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答问(南宋朱熹)

合集下载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朱熹的简介: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19 岁进士及第,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

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奸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

朱熹不但是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尊称其为朱子,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

在理学发展,朱熹是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有,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客观自然的存有,无情意,无造作。

在理与气、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气统一,他认为理通过气产生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 (《宋元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在福建讲学。

晚年卷入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

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元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父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门人,少时又师从属于“洛学”一派的胡宪、刘勉之、刘子。

他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

“道南一脉”

“道南一脉”
杨时的学师过程,先后受学于程颢、程颐。杨时从学于程颢三年,其中多次亲承程颢游学,及迟归后亦尝有书信往返。由于杨时资禀甚高,故深受明道喜爱,程颢“每言杨君会得最容易”,并曾赞杨时聪明,“是学得灵利高才”[3],能举一反三:同门好友吕与叔亦谓:“伯淳尝与杨时读了数篇,其后尽能推类以通之。”[4]
从罗从彦的求学历程了解其志愿后,可进一步探讨,究竟什么是龟山所传?据龟山语录《余杭所闻》记载:“语罗仲素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不知学成要何用。此事体大,须是曾着力来方知不易。大学者,学圣贤之所为也,欲为圣贤之所为,须是闻圣贤所得之道,若只要博通古今为文章,作忠信愿悫不为非义之士而已,则古來如此等人不少,然以为闻道则可。……学而不闻道,犹不学也。”[19]这里有所谓“学而不闻道,犹不学也”,究竟道与人有何关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又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与人的“性”,“命”是息息相关的,道是人性的根源,也是生命过程的准则,亦是生命的终极关怀。杨时书信中的《答吕居仁书》其三记载:“大学者,必以孔孟为师,学而不求诸孔孟之言,则末矣。”[20]杨时覆信给弟子吕本中时,亦反复叮嘱学要以孔孟为师,才不会错过。由此知悉,杨时认为效法孔、孟,以至于“闻道”,是儒学立志为学的根本意义。
摘要: “道南一脉”是宋明理学由北宋到南宋的重要传承学系,亦是二程“洛学”至朱熹“闽学”之间的重要中介学脉,在中国理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本文拟就其主要代表人物:杨时、罗从彦、李侗等生平、活动及理论,探究二人的理学思想和“道南一脉”的“内圣”之学的学术特色。
关键词: 道南一脉;杨时;罗从彦;李侗
怎样是学至于闻道?可参考以下二则龟山教豫章读书方法:首先,据《余杭所闻》记载,豫章问龟山如何看诗,龟山答曰:“诗,极难卒说,大抵须要人体会,不在推寻文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者情之所发也。……惟体会得,故看诗有味,则诗之用在我矣。”[21]以看诗为例,可由诗所表述的文义,体会文字背后所流露的诗情、诗意,因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者情之所发”,至体会有心得时,便可运用自如,“则诗之用在我”。龟山所谓的读书方法,人有先从“我注入经”,再而“六经注我”之义。

朱熹年表

朱熹年表

陈道南编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庚戌1岁九月尤溪十五日午时出生于尤溪城外青印溪南毓秀峰下郑安道(义斋)馆舍。

父朱松为其取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以排行又叫五十二郎。

湖南常德钟相、杨么起义。

金兵南下攻杭州高宗逃往温州。

高宗绍兴元年1131辛亥2岁二月古田为避兵乱,随父逃往古田龙爬。

建州范汝为,刘时举起义秋宁德随父逃长溪,寓居在宁德龟龄寺。

绍兴二年1132壬子3岁正月桐江月初,随父避乱,逃奔福州,渡鸡屿洋,躲居桐江。

范汝为义军被剿灭。

朱松自桐江归尤溪途经福州投谒胡世将,进献进据中原克复神州之策,因而受胡保荐。

正月尤溪初九,随父重回尤溪。

五月泉州朱松除泉州石井镇监税,南下赴任,熹随往。

绍兴三年1133癸丑4岁泉州随父在泉州石井。

张敦颐为朱松赎回其婺源百亩先业田。

绍兴四年1134甲寅5岁尤溪父应诏入都前携家归尤溪,熹始入小学。

诵《孝经》,即书“若不如此,便不成人”于其上。

嘗指日问父“日何所附?”父日“附于天。

”又问“天何所附?”父奇之。

嘗于群童嬉遊,独在郑氏馆舍前沙洲上用指画八卦。

始读四书。

三月随父入都。

三月,朱松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循左从政郎。

祖母程氏与祖父朱森合葬于政和县东北莲花峰下护国禅院西。

八月祖母程氏卒,随父丁忧归尤溪。

绍兴五年1135乙卯6岁政和父迁居政和星溪庐墓守丧,随往。

常就读于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

四月,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杨时卒,年八十三。

绍兴六年1136丙辰7岁政和随父在政和守丧。

长兄、二兄夭亡。

绍兴七年1137丁巳8岁六月浦城父入都前,送熹母子寄居浦城。

其父服除应召入都。

八月,入对中兴恢复大计。

召改左宣教郎,除秘书省校书郎。

绍兴八年1138戊午9岁三月临安熹母子随父入都临安。

就学于杨由义,习司马光《杂仪》等。

见到尹焞,得其《论语解》而录之。

十一月,初见刘勉之、胡铨。

三月,朱松除著作佐郎。

四月,为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

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十二月朱松与同馆职官联名上奏,痛斥乞和。

秦桧任相。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

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祖籍微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

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诞生于南剑州(南平)尤溪郑氏草堂。

幼年从父朱松学,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朱熹遵父遗命,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依附朱松生前挚友刘子羽,子羽视朱熹如已子,建紫阳楼,以供朱熹母子居住,朱熹遂定居武夷。

朱熹一生宦途坎坷,仕宦七载,立朝仅46天,任祠官达23年,待职、无职或罢职16年。

仕宦虽短,政绩却十分斐然。

他在一生中与武夷山结下不解之缘。

自14岁定居武夷山市,至64岁迁居建阳考亭的五十年里,武夷山几为他的后花园。

他不但童年、少年时期常随其师刘子翬来武夷山讲读,入仕后的四十余年中,除去外地为官七载和各地论道外,其余时间多在武夷山。

淳熙十年(1183年),他在武夷九曲溪的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武夷精舍,聚集四方士子、讲学授徒。

朱熹在武夷山著书立说,相继撰写和编次了《程氏遗书》、《论语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伊洛渊源录》、《程氏外书》、《近思录》、《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诗集传》等二十余部著述。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

三、学术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 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 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 完备的意识形态。 • 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 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 场程式。
•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 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 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 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 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 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 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朱熹 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 重要影响。
主要著作
• 《谢上蔡先生语录》 三 卷 绍兴29年(1159) 《论语要义》 隆兴元年(1163) 《论语训蒙口义》 隆兴元年(1163) 《延平问答》 隆兴二年(1164) 《诗序辨说》 一 卷 乾道三年(1167) 《困学恐闻》 隆兴二年(1164) 《程氏遗书》 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乾道四年(1168) 《家礼》五卷 乾道六年(1170) 《论语精义》 二十卷 乾道八年(1172) 《孟子精义》 十四卷 乾道八年(1172) 《资治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 乾道八年(1172) 《八朝名臣言行录》 五十九卷 乾道八年(1172) 《西铭解义》 一 卷 乾道八年(1172)十月 《太极图说解》 一 卷 乾道九年(1173)四月 《通书解》 四十卷 乾道九年(1173)四月 《程氏外书》 十二卷 乾道九年(1173)六月 《伊洛渊源录》 十四卷 乾道九年(1173) 《古今家祭礼》 二十卷 淳熙六年(1174) 《近思录》 十四卷 淳熙二年(1175) 《阴符经考异》 一 卷 淳熙二年(1175) 《婺源茶院朱氏世谱》 一 卷 淳熙三年(1176) 《论语集注》 十 卷 淳熙四年(1177) 《孟子集注》 十四卷 淳熙四年(1177) 《大学章句》 淳熙四年(1177) 《中庸章句》 淳熙四年(1177)

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以《延平答问》为核心的思想史研究

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以《延平答问》为核心的思想史研究

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以《延平答问》为核心的思想史研究许伟【摘要】[摘要] 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有两种传统解释,分别受到西方哲学式和苏联唯物辩证法论式的影响。

二者都是从《朱子语类》出发,结合自己的范式进行解释。

八十年代以来,朱熹思想史研究对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

对《延平答问》的文本研究,揭示了朱熹接受理一分殊的历史情境,显示“理一分殊”最初是作为辨别异端的标准和伦理命题被朱熹接受,后来被朱熹扩展到本体论和功夫领域。

对于延平时期的朱熹,《论语》和《孟子》的重要性大于理学文本,《论语》“一贯”章对于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而面对“如何领会理一”的问题,朱熹在走向程颐和《大学》的道路中,将理一分殊扩展到认识和功夫领域。

正是由于对“理一”本身的思考,才使得朱学呈现出“道问学”的特色。

【期刊名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5)002【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 朱熹;理一分殊;延平答问陈来指出:“经过80年代,以朱子学研究为代表的新儒学研究,在哲学史研究、文献学研究、思想史研究三个方面都在客观性、学术性、全面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1]基于年谱类著作完成的朱熹思想史研究,使传统解释中不合历史的裂痕显现出来,有些问题至今悬而未解。

本文试图通过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历程的分析,揭示出传统理论面对的思想史质询中出现的问题。

一、“理一分殊”的传统解释及问题关于朱熹的理一分殊,旧时代(八十年代前)的研究方式基本上是从《朱子语类》中寻章摘句,构筑出理论。

第一种传统解释的表述是:存在一个理体(理一),世间万物都具备与这个理完全相同的理(分殊)。

其依据主要是《朱子语类》的几段:“伊川说得好,曰:‘理一分殊。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

”(夔孙)[2]2“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谦)[2]“自下推而上去,五行只是二气,二气又只是一理。

最新福建朱子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资料

最新福建朱子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资料

2014 福建朱子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1、朱熹出生于哪一年?(A)960 (B) 1010 (C)1130 (D)13802、朱熹出生在福建什么地方?(A)尤溪(B)武夷山 (C)建阳(D)建瓯3、朱熹祖籍徽州。

之后世代居闽,被称为朱氏“入闽始祖”是谁?(A)朱松 (B)朱在 (C)朱森 (D)朱明4、“考亭学派”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学派,考亭位于何处?(A)建阳(B)浦城(C)泉州(D)上杭5、朱熹的终老地在福建哪里?(A)建瓯 (B)建阳 (C)武夷山 (D)延平6、最能代表朱熹思想的是哪部著作?(A)《四书集注》(B)《楚词集注》(C)《伊洛渊源录》(D)《近思录》7、“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冯友兰(B)任继愈(C)张岱年(D)蔡尚思8、“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这是哪一位学者对朱熹的评价?(A)王阳明(B)全祖望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这首诗的标题是?(A)《题西林院壁》(B)《观书有感》(C)《春日》(D)《考亭沧洲》10、1972年毛泽东主席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书是朱熹的什么著作?(A)《楚辞集注》(B)《四书集注》(C)《周易本义》(D)《近思录》11、著名典故成语“程门立雪”讲的是福建哪两位学者求学的故事?(A)朱熹与杨时(B)朱熹与李侗(C)杨时与游酢(D)朱熹与游酢12、朱熹曾经在福建的尤溪、建瓯、建阳、崇安(武夷山)、延平一带居住过,其中在何处居住的时间最长?(A)建瓯(B)建阳(C)崇安(D)延平13、国务院于()年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保护发展朱子文化。

(A)2009 (B)1986 (C)2001 (D)199614、朱熹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是谁?(A)刘子羽(B)刘子翚(C)李侗(D)胡宪15、闽学又称朱子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是以( 兴起,由此推进中国乃)为代表的新儒家的至东亚社会文化的发展。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朱熹的个人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曾任秘阁修撰等职。

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

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

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

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

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朱熹(南宋理学家)—搜狗百科

朱熹(南宋理学家)—搜狗百科

朱熹(南宋理学家)—搜狗百科年少求学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初入仕途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

秋七月,朱熹至同安。

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

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

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

朱熹的老师是谁_朱熹近思录的内容

朱熹的老师是谁_朱熹近思录的内容

朱熹的老师是谁_朱熹近思录的内容朱熹是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因为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着十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然而关于朱熹的老师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朱熹的老师是谁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朱熹的老师是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朱熹的老师其实朱熹的老师并不是只有一位,许多人都曾经教导过他,并传授过他许多重要的知识,然而在这些老师之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就要说李侗了。

李侗是出生在1093年的人,去世的时间则是在1163年的时候。

他的字是愿中,是南剑州地区的人,因为生活在延平,所以人们也会尊敬的称呼他为延平先生。

在李侗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曾经拜罗从彦作为自己的老师,后来他又成为了朱熹的老师。

当年青年时期的朱熹就是在路过延平地区的时候探访过李侗,并且向他请教过许多重要的问题。

他们师生几个都是非常著名而伟大的理学大师,在古代时期人们曾经将这四个人合称为延平四贤。

在从罗从彦那里得到了真传之后,李侗一直在山田之间隐居,已经拒绝参与任何的世俗事务,据说他用了四十多年潜心钻研理学,后来又将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核心仁和性理的学说传授给了朱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朱熹将李侗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同时也将唯心主义变得更加完整,尽管这个学说有些抽象,或者说有些背离唯物主义,但是在当时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朱熹近思录的内容《近思录》是淳熙二年依朱熹、吕祖谦两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而成,全面论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囊括了在此之前理学学派大家的思想。

宋孝宗二年,吕祖谦与朱熹二人在寒泉精舍讨论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感慨他们学识渊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把握其中的要义,所以从中精选了622条,著成了《近思录》。

《近思录》分为14卷,其中“近思”二字来源于《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朱熹给此书取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做学习二程等人著作的阶梯,学会了他们的著作,才能进而的学会《六经》,防止一些学子好高骛远。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体裁:诗题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名字:朱熹年代:宋代描述: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翻译: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原文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

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

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

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

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

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

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赏析二:思想内容《观书有感其二》是宋代学者朱熹的作品。

这首诗是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阐述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赏析三:艺术特色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朱熹的名⼈故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更多⼉童故事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学家。

他19 岁进⼠及第,多次担任地⽅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

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

朱熹不仅是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闽学派的代表⼈物,世⼈尊称其为朱⼦,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师。

在理学发展,朱熹是集⼤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主义的体系。

这⼀体系的核⼼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不灭的客观⾃然的存在,⽆情意,⽆造作。

在理与⽓、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统⼀,他认为理通过⽓产⽣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朱熹于宋⾼宗绍兴⼗⼋年(1148)中进⼠,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平⽣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于朝者四⼗⽇” (《宋元学案·元晦学案》上),⼀⽣主要的时间(约四⼗年)在在福建讲学。

晚年卷⼊当时朝廷的政治⽃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也被定为“伪学⾸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

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哲”之⼀,⽽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和孟⼦。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化,⽽且还元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本,“朱⼦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化领域都拥有举⾜轻重的地位,产⽣相当⼤的影响。

朱熹幼承家学,其⽗朱松是杨时弟⼦罗从彦的门⼈,少时⼜师从属于“洛学”⼀派的胡宪、刘勉之、刘⼦。

以朱熹的观书有感命题写作文

以朱熹的观书有感命题写作文

以朱熹的观书有感命题写作文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明如许?唯有源头活水④去。

观书有感(其二)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一向高速行驶必须白费很多固定式力气,今天却能够在江水中央自在承江边。

作品赏析其一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朱熹在建瓯之二——逝后的恩泽

朱熹在建瓯之二——逝后的恩泽

朱熹在建瓯之二——逝后的恩泽引子:朱熹其人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晚年自称“茶仙”。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学派称为“闽学”或“朱子学”。

朱熹与建瓯渊源颇深。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年仅七岁的童年朱熹随父母入住建瓯水南,并留下一段“坐沙画卦”的佳话。

成年后,又回到建瓯参加科举考试;成名后,还经常回到建瓯讲学。

那么,朱熹去世后,又有哪些朱子文化遗存流传在建瓯,可供世人瞻仰和凭吊呢?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就是“朱熹在建瓯之二——逝后的恩泽”。

一、首先来说说建瓯的朱文公祠(又称朱子祠)。

1、建瓯的朱文公祠是如何兴建起来的?朱文公祠在建瓯城内中和坊紫霞洲,即今磨房前农业技术发展中心至樟树下种子公司处。

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70岁。

四月,朝廷有旨,让朱熹守朝奉大夫致仕,致仕即退休。

朱熹作《致仕告家庙文》,希望到建宁府(今建瓯)建家庙祀祖,将主持祭祀之事交长孙朱鉴(时年10岁),嘱二子“埜、在相与佐之。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朱埜已过世17年,辅佐侄子朱鉴的重任当然落在朱在身上。

于是,朱在遵父遗嘱,带同朱鉴自建阳考亭迁来建安(即今建瓯),在高门外建造祠堂奉祀朱文公。

立文公先生祠堂于郡治之东,家人也随居其侧,尝题门符曰:“筑室承先志,卜宅本贻谋”。

(贻谋:即指遵从父亲遗愿)(见《朱在圹志》)南宋宝庆三年正月建成,祀文公神主于其中。

南宋端平三年(1237年),朱在进封建安郡开国侯,加食邑二百户,赐紫金鱼袋。

朱在得此殊荣,于是选址紫霞洲(今建瓯城区磨房前)建开国侯府第,并在府右建朱子祠奉祀。

因此,长房遵朱塾为一世祖、三房遵朱在为一世祖,在建瓯繁衍子孙。

2、建瓯的朱文公祠经历了哪些大的兴废与沧桑?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建瓯的朱子祠建造已近200年,破损严重。

给事中陶伟、御史蒋彦禄和都指挥师佑等合力重修,工部尚书、里人少师杨荣为朱文公祠落成写了碑记。

延平答问-宋-朱熹

延平答问-宋-朱熹

延平答问-宋-朱熹延平答问宋朱熹撰丁丑六月二十六日书云:承谕涵养用力处,足见近来好学之笃也,甚慰甚慰。

但常存此心,勿为他事所胜,即欲虑非僻之念自不作矣。

孟子有夜气之说,更熟味之,当见涵养用力处也。

于涵养处着力,正是学者之要。

若不如此存养,终不为己物也。

更望勉之。

戊寅七月十七日书云:某村居,一切只如旧,有不可不应接处,又难废堕。

但靳靳度日尔。

朝夕无事,齿髪皆已迈,筋力渐不如昔,所得于师友者往来,于心求所以脱然处,竟未得力。

颇以是惧尔。

春秋且将诸家熟看,以胡文定解为凖。

玩味乆必自有会心处,卒看不得也。

伊川先生云: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所易见也;唯征辞奥旨,时措从宜者所难知尔。

更须详考其事。

又玩味所书,抑扬予夺之处看如何。

积道理多,庶渐见之。

大率难得学者无相启发处,终愦愦不洒落尔。

问: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东坡谓:可改者不待三年。

熹以为使父之道有不幸,不可不即改者,亦当隠忍迁就。

于义理之中,使事体渐正,而人不见其改之之迹,则虽不待三年而谓之无改可也。

此可见孝子之心,与几谏事亦相类。

先生曰:三年无改,前辈论之详矣。

类皆执文泥迹,有所迁就失之。

须是认圣人所说,于言外求意乃通。

所谓道者,是犹可以通行者也。

三年之中,日月易过,若稍稍有不惬意处,即率意改之,则孝子之心何在,如说春秋者,不忍遽变左氏有官命未改之类,有孝子之心者,自有所不忍耳。

非斯须不忘、极体孝道者能如是耶,东坡之语有所激而然,是亦有意也。

事只有个可与不可而已。

若大段有害处,自应即改何疑,恐不必言隠忍迁就,使人不见其改之之迹。

此意虽未有害,第恐处心如此,即骎骎然所失处却多。

吾辈欲求寡过且谨守格法为不差也。

几谏事意恐不相类。

更思之。

问: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旧说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熹恐夫子告孟孙之意不然,盖言父母之心慈爱,其子无所不至。

疾病人所不免,犹恐其有之以为忧,则余可知也。

为人子者知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所以奉承遗体,而求免于亏辱者,岂一端而已哉,此曾子所以战战兢兢,启手足而后知免焉者也。

【南剑三先生】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南剑三先生】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

【南剑三先生】朱熹的老师“延平先生”李侗古之延平(今南平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被誉为“邹鲁之邦”。

朱熹的名字传扬久远,而他的老师李侗,人们却知之甚少。

李侗(公元1093年—1163年),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江里樟林乡(现南平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人们称他为“延平先生”。

李侗年轻时曾拜杨时的弟子罗从彦为师,后来他又成了朱熹的老师,杨、罗、李、朱师生四人都是理学大师,古称“延平四贤”。

李侗得罗从彦真传后屏居山田,谢绝俗务,悉心研究理学达40多年之久,他把朱熹传授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真谛及“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性理”之学,传给了朱熹,朱熹进一步发展了李侗的阐释义理兼生命为主的学说,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这个学说认为“理是先天地而存在”,把抽象的理提高到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虽然背离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史观,但认识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

李侗的理论主要有“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说人在认识上有了疑问要通过“静坐思之”,才能激发人的智慧和灵性,才能达到“明人伦、察天理”的认识高度。

在研究方法上提出要“理一分殊”,说研究问题要一事一事地反复推寻,要循序渐进,“别穷一事”,这里有着从特殊到普遍的朴素的辩证法,实属难能可贵。

李侗墓祭扫活动李侗学问渊博,造诣颇深,虽然他深居简出、闭门读书,对天下大事的计划谋略和远见卓识却令人惊叹。

当时名士朱熹、罗博、刘嘉誉等均拜倒在他的名下。

1126年6月,孝宗皇帝宣朱熹进京探讨对时局的看法,动身前,朱熹专程拜访了李侗,李侗是个“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者,他竭力主张抗金,反对与金兵议和。

他对朱熹说了三点:首论“大学之道”,次言今日“非战无以复仇”的理由。

三述古圣王制敌之道。

朱熹谈了上述三点,孝宗甚喜,对朱熹更加赏识。

朱熹发展了李侗学说,主张人际间交往应做到“交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的兼爱思想。

说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人之无信,不知其可也。

朱熹观书有感写作文

朱熹观书有感写作文

朱熹观书有感写作文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今译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就像打开了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映在水波里,不停地来回晃动。

请问它为何能够如此清澈见底呢?那是因为不断有活水从它的源头流过来呀!传授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江西婺源人,生于福建延平。

绍兴进士。

他经历四朝,但在朝却不满40天,一生以做学问、讲学为主,晚年主讲紫阳书院。

他是理学家中最富有文学修养的人,对诗文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这首《观书有感》,就很有特色,可称宋诗中“议论入诗”最杰出的代表。

题目既然是“观书有感”,可见其必发议论了,然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头两句诗,却完全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三、四两句通过一问一答,很自然地将议论注入形象之中,与形象结合得浑然一体,既阐述了深刻的哲理,又给读者带来浓厚的审美趣味。

你看,那长方形的书本,不正像那“半亩方塘”吗?翻开那书本,不正如打开那明镜吗?那好书清晰明丽地反映着人生,不正如那天光云影映照在水塘之中吗?那长流不息的源头活水,不正象征着一切书本知识都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吗?而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也需要不断地向生活和书本学习,不断地吸纳源头活水,才能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明晰吗?本诗的三、四两句已经成为古诗中被引用最多的名句之一。

它晶灵的就是艳丽清爽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反复复念上几遍,可以真的愈读愈爱读!你看看,半亩的一块大水塘,在朱熹笔下就是进行的一面镜子(一鉴开),文字描述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纯净呢?他高兴地想想说道,因为源头总存有活水补足,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小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认知的轻松、纯净、开朗,以水塘和云影的映衬共叙出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无瑕呢?因为总存有像是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足啊!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清晨,阳光明媚,我走进池塘边看电视。

诗词鉴赏: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诗词鉴赏: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诗词鉴赏: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水调歌头·隐括之齐山诗宋代:朱熹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译文云朵的影子浸在江水里,鸿雁正打算向南飞。

我带着酒壶,邀集客人,找一个苍翠清寂、烟雾氤氲的地方去饮酒。

人世间难得一笑,还好有紫萸*可以摘下来插在头上,自娱自乐一番。

风景还是往年的风景,而人早已不是往昔的人了。

为了庆贺,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请不要再推辞不喝了。

人活着就像寄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非要奔波劳碌,到最后还怨恨人生苦短呢古往今来,无穷无尽。

人间多少春花秋月,终难逃危机。

你去问问齐景公,何必为人生短暂而泪沾衣襟。

注释隐括:指对原有作品的内容、语言加以剪裁、修改而成新篇。

结客:和客人们一起登山。

尘世:即人生。

紫萸:即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

酩酊:大醉貌。

鉴赏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

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

初读一遍,不过觉得它逐句移植原诗,仅仅清畅淡远而已。

反复涵咏体会,才发觉意境精神已脱胎换骨。

且看杜牧原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笔,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杜牧偕友登齐山,良辰美景,使这位平生抱负未展的晚唐诗人感到难得的欢愉。

然而当夕阳西下时,又触动了作者人生无常的愁苦。

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感慨何必要象齐景公那样独自下泪,因为人生之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谁能幸免呢!语似旷达,其实抑郁伤感。

现在来看此词。

一江秋水,天光云影徘徊其中。

万里长空鸿雁初飞,正值重阳。

“携壶结客何处?”一问。

“空翠渺烟霏。

南宋 简介 朱熹

南宋 简介 朱熹

南宋简介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

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

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其词结有《晦庵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寅冬至前二日書云:承பைடு நூலகம்問,皆聖賢之至言,某何足以知之。而吾元晦好學之篤如此,又安敢黙黙也。輒以昔所聞者各箋釋於所問目之下,聊以塞命爾。他日若獲欵曲,須面質論難,又看合否。如何?大率須見灑然處,然後為得。雖說得,行未敢以為然也。
問:向以亦足以發之義求教,因引起予為證,蒙批諭云亦足以發與起予不類,熹反覆思之,於此二者但見有淺深之異,而未見全不相似處,乞賜詳喻。先生曰:顏子氣象與子夏不同,先玩味二人氣象於胷中,然後體会夫子之言,亦足以發與起予者商也之語氣象如何,顏子深潛純粹,於聖人體段已具,故聞夫子之言即黙識心融,觸處洞然,自有條理,故終日言但見其不違如愚而已,退省其私則於語黙日用動容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無疑也。子夏因問詩如不得繪事後素之言,即禮後之意未必到似有因,問此一事,而夫子印可之意。此所以不類也。不知是如此否?偶追憶前日所問處意不來,又未知向日因如何疑而及此也,更俟他日熟論。
問禮之用和為貴一章之義。先生曰: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禮之道雖以和為貴,然必須體其源流之所自來,而節文之則不失矣。若小大由之而無隆殺之辨,知和而和,於節文不明,是皆不可行,則禮之體用失矣。世之君子,有用禮之嚴至拘礙者,和而失其節者,皆非知禮者也。故有子以是語門人,使知其節爾。
問:子曰吾與囘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囘也不愚。熹竊謂亦足以發,是顏子聞言悟理,心契神受之時,夫子察焉,而於心有感發也。子夏禮後之問夫子,以為起予,亦是類也。但子夏所發在言語之間,而顏子所發乃其所自得處,有以黙相契合不待言而喻也。然非聖人有所未知,必待顏子而後發,如言非助我者。豈聖人待門弟子答問之助耶?先生曰:亦足以發。前説似近之,恐與起予不類。深玩之可見非助我者,豈聖人待門弟子答問之助固是如此?然亦須知顏子黙曉聖人之言,便知親切道體處,非枝葉之助也。他人則不能見如此精微矣。妄意如此,氣象未知如何。
問: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蘇東坡曰,夫子之於詩取其会於吾心者,斷章而言之,頌魯侯者未必有意於是也。子由曰思無邪,則思馬而馬應。思馬而馬應,則思之所及無不應也。故曰思無邪。思馬斯徂,此頌魯侯之意也。兩説未知孰是?先生曰:詩人興刺,雖亦曲折達心之精微,然必止乎禮義。夫子刪而取之者以此爾。若不止於禮義即邪也。故三百篇一言足以蔽之只是思無邪而已,所以能興起感動人之善心,盖以此也。頌魯侯者偶於形容盛徳如此,故曰思無邪於馬言之者,又有秉心塞淵,然後騋牝三千之意。
問: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舊説孝子不妄為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熹恐夫子告孟孫之意不然,蓋言父母之心慈愛,其子無所不至。疾病人所不免,猶恐其有之以為憂,則餘可知也。為人子者知此,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則所以奉承遺體,而求免於虧辱者,豈一端而已哉?此曾子所以戰戰兢兢,啟手足而後知免焉者也。不逺遊遊必有方,不登高不臨深,皆是此意。先生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當如上所說為得之。舊説不直截聖人之告人,使知所以自求者,惟深切庶可用力也。
問: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熹謂犬馬不能自食,待人而食者也,故蓄犬馬者必有以養之,但不敬爾。然則養其親而敬,有所不至,不幾於以犬馬視其親乎?敬者尊敬而不敢忽忘之謂,非特恭謹而已也。人雖至愚,孰忍以犬馬視其親者?然不知幾微之間,尊敬之心一有不至,則是所以視其親者,實無以異於犬馬而不自知也。聖人之言警乎人子,未有若是之切者。然諸家之説,多不出此。熹謂當以春秋所書歸生許止之事觀之,則所謂犬馬之養,誠不為過。不然,設譬引喻不應如是之疎,而子游之賢,亦不待如此告戒之也。先生曰:此一段,恐當時之人習矣而不察,只以能養為孝。雖孔門學者,亦恐未免如此。故夫子警切以告之,使之反諸心也。苟推測至此,孝敬之心一不存焉,即陷於犬馬之養矣。孟子又有養口體養志之説,似亦説破學者之未察處,皆所以警乎人子者也。若謂以春秋所書之事觀之,則所謂犬馬之養,誠不為過,恐不須如此說歸生許止。各是發明一例也。
問: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横渠先生曰君子寧孤立無與,不失親於可賤之人。熹據此則因也,親也宗也,皆依倚附託之名,但言之漸重爾。所因或失其所親[謂可賤之人不可親也]則亦不可宗[人之可親者必可宗,其不可親者必不可宗也],故君子非孤立無與之患而不失其親為難,其將欲有所因也,必擇其可親者而因之,使彼誠賢,則我不失其所親,而彼亦可宗矣。其文與上二句相似,皆言必慮其所宗,行必稽其所敝之意,不審尊意以為如何?先生曰:伊川先生曰,信本不及義,恭本不及禮。然信近於義,恭近於禮也。信近於義,以言可復也;恭近於禮,以逺恥辱也。因恭信而不失親近於禮義,故亦可宗也。猶言禮義者不可得見,得見恭信者可矣。詳味此語,則失親於可賤之人,自無有矣。盖以禮義為主故也。
問:子張學干祿,夫子告以多聞多見闕疑殆,而謹言行其餘,盖不博無以致約,故聞見以多為貴。然不闕其所未信未安,則言行之間意不誠矣。故以闕之為善,疑殆既闕而於言行有不謹焉,則非所謂無敢慢者,故以謹之為至,有節於内。若此尤悔何自而入乎?然此皆庸言庸行之所必然,非期以干祿也。而禄固已在其中矣。孟子曰經徳不囘非以干祿也,與夫子之意一也。伊川先生亦曰,子張以仕為急,故夫子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祿動,恐亦是此意。未知是否?先生曰:古人干祿之意,非後世之干祿也。蓋胸中有所藴亦欲發洩而見諸事爾,此為己之學也。然求之有道,苟未見所以求之之道,一萌意焉則外馳矣。故夫子以多聞見而闕疑殆告之,又使之慎其餘,則反求諸已也切矣。故孟子有經徳不囘非以干祿之語,苟能深體得此,則馳外之心不作矣。伊川所謂才有縫罅便走了之意。
問: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一章,横渠先生曰常人之學日益而莫自知也,仲尼行著習察,異於他人,故自十五至於七十,化而知裁其進徳之盛者與。伊川先生曰孔子生而知之,自十五至七十進徳直有許多節次者,聖人未必然,亦只是為學者立一下法,盈科而後進,不可差次,須是成章乃達。兩説未知孰是?先生曰:此一段,二先生之説各發明一義,意思深長。横渠云化而知裁,伊川云盈科而後進、不成章不達,皆是有力處。更當深體之可爾。某竊以謂聖人之道中庸,立言常以中人為説,必十年乃一進者。若使困而知學,積十年之乆,日孳孳而不倦,是亦可以變化氣質,而必一進也。若以鹵莽滅裂之學而不用心焉,雖十年亦只是如此,則是自暴自棄之人爾。言十年之漸次,所以警乎學者。雖中才,於夫子之道皆可積習勉力而至焉。聖人非不可及也。不知更有此意否?
問:春秋威公二年滕子來朝,按滕本稱侯,伊川謂服屬於楚,故貶稱子。熹按楚是時未與中國通,滕又逺楚,終春秋之世未嘗事楚,但為宋役爾。不知伊川别有何據?又陳蔡諸國後來屬楚者,亦未嘗貶爵也。胡文定以為為朝威而貶之,以討亂賊之黨。此義似勝然。滕自此不復稱侯,至定公之喪來会葬,猶稱子,夫豈以祖世有罪而并貶其子孫乎?然則胡氏之説亦有可疑者。不知當以何説為正?胡氏又謂凡朝威者皆貶,獨紀侯以咨謀齊難而來,志不在於朝威,故再朝皆無貶焉。熹竊以為果如此,則是義理之正可以危急而棄之也。不知春秋之法果如此否?[二年紀侯來朝,左氏作杞字,後有入杞会鄧事。傳皆有説可據。伊川胡氏依公榖作紀字]先生曰:滕子來朝,考之春秋,夫子凡所書諸侯來朝,皆不與其朝也。胡文定謂春秋之時諸侯之朝,皆無有合於先王之時世朝之禮者,故書皆譏之也。滕本稱侯,威二年來朝,稱子者以討亂賊之黨貶,於諸家之説義為精。先儒又以為時王所黜者,胡氏以為,果如此則春秋不作矣。恐先儒之説非來喻以謂自此終春秋之世不復稱侯。豈以祖世有罪而并貶其子孫乎?若如此言大段害理。春秋與人改過遷善,又善善長惡惡短,不應如此,是可疑也。某竊以謂從胡之説,於理道為長。觀夫子所書討亂之法甚嚴,滕不以威之不義而朝之,只在於合黨締交,此非正也。既已貶矣,後世子孫碌碌無聞,無以自見於時,又壤地褊小,本一子男之國,宋之盟,左传有宋人請滕欲以為私屬,則不自强而碌碌於時者乆矣。自一貶之後夫子再書,各沿一義而發,遽又以侯稱之,無乃紛紛然淆亂春秋之旨,不明而失其指乎。蓋聖人之心必有其善,然後進之。若無所因,是私意也。豈聖人之心哉。若如此,看似於後世之疑不礙道理為通,又不知如何春秋所以難看者,盖以常人之心推測聖人。未到聖人灑然處,豈能無失耶?請俟他日反復面難,庶幾或得其旨。伊川之説,考之諸處未見。春秋之前服屬於楚,事迹更俟尋攷。又來喻以謂紀侯來咨謀齊難,志不在於朝威,故再朝無貶,則是義理之正可以危急而棄之,若果如此尤害義理。春秋有誅意之説,紀侯志不在於朝威,則非滕子之類也。列國有急難以義而動,又何貶耶。紀侯來朝,左氏作杞字,後有入杞之事,传皆有說。胡氏因公榖作紀字。春秋似此類者多。如齊子糾,左传只云納糾,伊川乃以二传為證。又嘗有看春秋之法,云以传考經之事跡,以經别传之真偽。參考義理之長,求聖人所書之意,庶或得之。
延平答問 宋朱子撰
丁丑六月二十六日書云:承諭涵養用力處,足見近來好學之篤也,甚慰甚慰。但常存此心,勿為他事所勝,即欲慮非僻之念自不作矣。孟子有夜氣之説,更熟味之,當見涵養用力處也。於涵養處著力,正是學者之要。若不如此存養,終不為己物也。更望勉之。
戊寅七月十七日書云:某村居,一切只如舊,有不可不應接處,又難廢墮。但靳靳度日爾。朝夕無事,齒髪皆已邁,筋力漸不如昔,所得於師友者往來,於心求所以脱然處,竟未得力。頗以是懼爾。
問:或問禘之説一章,伊川以此章屬之上文,曰不知者盖為魯諱,知夫子不欲觀之説,則天下萬物各正其名,其治如指諸掌也。或以為此魯君所當問而不問,或人不當問而問之,故夫子以為不知所以,微諷之也。餘如伊川説,云龜山引禮記,禘嘗之義大矣,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義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義,君人不全,不能其事為臣不全,非或人可得而知也,其為義大,豈度數云乎哉。盖有至賾存焉。知此則於天下乎。何有此數説,不審孰是?先生曰:詳味禘自既灌以下至指其掌,看夫子所指意處如何,却将前後數説皆包在其中,似意思稍盡,又未知然否。
問: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伊川曰灌以降神祭之始也,既灌而往者,自始及終,皆不足觀。言魯祭之非禮也。謝氏引禮記曰,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證也;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證也;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以此為證,而合此章於上文杞宋不足證之説,曰考之杞宋則文獻不足,考之當今則魯之郊禘又不足觀,盖傷之也。吕博士引荀子大昏之未發、祭之未納、户喪之未小斂一也解此,與趙氏春秋纂例之説,不審何者為是?先生曰:記曰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以其難言故。春秋皆因郊禘事中之失而書譏,魯自在其中。今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則是顛倒失禮,如昭穆失序之類;於灌而求神以至於終皆不足觀,盖歎之也。對或人之問,又曰不知則。夫子之深意可知矣。既曰不知,又曰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則非不知也,只是難言爾。原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則燭理深矣於天下也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