻近的河北省, (清代规定北京内城由八旗分旗居住)(3)长城 以内的某些重要城市,基本上都是清代有八旗驻 防的战略要地。 根据清朝统计,1760年除东北和北京附近地区 以外八旗兵超过1000人的城市有:荆州、江宁、西 安、广州、镇江、宁夏、绥远城、福州、成都、 杭州、乍浦(属于浙江平湖)、青州、凉州。
四、饮誉中外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我国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古典 筵席。又称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满、汉族合宴名称。 它是我国烹饪技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清入关后,随 着国家的强大、昌盛,满族统治者在饮食上大大讲 究起来。清朝中叶,由于满、汉官员经常互相宴请 而形成。在康、雍、乾盛世,已有“满席”、“汉 席”之分。 席上珍肴有熊掌、飞龙鸟、猴头、蛤土 螺、人参、鹿尾、驼峰等,其中猪肉比重较大。做 法多是烧、烤、煮、蒸。火锅类、涮锅类、砂锅类 菜肴占突出地位。以干鲜果品、蜜饯为主要配料的 菜肴,必不可少。主食以满族饽饽为主。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 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 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 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 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 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碴子饭后用清 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 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 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汉 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 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 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 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 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 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 等。
现状
满族有语言满语和文字满文,满洲形成 后并没有文字,是在征服蒙古并与蒙古结 盟后,借用蒙古文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创 造出来的,到清朝后期,满洲族贵族逐渐 汉化,已经很少使用满语,民国建立后, 满洲族人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语言。目前, 除一些语言学者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满 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略 加修改而成的。
满族饽饽
满族饽饽武成城东北2.5公里有“满城”,此为清 代戍边满族人聚居之所。今旗人后裔已散居各处。当年 随人流传到凉州的“饽饽”却经蔡氏祖传至今,融入凉 州小吃,给当地人民带来口福。饽饽是满族同胞对各种 糕点的统称。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 佛手、马蹄等30多样花色。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 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 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 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 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 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