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案
《梅兰芳蓄须》(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梅兰芳蓄须一、教学目标1.了解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并理解其蓄须的文化背景。
2.学习相关汉字、词语、句子和故事背景知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学生如何理解蓄须的文化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汉字和词语进行表达。
2.重点: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如“蓄须”、“书信”、“臭味相投”等,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故事背景介绍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本课标题,并简单讲述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汉字学习1.引导学生学习与本文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2.组织学生进行汉字听写,并进行识字练习。
(三)课文阅读1.先自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然后进行课文朗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具体讲解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读后题1.问题导向,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班级讨论。
(五)写作练习1.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进行一篇50-100字的小作文创作。
2.面对做作业的学生,老师不仅需要好的表达能力,还需要有极好的解释和沟通能力,积极帮助学生排解因做功课而带来的焦虑、困惑及无助等情感。
(六)课堂小结1.进行课堂小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2.对学生口头表现及写作质量进行批评指导,并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文化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词汇,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主旨。
此外,还通过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词语“蓄须”和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难点•学生对生僻词“蓄须”理解的深入。
•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课文、图表、解释生词、练习题等内容的PPT。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
3.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4.学生课前阅读《梅兰芳蓄须》,做好预习,为课堂展开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生字词“蓄须”,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和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学习任务1.阅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学生认真阅读并跟读课文。
2.结合文中内容,讨论梅兰芳在该文章中展示出的哪些品质和特点。
3. 拓展活动1.请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进行情感升华,反思人生、家庭、友情等相关话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
4. 总结反馈•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点评学生表现,给出建议和鼓励,激励学生更多参与课堂学习和表达。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并尝试朗读给家长听。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梅兰芳这位大师的敬佩之情。
3.查找更多关于京剧或梅兰芳的资料,进行书面介绍。
六、教学反思•进行台上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梅兰芳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尽量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励学生学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兰芳蓄须(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兰芳蓄须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名家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掌握其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让学生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
2.了解梅兰芳作为京剧名家的成就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蓄须的涵义和象征意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文本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复印件。
2.课件PPT。
3.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4.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梅兰芳的经典唱段视频,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梅兰芳蓄须》,老师进行课文解读,重点讲解蓄须的背景和内涵。
3. 文本理解(10分钟)师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梅兰芳蓄须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展开思维。
5. 课堂展示(10分钟)每组学生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 总结梳理(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蓄须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梅兰芳蓄须》。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梅兰芳蓄须生平与成就蓄须的典故艺术影响蓄须象征学习启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良好。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__是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__,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该课文所处的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侧重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
而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__的主要内容”,该语文要素侧重于策略。
基于本单元组的导向,个人觉得首先要确定__的教学核心,也就是我们的“靶心”。
落实到__,笔者定下的“靶心”是:以感受梅兰芳高贵人格与民族气节为主,在阅读感受中渗透策略教学,并进行适当思维训练。
关注文本和语文要素并行,让学于生,是本设计的着力点,目标指向“生本课堂,快乐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词语归类、联系上下文、同伴互助等方式,了解“旦角、沦陷、租界、侵略者、深居简出、斩钉截铁”等词语意思。
借助提问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演出的几件事,通过串联的方法,把握__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以致用,复习第二单元提问策略)聚焦重点段落,运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升华梅兰芳的人格与气节,感受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准备:学生:教材、作业本、书写用品。
2.教师:课件、板贴、教案。
四、教学过程:自我介绍第一次见面,我们先认识一下,我姓蔡,大家可以叫我——,谁来跟我打个招呼吧?蔡老师你好,您好,真有礼貌,很高兴认识你,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叫我蔡蔡老师,叫叫我。
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读一读课文。
准备好上课。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上课。
第一板块播放视频,揭示课题1.播放视频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位人物吗?板书——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认识他。
梅兰芳微课介绍。
(太快)现在,你应该对梅兰芳有了一定了解吧?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ppt)——学生读,板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 (3)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 (3)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梅兰芳对戏剧的热爱和坚持。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梅兰芳的坚韧和执着。
3.学会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文中人物对话。
4.学会欣赏戏剧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基本情节。
2.学会正确朗读生字生词。
3.理解人物内心情感,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1.理解梅兰芳的内心世界和对戏剧的理解。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掌握戏剧术语。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 (10分钟)•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对于戏剧和表演的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戏剧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表演?2. 导入课文 (15分钟)•讲解梅兰芳的基本情节,介绍梅兰芳是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
3. 听读课文 (10分钟)•播放录音或老师朗读整篇文章,让学生跟读。
•分组学生同桌互相朗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4. 词语解析 (10分钟)•解释生字生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练习使用课文中的生词句子,巩固词语掌握。
5. 体验戏剧表演 (20分钟)•分组让学生模仿文章中梅兰芳的表演情节,进行小剧场表演。
•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体验梅兰芳的表演风格。
6. 思考讨论 (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梅兰芳是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 (5分钟)•回顾今天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梅兰芳的坚持和努力精神。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课后作业•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流畅地朗读出文章。
•思考并写一篇作文:“我的梦想与努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梅兰芳的故事,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戏剧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2.能够掌握生词:梅兰芳、如弓似箭。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诗句进行应用。
4.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内容和生词。
2.教学梅兰芳蓄须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内涵和意义。
2.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课本、笔、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戏剧的了解和感受。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梅兰芳是谁吗?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着课文朗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解释生词:梅兰芳、如弓似箭。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更深入。
3. 课文分析•分析梅兰芳蓄须的内涵和意义。
•导读成语和诗句,让学生理解并进行应用。
4. 拓展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进行语言运用练习,如造句、写作等。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教学重点。
•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的进步。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准备下节课要用到的学习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学生对戏剧和名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践活动和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梅兰芳蓄须 精华版教案

23*梅兰芳蓄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梅兰芳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语言运用:通过借助资料、情境体验、批注阅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感受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思维能力: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运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多个事件,提升表达能力。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梅兰芳蓄须》是一篇略读课文,讲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以避居香港、蓄须明志、卖房度日等方式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关注教学:本课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采用播放京剧名段视频的方式,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讲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
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体会人物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及其含义。
(重点)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导入:同学们,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优秀的艺术形式之一。
京剧里面有4种人物类型,也叫四大行当,他们分别是生、旦、净、丑,其中生和净是男性角色,丑是喜剧角色,旦是女性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非常有名的旦角,但他是男性,他的名字叫梅兰芳。
(板书:梅兰芳)2.简介梅兰芳。
(出示课件3、4)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出示课件5)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梅兰芳蓄须》这篇文章,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 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教学难点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国粹---京剧(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2.同学们知道是谁唱的吗对,京剧大师---梅兰芳。
让我们翻开课本第99页读第一自然段,认识一下这位京剧大师。
3.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重读“闻名世界”、“总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旦角”吗为什么还要还要留着胡须呢4.今天我们来学习《梅兰芳蓄须》,请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同学们观察一下题目有什么发现观察的很仔细,这是一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为我们指明了这节课的方向和目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阅读提示。
5.我们刚初步认识了这位京剧大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深入的了解这位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二、朗读课文,扫清障碍默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学生汇报请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有两个多音字“要”、“宁”。
读一读2-7自然段,思考梅兰芳先生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三、整体感悟,体会思想从这几件事中你体会出梅兰芳先生怎样的情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课文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小组合作学习,把相关句子画下来,研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
《梅兰芳蓄须》经典教案

《梅兰芳蓄须》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梅兰芳蓄须》一文,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
o学生能够理解梅兰芳作为一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特定历史时期通过蓄须明志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o学生将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文学术语和概念,如“蓄须明志”、“爱国情怀”、“民族气节”等。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讨论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兰芳蓄须的深层含义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o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从文本中感受梅兰芳的内心世界和坚定信念,形成自己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o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梅兰芳这位文化巨匠的敬意和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热爱。
o通过学习《梅兰芳蓄须》,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在特殊时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
o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学生对《梅兰芳蓄须》的准确朗读和深入理解,包括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o学生对梅兰芳蓄须这一行为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
o学生对相关文学术语和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2.教学难点:o学生对《梅兰芳蓄须》所传达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层情感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o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梅兰芳的内心世界和坚定信念,形成自己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o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梅兰芳的生平介绍、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梅兰芳蓄须》的原文、注释、译文等。
o设计观察、讨论和感悟的活动方案,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o收集与梅兰芳和历史文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o准备一些与爱国情怀、民族气节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文章,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学生准备:o预习《梅兰芳蓄须》,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o收集与梅兰芳和历史文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解读文章,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语境中理解沦陷、困顿、侵略、骚扰、不堪其扰、斩钉截铁、破绽等词语。
2. 迁移方法,借助鱼骨图与关键词概括,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期间遭遇到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借助补充材料,结合文中梅兰芳的言行,感受他的民族气节,积累更多的人物故事,生发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重难点:1.迁移方法,借助鱼骨图与关键词概括,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期间遭遇到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补充材料,结合文中梅兰芳的言行,感受他的民族气节,积累更多的人物故事,生发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补充阅读材料,《1+x》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识梅兰芳【借视频与资料认识艺术家梅兰芳】1、观看2分钟表演视频这出戏的剧名?——《贵妃醉酒》这位贵妃的扮演者是?——梅兰芳(板书:梅兰芳,旦角),这人可厉害,还是位男性2、梅兰芳先生是何许人?3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材料一,来认识认识梅兰芳。
3、梅兰芳先生果然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声望,难怪称为艺术大师。
在舞台上他唱旦角,旦角是女性角色,所以他要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他艺术创作最巅峰的几年,却留起了胡须。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吧(板书:剃须,蓄须)活动二:关注人物与事件梳理课文内容【把握重难点,学生全体参与学习。
提供策略支架“用关键词概括”,提供可视化思维导图“鱼骨图”、“时间轴”,化减难度,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
通过学习单的练习和反馈,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把握学情。
】4、自学: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实在不能理解的可以请教同学。
5、出示词语:这课的生词比较多,谁来读读?纠缠、逼迫、骚扰(指名朗读,正音)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都是写日本人的)对,故事就发生在日本人侵略我国的抗日战争期间。
梅兰芳蓄须教案(6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优秀6篇)梅兰芳蓄须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想尽办法拒绝日本侵略者演戏,赞扬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但四年级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的不多,加上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微课、图示、资料链接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简要概括等方法,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从而完善《作业本》上的事件梳理思维导图,继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大致了解内容后,围绕“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进行批注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入境想象、借助资料、合作学习等方式,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1.借助资料,理解“沦陷”、“租届”、“大东亚圣战”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宁、要”。
2.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重点通过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四、教学难点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纸,学习资料卡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识梅兰芳1.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
预设一:原名澜,又名鹤鸣,梅兰芳是他的艺名。
预设二:他被誉为京剧大师。
预设三:生活中的梅兰芳是男的,而舞台上扮演的却是旦角。
(了解“旦角”,欣赏《贵妃醉酒》视频片段)预设四: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2.了解“蓄须”。
梅兰芳蓄须教案5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5篇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所以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音乐等,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讲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
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学建议:可以用蓄须这件事为线索展开教学,或问题引导,或抠词抠句,或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认识、体会、表达,适时地进行点拨、补充,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个生字,掌握本课多音字。
2.默写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它经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激发对梅兰芳尊敬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梅兰芳蓄须。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2.过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什么是爱国。
3.教师简介梅兰芳。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 (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生词和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兰芳的传奇故事。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教学与学习。
2.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梅兰芳蓄须》的教材。
2.针对课文内容准备的图片或实物道具。
3.黑板、粉笔、教学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梅兰芳”这个名字,让学生谈论他们对梅兰芳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介绍《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1.教师板书新生词,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2.练习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巩固学习。
第三步:理解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回答问题。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四步:课文解析1.逐段解析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段文字的意思。
2.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步:拓展活动1.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重新创作课文故事情节或写下自己对梅兰芳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2.学生互评,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文《梅兰芳蓄须》的阅读理解练习。
2.完成生字词的书写作业。
七、教学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讨论《梅兰芳蓄须》的故事,促进家校合作。
2.组织学生看戏曲表演视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剧表演形式。
以上为《梅兰芳蓄须》教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第【1】篇〗23*梅兰芳蓄须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难点感受梅兰芳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都是会认字。
其中“订、宁、妄”都是后鼻音,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发音要到位,不要读成前鼻音。
同时,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课文中先读一读词语,然后再试着朗读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最后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的程度。
2.阅读理解认真研读课文,弄清课文要讲述的四件事情:“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其中“自伤身体”这件事写得最详细。
先弄清课文的几个小故事,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找出梅兰芳拒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体会梅兰芳的可贵品质。
3.表达运用想象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时的心情、动作、神态,从中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在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梅兰芳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想对梅兰芳先生说的话,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1.预习提纲(1)搜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
(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理解生字,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出文章的四件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京剧视频选段。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视频。
(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2.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第【1】篇〗一、背景分析在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中,权盼盼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而蓄须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来表现梅兰芳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案例描述教学中,权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扣住课前教学提示主问题“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精心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小组合作,顺利达成了系列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四人一小组,仔细阅读课文,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完成表格填写。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即时了解学情。
2.分组汇报,品词析句。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课件,适时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
A. 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课件出示:多次逼迫、蓄须明志。
板书:蓄须)B. 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课件出示:无法养家、卖房拒演。
板书:卖房)C. 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课件出示:强硬要求、打针拒演。
板书:舍命)3. 依据表格,学讲故事。
学生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关键信息,讲述梅兰芳拒绝演出的故事。
三、案例反思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权老师巧妙地运用表格,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笔者认为,表格的运用有以下三点“妙”处。
1. 简洁明了,利于精准提取关键信息。
围绕表格的填写,学生需要通过独立自主和小组合作,从多个句段中提取出关键词句。
提取的过程正是进行深入理解和遴选的过程,学生完成了关键信息的提取,也就逐步完成了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训练目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蓄、迫、缠”等1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
2.借助图表理清梅兰芳四次拒演的方法,学会串连几件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感知梅兰芳拒演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及危险,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一、导入新课,字词过关1.猜一猜:同学们,你来猜一猜这两张照片是不是同一个人?他是谁?(板书:梅兰芳)谁来介绍一下梅兰芳?课文有一句话是介绍梅兰芳的,谁找到了?(出示: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引读第一段:是的,梅兰芳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ppt(板书课题:蓄须)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23课,齐读课题——略读课文2.下面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出示词语,认读正音:出示多音字,根据意思来辨别读音:要宁3.理解词义:旦角租界斩钉截铁二、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1.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最主要的两个学习任务。
读课文,试着完成第一个学习要求。
2. 交流: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完成语作80,第3题。
投影展示3.概括主要内容。
试着用上这些词:不惜甚至直到宁可……也不三、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过渡: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看看橙色框框中拒演的部分,为了便于记忆老师用四字词语来给他们取了小标题: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针装病。
请同学们读课文2-7段。
1.找出梅兰芳在拒演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请在边上批注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写好后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班级汇报交流,教师预设(1)避港拒演①遇到的危险和困难: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②人物资料补充:当时梅兰芳在国内京剧界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与程研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
在1930年前往美国并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轰动,并获得博士学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优质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梅兰芳蓄须》。
–能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基本意思。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故事进行深度思考。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词语解析•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拼音、读音和词义。
4. 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句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5. 课文讨论•学生就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进行相关作业或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
通过多种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的优质创新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 (4)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梅兰芳蓄须》。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背诵整首诗歌。
4.培养学生对梅兰芳及其艺术的兴趣。
5.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背诵整首诗歌。
三、教学准备1.课文《梅兰芳蓄须》。
2.课件或图片展示梅兰芳的形象。
3.录音设备,播放录音示范朗读。
4.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10分钟)1.引入诗歌《梅兰芳蓄须》,简要介绍梅兰芳的背景和艺术生涯。
2.引导学生思考“蓄须”在诗歌中的意义。
第二步:诗歌学习 (25分钟)1.首先播放录音,示范正确的朗读。
2.解释生词和生僻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分段解读诗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第三步:朗诵 (20分钟)1.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信和魅力。
2.指导学生调整语速、语调,让朗诵更生动。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 (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总结诗歌《梅兰芳蓄须》的核心内容,理清诗歌结构。
第五步:作业布置 (5分钟)1.布置背诵《梅兰芳蓄须》全文的作业。
2.鼓励学生撰写一篇感想或评论。
五、教学反思1.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可能对语言较差的学生有难度,需提供额外辅导。
2.朗诵环节可增加感性体验和情感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梅兰芳的资料,谈谈对这位艺术家的看法。
2.可以组织学生观赏京剧表演或戏曲片段,深入了解京剧文化。
七、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以优化教学方法。
2.收集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修改和调整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梅兰芳蓄须》这节课中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愿学生们在欣赏文学艺术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梅兰芳蓄须教案8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8篇梅兰芳蓄须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迫”等1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4.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__大意。
教学难点1.梳理__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__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具准备1.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来谈一下。
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这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
(课件出示2)师: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好习惯,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学们的习惯很好,批注得很详细。
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对于生僻的字词两人结合解决;实在有困难的字词可请教老师。
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可见你们的自主能力很强。
刚才我在下面有同学把自己的疑问留给了我,这样,先看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生字、词语,看有没有大家想知道的。
3.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用幻灯片展示出,和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把同学们的疑问强调一下,并提醒该学生注意。
然后通过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的方式对生字词进行巩固。
4.再读全文,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迫”等1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
民族气节。
4.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
概括出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
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
概括出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
节。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
概括出来。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来谈一下。
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这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
师: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好习惯,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有一句话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学们的习惯很好,批注得很详细。
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对于生僻的字词两人结合查字典解决;实在有困难的字词可请教老师。
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可见你们的自主能力很强。
刚才我在下面有同学把自己的疑问留给了我,这样,先看一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生字、词语,看有没有大家想知道的。
3.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用幻灯片展示出,和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把同学们的疑问强调一下,并提醒该学生注意。
然后通过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的方式对生字词进行巩固。
4.再读全文,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也可同桌对读,相互检查,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蓄、迫、纠、缠、邀、扰、拒、签、订、宁、要、妄”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宁”在本课读(nìnɡ),避免读成(nínɡ),“要”在本课读(yāo),“迫”读(pò)避免读成(pè),注意读准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2.梅兰芳明白日本人一次又一次“邀请”他登台的目的,更明白地拒绝日本人,在当时来说就等于放弃自己挚爱的京剧艺术。
“茫茫青史……”著名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接下来的几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板书: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
3.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后三件事,画出能表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或令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做出批注。
4.学生交流。
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老师提示: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注意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用笔画起来;然后展示,最好用课文中的词语总结,也可提示让学生根据梅兰芳先生辗转的地点来分析总结。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思路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把握住梅兰芳先生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骚扰,辗转的几个地点来说,这样不容易乱。
哪位同学先来总结一下?
(2)这五件事叙述得有详有略,你们认为其中哪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具体地描述了哪些内容?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设置问题:这件事情的叙述用了多少个自然段?你认为这件事作者在叙述时抓住了梅兰芳哪些描写?语言、行为、心理,能试着读读吗?你感觉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蓄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蓄不行吗?此时梅
兰芳的心情怎么样?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师小结:梅兰芳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梅兰芳内心是苦闷的,蓄须后内心又是极为痛苦的,我们来读第3自然段,感受一下梅兰芳当时的精神世界。
(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一下他吗?学生交流讨论。
“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 让学生评价梅兰芳先生的做法,体现
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他热爱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
他是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老师指导学生再读第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
”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
(2)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
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
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
讨论总结梅兰芳先生高度的精神境界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
让学生自由的谈谈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内心升腾起对梅兰芳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